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律師的商務禮儀有哪些
律師的商務禮儀有哪些
律師的專業形象不僅僅體現在內在的知識水平,亦需要通過其他方面來體現。做律師,懂禮儀是必備的基本技能,那麼律師的商務禮儀有哪些呢?一起來了解下吧:
形象篇
一、職場穿著禮儀
(一)女士
1、款式要求
1)款式:上下的套裝是最為正規的,或者上面著襯衫,底下著短裙或西褲,搭制式的皮鞋;
2)顏色:顏色上,盡量以深色為主,如黑色、灰色、藍色、米色,應避免太過艷麗的顏色,如大紅、大紫、粉色,面料上應選擇質量好的面料,避免易皺的面料;
3)襪子:搭配的襪子應以肉色、黑色為主,避免彩色襪子;
4)鞋:可搭配5厘米左右的黑色高跟鞋、淑女鞋,不穿涼鞋。
2、商務場合著裝禁忌----常見錯誤分析
1) 服飾:透視、鮮艷、暴露、短小、雜亂、緊身;穿彩色或者不穿絲襪;短裙無襯裙;
2) 妝容:指甲過長,指甲油顏色鮮艷,妝容過濃、佩戴過多首飾珠寶;
3) 切記不露三點:不露肩,在商務場合,不能穿吊帶裙,也不能穿無袖的裙子;不露膝,即裙子不能太短;不露腳趾,在工作的場合,不能穿露腳趾的涼鞋。
(二)男士
1、西裝的顏色、款式與質地
1)顏色:西裝顏色應以黑色、深藍色或深灰色為主,避免淺色西裝,淺顏色給人輕浮的感覺,不適合正式場合;
2)面料:面料上易選擇羊毛面料,得體大方易保養;
3)衣長:雙手自然垂下時西裝的下擺在手心為宜;
3)領子高度:應靠緊襯衫並低於襯衫1.5厘米左右;
4)袖長:以握手姿勢出現時,襯衫袖長應比西裝袖長1.5厘米;
5)寬松度:胸圍以穿一件厚羊毛衫松緊適宜為好;
6)其他:西裝的衣袋要燙平整、平順;西裝扣子應盡量避免金屬或皮質的休閑扣子。
2、男士的領帶、鞋與其他細件
1) 領帶的顏色:宜藍色、灰色、棕色、紫紅色,應避免純黑色和純白色(只適合特殊場合,晚宴,葬禮,制服);
2) 領帶的圖案:條紋、圓點、方格等規則的幾何形狀為主要圖案,應避免誇張顏色和圖案;
3) 領帶的面料:純真絲或者50%的羊毛和50%的混紡為宜;
4) 領帶長度:下端剛好觸及皮帶扣的上端,上面寬的一片略長於下面窄的一片;
5) 鞋子:鞋子是最能夠反映出一個男人修養和品位的東西,正式的鞋子是黑色的、系帶的、制式的皮鞋;
6) 襪子:襪子的顏色首選黑色或深藍色,以盡量接近西服顏色為宜,盡量避免白色;穿襪子時,襪子的長度應該以蹺腿時不露出小腿的皮膚為宜;
7)其他細件:正式的包應該是四四方方的、帶著手柄;現在流行的腋下夾包多屬於休閑款,不適合正式場合。手錶的選擇應樸素大方,避免「米老鼠」手錶、運動型手錶、電子式樣的手錶以及看似廉價的偽劣金質表帶。
二、香水禮儀
1)香水的味道:在香水味道的選擇上,宜選擇味道比較清淡的香水,同時,在挑選時還應考慮季節氣候溫濕度等因素的影響。一般對於女性來說,夏天或氣溫較高的天氣宜選擇淡淡的花香、茶香或果香;冬天或氣溫較低的天氣,宜選擇散發典雅香氣的東方調系;對於男士來說,宜選擇淡香水或古龍水。
2)香水塗抹的位置與方式:香水宜以點帶面地在身體的不同部位塗抹,一來可以讓香味均衡,二來可以持續時間比較長,不宜直接塗抹於衣物以及陽光直射的身體部位上。一般對於女性來說,宜塗抹於手腕、耳後、頭發、腰部、衣領、袖口或裙擺處。通常香水噴灑後30分鍾內味道比較濃郁,帶有點刺鼻性,此時為前調的味道,30分鍾後進入中調的味道,此時的香水味道聞起來會讓人比較舒服,好的香水香調通常能持續半天至一天左右,不可噴灑過多。
接待篇
(一)迎接禮儀
