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西方現代景觀設計師有
造園時代:造園術(Garden Craft)、造園(Garden Making)、園林設計(Garden Design)、造園藝術(Garden Art)
歐美國家在18世紀中葉以前手工業時期,只有供皇帝使用的獵苑(Hunting Park)(相當於中國周文王之囿)、皇家營苑、王子或貴族的城堡園林、貴族的別墅(Villa),園林、寺廟園林、富裕階層的私園。其中,獵苑和寺廟的聖林是自然的或半自然的。其餘都是人工建造的。因此,園林必須是人工建造的。歐洲18世紀以前的自然風景不能稱為garden,只能稱為park。這個park與後來的urban park,publicpark是完全不同的,後者是人工建造的,而前者是自然的。當時的人造園林有下列許多類型:
(1)果園(fruit Garden)、廚園(Kitchen Garden)、葯草園~Herb Garden),這一類園林,是園藝學科的園林,以果品、蔬菜、葯草等實用功能為主,不能列入園林藝術范疇。
(2)綠色雕塑園(Topiau:Garden):迷園(Maze、Labyrinth)、結紋園(Knot Garden)、花壇園(Parterre)(主要是把許多knot Garden和許多Carpet bed毛氈花壇組成一個中軸對稱的花壇群),這類園林的布局造景都是中軸對稱的,可算是一種幾何式美術作品。
(3)階地露壇式園林(Terraee Garden):是義大利山坡較大型的園林,是建造在山坡梯形台階地上的幾何式園林,這類園林,可列入園林藝術類型。
(4)平地幾何式園林(Flate Geometrit:Garden):法國、巴黎郊區由勒.納特亥(Le Notre)設計的「凡爾賽營苑「(Versailles),是這一類大型園林藝術的「典範「,是西方幾何式園林藝術的頂峰。
這個時期的園林中,第一類是實用園林,沒有什麼藝術設計,都是由園丁或園主人自行安排建造的,是小型的。第二類是中型的,有美術沒計,中軸對稱,有的場合也配上水池、噴泉、雕塑或花架、亭、榭。一般布置在別墅、住宅建築物外圍,花園不是主體而是配體,是美術創作,但不是藝術創作。第三類是大型主題園林,包括階地露壇式園林與平地幾何式園林像凡爾賽宮苑,面積近萬畝(約666hm2),是西方園林藝術的代表。當時的園林設計、施工、管理也沒有專業的分工,都是由一個園丁(gardener)完成的。凡爾賽宮苑面積雖近萬畝,但人工建造部分,不超過4000畝(約266hm2),中國完全由人工建造的圓明園,也不過5000畝(約333hm2)。由於面積不大,所以,即使沒有生態學知識,也還可以應付。而且,當時西方的生態學還沒有問世。
總之,那個時期的園林,除少數主題園林以外,大多數只是建築的延伸和擴大部分,是室外的綠色建築。西方的幾何式整形園林與中國的自然式山水派園林是完全對立的。由於大城市還沒有出現,所以也根本沒有供城市居民共同享用的"公園"(public garden,urban garden)。法國的凡爾賽宮苑的主要規劃師勒.納特亥起初師從宮廷畫師,後來又跟隨父親(宮廷園丁)在宮廷中從事園藝師助手的工作,所以有機會多年在宮廷中學習園藝和造園工作。他當時被稱為:"王者之造園師和造園師之王"(the gardener of kings and king of gardeners)。當時,即使像勒·納特亥這樣的造園大師也沒有從事幾萬畝以上的城市大公園、田園城市、城市園林綠地系統規劃或風景名勝區規劃工作的機會。
1.2風景造園時期(Landscape Gardening)
18世紀中葉,歐洲發生工業革命,接著出現了城市化,城市居民厭倦了那種精雕細刻、修剪整形、中軸對稱、了無生趣、費工費錢的幾何式園林。而與此同時,中國的充滿生趣的自然山水式園林,通過乾隆的畫師、法國傳教士王致誠傳入歐洲,震動了整個歐洲園林界,以致英國的整形幾何式園林在18世紀後期幾乎完全消失。
(1)賴普敦(Humphrey Repton)(?-1818年)與風景造園學(Landscape Gardening) 賴普敦是英國第一位造園家,他提出了"風景造園學"(Landscape Gardening)和"風景造園師"的專門名詞。他曾說:"只有把風景畫家和園丁(花匠)兩者的才能合二為一,才能獲得園林藝術的圓滿成就。"
(2)英國自然風景式園林(The English Landscape School)的產生
肯特(William Kent)是早期英國自然風景式造園家,他拋棄了幾何式園林,代之以自然風景式園林。他說:"大自然是厭惡直線的",他把前人遺留下來的通直的林蔭大道,全部破壞,並採用中國"曲徑通幽處"的方法加以改造。他的學生勃朗(L Brown)(1715-1783年)在英國也非常有名,勃朗把歷史上遺留下來的義大利幾何式園林,全部改造為"自然風景式園林",人們都稱他為"萬能的勃朗"。勃朗的繼承人賴普敦於1806年在著作中寫道:"那些用欄桿圍起來的石頭平台,壯麗的石級、拱門和人造的山洞,高聳的修剪樹牆,壁龕和後退部分,處處裝飾著雕像,……那種義大利幾何式園林,……什麼雪泥鴻爪,什麼斷垣廢址,都已盪然無存!"(遺憾的是,這些在18世紀末期,已經被英國風景園林家毀掉的幾何式園林,現在又被我們的某些現代園林師拷貝過來,充作後現代派園林來兜售)英國的浪漫主義自然風景式園林便由此產生了。雖然後來受到過另外一些造園家的反對,不過英國自然風景式園林已經經過歷史的長期考驗,必將繁榮不衰。
應該特別引起重視的是,歐洲在18世紀以前,風靡了幾世紀的兒何式園林是歐洲造園大師受到中國自然山水派園林的震撼以後,由他們自己親手將原有幾何式 園林加以拋棄或改造的。
2 在工業革命與城市化以後,西方園林學科的發展
2.1奧姆斯特德與Landscape Architecture
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的環境規劃設計學院勞萊教授(Prof.M.Laurie)在其著作《An Intrnetion To Land-scape Architecture》中寫道:"一提到Landscape Architecture(以下簡稱L.A.)這個專業術語,便是一個費解的難題,專業工作者常常因為他們的現代專業觀念被社會誤解而苦惱。因而還常常用風景造園(Landscape Gardening)來解釋,但是又經常用總體(Site Planning)、城市設計(Urban Design)和環境規劃(Environmental Planning)等術語去闡明L. A.這一術語的廣泛含義和工作深度。"這個費解的術語:Landscape Architecture,是美國風景園林師之父奧姆斯特德(F.L Olmsted)在1858年創造出來的新術語。奧姆斯特德是辦農場和從事土木工程技術工作的,並未受過L A「的專業訓練。他本人設汁過華盛頓特區市中心及市中心的國家首都公園、紐約中央公園、波士頓墓園、密歇根州立大學的校園,:他設計過城市公園、個人私園、城市規劃和道路交通網規劃、用地規劃、居住區規劃和面積超過3000km2的約瑟米蒂(Yosemlte National Park)國家天然公園(相當於自然保護區)的規劃、波士頓市園林綠地系統規劃以及哈佛大學阿諾德樹木園設計。他把所有他從事過的性質很不相同的工作統統稱之為"Landscape Architecture"。所以勞萊教授說:"無怪乎人們對於Landscape Architecture到底是干什麼的?在思想上引起了混亂。"
2.2國際風景園林師聯合會(IFLA)與Landscape Architecture
美國是世界上工業化發展最快的國家,早在1789年,華盛頓當選為第一任總統,他雖然是在紐約宣誓就職的,但他深感美國的特大城市,如紐約、芝加哥、費城 等,早已不適宜作為居民理想的生產、生活環境和人居環境,因此他拋棄了紐約和費城,而另建華盛頓特區作為首都(當今中國現代化理想城市的建設者,正在熱衷 於抄襲摩天大樓集中的香港模式,而香港模式又不過只是過時的紐約模式的拷貝)。並於1801年,將首都從費城遷往華盛頓特區。
1945年美國的原子彈在日本廣島爆炸,核污染危害波及全球。Landscape Architecture這個新的學科、新職業,就是在上述人類環境危機不斷嚴重的情況下,應運而生的。當時,世界各發達國家的Landscape Architects們多次集會,醞釀針對L.A.這一新的學科,成立一個國際同行聯合會,以促進這一新學科的發展。最後終於在1948年9月,在英國劍橋召開了這個國際學術團體的成立大會,將這個國際組織定名為"International Federation。f Landscape Architects"(縮寫為"IFLA")。章程規定,這是一個非政治性的、非營利性的國際學術團體。迄今,該聯合會已有50多個國家的學術團體參加,總會沒在法國巴黎,下設三個分會。IFLA只吸收代表一個國家的學會作為團體會員參加並作為理事。如果這個國家的學會不參加團體會員,則由IFLA選一位該國有成就的學者作為個人理事。由於某些原因,中國風景園林學會尚未能加入IFLA,所以筆者從1983年至今,一直是IFLA總會的個人理事。
對於20世紀Landscape Architecture這一學科和職業,IFLA在其章程的宗旨中是這樣闡述的:"鑒於世界各國人民的長遠健康、幸福和歡樂,是要建立在人們與他 們的生存環境和諧共處和明智地利用資源的基礎之上的:又由於那些增長的人口,加之迅速發展的科學技術能力,導致了人們在社會上、經濟上和物質上對資源需求的不斷增長!又由於為了滿足那些對資源不斷增長的需求而不致惡化環境和浪費資源,這就要有一種與自然系統,自然界的演化進程和人類社會發展的關系相密切聯系的專門知識,專門技能和專門經驗。這些專門的合格的知識、技能和經驗,我們已在Landscape Architecture這個專業的實踐工作中找到了。"這就是Landscape Architecture這個學科和專業的現代概念。
2.3國際大地規劃教育學術會議與Landscape Planning
1986年3月,在美國哈佛大學設計研究生院舉辦的國際大地規劃教育學術會議(World Conference。n Ecation For Landscape Planning)明確闡述了關於Landscape Planning學科的含義:"這是一門多學科的綜合性科學,其重點領域關繫到土地利用、自然資源的經營管理、農業地區的發展與變遷、大地生態、城鎮和大都會的 景觀。" 這個國際大型學術會議,是由聯合國自然與自然資源聯合會(IUCN),EXXON教育基金會和美國哈佛大學設計研究生院聯合舉辦的。大會邀請了26個國家88名國際著名學者參加討論,其中特邀了19名學者作了學術報告,筆者也是其中之一。筆者接到大會寄來的邀請信中明確地闡述了關於Landscape Planning學科的含義。這次大地規劃教育學術會議在論文報告中,還選拔出2名國際大地規劃教育典範,筆者是其中之一。根據這次大會闡述的Landscape Planning的含義,筆者把它意譯為"大地規劃",認為它是這個行業的具體工作,而且這一學科的最現代觀念已經擴展到"地球表層規劃"了。所以在18世紀,人們把Landscape Planning澤作"景觀規劃"是可以的,但到了21世紀,還是那樣翻譯的話,就不確切了,與國際學術界就很難接軌了。
