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服裝品牌 > 太監帽子上的球叫什麼

太監帽子上的球叫什麼

發布時間:2022-08-26 10:58:37

⑴ 雲中歌太監帽子上的珠子是什麼

出門左轉雲中歌電視劇吧或者雲中歌吧

⑵ 清朝官員帽子後面的東西叫什麼

叫清翎枝,分為藍翎和花翎兩種。藍翎是低等地方官員和宮中的侍衛和太監們所帶,花翎是身份的象徵,不是一般人可帶的,一般是皇親國戚、朝廷重臣以及戰功赫赫的人。花翎又可分為幾個等級,相征不同的身份

⑶ 太監帽子上貼個紙條。。手伸出來。。跳 跳。。跳。。那是什麼東西僵屍嗎

清朝死後被扔進亂站崗的喪屍 頭上是符咒 帶了符咒就會聽那個給他符咒人的話

⑷ 「璫」是什麼



dāng
<名>
屋椽頭上的玉質飾物,瓦當 [eaves tile]
華榱璧璫。(榱:椽子)——《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青雲教綰頭上髻,明月與作耳邊璫。——唐·李賀《大堤曲》
又如:璫環(宮殿檐下椽頭的飾物,以金玉製成環狀)
玉制的耳飾 [jewelry,esp.ear ring;ornament worn on the earlobe by a woman]
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璫。——《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明璫(泛指飾物)滿身。——唐·李朝威《柳毅傳》
又如:璫珥(耳璫。玉制的耳飾);璫珠(上品珠。珠名。有光彩,一邊小平,形似覆釜。古時珠分九品)
漢代宦官帽子上的裝飾物,借指宦官。漢代宦官充武職者,其冠用璫和貂尾為飾,故後代用稱宦官 [eunuch]。如:璫豎(對宦官的蔑稱);璫子(對太監或太監義子的貶稱)
象聲詞 [tang,cracking sound of metals]。如:璫琅(形容器物碰擊所發出的清亮之聲)

璫琅
dāngláng
[tang] 見「鐺鐺」


(璫)
dāng
ㄉㄤˉ
古代婦女戴在耳垂上的裝飾品。
中國漢代武職宦官帽子的裝飾品,後借指宦官。
屋椽頭的裝飾,即「瓦當」。
鄭碼:CKXB,U:73F0,GBK:AB9A
筆畫數:10,部首:??,筆順編號:1121243511

⑸ 漢朝古裝中男的戴頭上的叫什麼

「冠」,是專門供貴族戴的帽子,漢代的時候,冠的種類非常多。起初,發冠是套在束起的發髻上的一個罩子,人們戴發冠只是為了美觀的需要

⑹ 關於清朝太監的服飾

太監的稱謂與服飾是清代宮廷中的制度。太監所穿戴是有等級之分的,不同身分的人的穿著亦不相同。一般來說,賞有太監頂戴的稱為老爺;無頂戴的稱為師傅。太監頭目,都收徒弟。下班後,捧洗漱具、拿扇、持麈尾,都由徒弟所為。大小太監,夏日皆穿葛布箭衣,系白玉鉤黑帶。

清朝太監總管衣服上的圖案不是龍,是蟒。蟒袍,又被稱為花衣,因袍上綉有蟒紋而得名。徐珂《清稗類鈔》服飾類:蟒袍,一名花衣,明制也。

明沈德符《野獲編》雲:蟒衣,為象龍之服,與至尊所御袍相肖,但減一爪(趾)耳,凡有慶典,百官皆蟒服。也就是說蟒袍就是少一個爪子的蟒為主圖案的衣服。



(6)太監帽子上的球叫什麼擴展閱讀

龍袍、蟒袍下端斜向排列的線條稱「水腳」。水腳上有波濤翻滾的水浪,水浪之上又立有山石寶物,俗稱為「江牙海水」。海水有立水、平水之分。立水指袍服最下擺條狀斜紋所組成的潮浪;平水指在江牙下面鱗狀的海波。海水意即海潮,潮與朝同音,故成為官服之專用紋飾。

江牙,又稱江芽、姜芽,即山頭疊,似姜之芽,除表示吉祥綿續之外,還寓有國土永固之意。蟒袍在明代是官員的朝服,到清代才放寬限制,上至皇子下至未入流者都可穿服,只在顏色、蟒數上有區別限制。

蟒是裝飾性極強的服裝,它繼承了中國歷代服飾追求意境美,體現精神意蘊美的傳統,即以服裝來裝飾人體。其長袍闊袖的服裝造型,具有莊重感;華美的裝飾圖案,賦於象徵意義。

蟒的另一大特點是可舞性強,它擺脫了自然生活形態,不束腰,服裝可任意擺動以表示人物情緒(玉帶掛在衣上,僅起裝飾作用);它借用誇張後形成的水袖,豐富表演動作,傳達人物感情。

