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古代各朝服飾
夏朝的服飾以黑為主
夏朝是占木德而成天下,尚青色,故服飾用青色
夏代是我國歷史上的第一個朝代。其服飾帶有鮮明的宗教信仰色彩,其確立的上衣下裳的形制和玄衣黃裳的服色。其中上衣代表天,因為天在未明時為玄色,故上衣用玄色,下裳象徵地,因為土地為黃色,故下裳用黃色。
夏朝建立了一套以帝王的祭服——冕服為中心的服飾制度,它的形式、色彩、紋樣均源於對天地的尊崇和對乾坤秩序的追求
因為夏朝的東西基本沒有文字記載,所以只找到這些了,不過應該是上黑下黃,很樸素的那種。商代的服裝形式,主要採用的上衣下裳制,一般以小袖為多,衣服的長度大多在膝蓋上下,不分尊卑,全部都製成上下兩截.西周以前,也采上衣下裳制,那時的服裝,不分男女,一律做成上下兩截:一截穿在上身,稱衣,襦是短上衣,短衣有兩種,一種齊腰,一種至膝蓋,襦為一般人平時所穿;一截穿在下身,稱裳.衣後的褲褶,襦裙等都是這種服裝的遺制.民間女子所穿服裝,大體上與男裝相同,唯於腰下系一圍裙,長不過膝,這種圍裙被稱為襜.周代的服飾大致沿襲商制而略有變化,總的來看,比商代寬松,長度大多過膝,衣袖有大小二式,衣領樣式通常裁作Y型,腰間用絲帶系束.
周朝以封建制度建國,以嚴密的階級制度來鞏固帝國,制定一套非常詳盡周密的禮儀來規范社會,來安定天下。服裝是每個人階級的標志,因此服裝制度是立政的基礎之一,規定是非常嚴格的。 周代服飾大致沿襲商代服制而略有變化。衣服的樣式比商代略為寬松。衣袖有大小兩種樣式,領子通用交領右衽。不使用鈕扣,一般腰間系帶,有的在腰上還掛有玉制飾物。裙或褲的長度短的及膝,長的及地。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國後,為鞏固統一,相繼建立了各項制度,包括衣冠服制。秦始皇常服通天冠,廢周代六冕之制,只著「玄衣纁裳」,百官戴高山冠、法冠和武冠,穿袍服,佩綬。
漢朝的冠服制度,大都承襲秦制。直至東漢明帝永平二年,才算有正式完備的規定。漢朝的衣服,主要的有袍、襜褕﹝直身的單衣﹞、襦﹝短衣﹞、裙。漢代因為織綉工業很發達,所以有錢人家就可以穿綾羅綢緞漂亮的衣服。一般人家穿的是短衣長褲,貧窮人家穿的是短褐﹝粗布做的短衣﹞。漢朝的婦女穿著有衣裙兩件式,也有長袍,裙子的樣式也多了,最有名的是「留仙裙」。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服裝比較雜,就不講了
公元589年,隋文帝楊堅統一中國,結束了自漢末以來360多年分裂的政治局面。隋文帝厲行節儉,衣著簡朴,不注重服裝的等級尊卑,經過20來年的休養生息,經濟有了很大的恢復。到公元605年隋煬帝即位,崇尚侈華鋪張,為了宣揚皇帝的威嚴,恢復了秦漢章服制度。南北朝時按周制將冕服十二章紋飾中的日、月、星辰三章放到旗幟上,改成九章。隋煬帝又將它們放回到冕服上,也改成九章。將日、月分列兩肩,星辰列於後背,從此「肩挑日月,背負星辰」就成為歷代皇帝冕服的既定款式。隋文帝在位時平時只戴烏紗帽,隋煬帝則根據不同場合戴通天冠、遠游冠、武冠、皮弁等。漢代的通天冠樣子和進賢冠相近,隋煬帝戴的通天冠,上有金博山等裝飾。他戴的皮弁也用十二顆珠子(琪)裝飾(古時用玉琪,隋煬帝改用珠),並根據珠子的多少表示級位高下,天子皮弁十二琪,太子和一品官九琪,下至五品官每品各減一琪,六品以下無琪。文武官朝服絳紗單衣,白紗中單,絳紗蔽膝,白襪烏靴。所戴進賢冠,以官梁分級位高低,三品以上三梁,五品以上二梁,五品以下一梁。謁者大夫戴高山冠,御史大夫、司隸等戴獬豸冠。祭服玄衣纁裳,冕用青珠,皇帝十二旒十二章、親王九旒九章、侯八旒八章、伯七旒七章、三品七旒三章、四品六旒三章、五品五旒三章、六品以下無章。男子官服,在單衣內襟領上襯半圓形的硬襯「雍領」。戎服五品以上紫色、六品以下緋與綠色、小吏青色、士卒黃色、商販皂色。隋文帝賜大臣束九環金帶,官員稱「以腰保領」,表示對皇帝的擁戴。隋煬帝所定皇後服制有褘衣、朝衣、青服、朱服。大業間(公元605年至617年)宮人流行穿半臂(即短袖衣套在長袖衣的外面),下著十二破裙,又名「仙裙」(為一種大下擺的長裙)。民間婦女穿青裙。婦女外出戴冪羅,把面部罩住。這類打扮,都吸收融合了南北朝時期胡服的藝術特色在內,對唐代女服有很大影響。隋代官員穿南北朝褲褶服可以從駕,唐初也可穿朱衣、大口褲入朝,但到貞元十五年(公元674年)因褲褶非古禮而被禁止。
