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服裝設計 > 艷梅朵女裝

艷梅朵女裝

發布時間:2021-06-29 02:25:34

㈠ 圖片中的女孩穿的什麼民族的服裝

這是康巴服飾
康巴,包括西藏昌都,雲南迪慶,青海玉樹、果洛,四川甘孜、阿壩等地區,康巴服飾因小區域自然地理環境與地域文化之差異,形成了獨具地方特色的康巴服飾習俗。康巴服裝俗稱康裝。它以其誇張的形制、明朗的色彩、古樸的紋飾、厚重的質地、多彩的款式、深邃的文化內涵,在藏族服裝服飾藝術中別開生面而令人耳目一新。僅康巴地區的婦女服飾、在民間就有一首古老的民歌這樣傳唱贊美:
「我雖不是昌都人,昌都裝飾我知道,昌都裝飾要我講,銅帶環腰口琴吊;我雖不是貢覺人,貢覺裝飾我知道,貢覺裝飾要我講,項珠三串胸前拋;我雖不是德格人,德格裝飾我知道,德格裝飾要我講,頭頂明珠金蓮抱;我雖不是霍柯人,霍柯裝飾我知道,霍柯裝飾要我講,紅綠帶幾繞滿腰;我雖不是達多人,達多裝飾我知道,達多裝飾要我講,紅繩扎發圍頭繞;我雖不是理塘人,理塘裝飾我知道,理塘裝飾要我講,發系銀盤叮口當鬧;我雖不是巴塘人,巴塘裝飾我知道,巴塘裝飾要我講,銀絲纏發額前飄;我雖不是鹽井人,鹽井裝飾我知道,鹽井裝飾要我講,頭包風帕腰懸刀;我雖不是昌台人,昌台裝飾我知道,昌台裝飾要我講,巴戈盤發寶光耀。」
一、康巴服飾文化的古老倩影
豐富多彩的康巴藏族服飾,具有悠久的歷史和鮮明的民族特點,是居住在藏區東部的康巴人創造的一種獨特的實用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藝術結晶,集中體現著 它的創造者——藏族人民無窮的智慧、創造力、藝術修養和審美情趣。
獨特的藏族服飾,對於生息、繁衍在世界屋脊的高原藏民族來說,具有特殊的意義。藏族服裝服飾的起源和形成,往往是與生存功利目的和審美觀念交織在一起的,但首先是功利目的。服飾的形成,主要是先民們為了能在廣闊的空間活動時,用來抵禦嚴寒,遮隔日曬雨淋和風沙襲擊的。這就是藏族服飾緣起的實用功利。功利目的先於審美意識,而人類最初的審美對象往往又是實用對象,或者是生產中的工具,或者是所獵獲的動物。如磨製石器、骨角器、衣物等。和所有民族傳統文化一樣,康巴藏族服裝服飾的形成也經歷了一個長期發展、演進、融會的漫長歷史。
在距今4500 年左右的西藏昌都卡若遺址中發現的新石器時代的裝飾品約有50 多件,有笄、磺、環、珠、項飾、鐲、貝飾。牌飾和垂飾,質料則有石、玉、骨、貝等。裝飾品大部分均磨製光滑,製造精細。笄有5 件,均為骨質,等身細長,通體磨光,剖面呈圓形,上端雕成重疊的蘑菇狀。磺有6 件,分石磺和骨磺兩類。環有5 件,均系大理石製成,其剖面不甚固定,有扁平橢圓形、圓形、三棱形之分,均僅殘存一段。珠有10 顆,質料有大理石、硬玉、粘土岩、骨等。形狀多樣,有圓形、扁圓形、管形、葡萄形等,但其上均有一穿孔。分為圓珠、管珠和葡萄珠三類。項飾有兩串,每串出土時均集中在一處,有長方形珠和管狀珠兩種。長方形珠系粘土岩製成,管狀珠系鳥類腿骨片製成。鐲一件,由兩個半圓骨筒組成,一個半圓形骨筒上有六孔,另一個骨筒上殘存二孔。貝飾10 件,均系貝,上有穿孔。牌飾10 件,系用大小不同、形狀不一的骨片製成。其上有穿孔,或刻有橫槽,或刻有花紋。這些遠古先民創造的人體裝飾物,從一開始就顯示出它在材質、造型、紋飾、製作工藝等的多樣豐富性和獨特的區域性特徵。卡若新石器文化遺址還出土了陶紡輪和骨針。在一件陶罐的底部發現了織物的印痕,每平方厘米面積內就有經、緯線各8 根,在青海樂都柳彎的半山文化遺址中,也有同類的遺物出土。可見在石器時代,藏族遠古先民已能編織紡織物並已穿上了縫制的衣服。
