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不是兔耳朵,那個叫做「金折角」
每個朝代都有各自的服飾特點,代表著那一段時間對美的認識,一種審美情趣,融入了那一段時間的經濟,民族文化等各方面的特點,以及那一段時間統治者的喜好特點,上面的人喜歡什麼,下面的人就會投其所好。
那種帽子叫做「翼善冠」
翼善冠是冠的一種,是明代皇帝、藩王、親王、郡王等所著之首服,也是朝鮮王朝國王及王世子、越南皇帝、琉球國國王的首服。
明永樂三年定皇帝常服冠以烏紗覆之折角向上亦名翼善冠。
皇帝常服冠戴,因烏紗帽折角向上加「善」字,後名「翼善冠」
與唐代相較,明代「翼善冠」要簡化得多。此翼善冠分為「前屋」、「後山」和「金折角」三個部分,冠上加二龍戲珠。
那個jiugui83的,麻煩不要照抄好不好,裡面第一,二段的語言是我自己組織起來的,後面的是摘抄網路http://ke..com/view/1677634.htm這里的,照抄也有個度好不好,我看到了只好再重新修改答案來說你了,有點骨氣好不好,麻煩尊重一下人家的勞動成果。
B. 為什麼古代皇帝戴的帽子前後都有幾串珠子
古代皇帝戴的帽子叫冕,前後的珠子叫旒。
冕旒的作用是:把眼睛遮住,叫蔽明——不要把所有的事情都看清楚,水至清則無魚;而且,冕旒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讓皇帝保持坐姿端正,一旦搖頭晃腦,冕旒就會嘩嘩作響,有失威儀。
冕旒,古代中國禮冠之一種。相傳,冕制起於黃帝,至周代時始完備。古時帝王、諸侯、卿大夫參加盛大祭祀所服,冕旒為禮冠中最貴重者。
旒就是用五彩的繅(絲繩)12根,每旒貫12塊五彩玉,按朱、白、蒼、黃、玄的順次排列,每塊玉相間距離各1寸,每旒長12寸。漢代冕服的垂旒卻不限於五色,根據後漢書·輿服制的記載,十二旒為白玉串珠。
(2)明朝皇帝的帽子叫什麼名字擴展閱讀:
其實皇帝頭上的叫「冠」,一般冠還要配上「冕」。而最上面長方形的東西就叫做「廷」了,像門簾一樣的玉珠串叫做「玉旒」。在耳朵上面還有東西,有著玉做的兩塊「黈纊」,但是特別小,就是一個小的圓珠子,大小剛剛夠堵住耳朵。
不僅皇帝是「掛珠簾」,一些朝代的諸侯也會帶著相似的裝飾。然而上面的珠數不一樣,帝王所帶的冕旒,一般是前後各12串,每一串上有12顆玉石,周朝時諸侯王公所戴的冕旒數量次於帝王。
發展到後來,冕旒成為帝王的專屬了。雖然冕旒上的冕板的大小可以不一,但有基本的形式,就是前低後高,寓意著謙恭勤勉。
C. 朱元璋為了防止官員上朝時互相交頭接耳的帽子叫什麼
1、烏紗帽
2、烏紗帽的兩只帽翅從宋太祖時開始加上,目的是防止官員們上朝站班時互相交頭接耳。如果交頭接耳,兩只帽翅相觸,很可能會把帽子碰掉,皇帝就很容易發現。
3、烏紗帽在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太祖朱元璋規定:「凡常朝視事,以烏紗帽、團領衫、束帶為公服。」從此,烏紗帽成為只有當官的才能戴的帽子。
4、據史載,洪武三年(1370年),明政府規定:凡文武官員入朝,都要戴烏紗帽,穿圓領衫。今天舞台上的傳統戲劇,尤其是京戲,演員們穿的多是明裝,通過看戲我們可以見到明朝官員們戴烏紗帽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