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長春卓展沒有的國際知名內衣品牌
1. [長春卓展] B.V.D
富士紡Holdings公司的子公司FUJIBO APPAREL經營以男士內衣為中心的「B.V.D」品牌。作為男士內衣品牌,B.V.D在日本國內的銷售額名列前茅。
富士紡Holdings的前身富士紡織公司是日本大型紡織企業之一。創業於1898年,是歷史悠久的名門企業。富士紡織公司於1976年開始在日本國內進行「B.V.D」的特許銷售。紡織公司的高度的商品開發力與有效的宣傳相結合,順利地擴大著銷售。
「B.V.D」品牌不但只是男士服飾,還推出了女士服飾。從傳統的內衣到內面有凹凸設計,通過活動能得到瘦身效果的內衣等,范圍十分廣泛。還有情侶型的休閑運動內衣、T恤衫、汗衫等商品。
該公司內衣產品的強項在於功能的開發力。大量使用了母公司——富士紡公司開發的高功能原料。因此不單在設計方面,從原紗階段就能賦予商品高度的功能。
富士紡(香港)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的野村圭介經理介紹道:「在日本的消費者心中品質優秀的良好的形象已經固定下來。今後准備在耐久性、功能性、素材感等方面,在中國消費者心中留下高品質的印象」。
2. [長春卓展] 湯美·希菲格 TOMMY HILFIGER
Tommy Hilfiger Corporation (「Tommy Hilfiger」或「公司」)是一間資產高達十九億的跨國服裝公司,不僅擁有極高的市場佔有率,亦是服裝界公認最強品牌之一。自1985年起,公司開創出一個價值不菲、廣受歡迎的品牌,得到世界各地不同顧客的熱烈支持。Tommy Hilfiger 的服飾以經典恆久的設計馳名於世。Tommy Hilfiger 對時裝與設計的獨特方向令品牌在數十億元的生活潮流市場中,進占高位。
不斷發展並進一步提升品牌的知名度是Tommy Hilfiger 的營銷策略。Tommy Hilfiger 務求透過其產品及授權代理的產品,將高質量、高品味、高價值帶給全球顧客。Tommy Hilfiger 眾設計師致力為經典美國款式加上獨特的細節及剪裁,在歷久不衰的基礎設計上注入時尚感覺,令「經典變奏」成為公司的標志。公司產品以基本款式與核心設計為主,為要求以合理價格購得高質量品牌服飾的消費者提供選擇。
在男裝市場成功建立基礎後,Tommy Hilfiger 在其它產品上也進佔領先位置。自1985年以男裝設計起家至今,為美國傳統設計創造嶄新元素是Tommy Hilfiger 一直不變的設計理念,而這富力量的理念亦成為品牌的重心。事實證明把這方法應用於不斷增加的產品類別也非常成功。舉例來說,因應顧客需求,Tommy Hilfiger 於1993年設立了童裝部。不久即打入全美各大百貨公司,成為嬰兒服、童裝的主要供貨商之一。於1996年,公司設立女裝部,令Tommy Hilfiger 晉身少數擁有獲利女裝系列的男裝設計師之列。短短廿年內,Tommy Hilfiger 從單一產品線擴展至一家坐擁數個核心營運的大公司。在團結一致的運作下,品牌領域不斷擴大,滿足了不同種族,國籍與背景的男女老少的需求。除了男裝、女裝、牛仔服飾與童裝外,公司的核心業務還包括特約經銷、零售門市與國際業務。
品牌目前於中國市場主要提供主線Tommy Hilfiger男女時尚休閑服、副線Hilfiger Denim男女牛仔便服及各款手袋配飾等,並已在內地28個重點城市設有多達61間專賣店。自2006年6月進駐沈陽卓展購物中心以來,一直秉持著將高品質、高品位的理念帶給沈陽的消費者。
品牌店的位置
3. [長春卓展] 百富 BYFORD
1. [長春卓展] Body POPS
2. [長春卓展] CK 內衣 CALVIN KLEIN
3. [長春卓展] EBLIN
衣戀時裝(上海)有限公司作為韓國衣戀集團全球化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總部設在上海,在北京、青島、大連、成都、東莞和寧波均設有辦事處。自1994年成立以來,發展迅速。截止2005年7月,衣戀中國在北京、上海、成都、武漢、昆明和深圳等各大城市有許多賣場。