川、甘、青、新疆等地是歷史上形成藏族部落和部落活動生息的地區,在接近青藏高原的哈密地區,發現的原始社會公墓出土的干屍,距今有3 千年左右的歷史。古屍的服飾基本特徵和康巴藏民族今天的服飾有十分相似之處,如頭發梳成許多條辮子,男屍往往頭戴氈帽。身穿毛皮或皮革大衣、長皮褲、毛織品長袍、腳穿長統皮靴、靴筒外還有毛織帶裹腿。腰間束袋,佩有小銅刀。辮子鬆散披肩(今藏族地區仍有此發型) ,有的在胸際佩戴著小銅刀; 女屍則身穿毛織品長袍,腰際束帶,同時腳著長統皮靴,以毛織帶裹腿。皮靴上還附以小件銅制裝飾品,各色毛織物的色澤鮮艷。大多以紅、綠、褐、黑等色彩組成的大小方格和彩條,非常美觀大方。
在青海平安縣古墓內出土的畫像磚,內容有宴歡、甲騎、仙人、力士、神馬等6 種圖案,其中宴歡人物一臂赤露,應是當地民族的服飾習俗,今日康巴藏族人仍保留著這種半著衣半裸臂的習俗。據此推斷,可見早在公元前十一世紀遠古藏族先民的服飾習俗里,就已具備了現代康巴藏族服飾的基本結構特徵了。 據史載:「東女國, (康巴一帶) 皆披發,皮革製成鞋,其女王服青毛綾裙,下領衫,上披青袍,其袖委地,冬天穿羔裘衣服,飾以紋錦。」 在藏北發現的岩畫中的人物形象亦有不少辮發者或腦後「披發」長飄的形象,多數人物形象都穿著一種裙袍式的皮毛長衣,這些都與文獻記載的當地地域及人文特徵極為相似。
康巴漢子服飾
在青海樂都柳灣墓地還出土一件彩陶靴,通高1116 厘米,底長1413 厘米,陶靴內空,靴為圓形,為夾砂紅陶,表面施紅色,並繪黑彩,靴幫與靴底銜接處向內凹曲,靴底前尖後方,靴筒繪對稱雙線回紋,靴飾雙線帶紋和三角紋。線條流暢,紋路清晰,造型與現代藏式統靴相似,說明早在三千年前的青銅時代,青藏高原的先民已經會製作和穿用具有高原地域特徵,能防寒保暖,並普遍穿用的長統靴子,並有了裝飾美化的造型審美能力。
至吐蕃早期,藏族人的發型和面飾繼承了原始社會的一些習俗,例如「赭面」就是藏區北方草原牧民習慣用的一種以礦質赭石色(有資料說亦是一種動物血) 塗擦面部,以起防曬、防凍、防風雪、護膚、美飾面容,並兼具宗教信仰色彩作用的習俗。吐蕃人以此俗為美。婦女的頭發梳很高且尖凸,稱為「堆髻」,後世婦女發型中的「卜殊」同此發型也有淵源關系。 康巴鄉城服飾
由於吐蕃時期疆域遼闊,各地區的服飾文化在形成發展過程中,又廣泛吸取和融合了青藏高原及其周邊地區許多國家、民族的服飾文化優勢,這就造成了各地區服飾的較大差異,其主要表現在藏區東北部東女,附國,黨項等部落的服飾差異上。
東女部,今昌都地區,處於母系氏族社會的發展階段,一般男子技發,婦女編辮,男女都用彩色赭面。
