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學四季歌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小學四季歌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教學內容】
1、學習「一主」教材中的課文《田家四季歌》,了解田家四季特點,體會種田人的辛勞。
2、《主題讀寫》:《四季兒歌》;
3、《經典誦讀》:《鄉村四月》
【教學流程】
一、背誦導入環節(3分鍾)(改為6分鍾)
1、集體誦讀《鄉村四月》
2、男女生合作讀
男:綠遍山原白滿川,
女:白滿川,白滿川
男:子規聲里雨如煙。
女:雨如煙,雨如煙
男:鄉村四月閑人少,
女:閑人少,閑人少
男:才了蠶桑又插田。
女:又插田,又插田
3、譯詩解文讀:
師:山坡上到處是一片綠色,水田裡積滿了水,映著白色的亮光。
生:綠遍山原白滿川,
師:在這煙雨蒙蒙的天空中,傳來布穀鳥的叫聲。
生:子規聲里雨如煙。
師:四月的農村正是農忙的時候,很少有人閑著。
生:鄉村四月閑人少,
師:剛忙完了採桑養蠶,又要忙著插秧。
生:才了蠶桑又插田。
4、填空背誦讀:
鄉村四月
宋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
(子規)聲里(雨)如煙。
鄉村四月(閑人少),
才了(蠶桑)又(插田)。
5、師(過渡):山坡、田野草木茂盛,杜鵑聲聲啼叫,大地一片生機。在這個萬物生長的四月里,農家人都忙碌起來了,就連村裡的小孩「也傍桑陰學種瓜」了。雖然勞動辛苦,但農家人卻生活得充實而又快樂。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田家四季,去學習《田家四季歌》吧。(板書課題《田家四季歌》,請學生在田字本上認真書寫。)
二、「一主教材」教學環節——《田家四季歌》
1、看圖猜一猜是什麼季節?
師過渡:讀兒歌前,我們先來玩個游戲吧——看圖猜季節
(1)桃花朵朵,爭奇斗艷
(2)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3)金色的樹葉像一隻只蝴蝶在風中翩翩起舞。
(4)這幅圖讓我們不由得想起這兩句詩:「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2、批註課文,自主閱讀(出示「自學提示」):
(1)把字音讀准,把課文讀通順。
(2)用「——」畫出描寫田家四季特點的句子
3、學生分享自己找到的答案。
4、美讀課文,讀中感悟
創設情境讀:
師:春姑娘邁著輕盈的腳步來到人間,風兒輕輕地吹,吹紅了桃花,吹醒了迎春
花,吹白了梨花,蝴蝶兒在林間翻飛。
生:春季里,春風吹,花開草長蝴蝶飛。
師:麥苗一片青翠,又大又圓的桑葉片兒在風中搖曳
生:麥苗兒多嫩,桑葉兒多肥。
(1)指導看圖,積累「xx的麥苗xx的桑葉」
(2)師:好一個美麗的春天!好一個五彩的春天。
「夏季里,農事忙。」
孩子們,農民在忙什麼?
生:采了蠶桑又插秧(適機引導學生區別「了」這個多音字在文中不同的讀音與意思)
師:嗯!真是「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農民們忙到何種程度?
生:早起勤耕作,歸來帶月光。
師:可謂是「起早貪黑、披星戴月地辛勤勞作」。
(1)聯系生活,說一說「早起」,爸爸媽媽每天什麼時候起床,什麼時候下班?