除了廣受消費者歡迎的ELAND品牌之外, 2001年和2003年,公司引進了SCOFIELD 女裝和ELAND KIDS兩個品牌,得到了消費者的普遍好評。2004年公司還收購了DECO品牌,並繼續引進了SCOFIELD 男裝、TEENIE WEENIE和EBLIN 3個品牌。
2005年9月ROEM品牌淑女裝隆重上市;2006年公司推出了SCAT, PRICH, BODY POPS, PAW IN PAW 4個品牌,屆時,衣戀公司在中國的品牌將達到11個。
4. [長春卓展] 伊絲芬 Isyfen
伊絲芬創立於1967年,在致力開發研製睡衣方面已有三十多年的豐富經驗。專為追求舒適、浪漫、流行的女性全新設計。產品的面料主要由棉質的素材配上精緻的蕾絲,並不斷在印花與長織紡絲的領域里開發與設計並獲得充分發揮。
本公司已於1993年在廈門設廠,產品行銷日本、歐美、中東、台灣及中國大陸,已在全國各大知名百貨商場設立一百二十多個銷售專櫃。
5. [長春卓展] 伊維斯 ENWEIS
一個完美表達女性誘惑力的高檔內衣品牌
一個為成功職業女性提供卓越服務的品牌
一個大膽將誘惑列為首要關鍵詞的品牌
一個在國際市場中都具有競爭力的品牌
曼妮芬集團成立於1996年4月,十年來快速、持續、穩定發展、已成為專業從事女性內衣的開發設計、策劃推廣、工世研究、生產加工、市場營銷的國際化企業集團。集團目前擁有員工近4300人,年銷售額近5億元人民幣,年出口量600萬件。2005年9月,曼妮芬品牌(文胸)榮獲國家最權威的至高榮耀「中國名牌產品」稱號。
曼妮芬集團旗下擁有三大中國內衣細分市場中的知名領軍品牌伊維斯、曼妮芬和蘭卓麗,連續三年蟬聯全國銷量第一名。集團在大中華地區建立了強大完整的自有營銷體系,為三大品牌在中國市場的穩健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支持。其中,伊維斯品牌擁有近100個自營專櫃或專賣店;曼妮芬品牌擁有70餘個專賣店、近600個專櫃和近500個加盟客戶;蘭卓麗品牌在短短一年內,在全國十個省份發展了近50個特許經營客戶。
6. [長春卓展] 蘭卡文 LA CLOVER
La Clover是奢華的,奢華在把對你華貴的張揚包含於優雅;La Clover是性感的,性感在把對你美麗的突現描繪成奔放;La Clover是個性的,個性在將對你迷人的風姿表現為精彩;La Clover是對一切愛的渴慕。
LA CLOVER一詞源於古拉丁語系TRIFOLIUM PRATENSE LINN,後被歐美國家引用為CLOVER。LA CLOVER品牌的寓意就是"幸福降臨"。她說,在義大利及歐洲各國,同馬蹄鐵一樣流行的是四葉的三葉草,人們相信它能給人帶來自由、愛情、健康和財富。按古老的傳說:夏娃和亞當由於受到誘惑而偷吃了禁果,由此而產生了羞澀之情,於是二人就摘取了身邊的四葉的三葉草用以遮掩軀體。在被逐出伊甸園時,這種只有在神的花園中才有的--四葉的三葉草隨其流入凡間。也由於此,四葉的三葉草從一開始就被賦予了特別、神秘、性感的意味。它所承載的,是那個來自神秘園的古魅麗影,也是人們對性情與愛慕恆久的嚮往。在之後的幾百年當中,"尋找四葉的三葉草"成了對承載美好願望的心願與寄託。因此,四葉的三葉草被認為是人們對幸福的渴望、對自由的嚮往和對真情的愛慕,如果誰擁有了這種草,誰就是幸運的人。所以,LA CLOVER定位奢侈品牌的內衣將四葉草的故事演繹成"自由、愛情、健康、財富"四大現代女性體現價值的表徵。充分展示其消費人群的大氣自信、盡顯貴族氣息、突出現代、有品位的卓越氣質。毫不誇張的說,來自義大利的 LA CLOVER帶著地中海性感驕陽的熱烈,映襯東方新女性的時尚生活。流光異彩是它給你新的著色,絢爛旖旎是它給你新的氣息。或許飄洋過海只為尋找一份 知遇之情,LA CLOVER就成了對你特別的愛慕。
品牌店的位置
7. [長春卓展] 華歌爾 Wacoal