⑺ 為什麼太監要戴帽子

太監戴的帽名為巧士冠,是皇帝侍者、宦官戴的禮帽,也是太監專用帽子。

而帽子上的並不是紅色流蘇,而是是頂戴花翎上面的紅色帽緯。

太監的服飾是清代宮廷中的制度。太監所穿戴是有等級之分的,不同身分的人的穿著亦不相同。一般來說,賞有太監頂戴的稱為老爺;無頂戴的稱為師傅。太監頭目,都收徒弟。下班後,捧洗漱具、拿扇、持麈尾,都由徒弟所為。大小太監,夏日皆穿葛布箭衣,系白玉鉤黑帶。


(7)太監帽子上的球叫什麼擴展閱讀:

太監隸屬內務府管轄,擔當掃灑傳膳雜役,各領頭太監都按制授予品級。太監不得越四品,凡系人員,非奉差遣不得出皇城,職事之外不得干預一事。

太監按等級分為: 大總管 副總管 帶班首領 御前太監 殿上太監 小太監

而歷史上有名的太監有:趙高 高力士 李輔國 董貫 張讓 王振 魏忠賢 李蓮英等。

參考資料鏈接:中國古代宦官制度-網路

參考資料鏈接:清朝宦官-網路

⑻ 諸璫竦然,啥意思

意思是,各宦官聽後,都很害怕。

璫:代宦官帽子上的裝飾物,借指宦官。漢代宦官充武職者,其冠用璫和貂尾為飾,故後代用稱宦官。

諸璫:各宦官。

竦然:懼貌。

出處:明代馮應京《皇明經世》「諸璫皆竦然。乘間力奏。上乃命撤止。」

白話譯文:「各大臣聽後都很害怕,抓住時機向皇上上奏,皇上才下令撤銷了這道命令。」

例句:中央雙規政策一實行,各地官員可謂「諸璫竦然」。

(8)太監帽子上的球叫什麼擴展閱讀:

近義詞

1、膽戰心驚

戰:通「顫「發抖,哆嗦。形容非常害怕。

例句:看見這種光怪陸離的政治局面,上海人不能不頭暈目眩,膽戰心驚。

2、毛骨悚然

形容極度驚慌與恐懼。

出處:清李漁《比目魚·狐威》:「那些租戶債戶見了,赫得毛骨竦然。」

白話譯文:「那些放租的和放債的看見了之後,一下子就異常害怕了起來。」

例句:這個故事聽得我毛骨悚然。

⑼ 皇帝帽前的這幾串珠子,究竟是用來做什麼的

具有多方面的含義等深刻的道理。

我們經常會在一些古裝劇中看到,皇帝戴的帽子前有一串珠子,看上去很美觀,但是這樣不會擋住皇帝的視野嗎?走起路來不會打到臉嗎?其實皇帝這樣戴是有原因的,在古代的社會中,禮儀是非常繁雜的。前面存在珠子的帽子叫稱為冕,就是冠冕堂皇中的冕,還有種是前後都有珠子的,這種叫旒,這種帽子最早是皇帝戴的,在周朝時確定下來。

所以說這些帽子帶有的珠子不是隨隨便便添加的,它代表了古代的一些哲學,也顯示出了古人在政治上的智慧。這個帽子戴著是很好看,但本人有幾個問題,在天氣炎熱的時候,皇帝戴著不會覺的頭疼嗎?皇帝低頭拿東西也不是很方便吧。在我國古代中,就有不少的皇帝都因聽信饞言而做錯了不少的事情。漢朝時的皇帝就喜歡使用太監,導致漢朝逐漸走向衰敗,如果以後的皇帝能夠吸取教訓,多多思考的話,可能也不會犯如此之多的錯誤了。所以說冕旒中的哲學還是寫下來記住比較好,然後經常戴著以此來提醒自己,這種做法讓你想要忘記都難。

⑽ 京劇演員們帶的「帽子」是有什麼材料做的

主要是盔、帽、冠、巾四種。如帥盔、霸王盔、夫子盔、蝴蝶盔,紗帽、氈帽、羅帽、風帽,鳳冠、如意冠、九龍冠,扎巾、軟夫子巾、文生巾、高方巾、員外巾。此外還有演員頭上所戴的網子、水紗、雉尾翎、狐尾、甩發、髻發、耳毛、發髻和各式各色的髯口,如黑、黲、白、紅、紫色的滿、三綹、扎、八字髯、一字髯等。
冠,為帝王所戴的平天冠,九龍冠,後妃所戴的鳳冠,皇子或少年中顯赫人物所戴的紫金冠;帽,有軟硬之分,也有貧賤之別。有帝王所戴的皇帽,也有窮苦人所戴的氈帽。有官僚所戴的紗帽(亦有忠紗、奸紗、圓紗、相紗之分),也有韃帽、侯帽、僧帽、皂隸帽、羅帽。羅帽為家院(傭人)和武戲中的武士所戴,又有軟羅帽和帶絨球的硬羅帽之分,太監所戴的稱太監帽,李逵和武丑中朱光祖等所戴的稱蛐蛐帽。

