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木蘭換上女裝後,「火伴皆驚忙」,這一細節描寫所起的作用怎樣
火伴:通假字「夥伴」。
皆:都。
驚忙:驚慌忙亂。
木蘭換上女裝後,大家才知道木蘭是個女滴。
都感到很意外,都不知道該如何對待她了,所以顯得有些慌亂。
② 木蘭的性格特徵
男人味
③ 木蘭詩中描寫木蘭歸家穿女裝側重於它的什麼性格特徵
寫她雖為女兒,卻有男兒的雄心壯志,和男兒一樣征戰沙場,但她也有女兒的溫柔甜美,更突出了木蘭的優秀。
④ 與家人相聚,恢復女裝的木蘭有什麼性格特點
農村婦女木蘭
⑤ 花木蘭穿女裝時的片段注重於木蘭怎樣的性格特徵
木蘭溫柔可愛的性格特徵
⑥ 木蘭是個怎樣的形象
中國北朝長篇敘事樂府民歌。又稱《木蘭辭》。最早著錄於陳釋智匠《古今樂錄》。後收入宋代郭茂倩《樂府詩集》。一般認為是北魏與柔然戰爭中民間創作的作品。關於木蘭其人其事,文獻雖有種種記載,但均屬民間傳說。這首詩敘述了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榮立赫赫戰功後重返故鄉的故事。塑造了木蘭樸素善良、驍勇剛強的巾幗英雄的形象,歌頌了她深明大義、勇於獻身的崇高精神和不慕榮利的崇高品德,充滿了濃烈的浪漫主義氣息。全詩緊緊圍繞「木蘭是女郎」這一特點來精心選材,中心突出,繁簡得當,語言剛健質朴,風格粗獷豪放,代表了北朝樂府民歌的傑出成就,也是中國文學史上極為罕見的作品之一。直到今天,舞台銀幕上的木蘭形象仍然激勵人們的愛國情操。
《木蘭詩》寫了一個光輝的藝術形象。我們不必把這個故事當成真人真事來考證。但有些研究者對這篇作品產生的時代和地點的考證,我們大體是同意的:它即使經過唐人的修改,但應該是產生於北朝的西魏或較前些的北魏。這一時代的清況,有幾點是可以確定的:
(一)當時的中國是封建社會,無論南朝或北朝,都有整套的束縛勞動人民——尤其是勞動婦女的封建社教;
(二)當時戰爭頻仍,在沙場戰死的,兵慌馬亂時被屠殺、被折磨死的,當然都是人民;
(三)當時的賦稅、徭役,特別是軍事徭役,極為苛重,民不聊生。
總之,這是魯迅所說的「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①在這樣的時代中,有《《木蘭詩》所描寫的木蘭的形象,應該說是一個女英雄的形象。為什麼呢?
第一,木蘭是一個經常「當戶織」的勞動婦女。在父親年老,小弟年幼,也就是都不能去服兵役,而又被迫不得不去服兵役的情況下,她毅然決定冒著雙重的危險——兵凶戰危和喬裝可能被識破的危險,女扮男裝去代父從軍,這當然是英雄行為。徵兵徵到了老年人,木蘭對這樣的情況是沒有辦法去改變的,於是以自己的充滿著人道主義精神和自我犧牲精神的英雄行為來保全年老的父親和年幼的弟弟。從這一行為可以看到木蘭的舍己為人和勇敢、堅毅的優秀品質。
第二,「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傅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木蘭就在那麼緊張的情勢下,萬里行軍,到了苦寒的邊塞,參加了長期的酷烈的戰斗。她終於堅持過來,而且勝利歸來了。這更是木蘭的非常勇敢、非常堅毅的優秀品質的突出表現。
第三,木蘭在勝利之後,「不願尚書郎」,只願「還故鄉」,這同樣是英雄行為。她充滿著勞動人民的驕傲,完全輕視封建時代很多人所寤寐以求而惟恐不得的東西——做官。作為勞動人民的木蘭的這一見解,是大大高過於很多滿腹詩書的人們的。
第四,木蘭回家以後,也就是說,她已實現了自己的保全老父幼弟的志願以後,就像過去勇敢地換上男裝一樣,她也爽快地仍舊換上女裝。她絲毫沒有矯揉造作,也絲毫不覺得自己是了不起的英雄,只認為自己還是一個和過去一樣的普通婦女。「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 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這一切,她覺得多麼熟悉,又多麼平常!這都表現了一個勞動人民的英雄人物的表裡如一、質朴謙遜的本色。
魯迅說:「戰士的日常生活,並不全部可歌可泣的,然而又無不和可歌可泣之部相關聯,這才是實際上的戰士。」②這句話,對於理解木蘭這一英雄形象,也是有啟發作用的。
我們從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到,木蘭身上有中國古代千千萬萬勞動人民的高尚精神品質的集中表現。她是英雄人物,是人民理想中的女性的化身。木蘭的形象是中國古代傑出的文學作品中出色的藝術形象之一。
我們必須明白,《木蘭詩》的出現,木蘭形象的出現,有巨大的歷史社會意義。像木蘭這樣的勞動人民的女英雄形象的出現是史無前例的。在《木蘭詩》以前的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不是沒有用肯定的、贊美的態度創造出來的正面的女性形象,但創造出這樣出色的勞動人民的女英雄形象,並當成和男人相同甚至超過男人的英雄人物來歌頌,就我們接觸到的資料,還不曾有過。因此,木蘭形象的出現,在中國封建社會的文學作品中是第一次顯示了勞動人民樸素的男女平等的觀念。這在客觀上是對男性中心的封建社會的一個抗議。這抗議,即還比較微弱,但它是最先出現的,因而仍然是十分重要,十分可貴的。
在當時,這已經是萌芽狀態的新事物了:木蘭的形象的描寫令人信服地揭示了這樣的生活真理:木蘭是女人,是一個具有崇高的精神品質的女人,她沒有任何屬於脆弱者一類的因素;她能夠完成最艱巨的工作——包括百戰沙場那樣的當時人們一向認為女人不能夠做的工作;她還是在缺乏一般條件(還得扮男裝)的情況下擔任這項工作的,而且完成得比男人更好。這不是向封建社會的男性中心的思想投出了結實的一樣嗎?