由隋入唐,中國古代服裝發展到全盛時期,政治的穩定,經濟的發達,生產和紡織技術的進步,對外交往的頻繁等促使服飾空前繁榮,服裝款式、色彩、圖案等都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嶄新局面,而這一時期的女子服飾,可謂中國服裝中最為精彩的 篇章,其冠服之豐美華麗,妝飾之奇異紛繁,都令人目不暇接。大唐二百餘年的女子服飾形象,可主要分為襦裙服、男裝、胡服三種配套服飾。
五代十國服飾
(1)服飾上大體沿襲唐制。五代和晚唐男子裝飾差不多,多著襆頭和襕袍。
(2)五代的官服樣式,承唐啟宋。男子一般圓領衫子,腰系帛魚。襆頭變化顯著,晚唐後,由軟腳變成硬腳。
(3)女裝基本同晚唐相似,以窄袖短襦和長裙為主。不同是裙束的比晚唐低,裙帶較長,披帛較唐狹長。上衣加半臂,交領和對襟均有。後唐興著彩裙,收裙襇作多折,這是宋代服飾的端倪。
(4)五代女子與唐相比纖細瘦弱。由此可見,社會風尚的改變是時尚主要因素。
多姿多彩的唐沒落了,取而代之的是宋。政治上雖然開放民主, "但由於程朱理學"的思想禁錮,和對外政策的妥協退讓 --服飾文化不再艷麗奢華,而是簡潔質朴。宋代女裝拘謹、保守,色彩淡雅恬靜,襦衣、褙子的"遮掩"功能加強,一切的"張狂"剎時都收斂了許多。宋時不論權貴的皇親國戚,還是一般的百姓,都愛穿著直領, 對襟的背子,因為既舒適得體,捷又顯得典雅大方。
遼。金。元穿的是少數名族的衣服
明朝服飾屬於漢族傳統服飾體系,在經過元代蒙古人統治之後,明朝恢復漢族的傳統,明太祖朱元璋重新制定了服飾制度。明代許多男子流行的發式都是明太祖首創的。比如「網巾」,有象徵國家法令齊全的意思,「四方巾」象徵國家太平,還有「瓜皮帽」,它幾乎被現代的西方人當作中國典型的帽子了。服飾發展到明代,最突出的特點是以前襟的紐扣代替了幾千年來的帶結。但是紐扣並非始於明代,從元代的辮線襖子腰圍部分曾經見到過釘紐扣的形式。紐扣的使用也是一種變革,體現著時代的進步。
清王朝時,以暴力手段推行剃發易服,按滿族習俗統一男子服飾。順治九年(1652),欽定《服色肩輿條例》頒行,從此廢除了濃厚漢民族色彩的冠冕衣裳。明代男子一律蓄發挽髻,著寬松衣,穿長統襪、淺面鞋;清時則剃發留辮,辮垂腦後,穿瘦削的馬蹄袖箭衣、緊襪、深統靴。但官民服飾依律涇渭分明。 清朝是以滿族統治者為主的政權機構,滿族八旗服飾隨朝代的變更沖進關內。旗人的風俗習慣影響著廣大的中原地區。清初統治者把是否接受滿族服飾看成是否接受其統治的標志,強令漢民剃發易服。清代服制改變,從公服開始逐漸推向常服。
❷ 各個朝代的服飾
直接去圖庫看看吧,給你地址:主要是明朝的東西(衣服首飾用品都有);http://tieba..com/f/tupian?kw=%C3%F7%B3%AF
主要是衣服各個朝代都有 http://tieba..com/f/tupian?kw=%BA%BA%B7%FE
還有一本明朝的書,叫Q版大明衣冠,網上有很多圖片可以看看,這本書是按人群分類圖說服飾的,皇帝皇後,皇子公主王,大臣夫人,士農工商等
❸ 各朝各代的服飾!!!要有圖片
夏找不到 商找不到 周 www.zhls.org/upload/2008_04/080421112047881.jpg 秦http://www.china5000.org.cn/chinese/yishuguan/fushiyishu/200709/W020070925557109084063.jpg http://www.ccsc.gov.cn/jnrwwh/fs/200802/W02008022343579136.jpg 漢 http://news.xinhuanet.com/school/2006-12/30/xin_44212033009559372944817.jpg http://www.apoints.com/view/UploadFiles_3452/200801/20080110200208930.jpg 三國 http://cathay.ce.cn/history/200807/29/t20080729_16320850_1.shtml 