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服裝設計 > 清代女裝論文

清代女裝論文

發布時間:2021-06-29 21:29:19

1. 急需關於服飾與文化的研究的三千字論文

淺析中國歷代服飾與文化 服飾是人類特有的勞動成果,它既是物質文明的結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意。人類社會經蒙昧、野蠻到文明時代,緩緩地行進了幾十 萬年。幾乎是從服飾起源的那天起,人們就已將其生活習俗、審美情趣、色彩愛好,以及種種文化心態、宗教觀念,都積淀於服飾之中,構築成了服飾文化精神文明內涵。本文章將從中國歷代服飾的介紹,探討服飾文化體現的本色品味的經典風情和人類智慧的相通、相容性以及階級觀念在服裝上的體現。原始社會服飾從出土文物方面考察,服飾史的源頭,可上溯到原始社會舊石器時代晚期 。在北京周口店山頂洞人(距今1.9萬年左右)遺址中,發現有1枚骨針和141件鑽孔的石、骨、貝、牙裝飾品。中華服飾文化史由此發端。在紡織品出現之後,貫頭衣已發展為一種定型服式,在相當長時期、極廣闊的地域和較多的民族中普遍應用,基本上替代了舊石器時代部件衣著,成為人類服裝的粗型。新石器時代除有籠統式服裝外,還從一些陶塑遺物發現有冠、靴、頭飾、佩飾。商周服飾由商代到西周,是區分等級的上衣下裳形制和冠服制度以及服章制度逐步確立的時期。西周時,等級制度逐步確立,周王朝設「司服」、「內司服」官職,掌管王室服飾。根據文獻記載和出土文物分析,中國冠服制度,初步建立於夏商時期,到周代已完整完善 ,春秋戰國之交被納入禮治。從周代出土的人形文物看,服飾裝飾雖繁簡不同,但上衣下裳已分明,奠定了中國服裝的基本形制。春秋戰國服飾春秋戰國時期織綉工藝的巨大進步,使服飾材料日益精細,品種名目日見繁多。工藝的傳播,使多樣、精美的衣著服飾脫穎而出。春秋戰國時期,不僅王侯本人一身華服,從臣客卿也是足飾珠璣,腰金佩玉,衣裘冠履,均求貴重。古人佩玉,尊卑有度,並賦以人格象徵 。影響所及,上層人士不論男女,都須佩帶幾件或成組列的美麗雕玉。春秋戰國時期的衣著,上層人物的寬博、下層社會的窄小,已趨迥然。深衣有將身體深藏之意,是士大夫階層居家的便服,又是庶人百姓的禮服,男女通用。春秋戰國時期的衣服款式空前豐富多樣,不僅表現於深衣和胡服。樂人有戴風兜帽的,舞人有長及數尺的袖子,有人還常戴鴟角或鵲尾冠,穿小袖長裙衣和斜露臂褶的下裳。這些都與多彩的社會生活相關。秦漢服飾這一時期的衣料較春秋戰國時期豐富,深衣也得到了新的發展。特別在漢代,隨著輿服制度的建立,服飾的官階等級區別也更加嚴格。秦漢服裝面料仍重錦綉。西漢建元三年、元狩四年,張騫奉命兩次出使西域,開辟了中國與西方各國的陸路通道,成千上萬匹絲綢源源外運,歷魏晉隋唐,迄未中斷,史稱絲綢之路。於是,中華服飾文化傳往世界。自秦而漢,深衣有了一些發展和變化。從東漢社會上層來看,通裁的袍服轉入制度化。秦代服制與戰國時無大差別,保持深衣的基本形制。西漢男女服裝,仍沿襲深衣形式。不論單、綿,多是上衣和下裳分裁合縫連為一體,上下依舊不通縫、不通幅;外衣裡面都有中衣及內衣,其領袖緣一並顯露在外,成為定型化套裝。下著緊口大褲,保持「褒衣大裙」風格。秦代服制,服色尚黑。漢代有了輿服制度。史書列有皇帝與群臣的禮服、朝服、常服等20餘種。服飾上的等級差別已十分明顯。主要表現在:冠服在因襲舊制的基礎上,發展成為區分等級的基本標識;佩綬制度確立為區分官階的標識。魏晉南北朝服飾魏晉和南北朝時期 ,等級服飾有所變革,民族服飾大為交融。