黨項,是一個純游牧民族,服飾習俗中頭戴烏突騎帽,身穿長袍,下著小口褲,足穿皮靴,與今藏東康巴牧區藏族服飾類似。此外青海地區的吐谷渾,貴婦人披錦花,戴金花冠,女發型為辮發披後,飾有珠貝、珊瑚,這一類服飾與今康巴藏族婦女服飾大致相同。以上這些遠古服裝服飾表現特徵應是今天藏族,尤其是東部康巴地區藏族服飾的最初母型。 二、康巴服飾的類型
康巴服飾是藏民族服飾文化中的燦爛花朵。康巴服飾既具有藏民族的共性特徵,又別具地方個性特色。其主要服裝藏袍的基本特徵是大襟、寬腰、長袖、超長、無扣。其腰帶舉足輕重,式樣不拘一格,也是藏裝最顯著的特徵。而寬大超長,日當衣服夜當被,既可遮風避雨保暖,又可裝物當坐墊的一衣多用性,又與康巴游牧民族生存環境、高寒的氣候和質朴的生活相適應。色彩是康巴藏族服飾點綴美的靈魂,他們在色彩運用上十分著重色塊與整體的相襯與和諧,其運用最多的紅、黃、藍、綠、白、黑,往往包含了宗教的象徵意蘊,又歸納了雪域大自然所呈現的直觀表徵:他們認為藍、白、綠、紅、黃五彩是菩薩的服裝,藍色代表藍天,白色表示白雲,綠色表示河流,紅色表示空間護法神,黃色表示大地。廣泛運用金銀珠寶裝飾也是康巴藏族服飾的一大藝術特色,體現了鮮明的民族個性和務實的審美價值觀念。另外,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原生動物材質自然美所形成的質朴、天然之趣,更使康巴服飾充贏著一種與大自然博大胸懷相依相襯的雄渾氣魄和鍾靈神韻。
康巴服飾中男裝服飾差異不大,女裝服飾差異尤為明顯,並形成了不同的地方、地域風格。康巴服飾大致可細分為康北農區服飾、康南農區服飾、木雅服飾、嘉絨服飾、牧區服飾、康巴特有著裝等類型。
康北農牧區盛裝,以羔皮藏袍掛金絲緞或毛呢藏片等為面料,下擺、襟、袖等處鑲寬大的水獺、豹、虎等珍貴獸皮。綵綢襯衣、錦緞襖褂。
康南農區女盛裝,以五顏六色的花氆氌製成的百折連衣裙,左右胸襟處鑲以紅、黃、綠、藏青、金絲絨三角形,雙袖肘處鑲紅布,袖邊鑲綠布,背部鑲綉有吉祥圖案「公熱」,裙邊鑲紅色羊毛條,色彩艷麗、裝飾性極強。除了華貴的服裝,還以金、銀、紅珊瑚、綠松石、黃琥珀(密臘) 等作頭飾、胸飾、腰飾、手飾,把全身裝扮得珠光寶氣,雍容華貴。木雅地區服飾,婦女以頂戴袋狀帽,將帽沿一側內疊扣於頭上,上沿額伸出頭額前,寬至兩鬢,長約30 公分的袋狀帽箭垂於腦後,然後用大紅頭繩或五彩頭繩編發辮纏盤於帽上。男著原生白皮板羊皮袍,頭戴整條狐狸帽為特點。
嘉絨地區服飾,則以女頭頂披綉花頭帕,是以長方形黑金絲絨底綉花頭帕對折,戴於頭上,額前伸出約數公分,腦後下披至後頸,寬至兩鬢,然後用大紅頭繩或五彩頭繩辮發盤於帕上,辮子套各式辮飾。外披披風,內穿錦緞上衣,下著五彩白褶裙,腰系絲織或綢質彩色花腰帶,男戴金絲帽,足穿彩靴為鳳彩。嘉絨地區服飾還受羌族習俗的影響,生活俗裝普遍穿長衫,以藍黑色為主,下身系圍腰,腰扎寬大綵帶,冬天穿羊皮褂或羊毛織成的無領服等。
康巴牧區服飾,男女老少秋冬季均以厚重的原生皮板老羊皮、羔羊皮為袍,上飾粗獷的五色布、呢料條紋或「雍宗」、日月等圖案紋裝飾,夏裝則常以輕、薄的各色面料或自織牛羊毛呢製成的單或夾的長袍。上鑲彩虹氆氌尼花邊,康北一些農區還時興針織栽羊毛的袍、褲、衣等。男戴寬沿白氈帽,女梳百辮,戴羊皮帽,耳、項、胸、腰、背、腕、手佩各種用金、銀、珠玉、寶石製作鑲嵌的飾品。禮儀節日盛裝選料更為華貴、精美。