師:是啊!爸爸媽媽如此的辛苦。此時,我想說一句xxx。
師:農家人也是「早起勤耕作,歸來帶月光。」有一首詩就寫出了農民勞動很辛苦——《憫農》,大家一起來背一背。
……
師:「粒粒皆辛苦」老師希望大家將這句話牢記在心。
(2)師:時間在悄悄流逝,豐收的季節來臨了,你彷彿看到了什麼?(時間在悄悄流逝,轉眼秋天來了,你彷彿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師:金黃的街道,楓葉兒輕撫水面,大地披金衣,松軟的黃毯,還有數不清香甜的水果……老師彷彿聞到了稻穀的清香。
生:秋季里,稻上場,谷像黃金粒粒香。
師:雖然每天都很累,但豐收的喜悅盪漾在臉上,真是:
生:身體雖辛苦,心裡喜洋洋。
師:這是勞動創造的幸福。(適機講解「場」這個多音字的讀音與意思)
5、齊讀第四小節,感受「勞動之美」。
師過渡:冬季里,農家人又是怎樣的?請同學們齊讀第四小節,感受「勞動之美」。(生齊讀)(刪去過渡語,直接引讀)
師:冬季里的農家人也是快樂幸福的。
生:冬季里,雪初晴,新制棉衣暖又輕。一年農事了,大家笑盈盈。
6、師:讓我們再一起來美美地誦讀《田家四季歌》吧!(接下來,讓我們齊讀整首兒歌,在兒歌中再一次感受勞動所帶來的快樂吧!)
重點詞語強調讀(感受詩韻美)
師:春季里,春風吹,花開草長蝴蝶飛。
女:麥苗兒多嫩,桑葉兒正肥。
男:嫩、嫩、嫩;肥、肥、肥。
師:夏季里,農事忙,采了蠶桑又插秧。
女:早起勤耕作,歸來帶月光。
男:忙、忙、忙。
師:秋季里,稻上場,谷像黃金粒粒香。
女:身體雖辛苦,心裡喜洋洋
男:喜洋洋、喜洋洋。
師:冬季里,雪初晴,新制棉衣暖又輕。
女:一年農事了,大家笑盈盈。
合:一年農事了,大家笑盈盈。
7、欣賞歌曲《勞動最光榮》
8、小組合作對對讀,帶著崇敬,體會「勞動創造美」。
師過渡:幸福生活哪裡來?要靠勞動來創造。
一組:春季里,春風吹,花開草長蝴蝶飛
二組:麥苗多嫩,桑葉兒正肥
一組:夏季里,農事忙,采了蠶桑又插秧
二組:早起勤耕作,歸來帶月光
一組:秋季里,稻上場,谷像黃金粒粒香。
二組:身體雖辛苦,心裡喜洋洋
一組:冬季里,雪初晴,新制棉衣暖又輕。
二組:一年農事了,大家笑盈盈。
合:一年農事了,大家笑盈盈,笑盈盈。
9、速讀速記課文(4分鍾)
10、「我是記憶小達人」:填空背誦
三、「兩翼」帶文教學環節——《四季兒歌》
四季兒歌
春風暖,布穀叫,
小苗出土咧嘴笑;
夏天熱,蟬兒叫,
荷花出水咧嘴笑;
秋天涼,燕兒叫,
顆顆棉桃咧嘴笑;
冬季里,雪花飄,
朵朵梅花咧嘴笑;
過新年,放鞭炮,
小朋友們咧嘴笑
1、閱讀兒歌
出示自學提示:請用「﹏﹏」找出四季里不同景物的特點。
2、全班交流
3、拍手讀兒歌,結束課堂。
教學目標:
1、本課反映了少年兒童們在四季的各個階段的童趣生活,表達他們對生活的情趣與熱愛,讓我們熱情的歌唱這豐富多彩的生活吧!
2、聆聽《四季童趣》、《捉迷藏》、《櫻花》、《雪花飛舞》,感受音樂不同的風格情趣。
教學重點、難點:
1、創編活動。
2、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帶聲,做情景表演。
教學准備:
鋼琴、錄音機、磁帶。
第一課時9-2
一、組織教學
1、拍手進教室,確立良好坐姿,明確課堂紀律。
2、師生問好。
二、導入
1、大自然的四季變化給我們帶來了無限生機,讓我們熱情的歌唱這豐富多彩的生活吧!(播放歌曲《四季童趣》錄音)2、請小朋友們講述在四季的各個階段的童趣生活。3、復聽歌曲並感受音樂的情緒
三、學唱歌曲
1、體驗感知,聆聽歌曲《四季童趣》范唱。大家在歌聲中感受到什麼?