冠帽已多用文人沿用的幅巾代替。魏初,文帝曹丕制定九品官位制度,「以紫緋綠三色為九品之別」。這一制度此後歷代相沿雜而用之,直到元明。晉代的首服除幅巾為社會沿用之外,有官職的男子還戴小冠子,而冠上再加紗帽的稱漆紗籠冠,本是兩漢武士之制,傳之又傳,不僅用於男官員,並流傳民間且男女通用。南北朝時,北方少數民族入主中原,人民錯居雜處,政治、經濟、文化風習相互滲透,形成大融合局面,服飾也因而改易發展。北方民族短衣打扮的袴褶漸成主流,不分貴賤、男女都可穿用。女子衣著「上儉下豐」。東晉末至齊、梁間,衣著為襦裙套裝,原始於漢代,晉代時具有了上衣短小、下裙寬大的特色,流行一時。另一方面,少數民族服飾受漢朝典章禮儀影響,穿起了漢族服裝。魏孝文帝推行華化政策,改拓跋姓氏,率「群臣皆服漢魏衣冠 」 。原來鮮卑族穿著夾領小袖衣服這次改革舊俗,史稱孝文改制,使秦漢以來冠服舊製得以賡續,推動了中華服飾文化的發展。隋唐服飾隋唐時期,中國由分裂而統一 ,由戰亂而穩定,經濟文化繁榮,服飾的發展無論衣料還是衣式,都呈現出一派空前燦爛的景象。隋唐時期男子冠服特點主要是上層人物穿長袍,官員戴襆頭,百姓著短衫。直到五代,變化不大。天子、百官的官服用顏色來區分等級,用花紋表示官階。隋唐女裝富有時裝性,往往由爭奇的宮廷婦女服裝發展到民間,被紛紛仿效,又往往受西北民族影響而別具一格。隋唐時期最時興的女子衣著是襦裙,即短上衣加長裙,裙腰以綢帶高系,幾乎及腋下。唐代婦女的發飾多種多樣,各有專名。女鞋一般是花鞋,多用錦綉織物、彩帛、皮革做成。唐人善於融合西北少數民族和天竺、波斯等外來文化,唐貞觀至開元年間十分流行胡服新裝。宋遼夏金元服飾宋代基本保留了漢民族服飾的風格 ,遼、西夏、金及元代的服飾則分別具有契丹、黨項、女真及蒙古民族的特點。各民族服飾再度交流與融合。宋代服飾大致有官服、便服、遺老服等三式。宋代官服面料以羅為主,政府因五代舊制,每年要贈送親貴大臣錦緞袍料,分七宋代靈鷲球紋錦袍等不同花色。官服服色沿襲唐制,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綠,九品以上服青。宋代官服又沿襲唐代章服的佩魚制度,有資格穿紫、緋色公服的官員都須在腰間佩掛「魚袋」,袋內裝有金、銀、銅製成的魚,以區別官品。遼、西夏、金分別為中國古代契丹、黨項、女真民族建立的政權,其服飾反映了在與漢民族進行長期文化交流中,各自發揚民族傳統的發展軌跡。黨項族婦女多著翻領胡服,領間刺綉精美。契丹、女真族一般穿窄袖圓領齊膝外衣,足下著長統靴,宜於馬上作戰射獵;婦女穿窄袖交領袍衫,長齊足背,都是左衽,正與漢人相反,所習慣穿用的釣墩傳到內地曾廣為流行。遼金政權考慮到與漢族雜處共存的現實,都曾設「南官」制度,以漢族治境內漢人,對漢族官員採用唐宋官服舊制。遼代以絲綢官服上山水鳥獸刺綉紋樣區分官品,影響到明清官服的等級標識,金代則以官服上花朵紋樣大小定尊卑,品級最低的用無紋或小菱紋的芝麻羅。契丹、女真男服因便於行動,也為漢人採用。元代參酌古今蒙漢服制,對上下官民服色等作了統一規定。漢官服式仍多為唐式圓領衣和襆頭;蒙古族官員則穿合領衣,戴四方瓦楞帽;中下層為便於馬上馳騁,最時興腰間多褶的辮線襖子,戴笠子帽。元代每年舉行10餘次大朝會,屆時萬千官員穿同一顏色、式樣並加飾納石矢金錦珠寶的高級禮服,稱作質孫服,糜費為歷朝少有。這種服式到明代卻被用作差役服裝。明清服飾明代以漢族傳統服裝為主體 ,清代則以滿族服裝為大流。而兩代上下層社會的服飾均有明顯等級。上層社會的官服是權力的象徵,歷來受到統治階級的重視。自唐宋以降,龍袍和黃色就為王室所專用。百官公服自南北朝以來紫色為貴。