8. [長春卓展] 康麗 Colong
9. [長春卓展] 黛安娜 Diana
歷史淵源:源自英國的一縷情思
黛安娜是月亮之神的匿稱,在西方一直是高貴、典雅、浪漫的代名詞。
黛安娜內衣品牌:吸取了月嬸的魅力、浪漫、典雅的風格打動了廣大女性的心。自品牌成立以來,一直深受西方女性歡迎。關愛女性、體貼女性的宗旨,是其成為「最懂女人心」的內衣品牌。
黛安娜在中國:集東方之神韻,挾西方之風情
黛安娜對女性的關愛和廣東嘉莉詩(國際)服裝有限公司不謀而合,其時,嘉莉詩內衣公司已憑借其嘉莉詩內衣品牌響譽全國。為了更好地推廣內衣文化,並於1995年取得黛安娜內衣在亞太地區的代理權。
黛安娜迅速在中國站穩了腳跟,銷售業績名列前矛,銷售網點遍布全國各地的專賣店和A類商場專櫃。
品牌店的位置
10. [長春卓展] 曼妮芬 MANIFORM
曼妮芬集團成立於1996年4月,十年來快速、持續、穩定發展、已成為專業從事女性內衣的開發設計、策劃推廣、工世研究、生產加工、市場營銷的國際化企業集團。集團目前擁有員工近4300人,年銷售額近5億元人民幣,年出口量600萬件。2005年9月,曼妮芬品牌(文胸)榮獲國家最權威的至高榮耀「中國名牌產品」稱號。
曼妮芬集團旗下擁有三大中國內衣細分市場中的知名領軍品牌伊維斯、曼妮芬和蘭卓麗,連續三年蟬聯全國銷量第一名。集團在大中華地區建立了強大完整的自有營銷體系,為三大品牌在中國市場的穩健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支持。其中,伊維斯品牌擁有近100個自營專櫃或專賣店;曼妮芬品牌擁有70餘個專賣店、近600個專櫃和近500個加盟客戶;蘭卓麗品牌在短短一年內,在全國十個省份發展了近50個特許經營客戶。
2. 世界十大西裝品牌都是哪些
世界十大西裝品牌:CERRUTI、BURBERRY、Calvin Klein、RALPH LAUREN、GUCCI、DOLCE & GABBANA、VERSACE、GIVENCHY、HUGO BOSS、ARMANI。
1、CERRUTI(義大利)--(切瑞蒂)
切瑞蒂也是創立於義大利,是從服裝開始做起的西裝品牌,在巴黎注冊,經過工藝的不斷創新以及面料的完善升級,他的西裝備受明星們的青睞。
5、GUCCI--(古琦)
古琦西裝是身份與財富的象徵,因其精湛的縫制手藝以及精緻的西裝面料而出名,當然價格也不菲,一般人是買不起的。
3. 李 拉齊維爾還活著嗎
傳奇人物:「水妖」李•拉齊維爾
她一直在追逐生活的品位,但她的大半生都被籠罩在「永遠的第一夫人」、姐姐傑奎琳·肯尼迪的影子之下;她曾享盡富貴榮華,也曾歷經波折,如今回歸寧靜。李·拉齊維爾這樣描述自己的一生:「我的一生就像一幅風景畫,多姿多彩,充滿刺激,充滿冒險。」她是美國作家杜魯門·卡波特筆下的「水妖」,是過去半個多世紀的時尚女皇
拉齊維爾如今年屆70,但風韻猶存。一雙明亮迷人的大眼,使人無法抗拒她的魅力。卡波特這樣描寫拉齊維爾的眼睛:「金棕色的大眼分得很開,閃閃發亮,像一杯放在桌面上映著爐火光的白蘭地。」水靈大眼寬闊相分是她外貌中最突出的特徵,使她美麗的容顏中透著靈氣,優雅的風度中帶著活潑,幾十年來,正是在拉齊維爾的引領下,美國人形成了一種充滿活力又不失高貴的氣質。直到今天,人們依然為她所傾倒。
人們驚嘆拉齊維爾苗條修長的身材。她曾經開玩笑地說抽煙和喝香檳令她保持了美好的身段。然而,拉齊維爾柔弱的外表下是鋼鐵般的堅強。卡波特在1976年寫道:「我想不出有其他的女人比拉齊維爾更有女人味,包括奧黛麗·赫本和超級艷星格洛麗亞·吉尼斯。但是拉齊維爾卻一點也不柔弱。」
「我感激自己生於這個年代。」拉齊維爾說,「我想我的生命已經夠不平凡的了。我生活在最有意義的年代,去過最有趣的地方。上世紀60年代的倫敦正處於各個領域迅速復興的時期,我見證了那裡的一切。肯尼迪總統主持白宮的時候,我在紐約生活。」鉛華盡洗,拉齊維爾如今隱居巴黎,過著平靜幸福的生活,「我非常快樂,我享受這里的一切,做一切可以做的事情,看一切可以看的東西。」但為什麼選擇了巴黎呢?「因為我有巴黎的血統!」布維爾家族是法國地主的後裔。「伯納德·貝倫森認為世界上只有兩類事物,一類使人對生命失去信心,另一類使人對生命充滿熱愛。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巴黎無疑是屬於後者,而且俗話常說『生活的甜美在巴黎』。時代的變遷不會改變巴黎的地位,它永遠是個迷人的地方。」拉齊維爾說。
