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媽媽用手掌來量孩子的手長啊,肩寬啊什麼的。一手,就是一個手掌的長度,是手掌張開從母指到中指的長度。
⑵ 武漢話個板板什麼意思
答:板板是罵人的意思,其實這句話也不完全是罵人的,有時也是一個語氣詞,帶點發泄的味道。又時也是熟人之間打招呼的第一句話,相當於你這傢伙。大致就是這幾個意思了目前網上的解釋都不到位,對此我來作一個更純正的分析。
個板馬,全呼應該是「你個八姆媽娘養的」。有幾個部分可以省略,比如說個八姆媽娘養的,你個八姆媽養的,進一步縮略,就有了你個八姆媽的,個八姆媽養的,個八姆媽的,最簡略的版本,就是「個八姆媽」。
武漢話上一代人喊媽就是喊「姆媽」,其中姆念m,只有母音沒有輔音,於是「八姆」連讀的時候,有點像「板」,「個八姆媽」由不明就裡的人聽起來或者說起來,就成了「個板馬」。這也就是為什麼有時候念「板」的時候音會拖長,因為這其實是兩個音節。
說完了音,再來談意思。八姆媽娘,也就是八姆媽,八媽或者八娘,字面上指的是第八房太太。但如果說「八姆媽養的」就是指八房生的,顯然不符合武漢話的狠和臟。那八姆媽到底指什麼呢?我們知道一般不是特別的大戶,是娶不到八房的,之所以故意給這么高一個編號,其實說的是男人在外面並沒有過門納妾的女人。八姆媽養的,也就是指在外面生的野種。
現在當然無所謂了,但在還可以納妾的那個年代,名分還是有點重要的。
順便說一句,武漢話「尼瑪」最准確的音其實也是「你姆媽」。板板是什麼意思?在我的方言詞庫里,知道四川有一個罵人的話叫,我r你仙人板板。這個仙人板板,大概是棺材板兒的意思。 水貨,在武漢話里是質量很差的商品,當然也可以形容一個人的能力不行。 把這兩個詞語放在一起,無論如何都會有點奇怪。如果換做斑馬水貨,相信99%的武漢人都知道是啥意思了。是對當下情況的一種無奈口吻。 當然,在2020年初,還有一個詞語紅遍了大江南北,那就是「差火」。《麗麗差火》這個rap說唱的小視頻,還保存在我的手機里,時不時拿出來解悶。武漢人最不缺的就是對困境逆境的調侃與嬉笑怒罵。這是碼頭文化的城市,與生俱來的習性。 差火,與水貨,聽起來那麼相似。
⑶ 童裝設計和製版都有什麼區別
服裝中的「制板」和「製版」無本質區別,只是叫法不同,都是俗稱,也叫服裝紙樣。
服裝製版就是根據服裝效果圖製作出所需要的平面剪裁圖,也就是服裝樣板,這是在服裝生產過程中比較重要的一個環節,而樣衣師,就是在打板師或樣板師製作完樣板後,剪裁人員按照要辦事的意思完成剪裁,樣衣師分局工藝要求製作出樣衣來。
(3)童裝唱板是什麼擴展閱讀:
服裝製版是現代服裝工程的一部分:現代服裝工程是由款式造型設計、結構設計、工藝設計三個部分組成。服裝製版就是其中的結構設計;它既是款式造型的延伸和發展,也是工藝設計的准備和基礎。服裝設計包括:
1、創作設計(款式圖,包括款式、面料、色彩等等的表達)。
2、結構設計(也叫製版,版型處理或打版,每個部位的具體規格尺寸)。
3、工藝設計(也叫車位,一件成品的縫制過程)。
其中製版在中間是處於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是整個服裝設計裡面最重要的一個環節。
⑷ 好聽的童裝背景音樂有哪些最近的童裝廣告哦!
The show Lenka
New soul Lenka
這兩首都挺好聽的,都是Lenka唱的,很輕快,去聽聽哦!好的話給分啊!