明朝因皇帝姓朱 ,遂以朱為正色 ,又因《論語》有「惡紫之奪朱也」,紫色自官服中廢除不用。最有特色的是用「補子」表示品級。上層婦女中已著用高跟鞋,並有里高底、外高底之分。明代普通百姓的服裝或長、或短、或衫、或裙,基本上承襲了舊傳統,且品種十分豐富。服飾用色方面,平民妻女只能衣紫、綠、桃紅等色,以免與官服正色相混;勞動大眾只許用褐色。一般人的帽,除唐宋以來舊樣依然流行外,朱元璋又親自製訂兩種,頒行全國,士庶通用。一種是方桶狀黑漆紗帽,稱四方平定巾;一種是由六片合成的半球形小帽,稱六合一統帽,取意四海昇平、天下歸一。清王朝時,以暴力手段推行剃發易服,按滿族習俗統一男子服飾。順治九年,欽定《服色肩輿條例》頒行,從此廢除了濃厚漢民族色彩的冠冕衣裳。明代男子一律蓄發挽髻,著寬松衣,穿長統襪、淺面鞋;清時則剃發留辮,辮垂腦後,穿瘦削的馬蹄袖箭衣、緊襪、深統靴。但官民服飾依律涇渭分明。清代官服主要品種為長袍馬褂。官帽與前朝截然不同,凡軍士、差役以上軍政人員都戴似斗笠而小的緯帽,按冬夏季節有暖帽、涼帽之分,還視品級高低安上不同顏色、質料的「頂子」,帽後拖一束孔雀翎。翎稱花翎,高級的翎上有「眼」,並有單眼、雙眼、三眼之別,眼多者為貴,只有親王或功勛卓著的大臣才被賞戴。皇帝有時還賞穿黃馬褂,以示特別恩寵。影響所及,其他顏色的馬褂遂在官員士紳中逐漸流行,成為一般的禮服。四、五品以上官員還項掛朝珠,用各種貴重珠寶、香木製成,構成清代官服的又一特點。絲紡綉染及各種手工專業的進步,為清代服飾品種的豐富創造了條件。清代女裝,漢、滿族發展情況不一。漢族婦女在康熙 、雍正時期還保留明代款式,時興小袖衣和長裙;乾隆以後 ,衣服漸肥漸短,袖口日寬,再加雲肩,花樣翻新無可底止;到晚清時都市婦女已去裙著褲,衣上鑲花邊、滾牙子,一衣之貴大都花在這上面。滿族婦女著「旗裝」,梳旗髻,穿「花盆底」旗鞋。至於後世流傳的所謂旗袍,長期主要用於宮廷和王室。清代後期,旗袍也為漢族中的貴婦所仿用。現代服飾 (1912年以來)辛亥革命結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中華民族的服飾進入了新時代。在此之前,改良主義者康有為於1894年、外交大臣伍廷芳於宣統初年,曾上書改革服制和服式;中國留學生也改穿西裝。隨著中外交流的加強,五彩紛呈的服裝終於沖垮了衣冠等級制度。傳統的袍、衫、襖、褲、裙越來越多地接受西方服飾影響,並被許多新品種新款式取而代之。男裝,民國初年出現西裝革履與長袍馬褂並行不悖的局面。穿著中西裝都戴禮帽,被認為是最莊重的服飾。20年代前後出現中山裝,逐漸在城市普及。廣大農村一直沿用傳統的襖褲,頭戴氈帽或斗笠,腳著自家縫納的布鞋。女裝,辛亥革命帶來了多樣化,一身襖褲之外,又多穿用襖裙套裝。20年代以來,婦女喜愛旗袍,旗袍逐漸成為時裝而不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服飾崇尚簡朴實用 。50~70年代,中山裝漸成男子主體服裝,此外流行過軍便裝,人民裝;女裝受蘇聯影響,連衣裙風靡城市,此外還流行過列寧裝等。但在農村,上衣下褲一直是大多數農民的傳統裝束。1978年後,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體現時代精神,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服飾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面貌簇新。