2、發聲練習:1234│5—│5432│1—‖
lalalalalalalalalala
3、教唱歌曲時要按句聽唱與教唱。
4、反復聽范唱,跟錄音哼唱曲調與歌詞。用「La」模唱主旋律,注意難點。
5、跟教師的伴奏學唱歌曲。6、小聲跟范唱完整的演唱歌曲。
7、創新表現,處理歌曲。大家想用怎樣的聲音來表現這種形象?(交流、處理、試唱)
四、創編活動
1、編自己的歌。
例:2/4××××│××│××××│×—‖
6123│56│5321│6—‖
2、復習歌曲並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3、自製碗琴。五、課堂 小結,下課。課堂小節及體會:
第二課時10-1
一、組織教學
1、拍手進教室,確立良好坐姿,明確課堂紀律,師生問好。
2、發聲練習:1234│5—│5432│1—‖
小貓愛吃魚,魚。
3、復習歌曲《四季童趣》。
二、聆聽《櫻花》、《雪花飛舞》
1、看著歌詞初聽全曲,了解歌曲內容,簡單說說。櫻花是日本的國花,每年春天開放,人們總是喜歡在這個時節賞花。
2、復聽,思考歌曲的旋律出現了幾次,每次的速度是否一樣?
3、介紹《雪花飛舞》的創作背景。
4、初聽樂曲,感受想像雪花漫天飛舞的情景。
5、復聽樂曲,找出代表「雪花」的音調並哼唱。
三、學唱歌曲
1、導入:復習歌曲《藏貓貓》。
2、聆聽《捉迷藏》:感受歌曲的情緒。
3、用哼鳴模唱歌曲。
4、學唱歌詞:要求用悄悄話式的歌唱方法來學唱歌曲。
2、在熟練的基礎上,用稍快速度來演唱歌曲。
四、創編活動
1、用歌曲錄音作背景音樂的伴奏,做音樂游戲。
2、選擇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五、課堂 小結,下課。課時小節及體會:
第三課時10-2
一、組織教學
1、拍手進教室,確立良好坐姿,明確課堂紀律。
2、師生問好。
二、導入
1、大自然的四季變化給我們帶來了無限生機,讓我們熱情的歌唱這豐富多彩的生活吧!(播放歌曲《四季童趣》錄音)2、請小朋友們講述在四季的各個階段的童趣生活。3、復聽歌曲並感受音樂的情緒
三、學唱歌曲
1、體驗感知,聆聽歌曲《四季童趣》范唱。大家在歌聲中感受到什麼?
2、發聲練習:1234│5—│5432│1—‖
lalalalalalalalalala
3、教唱歌曲時要按句聽唱與教唱。
4、反復聽范唱,跟錄音哼唱曲調與歌詞。用「La」模唱主旋律,注意難點。
5、跟教師的伴奏學唱歌曲。6、小聲跟范唱完整的演唱歌曲。
7、創新表現,處理歌曲。大家想用怎樣的聲音來表現這種形象?(交流、處理、試唱)
四、創編活動
1、編自己的歌。
例:2/4××××│××│××××│×—‖
6123│56│5321│6—‖
2、復習歌曲並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3、自製碗琴。
五、課堂 小結,下課。
[知識與技能]
1、能藉助拼音讀准「春、夏、秋、冬、」4個生字的字音。
2、能在語言環境中正確認讀這些生字,並為這4個字組詞。
3、能夠正確朗讀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標點停頓。
4、能在田字格中描寫「春,秋,冬」。
[過程與方法]
1、能夠通過不同形式的游戲,鞏固所學習的生字。
2、能夠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兒歌的改編。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通過誦讀兒歌、改編兒歌,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學重點:學習「春、夏、秋、冬」
4個生字,並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兒歌。
教學難點:
1、能夠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兒歌的改編。
教學過程:
欣賞音樂,激發情感
1、播放歌曲《四季歌》。激發情感:小朋友,剛才的那首歌好聽嗎?想不想知道那首歌的名稱呢?那首歌就叫《四季歌》,那是日本的一首民歌。我們今天要學的這首兒歌,它的名字也叫《四季歌》,誰來拼一拼課題?指名讀、齊讀。
一、學習字詞,誦讀兒歌
1、小朋友,一年有四個季節,你知道是哪四個季節嗎?
