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一二三級防護標准
一級防護是針對在醫療機構事業中從事診療的所有醫護人員而言的,需要穿工作服、戴一次性帽子、穿隔離衣、戴好一次性外科口罩。
在每次接觸病人之後需要使用碘伏消毒液或者其他消毒劑揉搓1~3分鍾,接觸任何體液、分泌物等物質時都要戴好手套。
二級防護是指對傳染病防控採取的防護級別,採集樣本、轉移病人等醫護工作人員,需要穿好醫用防護服、戴好醫用防護口罩、面罩、防護帽等,每次接觸病人後立即清洗和消毒,最好每4個小時更換一次口罩,要注意好呼吸道和粘膜的防護。
三級防護的適用范圍是與傳染病人群密切接觸、負責標本採集、處理病患血液或分泌物的醫護工作人員,除了按二級的防護要求之外,還需要加強防護,可將護目鏡、防護口罩換為全面型呼吸防護器或電動送風過濾式呼吸器。
預防措施
1、洗手:接觸血液、體液、排泄物、分泌物後可能污染時,脫手套後,要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劑洗手。
2、手套:當接觸血液、體液、排泄物、分泌物及破損的皮膚黏膜時應戴手套;手套可以防止醫務人員把自身手上的菌群轉移給病人的可能性;手套可以預防醫務人員變成傳染微生物時的媒介,即防止醫務人員將從病人或環境中污染的病原在人群中傳播。在兩個病人之間一定要更換手套;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3、面罩、護目鏡和口罩:戴口罩及護目鏡也可以減少病人的體液、血液、分泌物等液體的傳染性物質飛濺到醫護人員的眼睛、口腔及鼻腔粘膜。
4、隔離衣:穿隔離衣為防止被傳染性的血液、分泌物、滲出物、飛濺的水和大量的傳染性材料污染時才使用。脫去隔離衣後應立即洗手,以避免污染其他病人和環境。
② 接觸危重病人需要帶手套嗎
1、人體皮膚存在大量的細菌,分為致病菌和非致病菌兩類,致病菌又分為暫存菌和常住菌,暫存菌君存在於皮膚的表面褶皺處和指甲下,常住菌大多深藏在毛囊汗腺皮脂腺等處。
手臂上的細菌清除主要是通過洗刷沖洗或浸泡的方法基本可以全部去除暫存菌,而常住菌因其存在部位較深只能消除50%,尚需皮膚消毒液擦拭浸泡後才可去除百分之98%,為了患者的安全,徹底達到無菌,所以手術操作時應帶無菌手套。
③ 家裡人跟陽性的人洗衣服需要戴手套嘛
最好佩戴上一次性手套。
一次性手套,可以避免我們的雙手直接接觸到病毒,起到很好的防護作用,家裡若是有人「陽羨信」了,避免直接接觸才是「首困防護前提」。
在照顧家裡的「陽性家人」中,比如在備餐、洗碗、洗衣服時,都一定要佩戴上一次性手者派念套,這樣才能做好一定的隔離,避免自己被傳染。
④ 常用的醫用手套有哪些種類
醫用檢查手套是醫生能夠保持手部衛生,防止病菌傳播,從而保護自己、病人和其他身邊的接觸者的作用,所以也做醫療外觀檢查手套。
根據手套的材料一般可分為:乳膠手套,丁腈手套、PVC手套。
丁腈手套:它是乳膠手套的理想替代品,非常適合手部皮膚病具有超強的舒適度。 適用於高風險接觸血液或體液的非無菌操作; 操作涉及尖銳物,細胞毒性物質和消毒劑的處理。
根據工作性質可分為:無菌手套和非無菌手套,非無菌手套又分為清潔手套和家政手套。
手術手套:無菌一次性使用。 它主要用於需要高度無菌的手術中。
清潔檢查手套:清潔,無菌,一次性。 用於直接或間接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糞便和被體液嚴重污染的物品。
家政手套:清潔且可重復使用。 它主要用於與人體直接接觸的情況,並且管家手套可用於清潔環境表面。
由於丁腈具有優秀的物理特性和良好舒適度,醫用手套逐漸偏向於一次性的、通過CDFA認證的滅菌的醫用丁腈手套,市面上符合規格的手套有很多,AClean的一次性醫用檢查丁腈手套也是不錯的選擇。
⑤ 疫情期間門衛需要帶什麼樣的手套
一次性醫用手套,有條件的還要穿防護服。
佩戴一次性醫用手套是減少接觸感染風險的有效手段。病毒和細菌無處不在,新型冠狀病毒具有接觸傳播的特性,注意手衛生、戴好一次性醫用手套。
⑥ 居家隔離必備物品清單 在家隔離期間應該注意什麼
11、常用非處方葯物:可備常用的退燒葯,止咳葯、過敏葯、胃葯、鼻噴霧或其他常用葯,避免去醫院發生意外感染。
2、生活用品:帶蓋的垃圾桶、密封垃圾袋、清理痰液等的多層不透水紙巾、含氯或酒精的消毒濕紙巾、水杯、水瓶、被褥、醫用口罩等日常用品以及消遣娛樂物品(手機、平板、書等)。