晉代的和三國的服飾同漢朝的一樣,參考上面的就可以了 南北朝 http://www.esgweb.net/Article/UploadFiles/200601/20060115142903433.jpg http://www.esgweb.net/Article/UploadFiles/200601/20060115144447821.jpg http://culture.dresschina.com/ancient_dress/20040505/images/023001.jpg 隋唐 http://images.google.cn/imgres?imgurl=http://www.artcn.cn/art/UploadFiles/200607/20060709120934707.jpg&imgrefurl=http://www.artcn.cn/art/zgwh/hfwh/200607/10093.html&usg=__k0T8t9GXDB6JvC09wM16j8gG6V0=&h=250&w=247&sz=21&hl=zh-CN&start=4&um=1&tbnid=vKvtcXuF_3zUIM:&tbnh=111&tbnw=110&prev=/images%3Fq%3D%25E9%259A%258B%25E5%2594%2590%25E6%259C%258D%25E9%25A5%25B0%26um%3D1%26hl%3Dzh-CN%26rlz%3D1T4KWOM_zh-CN___AU304 http://images.google.cn/imgres?imgurl=http://www.cctv.com.cn/folklore/20051018/images/101015_yi1.jpg&imgrefurl=http://www.cctv.com.cn/folklore/20051018/101015.shtml&usg=__Loo9S_SdT-bJJGLSI0nsqryZXe4=&h=311&w=400&sz=15&hl=zh-CN&start=3&um=1&tbnid=fWXS1jSF9GBuVM:&tbnh=96&tbnw=124&prev=/images%3Fq%3D%25E9%259A%258B%25E5%2594%2590%25E6%259C%258D%25E9%25A5%25B0%26um%3D1%26hl%3Dzh-CN%26rlz%3D1T4KWOM_zh-CN___AU304 http://hi..com/woailiang/blog/item/b38b231ffbd91acca78669b9.html www.zgybsf.com/ZGWX/1298.htm 五代 www.allart.com.cn/.../zgfushi/200601/741.html www.up3721.com/read.php?tid=865 www.allart.com.cn/.../zgfushi/200601/741.html 宋代 gb.cri.cn/3601/2005/03/16/[email protected] www.artcn.cn/art/zgwh/hfwh/200607/10092.html www.godpp.gov.cn/.../29/content_13117560.htm www.sishu.cn/bbs/simple/index.php?t1528.html news.chinavoc.cn/.../Files/200612/1853.html 元代 http://images.google.cn/imgres?imgurl=http://history.ycccf.com/Article/UploadFiles/200509/20050906005324334.jpg&imgrefurl=http://history.ycccf.com/Article/China/Class42/200509/1182_9.html&usg=__5_kIjV60Y5czPQlZalZrKtkh1WQ=&h=247&w=304&sz=17&hl=zh-CN&start=10&um=1&tbnid=IHIqLATUyqrFIM:&tbnh=94&tbnw=116&prev=/images%3Fq%3D%25E5%2585%2583%25E4%25BB%25A3%25E6%259C%258D%25E9%25A5%25B0%26um%3D1%26hl%3Dzh-CN%26rlz%3D1T4KWOM_zh-CN___AU304 