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港劇里97之前的警服為什麼有的是黑色有的是綠色
在眾多的港劇中,都能出現香港警察的身影。但是在各種影視劇中,出現了很多不同樣式的警服。例如出現了軍綠色和藏青色兩種體系的警服,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其實,在香港警察隊伍成立的100多年時間里,警察隊伍經歷了一系列的變化。在最早期,香港警察採用了大頭綠衣的設計。但是在回歸之後,香港警察的制服,與大陸警察的制服已經高度接近。
很多八九十年代的香港警匪劇中,警察隊伍都是這套制服。與1977年之前的警服相比,1977年之後的警服,取消了長筒襪,開始採用長褲。到了寒冷季節,警服和英國警察的警服很相似。眾所周知,在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的懷抱。當時,香港警服仍舊沿用之前的模式,但是帽徽、臂章、領花等標志全部更換。進入21世紀初期,我國警察隊伍更換了99式警服,也就是現在大家看到的樣式。99式警服採用了藏青色布料,屬於海洋系警服。回歸之後,香港警察在服飾上自然需要變化。2005年,香港警察隊伍換發了新一代警服,與大陸警察使用的99式警服非常相似。例如藍色的襯衫、藏青色的外衣等等,在顏色和樣式上差不多,僅僅在細節上有不少差異。
『貳』 今年七一,香港警隊迎來了哪些新變化
今年七一,香港警隊迎來了如下的變化。
除了以上的變化外,國產裝甲車 “劍齒虎”也正式投入到香港使用,這輛裝甲車全長6.7米,寬度2.36米,高3米,配備了搜索燈、催淚炮、升降照明燈、聲波驅散器等設備。這輛車的所有車窗都是防彈的,而且整個車身都能抵禦子彈。
『叄』 香港警察制服有幾種
香港警察制服有四種。香港警察服裝種類有四種。香港警察經歷香港警察—皇家香港警察—特區香港警察幾個階段,而其制服也可以分為仔扮春大頭綠衣時期(十九世紀)—短褲缺蘆加長襪時期(1977年前)—更換為長褲搭配時期(1977開始念耐)—全天候藍色制服(2004年開始)。故香港警察制服有四種。
『肆』 香港警察制服為什麼有的是藍色的有的是綠色的
香港開埠150多年來警隊制服已經經歷數次轉變。警員初期的制服由軍服轉變而來,即港人人所共稱的「大頭綠衣」制服,當時警察還穿著中式布鞋。
到了20世紀60年代,低級警務人員在夏天都穿上短褲制服,高級警官才穿長褲。
到了70年代,所有警員才統一穿上長褲。至1979年,香港警隊的制服開始定型成為目前軍綠色的制服。
「藍帽子」是警察機動部隊,他們負責應付突發事件;「飛虎隊」大概是大家最耳熟能詳的了,是「藍帽子」屬下的特別任務連,主要處理嚴重罪案、拯救人質、反恐等,隊員個個神勇,執行任務從未失敗。
(4)香港回歸後警察制服是什麼樣子擴展閱讀:
香港警隊成立170年,至今約15%警務人員為女性,從1949年前只協助婦孺的「調查妹仔幫辦」,發展至2014年首名女性高級助理警務處長誕生。女警職能的改變,亦可見於制服的變遷。
據報道,香港嶺南大學社會及社會政策系副教授陳效能,聯同香港教育學院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何家騏撰寫的新書《香港女警六十年》,介紹香港女警歷史。
書中指出,香港女警前身是殖民地時代隸屬華民政務司的「調查妹仔幫辦稽查員」(簡稱調查妹仔幫辦),專門調查被拐賣或虐待的婦孺,1949年起警隊才正式招聘女警。
初期主責文書 穿裙突出形象
何家騏稱,女警誕生和增加有兩個契機,一是二戰後大量女童及婦女難民涌港;其次是1960年代暴動和示威需人群管制,令女警派上用場。