1.對於前來訪問、洽談業務、參加會議的外國或者外地客人,應首先了解對方到達的車次、航班,安排與客人身份、職務相當的人員前去迎接。若因某種原因,相應身份的主人不能前往,前去迎接的主人應向客人作出禮貌的解釋。
2.迎接客人應提前為客人准備好交通工具,必要時需安排好住宿,主人到車站、機場去迎接客人時,應提前到達,恭候客人的到來,決不能遲到讓客人久等。接到客人後,應首先問候「一路辛苦了」、「歡迎您來到xxx」等,然後向對方作自我介紹,如果有名片,可送予對方。
3.將客人送到目的地後,主人不要立即離去,應陪客人稍作停留,熱情交談,談話內容要讓客人感到滿意。首先應介紹自己以及單位背景,讓客人加深了解,其次向客人介紹此次來訪參與活動的內容、會議安排等議程。如客人從外地前來,還可介紹當地風土人情、有特點的自然景觀、特產、物價等。考慮到客人一路旅途勞累,主人不宜久留,應讓客人早些休息,分手時將下次聯系的時間、地點、方式等告訴客人。
(二)乘坐轎車禮儀
按照國際慣例,轎車的座次原則是:「右高左低,後高前低」。具體而言,轎車座次的尊卑自高而低是:後排右位—後排左位—前排右位(副駕駛)——前排左位(司機)。
一般而言,需分為兩種情況:
1.第一種情況是轎車的主人親自開車,在無其他乘客的情況下,作為唯一的乘客,必須坐在副駕駛上以示尊重,否則坐到後面位置等於向其宣布你在打的,非常不禮貌;如果有其他身份比較高的乘客在的話,應讓其他人坐副駕駛,自己坐後面。
2.第二種情況是有專職司機開車時,作為助理等陪同人員,必須坐在副駕駛上以示尊重,後座的位置通常是客人以及上級或領導的位置。
如果當你自己是開車的人時,在接待重要客人的情況下,考慮乘坐者的安全性和隱私性,可選擇駕駛座的後方位置作為上座。
上下車時,應當讓客人先上車,後下車。客人上車時,出於禮貌,應為客人打開車門,讓其上車,手稍微擋在其頭頂以防碰撞,切記不可隨客一起上車。等客人坐穩後,關上右邊的車門,再從車尾繞到另一個車門上車。車到目的地後,應當先下車,為客人打開車門讓其下車。
(三)行走禮儀
對於橫向來講,兩人並行時,右者為尊;三人並行使,中者為尊,右高左低;多人並排行進,中央高於兩側。
對於縱向來講,無論是兩人還是多人行進時,前者為尊。
如是引導客人,則應用手示意方向,自己走在客人右方的前一步之遙,保持適當距離,再向前引導。引領時,除了自己的位置和手勢之外,還應隨時側身轉頭注意客人的情況,保持職業性的微笑和認真傾聽的姿態。行走時,注意保持抬頭挺胸,定好路線,直立行走,切勿左顧右盼,東張西望。
進入室內時,若門是向外開的,應把門拉到自己身邊,讓客人先進;若門是向內開的,則應把門向內推,自己進去,並用手扶住門,讓客人進去。切勿只顧自己行走,忽略照顧客人。
(四)電梯禮儀
1.升降電梯:乘坐升降電梯時,如有專人在電梯服務,應讓客人先進,到達時應讓客人先出;如電梯無人服務時,應先行一步為客人按電梯呼梯按鈕。電梯到達時,若客人不止一人,應自己先行進入電梯,一手按開門按鈕,另一手按住電梯側門,禮貌地請客人進入電梯。在電梯內應盡量側身面對客人,視情況斟酌是否必要寒暄。到達時應按著開門按鈕讓請人先出電梯,隨後自己立刻步出電梯,並熱誠地引導行進的方向。
2.扶手電筒梯:乘坐手扶電梯時,原則上是左行右立,即如果不是很趕時間時,應靠手扶梯的右手邊站立,在左手邊留出一條通道的給趕時間的人再爬電梯時可以往上行走。
(五)握手禮儀
握手是在相見、離別、恭喜或致謝時相互表示情誼、致意的一種禮節,雙方往往是先打招呼,後握手致意。