2. 一篇關於服飾發展的論文

中國服飾的發展與特點

一 中國服飾的發展與特點

眾所周知,中國是經歷了很多朝代的興衰的,所以在衣著服裝方面,每朝每代都不同,所以中國服飾文化璀璨華美,豐富多彩。服飾是人類特有的勞動成果,它既是物質文明的結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意。

然而,服飾不僅僅是一種物質文明的體現,更是歷史政治、經濟、軍事、文化諸因素融合的產物,通過服飾可以透視出各朝代不同的社會背景和社會狀況。

服飾從人類的產生發展開始不僅具有躲避自然的傷害外,還具有文化的功能.即服飾代表一種社會身份和一定思想觀念。

由於我們要從服飾方面比較中國與日本的不同,所以我們從唐代開始,去看看中國歷代的服飾特點。

(1) 唐代

由於唐朝是我國政治,經濟高度發展,文化藝術繁榮昌盛的時代,是封建文化燦爛光輝的時代,所以生產力有了很大的發展,較長時間是國泰民安。在盛唐時期成為亞洲各民族經濟文化交流中心。

工藝裝飾普遍使用花卉圖案,其構圖活潑自由、疏密勻稱、豐滿圓潤。特別是波狀的連續紋樣與花草相結合後,唐代服飾圖案,改變了以往那種以天賦神授的創作思想,用真實的花、草、魚、蟲進行寫生,但傳統的龍、鳳圖案並沒有被排斥,這也是由皇權神授的影響而決定的。這時服飾圖案的設計趨向於表現自由、豐滿、肥壯的藝術風格。

唐代是中國封建社會繁榮發達、開放輝煌的時代。這些特徵在服飾上的表現更為突出,其中以婦女服飾又最具代表性。
唐代女裝的特點是裙、衫、帔的統一。在婦女中間,出現了袒胸露臂的形象。在永泰公主墓東壁壁畫上,有一個梳高髻、露胸、肩披紅帛,上著黃色窄袖短衫、下著綠色曳地長裙、腰垂紅色腰帶的唐代婦女形象。
在唐代,只有有身份的人才能穿開胸衫,永泰公主可以半裸胸,歌女可以半裸胸以取悅於統治階級,而平民百姓家的女子是不許半裸胸的。當時,唐朝半露胸的裙裝有點類似於現代西方的夜禮服,只是不準露出肩膀和後背。
唐代女服的領子,有圓領、方領、斜領、直領和雞心領等。短襦長裙的特點是裙腰系得較高,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給人一種俏麗修長的感覺。
唐代的裙子顏色絢麗,紅、紫、黃、綠爭艷斗研,尤以紅裙為姣姣者。街上流行紅裙子,不是現代人的專利,早在盛唐時期,就已經遍地榴花染舞裙了。

在隋唐時期,雖然在最隆重的禮儀服裝仍跟上傳統,但是穿得最多的官式常服,卻有了新面貌,鬧到了後代服色制度的另一個傳統。因此這是服飾史上的重要時代。
唐代文吏服飾--唐代官吏,除穿圓領窄袖袍衫之外,在一些重要場合,如祭祀典禮時仍穿禮服。禮服的樣式,多承襲隋朝舊制,頭戴介幘或籠冠,身穿對襟大袖衫,下著圍裳,玉佩組綬等。

當時對官員還規定了「大帶制度」,就是說腰帶上的裝飾物品的質地和數量區別官品登記。

唐服還對鄰國有很大的影響。特別是日本,日本和服從色彩上大大吸取了唐裝的精華,隨著年代的發展,日本也在唐服的基礎上,發展自己的獨有服飾。朝鮮服也從形式上承繼了唐服的長處。唐服襦裙線條柔長,十分優美自如,用料主要是絲織品,因此它的衣物以"軟"和"飄柔"著稱。唐服本身品類多,善變化,從外形到裝飾均大膽吸收外來服飾特點,多以中亞、印度、伊朗、波斯及北方和西域外族服飾為參考,充實唐代服飾文化,使得唐代服飾豐富多采富麗堂皇,風格獨特奇異多姿,成為中國歷史服飾中的一朵奇葩,世人矚目。