3、飲食物品:單獨的碗筷、可以囤放的食材,如:土豆、胡蘿卜、白菜、冷凍食品、麵包、方便麵、餅干、面條、麵粉、各種零食等。
4、下載一些可「當日達」或「次日達」的網購平台,以備不時之需購買物品,一般選擇無接觸配送是可以拿取的。另外保留相關社區或防疫部門管理的服務人員電話,以防出現意外事故及時求救。
2沒有。
居家隔離是根據目前當地的疫情形式,以及個人情況來決定的,如當地有疫情感染,則需要採取大面積的居家隔離來避免更多人發生感染現象,此時無論是當地居民還是外來務工人員都需要嚴格落實居家隔離的政策要求,另外如果自己是境外人員,則需在入境點進行集中隔離,之後再回到相應的落腳點聯系當地的防疫部門做好居家隔離觀察措施。
3不可以。
居家隔離就是所謂的封閉式生活,除了在自己單獨的房間里進行活動,是不能出門、也不可接受其他人的探訪的,而且還要盡可能減少與其他家庭成員接觸,必須接觸唯野握時保持1米以上距離,盡量處於下風向。
在隔離房間活動可以不戴口罩,離開隔離房間時先戴外科口罩,洗手或手消毒後再出門。
4將密切接觸者安置在通風良好的單人房間,拒絕一切探訪。
限制密切接觸者活動,最小化密切接觸者和家庭成員活動公共區域。確保公共區域(廚房、浴室等)通風良好。
家庭成員應住在不同房間,如條件不允許,和密切接觸者至少保持1米距離。哺乳期母親可繼續母乳喂養嬰兒。
其他家庭成員進入密切接觸者居住空間時應佩戴口罩,口罩需緊貼面部。口罩因分泌物變濕、變臟,必須立即更換。摘下並丟棄口罩之後要洗手。
與密切接觸者有任何直接接觸,或離開密接接觸者居住空間後,需清潔雙手。准備食物、飯前便後也均應清潔雙手。如果雙手不是很臟,可用酒精免洗液清潔。如雙手比較臟,則使用洗手液和清水清洗。
使用洗手液和清水洗手後,最好使用一次性擦手紙。如果沒有,用潔凈的毛巾擦拭,毛巾變濕時需要更換。
偶然咳嗽或打噴嚏時用來捂住口鼻的材料可直接丟棄,或者使用之後正確清洗。
家屬應盡量減少與密切接觸者及其用品接觸。如避免共用牙刷、香煙、餐具、飯菜、飲料、毛巾、浴巾、床單等。
推薦使用含氯消毒劑和過氧乙酸消毒劑,每天頻繁清潔、消毒家庭成員經常觸碰的物品,如床頭櫃、床架及其他卧室傢具。至少每天清潔、消毒浴室和廁所表面一次。
使用普通洗衣皂和指慶清水清洗密切接觸者衣物、床單、浴巾、毛巾等,或者用洗衣機以60-90℃水和普通家用洗衣液清洗,然後完全乾燥上述物品。將密切接觸者使用的床品放入洗衣袋。
戴好口罩、一次性手套和保護性衣物(如塑料圍裙)再去清潔和觸碰被密切接觸者的人體分泌物污染的物體表面、衣物或床品。戴手套前、脫手套後要進行雙手清潔及消毒。
若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出現可疑症狀,包括發熱、咳嗽、咽痛、胸悶、呼吸困難、輕度納差、乏力、精神稍差、脊旦惡心嘔吐、腹瀉、頭痛、心慌、結膜炎、輕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等,應立即就醫。
1.前往醫院的路上,病人應該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2.如果可以,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醫院,路上打開車窗。
3.時刻佩戴口罩和隨時保持手衛生。在路上和醫院時,盡可能遠離其他人(至少1米)。
4.若路途中污染了交通工具,建議使用含氯消毒劑或過氧乙酸消毒劑,對所有被呼吸道分泌物或體液污染的表面進行消毒。
⑦ 醫務人員常用的防護用品
1、外科手術服
是指在手術室內穿著的專門設計的服裝。
能防止水、血液、酒精等液體的滲透,具有4級以上的疏水性,以免沾污衣服和人體。避免在手術過程中病人的血液、體液及其他分泌物等將攜帶的病毒傳染給醫務人員。
2、隔離衣
是指醫護人員接觸病人、家屬探視病人等場合下穿戴的服裝。
對細菌和病毒的阻隔。對細菌的阻隔主要是防止手術過程中醫護人員向病人的手術創面的接觸性傳播(和反向傳播)。對病毒的阻隔主要是防止醫護人員接觸病人的血液和體液時,其中攜帶的病毒引起醫患之間交叉感染。
3、化學防護服
化學防護服是在處理有危險性的醫用化學物品時,為保護自身免遭化學危險品或腐蝕性物質的侵害而穿著的防護服裝。化學防護服除了要求服裝材料抗化學腐蝕外,對密封性和服裝的縫型結構都有更嚴格的要求。
4、電磁輻射防護服