1.握手的順序:正確的順序是主人、長輩、上司、女士主動伸出手,客人、晚輩、下屬、男士再相迎握手。在一般的社交場合中仍以女性先伸手為主,除非男性已是祖輩年齡,或女性未成年在20歲以下,則男性先伸手是適宜的。但無論什麼人如果他忽略了握手禮的先後次序而已經伸了手,對方都應不遲疑的回握。
2.握手的方式:男士在握手前先脫下手套,摘下帽子,女士可以例外。握手時應伸出右手,彼此距離一步,目視對方以示尊敬,切記不可東張西望或目光移到下一個人身上,同時另一隻手不可插在衣服或西褲的口袋裡。握手的力度應適中,不可太過用力或用力過輕,時間以1-3秒為宜,不可一直握住別人的手不放。與大人物握手,男士與女士握手,時間以1秒鍾左右為原則。
(六)名片禮儀
向客人遞名片時,應事先檢查下名片是否干凈整齊,然後雙手遞出,身體可微微前傾,說一句「請多關照」等禮貌話語。若想得到對方名片時,可以用請求的口吻說:「如果您方便的話,能否留張名片給我?」
接受名片時,應伸出雙手,接過後仔細查看名片內容,一來表示尊重,二來可加深對客人的印象,然後放進名片夾或者西裝內袋,切記不可放進褲子的後方口袋或者放在桌子上玩弄,否則對方會覺得你非常沒有禮貌。
會議篇
(一)會議前
需確定好會議的時間、地點、人物、主題,並將內容一一發給參加會議的人,確定與會人員是否出席。
准備好會議所需資料,包括會議文件、場地、用品等,安排好會議流程、座次和主持人工作。
(二)會議座次禮儀
首先是前高後低,其次是中央高於兩側,最後是左高右低,和宴會禮儀是相反的。
當領導人數為奇數時,1號居中,2號排在1號左邊,3號排右邊,其他依次排列。從台下的角度看,是9,7,5,3,1,2,4,6,8的順序;從主席台上的角度看,是8,6,4,2,1,3,5,7,9的順序。
當領導人數為偶數時,則是:1號、2號同時居中,1號排在居中座位的`左邊,2號排右邊,其他依次排列。從台下的角度看,是7,5,3,1,2,4,6,8的順序;從主席台上的角度看,是8,6,4,2,1,3,5,7的順序。
現在流行圓桌會議,道理也一樣,找到主席位,按照上述排列即可。
(三)電話禮儀
當與一個人還未見面之前,電話形象有可能往往是別人對你的第一印象。因此打電話也是有所講究的,電話形象的三要素:時間和空間、通話的態度、使用的規范。
1.時間和空間:如果是工作上的事情需要打電話跟他人聯系,那就得選擇工作時間,通常應在9:00-12:00,14:00-17:30這段時間,不可在休息時、用餐時打電話,以免打擾到對方的正常休息。空間上,盡量選擇在辦公室打,不宜在公共場合打,一來公共場合比較吵鬧,二來避免泄露重要信息,亦不可在工作時間打電話同朋友閑聊。
2.通話的態度:打電話前先思考,打電話的對象、目的、談的內容是什麼、需准備的資料以及可能需要回答的一些問題。用禮貌的開頭、清晰的語言,認真傾聽,適時回應,不可隨意打斷對方的講話,同時盡量把通話時間控制在三分鍾之內。通話完畢後,讓對方先掛電話,也是一種細節之處的禮貌。
3.使用的規范:即電話應該放在隨身攜帶的公文包或上身衣袋中,能確保隨時知道來電信息,但如在某些不適宜接聽電話的場合,如會議中、洽談業務時或與上司匯報工作時,可以請人代為保管或者設置成靜音模式,方便時再給對方回復電話並說明無法接聽的原因。
宴會篇
我國自古以來是禮儀之邦,講究「民以食為天」,飲食禮儀是禮儀文化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職場中經常會碰到飲食禮儀,以下將分為中餐與西餐兩部分進行闡述。
一、中餐篇
(一)中餐座次禮儀
古人雲「民以食為天」而在「食」中又以「坐」為先,鴻門宴中就有說到「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幾句話道出了宴會座次的禮儀。