3 在歐洲工業革命以前,中國造園藝術的發展
3.1中國古典園林藝術以及"人與大地"關系的古典哲學是人類文化的典範
國際大地規劃與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師聯合會(IFLA)的第一任會長和終生名譽會長英國傑列科爵士(SirG.A Jellicoe)曾經在1985/861FLA年報發表論文《伊甸園的探索》(1985~1986的IFLA年報發表的淪文)中說:·關於園林甚至大地(Landscape)的文化,全世界都是建立在以下三大文化主流的基礎之上的。第一是中國,第二 是西亞,第三是希臘。特別是中國,她的這種特有文化,是從她自己這塊土地上生長出來的,後來傳到日本。到了18世紀中葉,對整個歐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那時正是工業革命以後,城市化開始蔓延的時期)傑列科又說:"這是一種藝術,它是在如下「哲學思想「的基礎上孕育出來的一種藝術,那就是:「人只是大自然有機組成部分中的一部分(人不是大自然的主宰),人是和大自然自身一樣,在沒有達到他的極限之前,他作為大自然從屬的地位,是不會改變的「,這種中國哲學會使「人與自然「 兩者之間的關系,長期保持一種非常平靜與安定的狀態。還有真正令人激動的是大自然的奇景,例如,撲面而來的暴風驟雨,隨風起舞的樹木,轟隆瀉落的飛瀑,它們使我們平靜的生命之流,激起了陣陣波瀾。又如中國文人在園林中種植芭蕉,是為了傾聽雨打芭蕉的曲調。在中國或口本茶庭中產生的這種對自然美的敏悟,是西方人所不能領悟的。"
3.2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在國都中心建設大園林的國家
全世界的文明古國,除了中國以外,從埃及、巴比倫、希臘、印度到羅馬帝國,在城市中心,一般都是沒有園林的,城市的皇宮和民居也很少樹木和園林。現在我 們見到的義大利威尼斯,實際上是一座建築密集的石頭城,城市中的聖·馬可(SL Mark「s Square)廣場,全是石材鋪裝的地面,沒有草地,也沒有樹木。義大利佛羅倫薩的威奇歐廣場(Palazzo Vecehio)、米開朗琪羅設計的羅馬市政廣場,都只有雕塑、噴泉,而沒有樹木和花草。梵蒂岡的聖·彼得大教堂前的大廣場,也是一棵樹也沒有的花崗石鋪裝場地。(遺憾的是當今最理想的花園城市--澳大利亞的首都堪培拉,在國家高等法院前依然移植了一個聖·彼得廣場,這種新瓶裝舊酒的習慣思想,是多麼的頑固啊!)。這些廣場都是城市熱島效應的熱源,會惡化舒適的城市小氣候。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至少在公元前100多年)在城市中,或城市中心建設大型園林的國家。當今全世界發達國家的城市建設,正在向中國學習;但是我們的城市建設,卻正在風靡一種噴水、雕塑的花崗石廣場,一棵大樹也沒有,使城市變成熱島,並把這種古老落後的設計標榜為現代化新思潮。
中國歷代皇城中心,建有大型自然山水園林,仍然保留至今的,便是元大都大內的西苑,即西方所稱的海宮。西苑范圍相當於今天的北海和中海,面積近2000畝 (約133hm2),水面名為太液池,池中小山名為蓬萊山,上建廣寒宮。13世紀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Marco Polo)在此朝見蒙古族皇帝,他把這座海官驚嘆為神仙宮闕。
元大都宮城內除了西苑,另外在大內之北,尚有御苑,西苑之西還有前苑、後苑,園林面積達到宮城內總用地面積的近40%。到了1420年,明朝在北京建成紫禁 城,並修建皇城。把元大都的西苑向南擴建了南海,成為三海",總面積近3000畝(約200hm2),約為紫禁城面積的2倍。中國歷代都城中心園林面積大大超過廣場用地,這是一種進步現象。西方在城市化以後,都仿照中國在大都市中心建設大園林。例如美國紐約曼哈頓建了5000畝(約333hm2)中央公園,華盛頓D.C.建了36000餘畝(約2400hm2)首都公園。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建了近20 000畝(約1333hm2)園林。
3.3中國的杭州與西湖是全世界最早、最美的園林城市(Garden City)
園林城市(Garden City)是令人類人居環境(ekistics)的最高理想。Garden City這個名詞,是由西方人提出來的。他們為什麼要提出這個名詞?是因為他們沒有Garden City。如果世界上別的國家也沒有Garden City,那麼也造不出這么一個新名詞來。12世紀,全世界沒有第2個國家有像中國南宋的都城杭州(臨安)與西湖大園 林互相環抱而構成世界上最早、最美、也是全世界惟一的Garden City,被馬可·波羅稱贊為"最美麗華貴之城"。
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的畫家達·芬奇本人雖未到過杭州與西湖,但看到《馬可波羅游汜》中,在對杭州與西湖的浪漫色彩的描述,所以提出了Garden City的構想:家家戶戶都要有具有灌溉設備的花園。18世紀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提出了一個要把首都建成"一個由許多園林組成的城市,或一個建造在自然風景勝地中的城市"的風景園林城市的理想以後,依據他的提議而建成的華盛頓特區的市中心就有一個大花園。
到了19世紀,革命導師馬克思、恩格斯又提出了消滅城鄉差別、工農差別的Garden City的新內容。根據19世紀以前西方提出的對Garden City的概念,公元9世紀,唐朝白居易任杭州刺史的時期(公元822-824年).杭州就已經完全符合Garden City的要求了。
到了南宋紹興二十八年(公元1158年),西湖東南鳳凰山、大內築成、周九里。就是國都臨安的紫禁城--南宋皇朝的政治中心。當時的國都已經開始疏散人口,置有16個衛星城鎮,臨安都城南襟錢江,北枕西湖;水路司由錢江直通靈隱。西湖的面積為8600餘畝,約為5.68平方公里。湖中大島孤山以及蘇堤白堤,和湖中築島點景.有三潭印月、小瀛州、湖心亭等,把西湖分割為外湖、北里湖、西里湖、岳湖、與小南湖五處。湖中三島與戰國時期蓬萊三島相呼應,繼承了秦漢以來帝皇神仙宮苑皇家園林藝術的傳統。南宋時期杭州"西湖十景",是全世界園林城市造景布局,靜態空間布局與動態序列布局綜合而構成一個環拱湖心的園林布局藝術系統。
這種西湖十景的"空間與序列的布局藝術園林系統",不但是中國園林藝術的發源地,也是全世界花園城市空間與序列布局園林藝術系統的首創與典範。對於她 的藝術成就,明代有一位日本使領館駐杭州官員,題杭州西湖圖詩篇如下:"初見此圖,不信人間有此湖;到了此湖,猶覺此圖欠工夫!"(大意)。
3.4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用"大自然「「為原型進行園林創作的國家
世界上最早的園林設計,不但埃及、巴比倫、希臘是整形幾何式的,中國也不例外是整形幾何式的。中國元、明、清時代帝皇神仙宮苑遺留下來的北海三神山仙島.如北海瓊華島、團城,圓明園的蓬島瑤台、頤和園龍皇廟,其建築和種植也都是中軸對稱的。但是中國早在公兀前138年的漢武帝時期,茂陵富人袁廣漢的私園已經採用了自然山水派園林藝術手法了,關於他的園林細節,下文還要描述。這種"自然山水派"園林,正是全世界進入高度城市化的現代大都會的城市居民所渴望而夢寐以求的。
3.5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出現"造園「「這個行業、專業和學科的國家
羅馬帝國到公元117年,達到全盛時期,哈德良大帝才開始在城市郊區修建了哈德良山莊。到了中世紀,義大利許多城市郊區的修道院才開始種樹栽花,不過是極小的,以實用為主的葯草園和廚園。歐洲一直要到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才開始在城市郊區出現許多山地別墅園林,稱為"台地園林"(Terrace Garden),幾何式的。那已經是14~16世紀了。歐洲的真正園林藝術,是從15世紀文藝復興時期開始的。以後便進入法國勒·諾特亥平面幾何式園林。但是,中國在公元前138年,漢武帝已經建造方圓三百里,離宮七十所,種植異果名卉,養百獸的"上林苑「「了。
當時的茂陵富商袁廣漢,也已經建造東西四里,南北五里,構石為山,高十餘丈,激流水其中,養珍禽異獸,種奇樹異花的自然式園林了。這是在公元前138年的事,是世界上出現最早的自然式園林。這個私家花園的規模比起比它晚250多年的羅馬帝國的皇家哈德良山莊的園林規模要宏偉得多。所以說,當時中國社會上沒有這種造園的職業是不可能的,中國造園行業的出現,要比歐洲早1400餘年。
現在全世界留存下來的兩部最早的造園藝術系統理論著作:《作庭記》(作者或系日本11世紀末年的桔俊綱)和中國明代汁成著《園冶》(書成於公元1634年)。但通觀11世紀末年,日本《作庭記》內容,其造園藝術理淪,顯然是從中國漢、唐以來的造園藝術理論中繼承下來的。
4 各國對於Landscape Architecture學科涵義的理解
由於政治、經濟、生產力水平等方面發展階段有所不同。在不同發展階段的不同國家對於Landscape Architecture學科也會有不同的涵義。
1858年,美國奧姆斯特德和建築師Vaux在他們共同設計的紐約中央公園總圖上,簽上了Land。。ape Ar-chitecture的名稱。到了1899年,美國首先成立了The American Society Of Landscape Architects(縮寫為ASLA)。1900年,哈佛大學就設置了Landseape Architecture這一門課程。7年以後,哈佛大學的城市設計課程,是從Landscape Architecture課程中分立出來的。所以地球表層規劃學科比城市設計學科更為宏觀,內涵更為廣闊。而城市設計學科要比建築學更為宏觀,內涵更為廣闊。哈佛設置建築系的年代雖早,但學科的性質,並不能因設置年代早晚來改變它的內涵。