出示:「春、夏、秋、冬」四個生字師:在這四個字中,你已經認識了哪個字?能告訴我們你是用什麼好辦法記住它的嗎?學生交流自學的'生字。
(春:日子底;夏:從上到下寫;夏天給你的感覺是什麼?秋:拼一拼,記字形:禾加火;冬:下面兩點要上下對齊。)
2、叫號游戲。(鞏固四個生字
師:現在我們來做個叫號游戲,看看你們是不是真的認識它們了,來,請出小老師!
師:小朋友,一年四季的第一個季節是春天,春天過去了,什麼來到了?(夏天)夏天過去了,什麼來到了?(秋天)秋天過去了,什麼來到了?(冬天)冬天過去了,又是第二年的春天來到了。就這樣,四季在輪回。
3、聽課文錄音,整體感知。
(1)師:小朋友真了不起,現在我們該把「春夏秋冬」這四個字寶寶送回到課文里,讓我們一起來聽聽課文錄音,邊聽邊想:兒歌里講了四季中的哪幾樣景物?你能不能邊聽邊把它們圈出來?
生聽課文錄音。
3.比賽讀。(2小組)
(二)理解兒歌:
1、師:小朋友,你們看,每個季節都有獨特的景色。你最喜歡哪個,選你喜歡的讀給大家聽。
2、春天花兒笑。(板書:笑)師:笑的反義詞是什麼?「花兒笑」是什麼意思呢?(「笑」字形象生動,把花兒當人來寫,在「笑」字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春天的溫暖。)
3、夏天蟬兒叫。(板書:叫)師:蟬兒的叫聲是怎樣的呢?我們來聽一聽。蟬兒還有一個名字叫「知了」。聽著蟬兒的叫聲,我們似乎感受到了夏日的炎熱。
4、秋天楓葉紅。(板書:紅)師:紅是一種顏色,紅色彩明麗,代表著秋天的豐收。
5、冬天雪花飄。(板書:飄)師:「飄」字寫出了雪花的輕盈。冬天下雪了,我們可以干什麼?
6.師生合作讀。師:一年四季的景色那麼有特色,又那麼美,老師情不自禁地想來讀讀課文了,你們願意和我合作一下嗎?(師生配樂讀兒歌)這樣,你們還能和老師合作嗎?
四、鞏固拓展,看圖編兒歌:
1、師:小朋友學得真好。下面老師要考考你,看看你是不是真的懂了。
(1)一年四季,你最喜歡什麼季節?為什麼?可以用兒歌里的句子回答,也可以自己組織句子回答。
(2)讀一讀,想一想,什麼季節開什麼花?
(3)想想下列詞語描寫的是哪個季節?
2、師:小朋友真棒!老師獎勵大家一首兒歌。這是老師學著課文的樣,編的一首秋季歌。你們能不能學著老師的樣,編一首冬季歌啊?