宴會座次最基本的排序原則是「以遠為上、面門為上、以中為上」,面門居中位置為主位。一般而言,離門最遠的位置為主座,通常是請客的主人坐, 但出於禮貌,如果有尊貴的客人在時,主人通常會邀請最尊貴的客人坐主座,主人坐在主座的右座。其次是「以右為上、觀景為上、靠牆為上」,在其室內美的景緻或高雅的演出,可供用餐者觀賞,此時可以觀賞角度最佳處為上座,而中餐上菜時多以順時針為上菜方向,居右者因此比居左者優先受到照顧;在某些中低檔餐廳用餐時,為了防止過往侍者和食客的干擾,通常以靠牆之位為上座,靠過道之位為下座。
座次分布:面門居中位置為主位;主左賓右分兩側而坐;或主賓雙方交錯而坐;越近首席,位次越高;同等距離,右高左低。
入座時,應由主人或者長者主動安排眾人入座,來賓在長者或女士坐定後,方可入座,男士應為身邊(尤其是右邊)的女士拉開座椅並協助其入座。入座後姿勢端正,一般坐在椅子的1/2處,腳踏在本人座位下,不蹺腿,不抖動腿腳,也不可任意伸直,胳膊肘不放在桌面上,也不要向兩邊伸展而影響他人。
(二)餐具的使用
1. 筷子
筷子一定要放在筷子架上,不能放在杯子或盤子上。在用餐過程中,不可將筷子在各碟菜中來回移動或在空中游弋。不可將筷子叉取食物放進嘴裡,或用舌頭舔食筷子上的附著物,更不要用筷子去推動碗、盤和杯子。有事暫時離席,不能把筷子插在碗里,應把它輕放在筷子架上。
使用公筷與公勺,是中餐中最基本的禮儀。現在比較高檔的餐館,會在每個座位前配備一對公筷與公勺,如果沒有的話,一般會在每道菜式旁邊都配備公筷或公勺,切記不可用自己的筷子或勺子去夾餐桌上的菜,這是一種很不禮貌的行為。
2. 勺子
它的主要作用是舀取菜餚、食物、輔助筷子使用,盡量不要單用勺子去取菜。用勺子取食物時,不要過滿,免得溢出來弄臟餐桌或自己的衣服。在舀取食物後,可以在原處「暫停」片刻,湯汁不會再往下流時,再移回來享用。暫時不用勺子時,應放在自己的碟子或支架上,不宜直接放在餐桌上。用勺子取食物後,要立即食用或放在自己碟子里,不要再把它倒回原處,不可把勺子塞到嘴裡,或者反復吮吸、舔食。
3. 盤子
現在中餐中的盤子比較多,最大的盤子通常是用來墊在餐具的最下面,這種盤子一般要保持原位,不隨意移動。中盤通常用來乘放食物殘渣,稍小點的盤子就是碟子,主要用來盛放食物,在使用方面和碗略同。
(三)上菜順序
中餐上菜的順序一般是:首先是小吃、前菜、冷盤,接下來是熱炒,隨後是主菜、湯、青菜,然後是點心和主食,最後上果盤。
(四)用餐禮儀
1. 布菜與夾菜
上菜之後,通常主人為了感謝客人的光臨,會先致辭,然後宣布起筷。出於對主人的尊重,客人要在主人宣布起筷或者主人已經起筷之後,才可開始用餐。此時作為主人,應為重要的客人夾菜,如人數較少時,可以幫所有客人夾菜,此時客人不應推脫,應雙手拿起碗接過主人夾的菜,並表示感謝。其他隨同主人一起用餐的主人方,可為左右兩邊的客人夾菜。
第一輪夾菜完畢之後,重要客人如為表示對主人的感謝,亦可為主人夾一次菜。其他情況下,客人不宜為他人夾菜。
用餐時,應就近處夾菜,如需夾遠處的菜式時,應在確保無他人夾菜時方可沿著逆時針方向轉動轉盤,把想吃的菜式轉到座位跟前,方可夾菜。用餐時應細嚼慢咽,咀嚼食物時不可張開嘴巴或者說話,避免食物噴出或者有較大的氣味散發出來。用餐時,不可發出咀嚼食物的聲音,亦要避免餐具碰撞時發出的聲音。
2. 敬酒
一般情況下,敬酒應以年齡大小、職位高低、賓主身份為先後順序,一定要充分考慮好敬酒的順序,分明主次。如在向同一個人敬酒時,應該讓身份、地位比自己高的人先敬酒。