(2) 宋代

宋朝歷史以平民化為主要趨勢,服裝也質朴平實,反映時代傾向。

政治上的保守,「程朱理學」的思想禁錮,對外政策的妥協退讓——服飾文化不再艷麗奢華,而是簡潔質朴。宋時不論權貴的皇親國戚,還是一般的百姓,都愛穿著直領, 對襟的背子,因為既舒適得體,捷又顯得典雅大方。

宋代的服裝,其服色、服式多承襲唐代,只是與傳統的溶合做得更好、更自然,給人的感覺是恢復中國的風格。

宋代女裝拘謹、保守,色彩淡雅恬靜,襦衣、褙子的「遮掩」功能加強,一切的「張狂」剎時都收斂了許多。女裝是上身穿窄袖短衣,下身穿長裙,通常在上衣外面再穿一件對襟的長袖小褙子,很像現在的背心,褙子的領口和前襟,都綉上漂亮的花邊。

宋朝時候的服飾宋朝的男裝大體上沿襲唐代樣式,一般百姓多穿交領或圓領的長袍,做事的時候就把衣服往上塞在腰帶上,衣服是黑白兩種顏色。
當時退休的官員、士大夫多穿一種叫做「直掇」的對襟長衫,袖子大大的,袖口、領口、衫角都鑲有黑邊
到宋朝出現了方型紗帽作為官帽並強化了帽翅(以前都是圓形紗帽且大多作為休閑服飾使用),宋朝常服袖子變窄,宋朝出現了一種方型的文人巾帽,叫做「東坡巾」,宋朝大文學家蘇東坡,穿著交領宜身寬袖的長衫,頭上戴的帽子就是東坡巾。

(3) 元代

出現蒙化現象,但是沿襲了漢唐和宋代的禮服制度,又具有本民族的特色。

質料上發生了較大變化,這是由於棉花的廣泛種植,所以棉布成為服飾材料的主要品種。

衣服主要是較短的長袍,比較窄,在腰間有很多衣褶,方便上下馬。

"比肩"、"比甲"也是常服。"比肩"是一種有里有面的較馬褂稍長的皮衣,元代蒙人稱之為"襻子答忽"。"比甲"則是便於騎射的衣裳,無領無袖,前短後長,以襻相連的便服。元代男子的公服多隨漢族習俗,常服的外面,罩一件短袖衫子,婦女也有這種習俗(稱為襦裙半臂)。

元代的貴族婦女,常戴著一頂高高長長,看起來很奇怪的帽子,這種帽子叫做「罟罟冠」。她們穿的袍子,寬大而且長,走起路來很不方便,常常要兩個婢女在後面幫她們拉著袍角,一般的平民婦女,多是穿黑色的袍子。

"比肩"、"比甲"也是常服。"比肩"是一種有里有面的較馬褂稍長的皮衣,元代蒙人稱之為"襻子答忽"。"比甲"則是便於騎射的衣裳,無領無袖,前短後長,以襻相連的便服。元代男子的公服多隨漢族習俗,常服的外面,罩一件短袖衫子,婦女也有這種習俗(稱為襦裙半臂)。

元代是蒙古族入關統治中原的時代。其服飾既襲漢制,如皇帝及高官的服飾仿照先秦時代的古制而成;又推行其本族制度,如一般百姓服飾則仍是披發椎髻,夏戴笠,冬服帽。元朝初建,也曾令在京士庶須剃發為蒙古族裝束。蒙古族的衣冠,以頭戴帽笠為主,男子多戴耳環。然至元大德年間以後。蒙、漢間的士人之服也就各認其便了。

(4) 明代

朱元璋統一天下,明代開始整體上大致恢復漢人衣冠沿襲唐制,對宋元服飾形式中的某些樣式有保留,發展出的漢人衣冠。

最突出的特點是以前襟的紐扣代替了幾千年來的帶結。但是紐扣並非始於明代,從元代的辮線襖子腰圍部分曾經見到過釘紐扣的形式。紐扣的使用也是一種變革,體現著時代的進步。另外理學盛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服裝風格。

明代的貴婦多是穿紅色大袖的袍子,一般婦女只能穿桃紅、紫綠及一些淺淡的顏色。平日常穿的是短衫長裙,腰上系著綢帶,裙子寬大,樣式很多,像百褶裙、鳳尾裙、月華裙等。

明代的男裝,大人多穿青布直身的寬大長衣,頭上戴四方平定巾,一般平民穿短衣,裹頭巾。
這個時候出現了一種六瓣、八瓣布片縫合的小帽,看起來很像剖成半邊的西瓜。本來是僕役所戴的,但是因為戴起來很方便,所以就普遍流行起來。這就是清代「瓜皮小帽」的前身。

