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服裝品牌 > 元朝行省制服的特點什麼

元朝行省制服的特點什麼

發布時間:2022-08-26 16:01:51

㈠ 元朝行省制度的主要特點

元代行省制度的主要特點是:元代行省制度是元朝實行的地方行政制度,京師設中書省作為全國最高行政機構,地方設行中書省作為地方行政機構。特點在於行省長官由中央直接委派官員擔任,目的是有效管轄空前遼闊的疆域,行省制是古代郡縣制的發展,是鞏固統一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成功嘗試,同時又是加強中央集權的新舉措。

㈡ 元朝行省制度在權利運行方面特徵

元朝行省制度在權利運行方面特徵有:
第一,行省內部實行群官圓署和種族交參制,以成互相牽制、分權制衡之勢。
第二,行省轄區內宣慰司、路府州縣、漢軍萬戶府等仍然接受朝廷(吏部、樞密院)的任用、遷調、考課等管理。保證了行省轄區的地方官吏受轄於國家、效忠於朝廷的職業官僚的基本屬性。
第三,以行省為重要對象的地方監察,構成了監察行省、防範其擅權坐大的特殊機制。
第四,行省區劃上的犬牙交錯和以北制南的格局。自元代始,行省區劃主要以中央軍事控制為目的,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使行省官失去了扼險而守、割據稱雄的地理條件,朝廷就比較容易控制了。

㈢ 元代行省制度 概括說一下該制度有什麼特點

特點:

行省制度是元朝實行的地方行政制度。京師設中書省作為全國最高行政機構,地方設行中書省作為地方行政機構。

特點在於行省長官由中央直接委派官員擔任,目的是有效管轄空前遼闊的疆域,成為明清以後地方行政區劃的典範。

行省制是古代郡縣制的發展,是鞏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成功嘗試,同時又是加強中央集權的新舉措。

(3)元朝行省制服的特點什麼擴展閱讀

元朝行省最初只是臨時性的中央派出機構,到元世祖忽必烈在位後期,始基本定型,轉變為常設的地方大行政區。但即使在行省完全定型並地方化之後,它仍然帶有中央派出機構、或者說是中書省分支機構的性質。

元代行省內部實行的是群官負責和圓署會議制,即通過行省官員集體開會共同負責,各官員之間既有所分工、互相配合又互相牽制,每個行省官員都不可能獨立行使權力,而要受到其他同僚的協助或制約。同時中央在行省也構制了監察行省、防範其擅權坐大的特殊機制。

如江南、陝西行御史台的設置及其與二十二道廉訪使司所構成的地方監察網路,是元代地方監察的創舉,從而正有效的起到了加強中央集權的作用。

元代的行省制度雖然與唐宋以來漢族社會日益強化的中央集權觀念確實有很大的抵觸,但它作為元代社會發展的產物,還是起到了它在加強中央集權、鞏固統治的目的,同時也對後世的政治制度尤其是地方行政區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嶺北與雲南則是分封羈縻制。

㈣ 元朝實行行省制度的特點

元朝政府為了鞏固統治,採取人為的民族分化政策,把帝國境內的各族人民分為四等、十級。

四等中的第一等當然是蒙中人,他們是天之驕子,充任各級政府的首腦。第二等是色目人,指西域各族人和西夏人,他們當亡國奴較早,較能得到蒙古人的信任。第三等是「漢人」,即原來金統治區域的漢族和契丹、女真等族人。第四等是「南人」,地位最為低下,包括南宋統治區域的漢族和其他各族人。

這四等人的界限是森嚴的,重要的官職、軍職均由蒙古人充任,不足時則用色目人。

元政府依照不同職業的性質,又把帝國人民分為10級:1、官(政府官員)2、吏(吏佐,不能擢升為官員的政府雇員)3、僧(佛教僧侶)4、道(道教道士)5、醫(醫生)6、工(高級技術人員)7、匠(低級技術人員)8、娼(娼妓)9、儒(儒家、道學家)10、丐(乞丐)。