我國有些人提出了"大建築學"和廣義建築學的觀點,建築學是不可以包涵大自然生態系統的保護規劃的。這種學術觀點是不能與國際接軌的。當代國際最優秀的兩座園林城市都是風景園林師設計的:美國華盛頓D.C.的市中心及國家首都公園是Landsape Architect奧姆斯特德設汁的;而澳大利亞的園林城市堪培拉,是美國芝加哥Landscape Architect格利芬設計的,
英國首先採用L.A.這個名稱的設汁師是Patric Geddes.在1907年,他在蘇格蘭擔任Landscape Architect的工作:二戰以後,這個學科迅速發展,工作領域越來越大.包括新城鎮的規劃、擴建、改建,公路和道路、國家天然公園、水庫修建、森林、礦區和工業區重建等工作。
在德國,20世紀30年代,這個行業從事全國高速公路系統的規劃。
荷蘭這個行業,還從事圍海造園林綠地的工作,現在還從事城市重建工作。
在斯堪的納維亞,這個行業還在創建新的福利社區中.扮演活躍的主角,我國於1981年派出"國家風景園林專家代表團"訪問美國的"國家公園系統"和城市園林綠地,筆者作為國家風景園林專家代表團專家成員之一,發現中美兩國在國情、體制和經濟發展水平上有很大不同。在我國,Landscape Architecture(風景園林)主要從事下列兩項工作:一是保護和規劃國家、地方風景名勝區,國家自然保護區.國家森林草原、牧場、濕地、河流湖泊、海濱、島嶼等原始地區;二是城市園林綠地系統,城市、居住區園林綠地設計,大型公園,效區公園設計,工礦、機關、醫院、學校、郊區風景區、旅遊休閑勝地、度假村等園林綠地沒計。體制上也是特殊的,例如:國家建設部城建司設有風景處和園林處;各省建設廳設有風景處:各大、中城市均設有園林局或園林處;中國"The Chinese Society of Landscape Architects「「一級學會,也定名為"中國風景園林學會";Landscape Architecture在大學里沒置的專業名稱,也都譯為"風景園林學"、"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專業或行業。有人要把Landscape Architecture這個復合詞,分為兩個單詞來翻譯,L.(景觀),A.(建築),於是變成了"景觀建築·.這便會使我們大批不熟悉英語的同志,誤認為這是一門沒有出現過的嶄新學科。那麼,既然名叫景觀建築.一定是一種新的建築學,需請沒有學過植物學、園藝學的建築師來擔任這項工作。筆者以為這樣的翻譯勢必造成更多的混亂。還有人要把全世界都已十分明白的"園林城市"的概念,換成什麼生態城市、森林城市;把淺顯明白的城市園林綠地系統,換成說不明白的城市開敞空間、城市生態系統、城市環境藝術、城市林業等等把水髭混的新名詞,還認為這就是創新,這就是現代化。
筆者以為國家主管部門已經批准,而且執行多年的專業名稱和名詞,最好不要因為一些其他原因,隨意標新立異而引起混亂:重要的是在實際工作中創新,而不是在名詞上天天翻新。
全世界L.A.這個學科的教育,最先進的是美國,美國大約有60佘所大學設有l A.學科的系或專業。其次就是日本,日本有40餘所大學設有L.A.學科的系或專業。日本學者當然知道L A.這個學科的領域,已經擴展到地球表層規劃的范疇了。但是他們至今仍然把最現代的Landscape Architecture學科譯為《造園學》。但把《造園雜志》從]994年開始就改為《L.A研究》了。這就是把傳統的造園術語直接用英語與國際的現代術語L.A.接軌了。
筆者認為,中國在經濟和科學技術發展的現階段,Landscape Architecture這個學科,在中國還是應該譯為"風景園林"或"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為妥或直接用英語 L.A.以免爭論。
❷ 義大利十大原裝進口沙發品牌
義大利十大原裝進口沙發品牌:思麗克、康提羅、阿特布魯托、羅西羅利、卡帕奈利、埃奇奧·拜洛迪、卡特·扎里、卡利亞、夏圖傢具、艾博尼。
1、思麗克
思麗克於1961年創立,古典華麗的傢具,將巴洛克風格演繹到了極致。作為國際一線傢具品牌,許多跨國公司甚至皇室貴族都採用思麗克的傢具,在國內外著名的設計展會和傢具展會上不斷引起強烈反響,成為巴洛克奢華風格的典範。
2、康提羅
康提羅於1949年成立於威尼斯的博沃洛,設計風格沉穩大氣,用昂貴的胡桃木實木打造,保留木材原始的紋理和色澤,又摒棄了過於復雜的肌理與裝飾,開創了新古典傢具的全新風格。康提羅的作品採用傳統手工藝製作,以它高超的技藝和獨特的設計風格,使產品保持著不變的穩定、和柔和的色澤。
3、阿特布魯托
阿特布魯托迄今為止已經成立40多年,布魯托用不斷創新、極具變化的高品質家居產品來講述曾經最美好最華麗的青春。
9、夏圖傢具
夏圖傢具和卡利亞一樣,都是義大利高端傢具品牌,以沙發為品牌的主打產品;作義大利經典沙發品牌,夏圖傢具致力於設計和製造高品質的沙發傢具的外資企業集團;夏圖沙發曾獲得過:沙發十大品牌,真皮沙發十大品牌,國際頂級時尚沙發品牌等多項榮譽。
10、艾博尼
運用古老又奢華的薄木拼花裝飾傢具,保留自然木紋的內涵打造古典風格的傢具。艾博尼位列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懂得細節深加工工藝、准確切割的公司行列,能夠實現不同種類木材的拼花與雕刻。
❸ 蒙古族的服裝,節日,習俗
蒙古族的服飾
蒙古族服飾也稱蒙古袍,主要包括長袍、腰帶、靴子、首飾等。但因地區不同在式樣上有所差異。蒙古族服飾具有濃郁的草原特色,以袍服為主,便於鞍馬騎乘。
蒙古族長期生活在塞北草原,不論男女都愛穿長袍。牧區冬裝多為光板皮衣,也有綢緞、棉布製作而成的。夏裝多為布類。長袍身端肥大,袖長,多紅、黃、深藍色。
蒙古族的節日
一,那達慕:「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在蒙古族人民物質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壯的季節舉行「那達慕」大會。這是人們為了慶祝豐收而舉行的文體娛樂大會。
二,春節:過春節,蒙古族人民叫做「大年」。節前,人們要做件好看的蒙古袍,備下羊肉和各種奶製品,加上幾壇上好的美酒,然後開始「調馬」。除夕,合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午夜,開始飲酒進餐,按常規要多吃多喝一些。
除夕人們還紛紛地向長輩人敬「辭歲酒」,圍坐吃餃子,俗稱「黃饃饃」或「扁食」,耍「嘎拉卡」(下棋),還要聽藝人說書,通宵不眠,沉醉在歡樂之中。初一,一大早身著各色服裝的男女,跨上早已調好的駿馬,三五成群奔向「浩特」(村鎮),挨個地串蒙古包。
三,馬奶節:蒙古族傳統節日,以喝馬奶酒為主要內容,故名。流行於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和鄂爾多斯的部分牧區。通常在農歷八月下旬舉行,日期不固定,為期一天。
四,燃燈節:每年農歷十月二十五日,待夜幕降臨,家家點燃酥油燈以示歡慶。
蒙古族的習俗
一,獻哈達:哈達是蒙古族日常行禮中不可缺少的物品。獻哈達是蒙古族牧民迎送客人和日常交往中使用的禮節。
二,敬茶:到牧民家做客或在旅遊點上,主人或服務小姐首先會給賓客敬上一碗奶茶。賓客要微欠起身用雙手或右手去接,千萬不要用左手去接,否則會被認為是不懂禮節。
三,酒:斟酒敬客,是蒙古族待客的傳統方式。他們認為美酒是食品之精華,五穀之結晶,拿出最珍貴的食品敬獻,是表達草原牧人對客人的敬重和愛戴。
三,敬神:蒙古民族的禮宴上有敬神的習俗。
四,唱歌:蒙古民族的勸酒往往通過情真意切的歌唱表達出來,唱歌與勸酒是同時進行的,往往一人主唱之後,大家舉杯合唱,然後大家一起乾杯,如此數遍,酒意酣暢。
(3)男裝設計師蒙羅達爵pu擴展閱讀:
蒙古族主要聚居於內蒙古自治區和新疆、青海、甘肅、黑龍江、吉林、遼寧等省區的蒙古族自治州、縣;其餘散居於寧夏、河北、四川、雲南、北京等省、市、區。
蒙古族使用蒙古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分內蒙古、衛拉特、巴爾虎一布里亞特3種方言。現在通用的文字是13世紀初用回鶻字母創制的,經過本民族語言學家多次改革,已經規范化的蒙古文。
蒙古族過去是狩獵與游牧,直到13世紀,蒙古族仍然有「圍獵」的習俗。現在的蒙古族仍長於騎射。放牧習慣已由逐水草而居發展到現在的定居放牧,有冬營地和夏營地,按季節移場放牧。
蒙古族現在是具有嶄新的政治、經濟、文化面貌,對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發揮著重大作用的民族。
❹ 現在最有名的景觀設計師是誰
1造園時代:造園術(Garden Craft)、造園(Garden Making)、園林設計(Garden Design)、造園藝術(Garden Art)
歐美國家在18世紀中葉以前手工業時期,只有供皇帝使用的獵苑(Hunting Park)(相當於中國周文王之囿)、皇家營苑、王子或貴族的城堡園林、貴族的別墅(Villa),園林、寺廟園林、富裕階層的私園。其中,獵苑和寺廟的聖林是自然的或半自然的。其餘都是人工建造的。因此,園林必須是人工建造的。歐洲18世紀以前的自然風景不能稱為garden,只能稱為park。這個park與後來的urban park,publicpark是完全不同的,後者是人工建造的,而前者是自然的。當時的人造園林有下列許多類型:
(1)果園(fruit Garden)、廚園(Kitchen Garden)、葯草園~Herb Garden),這一類園林,是園藝學科的園林,以果品、蔬菜、葯草等實用功能為主,不能列入園林藝術范疇。
(2)綠色雕塑園(Topiau:Garden):迷園(Maze、Labyrinth)、結紋園(Knot Garden)、花壇園(Parterre)(主要是把許多knot Garden和許多Carpet bed毛氈花壇組成一個中軸對稱的花壇群),這類園林的布局造景都是中軸對稱的,可算是一種幾何式美術作品。
(3)階地露壇式園林(Terraee Garden):是義大利山坡較大型的園林,是建造在山坡梯形台階地上的幾何式園林,這類園林,可列入園林藝術類型。
(4)平地幾何式園林(Flate Geometrit:Garden):法國、巴黎郊區由勒.納特亥(Le Notre)設計的「凡爾賽營苑「(Versailles),是這一類大型園林藝術的「典範「,是西方幾何式園林藝術的頂峰。
這個時期的園林中,第一類是實用園林,沒有什麼藝術設計,都是由園丁或園主人自行安排建造的,是小型的。第二類是中型的,有美術沒計,中軸對稱,有的場合也配上水池、噴泉、雕塑或花架、亭、榭。一般布置在別墅、住宅建築物外圍,花園不是主體而是配體,是美術創作,但不是藝術創作。第三類是大型主題園林,包括階地露壇式園林與平地幾何式園林像凡爾賽宮苑,面積近萬畝(約666hm2),是西方園林藝術的代表。當時的園林設計、施工、管理也沒有專業的分工,都是由一個園丁(gardener)完成的。凡爾賽宮苑面積雖近萬畝,但人工建造部分,不超過4000畝(約266hm2),中國完全由人工建造的圓明園,也不過5000畝(約333hm2)。由於面積不大,所以,即使沒有生態學知識,也還可以應付。而且,當時西方的生態學還沒有問世。