人民創造了木蘭的形象,也是把她當作勞動人民的代表的。那時的勞動人民(包括男人和女人)都是被壓迫被剝削的。木蘭的形象顯示了勞動人民對社會,對時代的願望和要求,也表示了他們對社會、對時代的抗議。木蘭形象的創造帶有浪漫主義的傅奇色彩,但思想情感是健康的,這樣的創作方法基本上是現實主義的。從木蘭形象中顯示出來的勞動人民的願望、要求和抗議,是深深地生根於現實的。木蘭,她要求勞動,她回到家裡,即刻恢復了原來的面目,這表明她對原來的勞動生活的熱愛;完全可以想到,她又將不倦地「當戶織」了。木蘭,她要求過和平生活,她希望父母兄弟姐妹團聚;在戰爭結束後,她什麼都不要,只求有「千里足」很快地送她「還故鄉」;她愛家鄉,她愛家鄉的親人,她愛家鄉的和平生活。木蘭,她從軍是為了代替年老的父親,為了爭取和平勞動的生活。在詩的開頭,從她對戰爭所帶給人民、帶給她一家的災害的憂慮中,也表現了勞動人民對戰爭的抗議。可以說,人民的作者創造了木蘭,正寄託了在當時可能有的合理的生活理想。高爾基說:「雖然民謠底作者們生活得很艱苦,他們的苦痛的奴隸勞動曾經被剝削者奪去了意義,以及他們個人的生活是無權利和無保障的。但是不管這一切,這個集團可以說是特別意識到自己的不朽並且深信他們能戰勝一切仇視他們的力量的。」④這也符合中國民歌——特別是像《木蘭詩》這樣的民歌的情況。
《木蘭詩》也像一切民歌一樣,充滿著樂觀主義精神。它是明朗的、愉快的、健康的。民歌的優良傳統在《木蘭詩》中得到很集中的體現。可以說,《木蘭詩》是勞動人民生活理想勝利的喜劇。《木蘭詩》的開頭幾句確是寫木蘭的憂慮,但這是真實地揭示了木蘭那種「腸一日而九回」的精神狀態,使人更深刻地體會到她的代父從軍行為的難能可貴的正義性。
⑦ 木蘭回家穿女裝在外穿男裝可以看出他是什麼樣的性格特點
木蘭回家穿女裝在外穿男裝可以看出他是十分要強的性格特點
⑧ 木蘭恢復女裝夥伴看到之後的作文 300字
特別要提到《花木蘭》的亮點,即趙薇、陳坤兩位的表演,趙薇是把《花木蘭》當成自己影視生涯代表作來演的,很投入,呈現出的影像效果基本理想,特別是她在戰場上的那種霸氣,完全顛覆了觀眾以往對趙薇的認識。陳坤柔的一面和剛的一面在《花木蘭》里都有表現,他在木蘭面前能真正鬆弛下來,盡顯表演張力。從趙、陳二人看,兩人之間能形成某種氣場,讓觀眾目不轉睛,這是《花木蘭》能立住的最大基石。
文/譚飛
53. 感人——不要被《花木蘭》的大場面遮蔽你的雙眼,這實際是一部情感滿溢的電影,有最讓人慾罷不能、凄慘悲涼的愛情,有最讓人感動流淚的兄弟情誼。回想起看電影現場,周圍的觀眾都在不停拭淚,身後還有一個觀眾嚎啕大哭。
成長——電影的最大看頭還是花木蘭本尊。花木蘭代夫從軍,從一個普通士兵成長為一個助將,又從一個助最終提拔為將軍。木蘭浦入營即被文泰識破女兒身,有一場非常驚艷的溫泉浴戲。木蘭的內心雖然穿上盔甲,風餐露宿,滿臉滄桑,但是深藏在她內心的還是不願意戰爭,她都曾幾次想退出,但是因為親情,因為兄弟情,因為國仇家恨,因為若有若無的愛情,她經過艱難的心理戰爭,毅然克服自己情緒,上陣作戰。
電影一開始,木蘭身著女裝靚麗非凡,再到結尾,再看她身穿女裝,對鏡貼花黃,面孔不再是那個面孔,機杼還是那個機杼,木蘭的內心成長又有多少呢!這是一部女人的成長史,又是一部一個人的成長史,已經突破了性別,因為是人性。凡是人,都會有各種情感。
⑨ 還鄉的木蘭完全恢復女性形象的句子
懷鄉的木蘭完全恢復女兒形象的句子,花木蘭回到了家鄉,又穿上了女裝,干起了家務
⑩ 木蘭回到家後恢復女裝,夥伴們吃驚,朝廷知道後又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呢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木蘭
其中一個基佬對她說:「卧槽 木蘭你竟然是女的!」_(:з」∠)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