www.ccsc.gov.cn/.../t20080223_3215826.html ..com/question/70251231.html board.verycd.com/t217910.html 明代 http://images.google.cn/imgres?imgurl=http://www.chinasilkmuseum.com/xfile.php%3Fxname%3DINJD401%26key%3D827%26fname%3D6-18.jpg&imgrefurl=http://www.chinasilkmuseum.com/show_hdr.php%3Fxname%3DINJD401%26dname%3DOCJI501%26xpos%3D1&usg=__f0Loj0gS3fVROsNDi1yMy3sDY0M=&h=417&w=550&sz=50&hl=zh-CN&start=9&um=1&tbnid=4Vdot7ikORgJXM:&tbnh=101&tbnw=133&prev=/images%3Fq%3D%25E6%2598%258E%25E4%25BB%25A3%25E6%259C%258D%25E9%25A5%25B0%26um%3D1%26hl%3Dzh-CN%26rlz%3D1T4KWOM_zh-CN___AU304 http://images.google.cn/imgres?imgurl=http://www.china5000.org.cn/chinese/yishuguan/fushiyishu/200711/W020071129397780468554.jpg&imgrefurl=http://www.china5000.org.cn/chinese/yishuguan/fushiyishu/200711/t20071129_52928.htm&usg=__LKnQL5AK35aJ7ya6qOPO-wkw4TQ=&h=339&w=464&sz=64&hl=zh-CN&start=1&um=1&tbnid=nfZwv7NtjBTTMM:&tbnh=94&tbnw=128&prev=/images%3Fq%3D%25E6%2598%258E%25E4%25BB%25A3%25E6%259C%258D%25E9%25A5%25B0%26um%3D1%26hl%3Dzh-CN%26rlz%3D1T4KWOM_zh-CN___AU304 http://images.google.cn/imgres?imgurl=http://www.heylady.com.cn/articles/images/200808/2008082110194287740.jpg&imgrefurl=http://www.heylady.com.cn/articles/special/special/200808/1219285218143.html&usg=___kPUOjd-2zQ1GsLwyJDUuTL2LmE=&h=283&w=463&sz=12&hl=zh-CN&start=18&um=1&tbnid=DfP2N6ne_1WsTM:&tbnh=78&tbnw=128&prev=/images%3Fq%3D%25E6%2598%258E%25E4%25BB%25A3%25E6%259C%258D%25E9%25A5%25B0%26um%3D1%26hl%3Dzh-CN%26rlz%3D1T4KWOM_zh-CN___AU304
希望採納
❹ 宋代女子服裝(帶圖)
中國的服裝是依靠傳承推移的,宋代也不例外。它既延續了唐,五代時的服裝樣式,又在這基礎上作了一些變,動和創新。宋代的女子服裝比較復雜,各階層有不同的特點,貴族婦女的禮服仍是寬衣長大袖,長裙,衣飾豪華,與晚唐,五代時貴族婦女婦女穿的差不多。但宋代貴族婦女的便服卻時興瘦長型,與以前各時期的大不相同,衣著配色也打破以紅紫,藍綠為主的習慣,採用粉紫,黝紫,蔥白,銀灰,沉香色等配合使用,色調顯得十分鮮明。衣著的花紋也由呆板的唐代圖案改成寫生的折枝花樣。一般平民女子,尤其勞動婦女或婢僕等,則仍穿窄袖衫襦,但比晚唐,五代時的瘦而且長,顏色多為青,白等。總之,宋代服裝除了北宋一度流行大袖衫襦和肥寬的裙,褲以外,窄袖,瘦長是主要特點。