⑸ 上板是什麼
上板是處理音樂節奏的一種手段,與板式無關。即由節奏自由的散板,或由緊打慢唱的搖板轉入固定節拍的節奏時,稱為上板。如《望江亭》譚記兒的唱詞「蒙師傅發惻隱把我憐念,」唱腔的前半部分是緊打慢唱的搖板,後邊由搖板轉入慢板,轉入慢板的唱腔即稱為上板。
⑹ 童裝大小規格型號怎麼區分
童裝型號區分
大童:XL:58-60CM,中童:XL:50CM,中小童:XL:45CM,小童:XL:35CM。
1、一般情況下,兒童的頭部占總身高的20%,體高占總身高的80%。為兒童選擇服裝時,通常以體高為標准。
2、兒童短褲長約等於體高的30%; 兒童襯衫長約等於體高的50%; 兒童褲長約等於體高的75%; 兒童茄克衫約等於體高的49%; 兒童西裝長約等於體高的53%; 兒童長大衣約等於體高的70%; 女童連衣裙約等於體高的78%。
3、例如,身高為100厘米的女童,體高為100厘米的80%,約80厘米。如果選購一件連衣裙,衣長為80厘米的70%即56厘米長。如果選購一件襯衫,衣長為80厘米的50%即40厘米,如果您出門在外為家中的孩子選擇童裝,不妨按照這個公式計算一下,為孩子選一件滿意合體的服裝。
(6)童裝唱板是什麼擴展閱讀:
選擇方法:
選購童裝時應充分考慮兒童的生理特點,要體現柔軟、透氣、舒適、安全的四大要點。
一、在質地選擇上,宜全棉,忌化纖
首先,全棉面料比較柔軟,而兒童的皮膚又比較嬌嫩,全棉面料能溫和地接觸寶寶皮膚,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而化纖面料往往比較硬,容易刮傷寶寶皮膚,引起感染;其次,全棉面料具有很好的透氣性,不會妨礙汗氣的蒸發,讓寶寶感覺舒適。而化纖面料就不具備這個特點,往往寶寶運動流汗了汗氣又得不到及時的蒸發,導致寶寶衣服潮濕,如果不及時更換衣物,很容易感冒。
二、在顏色選擇上,宜淡色,忌鮮艷
顏色很鮮艷的布料往往都含有很多化學染色殘留,容易導致寶寶患皮膚病,所以在選擇時應慎重。同時也應該注意,一些過於發白的衣料其實是添加了熒光劑的,這需要媽媽們在選擇時加以辨認。
三、在做工選擇上,宜精細,忌粗製濫造
小衣物的製作,應該精巧細致,毛邊少,縫合仔細,線頭清除,這樣才能保證寶寶穿著舒適,不被粗製的衣料刮傷。
四、在大小款式選擇上,宜寬松,忌緊綳
1、寶寶好動,如果穿著過緊,將不利於他四肢的舒展和活動,長期缺少活動,寶寶容易生病。應以寬松自然的休閑服裝為主,給寶寶提供寬松的衣服,寶寶活動起來靈活自如,不僅心情愉悅,而且能加強鍛煉,對寶寶身體健康大有好處,太寬松又顯得不精神。選擇易於穿脫的服裝,如夾克衫、開門襟的松身衣、連衣裙、背心等,對年幼的孩子來說比較實用,三四歲大的孩子則可選擇套頭衫、運動服等。
2、孩子的褲子一般都是松緊帶帶,但有的松緊帶過緊,會影響小兒呼吸和胸部骨骼的正常發育,寧願稍微松一點。
3、開襠褲不適合已能爬、走的孩子穿,尤其女孩,尿道短,以免引起尿路感染。男孩不宜穿拉鏈褲,以免不慎把生殖器的包皮嵌入拉鏈中。
參考資料:網路-童裝
⑺ 怎樣打快板(一長三短)
竹板(即快板)的基本打法
一、五功三技