1951年,18歲的拉齊維爾初次來到巴黎,她要從這里去義大利會見貝倫森。在這之前,她一直與貝倫森保持通信。這次旅途,姐姐傑奎琳與她同行。拉齊維爾回憶說:「那是我第一次去歐洲,我們游覽了很多地方。是這次旅行改變了我的生活或者說我們的生活。我對它始終難以忘懷。」旅途中,姐妹倆還共同寫了圖文並茂的日記,以此對母親的安排表示感謝。日記幾年後以「一個特別的夏天」一名出版,拉齊維爾說「巴黎一行充滿了快樂和歡笑,此日記是我們心情的寫照。」同年,「布維爾家的小姐」第一次上了時尚雜志。從此以後,半個世紀以來時尚雜志一直追隨拉齊維爾的芳蹤,見證了她不斷變換的個人風格和人生角色,從在社交界嶄露頭角的迷人少女,到拉齊維爾王妃、演員、裝飾家,到時尚界的女神,再到如今隱居巴黎修身養性。1950年,卡羅琳·李·布維爾(拉齊維爾在布維爾家族的名字)被《生活》雜志評為「紐約社交界最耀眼的新星」。四年之後,她成了康菲爾德夫人,她的夫君邁克爾·康菲爾德來自出版業世家。在一次由法國醫院和一些法美合作項目共同舉辦的慈善舞會上,拉齊維爾一襲撩人的透明灰白色長裙抓住了所有人的眼光。拉齊維爾說她「愛那套衣服,它像雲一樣美麗。」後來,她在紐約社交界更是大放異彩。1955年,姐妹倆再次應邀上了時尚雜志。此時的傑奎琳已經成了約翰·F·肯尼迪的夫人,「馬薩諸塞州年輕參議員」的妻子。這一次兩人都表現得更有自信,同時有了比較明顯的個人風格。拉齊維爾當時穿了一件黑色滾邊的灰白上衣和一條修長的深色長褲。「我現在可能還會穿它們。」拉齊維爾說。
1960年,拉齊維爾的人生發生了戲劇性的轉折。她再婚了,這次是僑居倫敦的波蘭王子斯坦尼斯拉斯·拉齊維爾。他們婚後育有兩個孩子,安東尼和安娜·克里斯蒂娜,一家人住在倫敦一所18世紀建築的房子里,離白金漢宮和聖·詹姆斯公園僅一步之遙。時尚雜志記者亨利·克拉克當時受任為「拉齊維爾王妃」做了一個名為「衣服人生」的攝影專訪。拉齊維爾戴了一頂闊邊大草帽跟她的哈巴狗湯姆斯合照了一張,還拍了幾張穿著居家休閑服的照片。克拉克在附帶的文章中寫道:「拉齊維爾王妃大多數是穿Givenchy的衣服,年輕、簡約、優雅,而且可以自如應付各種不同的場合和氣候。如果說她身上有什麼時尚特徵,那就是簡約。」40多年後的今天,拉齊維爾依然堅持著這種簡約的風格。
在肯尼迪擔任美國總統的時期,作為第一夫人的妹妹,拉齊維爾幾乎跟隨姐姐參加過肯尼迪的所有正式出國訪問,到過德國、印度、法國等。2000年,拉齊維爾出版了自己的回憶錄《歡樂時光》,她在書中深情回憶了這一段美好時光。1961年,肯尼迪總統到訪法國,「那時天氣好極了,巴黎在那個時候是最耀眼的。那些日子我感覺到的是幸福和愉快,而不是國事訪問的正式和拘謹。我的姐姐很熟悉法國,她也很高興去到那裡,肯尼迪總統也一樣,而且法國人民也非常歡迎我們。那是一種很特別的感覺。」法國當時的總統戴高樂在凡爾賽設盛宴招待肯尼迪一行,拉齊維爾又穿了一套Givenchy的衣服出席,在那裡,她遇見了讓她佩服得五體投地的安德烈·馬爾羅。安德烈·馬爾羅是法國文學文化和政治界名人,並且通曉數國語言。「他(馬爾羅)是這個世紀對巴黎貢獻最大的人,他重建了巴黎,照亮了巴黎,使巴黎變得更光彩照人。還有他的書,例如《人類的命運》,你一定要研讀,你一定會崇拜他的。」拉齊維爾激動地說。一年後,拉齊維爾又跟隨姐姐去印度和巴基斯坦進行親善訪問,她帶了許多令人眼花繚亂的Givenchy和Gres禮服,還有不少柔和淡雅的觀光衣服。二人在新德里受到了當時印度總理尼赫魯的接見。魅力非凡的尼赫魯給姐妹兩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的風度是那樣的優雅,在他身邊你感覺相當平靜。」拉齊維爾說,「他非常博學而且相當性感。」