❺ 誰有中國上下五千年各個朝代男女服裝圖啊
058 白登被圍
059 白馬盟
060 蕭曹兩相國
061 周勃奪軍
062 緹縈救父
063 周亞夫的細柳營
064 晁錯削地
065 馬邑誘敵戰
066 飛將軍李廣
067 衛青和霍去病
068 張騫通西域
069 蘇武牧羊
070 司馬遷寫《史記》
071 霍光輔政
072 王昭君出塞
073 王莽復古改制
074 綠林赤眉起義
075 昆陽大戰
076 劉秀重建漢王朝
077 硬脖子的洛陽令
078 老當益壯的將軍
079 取經求佛像
080 班超投筆從軍
081 張衡和地動儀
082 跋扈將軍梁冀
083 「黨錮」事件
084 范滂進監獄
085 黃巾軍起義
086 袁紹殺宦官
087 曹操起兵
088 王允計除董卓 089 遷都許城
090 衣帶里的密詔
091 官渡大戰
092 孫策占據江東
093 諸葛亮隆中對策
094 周瑜火攻赤壁
095 華佗治病
096 劉備進益州
097 蔡文姬歸漢
098 關羽水淹七軍
099 呂蒙白衣渡江
100 曹植七步成詩
101 陸遜燒連營
102 七擒孟獲
103 馬謖失街亭
104 五丈原
105 司馬懿裝病
106 司馬昭的野心
107 鄧艾偷渡劍閣
108 扶不起的阿斗
109 王浚樓船破吳
110 石崇王愷比富
111 周處除「三害」
112 白痴皇帝
113 八王混戰
114 李特的流民大營
115 匈奴人稱漢帝
116 聞雞起舞
117 王馬共天下
118 石勒讀漢書
119 祖逖中流擊楫
120 陶侃運磚頭
121 王羲之寫字換鵝
122 桓溫北伐
123 王猛捫虱談天下
124 一意孤行的苻堅
125 謝安東山再起
126 淝水之戰
127 陶淵明不折腰
128 劉裕擺卻月陣
129 檀道濟唱籌量沙
130 說實話的高允
131 大發明家祖沖之
132 范縝反對迷信
133 魏孝文帝改革風俗
134 北魏的分裂
135 梁武帝做和尚
136 反復無常的侯景
137 陳後主亡國
138 趙綽依法辦事
139 隋煬帝游江都
140 李密牛角掛書
141 瓦崗軍開倉分糧
142 李淵太原起兵
143 李世民取東都
144 玄武門之變
145 魏徵直言敢諫
146 李靖夜襲陰山
147 玄奘和尚取經
148 文成公主進吐蕃
149 女皇帝武則天
150 請君入瓮
151 狄仁傑桃李滿門
152 張說不做偽證
153 姚崇滅蝗
154 口蜜腹劍的李林甫
155 李白蔑視權貴
156 安祿山叛亂
157 顏杲卿罵賊
158 馬嵬驛兵變
159 張巡草人借箭
160 南霽雲借兵
161 李泌歸山
162 李光弼大破史思明
163 杜甫寫「詩史」
164 段秀實不怕強暴
165 郭子儀單騎退回紇
166 顏真卿剛強不屈
167 渾瑊和李晟
168 東宮里的棋手
169 劉禹錫游玄都觀
170 白居易進長安
171 李愬雪夜下蔡州
172 韓愈反對迎佛骨
173 甘露事件
174 朋黨的爭吵
175 沖天大將軍黃巢
176 唐王朝的末日 177 「海龍王」錢鏐
178 伶人做官
179 「兒皇帝」石敬瑭
180 周世宗斥馮道
181 黃袍加身
182 杯酒釋兵權
183 李後主亡國
184 趙普收禮
185 楊無敵
186 王小波起義
187 寇準抗遼
188 元昊建立西夏
189 狄青不怕出身低
190 范仲淹實行新政
191 歐陽修改革文風
192 鐵面無私的包拯
193 王安石變法
194 沈括出使
195 司馬光寫《通鑒》
196 蘇東坡游赤壁
197 花石綱
198 方臘起義
199 頭魚宴上的阿骨打
200 李綱守東京
201 太學生請願
202 兩個皇帝當俘虜
203 宗澤三呼「過河」
204 女詞人李清照
205 韓世忠阻擊金兵
206 岳家軍大破兀術
207 賣國賊秦檜
208 「莫須有」冤獄
209 鍾相楊么起義
210 虞允文書生退敵
211 辛棄疾活捉叛徒
212 陸游臨終留詩
213 成吉思汗統一蒙古
214 賈似道誤國
215 文天祥起兵