聞名遐邇的康巴漢子的服飾,則以昌都、德格一帶男裝為典型,其服飾品主要有象牙發箍,金銀鑲邊的紅珊瑚大耳環,珊瑚、瑪瑙、琥珀等珠寶項鏈,用金、銀、銅精製的佛盒「嘎烏」、大鐮盒等,腰際橫插或斜佩長藏刀、短吊刀,手指上戴有金銀並鑲嵌有珊瑚等珠寶的戒指。外套藏袍以綢緞、布、毛織氆氌品等製成,邊上以水獺、虎、豹等皮鑲邊,腳蹬藏皮靴或紅黑相間的毛質氆氌尼靴,頭扎一根又黑又亮的長發辮,夾以紅、黑、藍等大股絲、絨線,盤頭而繞,尾端呈散狀,垂落於頭側,顯得揚揚灑灑,威武剽悍;著帽的或戴金氈帽,或戴狐皮帽,愈顯雄姿英發,瀟灑自如。著裝上康巴漢子一般將藏袍下擺提升至膝蓋以上,脫兩袖扎於腰際,腰間除火鐮等佩物外,一把橫插的長刀十分耀眼,加之頭上飄灑的「英雄結」,倍顯剽悍、粗獷英武。
康巴女裝:以昌都、德格一帶為典型;其顯著標志是前額頂佩戴由銀和青銅鑄造並鍍以金,中間鑲嵌紅珊瑚的「梅朵」頭飾,即花朵紋樣裝飾。相傳此佩飾為格薩爾王妃珠牡所佩戴。頭發編成若干粗細不同的小辮(康巴地區一般有扎108 根的習慣,而那曲的扎到120 —150 根, 安多的則可少至70 —80 根) ,上面飾以松耳石和珊瑚; 鬢角兩邊的頭發上穿有松耳石或貓眼珠,辮子末端也穿以兩股松耳石或銀飾,藏袍和男子服裝大體相似,顯得華貴大方,婀娜多姿。總體上講,昌都、德格服飾代表了半農半牧區的康北型,由於歷史上德格土司的轄地和勢力影響較廣,故而這類服飾也使之流傳於整個康區,尤以男子的「英雄結」和女子的「梅朵」頭飾成為其典型的顯著標志。
康南稻城姑娘服飾
康巴特有著裝,此類著裝是康巴地區特有的以實用為主的服裝樣式,其材料多為原生獸皮板或手工家織毛織品。質地厚實,色彩簡潔,款式新韻獨特,具有自然、質朴、厚重的視覺效果而別具一格。
褂,有多質地和款式,皮褂,勞動護身兼防風寒用。以整張獸皮製成,男女均穿。各地型制略有區別。大致有長皮褂:前開襟、圓領、塔肩、無袖、寬腰、擺齊膝、肩擺沿成自然毛邊。男性多以熊、岩驢等厚型皮板作料,婦女多以羚羊、山羊等軟皮板作料。長毪氈褂:基本形制同皮褂,不同之處是長袖。質地以綜黑色毪子或薄氈為料,領袖襟擺均滾紅邊。亦有盛裝用褂,款式不同之處是高領、無袖、統腰,以上等彩花氆氌細毪子、藏片等為料,色彩絢麗,多見於康南農區。
披風,防風寒雨雪用,質地有氈披、毪披之別。氈披:前開襟、平領。無袖敞腰。展開後呈半圓形。擺齊膝以下,領口有系帶,沿肩飾黑色雲紋布制花邊。原白羊毛氈為底料,常見於牧區。毪披:以四方形毪子為基本形體,無領無袖,上角近領處嵌以領花、系帶,下邊近擺處垂有長穗,以染色細毪子為料,常見於農區。
裙,主要有兩種型制。百摺裙:折皺平整有序、折皺約有五十至六十不等,多則達108 道之吉祥數,長齊腳背,以各色彩花氆氌或錦緞拼縫,亦有黑色綿布、平絨等為面料的,為康南農區特有盛裝。圍裙:多見於嘉絨生活女裝,形制為四方形裙面、前後腰各一幅,後幅大於前幅,長齊腳踝,配織花腰帶,裙角有絲線綉紋,質料多為卡其、平絨等軟薄型,以黑色為多,莊重大方。 三、康巴服裝佩飾