3、師:一年四季的景物還有很多很多,我們來看看圖,說說還有什麼景物,好嗎?可以說圖上的,也可以說圖上沒有的。但是要求學著課文的樣子說,你行嗎?(生合作完成一首四季歌)
4、請你讀一讀:
5、游戲:拍手歌
五、總結:
師:小朋友,一年四季的景色是多麼優美,每個季節又有著特殊的景物。我們的大自然可真奇妙!希望我們小朋友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善於觀察,能發現周圍的美。那麼你也一定可以和課文的作者一樣,寫出大家喜歡的兒歌的。回家去和爸爸媽媽一起編一首屬於你自己的季節歌或者四季歌。
花開草長蝴蝶飛。
麥苗兒秀了,
桑葉兒正肥。
夏季里,農事忙,
才了蠶桑又插秧。
早起勤耕作,
歸來帶月光。
秋季里,稻上場,
谷像黃金黃,
身上雖辛苦,
[知識與技能]
1、能藉助拼音讀准「春、夏、秋、冬、」4個生字的字音。
2、能在語言環境中正確認讀這些生字,並為這4個字組詞。
3、能夠正確朗讀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標點停頓。
4、能在田字格中描寫「春,秋,冬」。
[過程與方法]
1、能夠通過不同形式的游戲,鞏固所學習的生字。
2、能夠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兒歌的改編。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把兒歌讀正確、讀通順,背誦兒歌,積累語言。
2、藉助圖文閱讀,豐富對四季的認識。
3、通過誦讀兒歌、改編兒歌,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學習「春、夏、秋、冬」4個生字,並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兒歌。
[教學難點]
1、能夠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兒歌的改編。
[教學過程]
一、認讀字詞,初識四季。
1、認識四季,認讀「季」字。
(1)、誰能說說一年有幾個季節?你最喜歡哪個?為什麼?引出「四季」這個詞。
(2)、有圖片引入「季」的本義「幼禾,表示每個季節都有新的生命和希望。
2、自由朗讀,圈畫生字。
學生藉助拼音自由讀讀兒歌,不認識的字多讀幾遍。
2、分類識字,集中認讀。
(1)、熟字鞏固:哪些生字在前面已學過,如果你熟悉就大聲和它打個招呼,給它找找朋友組組詞吧。
(2)、歸類識字:你有什麼好辦法記住「苗、桑、肥、粒、忙、洋、谷、戴「這8個字?小組交流識字方法。可先自己藉助拼音讀一讀,再組詞說一說,最後根據字形記一記。
(3)、偏旁巧記:回憶「蟲子旁」的意思,認讀「蝴、蝶」2字,並讓學生說說「蟲子旁」的字還認識哪些,提示學生明白形聲字的規律。
(4)、圖文識字:採用圖文結合的方法,引導學生看一看農民伯伯勞動的場景圖,再結合文中的句子讀一讀,從而明白「辛苦」這個詞語的意思,再用這個詞語說說話。
4、積累詞語。
喜洋洋、笑盈盈
二、朗讀兒歌、嚶嚶成韻。
1、讀好「兒」的本音。
出示句子:「麥苗兒多嫩,桑葉兒正肥」。引導學生思考:這里的「兒」讀本音好還是兒化好?
教師領讀,學生跟讀,直至正確熟練。
2、出示句子:「采了蠶桑有插秧,歸來戴月光」和「一年農事了,大家笑盈盈」,讀一讀,想一想:兩個「了」分別該讀什麼音?
3、范讀引領,注意朗讀節奏。
4、自由朗讀,感受語言魅力。
(1)、試讀:像老師一樣,自己大聲地自由地朗讀課文。
(2)、合作讀:請四位同學分小節讀。
(3)、展示讀:誰願意將整首兒歌讀給大家聽?
(4)、拍手讀一邊拍手打節奏一邊讀兒歌。
三、多種方式,熟讀成誦。
1、誰能合上書,在老師的提示下接背下句?
2、按春夏秋冬的順序分節背誦。
3、自由背誦,連段成篇。
四、自由表達,積累語言。
1、想像補白。
觀察插圖,說一說:春季里,有哪些景物悄悄發生了變化?請你接著說一說:「春季里,——————」
2、創編兒歌。
用這樣的方法,自由地去換換文中你想換的地方,一首新兒歌就產生了,然後把你編的新兒歌讀給大家聽聽吧。
1、咬文嚼字。
2、「歸來戴月光」中「戴」字讓你想到了一幅什麼樣的畫面?