元朝統一之後,為了鞏固其統治,元世祖貫徹「漢法」,在政權上加強了中央集權。他確立了皇帝在全國的最高統治地位,廢除了漢族地主「世侯」封地的世襲制度。在中央設中書省,總理全國行政事務;樞密院掌管軍事,類似於現代的國防部;御史台負責監察。各地方設立行中書省,簡稱行省或省。每個行省各設丞相一人,掌管全省軍政大事。行省下設路、府、州、縣。當時全國共有十個行省,即嶺北、遼陽、河南、江北、陝西、四川、甘肅、雲南、江浙、江西、湖廣。至於山東、山西、河北和內蒙古等地被稱作「腹里」,作為中央直屬管轄的特區,「腹里」的設立是個行政區劃史上的創舉,它有效解決了困擾很多朝代的京畿防務及管轄問題,為都城建立了有效的緩沖帶。明、清兩代都延續了元朝的做法。行省的確立,又限制了蒙古王公貴族的權利,元法規定,貴族不得在自己的封地內征稅和行使行政權,稅收交由中央統一管轄,官吏由中央統一派遣,這使得元朝的中央集權得到大大的加強,行政體系與現代的十分接近。

㈤ 行省制度的基本特點是什麼

1淵源
行省制度源於魏晉時的行台,當時為中央政權處理軍國大事時的臨時派出機構。金朝曾在邊境廣置行台尚書省。蒙人入主中原時仿金制,設行尚書省統轄一個大區的路府州縣,演變成地方最高政治機構。
元中期,除了中書省的直接管轄區外,全國增設十一行中書省(簡稱行省),從此,地方政治制度進入劃省而治的階段。

2特點
一制度層面而言,元朝行省轄區廣闊,權力集中,地方軍、政、財權無所不統。
二行省長官有丞相、平章、左右丞、參知政事等,權力很大,在中央設中書省管理中央,在地方設行中書省管理地方,設宣政院管理西藏,設澎湖巡檢司管理琉球(今天台灣)。

㈥ 行省制度的內容及特點

1.行省制度的內容
行省制 源於魏晉時的行台,當時為中央政權處理軍國大事時的臨時派出機構,
行省制度的內容
。金朝曾在邊境廣置行台尚書剩蒙古人入主中原時仿金制,設行尚書省統轄一個大區的路府州縣,演變成地方最高政治機構。

元世祖中 統年間,尚書省並入中書省,地方機構也改稱行中書省,簡稱行剩從此,地方政治制度進入劃省而治的階段。
忽必烈建元朝後,正式在朝廷設置中書省總領全國政務,時稱"都省"。不久,又沿用前朝舊例,頻繁派中書省宰執帶相銜臨時到某一地區負責行政或征伐事務。如中統和至元前期的陝西四川行盛河東行盛北京行盛山東行盛西夏中興行盛南京河南府等路行盛雲南行盛平宋戰爭前後的荊湖行盛江淮行省等。其中,設立於至元十年(127年)的雲南行省等,已帶有地方最高-官府的色彩。
大約在世祖末成宗初,隨著江浙、湖廣、江西、陝西、四川、甘肅、遼陽、河南等行省的改置或增設,行省逐漸演化為常設的、固定的地方最高-官府,
管理制度
《行省制度的內容》(http://www.unjs.com)。幾乎與此同時,元廷又對行省的名稱、品秩、事權作了重要調整:其一,"嫌於外重",一律取消中書省宰執"系銜" ;其二,降行省品秩為從一品,通常以平章政事二名為長官、少數行省特許增置左丞相一員,但品秩仍比都省低一級 ;其三,江南等處行樞密院並入行省,實行"絜兵民二枋而臨制於閫外" 的體制。這三項舉措大體奠定了行省作為地方常設機構的規模和權力框架。