為了給下一步竹板擊節的各種『板式』創造條件,必須加強〝臂〞、〝肘〞、〝腕〞,三方面的基本功訓練,下面將『五功三技』的基本練習方法介紹如下:
1、『節子』的基本功分為五種,即:〝搧〞、〝撩〞、〝顛〞、〝搖〞、〝抖〞。
(1)搧功:將節子立直,〝食指〞橫穿底板前隙,〝姆指〞自然揚起,〝中指〞、〝無名指〞、〝小指〞,貼在底板的後側,隨即〝腕子〞搖動,用底板撞擊前四塊板,發出〝嘀〞的聲音,此動作就像搧扇子時手腕搖動一樣。搧功要求動作自然,每半拍一個聲音,速度平穩均勻。
(2)撩功:以〝搧功〞為基礎,速度加快一倍,用底板將上塊板〝撩〞起,發出〝嘀〞的聲音,用此功增強腕力。
(3)顛功:將節子橫握,姆指按在節子的頂端,肘、腕往上推動,使節子顛起,也發出單點〝嘀〞的聲音,速度與撩功相同。
(4)搖功:將節子立起,側面朝外,姆指放在弟一塊板的腰部,腕子左右搖晃,用底板撞擊前四塊板,發出〝嘀〞的聲音。當前四塊托起的時候,再被姆指彈回,又發出〝嗒〞的聲響,如此反復,前半拍為〝嗒〞,後半拍為〝嘀〞,速度均勻不要快。
(5)抖功:在〝搖功〞的基礎上,腕子急速抖動,繼續發出〝嘩....〞的聲音,速度要均勻,切忌忽快忽慢。
2、『大板』的基本功練習分為三種,即:〝握〞、〝挑〞、〝揚〞。
(1)握法:右手姆指為一方,其它四指為一方,將底板握住,側面朝外,持板位置在拴繩處的下端,掌心與底板凹槽約有半個雞蛋的空隙,手掌與竹板接觸之處盡量密合,要能形成一個共鳴箱。肘和腕子向前推動,撞擊前板,發出〝呱〞的聲音。腕力似搧扇,速度較慢且均勻,手握竹板要鬆弛。
(2)挑法:將姆指穿入拴繩處,用虎口輕輕夾住底板,另四指松開,協從姆指的動作,手腕轉動,底板與前板的下端撞擊,發出〝台〞的聲音,類似戲劇樂器〝小鑼〞的聲響。
(3)揚法:將底板握住後,臂往上揚,前板隨著揚起的〝貫力〞,向上起翻,與底板成平行。然後,臂肘下落,發出〝呱〞的聲音,反復進行。
另外還有一種綜合〝挑法〞和〝揚法〞的操作。在上述〝挑法〞的基礎,手腕轉動更為用力,以底板下端與撞擊前板,發出〝特〞的聲音後,順勢將前板揚起。再將前板往下砸,發出〝呱〞的聲音,反復進行。
二、合成
單項練習熟練之後,進入合成節段。可按〝數來寶〞,〝三、三、七〞的板式,基本點兒合成,口訣為:一二三、三二一、一二三四五六七,心念手打:(每小節為一拍)
口訣 :│ 一 二 │ 三 0 │ 三 二 │ 一 0 │
節子 :│ 嗒 嘀 │ 嗒 0 │ 嗒 嘀 │ 嗒 0 │
大板 :│ 特 0 │ 呱 0 │ 呱 0 │ 呱 0 │
口訣 :│ 一 二 │ 三 四 │ 五 六 │ 七 0 │
節子 :│ 嗒 嘀 │ 嗒 嘀 │ 嗒 嘀 │ 嗒 0 │
大板 :│ 特 0 │ 呱 0 │ 呱 0 │ 呱 0 │
練習要求:
(1)位置:敲打節奏時,〝節子〞與〝大板〞側面朝外持板姿式,〝低〞不能超過腹部。在練習的時候,動作要求伸展,里外前後,左右上下,運動自如,為表演打下良好的基礎,〝立搧〞、〝平撩〞,可進可退,防止一種姿式的傾向。
(2)節奏:以鍾錶速度做為節拍的標准,〝時鍾〞、〝手錶〞行走的速度有快慢之別,在練習時可採用各種速度,練習節奏的准確性。
