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羽絨服越穿越薄
首先跟衣服的材質有很大的關系,如果是鴨絨的羽絨服就更加保暖了。相信有買過的人都知道,鴨絨是又薄又暖,當然,價格也相對很高了。
如果是普通的羽絨服的話,跟它的材質有很大的關系。有的材質是非常保暖的,當然,也有的材質是不怎麼保暖的。尤其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保暖效果就更加不好了。
羽絨服不保暖是有多重因素的,除了跟自身的材質有關系之外,另外還有個原因,那就是洗多了。羽絨服不要經常洗,經常洗的話就不保暖了。羽絨服的保暖跟清洗有關,跟洗滌方式也有很大的關系。
錯誤的洗滌方法之一:乾洗!
這樣的清洗方法,將會把羽絨服越洗越差, 羽絨服表面會有一層疏水的脂質,乾洗店使用了鹼性很強的肥皂、洗衣粉,甚至是加酶洗衣粉,都將破壞了羽絨服表面的脂質。
讓羽絨服失去了彈性,變得更加脆弱、乾燥!如果洗滌劑太多的話,搞不好殘留在衣服裡面,影響羽絨服的彈性和蓬鬆度。
錯誤的洗滌方法之一:水洗後用手擰干,或者用洗衣機甩乾衣服。這樣都會使羽絨服裡面的羽絨擰巴在一起,變得厚薄不一。這樣的羽絨服就越來越不保暖了!尤其是多次清洗的話,那就更加不保暖了。
(1)為什麼羽絨服越穿越冷擴展閱讀:
羽絨服的保養:
首先第一個就是對於羽絨服要注意防刮傷。穿過羽絨服的人都知道羽絨服的布料通常都是用特製的棉綸塔夫綢來縫制的,因為這種面料的織物強度非常地高,很結實,又耐穿。很多人在穿羽絨服的時候會發現自己的衣服經常會鑽出羽絨來。
這其實就是因為面料的質量不太好,面料密度不夠高所導致的。這種面料雖然結實不易破,但是它的耐熱性是比較差的,只要超過了160度就會變質,因此熱的煙灰啦,花炮的散落下來的物品啦,火苗啦等都可能將它們燙壞。
而且這種面料還特別的怕被刀或者其他尖銳的物品劃傷,正是因為它們的織物強度比較高,所以一旦碰上尖銳的物品就很容易劃開口子,衣服裡面的羽絨就會全部跑得漫天都是毛絮。這樣子的話,羽絨服的保暖性自然也就下降了很多。
所以個人在穿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小心不要碰到這些對羽絨服有害的因素。也能讓自己的羽絨服能夠因此多穿上幾年。
第二個就是我們在穿過羽絨服之後的洗滌。通常來說羽絨服並不需要經常下水洗。雖然它可以在水中整件衣服去洗滌,但是卻因為它的布料強力比較差,不耐錯搓拉,洗滌的次數太多或者每次洗都不得要領的話,都可能會使羽絨粉碎。
結成一團,變得不再蓬鬆柔軟,使它的保暖性也大大下降。所以我們在用手水洗的時候要注意只能用溫水來洗滌,不要用太刺激的洗滌劑,一邊洗一邊用軟的毛刷輕輕刷,注意不要用力的搓洗。洗干凈之後也不能用力的擰干,而應該直接把它掛起來,讓它自然地脫水就好了。
最後就是要注意在冬天過去之後,春夏來臨之際,已經不再穿著羽絨服了,就要把它們給洗干凈收納起來。對於蓬鬆大件的羽絨服的收納。
只需要把洗干凈的羽絨服陰幹了之後,注意不要用太大的太陽暴曬。然後再輕輕地將羽絨服當中的空氣擠出來,把它們折疊好之後放在一個結實的塑料袋中。把袋中的空氣全部擠出來,這樣子可以進行一個簡單的真空包裝。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羽絨服
⑵ 以前買的羽絨服穿的第一年還是挺暖和的,但是感覺越穿越薄,到最後都不怎麼保暖了,藍瘦香菇
之所以以前買的羽絨服穿的第一年覺得暖和,到後面越穿越單薄,個人認為主要還是自己的一種喜新厭舊的心累了,畢竟穿的第一年有一定的新鮮感,但是越往後穿越覺得這件衣服普通越 渴望換一件新的,所以潛意識中自然有這樣的想法。
⑶ 羽絨服保暖的原理是什麼