總之,那個時期的園林,除少數主題園林以外,大多數只是建築的延伸和擴大部分,是室外的綠色建築。西方的幾何式整形園林與中國的自然式山水派園林是完全對立的。由於大城市還沒有出現,所以也根本沒有供城市居民共同享用的"公園"(public garden,urban garden)。法國的凡爾賽宮苑的主要規劃師勒.納特亥起初師從宮廷畫師,後來又跟隨父親(宮廷園丁)在宮廷中從事園藝師助手的工作,所以有機會多年在宮廷中學習園藝和造園工作。他當時被稱為:"王者之造園師和造園師之王"(the gardener of kings and king of gardeners)。當時,即使像勒·納特亥這樣的造園大師也沒有從事幾萬畝以上的城市大公園、田園城市、城市園林綠地系統規劃或風景名勝區規劃工作的機會。
1.2風景造園時期(Landscape Gardening)
18世紀中葉,歐洲發生工業革命,接著出現了城市化,城市居民厭倦了那種精雕細刻、修剪整形、中軸對稱、了無生趣、費工費錢的幾何式園林。而與此同時,中國的充滿生趣的自然山水式園林,通過乾隆的畫師、法國傳教士王致誠傳入歐洲,震動了整個歐洲園林界,以致英國的整形幾何式園林在18世紀後期幾乎完全消失。
(1)賴普敦(Humphrey Repton)(?-1818年)與風景造園學(Landscape Gardening) 賴普敦是英國第一位造園家,他提出了"風景造園學"(Landscape Gardening)和"風景造園師"的專門名詞。他曾說:"只有把風景畫家和園丁(花匠)兩者的才能合二為一,才能獲得園林藝術的圓滿成就。"
(2)英國自然風景式園林(The English Landscape School)的產生
肯特(William Kent)是早期英國自然風景式造園家,他拋棄了幾何式園林,代之以自然風景式園林。他說:"大自然是厭惡直線的",他把前人遺留下來的通直的林蔭大道,全部破壞,並採用中國"曲徑通幽處"的方法加以改造。他的學生勃朗(L Brown)(1715-1783年)在英國也非常有名,勃朗把歷史上遺留下來的義大利幾何式園林,全部改造為"自然風景式園林",人們都稱他為"萬能的勃朗"。勃朗的繼承人賴普敦於1806年在著作中寫道:"那些用欄桿圍起來的石頭平台,壯麗的石級、拱門和人造的山洞,高聳的修剪樹牆,壁龕和後退部分,處處裝飾著雕像,……那種義大利幾何式園林,……什麼雪泥鴻爪,什麼斷垣廢址,都已盪然無存!"(遺憾的是,這些在18世紀末期,已經被英國風景園林家毀掉的幾何式園林,現在又被我們的某些現代園林師拷貝過來,充作後現代派園林來兜售)英國的浪漫主義自然風景式園林便由此產生了。雖然後來受到過另外一些造園家的反對,不過英國自然風景式園林已經經過歷史的長期考驗,必將繁榮不衰。
應該特別引起重視的是,歐洲在18世紀以前,風靡了幾世紀的兒何式園林是歐洲造園大師受到中國自然山水派園林的震撼以後,由他們自己親手將原有幾何式 園林加以拋棄或改造的。
2 在工業革命與城市化以後,西方園林學科的發展
2.1奧姆斯特德與Landscape Architecture
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的環境規劃設計學院勞萊教授(Prof.M.Laurie)在其著作《An Intrnetion To Land-scape Architecture》中寫道:"一提到Landscape Architecture(以下簡稱L.A.)這個專業術語,便是一個費解的難題,專業工作者常常因為他們的現代專業觀念被社會誤解而苦惱。因而還常常用風景造園(Landscape Gardening)來解釋,但是又經常用總體(Site Planning)、城市設計(Urban Design)和環境規劃(Environmental Planning)等術語去闡明L. A.這一術語的廣泛含義和工作深度。"這個費解的術語:Landscape Architecture,是美國風景園林師之父奧姆斯特德(F.L Olmsted)在1858年創造出來的新術語。奧姆斯特德是辦農場和從事土木工程技術工作的,並未受過L A「的專業訓練。他本人設汁過華盛頓特區市中心及市中心的國家首都公園、紐約中央公園、波士頓墓園、密歇根州立大學的校園,:他設計過城市公園、個人私園、城市規劃和道路交通網規劃、用地規劃、居住區規劃和面積超過3000km2的約瑟米蒂(Yosemlte National Park)國家天然公園(相當於自然保護區)的規劃、波士頓市園林綠地系統規劃以及哈佛大學阿諾德樹木園設計。他把所有他從事過的性質很不相同的工作統統稱之為"Landscape Architecture"。所以勞萊教授說:"無怪乎人們對於Landscape Architecture到底是干什麼的?在思想上引起了混亂。"
2.2國際風景園林師聯合會(IFLA)與Landscape Architecture
美國是世界上工業化發展最快的國家,早在1789年,華盛頓當選為第一任總統,他雖然是在紐約宣誓就職的,但他深感美國的特大城市,如紐約、芝加哥、費城 等,早已不適宜作為居民理想的生產、生活環境和人居環境,因此他拋棄了紐約和費城,而另建華盛頓特區作為首都(當今中國現代化理想城市的建設者,正在熱衷 於抄襲摩天大樓集中的香港模式,而香港模式又不過只是過時的紐約模式的拷貝)。並於1801年,將首都從費城遷往華盛頓特區。
1945年美國的原子彈在日本廣島爆炸,核污染危害波及全球。Landscape Architecture這個新的學科、新職業,就是在上述人類環境危機不斷嚴重的情況下,應運而生的。當時,世界各發達國家的Landscape Architects們多次集會,醞釀針對L.A.這一新的學科,成立一個國際同行聯合會,以促進這一新學科的發展。最後終於在1948年9月,在英國劍橋召開了這個國際學術團體的成立大會,將這個國際組織定名為"International Federation。f Landscape Architects"(縮寫為"IFLA")。章程規定,這是一個非政治性的、非營利性的國際學術團體。迄今,該聯合會已有50多個國家的學術團體參加,總會沒在法國巴黎,下設三個分會。IFLA只吸收代表一個國家的學會作為團體會員參加並作為理事。如果這個國家的學會不參加團體會員,則由IFLA選一位該國有成就的學者作為個人理事。由於某些原因,中國風景園林學會尚未能加入IFLA,所以筆者從1983年至今,一直是IFLA總會的個人理事。
對於20世紀Landscape Architecture這一學科和職業,IFLA在其章程的宗旨中是這樣闡述的:"鑒於世界各國人民的長遠健康、幸福和歡樂,是要建立在人們與他 們的生存環境和諧共處和明智地利用資源的基礎之上的:又由於那些增長的人口,加之迅速發展的科學技術能力,導致了人們在社會上、經濟上和物質上對資源需求的不斷增長!又由於為了滿足那些對資源不斷增長的需求而不致惡化環境和浪費資源,這就要有一種與自然系統,自然界的演化進程和人類社會發展的關系相密切聯系的專門知識,專門技能和專門經驗。這些專門的合格的知識、技能和經驗,我們已在Landscape Architecture這個專業的實踐工作中找到了。"這就是Landscape Architecture這個學科和專業的現代概念。
2.3國際大地規劃教育學術會議與Landscape Planning
1986年3月,在美國哈佛大學設計研究生院舉辦的國際大地規劃教育學術會議(World Conference。n Ecation For Landscape Planning)明確闡述了關於Landscape Planning學科的含義:"這是一門多學科的綜合性科學,其重點領域關繫到土地利用、自然資源的經營管理、農業地區的發展與變遷、大地生態、城鎮和大都會的 景觀。" 這個國際大型學術會議,是由聯合國自然與自然資源聯合會(IUCN),EXXON教育基金會和美國哈佛大學設計研究生院聯合舉辦的。大會邀請了26個國家88名國際著名學者參加討論,其中特邀了19名學者作了學術報告,筆者也是其中之一。筆者接到大會寄來的邀請信中明確地闡述了關於Landscape Planning學科的含義。這次大地規劃教育學術會議在論文報告中,還選拔出2名國際大地規劃教育典範,筆者是其中之一。根據這次大會闡述的Landscape Planning的含義,筆者把它意譯為"大地規劃",認為它是這個行業的具體工作,而且這一學科的最現代觀念已經擴展到"地球表層規劃"了。所以在18世紀,人們把Landscape Planning澤作"景觀規劃"是可以的,但到了21世紀,還是那樣翻譯的話,就不確切了,與國際學術界就很難接軌了。
3 在歐洲工業革命以前,中國造園藝術的發展
3.1中國古典園林藝術以及"人與大地"關系的古典哲學是人類文化的典範
國際大地規劃與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師聯合會(IFLA)的第一任會長和終生名譽會長英國傑列科爵士(SirG.A Jellicoe)曾經在1985/861FLA年報發表論文《伊甸園的探索》(1985~1986的IFLA年報發表的淪文)中說:·關於園林甚至大地(Landscape)的文化,全世界都是建立在以下三大文化主流的基礎之上的。第一是中國,第二 是西亞,第三是希臘。特別是中國,她的這種特有文化,是從她自己這塊土地上生長出來的,後來傳到日本。到了18世紀中葉,對整個歐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那時正是工業革命以後,城市化開始蔓延的時期)傑列科又說:"這是一種藝術,它是在如下「哲學思想「的基礎上孕育出來的一種藝術,那就是:「人只是大自然有機組成部分中的一部分(人不是大自然的主宰),人是和大自然自身一樣,在沒有達到他的極限之前,他作為大自然從屬的地位,是不會改變的「,這種中國哲學會使「人與自然「 兩者之間的關系,長期保持一種非常平靜與安定的狀態。還有真正令人激動的是大自然的奇景,例如,撲面而來的暴風驟雨,隨風起舞的樹木,轟隆瀉落的飛瀑,它們使我們平靜的生命之流,激起了陣陣波瀾。又如中國文人在園林中種植芭蕉,是為了傾聽雨打芭蕉的曲調。在中國或口本茶庭中產生的這種對自然美的敏悟,是西方人所不能領悟的。"
3.2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在國都中心建設大園林的國家