乾杯前,可以象徵性地和對方碰一下酒杯。碰杯的時候,應該讓自己的酒杯低於對方的酒杯,表示你對對方的尊敬。當你離對方比較遠時,用酒杯杯底輕碰桌面,也可以表示和對方碰杯。如果主人親自敬酒乾杯後,應回敬主人,和他再干一杯。除主人和服務人員外,其他賓客一般不要自行給別人斟酒。如果主人親自斟酒,應該用本次宴會上最好的酒斟,賓客要端起酒杯致謝,必要的時候應該起身站立。
餐宴結束之後,通常應由主人家舉杯宣布餐宴結束,客人方可離席。若無特殊情況,出於禮貌與尊重,客人在用餐尚未結束時不可擅自離席,若非離席不可,應說明情況,表示抱歉。散席後,主人應將客人送至門外或電梯口,客人應說些表示感謝的語句。
二、西餐篇
西餐除了講究食物口感精緻之外,還講究用餐時菜的搭配,餐具的正確使用、穿著以及優雅的用餐禮儀。但與中餐相比,西餐的用餐禮儀顯得簡單一些,主要掌握西餐的上菜順序,不同餐具的使用,其他基本禮儀與中餐大致相同。
(一)穿著
去高檔的西餐廳,男士要穿整潔,女士則要穿晚禮服或套裝和有跟的鞋子,考慮到餐廳內的光線較暗,女士的妝容可以稍濃。如果指定穿正式的服裝,男士必須打領帶,進入餐廳時,男士應先開門,請女士進入,並讓女士走在前面。入座、點酒都應請女士來品嘗和決定。
(二)西餐菜式與菜序
(1)開胃菜
所謂開胃菜,即用來打開胃口之物,它亦稱西餐的頭盤。在西餐里,它往往不被列入正式的菜序,而僅僅充當著其「前奏曲」。
在大多數情況下,開胃菜是由蔬菜、水果、海鮮、肉食所組成的拼盤。它多以各種調味汁涼拌而成,色彩悅目,口味宜人。
(2)麵包
在西餐正餐里所吃的麵包,一般都是切片麵包,或是需要當時從整個大麵包上切片而食。在吃麵包時,通常講究可根據個人嗜好,塗上各種果醬、黃油或乳酪。
(3)湯
西餐之中的湯,大都口感芬芳濃郁,具有很好的開胃作用。按照傳統說法,湯是西餐的「開路先鋒」。只有開始喝湯時,才算正式開始吃西餐了。常見的湯類,有白湯、紅湯、清湯等等。
(4)主菜
西餐里的主菜有冷有熱,但應以熱菜為主角。在比較正規的正餐上,大體上要上一個冷盤,兩個熱菜。兩個熱菜之中,還講究應當一個是魚類,另一個是肉類,有時還會再上一個海味菜。其中的肉菜必不可少,而且往往代表著此次用餐的檔次、水平。常見的冷盤,則有各類凍子、泥子。
(5)點心
吃過主菜後,一般要上一些諸如蛋糕、餅干、吐司、餡餅、三明治之類的小點心,使沒有吃飽的人藉以填滿肚子。吃飽的人,也不可以不吃點心。
(6)甜品
吃畢點心,接著要上甜品。最常見的甜品有布丁、冰淇淋,等等。
(7)果品
接下來,用餐者還須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酌情享用干、鮮果品。常用的乾果有核桃、榛子、腰果、杏仁、開心果等等。草莓、菠蘿、蘋果、香蕉、橙子、葡萄等等,則是最常見之於西餐桌上的鮮果。
(8)熱飲
在用餐結束之前,應為用餐者提供熱飲,以此作為「壓軸戲」。最正規的熱飲,是紅茶或什麼都不加的黑咖啡。二者只能選擇其一,而不同時享用。它們的作用,主要是幫助消化。西餐的熱飲,可以在餐桌上喝,也可以換上一個地方,離開餐桌去客廳或休息廳里喝。
西餐的上菜順序:前菜——麵包——湯——主菜——點心——甜品——果品——熱飲。
(三)餐具的使用
1、刀叉的使用:右手持刀,左手持叉,先用叉子把食物按住,然後用刀切成小塊,再用叉送入嘴內。刀叉並用時,持叉姿勢與持刀相似,但叉齒應該向下。通常刀叉並用是在取食主菜的時候,但若無需要刀切割時,則可用叉切割,這兩種方法都是正確的。