(1)、你能換成別的字嗎?比如:「披」。
(2)、入境讀,想像畫面的美,體會農家勞作的艱辛和人與自然融合共生的快樂。
4、拓展積累。
讀讀課後詞語,熟悉四季農事。
(1)、藉助拼音讀一讀,你了解這些農事活動嗎?
(2)根據經驗說一說,每種農事活動是在什麼季節進行的,向同學們介紹介紹。
五、分類指導,學寫漢字。
1、觀察,將生字分分家。
會寫的10個字中,4個左右結構,3個上下結構,2個獨體字,1個半包圍結構。
2、范寫,注意關鍵筆畫。
可引導學生觀察後說說每組字的關鍵筆畫和書寫時要提醒大家的地方,再有針對性的范寫。
3、練寫,及時講評輔導。
六、布置作業,課後延伸。
同學們,一首短短的時序歌不僅讓我們欣賞了田園風光美,還讓我們感受了農家樂事多。
在中國古代詩歌里,還有很多對田家農事的描寫,希望你們課後自己去讀讀,相信你們能認識更多的字,感受更多的快樂。
❷ 「春季里春風吹」的下一句是什麼
下一句是:花開草長蝴蝶飛。
1、春季里春風吹,花開草長蝴蝶飛,麥苗兒秀了,桑葉兒正肥。
2、夏季里農事忙,才了桑葉又插秧,早起勤耕作,歸來帶月光。
3、秋季里稻上場,谷象黃金粒粒黃,黃金雖可愛,堆滿豪紳倉。
4、冬季里冷冰冰,無衣無被打寒噤,一年忙到晚,換得飢與冷。
(2)新制棉衣暖又輕一年什麼了擴展閱讀:
仿寫句子,根據語言表達的需要,參照題干所提供的句式,另選一個或多個句式相同、內容與上下文銜接的句子。
1、注意文章的手法,像修辭手法、對偶、排比等。
2、詞性要相當。
仿寫句子:
生活是一本無字的書,生活是一條崎嶇的路。
生活是一盤莫測的棋,生活是一場自己的戲。
生活是一曲心靈的歌,生活是一扇未知的門。
❸ 夏季里,農事忙,采了蠶桑又插秧下聯
秋季里,喜事雙,摘了葡萄谷進倉。
「采了蠶桑又插秧」
夏季里,農事忙,采了蠶桑又插秧。
農忙時節,農民們趁著大好天氣采了蠶桑又插秧,一件農活接著一件農活,忙在其中,喜在其中。
特別是「又」字,突出了「忙」的程度:一件事接一件事。體現了農民的淳樸和對大豐收的喜悅之情。
古人對農業非常重視,糧食豐收是一年中的大事。糧食豐富常常意味著人心穩定、天下穩定。「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簡單地說,有飯吃,百姓造反的可能性就低,朝廷收入也有保障,豢養使用軍隊、官吏也得心應手。
縱觀古代史,凡是「風調雨順」的好年景,天下就太平得多;反之,大災荒往往代表著盜匪風起,動亂此起彼伏,甚至外寇入侵——比如李自成、滿清入關。
詩人寫農民樂在豐收,說的就是這個理。
(3)新制棉衣暖又輕一年什麼了擴展閱讀:
仿寫:
1、春季里,春風吹,花開草長蝴蝶飛;麥苗兒秀了, 桑葉兒正肥。
2、夏季里,農事忙,采了蠶桑又插秧;早起勤耕作,歸來帶月光。
3、秋季里,秋風吹,果香蛙叫蜜蜂忙;秋季里, 秋雨來, 果熟稻香雁南歸。
4、冬季里,雪初晴,新制棉衣暖又輕;冬季里,冷冰冰,無衣無被打寒噤。
❹ 冬季里,雪初晴,新制棉衣暖又輕。一年農事了,大家笑盈盈。 」棉衣」指____,____「穿棉」衣
棉衣是指雪,大地穿棉衣。本句運用的是擬人和比喻的修辭手法。
擬人是把物(包括物體、動物、思想或抽象概念)擬作人,使其具有人的外表、個性或情感的這樣的修辭手段。擬人可以通過形容詞、動詞或名詞表現出來。
擬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即把事物當做人,寫成和人一樣的有感情、有語言、有動作。