全世界的文明古國,除了中國以外,從埃及、巴比倫、希臘、印度到羅馬帝國,在城市中心,一般都是沒有園林的,城市的皇宮和民居也很少樹木和園林。現在我 們見到的義大利威尼斯,實際上是一座建築密集的石頭城,城市中的聖·馬可(SL Mark「s Square)廣場,全是石材鋪裝的地面,沒有草地,也沒有樹木。義大利佛羅倫薩的威奇歐廣場(Palazzo Vecehio)、米開朗琪羅設計的羅馬市政廣場,都只有雕塑、噴泉,而沒有樹木和花草。梵蒂岡的聖·彼得大教堂前的大廣場,也是一棵樹也沒有的花崗石鋪裝場地。(遺憾的是當今最理想的花園城市--澳大利亞的首都堪培拉,在國家高等法院前依然移植了一個聖·彼得廣場,這種新瓶裝舊酒的習慣思想,是多麼的頑固啊!)。這些廣場都是城市熱島效應的熱源,會惡化舒適的城市小氣候。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至少在公元前100多年)在城市中,或城市中心建設大型園林的國家。當今全世界發達國家的城市建設,正在向中國學習;但是我們的城市建設,卻正在風靡一種噴水、雕塑的花崗石廣場,一棵大樹也沒有,使城市變成熱島,並把這種古老落後的設計標榜為現代化新思潮。
中國歷代皇城中心,建有大型自然山水園林,仍然保留至今的,便是元大都大內的西苑,即西方所稱的海宮。西苑范圍相當於今天的北海和中海,面積近2000畝 (約133hm2),水面名為太液池,池中小山名為蓬萊山,上建廣寒宮。13世紀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Marco Polo)在此朝見蒙古族皇帝,他把這座海官驚嘆為神仙宮闕。
元大都宮城內除了西苑,另外在大內之北,尚有御苑,西苑之西還有前苑、後苑,園林面積達到宮城內總用地面積的近40%。到了1420年,明朝在北京建成紫禁 城,並修建皇城。把元大都的西苑向南擴建了南海,成為三海",總面積近3000畝(約200hm2),約為紫禁城面積的2倍。中國歷代都城中心園林面積大大超過廣場用地,這是一種進步現象。西方在城市化以後,都仿照中國在大都市中心建設大園林。例如美國紐約曼哈頓建了5000畝(約333hm2)中央公園,華盛頓D.C.建了36000餘畝(約2400hm2)首都公園。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建了近20 000畝(約1333hm2)園林。
3.3中國的杭州與西湖是全世界最早、最美的園林城市(Garden City)
園林城市(Garden City)是令人類人居環境(ekistics)的最高理想。Garden City這個名詞,是由西方人提出來的。他們為什麼要提出這個名詞?是因為他們沒有Garden City。如果世界上別的國家也沒有Garden City,那麼也造不出這么一個新名詞來。12世紀,全世界沒有第2個國家有像中國南宋的都城杭州(臨安)與西湖大園 林互相環抱而構成世界上最早、最美、也是全世界惟一的Garden City,被馬可·波羅稱贊為"最美麗華貴之城"。
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的畫家達·芬奇本人雖未到過杭州與西湖,但看到《馬可波羅游汜》中,在對杭州與西湖的浪漫色彩的描述,所以提出了Garden City的構想:家家戶戶都要有具有灌溉設備的花園。18世紀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提出了一個要把首都建成"一個由許多園林組成的城市,或一個建造在自然風景勝地中的城市"的風景園林城市的理想以後,依據他的提議而建成的華盛頓特區的市中心就有一個大花園。
到了19世紀,革命導師馬克思、恩格斯又提出了消滅城鄉差別、工農差別的Garden City的新內容。根據19世紀以前西方提出的對Garden City的概念,公元9世紀,唐朝白居易任杭州刺史的時期(公元822-824年).杭州就已經完全符合Garden City的要求了。
到了南宋紹興二十八年(公元1158年),西湖東南鳳凰山、大內築成、周九里。就是國都臨安的紫禁城--南宋皇朝的政治中心。當時的國都已經開始疏散人口,置有16個衛星城鎮,臨安都城南襟錢江,北枕西湖;水路司由錢江直通靈隱。西湖的面積為8600餘畝,約為5.68平方公里。湖中大島孤山以及蘇堤白堤,和湖中築島點景.有三潭印月、小瀛州、湖心亭等,把西湖分割為外湖、北里湖、西里湖、岳湖、與小南湖五處。湖中三島與戰國時期蓬萊三島相呼應,繼承了秦漢以來帝皇神仙宮苑皇家園林藝術的傳統。南宋時期杭州"西湖十景",是全世界園林城市造景布局,靜態空間布局與動態序列布局綜合而構成一個環拱湖心的園林布局藝術系統。
這種西湖十景的"空間與序列的布局藝術園林系統",不但是中國園林藝術的發源地,也是全世界花園城市空間與序列布局園林藝術系統的首創與典範。對於她 的藝術成就,明代有一位日本使領館駐杭州官員,題杭州西湖圖詩篇如下:"初見此圖,不信人間有此湖;到了此湖,猶覺此圖欠工夫!"(大意)。
3.4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用"大自然「「為原型進行園林創作的國家
世界上最早的園林設計,不但埃及、巴比倫、希臘是整形幾何式的,中國也不例外是整形幾何式的。中國元、明、清時代帝皇神仙宮苑遺留下來的北海三神山仙島.如北海瓊華島、團城,圓明園的蓬島瑤台、頤和園龍皇廟,其建築和種植也都是中軸對稱的。但是中國早在公兀前138年的漢武帝時期,茂陵富人袁廣漢的私園已經採用了自然山水派園林藝術手法了,關於他的園林細節,下文還要描述。這種"自然山水派"園林,正是全世界進入高度城市化的現代大都會的城市居民所渴望而夢寐以求的。
3.5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出現"造園「「這個行業、專業和學科的國家
羅馬帝國到公元117年,達到全盛時期,哈德良大帝才開始在城市郊區修建了哈德良山莊。到了中世紀,義大利許多城市郊區的修道院才開始種樹栽花,不過是極小的,以實用為主的葯草園和廚園。歐洲一直要到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才開始在城市郊區出現許多山地別墅園林,稱為"台地園林"(Terrace Garden),幾何式的。那已經是14~16世紀了。歐洲的真正園林藝術,是從15世紀文藝復興時期開始的。以後便進入法國勒·諾特亥平面幾何式園林。但是,中國在公元前138年,漢武帝已經建造方圓三百里,離宮七十所,種植異果名卉,養百獸的"上林苑「「了。
當時的茂陵富商袁廣漢,也已經建造東西四里,南北五里,構石為山,高十餘丈,激流水其中,養珍禽異獸,種奇樹異花的自然式園林了。這是在公元前138年的事,是世界上出現最早的自然式園林。這個私家花園的規模比起比它晚250多年的羅馬帝國的皇家哈德良山莊的園林規模要宏偉得多。所以說,當時中國社會上沒有這種造園的職業是不可能的,中國造園行業的出現,要比歐洲早1400餘年。
現在全世界留存下來的兩部最早的造園藝術系統理論著作:《作庭記》(作者或系日本11世紀末年的桔俊綱)和中國明代汁成著《園冶》(書成於公元1634年)。但通觀11世紀末年,日本《作庭記》內容,其造園藝術理淪,顯然是從中國漢、唐以來的造園藝術理論中繼承下來的。
4 各國對於Landscape Architecture學科涵義的理解
由於政治、經濟、生產力水平等方面發展階段有所不同。在不同發展階段的不同國家對於Landscape Architecture學科也會有不同的涵義。
1858年,美國奧姆斯特德和建築師Vaux在他們共同設計的紐約中央公園總圖上,簽上了Land。。ape Ar-chitecture的名稱。到了1899年,美國首先成立了The American Society Of Landscape Architects(縮寫為ASLA)。1900年,哈佛大學就設置了Landseape Architecture這一門課程。7年以後,哈佛大學的城市設計課程,是從Landscape Architecture課程中分立出來的。所以地球表層規劃學科比城市設計學科更為宏觀,內涵更為廣闊。而城市設計學科要比建築學更為宏觀,內涵更為廣闊。哈佛設置建築系的年代雖早,但學科的性質,並不能因設置年代早晚來改變它的內涵。
我國有些人提出了"大建築學"和廣義建築學的觀點,建築學是不可以包涵大自然生態系統的保護規劃的。這種學術觀點是不能與國際接軌的。當代國際最優秀的兩座園林城市都是風景園林師設計的:美國華盛頓D.C.的市中心及國家首都公園是Landsape Architect奧姆斯特德設汁的;而澳大利亞的園林城市堪培拉,是美國芝加哥Landscape Architect格利芬設計的,
英國首先採用L.A.這個名稱的設汁師是Patric Geddes.在1907年,他在蘇格蘭擔任Landscape Architect的工作:二戰以後,這個學科迅速發展,工作領域越來越大.包括新城鎮的規劃、擴建、改建,公路和道路、國家天然公園、水庫修建、森林、礦區和工業區重建等工作。
在德國,20世紀30年代,這個行業從事全國高速公路系統的規劃。
荷蘭這個行業,還從事圍海造園林綠地的工作,現在還從事城市重建工作。
在斯堪的納維亞,這個行業還在創建新的福利社區中.扮演活躍的主角,我國於1981年派出"國家風景園林專家代表團"訪問美國的"國家公園系統"和城市園林綠地,筆者作為國家風景園林專家代表團專家成員之一,發現中美兩國在國情、體制和經濟發展水平上有很大不同。在我國,Landscape Architecture(風景園林)主要從事下列兩項工作:一是保護和規劃國家、地方風景名勝區,國家自然保護區.國家森林草原、牧場、濕地、河流湖泊、海濱、島嶼等原始地區;二是城市園林綠地系統,城市、居住區園林綠地設計,大型公園,效區公園設計,工礦、機關、醫院、學校、郊區風景區、旅遊休閑勝地、度假村等園林綠地沒計。體制上也是特殊的,例如:國家建設部城建司設有風景處和園林處;各省建設廳設有風景處:各大、中城市均設有園林局或園林處;中國"The Chinese Society of Landscape Architects「「一級學會,也定名為"中國風景園林學會";Landscape Architecture在大學里沒置的專業名稱,也都譯為"風景園林學"、"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專業或行業。有人要把Landscape Architecture這個復合詞,分為兩個單詞來翻譯,L.(景觀),A.(建築),於是變成了"景觀建築·.這便會使我們大批不熟悉英語的同志,誤認為這是一門沒有出現過的嶄新學科。那麼,既然名叫景觀建築.一定是一種新的建築學,需請沒有學過植物學、園藝學的建築師來擔任這項工作。筆者以為這樣的翻譯勢必造成更多的混亂。還有人要把全世界都已十分明白的"園林城市"的概念,換成什麼生態城市、森林城市;把淺顯明白的城市園林綠地系統,換成說不明白的城市開敞空間、城市生態系統、城市環境藝術、城市林業等等把水髭混的新名詞,還認為這就是創新,這就是現代化。
