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誰知道正月十六是什麼節日,有什麼習俗
不是傳統節日,但是是大人與孩子放鬆玩耍的日子,有許多傳統習俗。
與正月十六有關的童謠是:「十六夜,炸麻花,扛笆斗,舞火把,撩人罵,送牛樁,老老少少樂哈哈」其中表面了很多正月十六的習俗。
扛笆斗
所謂「扛笆斗」,就是用一隻紗布袋子裝一些生石灰,把它綁在秤桿的一端,人拿著秤桿的另一端,把紗布袋往地上丟,地上就留下了一個個白斑。當然,「扛笆斗」也有一定的規定,總是先要從河邊水碼頭往上「扛」,然後是房前屋後門口天井和房屋裡面,當「扛笆斗結束後,房前屋後就到處布滿了密密麻麻的白斑。因為白斑越多,就預示著今 年糧食收成愈好。
舞火把
扛過笆斗以後,就立即開始舞火把了。據說,火苗竄得越高,那年的莊稼收成越好。
送牛樁
正月十六送牛樁的漢族傳統習俗由來已久。那時,還不知道要計劃生育,好多人家,第一胎、第二胎生了女孩,總想再生個男孩,就邀請人家給自己送牛樁,以求生一帶把子的。很多時候,凡是送牛樁的,總能如願以償。所以,當時送樁子比較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