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服裝品牌 > 一個力士的男裝品牌

一個力士的男裝品牌

發布時間:2024-09-30 21:02:56

❶ 青蓮居士李白,愛穿什麼顏色的衣服啊

李白時代的服裝的一般特點
唐朝作為封建社會的一個組成部分,在沿襲著以往各個朝代的風俗的基礎上,也有著不同的創新和發展。唐朝前期的思想控制相對與唐朝而言是較為嚴格的。唐朝時期在較為鬆散的思想氛圍中,漸漸放棄了正統庄嚴的服飾,走向了與下層百姓更為融合和親切的服飾系統。在唐朝的統治階級的倡導下,李白所處的這一時期的服飾基本以常服為主,除非是非常正式的場合如祭祀等等,不再穿戴非常正式的冕服和冕冠等服飾。常服是相對冠服而言的,冠服即指上文提到的諸如冕服和冕冠之類的服飾。總的來說,古代男子的服制大體上就分為常服和冠服這樣兩類。「隋唐五代的冠服主要是繼承了經北魏改革以後的漢式服裝,與漢代的冠服衣裳已有所區別;而常服則主要是北齊、北周改革後的圓領缺骻袍。」 可見就唐時的男子常服而言,主要的流行款式還是較為統一的,以圓領缺骻袍居多。隋唐五代的常服較為簡易實用。男服為襆頭、圓領缺骻袍(系腰帶)和靴履;女服為裙、衫、帔。在唐人張文成著名的《遊仙窟》小說中,可以看出唐人裝束的這種特點。男主人公與崔十娘就寢之前,十娘喚侍女「與少府(即男主人公——引者)脫靴履,疊袍衣,隔襆頭,掛腰帶。然後自與十娘施綾帔,解羅裙,脫紅衫,去綠襪。」 寥寥數語,將這一時期男女穿著風俗的主要特點表露無遺。
華梅的《服飾與中國文化》中也這樣介紹道;
「從隋唐時起,服飾制度越來越完備,加之政治穩定、經濟繁榮、交流活躍、民風奢華,因而服式、服色上都呈現出多姿多彩的可喜局面。就男裝來說,服式相對女裝較為單一,但服色上卻被賦予很多講究。男服中最盛行的是圓領袍衫。圓領袍衫亦稱團領袍衫,是隋唐時期士庶、官宦男子普遍穿著的服式,當為常服。從大量唐代遺存畫跡來觀察,圓領袍衫明顯受到北方民族的影響,整體各部位變化不大,一般為圓領、右衽,領、袖及襟處有緣邊。文官衣略長而至足踝或及地,武官衣略短至膝下。袖有寬窄之分,多隨時尚而變異,也有加襕、褾的,其中一些款式延至宋、明。服色上有嚴格規定,據《唐音癸簽》記載:『唐百官服色,視階官之品。』這與前幾代只是祭服規定服式服色之說有所不同。」
唐代的人們一般首服襆頭,是一種包頭的巾帛,這是當時的一種風俗。「一般敘襆頭的來源,多引唐人雜說及《新、舊唐書》《車服志》、《輿服志》,認為創始於北周。其實結合壁畫和墓俑圖像分析,若指廣義『包頭巾子』或平帽子而言,商代早已使用,如今還留下許多種不同形象可供比價印證。東漢時期就已經普遍流行這種裝束,至魏晉以後,巾裹更加普及,幾乎成為男子的主要服飾。到北周武帝時,將這種幅巾做了加工修改,裁出腳,後襆發,故俗稱之襆頭。」 《隋書•禮儀志》雲:
巾,案《方言》雲:「巾,趙、魏間通謂承露。」《郭林宗傳》曰:「林宗嘗行遇雨,巾沾角折。」又袁紹戰敗,幅巾渡河。此則野人及軍旅服也。制有二等。令高人道士所著,是林宗折角;庶人農夫常服,是袁紹幅巾。故事,用全幅皂而後襆發,俗人謂之襆頭。自周武帝裁為四腳,今通於貴賤矣」。《戲贈鄭溧陽》:「漉酒用葛巾」中提到的「葛巾」用的是陶淵明的典故,倨《宋書•陶潛傳》載,郡守訪陶潛,逢其酒熱,郡守取陶潛頭上的葛巾濾酒,用畢又戴在他的頭上。陶潛亦不以為意。這里寫陶潛嗜酒忘情。也證明了巾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流行情況。李白借陶潛的崇尚自適的情懷來喻鄭晏,表達了對他的生活情趣的贊美,同時也流露出作者憤世嫉俗,超然物外的高潔情懷。
襆頭,是唐朝這一時期男子最為普遍的首服。初期以一幅羅帕裹在頭上,樣式較為低矮。後在襆頭之下另加巾子,以桐木、絲葛、藤草、皮革等製成,猶如一個假發套髻,以保證裹出固定的襆頭外形。中唐以後,逐漸形成了定型帽子。名稱多依其演變式樣而定,貞觀時頂上低平稱「平頭小樣」,高宗和武則天時加高頂部並分成兩瓣,稱「武家諸王樣」,玄宗時頂部圓大,俯向前額稱「開元內樣」,皆為柔軟紗羅,臨時纏裹。襆頭兩腳,最初似帶子,自然垂下,至頸或過肩。後漸漸變短,彎曲朝上插入腦後結內,都屬於軟腳襆頭。中唐以後的襆頭之腳,或圓或闊,猶如硬翅而且微微上翹,中間似有絲弦,使之富有彈性,謂之硬腳。 李白在《玩月金陵城西孫楚酒樓達曙歌吹日晚乘醉…訪崔四侍御》中寫到:「忽憶綉衣人,乘船往石頭。草裹烏紗巾,倒被紫綺裘。」其中的烏紗巾便是襆頭的一種。