216 張世傑死守厓山
217 正氣歌
218 郭守敬修訂歷法
219 歐洲來客馬可·波羅
220 《竇娥冤》感天動地
221 一隻眼的石人
222 和尚當元帥
223 鄱陽湖大戰
224 劉伯溫求雨
225 胡維庸案件
226 燕王進南京
227 三保太監下西洋
228 土木堡的慘敗
229 於謙保衛北京
230 楊一清計除劉瑾
231 楊繼盛冒死劾嚴嵩
232 海瑞剛正不阿
233 戚繼光碟機逐倭寇
234 李時珍上山采葯
235 張居正輔政
236 葛賢痛打稅監
237 努爾哈赤建立後金
238 薩爾滸大戰
239 徐光啟研究西學
240 左光斗入獄
241 五人墓
242 袁崇煥大戰寧遠
243 皇太極施反間計
244 徐霞客遠游探險
245 闖王李自成
246 盧象升戰死巨鹿
247 張獻忠奇襲襄陽
248 李岩和紅娘子
249 吳三桂借清兵
250 史可法死守揚州
251 夏完淳怒斥洪承疇
252 鄭成功收復台灣
253 李定國轉戰西南
254 康熙帝平定三藩
255 雅克薩的勝利
256 三征噶爾丹
257 顧炎武著書立說
258 文字獄
259 乾隆帝禁書修書
260 曹雪芹寫《紅樓夢》
261 大貪官和珅
262 女英雄王聰兒
本書大事年表
後記
❻ 中國各個朝代的服裝,要圖片
看這個吧,絕對受益非窮。
商周、春秋戰國、秦:http://blog.sina.com.cn/s/blog_6e76d3bc0100nzv8.html
漢、魏晉:http://blog.sina.com.cn/s/blog_6e76d3bc0100nzvj.html
隋、唐、宋:http://blog.sina.com.cn/s/blog_6e76d3bc0100nzvv.html
元、明、清:http://blog.sina.com.cn/s/blog_6e76d3bc0100nzw1.html
❼ 求各朝代男女服飾的圖片
有關這方面的資料,我曾經在(北京西城區宣武門外大街)琉璃廠一帶的中國書店裡見到過,書的具體名稱好像是「中國歷代服飾匯考」當時只隨便翻看了一下,里邊有不少插圖及圖片,沒准就是你所需要的那種,你不妨到哪去找找看。哦;差點忘說了,西琉璃廠的「榮寶齋」對面的書店也有此書,種類還挺多的,你何不一起都看看。
❽ 中國各朝代女性服裝圖
周代是冠服制度逐步完善時期。女子服飾特點是穿短領窄袖衫.腰下飾襞膝,基本服飾為上衣下裙。而頭飾基本是梳髻,插對笄。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戰國時期諸子興起,茸家爭鳴,服飾也各顯風采。有一種將左面衣襟前後片縫合,後面衣襟加長形成三角,繞身至背後腰帶系扎的深衣為多數女子所穿著的服飾。
❾ 誰那有中國各個朝代服裝圖片全集,謝謝
寫下你的郵箱吧,我可以發給你,希望能夠幫助到你!!記得懸賞哦
❿ 各朝代服飾圖片
中國各朝代男女服飾表 一、夏商西周
商朝服飾大抵分為三種
1、奴隸的簡單遮身衣物.
通常是圓領衣,上下相連,中間以繩縛之,衣長不及踝,頭部皆不加飾物.
2、平民或小奴隸主.
他們的衣著較為講究,一般是上身著衣,下身著裳.衣長多至膝蓋上下,但後裾卻長至足部,腰間系帶.衣上多無紋飾.
3、王室貴族.
衣著華麗,上衣下裳皆有精美紋飾,或刺綉或繪畫而成.腰部亦束有綬條,腰帶之下正中部位佩以一塊上狹下廣的斧形裝飾.
衣服的原料主要有麻布,絲綢和皮革.麻布貧富皆可穿,但有粗細之分.絲綢和皮革主要用奴隸主貴族所專用.絲綢質地的衣服上所繪綉的紋飾也與青銅器一樣,多為雲雷紋.
商代男子的發飾以梳辮為主.有的是將頭發至於頭頂,有的則是在左右兩側梳辮,下垂在肩,也有的將辮子盤於頭頂.商代女子發飾與男子基本相同,以辮發為主,但也有少數是將辮捲曲垂肩.同時也出現了巾帽.商代巾帽形式比較簡單,多為帽箍式,束發器多是獸骨,玉石製成,帽箍則用絲綢布帛製作.
周代服飾與商代大致相同,但要比商代來的寬松,長度大多過膝,衣袖除小之外還有出現了大袖.腰間的束帶系成蝴蝶結.巾帽的樣式也較豐富,除帽箍外,還有平形.尖形.月牙形,及中間突出,兩邊翻卷的形狀.大致是低而平者為普通人所戴,高而尖者為貴族所戴.
注:商代無論哪個階層的人,其服飾的衣袖都比較窄小.
二、春秋戰國時期
春秋戰國時期,上層社會大體流行深衣和胡服.