盔,有元帥所戴的帥盔,及趙雲所戴的夫子盔,馬超所戴的倒纓盔,項羽所戴的霸王盔,高寵所戴的扎巾盔,典韋所戴的虎頭盔,孫悟空所戴的鑽天盔,扈三娘所戴的蝴蝶盔,中軍專用的中軍盔,山大王所戴的草王盔等。

巾,多為便帽,如陳伯愚所戴的員外巾,趙高所戴的相巾,梁山伯和祝英台所戴的文生巾,諸葛亮所戴的道巾和陳宮所戴的高方巾,以及許仙專用的許仙巾,林沖所戴的將巾,唯有關羽所戴的夫子巾,黃忠、竇爾敦、史文恭所打的扎巾可在官場中使用。

除以上四種外,還有觀音菩薩所戴的觀音兜,諸葛亮(借風)所戴的九龍箍,魯智深所戴的月牙箍,岳雲所戴的叫垛子頭,喬玄所戴的相貂,楊繼業所戴的金大蹬,銚期所戴的金貂,楊洪所戴的沙鍋淺,丑婆所戴的彩旦箍,虞姬所戴的漁婆罩等,也屬冠帽盔巾四類,只是叫法不同而已。此外,在冠帽盔巾之中還可以隨人物和劇情的需要加配一些配件,如異族人可加雉翎狐尾,有的可加飄帶,綢條,面牌,茨菰葉,鏟頭等。
早年間,多為各戲班自製,所用這些盔頭都是設計製作者和演員為突出人物及表演而進行的創作,多以硬紙板為胎,外罩漆,再以掐絲、點翠等技法裝飾。
說到盔頭的製作,不得不提一下張連城老先生。
張連城(1919--1989)北京南苑人,他十四歲進北京「錦華號」盔頭鋪,跟隨和蓬春(1875--1956)老先生做學徒。和老先生去世後,張連城先後去沈陽、天津、上海等地學習盔頭製作技藝。他的作品融南北為一體,集諸家之大成,是上世紀四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中期北京盔頭製作業的領軍人物。他不僅為當時的名角製作一些常用的盔頭,還為梅蘭芳、金少山、馬連良、譚富英、李少春等名角創編的新戲角色做過新型盔頭。

張月蘭,1943年生於北京。她高中畢業後到「北京盔頭戲具生產合作社」工作,在其父張連城指導下學藝,後調到技術科室任技術員,除研製新型盔頭外,還參與百種盔頭效果圖繪制工作,為戲曲盔頭製作留下珍貴的資料。後來,她研製京劇臉譜的小盔頭,其中有:大額子、夫子盔、王帽、賊盔、倒纓盔,文陽、大羅帽、扎巾等,她把盔頭做成半立體式,使此項技術更貼近人們日常生活,成為便於攜帶的旅遊品,把盔頭製作技藝又向前推進了一步。

北京戲曲盔頭製作借鑒吸收了我國傳統繪畫、雕塑、書法、刺綉等藝術,使作品色彩艷麗、鮮明生動,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隨著戲曲的緩慢發展,盔頭道具的需求量也隨之減少,由於它的做工復雜,生產周期長,製作成本較高,常常入不敷出。因此,保護這項面臨瀕危狀態的技藝,迫在眉睫。

與太監帽子上的球叫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旗袍布料哪種好 瀏覽:374
衣上的貓貓怎麼去 瀏覽:848
阿里巴巴批發網男童夏裝 瀏覽:47
年輕人喜歡什麼風格的男裝 瀏覽:64
春秋款女士衛衣品牌及商品 瀏覽:130
哪個國家的制服好看 瀏覽:696
秋季女士新款裙子 瀏覽:243
你有多少帽子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415
好看的校園校服情侶 瀏覽:123
七夕節商場童裝店鋪布置 瀏覽:88
煙台哪個商場男裝多 瀏覽:936
財經徐州校服圖片 瀏覽:465
女裝2012歐美圖片 瀏覽:2
中老年男裝燙金四季通用 瀏覽:763
寬松旗袍好看還是修身好看嗎 瀏覽:774
女裝媽媽裝2020新款夏40歲 瀏覽:471
91童裝網 瀏覽:992
日本圍巾哪個好看 瀏覽:627
為什麼空軍制服一直上綠下藍 瀏覽:208
男生o型腿穿什麼褲子 瀏覽: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