筆者以為國家主管部門已經批准,而且執行多年的專業名稱和名詞,最好不要因為一些其他原因,隨意標新立異而引起混亂:重要的是在實際工作中創新,而不是在名詞上天天翻新。
全世界L.A.這個學科的教育,最先進的是美國,美國大約有60佘所大學設有l A.學科的系或專業。其次就是日本,日本有40餘所大學設有L.A.學科的系或專業。日本學者當然知道L A.這個學科的領域,已經擴展到地球表層規劃的范疇了。但是他們至今仍然把最現代的Landscape Architecture學科譯為《造園學》。但把《造園雜志》從]994年開始就改為《L.A研究》了。這就是把傳統的造園術語直接用英語與國際的現代術語L.A.接軌了。
筆者認為,中國在經濟和科學技術發展的現階段,Landscape Architecture這個學科,在中國還是應該譯為"風景園林"或"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為妥或直接用英語 L.A.以免爭論。
❺ 西門子 指令 JMZ PUDB 是什麼意思
不找說話。。。。。。嗯呢。
❻ 世界上近代最有名的設計師有哪些舉出10個
卡爾·拉格菲爾德、三宅一生、瓦倫蒂諾·加拉瓦尼、川久保玲、華倫天奴、高田賢三、山本耀司、克里斯汀-迪奧、亞歷山大·麥昆、喬治·阿瑪尼。
1、卡爾·拉格菲爾德
卡爾·拉格斐(1933年9月10日-2019年2月19日,Karl Lagerfeld),出生於德國漢堡市,德國著名服裝設計師。
人們稱他為「時裝界的凱撒大帝」或是「老佛爺」。2013年11月因涉嫌歧視胖子的言論被法國女性團體起訴。
說起卡爾·拉格斐,腦海里的第一反映永遠是Chanel的藝術總監招牌式的表情,佩戴著墨鏡,手拿抓扇、腦後拖著辮子,就是這永恆的墨鏡白發長辮的人卻佔領時尚圈制高點。
他永遠像「吃飽人參」一樣精力旺盛,精通德、英、法、意文,妙語連珠,他情迷傳統,又憧憬未來,被傳媒封為「當代文藝復興的代表」。
2019年2月19日,卡爾·拉格斐逝世,享年85歲。
2、三宅一生
三宅一生(1938年4月22日-),1938年4月22日出生,日本著名服裝設計師,他以極富工藝創新的服飾設計與展覽而聞名於世。
其後創建了自己的品牌,它根植於日本的民族觀念、習俗和價值觀,成為知名的世界優秀時裝品牌。
3、瓦倫蒂諾·加拉瓦尼
Valentino(瓦倫蒂諾·加拉瓦尼登),這位以富麗華貴、美艷灼人的設計風格著稱的世界服裝設計大師,用他那與生俱來的藝術靈感,在繽紛的時尚界引導著貴族生活的優雅,演繹著豪華、奢侈的現代生活方式。
他經營的Valentino瓦倫蒂諾品牌以考究的工藝和經典的設計,成為追求十全十美的社會名流們的忠愛。
他出色的成就被世界時裝界公認為雄居於包括法國的聖·洛朗、皮爾·卡丹等人在內的世界八大時裝設計師之首。
具傳奇色彩的時裝大師 Valentino Garavani 與他的商業夥伴 Giancarlo Giammetti 於 1960 年創立了 Valentino。
以 Valentino Garavani 命名的男女配飾系列,包括:手袋,皮鞋,小型皮具,腰帶以及手飾。高級訂造服的設計細節亦可見於凡此精美配飾系列,且多屬手工製造。
Valentino 的經典元素如花卉圖案、蝴蝶結和蕾絲亦予重新詮釋,令極富現代感的 Valentino 配飾更優雅精緻。
4、川久保玲
川久保玲(かわくぼ れい,英文:Rei Kawakubo,1942年10月11日-)是一位日本的服裝設計師,出生於東京,畢業於慶應義塾大學。1973年,她在東京建立了自己的公司,並向世界展示了一種革命性的新型穿衣方式。
1980年代前期,她以不對稱、曲面狀的前衛服飾聞名全球,受到許多時尚界人士的喜愛,從那開始,她就一直在為實驗而奮斗,永遠創造著比時裝界流行超前得多的原型和概念服裝。
此外,日本的知名服裝設計師當中,川久保玲是少數幾個未曾到國外留學,而且未曾主修過服裝設計的特殊設計師。
5、華倫天奴
卓凡尼·華倫天奴(GIOVANNI VALENTINO),著名時裝設計師,出生於義大利那不勒斯市(NAPLES),為世界頂級名牌[華倫天奴]始創家族之第三代繼承人。
6、高田賢三
高田賢三(1939年2月27日-),生於日本兵庫縣姫路市,日本時尚設計師。著名時尚品牌Kenzo(包括香水,化妝品及時裝)的創始人。
高田賢三這位法國籍的日本時裝設計師用自己的名賢三命名的KENZO品牌,已經不僅僅是時裝業的精品,在化妝品、香水領域也是大名鼎鼎。
KENZO的時裝不是那種標新立異的拔高,它有一點點傳統,有許多熱情的顏色,有活生生的圖案,還有幾分狂野。幾乎每一款都能找到實際穿著的場合,但吸引力之強卻使你絕不厭倦。
在雲集中提到:高田賢三還是青年的時候,他遠赴巴黎開始他的國際時裝設計師生涯,他有備而來,已經在日本對服裝有了深入的研究,雖然,他設計的服務對象從東方人轉為西方人,但絲毫沒有礙障,而從此,他開始了不以國界為設計范疇的國際性工作。
7、山本耀司
山本耀司,1943年出生於日本,日文名Yohji Yamamoto,是世界時裝日本浪潮的設計師和新掌門人。他以簡潔而富有韻味,線條流暢,反時尚的設計風格而著稱。
8、克里斯汀-迪奧
克里斯汀·迪奧(Christian Dior),1905年年出生於格蘭維爾,是一名設計師,也是迪奧的創始人,畢業於科學政治學院。1957年不幸卒於心臟病。
9、亞歷山大·麥昆
亞歷山大·麥昆(Alexander McQueen,本名:Lee Alexander McQueen,1969年3月17日-2010年2月11日),出生於倫敦,英國著名服裝設計師,有「壞孩子」之稱,被認為是英國的時尚教父。
1991年,進入聖·馬丁藝術設計學院,獲藝術系碩士學位。1992年,自創品牌。1993年起相繼在英國、日本、義大利等國的服裝公司工作。
在倫敦的一次時裝展中被《Vogue》的著名時裝記者IsabellaBlow采訪報導,使他從此走上國際舞台。1994年,擔任聖·馬丁藝術設計學院的裁縫教師。
1996年,為法國著名的「紀梵希」(Givenchy)設計室設計成衣系列。1997年,取代John Galliano擔任Givenchy這法國頂尖品牌的首席設計師。
1998年,他設計的「紀梵希』99春/秋時裝展」在巴黎時裝周上獲得一致好評。他在1998年裡為影片《泰坦尼克號》的女主角扮演者凱特溫絲萊特設計了她出席奧斯卡頒獎晚會的晚裝。
2010年2月11日,Alexander McQueen在倫敦家中自縊身亡。
10、喬治·阿瑪尼
喬治·阿瑪尼(Giorgio Armani),是一位著名的義大利時裝設計師。出生於義大利皮亞琴察,學習過醫葯及攝影,曾在切瑞蒂任男裝設計師,1975年創立喬治·阿瑪尼公司。
現在已成為時裝界最響亮的品牌之一。曾獲奈門-馬科斯獎、美國國際設計師協會等獎項,曾在14年內包攬了全球30多項服裝大獎。
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實驗室發布《2018世界品牌500強》榜單,喬治·阿瑪尼排名第367。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卡爾·拉格菲爾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三宅一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瓦倫蒂諾·加拉瓦尼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川久保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卓凡尼·華倫天奴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高田賢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山本耀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克里斯汀·迪奧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亞歷山大·麥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喬治·阿瑪尼
❼ 百達斐麗手錶是不是最世界最貴的表
世界名牌手錶系列排名 國際品牌資訊
第一名,當然是百達斐麗,英文縮寫就是PP。勿庸置疑是全世界公認最好的品牌,號稱「手錶中的藍血貴族」。PP不以復雜的機芯或者華麗的外觀見長,甚至在其男裝表的外殼上很少鑲嵌任何鑽石或者寶石,但是它始終堅持自製機芯,限量生產,天生就具有一種儒雅內斂的貴族氣質。所以,PP不是有錢就可以佩戴的,那些戴著黃澄澄的金戒指和金項鏈、經常出入桑拿和卡拉OK的「土財主」根本不配擁有PP。佩戴者應當是有一定的氣質和風度,談吐文雅,具有「貴族氣」的成功人士才可以佩戴。PP對與大號的戒指、手鏈和項鏈等珠寶具有「免疫力」,把這些東東和PP放在一起總是不協調的,所以在戴PP時應當避免再佩戴這些俗氣的東西。PP的價位都在人民幣10萬元以上,作為入門級的3919也得11萬左右。
第二名,江詩丹頓,VC。它好就好在機芯和外殼工藝極為出色,而且一貫限量生產,特別是VC的Malte款的鏤空表,簡直就是一件藝術品!
第三名,愛彼,AP。一貫以高調的姿態出現,最經典的款式是「皇家橡樹」(RoyalOak),特點是規則的八角形表殼,八個角上分別有八顆裝飾性的螺絲,顯得非常粗獷,極有男性氣息。AP的價位較高,一般只在亨得利或者英皇珠寶有售,「皇家橡樹」有一款不銹鋼的男裝表售價7.8萬元;其全18K黃金加表盤鑲鑽的售價達45萬余元。當然,還有更規的,誰叫AP是經典中的經典呢,連世界最著名的動作片巨星阿諾德.施瓦辛格都是AP最忠實的擁躉,他在其主演的影片《終結者3》中佩戴的正是在AP特別定做的新款腕錶。
第四名,本人認為應屬積家,JLC。JLC以純機械機芯製造著稱於世,甚至其它的著名品牌也用過它的機芯。JLC的101機芯是世界上最小的純機械機芯,用它做出來的女士珠寶腕錶甚至曾經是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在自己加冕慶典上的穿戴。
第五名,寶璣,BG。號稱「錶王」,主要是因為其創始人路易.寶璣先生有著太多的關於腕錶的第一次發明,比如創世紀的陀飛輪(Tourbillon)和「寶璣指針」等等。所有款式均用18K黃金以上的貴金屬製造外殼,以鱷魚皮表帶為主,而且表盤通常以鍍銀處理,非常漂亮。只是有一點點的遺憾,就是外形款式有點兒保守,大多為圓形表盤,缺乏變化。但是,無論如何都是世界級的名表!