回到倫敦,拉齊維爾遇上了前蘇聯舞蹈家魯道夫·紐里葉夫,並深深為他著迷。當時紐里葉夫剛剛離開蘇聯。「(認識紐里葉夫)純粹是出於我的慾望。」拉齊維爾承認。「那時他在倫敦跳芭蕾舞。我是個忠實的芭蕾舞迷。像所有人一樣,看著他我感到不能呼吸。於是我跑去後台找他,從那以後,他成為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紐里葉夫在倫敦住了半年,每一次他綵排拉齊維爾都會前去觀看。「他真的很了不起,盡管他後來變得越來越狂躁。他善良得像個牧師,人們都認得他。每當他走進一個地方,哪怕是一個小酒館,都會有人上前來跟他打招呼。」
拉齊維爾是個追逐時代的人,她的時尚品味當然也隨著時代的改變而改變。早些年代,西方時尚界有這樣一個約定俗成的規定,在設計師們的私人客戶向他們訂購衣服之前,媒體是不允許進行報道的。在當今信息如此開放的時代,當時媒體所受的高強約束和限制是我們無法想像的。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拉齊維爾最終終結了她對Givenchy的追隨。當年,《女性家庭雜志》對拉齊維爾自己挑選了幾套Givenchy設計的衣服作了報道,卻遭到Givenchy的反對。面對Givenchy這一反應,拉齊維爾選擇了割愛。但她依然走在潮流的尖端,走在姐姐傑奎琳的前頭。她很快將注意力轉移到了一些年輕設計師的身上。這些設計師們引領著整個20世紀60年代的時尚潮流,從他們的設計中拉齊維爾尋找到了生活當中無處不在的刺激感。她開始選擇其他的法國品牌,如SaintLaurent,Ungaro和Courreges。1967年,拉齊維爾在杜魯門·卡波特的建議下重返銀幕,參與了電影《費城故事》的演出。她在影片中的服裝就是由SaintLaurent提供的。「我最喜歡的是那套墜手的白色縐紗禮服,非常簡潔。」拉齊維爾說。與此同時,拉齊維爾也會到羅馬、米蘭的Valentino和MilaSchon等女裝專賣店采購衣服。70年代,拉齊維爾結識了美國服裝設計師Halston,兩人成為密友。「我真的很懷念Halston,不僅懷念他的人,也很懷念他的衣服。無論你什麼時候走進他的店面,你都會有所發現。」拉齊維爾說。對於一直流連於巴黎女裝店的拉齊維爾來說,Halston的設計無疑是一洌清泉,「Halston的衣服非常柔軟,非常有女人味,但是一點也不花哨。所有人都知道這一點。」
拉齊維爾一生鍾愛有腰帶的長衫。她對這種衣服的熱愛可能來源於1962年與「美國第一夫人」的摩洛哥之行。可惜當時哈賽恩國王禁止拍照,所以那次出訪沒有留下任何記錄。拉齊維爾對摩洛哥之行記憶猶新:「你簡直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就像德拉克洛瓦和籍里柯的畫一樣。巴伊利宮充滿浪漫的氣息,我覺得它好像是完全按照兩位大師的其中一幅作品設計的。周圍彌漫著濃濃的雪松香味。還有那些羊皮小地毯,足有膝蓋那麼高,而且到處都鋪著。我從來沒見過那樣的地毯,我想以後也不會再見到。」這次在摩洛哥的所見所聞給了拉齊維爾極大的靈感,她後來請來劇場設計師、室內裝飾家RenzoMongiardino為她設計了一個充滿摩爾氣息的房間。「那個房間實在是太棒了。倫敦那種舊式房子的地板總給人陰沉的感覺,但我們的設計卻改變了一切,令人眼前一亮,使人精神大為振奮。Mongiardino經常要給偉大的藝術作品製作背景,我想他最好首先學會營造這種效果。」再後來,拉齊維爾在設計她們一家在牛津郡的房子時也聽取了Mongiardino的建議。這所房子屋裡屋外都種滿了花草。拉齊維爾還在自家餐廳的牆壁上拼湊了西西里島的印花棉布方巾,並請來畫家LiladeNobili在上面大作立體感頗強的田園風味的錯視畫。「我想整間房子看起來有種朦朧暗淡的感覺,有點屠格涅夫的味道,整個屋子種滿了花,那樣即使外面天氣陰暗別人也不會感覺到。」拉齊維爾說。10年之後,拉齊維爾在巴黎第五大街買下一套雙層公寓,她將以前的設計重現於她高雅的卧室中,鋼印花地板,花草油畫,橘棕色的波紋圖案牆壁,老虎絲天鵝絨,周圍種滿鮮花,樓下客廳擺放著打著Louis Seize商標的傢具。1974年和斯坦尼斯拉斯離婚後,拉齊維爾奢華的生活逐漸有所收斂。後來,她和好萊塢導演赫伯特·羅斯結婚,兩人維持了10年的婚姻關系。