1、深衣
貴族中流行的深衣式袍服,是西周以來傳統的貴族常服,而平民以為之禮服,平常穿短褐.深衣的特點一是上衣下裳相連;二是無男女式樣的差別,皆可穿用.但又分為兩種:一為中原地區的寬大式,"寬大博帶"穿著舒適,長不拖地,下擺不開岔,屈肘可穿,袖長和臂長相等,用大寬頻束腰,中原貴族宴樂時喜愛穿用.二為瘦長式,"續衽鉤邊"楚地最為流行,較北方的瘦長,領沿較寬,用較厚織物作邊,右衽很長.戰國時有單,夾,棉,皮.袍服的領式突破了西周時期的矩形領,流行交領式右衽,左衽.
2、胡服
胡服便於騎射,諸國戰士皆衣之.胡服逐漸成為戰國時期的軍服.其特點是短衣,長褲,用帶鉤,有短靴和皮弁(bian).胡服原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常服.胡服中的上衣,商周時的勞動者,武士,小孩都穿,其長不過膝;胡服束腰須有帶鉤,不同於中原束帶,褲子代替長袍的下裳,靴代替鞋.
帶鉤,古稱"師比","鮮卑",它是北方游牧民的衣帶裝飾.帶鉤小有寸許,大有尺余,有仿棒,竹節,琵琶等形象.製作原料有玉,鐵,銅等.嵌以寶石,琉璃,或金銀.
三、秦漢時期
漢代男子貴賤通用的基本首服是巾幘.巾幘主要有介幘和平巾幘,但具體式樣和顏色有據人的身份,地位,職業,年齡的不同而有區別.如皇帝和個級別的官員的巾幘隨其服色,文官和武官的巾幘也有所不同,文官主要有戴介幘,武官則戴平巾幘.群吏和僕役要戴綠幘,武吏則戴赤幘,未成年的小童戴無屋幘等.
冠帽只有官員才能使用,通常是戴在巾幘之上.冠帽的主要有冕冠,長冠,委貌冠,皮弁冠,爵弁冠,通天冠,遠游冠,高山冠,進賢冠,法冠,武冠,建華冠,方山冠,巧士冠,卻非冠,卻敵冠,衛士冠等.其中除長冠外,大多出於周禮.這些冠各有不同的使用場合,如冕冠,長冠,委
貌冠,皮弁冠分別為行郊社祭祀之禮時使用的;通天冠為朝服;遠游冠為諸忘之服;進賢冠為儒者之服;卻非冠為宮殿門吏僕射之服,卻敵冠為衛士之服,爵弁冠和建華冠為舞樂人祭祀之服.
袍服是漢代一般人的常服.式樣主要有兩種:一種為直裾袍服;一種沿用戰國時的曲裾式.曲裾式袍服,無扣,衣襟從腋部想後旋繞,腰間束絲帶.衣服寬博,大袖.領和袖初有皂色緣邊.直裾式的袍服從西漢後期流行.兩種式樣,男女皆通用.
漢代重農輕商,規定商人不得衣錦綉等織物,只能著葛麻織物.
漢代男女的鞋的樣式沒有嚴格區別.男子多為方頭,女子多為圓頭,但又可通用.在日常生活中貴族著絲履,可不隨衣色.北方因天氣寒冷,多穿皮靴,而南方氣溫高,濕潤,多著草鞋.
襪在漢代稱之為角襪.襪高一尺余,上有帶子,穿時可束緊口,防止脫落.
漢代貴族婦女的首飾有步搖,簪,珥,華勝,采勝,擿(大長簪),並以擿的長短來區分等級.由於頭上的首飾太多,非真發所能承受,故用假髻,漢代稱之為"大手髻".
貴族女子常用襦裙.此外還有掛袍,也是宴居之服,為斜裁的袍服,將上闊下狹之斜幅垂於衣旁成為裝飾.
勞動婦女的衣著通常比較簡單,無首飾,為勞動方便,常是短衣長褲,一般女子的發型多為露髻,不加飾.頭發中分,平梳,向後做綰,垂髻於腦後,貴族女子則好高髻.
漢代女子已有面部化妝,除濃妝淡抹外,還有奇妝.如東漢恆帝時,大將軍梁翼之妻韓壽,自創一中悲啼妝,細八字眉,梳墮馬髻,自行折腰步,露齒笑,世謂之愁眉泣妝,與流行的寬眉高髻相逆.
四、魏晉南北朝時期
三國和西晉時的服飾與東漢基本相同.但從東晉起,便追求起所謂的風流放達,本就比較肥大的衣服又向更為博大的方向發展.
頭部的裝飾有的系巾子,有的則帶小冠,到南朝後期還有戴大冠者.巾子在漢以前本為庶民所戴,東漢末和魏晉時,一些名士也開始使用,因此而流行起來.小冠一般為中空,可綱椎髻,用簪子由後貫入,把小冠和發髻固定,是由漢代的平巾幘發展起來的.