第六名,寶珀(Blancpain),縮寫是JB。這個牌子讓本人推崇恐怕會招致一大批「錶行家」們的臭罵,因為伯爵都沒有上榜呢,而大家都很喜歡伯爵嘛!嘿嘿!其實寶珀有它的不足,就是它的外觀幾乎沒有變化,一直只生產圓形表殼的手錶,而且以皮帶表居多,顯得過於保守、傳統,似乎和時尚根本掛不上勾。但是,寶珀卻是僅有的幾個從來都只生產機械表而沒有石英電子表的品牌,寶珀的口號就是「只做機械表」。要知道,即使是積家這樣的品牌都不曾免俗吶!寶珀還是現存歷史最久的、最古老的腕錶品牌,建於1735年。而現在在用於市場銷售的腕錶中,寶珀特別設計製造的款式-「1735」以636萬元人民幣的價格傲立當世,這款表窮極了製表大師們的智慧,據稱當世只有3到5位大師可以製造類似復雜功能的腕錶,要買到它除了有超級富豪的家底之外,還得提前至少3年預訂才可以,也就是說不是一般的大富豪就可以買得到的。
第七名,萬國,IWC。這有點私心的成分,只因為萬國的口號就是「只做男人的腕錶」,嘿嘿!美眉們可千萬別說俺「大男子主義」哦。萬國雖由美國工程師瓊斯(Jones)創立,但是卻是百分之百的純正瑞士血統。因為它的工廠就設在瑞士的沙斐豪森小城。萬國的機芯品質沒的說,外形設計更是具有自己的特色。首先是以圓形表殼為主,其次是大表盤,乍一看很普通,其實朴實中見功夫,風格非常適合男士佩戴,特別是IT業或者其他從事工程方面的男士佩戴。它的經典款式如達芬奇(DaVinci)、葡萄牙(Portuguese)和波濤斐諾(Portofino)都是非常具有個性的腕錶,不張揚卻極有氣派。
第八名,勞力士。許多暴發戶非常喜歡它。其實,一個腕錶為社會各階層人士認知和歡迎也不是它自己的錯呀。但是,如果說機芯的品質和耐用可靠,勞力士無疑是最出色的,簡直可以當成傳家之物留給子子孫孫。雖然勞力士幾乎從來都不製造復雜功能的腕錶,但是它的經久耐用、走時精準卻是出了名的,而且一直是二手錶市場里的寵兒,保值功能極佳。
第九名,伯爵。若單以價格而言,伯爵絕對是前3名的,不過,本人之所以不太看得上它,是因為它的高價格主要是靠運用了大量的鑽石和寶石鑲嵌,以及市場運作(還不如叫炒作更好)所造成的。伯爵自己不擅長做機芯,通常用別家的機芯,但是在外殼設計和用料上卻特別下功夫、舍本錢。
第十名,卡地亞。前10名里唯一非瑞士品牌,雖然創自法國,但是工廠卻在瑞士,而且用瑞士頂級的機芯。沒什麼更多可說的,卡地亞被以前的英國威爾士親王成為「國王的珠寶商,珠寶商中的國王」,以皇室珠寶起家的路易.卡地亞先生在1904年把他的好友-法裔巴西巨商山度士.杜蒙的請求變成了世界上第一款最成功的腕錶「山度士」(Santos),於是卡地亞奠定了今日世界著名腕錶品牌的地位......2004年卡地亞為紀念「山度士」表問世100周年發行了「山度士100」和「山度士-杜蒙」(超薄)黃金/不銹鋼款腕錶。另外還有靈感得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美軍坦克的「坦克」(Tank)還有卡地亞的另一傑作-帕夏,據說源於上世紀30年代一位摩洛哥王國的地方大員,他的官銜是「帕夏」,在北非柏柏爾語的意思是「總督」,因為他酷愛游泳,所以他請求卡地亞專門為其製造一款防水性能極佳的腕錶,於是「帕夏」就問世了......卡地亞的價位差別也很大,最便宜的是「坦克」(Tank)的不銹鋼款,3萬元左右;貴的幾十萬不等。
第十一名,芝珀,GP。瑞士傳統品牌,既恪守傳統品質,又不乏創新,最經典的是其「法拉利」,結合了賽車與腕錶的優良品質於一身,完美的結合。價格也不低,通常在5萬元以上,但在二手市場上表現就一般了,價差較大。本人見過一塊18K黃金男裝腕錶,可能款式老了些,才賣人民幣8,000元!呵呵!
第十二名,毫不猶豫,當屬雅典(Ulysse Nardin)。說心裡話,本人覺得這樣的翻譯實在巧妙,可能來自香港人。這個牌子的創始人Ulysse Nardin27歲就有了自己的製表作坊,而它一向以生產航海表著稱。雅典的腕錶以功能復雜,樣式變化多端見長,最經典的一款叫「成吉思汗三問表」,每當鬧時之時,表盤上的類似浮雕的蒙古騎士(也許就是成吉思汗的形象吧)會「縱馬馳騁」,活靈活現,做工非常精細,體現了雅典表精湛的工藝水平。
第十三名,朗格(A. Lange Soehn)。少見的非瑞士品牌,它是地道的東部德國產品,曾經因前東德的專制統治而消失過,但兩德統一後再度煥發青春。朗格堅持只做機械貴金屬腕錶,使得它的品質和價位都據高不下,一般均在10萬元以上,而且國內一般商場買不到。
第十四名,真利時(Zenith)。瑞士品牌,以復雜功能時計著稱,多用貴金屬作外殼,皮帶表居多,是比較傳統的腕錶,品質一流。
第十五名,肖邦(Chopard),瑞士品牌,以女裝鑽石表著稱,特別是「快樂鑽石」(Happy Diamond),是窈窕淑女的最愛。竊以為其實際佩戴效果要好於滿是珠光寶氣的伯爵......哎呀,又挨了一塊板兒磚!
第十六名,沛納海(Panerai)。義大利品牌,總部位於佛落倫薩,生產廠卻在瑞士。納海的專業潛水表了,防水深度均在300米以下,一直就是包括義大利海軍在內的許多國家軍隊專用潛水表。最近幾年才剛剛面向民用市場,通過拍賣老款軍用潛水表而大造聲勢,加盟瑞士著名的奢侈品集團歷峰集團(Richmont)更是其明智之舉。沛納海在外形上比較保守,很少變化,但它強調了防水性能和結實耐用的特性,此外其調校柄頭處採用了獨有專利技術的設計,用一個帶鵝頸形拉桿的護圈蓋住柄頭,防止水壓過高導致水流從柄頭處滲入表芯,確實非常獨到,是沛納海的標志性設計。
第十七名,名士(Baume & Mercier)。瑞士品牌,以儒和典雅著稱,其漢普頓(Hampton)系列和里維埃拉(Riviera)系列都是經典款式,價位一般在數萬元至十幾、幾十萬元不等。
作者: shanglin 發布日期: 2006-2-11 世界名牌手錶系列排名 國際品牌資訊
二.世界名牌手錶系列排名 國際品牌資訊
1. 弗蘭克.穆勒(Franck Mueller - FM)。最近幾年炒得最火爆的個性品牌,一切都源於這位大師獨具個性的設計、製作。誇張、拉長的酒桶形外殼和各種色彩的鱷魚皮表帶是其招牌性的設計,而其「瘋狂時間(Crazy Hours)」系列的獨特設計更是開創了腕錶設計的先河。在「瘋狂時間」的表盤上,延續傳統幾百年的1到12點的時間刻度被完全打亂,腕錶的指針以跳時的方式指示時間。這種看似瘋狂的表盤實際上凝聚了大師超人的智慧和超前的設計理念,充滿了超人的智慧。英超聯賽「紅魔」曼聯隊的當紅前鋒魯尼在去年生日時就收到其女朋友送的生日禮物-一塊價值1.5萬英鎊的弗蘭克.穆勒腕錶。
2. 帕瑪強尼(Parmigiani Fleuier - PF)。這位大師據說原為百達斐麗的著名設計師,後來在百達斐麗之下開始製造自己名字的品牌腕錶。帕瑪強尼也多採用酒桶形外殼,但其形狀較為偏矩形一些,而且無論表盤還是外殼邊緣均採用雕花式的處理方法,工藝非常精湛。它所使用的機芯是無可挑剔的,品質絕對一流 ,而且多採用貴重金屬製作,所以價格不菲,一般甚至比百達斐麗還貴,而且許多是限量生產的。 世界名牌手錶系列排名 國際品牌資訊
3. 豪爵(Roger Dubuis - RD)。以生長貴重金屬外殼、復雜功能機芯著稱的腕錶。一直數量稀少,是拍賣會上的焦點。價格同樣高的令人瞠目。 世界名牌手錶系列排名
4. 尊達(Gerald Genta - GG)。提起這個品牌也許許多國人並不熟悉,而如果提到大師70年代為愛彼(Audermars Piquet)設計製作的「皇家橡樹(Royal Oak)」也許不少人是耳熟能詳的。90年代初,尊達建立了自己的獨立品牌,經過15年的努力,已成為國際超一流的個人腕錶品牌。2004年,尊達為紀念品牌建立15周年,推出了Octo Line系列復雜功能腕錶,仍然採用其獨特的「雙橢圓形」外殼設計,製作了陀飛輪、陀飛輪萬年歷以及8天超級動力儲存等不同風格的名貴腕錶,均採用名貴金屬如黃金、白金、玫瑰金和鉭金屬等製造,體現了一種超凡脫俗的貴族氣質和上乘品味。
5. 丹尼諾夫(Daniel Roth - DR)。同樣是一位國際頂級的腕錶大師,製作復雜功能的名貴腕錶,其外形設計與尊達頗有些類似,採用「雙橢圓形」設計,同樣的稀少和名貴。
6. 斐力德夫(Philippe Defour - PD)。毋庸多言,又一位世界級的大師自己的品牌,數量稀少、價格昂貴。
7. NHC。以其品牌人兼製作人卡巴萊斯的全名縮寫命名,其最獨到的創造就是在表盤設計上首先採用了指針設計,也就是舍棄了傳統的各種指針,用表面上圓盤的小窗格的轉動指示時間,並且採用了跳時設計,還是一句評價-數量稀少、價格昂貴。
8. 矯大羽(Kiu Tai Yuk)。全世界華人的驕傲,這位出生於中國江蘇省蘇州市一個普通工人家庭的製表大師從小就充滿了天賦和智慧,80年代初移居香港後逐漸從事鍾表銷售和收藏領域,並且自己獨立製作復雜功能的腕錶,其製作的屬於第三代陀飛輪的「神行天儀飛輪」腕錶成為永恆的經典,並成為全亞洲第一位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位同時獲得瑞士官方和美國官方雙認證的腕錶獨立製作大師。大師每年畢毫其一年的功力製作僅一塊復雜功能腕錶,足見其珍貴難得!雖然大師的作品為世界各地收藏家所追逐,但大師本人卻堅持作品非賣。大師唯一的一塊被拍賣的腕錶竟拍得80萬港幣的天價!大師的成功充分證明了大師本人一直堅持的信念-鍾表是中國人首先發明的,中國人一樣能夠做出世界上最復雜、最先進和最名貴的時計來!
三.世界名牌手錶系列排名 國際品牌資訊
1.