服裝佩飾是服飾文化中的華彩部份。如同大海中的浪濤,草原上的格桑花朵,更像天空中的片片彩霞。藏族的服裝佩飾工藝品中絕大部分是以金銀珠寶為主。這與藏族人的生活環境有關,艱苦的物資生活環境造就了他們對精神文化,理想美的嚮往和宗教信仰的強烈追求。藏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以游牧生活為主的民族,到了近現代,這種生活方式仍占很大的比例。正因為如此,牧民們十分重視著裝的佩飾,把自己的主要財富轉換為金銀珠寶佩戴在身上,以便保存、遷徒。一個比較富有的牧女,著裝佩飾的價值往往超過萬元,以至十多萬元,個別富裕者甚至達到百餘萬元,這是一家數代人經過艱辛積累的全部財富。每逢佳節或喜慶的日子,牧民們都喜歡爭先恐後地把自己家傳所有的裝飾品佩戴出來。這既是對財富的炫耀,又是一種精神美的展示。
由於藏族人篤信佛教,因而裝飾品的造型和圖案也具有強烈的宗教象徵意味。名貴而玄秘的九眼寶石、象牙佛珠、珊瑚項鏈、象牙圈、密蠟寶石、金護身盒,右旋海螺等,從中無不寄託著他們對神靈的祈禱、對現實生活的珍惜和對未來美好理想的渴望追求。這種把理想、信仰、財富、文化、審美熔為一體的服飾藝術,是藏族服裝佩飾工藝的一大顯著特色。
康巴地區的藏族服裝佩飾工藝具有獨特的地方性。如昌都的金銀佩器、甘孜白玉河坡、新龍等民間所產的各類藏刀、佩飾等。從金銀製品的造型變化,單元圖案組織的巧妙,到製作工藝的精湛,無不顯示出康巴地區能工巧匠們的嫻熟技藝和極其豐富的實踐經驗,同時體現出了康巴服裝佩飾工藝的璀燦。由於康巴地區自古以來就是藏漢往來的樞紐地帶,藏漢文化的頻繁交流,使康巴服裝佩飾工藝品既有著濃郁的藏族本土風格特色,又兼收並蓄了漢族工藝品的長處,風采獨具。這些金銀製品不僅製作巧妙,裝飾精緻,而且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特別是金銀製品上所表現的富有朝氣和民族特色的裝飾紋樣,如日月造型、「朗久旺丹」圖案、「雍宗」圖符、「吉祥八寶」圖案(吉祥結、妙蓮、寶傘、右旋海螺、fa輪、勝利幢、寶瓶、金魚) 等。這類具有深刻象徵內涵的宗教圖案,經過民間藝人們的匠心處理,使單純的圖案,不僅紋樣構成變化豐富,裝飾性濃厚,而且注入了世俗化的意味。逐漸成為藏民族世代相傳,經久不衰,喜聞樂見的服裝佩飾紋樣。 康巴服飾的佩飾豐富多彩,門類齊全,款式多樣,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康巴嘉絨姑娘服飾
發式:男子發飾有披肩式長發、自然式卷發、普通式短發等。其中猶以英雄結式盤發為康巴男子獨有發型。此為以黑色絲線或牛毛與發合編發辮,辮端加編紅色絲線,左向纏盤於頭,使紅絲穗垂於額側。盛大節日跳鍋庄時,男子辮發中還加紅、黃、綠等綢布,再將粗長的彩辮盤於頭上,形成碩大的盤頭。辮股上套象牙圈、戒形銀質嵌珠發;而婦女發式,有細密多辮披於肩後,在腰身後用紅色或彩色絲線束為一把扎在腰帶內的多辮式。有用紅絲線、毛線或五彩絲線、毛線編獨辮或雙辮,然後盤於頭上或頭帕上等。
頭飾:男女皆喜用象牙圈、戒指形銀質嵌珠和銀質圓形式飾件為辮飾。婦女則用綠松石、琥珀、銀泡等作頭飾。尤以婦女頭飾最為典型。