因為羽絨與羽絨之間有相互的空隙,能夠形成一層與外界相隔的保暖層。羽絨很軟很輕,相互之間的空隙有一定量的空氣,由於空隙很小,造成其間的空氣對流較果不好,使得外面的冷空氣不容易到達到裡面。相反,裡面的熱空氣也不容易到外面。從而使得溫度得到保持。其實不僅是羽絨,一些毛類也可以達到這種較果。
羽絨的優勢:
1、熱傳導率:
熱量傳遞有三種方式,熱傳導、對流傳導和輻射傳導,我們日常保暖就是為了阻礙熱傳導,熱傳導率越低,熱量被牢牢鎖在身體周圍,保暖性就越好。羽絨最低(5.93),羊毛比羽絨高15%(7),棉花比羽絨高40%(9.72)。
2、保溫率 :
羽絨為81%,羊毛略低為75%,棉花只有63%!這也很好的解釋了為什麼越到寒冷的地方,羽絨服越受歡迎。
3、蓬鬆度:
同樣1立方厘米的纖維材質,如果膨脹後的體積越大,說明它越蓬鬆,蓬鬆度越高就能鎖住越多的空氣,保暖性越好。羽絨展開後的體積可以高達383立方厘米,是羊毛(101立方厘米)的三倍、棉花(77立方厘米)的五倍。
4、重量:
羽絨重量最輕,1立方厘米的羽絨重量僅1.14g,羊毛是1.32g,棉花為1.54g,比羽絨重35%!所以古人描述「或輕於鴻毛、或重於泰山」。
5、吸濕性:
一個成年人正常一晚上散發的汗水是100g,羽絨作為動物性的纖維,有非常多三角形氣孔並表層含有防水油脂,能迅速吸收人體汗液並發散,保持被子的潔凈和人體乾爽,羽絨吸濕性能比羊毛高15%,比棉被高50%。睡眠不盜汗、被子不板結、長期使用還可以防風濕等。
(3)為什麼羽絨服越穿越冷擴展閱讀:
不是越重羽絨就越多
檢測人員拆解了一件羽絨服,裡面的填充物除了羽絨,還有羽毛、毛片、雜質等。充絨量的檢測就是要把羽絨和這些填充物分離開。對分離出的羽絨進行稱量,得出的重量就是羽絨服的充絨量。「一般來說,一件羽絨服里不是只有羽絨。」充絨量反映了羽絨服中有效羽絨的多少。
另外,羽絨服的重量還和羽絨服使用的面料有關。因此,羽絨服的重量不等於充絨量。也就是說,並不是羽絨服越重,裡面填充的羽絨就越多,因此,不能用羽絨服的重量來簡單判斷羽絨服的保暖性能。
蓬鬆度是國際上衡量羽絨製品保暖程度的重要指標。有不少消費者認為,羽絨服的羽絨越多,保暖效果就越好。「這是一個消費誤區。」羽絨服的充絨量和含絨量代表了羽絨的「量」,而羽絨服的蓬鬆度才是決定羽絨質量中「質」的關鍵。
一件羽絨服的蓬鬆度越高,羽絨服內存儲的空氣就越多,這樣就可以有效阻止羽絨服內外的空氣流通。
從檢測經驗來看,羽絨服的蓬鬆度與羽絨服的厚薄無關。一件厚重的羽絨服,蓬鬆度可能不達標;一件輕薄的羽絨服,蓬鬆度的數值也可能表現突出。「蓬鬆度高的輕薄羽絨服也很保暖。」在充絨量、羽絨量相當的情況下,蓬鬆度越高,羽絨服的保暖性能越好。
含絨量體現的是羽絨服中絨朵的含量。一般來說,絨朵是一件羽絨服中最保暖的部分。不少消費者認為,羽絨服含絨量達到100%,就是好貨。「這又是一個消費誤區,羽絨服的含絨量不可能達到100%。」何勇表示,如果一件羽絨服標明「含絨量100%」,那就是在欺騙消費者。
從檢測實驗的結果來看,即便是使用了最優質的羽絨,當中也會既有絨朵,又有絨絲。所以,不可能出現含絨量100%的羽絨服。一般來說,羽絨服的含絨量越高越好,含絨量達到95%左右,就已經是很優質的羽絨了。
⑷ 為什麼冬天衣服穿多了反而會更冷
說明還是穿的少,直接穿厚羽絨服。冬天的天氣越來越冷了。我不知道你是否有這樣的疑慮,也不知道你為什麼穿這么多衣服,但你還是覺得很冷。那麼你如何在冬天穿衣服以獲得最好的保暖效果呢?
那麼,人們是如何真正感到溫暖的呢?有三個重要因素:1.體熱產生的速度。如果你做大量的運動,你身體的產熱率會很高。2.衣服的隔熱值(克羅值)。3.環境溫度。
在這三個因素中,最容易改變衣服的保溫價值。只要我們准確理解保溫的原理,我們就能正確選擇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