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帽字的部首是
帽字的部首:巾
帽 [mào] 五筆:MHJH 筆畫:12
[解釋]
1.蓋頭的東西,戴在頭上起保護、裝飾作用的製品。古稱頭衣。服飾的一種。
2.器物的頂罩或套兒。
⑵ 冒字的部首是什麼偏旁 的部首是什麼
一、部首:冂;
二、簡單釋義:
1)、[mào] 1. 向外透或往上升:~煙(a.煙往上升;b.發怒)。~汗。~尖。
2)、[mò] 〔~頓(dú)〕中國漢初匈奴族的一個君主名。
三、詳細釋義:
(1)冐五筆86:JHF 五筆98:JHF 倉頡:ABU
(2)(會意。小篆字形。上為帽子,下邊是眼睛。本義:帽子)
(3)「帽」的古字。帽子 [hat]
著黃冒。――《漢書·儁不疑傳》
白紗冒者,視朝、聽訟、宴見賓客之服也。――《新唐書》
(4)又如:冒絮(頭巾)
(5)古代殮屍的布囊,由上下兩截合成 [sack]
冒:緇質,長與手齊。――《儀禮》
(6)冒與芼古字通。芼,菜也 [vegetables]
肥狗之和,冒以山膚。――枚乘《七發》
(7)通「瑁」。天子所執之玉 [ceremonial jade]
天子執冒四寸,以朝諸侯。――《周禮·考工記·玉人》
⑶ 帽字的偏旁是什麼
拼
音
mào
mò
部
首
冂
筆
畫
9
基本釋義
[
mào
]
1.向外透或往上升:~煙(a.煙往上升;b.發怒)。~汗。~尖。
2.不顧(惡劣的環境或危險等),頂著:~雨。~險。~死。
3.不加小心,魯莽,沖撞:~失。~昧。~進(不顧具體條件,急躁進行)。
4.用假的充當真的,假託:~牌。~充。~名頂替。
5.復蓋:「先設一鐵板,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之」。
6.貪污:「貪於飲食,~於貨賄」。
7.古同「帽」。
8.古同「瑁」,玳瑁。
9.姓。
[
mò
]
1.〔~頓(dú)〕中國漢初匈奴族的一個君主名。
2.筆畫數:9,部首:冂,筆順編號:251125111
相關組詞
冒險
冒煙
冒雨
冒昧
冒號
冒頂
冒尖
冒頭
假冒
冒火冒領
冒犯
冒失
冒進
⑷ 帽字偏旁讀什麼
巾
[jīn]
部首:巾
五筆:MHK
[解釋]擦東西或包裹、覆蓋東西的用品,多用紡織品製成:手~。圍~。領~。枕~。餐~。~幗(「幗」是古代婦女的頭巾,指婦女,如「~~英雄」)。
⑸ 帽字怎麼寫
寫法:豎、橫折鉤、豎、豎、橫折、橫、橫、豎、橫折、橫、橫、橫。
拼音mào,注音ㄇㄠˋ。
部首巾部,部外筆畫9畫,總筆畫12畫。
五筆MHJH,倉頡LBABU,鄭碼LIKL,四角46260。
結構左右,電碼1604,區位3517,統一碼5E3D。
筆順丨フ丨丨フ一一丨フ一一一。
基本字義:
1、蓋頭的東西:帽子。草帽。涼帽。軍帽。禮帽。
2、器物的頂罩或套兒:筆帽兒。螺絲帽兒。
相關組詞:
氈帽[zhān mào]
用氈製作的帽子。
螺絲帽[luó sī mào]
螺母的俗稱。
帽盔兒[mào kuīr]
頂上綴有硬疙瘩、沒有帽檐帽舌的帽子。
瓜皮帽[guā pí mào]
形狀與半個西瓜皮很相似的便帽,一般用六塊黑緞子或絨布連綴製成。
釘帽[dīng mào]
釘的頂端,是承受錘打或旋轉的部分。
⑹ 帽的筆順怎麼寫
帽的筆順:豎、橫折鉤、豎、豎、橫折、橫、橫、豎、橫折、橫、橫、橫
相關組詞:
1、氈帽[zhān mào]
氈制的帽子。
2、帽子[mào zi]
戴在頭上保暖、防雨、遮日光等或做裝飾的用品。
3、涼帽[liáng mào]
夏天戴的遮擋陽光的帽子。
4、禮帽[lǐ mào]
跟禮服相配的帽子。
5、筆帽[bǐ mào]
套著筆頭兒保護筆的套兒。
⑺ 帽子帽什麼偏旁
巾字旁,帽子。
⑻ 帽的部首和結構
部首:巾;結構:左右結構
⑼ 冒的部首是什麼偏旁
冒的部首是(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