電磁輻射防護服是通過在織物材料中植入極細的導電纖維,使得防護服不產生靜電、能夠屏蔽掉100kHz~300GHz范圍內電磁波的防護服裝。主要用於醫院內電子醫療設備系統的操作人群。
5、核及射線防護服
用於核放射環境(小劑量、大范圍的電離輻射,主要以α、β射線為主),防止放射性氣溶膠和粉塵對人體的侵害。它具有防護放射性氣溶膠,防護150種以上有毒和腐蝕氣體、液體和固體,防護潛在的放射性微粒和液體侵入身體,100%阻擋0.2μm以上的乾燥微粒等功能。
6、醫用口罩
多採用一層或者多層非織造布復合製作而成,主要生產工藝包括熔噴、紡粘、熱風或者針刺等,具有抵抗液體、過濾顆粒物和細菌等效用,是一種醫療防護用紡織品。
⑧ 二級防護應穿戴哪些防護用品
二級防護穿戴標准為:醫用防護服、醫用防護口罩、防護眼罩/面罩、醫用乳膠手套、防護鞋、工作帽。
二級防護適用於:
1、進入隔離留觀室和專門病區的醫務人員。
2、接觸從病人身上採集的標本、處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過的物品和死亡病人屍體的工作人員。
3、轉運病人的醫務人員和司機。
(8)衣服接觸病人需要帶什麼手套擴展閱讀
防護標准制度:
1、接觸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質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時應當戴手套。
2、脫去手套後立即洗手;(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
3、一旦接觸了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質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後應當立即洗手。
4、處理所有銳器時應當特別注意,防止被剌傷,如:禁止將使用後的一次性針頭重新套上針頭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觸使用後的針頭、刀片;必須將使用後的銳器放入利器盒內等。
5、醫務人員的工作服、臉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體液、分泌物等物質噴濺到時,應當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醫用防護口罩、防護眼鏡或面罩、穿隔離衣或圍裙。
6、對病人用後的醫療器械、器具應當採取正確的消毒措施,非感染病人用過的器械採用加酶洗滌劑浸泡後清洗。感染病人用過的器械先採取物理或化學方法消毒,然後再常規清洗,最後消毒或滅菌。
7、環境清潔:各科室有日常的清潔標准和衛生處理程序,在徹底清潔基礎上,適當的消毒床單位、設備和環境表面、床欄、門把手、輪椅等。
⑨ 接觸患者後的乳膠手套應該扔到
醫療垃圾袋裡。
接觸患者應佩戴乳膠手套,有創操作期間佩戴無菌手套,操作後及時脫掉手套並丟入醫療垃圾袋。
乳膠手套是手套中的一種,它不同於一般的手套,由乳膠加工而成,可以作為家庭、工業、醫療、美容等行業使用,是必備的手部防護用品。
⑩ 一二三級防護應佩戴哪些防護用品
一級防護是針對所有醫護人員而言的,需要穿工作服、戴一次性帽子、穿隔離衣、戴好一次性外科口罩。在每次接觸病人之後需要使用碘伏消毒液或者其他消毒劑揉搓1~3分鍾,接觸任何體液、分泌物等物質時都要戴好手套。
二級防護需要穿好醫用防護服、戴好醫用防護口罩、面罩、防護帽等,每次接觸病人後立即清洗和消毒,最好每4個小時更換一次口罩,要注意好呼吸道和粘膜的防護。
三級防護除了按二級的防護要求之外,還需要加強防護,可將護目鏡、防護口罩換為全面型呼吸防護器或電動送風過濾式呼吸器。
居家隔離醫學觀察隨訪者防護注意事項
訪視居家隔離醫學觀察人員時,若情況允許電話或微信視頻訪視,這時無需個人防護。訪視時應當向被訪視對象開展咳嗽禮儀和手衛生等健康宣教。
實地訪視居家隔離醫學觀察人員時,常規正確佩戴工作帽、外科口罩或醫用防護口罩,穿工作服,一次性隔離衣。每班更換,污染、破損時隨時更換。
需要採集呼吸道標本時,加戴護目鏡或防護面屏,外科口罩換為醫用防護口罩,戴乳膠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