唐代男子頭戴襆頭,身穿圓領袍衫,下配烏皮六合靴。這一身既灑脫飄逸,又不失英武之氣,是漢族與北方民族相融合而產生的一套服飾。 這一時期漢族與北方民族的交流在李白的詩中也有所體現,有多處寫道了關於胡人的情況。如《幽州胡馬客歌》:「幽州胡馬客,綠眼虎皮冠。」 詩人對北方少數民族騎兵作了生動刻畫。
隋唐五代男服中的鞋類,最重要的是靴。靴與襆頭、圓領缺骻袍相配,構成了這一時期男服的最常見的形式。此時已經有了表示鞋子大小的「鞋號」。據記載,薛昭緯為人糊塗、氣貌渾濁,但又生性滑稽。在沒有登第前,他到鞋店買鞋,店主問:「秀才腳第幾?」 薛昭緯調侃說:「與昭緯作腳來,未曾與立行第也。」 所謂」腳第幾」,猶現在問「穿多大號鞋」,可知在商品經濟發展的前提下,隨著鞋子種類的增加和製鞋工藝的復雜化,製鞋已從家庭內部走向了社會。
靴在我國起源甚早,早在新石器時代的遺址中,就已出現了短靴型的陶器,商周時代的考古遺址中,也曾發現過靴或與靴有關的文物。但是由於靴的最大特點是便於騎乘,在農業地區服用較少,所以在很長的歷史階段中,一直被當作最典型的胡服。 進入隋唐以後,烏皮六合靴與折上巾(襆頭)一起,成為「貴賤通用」的服裝。
靴多為皮革製作,隋唐人穿的靴一般是用六塊皮革縫綴而成,看上去有六條縫,所以稱作「六合靴」或「六縫靴」。一般來說,北朝的靴可能要靿較長,所以朝廷特別規定不許著靴入殿省。唐太宗時(公元626-649年)馬周建議縮短靴靿,並加靴氈,於是作為胡服的靴子就堂皇的進入了廟堂之上。 李白在寫作著名的《清平調詞三首》時,就有讓宦官高力士為其脫靴的故事。顯然那時穿靴入宮已經習以為常了。 「吳姬十五細馬馱。青黛畫眉紅錦靴」(《對酒》)的描繪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唐時還有女子穿靴的習俗。
李白的一生除了有十年長安這段官宦生涯,其餘的時間都處於漫遊或歸隱的狀態中,屬於「士」這一階層。「士」是古代貴族的最低一級,李白屬於貴族,但是處於最底層的階級層面。這一身份特點和李白的身世有關。「據最早的文獻(唐李陽冰《草堂集序》和唐范傳正《唐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並序》)記載,李白是五胡十六國之一西涼國的創建人武昭王李暠的九世孫,祖籍是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在隋唐末年,李白的祖先因罪或其他原因流亡到西域的碎葉,隱姓易名,流寓了五世,到了唐中宗神龍元年(公元705年),李白的父親才攜家族重新返回內地,定居於西蜀綿州的昌隆(今四川江油),同時恢復李姓。唐朝皇帝也是李暠的後裔,所以李白長大以後在社交中常常和唐宗室子弟聯宗,以從兄弟、叔侄或祖孫相稱謂。」 然而由於當時能證明李白是貴族的資料缺乏,所以李白的身份只能定位為「士」。「士」在後來的演變中也成為了學子的代名詞。「士」這一階層在當時的唐朝由於科舉制度的實施而趨於人數眾多,不受上層社會的重視,「士」階層實與平民階層十分相近。人們對李白有這樣一個稱呼:「布衣李白」,布衣在唐朝更為經常性的含義即是稱那些沒有入仕的知識分子。通過這個稱呼我們可以了解到詩人生活與底層勞動人民的緊密聯系,由此我們也可以推測李白平時的服飾應與唐朝一般的男子相似,即通常所穿的是唐時的常服。

與一個力士的男裝品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第一次女裝偽街 瀏覽:461
青蛙皇子女童裝外套 瀏覽:459
哪個動漫女主穿上衣褲子愛 瀏覽:795
襯衫連衣裙搭什麼鞋子好看圖片 瀏覽:830
男款大紅t恤v領2020年新款 瀏覽:166
順興手套批發 瀏覽:774
男生穿針織衫裡面搭配什麼 瀏覽:553
劍三校服沒滿級怎麼得 瀏覽:312
男女裝短袖t恤 瀏覽:157
荷葉袖女t恤2020年新款 瀏覽:470
加絨襯衫女中長款新款 瀏覽:46
日本褶皺褲子 瀏覽:298
一個力士的男裝品牌 瀏覽:395
范冰冰帽子冬天 瀏覽:542
d開頭的帽子是什麼牌子 瀏覽:224
大碼男裝晨雙尺碼8xl 瀏覽:338
正太女裝大佬動漫 瀏覽:160
黑色羊衫裡面穿什麼顏色衛衣 瀏覽:500
厚衣外套多少度穿 瀏覽:239
女學生外套哪個牌子好 瀏覽: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