擬人化的寫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動、形象、具體,既能生動形象地寫出某事物的某個特點,又有了擬人化之後特有的具象效果。
(4)新制棉衣暖又輕一年什麼了擴展閱讀:
通俗的說,比喻句就是打比方,就是根據聯想,抓住不同事物的相似之處,用淺顯、具體、生動的事物來代替抽象、難理解的事物。
修辭學上的辭格之一。即以甲事物來比擬乙事物。它在形式上,具有本體、喻體和比喻詞三個成分。因這三個成分的異同和隱現,比喻可分為明喻、隱喻(暗喻)和借喻三類。
比喻是根據事物之間的相似點(思想的對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類似點),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用另外的事物來比擬這思想的對象,即用某一個事物或情境來比另一個事物或情境),把抽象的事物變得具體,把深奧的道理變得淺顯。
❺ 采了蠶桑又插秧這句詩描寫的是文中的什麼
采了蠶桑又插秧這句詩描寫的是文中的夏季。
《田家四季歌》句子解析:
1、夏季里,農事忙。采了蠶桑又插秧。早起勤耕作,歸來戴月光。
可以看出農民夏季里正是農忙時節,早出晚歸特別辛苦。
2、秋季里,稻上場,谷像黃金粒粒香。身體雖辛苦,心裡喜洋洋。
這句話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稻穀比作黃金,表達了農民因糧食大豐收而無比喜悅的心情。
3、冬季里,雪初晴,新制棉衣暖又輕。一年農事了,大家笑盈盈。
反映出農民心裡愉悅的心情,一年的勞作在秋季大豐收,冬季農忙完了,心裡特別高興。
《田家四季歌》問題歸納:
1、除了詩歌中的景物,大自然中還有哪些景物帶來了春天的氣息?
陽光、河水、燕子、春雨等都帶來了春天的氣息。
2、你知道在夏天,還有哪些農事需要忙嗎?
在夏天,還有耕田、鋤草、施肥、排水、灌溉等農事需要忙。
3、從「又」「勤」「戴」這三個詞語可以看出什麼?
夏天是農忙時節,農民伯伯早出晚歸,采了蠶桑又插秧,可以看出他們特別辛苦。
❻ 二年級,秋季里,稻上場,谷像黃金粒粒香,想到了什麼
想到了農民豐收時的歡樂景象,顆顆金黃的糧食就像真正的黃金一樣鋪滿了打穀場,農民伯伯面對著糧食漏出欣慰的笑容。
原文:
春季里,春風吹,花開草長蝴蝶飛。麥苗兒多嫩,桑葉兒正肥。
夏季里,農事忙,采了蠶桑又插秧。早起勤耕作,歸來戴月光。
秋季里,稻上場,谷像黃金粒粒香。身體雖辛苦,心裡喜洋洋。
冬季里,雪初晴,新制棉衣暖又輕。一年農事了,大家笑盈盈。
此文出自人教版部編本第三冊課文《田家四季歌》
創作背景:
《田家四季歌》是一首兒歌,按照春夏秋冬的順序,描繪了農民一年的農事活動,贊美了農家人的辛勤勞動,抒發了他們收獲的喜悅。學習本課,既可了解一年四季農作物生長和農事活動常識,又能感受辛勤勞動帶來的愉悅。
課文共4小節,抓住農家生活特點,依次寫了四季農事。春天草長鶯飛,麥苗嫩、桑葉肥;夏天養蠶插秧,農事繁忙;秋天稻穀成熟,豐收在望;冬天新雪初霽,趕制年衣。四季時令鮮明,富有濃郁的田家生活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