2、匙的使用:持匙用右手,持法同持叉,但手指務必持在匙柄之端,除喝湯外,不用匙取食其他食物。
3、餐巾的使用:進餐時,大餐巾可折起(一般對折)折口向外平鋪在腿上,小餐巾可伸開直接鋪在腿上。注意不可將餐巾掛在胸前(但在空間不大的地方,如飛機上可以如此)。拭嘴時需用餐巾的上端,並用其內側來擦嘴。絕不可用來擦臉部或擦刀叉、碗碟等。
4、餐具的排列和位置:吃西餐,必須注意餐桌上餐具的排列和置放位置,不可隨意亂取亂拿。正規宴會上,每一道食物、菜餚即配一套相應的餐具(刀、叉、匙),並以上菜的先後順序由外向內排列。進餐時,應先取左右兩側最外邊的一套刀叉。每吃完一道菜,將刀叉合攏並排置於碟中,表示此道菜已用完,服務員便會主動上前撤去這套餐具。如尚未用完或暫時停頓,應將刀叉呈八字型左右分架或交叉擺在餐碟上,刀刃向內,意思是告訴服務員,我還沒吃完,請不要把餐具拿走。
使用刀叉時,盡量不使其碰撞,以免發出大的聲音,更不可揮動刀叉與別人講話。需呼叫服務員時,不可大聲呼叫,應用手勢或者輕聲呼叫服務員,待服務員來到身邊時,小聲告知自己的需要。
結語
禮儀知識是律師,特別是剛入行的人員應必備的知識技能,是一個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養、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它不僅能夠幫助我們規范彼此的交際活動,也能更好地向客戶表達自己的尊重、友好與善意,增進彼此之間的了解與信任。
掌握好禮儀知識,不僅能塑造個人良好形象,避免禮儀錯誤,而且還能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只有掌握好禮儀知識,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高素質、高水平律師。
;Ⅱ 如何打領帶
領帶通常與西服搭配使用,是上裝領部的服飾件,是西裝的「點睛」之筆。在日常交往中,個人形象是非常重要的,穿一套干凈整潔的西裝,會給大家留下非常好的印象,而打領帶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到服飾的整體效果。
如何打領帶
領帶是男士必不可少的角色,也是男人衣著品味的體現。大家是否都會打出精緻漂亮的領帶呢?
四手結(單結)
這是所有領帶中最容易上手的,可以與各種款式的襯衫及領帶搭配。
正確打法是將領帶窄的一邊保持在身體右側,將寬的一邊壓在窄的一邊上面,用寬的一邊圍繞窄的一邊一圈,然後將寬的一邊從領口的環形部下面穿過,寬邊再穿過其環繞的環形孔拉緊、拉直,即可完成結型。
簡式結(馬車夫結)
這種領結最適合打在標準式及扣式領口的襯衫,使用於質料較厚的領帶,是最常見的一種結形。
正確打法是將領帶窄的一邊保持在身體左側,將窄的一邊壓向寬的一邊,將其寬的一邊以180度由上往下翻轉,圍繞窄的一邊一圈,然後將寬的一邊穿過領口在從圈中穿過,並將折疊處隱藏於後方,待完成後再調整其領帶長度即可。
溫莎結
據說是英國著名的溫莎公爵發明的系法,所以是最正統的領帶打法。 此種結型因其寬度較一般結型寬,故十分適合使用在義大利式領口(八字領)的襯衫上,常與絲質領帶相互搭配。
正確打法是將領帶窄的一邊保持在身體右側,將寬的一邊壓向窄的一邊後,先在窄的一邊一側從領口繞出來,然後再回到寬的一邊一側從領口繞向自己一圈,在圍著窄的一邊繞一圈,讓寬的一邊穿過這個圈系緊,即可完成。
領帶夾怎麼用
領帶夾它不是純粹裝飾品,主要用於領帶固定於襯衫上主要用於領帶固定於襯衫。那麼領帶夾怎麼用?