牧區婦女頭飾。材質名貴,質地華麗,色彩斑瀾,形式多樣,有在額上或頭頂處佩戴大枚琥珀或鑲珠銀盤,呈一點式樣式。有頭頂及兩鬢對稱佩戴嵌珠銀盤,呈三角式樣式。有頭頂、後腦兩鬢各佩戴一枚黃色琥珀或嵌珠銀盤,呈梅花式樣式。頭飾中還有專門的以皮革或紅呢製成寬長的墊帶,上面綴滿銀泡、銀盤花或黃色琥珀、紅珊瑚的頭飾帶。這種頭飾帶有僅從前額經頭頂、後腦及腰後戴一根頭飾帶的。也有再從額際兩側經雙鬢、雙肩於腰際戴二根頭飾帶,呈三根頭飾帶的,還有以紅珊瑚珠,綠松石編串成環狀帽飾的。也有以象牙、紅珊瑚珠、珊瑚樹、琥珀、綠松石編串成盔狀帽飾的。在佩戴頭飾帶的同時,雙鬢還懸掛紅珊瑚、綠松石串珠。
康北農區婦女頭飾較簡略。僅用小型銀盤花和少量紅珊瑚、琥珀裝飾。多用綠松石珠裝飾雙鬢細辮子。
康南農區婦女若不戴頭帕或不盤發辮的,則多以細密多辮垂於身後,發辮右邊編90 根,左邊辮140 根,然後用獐皮條將發辮分別串編成左右兩片,左片先朝頭頂用右片覆蓋成方形,稱「扎得」,再將雙鬢散發各編三根細辮。兩耳角上各掛四根珊瑚枝。額前梳齊眉流海。還有將一對大枚琥珀或銀盤花左右對稱佩戴於頭部呈雙角狀或頭頂僅佩戴一枚琥珀或銀花呈獨角狀。還有用銀絲纏發辮,盤頭時正好把銀辮置於頭前。耳飾:男子有環形銀質大耳環。燈籠形銀質嵌珊瑚大耳環。婦女耳環有金、銀質環形、燈籠形嵌珠、龍頭形嵌珠耳環等。項飾:婦女有金、銀質、嵌珠寶的各種型制、花色的領花。
胸飾:男子用貓眼石、紅珊瑚等珠寶串起的項鏈。銅、銀質鏨花鍍金「呷烏」(護身盒) 。婦女有各色珠寶項鏈;銀質項盒、銀項鏈。此外,還喜佩戴各種護身飾物,如:道行高深的高僧大德的像章、裝有祈願文或咒語、魔符圖案的方形緞制護身包;紅色或黃色的絲、綢、毛線編織的吉祥結;被民間稱為「天降鐵」或「雷鐵」的玄密佩飾物,經高僧活佛加持被視為具神秘咒力的念珠等。
手飾:男子皆有金銀質雙龍頭、單龍頭、麻花形手鐲。有象牙手鐲。婦女還有各種玉石手鐲。男女皆有金銀質嵌珠寶戒指。男子還有象牙板指環,各種玉石板指環。
腰飾:男子腰飾主要有火鐮袋、皮包、腰盒、吊刀、長腰刀、腰帶式錢包等。婦女腰飾主要有雕花銀包腰帶、皮包、腰盒。各式針線盒、奶桶鉤、小吊刀、銀鏈等。
背飾:婦女們的專用品,常與頭飾相連,多為條形紅色皮底、緞底或黑金絲絨底上從頭至腰依次排列琥珀、珊瑚、銀泡飾、銀元、藏洋等作為裝飾。在黑色的發辮上特別突出,更加強了女性柔美娟麗、婀娜多姿的線條美。
尾飾:男女服飾中最具風採的部份,多以寬大絢麗的紅、黃、綠、蘭綢布呢絨扎腰間後從腰後垂懸至腳下,婦女一般為單色,男子則多色,形成如同鳥尾狀的裝飾,在手舞足蹈之時,或微風吹拂下,女則大有輕盈飄飛如仙女升空之態,男者則如五彩繽紛的彩虹繞身,眼花繚亂,又如草原雄鷹展翅翱翔蒼穹,令人心馳神往。
康巴藏族從男人到女人通身的佩飾,真可謂五彩繽紛、琳琅滿目,這些斑駁陸離的服飾工藝品,觀之無不使人耳目一新,嘆為觀止。由此也可窺見康巴藏人對美的多方面、多層次、高水準的精神追求和習俗貫制。
四、康巴各地服飾文化風采
鄉城服飾:在康南的鄉城、稻城、得榮一帶,由於臨近雲南納西族地區,其服飾也受納西族服飾文化的影響,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鄉城女子連衣裙被其他藏區稱為風裝,形成於文成公主進藏時期,由納西族婦女穿的齊膝圍裙演變而成。風裝左右胸襟分別鑲有紅、黃、綠、藏青、黑金絲絨五塊三角形布料,分別代表: 福壽、土地、先知、牲畜、財產。背部嵌一塊綉有吉祥圖案的「公熱」,一般為綠色;下連後部有無數褶皺的十字花氆氌呢彩裙。風裝用料講究,以手織氆氌為上品,婦女頭飾亦別具一格,將頭發辮成上百根小辮後,橫向編織成網狀,再披戴在頭上,兩耳角上分掛四根紅珊瑚枝,更加顯得光彩照人,在藏區實屬少見。