何表示,基於「男人不打女人」觀念,女警處理收農地、示威等沖突會較容易,「男警甚至站在後面」。而1990年代初國泰工潮,示威者多為空姐,女警較適合控制人群,至2005年韓農示威、去年「雨傘運動」,亦多用女警維持秩序。
不過,女警初期其實只做文書及對女性搜查的工作,多穿裙,後期才要巡邏,參與機動任務。
書中指出,1950年代首批女警只穿警校的白衫藍褲,1952年才有卡其色恤衫、「A字」及膝裙制服,卻被批評欠美感和累贅,1960年代起改穿麻質裙,但物料太貼身易皺難走動,女警只能坐「四分一張櫈子」,免坐皺裙子影響外觀,亦有礙捉賊。
至1995年落實女警佩槍制度後,才改為軍綠色褲裝。
『伍』 香港警察的分列式,開始與內陸地區一樣,到底有多大意義
2019年春節剛過,在網路上出現了一段香港警察學員進行分列式的視頻。在視頻中,背景音樂是 *** 部隊的《分列式進行曲》。警察學員們跟著音樂的決奏,踏著節點,開始進行分列式表演。當時,方隊的領隊喊了一聲「向右看。」隨後,警察學員們開始踢正步,而且開始擺臂,分列式的標准和內陸地區完全一樣。雖然達不到三軍儀仗隊的標准,但畢竟是一個開始。從這個視頻開始,香港警察隊伍正在逐步放棄傳統的英式分列式,開始使用內陸地區的分列式標准,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開端。
首先,我們聊一下世界三種不同樣式的分列式標准。首先是英式分列式,在17、18世紀,英國在世界各地建立了一系列的殖民地,確立了自己的統治。在英國文化的影響之下,各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都深受影響。其實,在軍隊、警察等武裝力量進行分列式的時候,這個情況非常明顯。英式分列式需要結合英式分列式的背景音樂,因為需要根據音樂的節點完成一系列的動作。英式分列式的擺臂是亮點,因為擺臂非常的誇張,踢正步則沒有太大的講究。
由於很多國家都深受英國分列式的影響,因此,都採用了英式分列式的標准。老前扒例如印度、巴基斯坦等國家,就沿用了標準的英式分列式。除了英式分列式,還有著名的蘇式分列式。截至目前,俄羅斯、越南等相當一部分國家,仍在使用蘇式分列式。由於身材比較高大,蘇式分列式踢正步的高度比較高,對於亞洲人的身材來說,存在很大的難度。
此外,蘇式分列式不需要擺臂,僅僅需要踢正步。由於沒有擺臂,很不利於控制身體的平衡。在使用蘇式分列式的國家中,分列式訓練對於新兵們來說非常難熬。除了英式和蘇式分列式以外,還有就是中式分列式,也就是我國軍隊和警察隊伍使用的分列式樣式。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開國大典舉行閱兵式的時候,海軍仍舊使用著英式分列式標准。
此外,其他方隊的分列式模式並不完全一樣。這是因為當時我國的分列式標准還沒有完全形成,隨著戰爭的結束,我國武裝力量開始了各方面的正規化建設,其中就包括統一分列式標准。在設計分列式的標准中,我國借鑒了普魯士式分列式的特點,同時,根據亞洲人的身高情況,進行了科學調整。最終,設計了一套完美的分列式樣式。根據規定,我國 *** 部隊、武警部隊和警察隊伍等各種武裝力量,都在使用這套分列式標准。除了分列式標准,還需要分列式音樂,也就是著名的《分列式進行曲》。
我國分列式標准非常科學,而且擺臂和踢正步的比例恰到好處,看著非常的自然。因此,世界上一部分國家採用了中式分列式標准。在這些國家進行分列式訓練的時候,我國還專門派遣工作人員進行指導和教育。在這些國家的分列式中,最經典的情況是需要採用漢語發號各種口令。因為採用了中式分列式和中式背景音樂以後,如果採用外語發號施令,由於長短不同,可能會出現比較大的偏差,根本找不到節奏。