1. 領帶夾不是別針,除非你想要一個有穿孔的領帶系列。
2. 領帶夾不應該只是夾住領帶兩端,也要確定它固定住了衣襟。
3. 領帶夾應該別在襯衫的第三顆與第四顆扣子之間,低於此標准,會被外套遮住,而太高則是看起來會很奇怪。
4. 別領帶夾時,不該超過領帶的3/4寬度,如果你的領帶是窄版的,請選擇一個尺寸更小的領帶夾,絕對不要因為任何原因違反這個規則。
5. 千萬別選太過閃亮的領帶夾,畢竟它應該是加強造型用的,而不是搶走風采。
領帶和領結的區別
領結主要用於與禮服相配,像白領花只用於配穿燕尾服;小黑領花則用於配穿小禮服及禮服變種,但在商務場合配戴領結產生的效果就不敢恭維了。一般說來,人們認為系蝴蝶結的人缺乏責任感,甚至會讓人產生前途渺茫的印象,所以,一些經驗豐富的律師不會配戴領結出現在陪審團面前。
領帶則沒有這么多的要求,日常均可佩戴。較好的領帶一般都較長一些,標准長度是55—66英寸。拿一條你系著合適的領帶,量一量它的長度,買新領帶時一定要拿它作為參照尺寸。 領帶的寬度也很重要。對於具體一件西裝,沒有固定的精確計算方法能夠用來確定領帶的恰當寬度。盡管如此,領帶的寬度基本上應當與西裝翻領的寬度相當。目前,領帶的標准寬度是最寬的一頭為4—4.5英寸。
Ⅲ 律師白襯衫有標記嗎
有。
律師的領帶只有一半是律師專用標記領帶,領帶上還有一個律師標徽,所以是有標記的。
律師不同於古代的訟師、狀師,是指通過國家司法考試並依法取得律師執業證書,接受委託或者指定,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的執業人員。
Ⅳ 律師衣著與氣質
人的所謂氣質,跟衣著打扮是有很大的關系的。因為人總是要穿著衣服出門的。
人的氣質有個性,也會有行業性,從一個人的衣著談吐來判斷他從事的職業,也還是具有現實可能性的,不一定都准,但是有規律可遵循。曾經有專門的相聲作品對比關注。
總的來說,現今時代律師們還是穿西裝的比較多。
西裝幾乎是很多個行業人穿衣的標配,很多公司企業包括行政單位的工裝,都是選擇西裝。西裝這種東西看起來也千篇一律,可以滿足人們對整齊劃一的要求,同時西裝又有不同的款式和顏色搭配,又可以說是有千變萬化。
律師們穿西裝,好像很帥。有的律師穿很潮的西裝款式,有的中規中矩,有的喜歡打領帶,有的不打領帶,反倒是能凸顯出雪亮的襯衫。西裝穿在不同人身上,還是不一樣,腹有詩書氣自華,有的人穿什麼都好看,有的人把名貴的西裝能穿出皺巴巴的工作服的味道。
也有的律師不願意穿西裝,喜歡穿那種商務休閑,也顯得很精神,很有專業人士的樣子。當然,也有的人穿的非常隨便,甚至邋遢,也有人穿中式服裝,律師這個行業,百花齊放,而且允許存在一定的個性化。都一樣了,就沒有創造性了。
但是場合和穿衣服應該匹配,穿著大褲衩和破背心去開庭,過去也常有。法院不禁止這種行為嗎?法院不是律師的管理機構,但是我的地盤我做主,當然可以持對這種衣著律師的不歡迎態度,可是那時候法庭條件也差,有的法院基本上沒有法庭,審判員就是在辦公室里開庭,對律師的出庭衣著也就不容易要求。所以看來,有較好的法庭條件,這種物質保障不僅是程序正義的必要前提,同時也讓人自覺的開始注意自己的言行和衣著。
律師都穿西裝或者穿的隨便,那麼也泯然眾人,那是怎麼樣傳遞出剛行業共同特徵呢?律師就是律師,穿成民工兄弟的樣子,其實也很難掩蓋律師的氣質。
比如,在外在方面,律師普遍拿的那個大公文包,和普通當事人就是不一樣,不是那樣的包裝不下文件,在內在方面,律師總是不自覺的說法律術語,就算有的律師說的驢唇不對馬嘴,用錯了地方,你也要承認,他說的是法律術語。在法院這樣的特定地方,律師一看就與眾不同,就算在其他不特定的任何場合,律師氣質也比較容易察覺。
