20世紀二三十年代,旗袍在中國時尚前沿上海開始流行,後迅速風靡全國。1929年4月,民國政府將旗袍定為國服。
旗袍形成於上個世紀20年代,有部分學者認為其源頭可以追溯到先秦兩漢時代的深衣,民國20年代之後成為最普遍的女子服裝,由中華民國政府於1929年確定為國家禮服之一。
50年代後,旗袍在大陸漸漸被冷落,尤其文革中被視為「封建糟粕」、「資產階級情調」遭受批判。
歷史文化
民國文化女性的名字,總伴隨著她們的旗袍照,例如宋氏三姐妹、吳健雄、吳貽芳、林巧稚、阮玲玉、周旋、張愛玲、林徽因、蕭紅和丁玲等。
珍貴文化遺產——蘇州評彈的女演員的服裝也依然是旗袍, 其它傳統說唱藝術如大鼓和評書等也多以旗袍為女演員傳統服裝。
歷史悠久的香港小姐,香港華裔小姐,亞洲小姐和廣州西關小姐選舉中,她們期間或最後必定會穿旗袍。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旗袍
❷ 中國國服是什麼旗袍,還是漢服
中國國服是改良版的中式服裝簡潔、精煉、大方,中間一排中式綉花使其更加禮服化,也更典雅,左上口袋放了一塊口袋巾,是借鑒西方元素顯示貴賓身份,在晚宴等隆重場合表明對對方的尊重。
與傳統中山裝不同,中國國服把慣常的明門襟改為暗門襟,襯托本人大方、沉穩氣質。以中山裝為基礎的改良中式服裝場合適應性好,既「上得廳堂」,也能作為便服。
只要在顏色上稍作變化即可,還可用新式面料體現時尚感,年輕人穿同樣好看,老少皆宜,推廣性好。中式服裝比西裝更有特點,在國際舞台展現更加鮮明的中國符號和中國色彩,中國人看到也會感覺十分親切。
自炎黃時期至清朝以前,漢服作為歷史悠久的服飾幾千年來一直是中國的國服、禮服和常用服裝,清軍入關後被清朝統治者強行廢除,從此漢服走向沒落。 民國時期中山裝一度被公認為中國的「國服」。
中山裝曾一度被世界公認為中國的「國服」。1911年辛亥革命後孫中山設計了中山裝。1929年,國民政府將中山裝定為禮服,同年公布的《服裝條例》又選定旗袍為「國服」。
中山裝雖然在建國後並未被明確定為國服,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黨和國家領導人帶頭穿中山裝,大部分國家公務人員也將其作為制服。在一些重要的國際場合,許多名人仍習慣於選擇以中山裝亮相。
有人認為孫中山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設計的中山裝主要著眼於政治考慮,略顯簡陋,還不能完全展示中華民族獨有東方美學神韻,因而也就不能承擔新時期國服的重任。
❸ 中山裝和旗袍為什麼會成為我國的國服
旗袍
界上有很多民族沒有自已的文字,沒有民族服裝的卻不多,中國56個民族中,藏、蒙、維等少數民族均有自已的民族服裝,唯獨中華民族的主體漢民族卻沒有。這種現象在人民幣圖案中可窺視一斑,舊版10元幣(俗稱大團結),票面上各民族穿各自的民族服裝,漢族卻穿中山裝。第四套人民幣,描繪了中國人口總數在百萬以上的各民族圖案,其它各族都有其獨特的民族服裝,唯獨10元券上的漢族與一角券上的滿族,卻穿同樣的服裝。這就難怪人們把滿人的族服當成國服了。
漢民族是中華民族的主體,擁有悠久的歷史與文化,沒有自已的民族服裝是讓人很難理解散的事。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漢民族的服裝就已基本定型為寬衣肥袖式。寬大的衣袖是漢裝與其它各族服裝的主要區別。漢裝的另一個特點是不用衣扣,用一根寬腰帶將衣服束住,就不至於敞胸露懷。直接從事體力勞動的人穿短衫,上身稱「衣」,下身稱「裳」,這也是衣裳一詞的由來。士人們穿上衣下裳連為一體的袍服,漢以後到明各朝代,均採用衣袖寬肥不用衣扣的典型漢服作為朝服。
漢裝是有其文化底蘊作為依託的。漢民族是一個熱愛和平的民族,追求悠閑清凈的安祥生活。寬衣大袖的漢服適合觀月賞花、吟詩作賦、撫琴下琴。卻不適合騎馬打獵之類的劇烈運動,漢族與周邊各族的文化差異在服裝中就明顯的體現出來。可是這么說,漢裝是中原文化的產物,也是漢文明的象徵。