另外,朝廷為部分行省提供經費,也有助於理解行省的性質。如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閏十一月元廷"給河西行省鈔萬錠,以充歲費";至元八年(1271年)四月"給河南行中中書省歲用銀五十萬兩" ;大德元年(1297年)正月"以鈔十二萬錠、鹽引三萬給甘肅行省" ;延祐四年(1297年)六月"給嶺北行省經費鈔九十萬錠、雜彩五萬匹" 。至元十年(1273年)閏六月賽典赤o贍思丁赴任前所賜白銀二萬五干兩、鈔五百錠 ,也屬於雲南行省設立之經費。以上朝廷撥給經費雖限於甘肅、河南、嶺北、雲南等部分行省,時間上卻囊括行省演化嬗變的前後兩個階段。這既可以看做是朝廷對部分行省的財政支援,也是行省作為朝廷派出機構在財政方門面的證據。設置目的各有側重和半數左右行省經費由中央提供,也可以從側面印證元行省並非純粹的地方官府。
行省的職能。
元代各地的租稅徵收,主要採取路府總領,"府科於州,州科於縣,縣科於民" ,逐級科級的方式。但是,在"腹里"以外的行省轄區內,路府州縣的賦稅徵收,又需要受行省的綜領和監督。
行省對所屬路府州縣能夠實施有效的行政節制和統屬,而這種節制和統屬又大抵是代中央行事的。
行省得以在中央對地方的行政統屬中發揮承上啟下和代朝廷統攝節制的作用,但是沒有命官權和人事權。元代地方官吏的選用主要由中書省和吏部負責。
行省,是元代地方諸官府中唯一握有較大軍權的機構。然而,由於元代軍隊屬性比較特殊,以及行省制的兩重性,元代以行省為代表的軍事方面的"地方分權",並不十分典型。
行省制的確立,從政治上鞏固了國家統一,使中央集權在行政體制方面得到保證。這是中國行政制度的一大變革,對後世影響巨大。省作為地方一級行政區的名稱,一直沿用至今。
2特點
一制度層面而言,元朝行省轄區廣闊,權力集中,地方軍、政、財權無所不統.
二行省長官有丞相、平章、左右丞、參知政事等,權力很大,在中央設中書省管理中央,在地方設行中書省管理地方,設宣政院管理西藏,設澎湖巡檢司管理琉球(今天台灣).

㈦ 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特點

一、元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是行省制。行省制的特點是:
1、行省具有雙重性,既是朝廷的派出機構,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機構。這有利於加強中央與地方的聯系,鞏固了國家的統一和民族的融合。
2、行省制度既使權力集中於中央,又給地方留出了部分權力,達到中央與地方勢力的平衡。
3、行省的領導體制是一署多員與長官節制相結合。這就有利於官員的相互制約,也即可以說是實行集體領導與民主集中相結合的領導方式。
4、行省權力大而不專,較成功地解決了地方勢力坐大的積習。
二、元朝實行行省制的原因:
1、唐朝實行的節度使導致權利的分散國家動亂、宋朝時期徹掉所有武官官職全部由文官擔任又太過絕對。總結歷史經驗元朝實行了行省制度。
2、符合當時的歷史條件,元朝時期我國疆域空前遼闊,為了更好地管理國家、處理地方與中央的關系,使大權收歸中央。權利不分割,維護國家平穩元朝實行了行省制度。進而更好地對國家進行控制管理。
三、行省制的作用:
元朝的行省制度是秦以來郡縣制的一大發展,它有利於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對明清以及後來政治制度有深遠影響,行省從此成為我國的地方行政機構,一直保留至今天。在統一的多民族國家裡,各民族的接觸和聯系進一步加強,出現了我國歷史上又一次民族融合的局面。

㈧ 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特點及其影響是什麼分點說清楚

特點1行省的二元化特點有利於中央集權2中央政府對行省的有效控制有利於中央集權3行省內部權力的相互牽制有利於中央集權4行省大權的歸屬有利於中央集權5行省的劃分特點有利於中央集權影響代的行省制度雖然與唐宋以來漢族社會日益強化的中央集權觀念確實有很大的抵觸,但它作為元代社會發展的產物,還是起到了它在加強中央集權、鞏固統治的目的,同時也對後世的政治制度尤其是地方行政區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與元朝行省制服的特點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旗袍布料哪種好 瀏覽:374
衣上的貓貓怎麼去 瀏覽:848
阿里巴巴批發網男童夏裝 瀏覽:47
年輕人喜歡什麼風格的男裝 瀏覽:64
春秋款女士衛衣品牌及商品 瀏覽:130
哪個國家的制服好看 瀏覽:696
秋季女士新款裙子 瀏覽:243
你有多少帽子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415
好看的校園校服情侶 瀏覽:123
七夕節商場童裝店鋪布置 瀏覽:88
煙台哪個商場男裝多 瀏覽:936
財經徐州校服圖片 瀏覽:465
女裝2012歐美圖片 瀏覽:2
中老年男裝燙金四季通用 瀏覽:763
寬松旗袍好看還是修身好看嗎 瀏覽:774
女裝媽媽裝2020新款夏40歲 瀏覽:471
91童裝網 瀏覽:992
日本圍巾哪個好看 瀏覽:627
為什麼空軍制服一直上綠下藍 瀏覽:208
男生o型腿穿什麼褲子 瀏覽: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