(3)音量:要有〝強〞、〝弱〞的控制,要掌握節子方面的五指功能。其功能為:姆指為擋,食指為挑,中指為托,無名指為貼,小指為協。五指間互相配合,控制音量。
三、演唱板
演唱時,為配合各種句式,所採用的『板點』,用來烘托情節,這里稱為『演唱板』。演唱板主要誁『節子』的運用:
1、基本點兒:
是敘述句子時用的板式,也是全段基礎。使用時,將節子立起,側面朝外,腕子左右扭動,先用底板將前四塊板推起,發出『嘀』的聲音,待回來時撞擊底板,又發出『嘀』的音,當弟二次推起時,姆指橫在節子的腰部踫出『嗒』的音,姆指又借樣回撞擊底板,又發出『嗒』的音,如此反復,要求速度均勻,較慢。
嘀×嘀嗒×嘀×嘀嗒×
2、單 點 兒:
姆指將節子的『頂端』按住,用腕將節子托起時,姆指下按,撞擊底板機,發出『嗒』的單點機聲音,此節奏適用於『垛板』為1/4節拍,速度較快。
嗒×××××××
3、雙 點 兒:
腕子左右扭動將節子推動,姆指將節子的腰部擋回,撞擊節子的底板機,推起時發出『嘀』的聲音,擋回時發出『嗒』的聲音,如同鍾表的搖聲、產生了雙點節奏,適用於『俏口』的句式:
嘀嗒嘀嗒嘀嗒嘀嗒
4、墊 點 兒:
用於句子的結尾處。在演唱肘惟恐節子音量壓演唱嗓音,因此,節子的音量要適當,當句子結束時,再加大節子的音量由於上述要求,才產生了『墊點兒』,但速度和演唱時一樣,發出『嘀嗒』的聲向,大致分為三種。
(1) 句尾墊點兒:
○滿山.的森林密屋屋,○嘀嗒 嗒○
(2) 無板墊點兒:
句子演唱時無拍節,和說話樣,使用墊點時再加節奏。象『山東快書』的句式演唱相仿,唱完一句後加『銅板』的過門兒。
二武松一聽火往上撞。○嘀嗒嗒○
(3) 達花墊點兒:
句尾加墊點,發出『嘟』的長音,或句中加墊點機。
○一輪紅日東方起,
看日出,(嘟.....嗒○)您奔東岳蹬泰山。
5、顛點兒:
將節子平端,放在腰的位置,姆指按住節子的『頂端』,腕子上下顛動,發出來『嗒』的單點聲向,節奏1/4節拍,一字為一板,板起家出,字停板上的板式。
嗒××××××
6、火車點兒:
與火車行進時發出的節奏相仿。要求速度均勻,雙人快板或數來寶適用此點機,因它節奏鮮明一拍即合。
嗒××嗒××嗒××嗒××
7、晃板:
無有節奏,姆指放在節子腰部腕子急速抖動,達續發出『嘩』──的聲音,表現緊張的情節適用於此點兒。
8、拈花:
將節子平端,用腕顛起發出『嘀』的聲音,姆指放在節子的腰部,當顛起後踫出姆指發出『嗒』的音,隨即擋回撞擊底板機。姆指與拈花相似。胳膞可伸、可縮、可前、可後、可長、可短、可上、可下,此節奏適用於配合各種人物的動作,表現快活。
嘀嗒嘀嗒×嘀嗒嘀嗒×
9、鳳 點 頭:
姆指將節子的頂端按住,拳至與耳相齊,肘腕大幅度甩下,至左半姆相齊,發出『嘀』的音,然後,肘腕臂拈又拳至耳齊,發出『嗒』的音,如此反復,由於節子上下舞動如雞啄碎米,因此稱為『鳳點頭』,此點機適用於『貫口』或『結尾』時使用。
嘀嗒嘀嗒嘀嗒嘀嗒
10、混合點兒:
前邊所述各種板式的結合。『單點兒』、『雙點兒』、『晃板』,等達環套用,可根據情節變化,起承結合,配合不同的板點機,也許一句當中前半句是『火車點兒』,後半句就改為『風點頭』。總之,變換頻繁,適用於一些高難度的情節及人物處理,混合點的創造在人物多變,情節復染的處理上,給快板書演唱表演,解決了很大的困難。