歐米茄(OMEGA)。是目前在中國大陸最紅火的瑞士腕錶了。主要靠的是比較悠久的歷史、可靠的品質和大力的市場推廣、宣傳。歐米茄早期的產品還是非常出色的,它也是最早進入中國大陸的國外腕錶品牌。其最輝煌的時期無疑是60、70年代,作為第一塊隨航天員進入太空的腕錶,歐米茄一時名聲大噪,在全球范圍內確立了其「第一航天腕錶」的地位,而且歐米茄還是最早和最出色的天文台表。在歐美,高價表就是高價做、高價賣,低價表就是為了滿足工薪階層而製作的,如果價差巨大反而會有「兩頭不討好」的結果,可是,在中國大陸,無論是爆發的富豪還是普通老百姓,對歐米茄都趨之若騖......
2.
浪琴(LONGINES)。以柔和儒雅為風格的瑞士品牌。客觀地說,浪琴是比較適合一般白領階層的腕錶,不張揚但是非常有風度,連已故的美國影壇巨星奧黛麗.赫本和亨弗里.鮑嘉都是它的代言人了。尤其是浪琴的超薄腕錶,非常細膩、貼身,價格也不貴,一般在6、7千元左右。它的「艦隊(FLEET)」系列也很不錯,特別是玫瑰金加鱷魚皮表帶的款式,頗有豪華腕錶的風范,售價也只不過約3萬元左右,很值得購買。
3.
豪雅(TAG HEUER)。是瑞士運動腕錶的先鋒品牌,品質一流,而且領導運動表的潮流。無論是機芯水準還是外觀設計都很不錯,價格屬於中上,如果以運動表來定位則絕對算高的了。
4.
天梭(TISSOT)。是從一個家庭小作坊起家的瑞士著名品牌。TISSOT家族父子兩代人只為了打發冬季農閑的時光而建立的這個小作坊今天已經發展成世界著名的腕錶生產商了,真讓人感到瑞士的鍾表奇跡確實很神奇!天梭被歐洲人認為是非常適合白領階層佩戴的腕錶,外觀精美、設計新穎,而且價格很便宜。天梭一般只做低廉材質的腕錶,只是前幾年出過一款18K黃金的方形腕錶,售價也只有2萬多元,而一般的也就1、2千元搞定了。還有一款叫「T-TOUCH」的,非常獨特,採用觸摸式表盤,體現了天梭先進的現代科技,當然,這塊表是石英機芯的......
5.
梅花(TITONI)。也是一個家族式企業,建立於1919年瑞士的格林肯小鎮。梅花一向以朴實無華但精密可靠的品質聞名,是性能價格比最出色的瑞士腕錶。個人見解,竊以為如果講腕錶的檔次或者收藏的價值,至少最基本的先決條件就是純粹完全的機械機芯,石英機芯腕錶不存在檔次的問題,戴壞了就算了,也別指望它能保值甚至升值。梅花是一個非常堅持自身獨立傳統的腕錶廠商,雖然其實力無法與江詩丹頓、伯爵、歐米茄這些大廠商相比,但是卻至今仍堅持著自己獨立製表商的陣地!
6.
眾多其它品牌,如英納格(ENICAR)、羅馬(ROAMER)、雷蒙威(RAYMONDWEIL)等等,沒什麼更多可說的,只是腕錶而已,既無突出的缺點,也沒什麼可以誇贊的。
四.世界名牌手錶系列排名 國際品牌資訊
1. 格拉蘇蒂(GLASHUTTE ORIGINAL - GO)。與朗格(A. LANGE & SOEHN)一樣,都產自德國東部靠近馬格德堡的格拉蘇蒂小鎮。這兩個品牌均代表著德國製錶行業的最高水準,也讓世人知曉不是只有瑞士人才會製造高品質的時計的。GO製表的路線和朗格基本相同,即只做機械表,但是略有差異的是,GO不只做貴重金屬外殼腕錶,也做不銹鋼外殼的產品,因此某些款式的價格相對較為便宜一些,但是大多數也在數萬元以上。
2.
尊皇(JUVENIA)。以女式珠寶腕錶見長,設計比較新穎、富有創意,善於運用大量的鑽石和寶石,基本上不太適合男士......呵呵!不過,本人見過一款尊皇特別製作的「陀飛輪」(TOURBILLON)男裝腕錶,18K黃金錶殼、鏤空式設計、黑色鱷魚皮帶,非常漂亮,不過價格不菲,而且鏤空表只適於收藏,不太適於日常佩戴。
3.
君皇(CONCORD)。很不張揚的瑞士名表,以製作貴重金屬腕錶為主,市場策略比較傳統,但是品質卻一流,而且外觀設計很漂亮,本人曾經見過一款玫瑰金黑色鱷魚皮帶的君皇,真的非常PP!其價格也比較高亢,與GO等品牌差不多,而且不是大多數商場見得著的。
4.
波威(BOVET)。古老的瑞士品牌,曾經是晚清王公貴人們的寵兒,那時是以其懷表著稱的。有很多年了,大概將近大半個世紀,波威在中國大陸消失,直到去年才又殺回中國市場。波威有一個非常獨到的設計,就是它的調校柄頭不像其它所有腕錶那樣設置在表盤的兩側,而是放在表盤12點上方正中的位置,也就是上表耳的位置上,這樣乍一看是一隻腕錶,可是其柄頭的設計卻取自懷表的設計方式。此外,波威的表面經常運用比較古典的設計,比如運用非常彌足珍貴的琺琅面、珍珠母貝面或者雲母面,時間刻度也採用復古設計,比如運用中國古代12時辰漢字標示等等,體現了一種復古典雅的氣質。波威的價格非常昂貴,甚至超過了大多數高檔腕錶,一般在十幾萬元以上,上百萬元的也很正常。
5.
帝後(DELNEAU)。一個在國內非常非常不知名的品牌,本人了解也不多。但是,據說這個牌子從不批量生產,也從來不在任何商業機構售賣,而是只接受客戶量身定做的訂貨方式,而且其客戶非富即貴,大多是歐洲、亞洲的王室成員或者超級富豪。帝後根據客戶個人的要求,專門為客戶設計款式,並按照客戶的喜好和需求在外殼上鑲嵌不同的鑽石和各種寶石,每年的產量不過數百至千餘塊,可見是非同一般的品牌。
6.
寶茄麗(BULGARI)。其實是一個著名的珠寶品牌,後來改做腕錶,把其擅長的珠寶鑲嵌那一套東東放到外殼製作上來,不高檔也得高檔啊,呵呵!
7.
寶齊萊(BUCHERER)。和BULGARI的情況大同小異,總之不是原來就做腕錶的,屬於半路出家者。本人在某大商場的腕錶櫃台見過它的幾款玫瑰金皮帶表,真的非常漂亮誘人,價位一般在7、8萬元以上。
8.
蒂芬妮(TIFFANY)。世界著名的珠寶商品牌,後來進入了腕錶市場,本身的價位還不算太離譜,數萬元以上吧,不過世界第一名表百達斐麗為它特別製作的限量表「百達斐麗-蒂芬妮」(PATEK PHILIPPE.TIFFANY)卻價值不菲,玫瑰金款要20幾萬元搞定!
9.
萬寶龍(MONTBLANC)。原本是世界著名的鋼筆製造商,最經典的就是「大班」鋼筆和「皇家波希米亞」系列鑲鑽寶石鋼筆了。大約7、8年前開始涉足腕錶製造,並加盟了奢侈品巨頭歷峰集團。本身這個牌子是德國的,但是其腕錶廠卻設在瑞士,因此它的手錶也是SWISS MADE。萬寶龍的「時光行者」(TIME WALKER)系列非常不錯,價位一般在1、2萬元左右,比較適合事業有成的白領階層人士。
10.
登喜路(DUNHILL)。英國著名的男士服裝品牌,還兼做皮具、打火機和煙草等男士用品,後來也加入了腕錶製造商的行列。一切得益於它出色的英國設計師TOM BOLT,這位土生土長的倫敦人從小就喜歡賽車和腕錶,他把對賽車的狂熱融入到腕錶設計中去,為登喜路設計了許多非常新穎獨特的腕錶。
五. 世界名牌手錶系列排名 國際品牌資訊
1.
豪利時(Oris)。瑞士老牌表廠,以生長運動表見長,最近的傑作之一是著名的F1車王邁克爾.舒馬赫的弟弟拉爾夫.舒馬赫的F1紀念表。此外,豪利時也製作一些高檔貴重金屬材質的復雜功能腕錶。
2. 艾美(Maurice Lacroix - ML)。一個新興的品牌,最近幾年才在腕錶界大放異彩,2002年曾被瑞士某專業雜志評為世界第一品牌名表,甚至在大名鼎鼎的百達斐麗之前。它沒有悠久的歷史和傳統,沒有顯赫的家族聲譽,但是卻有著先進的技術和時尚的設計。最具有殺傷力的是它的價位,最便宜的六、七千元人民幣就搞定,貴一點的也只不過數萬元而已。但是,其品質和使用的材料卻絕非等閑,而且款式非常新穎、漂亮。台灣著名的「情歌王子」張信哲-阿哲(他是我最喜歡的歌手之一)是艾美的形象代言人。
3. .杜彼-蕭登(Dubbey & Schaldenbrand)。瑞士的老牌表廠,純手工製作,得益於其「拯救者
參考文獻:世界名牌手錶系列排名
❽ 求好看的穿越小說,非穿越的也行,仙俠的也可以,女扮男裝、女強都要,不要修真的。
殤離,永夜,
不好看你來找我。
❾ 世界頂級男裝品牌有哪些
世界頂級男裝品牌有:
1.Giorgio Armani
范思哲的設計風格非常鮮明,品牌標志是神話中的蛇妖美杜莎,代表著知名的吸引力,他強調快樂和性感,巧妙的將古典貴族風格的豪華和舒適度聯合在了一起。范思哲善於用高貴豪華的面料進行斜裁方式增加穿著時的舒適度,經常是皇室貴族和明星的摯愛。
❿ 荷乙羅達什麼原因腰斬
荷乙聯賽羅達JCvs赫爾蒙德的比賽將於北京時間10月13日02:45上演,本場比賽赫爾蒙德將會去到客場挑戰羅達JC。主隊羅達JC目前以2勝3平4負的成績排名聯賽第14位表現一般,不過球隊在近兩輪聯賽先是主場1-1逼平實力不俗的格拉夫夏普,之後則客場2-1擊敗特爾斯達收獲兩輪不敗狀態提升明顯,而且在過去4次主場面對赫爾蒙德比賽中羅達JC豪取3勝1平。客隊赫爾蒙德在過去9輪聯賽中同樣交出2勝3平4負可惜因為凈勝球劣勢屈居羅達JC之後,雖然上輪聯賽球隊主場3-1擊敗馬斯特里赫特終結三輪不勝,但對手實力偏弱所以含金量不足,而且赫爾蒙德過去4個聯賽客場僅的1平3負未嘗勝績。
數據方面羅達JC從初始(-0.5)的讓步數據目前已經升至(0.75),而且主勝指數一直處於一個較低的位置以示對羅達JC的支持。綜上所述,本場比賽赫爾蒙德凶多吉少。
推薦:羅達JC(-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