說起律師的衣服,就不能不說律師袍。
在這一點上,律師和法官一樣,有制式服裝,也有常人服裝,律師和法官的特定服裝,是在特定程序下才穿上的,這個和公安鐵路軍人等較純粹的「穿制服」的人還不完全一樣,盡管這些人也當然可以有穿便裝的時候,但是律師和法官的袍子不在開庭的特定時間是不穿的。
為什麼要穿上袍子,甚至還要戴上假發(英美法系國家如此)其實就是對法律的神聖化,通過程序性的特定穿著,彰顯個體內心的尊崇和法律的威嚴。
目前律師開庭穿律師袍不是特別硬性要求,到底該不該穿,為此也討論過好久了,不穿袍子也沒關系,一絲不苟的穿上自己認為得體的衣服,精緻、認真,法律人以外,律師還是專業人士,總要有那麼一點工匠精神,不管是工匠還是在野法曹,人總要有精神。
Ⅳ 律師袍領帶放在外面還是裡面
裡面。
律師的領帶同樣是扎在裡面的,因為裡面的有襯衣,有那個外套,有西服,它的領帶和普通的商務領帶是一樣的,並沒有什麼特殊的特別。
律師袍的領帶和那個正常的商務領帶是不一樣,就是律師袍的領帶是比較短,但是那個商務領帶的是比較長的,但依然是扎在裡面的。
Ⅵ 律師袍領巾為什麼那麼短
抓狂啊,我拆下來放大之後裝不回去了
Ⅶ 律師為什麼要帶領帶領帶有規定帶什麼顏色的嗎
永恆的時尚搭配是白色或淺藍色襯衫配單色或有明亮圖案的領帶。這是永不過時的搭配,而且適合任何場合。
1、白色襯衫、深藍色方格紋領帶
簡單的白襯衫是男性穿著的首選,配上一條方塊圖案的領帶,整體就不致顯得單調,而透過領帶圖案搭配所產生的變化,即使是一件素麵的白襯衫,也能有不一樣的視覺效果。
2、水藍色襯衫、斜紋領帶
藍色襯衫是許多男性鍾情的款式,透過顏色上較為柔和的處理,一抹淺藍的舒服色調,瓦解不少嚴肅的氣氛;搭配一條同色系的斜紋領帶,簡簡單單就能表達出品位至上的原則
3、灰色襯衫、方塊格紋領帶
灰的中性色調是男性襯衫的要角之一,透過中規中矩的顏色,就能表現出你的專業性;搭配方塊圖紋的領帶,在簡單中就能創造豐富的穿著表情。
4、咖啡色襯衫、方塊格紋領帶
咖啡的大地色調是近年來頗受青睞的顏色,透過相同色調的領帶搭配,輕松表現男性應有的時尚態度,展現與其它人截然不同的品味。
5、駝色條紋襯衫、藍色格紋領帶
除了素麵襯衫外,條紋襯衫是上班族相當值得參考的款式。透過條紋的修飾,也具有拉長身型的效果,而駝色細條紋襯衫與藍色格紋領帶的對比,更有助於突顯你的穿衣風格。
6、白色藍條紋襯衫、斜紋領帶
透過條紋的重組、排列與相同色系的搭配,條紋襯衫其實是男性最需投資的單品之一。沒有素麵襯衫的單調,反而更增添一股可看性,相信你也不會再聽到男性的襯衫是一成不變的?
7、藍色條紋襯衫、斜紋領帶
細如鉛筆尖的條紋、穩重舒適的藍色調,配上一條具有對比效果的粉色系領帶,是比較大膽的搭配方法,但絕不失品味,且保證讓你成為辦公室男女的欽羨焦點。
8、淺藍色格紋襯衫、斜紋領帶
規矩排列的格子襯衫,是許多上班族男性所害怕接觸的款式。事實上,只要顏色與排列方式顯得穩重的話,你也無須太過擔心。格子襯衫搭配上一條對比色彩的斜紋領帶,展現你過人且獨到的眼光,相信必定受到充滿自信的男性所喜歡
9、千鳥格紋襯衫、斜紋領帶
細細的千鳥格紋是復古的首選,而年輕有活力的色彩則讓千鳥格產生更活潑的時代感,搭配一條同色系的斜紋領帶,不致顯得過於誇張,反而更顯朝氣十足。
10、藍色格紋襯衫、斜紋領帶
細小且規則的格紋搭配淺藍色調的襯衫與較為素雅的斜紋領帶,產生一種和諧的氣質,是較有地位的男性可參考的搭配之一,整體優雅且不失紳士風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