拉齊維爾現在在巴黎的寓所坐落在第16郡的一條林陰大道上,是一套裝飾別致的公寓,附近是迷人的Ranelagh花園。拉齊維爾經常和她的愛犬Zoom一起徜徉於種滿栗子樹的林陰小道上,傾聽著孩子們盪鞦韆時發出的歡叫聲。「我第一次來到這里心中就有了明確的想法,」拉齊維爾說,「我需要在這里得到平靜,於是我叫ChristianLiaigre幫我進行設計。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只是感覺到我需要安靜,我已經不想再去追求任何東西。我已經沒有了這種慾望。我現在感到內心很平靜。」拉齊維爾打通了房裡的兩間大畫室,把它們合並成一個大書房。書房隔壁就是她樸素的卧室,「我知道它看起來像個女修道院。」拉齊維爾開玩笑地說。咖啡色的小地毯上放著低長的沙發,淡綠色的半透明窗簾在窗前飄揚。拉齊維爾這次對房子的設計簡約到了極點,但卻是一種典雅的簡潔。壁爐兩旁分別放著一個Jansen的鋼質櫃子,其中一個上面擺的是一幅提埃坡羅的畫,畫的是一個帶著精巧頭巾的男人,拉齊維爾說那是她的珍品。另一個櫃子上面是一個公元5世紀羅馬男孩的頭像,「它永遠與我同在,因為它總會讓我想起安東尼。」拉齊維爾的兒子安東尼生前是一名電視製片人,曾獲艾米獎,他1999年死於癌症,年僅40歲。
說起在巴黎的生活,拉齊維爾有這樣的感慨:「剛開始的時候是很不容易的,因為你必須得為自己定位。去一個城市旅遊和在一個城市居住是不同的。」現在她在巴黎過著自由寧靜的生活,去博物館,去看芭蕾舞(拉齊維爾現在是巴黎歌劇和芭蕾美國友好協會董事會的一員),隨心所欲。
顯然,拉齊維爾現在的人生畫卷變得更加輕柔,是一幅布歇的游園畫,是一幅緩緩展開於日本畫卷中的簡朴、柔美的風景畫。
4. 瑞士手錶都有什麼牌子高端男士腕錶選什麼
高端男士腕錶建議可以首先了解愛彼
5. 汗衫什麼品牌好
一般有點知名度的牌子的品質都還可以
6. 恆源祥和m6000男士汗衫哪個牌子比較好
我覺得恆源祥的男士汗衫更好一些,恆源祥畢竟是老品牌,大品牌了,它的質量非常上乘,穿著非常舒適。
7. 李·拉齊維爾的個人生活
父親:約翰·沃努·布維爾(證券經紀人,具有1/4法國人血統,3/4愛爾蘭人血統)
母親:珍妮特·諾頓·李·布維爾·奧金克洛斯(愛爾蘭後裔,奧運會馬術冠軍)
姐姐:傑奎琳·李·鮑維爾·肯尼迪·奧納西斯(美國第35任第一夫人)
職業:波蘭公主/室內設計師/時尚品牌公關顧問
第一任丈夫:邁克爾·坎菲爾德(知名出版人)
第二任丈夫:斯塔斯·拉齊維爾(波蘭王子)
第三任丈夫:赫伯特·羅斯(好萊塢導演)
緋聞:約翰·肯尼迪(美國第35任總統、第一任姐夫)
亞里士多德·蘇格拉底·奧納西斯(希臘船王、第二任姐夫)
摯友:杜魯門·賈西亞·卡波特(美國作家,包括中篇小說《第凡內早餐》 (1958) 與《冷血》 (1965))
侄子:約翰·菲茨傑拉德·肯尼迪二世(1960年11月25日-1999年7月16日,美國公務員,著名律師,1999年因飛機失事逝世)
卡羅琳·肯尼迪(昵稱「美國寶貝」,前美國律師,2013年新任美國駐日本大使)
孩子:安東尼·拉齊維爾(1959—1999,電影製片人,1999年因癌症逝世)
安娜·克里斯蒂娜·拉齊維爾
姐妹情仇
李與傑奎琳一樣天生麗質、聰明有野心,但姐妹倆的關系並不令人稱羨。似乎直到傑奎琳死後,李才走出姐姐巨大光環背後的那團暗影,活出自己的精彩。而如今憶及當年,她說,只想記住那些快樂時光。
當我回顧我這一生,總覺得它只有短短十年——跌宕起伏的戲劇化生活;令人扼腕的悲劇;註定載入史冊的時刻;歡笑與淚水;與藝術大師、政治巨頭的親密友誼;在英國與紐約的美麗的寓所;充滿樂趣的歐洲之行;還有我在白宮留下的點點滴滴的生活印記。肯尼迪總統總是用他的人生信條激勵著周圍的人們,這些來自古希臘悲劇詩人的箴言勸說人們追求人生的極致,所以每一個人都傾盡所有怒放生命,直至那一天悲劇發生,而後一切歸於平靜。人生漫長的六七十載彷彿被壓縮進這短短十年,只是當時的我沒能意識到我的人生有多麼特別。」