這時期的婦女的服裝已從漢代的深衣向衣,裳分開的方向發展,上衣下裳的裝束成為主流.兩晉時,還出現了上衣甚短而裙子特長的裝束.有的裙的外露部位已及腰部,史書上稱為"上檢下豐".
在北方,十六國後期後,胡服便十分流行,其主要特點是緊身,窄袖,開袴.由於它們行動十分方便,因此深受漢族勞動人民的喜愛.
北方常用的頭飾,除小冠,巾子外還有氈帽.巾子發展到北周時,常常是以三尺皂絹向後襆發,名為"折上巾",實為以後的襆頭.
五、隋唐服飾(581~907)
隋唐時期,中國由分裂而統一,由戰亂而穩定,經濟文化繁榮,服飾的發展無論衣料還是衣式,都呈現出一派空前燦爛的景象。彩錦,是五色俱備織成種種花紋的絲綢,常用作半臂和衣領邊緣服飾。特種宮錦,花紋有對雉、斗羊、翔鳳、游鱗之狀,章彩華麗。刺綉,有五色彩綉和金銀線綉等。印染花紋,分多色套染和單色染。隋唐時期男子冠服特點主要是上層人物穿長袍,官員戴襆頭、百姓著短衫。直到五代,變化不大。天子、百官的官服用顏色來區分等級,用花紋表示官階。隋唐女裝富有時裝性,往往由爭奇的宮廷婦女服裝發展到民間,被紛紛仿效,又往往受西北民族影響而別具一格。
隋唐時期最時興的女子衣著是襦裙,即短上衣加長裙,裙腰以綢帶高系,幾乎及腋下。隋唐女子好打扮。從宮廷傳開的「半臂」,有對襟、套頭、翻領或無領式樣,袖長齊肘,身長及腰,以小帶子當胸結住。因領口寬大,穿時袒露上胸。半臂歷久不衰,後來男子也有穿著的。當時還流行長巾子,系用銀花或金銀粉繪花的薄紗羅製作,一端固定在半臂的胸帶上,再披搭肩上,旋繞於手臂間,名曰披帛。唐代婦女的發飾多種多樣,各有專名。女鞋一般是花鞋,多用錦綉織物、彩帛、皮革做成。唐人善於融合西北少數民族和天竺、波斯等外來文化,唐貞觀至開元年間十分流行胡服新裝。
六、宋遼夏金元服飾(947~1368)
宋代基本保留了漢民族服飾的風格,遼、西夏、金及元代的服飾則分別具有契丹、黨項、女真及蒙古民族的特點。各民族服飾再度交流與融合。宋代服飾大致有官服、便服、遺老服等三式。宋代官服面料以羅為主,政府因五代舊制,每年要贈送親貴大臣錦緞袍料,分七等不同花色。官服服色沿襲唐制,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綠,九品以上服青。官服服式大致近於晚唐的大袖長袍,但首服(冠帽等)已是平翅烏紗帽,名直腳襆頭,君臣通服,成為定製。宋代官服又沿襲唐代章服的佩魚制度,有資格穿紫、緋色公服的官員都須在腰間佩掛「魚袋」,袋內裝有金、銀、銅製成的魚,以區別官品。「方心曲領」也是朝服的特徵,即朝服項間套上圓下方的飾物。宋代官員公服、制服之外的日常便服,主要是小袖圓領衫和帽帶下垂的軟翅襆頭,依然唐式,腳下卻改著更便於平時起居的便鞋。宋代遺老的代表性服飾為合領(交領)大袖的寬身袍衫、東坡巾。袍用深色材料緣邊,以存古風。東坡巾為方筒狀高巾子,相傳為大文學家蘇東坡創制,實為古代幅巾的復興,明代的老年士紳還常戴用。宋代民間首服也有種種流行。男子流行襆頭、幅巾,女子則流行花冠和蓋頭。婦女發式和花冠,是當時對美追求的重點,最能表現宋代裝束的變化。唐及五代的女子花冠已日趨危巧,宋代花冠再加發展變化,通常以花鳥狀簪釵梳篦插於發髻之上,無奇不有。遼、西夏、金分別為中國古代契丹、黨項、女真民族建立的政權,其服飾反映了在與漢民族進行長期文化交流中,各自發揚民族傳統的發展軌跡?/cc> 中國各朝代男女服飾表 5誠鈄甯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