因此,這些國家採用了我國的分列式標准和背景音樂以後,都採用了漢語發音,這是一套完整的程序。香港警察隊伍成立於1842年,也就是鴉片戰爭之後。由於各方面的原因,香港警察隊伍的分列式屬於標準的英式。由於分列式和背景音樂都是英式的,因此,雖然警察隊伍平時都說漢語。但是在分列式的時候,則需要使用英語。
對於七八十年代的朋友們來說,對於香港地區拍攝的影視劇肯定不會陌生,其中,包括相當一部分刑偵影視劇。由於內陸地區的影視劇還沒有完全崛起,在八九十年代,香港地區的影視劇曾經占據了內陸市場的半壁江山。在這些影視劇中,香港警察隊伍都採用了英語下發口令。例如影視劇《A計劃》中,就採用了英語下達口令。
從19世紀中期到20世紀末期,由於長達100多年的影響。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懷抱以後,警察隊伍換發了帽徽、臂章等標志,但分列式的標准,仍是英式的。不過,分列式的背景音樂換成了《分列式進行曲》。作者看了香港警察學員連續幾年的分列式,都採用了中式背景音樂和英式分列式。隨著時代的變化,香港警察隊伍逐步放棄英式分列式標准,開始使用中式分列式標准。今年春天的分列式表演,就是最好的例子。
通過視頻我們可以發展,悔老香港警察採用了《分列式進行曲》,踢正步和擺臂也非常自然,領隊採用了漢語發令:「向右看。」由此可見,在分列式標准方面,香港警察隊伍開始逐步侍昌與內陸地區保持一致。雖然在各方面的動作上,還達不到三軍儀仗隊的水平,但是這畢竟是一個開始。我們順便聊聊香港警察隊伍的警服顏色,在八九十年代,香港警察隊伍的警服分為兩種顏色,冬季服為藏青色,夏季服為軍綠色。
在2005年左右,香港警察隊伍換發了新一代警服,新一代警服採用了藏青色的設計,軍綠色的夏季服退出了歷史舞台。香港警察的夏季服變成了淺藍色襯衫和藏青色褲子的模式。認真的說,我國內陸地區、澳門地區的警服,基本上都採用藏青色的標准。在這方面,警察隊伍的制服顏色基本上一致。關於香港警察隊伍的歷史故事還有很多,作者在以後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陸』 香港警察服裝和大陸警察服裝一樣嗎
不一樣。香港警察有他們的制服,和大陸警察的制服是不一樣的,並且兩地的警察警銜也是不一樣的。
『柒』 香港皇家警察
香港皇家警察為香港回歸前,香港警隊的名稱,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保安局轄下的紀律部門。該部門成立於1844年5月1日,初時稱為香港警察隊,香港回歸中國後改為現名香港警察。其職責除了維持治安和交通秩序,亦負責辦理社團、舞獅以及集會活動的謹嫌申請等。另外,警隊亦設有政治部,負責監控敏感言論。
1841年1月26日,英國海軍在西營盤登陸香港島。英國最高代
警徽
表查理士·義律在2月2日向香港居民頒發兩條法律:中國人繼續使用中國律法及習慣,惟一切酷刑應予廢除;非中國人則以英國法律審判。為了執行這些法例,義律在4月30日委任威廉·堅上尉成立一支警隊以維持治安,同時委任他為首席裁判司。至1844年5月1日,香港頒布新法例後,殖民地警隊正式成立。最初的警隊編制定為三十五人,而裁判司及警隊首長的職位亦正式分開。1845年3月,在英國倫敦警隊任警司的查理士·梅理(Charles May)抵港,成為殖民地警察正式成立後的首位總長。
早期的香港警察所面對的治安問題,包括陸上的搶劫、賭博、綁票以及海上的海盜等等。從何處聘請足夠的警察一直是早期警隊的難題。殖民地警察從英帝國各地招募警員。到了1920年代,香港警察的編章編號前分別加上英文字母,方便識別警察來自的地區:
A代表歐洲裔(主要是英國);
B代表從印度招募的印裔(主要為旁遮普邦的錫克教徒);
C代表本地招募,說粵語的廣東人;
D代表從山東威海招募的山東人;後來再加上
E代表從俄羅斯抵達的白俄。
來自不同各區的警察所戴的警帽亦曾經有所不同,歐洲警察使用在頭頂有尖刺的頭盔(後來改為平頂帽);印度警察依照傳統用布包頭;中國警察則使用圓錐狀的竹帽(後來亦改為平頂帽)。警員夏天制服是深綠色的,(後改為淺綠的卡奇色Khaki Colour),冬天則為深藍色的呢料。警員之間的通訊要靠吹銀笛。故此香港當時有一十分流行的順口溜,傳神的描述警察的形象:
ABCD,大頭綠衣。捉人唔到,猛吹BB。
(捉人唔到:抓不到人;BB即銀笛子)
香港警察一直維持使用卡奇色的夏季獵裝制服,1971年,香港警察決定更換冬季制服,到了1977年警隊和廉政公署沖突事件發生後亦把夏季制服的短褲改為長褲,至2004年年底。2004年起,香港警察才陸續改換淺藍色的全天候制服(警署警長以上職級的警察則為白色),卡奇色夏季獵裝則成為特別場合使用的禮服。
雖然香港警隊內華人的數量一直都有所增加,並逐漸獲得進入管理階層,但警隊內最高層一直俱為英國的外派人員。直至九七前的十多年,為准備主權回歸,大批外籍警官從警隊內退休,空缺多由本地華人升任。警務署長一職亦由1989年起孝晌鄭首次由華人擔任。到了九七以後,香港警隊內雖然巧頌仍有外籍警官,但數目已甚少。
香港警察在二次大戰之後開始招募女警,至今女警已出現在絕大部分的工作崗位。
最初一段時期香港警察並沒有武器,但不久便配發了手槍。現在在街上巡邏的警員都配備了手槍,警棍及胡椒噴霧等武器。
1967年香港左派受文化大革命的感召發動維持半年的六七暴動,香港警察加以鎮壓,表現出忠貞、專業及勇氣。1969年英女皇授予香港警察「皇家」稱號,是英聯邦內五支擁有這稱號的警隊之一。皇家稱號一直維持至1997年6月30日,之後「皇家香港警察」再次更名為「香港警察」。
1950-1960年代的香港警察,與其他港英政府部門一樣,曾經都是貪污的溫床。當時不單是部分警員只作零星的貪污,而是相當部份的警員及警官,成群的與黑社會勾結,建立「包娼庇賭」的地下秩序。政府多次成立打擊貪污的部門,包括在警隊下設立反貪污部,但都未能根治貪污。最後香港政府在1974年成立獨立於警隊外的廉政公署,嚴厲打擊政府及警隊內的貪污。1977年警隊內出現警員不滿廉政公署的調查手法,集體到廉政公署示威。最後政府宣布1977年前較輕的貪污罪行不予追究,沖突才得到平息。雖然近年警隊仍爆出小量貪污丑聞,但香港警察仍是全球最廉潔的警隊之一。
『捌』 香港警察藍色制服和白色制服區別
香港警察藍色制服和白色制服區別是藍色常服是巡警,白色警服是高級警官。高級警官都是白襯衣,三級警監警銜以上,而一級警督以下的警銜,都是藍襯衣,白襯和藍襯只和警銜有關。
『玖』 為什麼香港警察的制服和內地的不一樣
港警從來都是獨立的,不屬內地公安部管轄。97年香港回歸時,香港警察把以前英皇的警徽改了,但制服還是綠色卡其布獵裝。04年以後,港警改用藍色制服,配大蓋帽。08年港警PTU和交通部警察改戴棒球帽,但制服未變。
『拾』 香港警察制服為什麼有藍色和白色
工作環境不同、薪資待遇不同。香港警察制服藍色和白色為了區分警種。藍色常服是巡警,也就是軍裝的工作服,只有高級警官穿白色警服。
1、藍色常服巡警經常外出行動,工作較累;白色高級警官經常坐在辦公室指揮別人,工作較為輕松。
2、藍色常服巡警基礎工資只有四五千元錢;而白色高級警官基礎工資高達七八千元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