四、開場板
〝開場板〞使用於快板書演唱的開端,起到很好的〝攏神〞效果(凝聚觀察的注意力),更是快板書表演的一大特色。在前兩節的竹板操作基礎上,〝開場
板〞更重於左右兩手,節子與大板的互相搭配,難度也更大。〝開場板〞是由各種不同的板式所組成的,組合則因人而異,可以任意拆組。由於〝快板書〞演唱
的派別不一樣,〝開場板〞的演奏也不同,這里綜合幾位快板書名家的打法,分類解說,參照如下:
1、基 礎 板:
是開場板的主要板式,也是各種花點兒,轉換的扭帶。起著運接的作用,是最基礎的點兒,由始至終全用此點兒貫穿。起板時,節子甩動兩下發出〝嗒、嗒〞的兩聲響,規定出節奏,然後大板與節子配合。
節子:│ 嗒 0 │ 嗒 0 │ 嗒 嘀喀│ 嗒 嘀 │ 嗒 嘀 │ 嗒 0 │
大板:│ 0 0 │ 0 0 │ 特 0 │ 呱 0 │ 呱 0 │ 呱 0 │
2、鴛鴦點兒:
大板採用〝下點上敲〞的板式。下點時,姆指穿入兩塊竹板之間,撐住線繩處。以右手虎口夾住底板,向左敲打前板,發出〝台、台〞像小鑼一般的聲音。然後揚起前板,連續板落,發出〝呱〞的聲音。由於細聲粗聲結為一體,故稱之為〝鴛鴦點兒〞。
節子:│ 嗒 嘀喀│ 嗒 嘀 │ 嗒 嘀 │ 嗒 0 │
大板:│ 台 台 │ 0 台 │ 0 台 │ 台 0 │
節子:│ 嗒 嘀喀│ 嗒 嘀 │ 嗒 嘀 │ 嗒 0 │
大板:│ 特0 │ 0 呱 │ 0 0 │ 呱 0 │
3、馬蹄點兒:
這種板式酷似馬蹄行走的聲音,發出〝勃〞,〝得〞的聲響。演奏時,右手掌握住大板的底板,拇指橫在底板上部打孔穿線處,其餘四指彎在底板前面側邊;掌心拱起,捂住底板的瓦壟處(凹面),形成〝共鳴箱〞。手腕轉動,用底板敲擊前板,發出〝勃〞的聲音。然後掌心動作不變,用姆指和食指原地捏住,固定底板,其餘三指張開;手腕轉動,用底板敲擊前板,發出〝得〞的聲音。
節子:│ 嗒 嘀喀│ 嗒 嘀喀│ 嗒 嘀喀│ 嗒 嘀喀│
大板:│ 勃 0 │ 得 0 │ 勃 0 │ 得 0 │
4、剃頭:
演奏此板式時,節子不再抖動。用姆指將節子的腰部捏住,靠虎口的張合,以中指、無名指、小指,托動底板,撞擊前四塊板,發出〝夾〞的聲音。
右手大板揚起,上端相迭,用虎口握住兩板迭接處,兩板平行成一字。轉動手腕,以大板前板的前緣,往節子底板的頂端敲擊,發出〝啪〞的聲音。
然後再以大板前板的前緣,搭在節子底板的頂端,順勢拉下,在節子的前四塊板上端,輕輕括出較長的〝聒~〞的聲音。
節子:│ 夾 0 │ 夾 0 │ 夾 0 │ 夾 0 │
大板:│ 0 啪 │ 0 聒~│ 0 啪 │ 0 聒~│
5、滾板:
銜接在〝剃頭〞板式之後專用的板點。由於大板的動作,呈現劃弧一般的滾動,所以稱為〝滾板〞,共有三個碰擊點。當〝剃頭〞板式收尾時,也就是〝聒~〞的聲音一完,左手腕向上翻轉,以節子下端,撞擊大板前板的凸面中段,發出〝翻〞的聲音。接著,節子不動,右手腕向上翻轉,手往上抬,令大板底板凸面下端,撞擊節子下端,發出:〝挑〞的聲音。隨即,在節子發出兩拍〝夾、夾〞的聲音中間,右手掌心向上,反握大板,以底板下端,向左橫向撞擊節子第一塊板的中段處,發出〝撞〞的聲音。