落筆之時,她的思緒飛回多年前與時任美國第一夫人的姐姐傑奎琳-肯尼迪同訪印度的日子:夾道歡迎的人群如潮水般向兩旁散開,一頭身披紅色印度毯,鼻子上用海娜花汁畫上彩紋的大象徐徐前行,象背上的金色座椅里端坐著兩位風姿綽約的美人,身穿米色及膝連身裙,帶著乳色手套,氣質雍容端莊的那位是第一夫人傑奎琳;而坐在她身旁的親妹妹拉齊維爾公主則身穿薄荷綠色的同款式連身裙,帶著長及手肘的白色手套,將頭發高高盤起,頗顯青春。1962年傑奎琳受邀對印度進行短暫訪問,她簡潔而優雅的時尚品味與印度傳統的風土人情形成極為有趣的反差,吸引了全世界的視線,而如影隨形的拉齊維爾公主與姐姐一樣擁有纖細而結實的身材,小麥色的肌膚、得體的儀態與相似的好品味。但正如電影《青蛇》中一直郁於白蛇耀眼光芒下的妖嬈青蛇,拉齊維爾公主的人生雖然同樣精彩紛呈,但終究逃不出姐姐巨大光環背處的一團暗影。
1933年3月3日,紐約南漢普頓的布維爾家誕生了一個可愛的女嬰,取名作卡羅琳·李·布維爾。李的到來為這個成日充斥著爭吵的家庭帶來了短暫的和諧溫馨。但沒過幾年,父親又重新墮入花天酒地聲色犬馬的日子,母親忙著尋覓更富有更有社會地位的丈夫,陪伴在李身旁的只有大她四歲的姐姐傑奎琳。隨著母親的改嫁,李與傑奎琳的關系愈發微妙起來:一方面姐妹倆決定齊心協力融入新的家庭,在母親的調教下掌握上流社會的生存法則,通過追逐金錢和社會地位獲得安全感;另一方面漂亮的李天性溫柔活潑,從長輩處獲得了更多關愛,童年時期性情桀驁頑劣的傑奎琳沒少受過責罰。而在成長的過程中,姐姐優越的智力、善於自嘲的幽默感吸引了親朋的目光,缺乏安全感的妹妹時不時喜歡用酸溜溜的語氣調侃姐姐。
與在日記本扉頁寫下「雄心——絕不做家庭主婦」的傑奎琳不同,李對成為職業女性沒興趣,她將主要精力投注在豪門婚姻這場賭局上,餘下時間則忙著搶姐姐的風頭。1953年4月,就在肯尼迪向傑奎琳求婚的前一個月,李匆匆嫁給知名出版人邁克爾·坎菲爾德,有傳言說,姐姐吸引到了年輕才俊的參議員讓李非常嫉妒。
1959年,李結束第一段婚姻後旋即與波蘭王子斯塔斯·拉齊維爾步入婚姻殿堂,並一直沿用這個貴族姓氏。在傑奎琳為期1000天的白宮生涯里,李是她最親密的同伴,倆人一同出席各大場合,又因相得益彰的時裝品味一同掀起了新的時裝潮流。
肯尼迪總統被暗殺後,傑奎琳的人生徹徹底底地轉了向。而希臘船王亞里士多德·蘇格拉底·奧納西斯的出現則將姐妹倆內部長期的競爭狀態推向白熱化。早在1963年,李便與船王相識,發展出一段隱秘的浪漫史。在於拉齊維爾王子婚姻的最後階段,夫妻二人常常爆發爭吵。一次,李負氣地對丈夫說:「我很快就是奧納西斯的人了。」王子則把玩著酒杯回擊到:「別高興得太早。」果不其然,在姐妹二人共游希臘的旅程中,船王對傑奎琳照顧得無微不至,送她價值連城的寶石項鏈,而被冷落在一旁的李則只得到「連為女兒舉辦小型生日派對都戴不出手」的手鐲。不久後,老謀深算一心想獲得社會地位的船王迎娶了總統遺孀,高調地炫耀著他至高無上的戰利品,而世故的傑奎琳則從婚姻中得到了財富帶來的安全感,李在這場爭奪戰中一無所獲,鎩羽而歸。
1970年代,隨著姐姐回歸家庭,李卻計劃著步入職場。她先是在ABC的電視劇中客串出演,但因打破了人們對肯尼迪家族的崇高幻想而招來惡評。好友杜魯門·賈西亞·卡波特為她打抱不平,把矛頭指向傑奎琳,認為這位前第一夫人是個刻薄的寡婦,用她手中的權力和媒體影響力處處打壓妹妹,好讓後者一輩子處於她的萬丈光芒之下。隨後的幾年裡, 李小心翼翼地與姐姐保持距離,開始了作為室內設計師和時尚品牌公關顧問的職業生涯,轉至幕後的李以好品味獲得了媒體與公眾的認同;反觀這個時期的傑奎琳,聲譽因與船王的聯姻跌至谷底。船王死後,傑奎琳重出江湖擔任雜志社編輯,傳聞聽到這一消息的李抓狂著沖進雜志社高層的辦公室大鬧了一番。
傑奎琳逝世後的巨額遺產一分也沒落入李的口袋,但傑奎琳遺言中的一段話為微妙的姊妹關系蒙上了一層紗:李是我的親妹妹,我對她感情至深。但鑒於我在生前給予她的資金援助已足夠多,她將不作為我的遺產繼承人。我相信她能夠理解。