直到清兵入關,滿人入主中原,漢人在這些關外女真人的刀下被迫改飾易服。他們用「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的方式強迫漢人剃發梳辮,並禁止漢人穿漢服,強制推行滿族旗人的緊身長袍馬褂(即旗袍)。就這樣延續了兩千年的漢服從此滅絕,漢族成了沒有自已傳統服裝的民族。
直至今日,滿清朝庭早已退出的歷史舞台,而漢民族服飾卻始終沒有恢復,當年辛亥革命成功後,革命黨人提倡的中山裝也沒有被百姓認同,外國人因中山裝太為西化沒有東方特點而沒有將其當成中國服裝來理解。反之滿人的旗袍因東方風味濃厚,被認為是中國的民族服裝,旗袍的英文單詞是「china dress」,也就是中國裙子的意思,這些洋人並不知道,這種所謂的「中國裙子」對佔中國人口90%以上的主體民族漢族來說,不僅沒有什麼關系,還是漢民族恥辱的象徵。
傳統的漢服在中國絕跡,卻在東鄰日本得以延續。漢服在唐代傳入日本,並得到推廣與發展。日本今天的和服就是在大唐服飾的基礎上形成的。從歷史這個角度來說,和服更應稱為漢式服裝。和服的歷史比漢服短,而且完全沿襲了漢服的寬衣大袖、不用衣扣的特徵。日本人將和服視為自已的民族服裝。每逢節日慶典時都會穿上和服。中國人已無法討還和服的發明權,世界共認和服是日本的民族服裝,將中國人在外族屠刀下強行穿上的旗袍當成中國民族服裝。更可笑的是 ,中國人不僅不抗議,反而欣然接受。
❹ 旗袍是否可以作為中國國服
旗袍是清朝旗人的服飾,雖然它可以存托出女性的身材,是一種不錯的服飾,但要讓為中國的國服還是缺少點什麼,我覺的最能代表中國國服的服飾是漢服,它最能代表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底蘊
❺ 旗袍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它最早出現在哪個朝代
旗袍最早出現於民國。
旗袍不是中國任何一個民族的傳統服飾,出現於民國,由滿族傳統服飾旗裝女士袍子結合西式立體裁剪而成的新式服裝。
被譽為國粹是因為旗袍滾邊採用滿族傳統滾邊工藝,滿族廠字領,滿族盤扣,結合漢族的傳統吉祥紋飾,和各類傳統綉工(蘇綉、蜀綉等)。
❻ 旗袍在何時被國民政府定為「國服」
1929年,國民政府將中山裝定為禮服,同年公布的《服裝條例》又選定旗袍為「國服」。
❼ 中山裝、旗袍為什麼能成為國服
真正能代表中國傳統服飾的應該是漢服才對。畢竟漢服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除清朝以外,中國歷朝歷代,無論男女,都是穿漢服的,即便是日本的和服,韓國的韓服也深受中國漢服的影響,吸收了漢服的樣式,演變而來。今天,中國人把「唐裝」,旗袍當成了自己的民族服飾,的確是一種指鹿為馬的行為。「唐裝」,旗袍的原型其實就是清朝滿族人的民族服飾,經後天的改良,演變成今天的「唐裝」,旗袍。清朝覆滅之後,中國人將滿族婦女的旗袍結合西方的元素,改成了今天人們所穿的旗袍,其樣子,款式的確能夠凸顯女人美妙的身材,因此民國時期的中國婦女普遍穿的是旗袍,旗袍的影響力逐漸在中國形成。至於「唐裝」,也是在結合了西方的服飾元素之後,演變而成的。尤其是在2001年上海APEC會議上,按慣例,所有國家領導人都要穿上東道主國家的傳統服飾。而中國領導人與其他國家的人穿上了「唐裝」,這也就默認了唐裝是中國的傳統服飾,從那以後,「唐裝」一發不可收拾,越來越多的中國人穿上了現在所謂的唐裝。中國人也逐漸接受了這兩種服飾。
我開網店的,專營唐裝旗袍。不過很多都是改良款的,現代人比較接受的,穿的人也越來越多了!穿旗袍,絕對搶眼!!
❽ 旗袍唐裝的定位是國服。還是漢族的新一代民族服裝/
應該是國服吧
旗袍不是滿人的衣服么,怎麼可能作為漢族的民族服飾呢? 要是也要用 漢服作為漢族的民族服飾啊
❾ 旗袍唐裝中山裝就是國服
旗袍、偽唐裝、中山裝都算不上國服,漢服才是漢族的傳統服裝,旗袍出現才不過120年,真正的唐裝也是漢服,現在所謂的唐裝完全是混淆視聽。 為什麼我們穿了幾千年的漢服大家視而不見,而被滿族人當作奴化漢人的這些「工具」才不過一兩百年卻成了「傳統」了,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