節子:│ 夾 0 │ 夾 0 │ 夾 0 │ 夾 0 │ 夾 0 │
大板:│ 0 啪 │ 0 聒~│ 翻 挑 │ 0 撞 │ 0 0 │
6、蓮花板:
用運腕力,將節子快速抖動,發出〝嘟~〞的聲音;延長兩拍後,用大板將節子的節奏切住,這就是蓮花板的打法。 由於〝嘟~〞的聲音達續兩拍,比起其它板式的節奏花樣要特殊,因此稱為〝蓮花板〞。
節子:│ 嘟....│....0 │ 嘟....│....0 │ 夾 0 │ 嘟....│....0 │
大板:│ 0 0 │ 呱 0 │ 0 0 │ 呱 呱 │ 0 呱 │ 0 0 │ 呱 0 │
7、連板:
大板高高揚起,達續敲出,節子根據大板的拍節,配合節奏。此板式在〝對口快板〞或〝數來寶〞中經常使用。
節子:│ 嗒 嘀喀│ 嗒 嘀喀│ 嗒 嘀喀│ 嗒 0 │
大板:│ 呱 0 │ 呱 0 │ 呱 0 │ 呱 0 │
8、收尾板:
開場板即將結束時使用,速度緩緩減慢,為起唱做好准備。
節子:│ 嗒 嘀喀│ 嗒 嘀 │ 嗒 嘀 │ 嗒 0 │
大板:│ 特 0 │ 0 呱 │ 0 0 │ 呱 0 │
節子:│ 嗒 嘀喀│ 嗒 嘀 │ 嗒 0 │
大板:│ 特 0 │ 0 呱 │ 0 0 │
節子:│ 嗒 0 │ 嗒 嘀喀│ 嗒 嘀 │ 嗒 嘀 │ 嗒 0 │
大板:│ 特 0 │ 特 0 │ 0 呱 │ 0 0 │ 呱 0 │
節子:│ 嗒 嘀喀│ 嗒 嘀 │ 嗒 0 │
大板:│ 0 0 │ 0 0 │ 呱 0 │
快板是一種漢族說唱藝術,屬於中國曲藝韻誦類曲種。早年稱作"數來寶",也叫稱"順口溜"、"流口轍"、"練子嘴",是從宋代貧民演唱的"蓮花落"演變發展而成。快板最初是作為乞丐沿街乞討時使用的一種要錢或者要飯的方式和手段,歷史相當久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快板才真正作為曲藝藝術的一種表演形式而存在。建國後,快板藝術取得了極大的發展,形成了聞名全國的三大藝術流派,即:高派(高鳳山)、王派(王鳳山)、李派(李潤傑)。
快板表演方式簡單,有單口、對口、群口三種表演方式。唱詞合轍押韻自由,一段唱詞可以自由轉韻,稱為"花轍"。表演時演員用竹板或者擊打節拍,一般只表演說理或抒情性較強的短篇節目,快板書藝術形成後,也開始著重創作並表演長篇書目。快板藝術在發展的同時,也在歷史上各個時期受地域環境、地方方言和表演風格的不同,派生出諸多分支,如:數來寶、蓮花落、竹板書、說鼓子、快板書、御板書、小快板、天津快板、陝西快板、蘭州快板、武安快板、四川金錢板、紹興蓮花落等表演形式。
⑻ 我現在被一家童裝公司騙了,服裝貨不對板。吊牌上有兩個價格,給看的是低價賣出卻按高價計算,我該怎麼辦
你有留樣品嗎?還有驗樣品時的價格單據一類的,這都是證據
這些能證明那公司存在欺詐,你可以找個公司協商,協商不成的你可以起訴解除合同,要求賠償損失
千萬別仲裁,那個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