設計師邁克爾·高仕曾說過:「人們只知道傑奎琳-肯尼迪的時尚品味一流,但他們不知道更勝一籌的李。」如今,這位78歲高齡的資深人物依然是時裝媒體與街拍博客的跟蹤對象。她卓爾不群的貴族式品味向人們展示著時裝設計與室內設計最優美的一面。李在英國有兩處宅子,一處是倫敦市中心的公寓,另一處則是坐落於奧威爾的農庄。農庄的室內設計出自義大利舞台設計師倫佐·哥蒂諾之手,他的設計常常與塞西爾·比頓和霍斯特·P·霍斯特等時尚大師的名字聯系在一起。倫佐發掘了李的室內設計才華,將她帶進設計師圈子,隨後李成立了專為上流社會服務的公司,專司那些「一年中只住三天人」的豪宅室內設計。《Elle Deco》雜志曾策劃專題詳盡的記錄了她在巴黎與曼哈頓的公寓。
自少女時期就備受時尚界關注的李也是紐約與巴黎時裝周的座上賓。年輕時,她的穿著風格看起來深受姐姐的影響(事實上到底是誰影響誰,外人也說不清楚),端莊的高腰連身裙、長手套、蠅頭墨鏡、一絲不苟的貴婦發型,無論居家還是出鏡都優雅而簡練;米色系的羊絨開衫、七分褲,展現騎馬時的颯爽。
姐妹關系逐漸疏遠後,李的穿著日益時裝化。不久前,她還被拍到身穿詹巴迪斯塔·瓦利的老虎圖案印花裙,戴著蠅頭墨鏡出街,像個來自上城的搖滾明星。從伊夫·聖·洛朗到馬克·雅可布,李無可挑剔的衣櫥為幾代時裝設計師帶來靈感。邁克爾·高仕曾專門設計了「The Lee Radziwill Look」系列向她致敬,寬身連肩袖大衣式風衣搭配絲絨材質的高筒手套,皮草或開司米外套搭配低跟鞋、簡單的珠寶與干凈的妝面,別致得讓人想起「1960年代李·拉齊維爾遛狗的俏麗背影」。
李亦是詹巴迪斯塔·瓦利的繆斯。詹巴迪斯塔·瓦利放在床頭的書正是李的自傳《幸福時光》,字里行間對1960年代上流社會風尚的記錄引領著設計師穿行於華服美人之中,帶回靈感注入新的設計。2005年,詹巴迪斯塔·瓦利的同名品牌第一次排上巴黎時裝周的日程,李穿著以她為靈感來源的衣裙出現在秀場,謀殺了菲林無數。
《Vogue》曾評選過「航空旅行完美著裝排行榜」,李·拉齊維爾擊敗包括姐姐在內的眾多名媛成為「Jet-Set」風格的最佳範本。雖然她常常只是穿著簡單的T恤加長褲,但那可是質量最上乘的黑色羊絨衫和剪裁極完美的長褲。許多名媛「度一次假要帶一個排的LV旅行箱」,而李·拉齊維爾只帶一個裝有貼身衣物和化妝品的精緻手袋,來去自由如風。
2012年巴黎春夏時裝周馬丁·格蘭特的秀場上,李如期蒞臨,徑直走向第一排那張專屬她的座椅。帶有實驗性的錯視風格時裝穿在她身上,絲毫不顯突兀。秀場的燈光暗下來,年輕的模特們穿著絲質闊腿休閑褲、收腰緊身背心、花瓣形狀綢緞裝飾的褶襇長裙英姿颯爽地走出,整個系列以活潑洋溢的檸檬色與橘色作為主色調,鎂光燈成片閃爍。
沒有人發現李的眼睛不知何時蒙上了一層霧:她忽然想起自己20多歲時也很適合穿橘色;想起那些離開了很久的愛恨糾葛大半輩子的故人;想起那些被美酒華服和魅力人物包圍著的日子。而傑奎琳去世後,只剩她孤身一人繼續著屬於上流社會的榮耀,盛名之下未免有些寂寞。不過,好時光永遠不死,只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悄然隱去。正如她在自傳卷首語中寫下的這句話: 「沒有回憶的人生便不算人生,所以一定要留存住那些關於歡樂時光的回憶。這是我的選擇。」
8. 一顆星是什麼牌子汗衫
一顆星是「Comme des Garçons」的汗衫。「Comme des Garçons」總店位於巴黎。川久保玲是「Comme des Garçons」這個品牌的主要設計師,COMME des Garçons 最近的作品是「PLAY」系列 由波蘭設計師帕高爾斯基設計,此作品一上市,即在潮流界引起極大反響。而銷售「PLAY」系列的一部分收入,將用於支持慈善事業。1973年,川久保玲憑借她過人的勇氣,決定開一家自己的公司,並取名為COMMEDESGARCONS,法文意思是「像男孩一樣」。實際上,她只是很喜歡這幾個單詞的發音,而並非媒體後來根據這個著名品牌的意思作出的可能是女性主義的猜測,毫無疑問,她被認為是一個女性主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