鄉城男子服飾與整個藏區男式服飾融為一體,也用水獺、虎豹皮等包裝得華貴大方,配上刀槍更顯威風凜凜,剛毅雄強。稻城服飾:有自身地方的特點,女子背部從頭上低垂腰肩的發辮多達百根,且投入精工製作的十字花氆氌尼裙袍,裙袍腰間皺褶達四五十條,發辮間掛上珊瑚珠,琥珀、玉石,以及金銀飾品,姑娘們前額上留有一份齊眉留海短發,古色古香。
男裝服飾多為原生白氆氌料作成,給人一種簡潔、坦盪、清爽之感。但最具特色的當屬整張狐皮栓擠而成的狐皮帽,其栓擠形式的造型十分考究,整體給人以自然、質朴之美的精神享受。
昌都德格服飾:德格人極重服飾。男裝以華貴莊重為特點,頭盤發,且戴紅絲寬帽,耳飾金銀大耳環,其上鑲掛九眼石或珊瑚,身著水獺、豹皮為飾的長袖袍,手帶象牙圈或金銀手鐲,指套縷花白金戒指,胸佩銀制「嘎烏」,腰系長綵帶,佩長刀,背獵槍,足蹬藏靴,更顯粗獷剽悍的英姿。
女子服飾重華麗,以各色紅絲線加粗長大辮,頭戴象牙、蜜蠟、珊瑚,頸部佩寶石串珠,頭背札佩銀制的餅鈴,腰掛精巧小藏刀,加佩玲瓏精緻的針線盒、奶鉤等吊飾,加之領袖鑲飾極具民族色彩的花邊圖案,更具女性飄逸、秀美、瀟灑的風采。
白玉服飾:婦女特別重頭飾,額著一顆黃色琥珀,中嵌一粒紅珊瑚,具有鮮明的個性,顯示姑娘柔美多姿、落落大方的美貌神態和康巴姑娘健美、靈秀的英姿。白玉男子服飾則集農區、牧區服飾之精華於一身,表現了康巴漢子挺拔粗獷、陽剛豪放的特點。
石渠服飾:在康巴首屈一指,男兒穿著似雄鷹展翅般寬大矮健的鑲虎豹皮寬邊長袍,著紅色長袖襯衣,腰後飾數條彩虹般絢麗飄撒的五彩腰帶,頭戴圓柱形高頂紅色絲蔓帽,腳蹬高筒皮靴,腰插長劍,背挎鋼槍,一派男子漢兒勇健剛強、英武瀟灑之態。女子著裝富貴端莊,長袍喜用紫紅色氆氌呢,襟邊飾寬大水獺皮組嵌圖案,以金絲緞條邊點綴,著挑紅色長水袖襯衣,頭披長辮,頭、頸、胸、腰、耳、腕飾金銀珠玉佩飾,服飾之豪華,作工之精細,令人嘆服。

㈡ 」給桑梅朵」是什麼意思

梅朵藏語對花朵的稱呼。
藏區有很多女孩叫梅朵 比如格桑梅朵等等。

與艷梅朵女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粉色裙子小女孩闖關 瀏覽:698
新生兒褲子需要多少針 瀏覽:361
又一位穿校服的歌手走紅 瀏覽:407
如何洗純棉衣不會縮水 瀏覽:355
高中清純校服 瀏覽:374
塑料手工裙子製作視頻教程 瀏覽:485
與牛仔褲搭配的鞋子top9 瀏覽:332
香芋紫裙子最佳搭配 瀏覽:642
溫州童裝廠家電話 瀏覽:73
藍色西服配什麼襯衫 瀏覽:820
棉麻秋款女裝批發 瀏覽:717
玲姐童裝批發怎麼樣 瀏覽:844
賣男裝用到的英語有哪些 瀏覽:533
裙子肥了怎麼收腰 瀏覽:954
凳子舞裙子 瀏覽:482
保暖睡衣能不蓋被子嗎 瀏覽:767
怎麼去除褲子上的鼓 瀏覽:815
衡陽縣實驗學校強制學生訂校服 瀏覽:892
4位小夥子神速反應將其制服 瀏覽:904
起亞車注力皮帶異響 瀏覽: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