(5) 清代

清朝是我國服裝史上改變最大的一個時代,清代是個滿漢文化交融的時代,尤其是服裝文化,也是在進入中國後,保留原有服裝傳統最多的非漢族王朝。

馬褂、旗袍是清代男女的典型服飾。現已成為中國的傳統服裝。

馬褂是清朝特有的服飾,早先是富貴人家才穿的服飾,到後來普遍了,變成全國的一般服飾,平日所戴的便帽就是瓜皮小帽,顏色是外面黑,裡面紅。滿族婦女穿的旗袍,早期是寬寬大大的,後來才變成了有腰身,在旗袍外面再加上一件「坎肩」(背心)。她們的鞋子也很特別,是一種花盆式的高底鞋。至於漢族婦女的服飾,則和明代差不多。

旗袍是我國一種富有民族風情的婦女服裝,由滿族婦女的長袍演變而來。由於滿族稱為「旗人」,故將其稱之為「旗袍」。在清代,婦女服飾可謂是滿漢並存。到了20世紀20年代,受西方服飾影響,經改進之後的旗袍逐漸在廣大婦女中流行起來。這種旗袍是漢族婦女在吸收西洋服裝樣式後,通過不斷改進,才進入千家萬戶的。旗袍的樣式很多,經改良後的旗袍在20世紀30年代,幾乎成為中國婦女的標准服裝。

(6) 現代

現代的服飾多數受到西方的影響。衣服慢慢從煩瑣變得輕盈。但是,中國借鑒西方的服飾發展特點,形成自己獨有的服飾發展的潮流。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服飾崇尚簡朴實用。

50~70年代,中山裝漸成男子主體服裝,此外流行過軍便裝,人民裝;女裝受蘇聯影響,連衣裙風靡城市,此外還流行過列寧裝等。但在農村,上衣下褲一直是大多數農民的傳統裝束。

1978年後,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體現時代精神,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服飾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面貌簇新。

現代服飾顏色豐富,款式新穎,面料多樣。追求個性化,自然化,環保化。同時各少數民族服飾的特點是整體性(形式美,裝飾性,實用性的統一)和文化性(地域性和象徵性)。

二 中國服飾發展總特點

1 時代性,各具有該朝代的特色

2 實用性,注重實際和應用

3 文化性,文化對著裝心理、審美觀念有重要影響

三 總結

中國服飾經過古代、近代、現代三個時段的發展演變,當中面臨著蛻變和再生的考驗。蛻變並不意味著消亡,而是以新的方式再生。以每個時代獨特的服飾存在著,各自有其特色。

社會形態決定社會意識。所以,從根本上來說,是各朝代的經濟、政治的發展,帶動了文化的發展。而服飾的變化與發展,就是文化發展的體現。

透過了解中國服飾的發展與特點,我們更容易看出中國與日本的不同。而日本也借鑒中國的服飾特點,發展其特有服飾,並且在發展上去創新。這一點,我們應當學習。

3. 服裝pop廣告 論文

阿瑪尼的作品攝影中,有一種淡淡的冷漠,一種廢墟的荒涼。那些穿著者,似乎都已定格。沉醉在一種思考回憶之中。阿瑪尼所要詮敘的不是單單幾件作品,他所表達的是某種人性。夾克衫、格紋褲、中性的打扮,是人們不再對十分女性化的外表裝扮投以過多的注意力,而是其靈魂,她的息怒哀樂、悲苦滄桑。這樣的女性,不是那種格式化的,是城市生活中,大街上,辦公間的某一個某一群。透過這些畫面,我們可以感覺到一股時間的流動,幾世紀前,幾世紀後,都有這樣的女性生活在我們中間。普普通通的,卻極不一般的高雅,不想讓人注意,自己也未曾察覺----然而,就自然的流露出來,這是一種真實的嫵媚。這就是喬治.阿瑪尼心中的"那種女人"。 不是喬治.阿瑪尼的設計作品,是喬治.阿瑪尼筆下的男人和女人。讓人品位無窮的1993年春夏展,對古代雅典風格的回歸----我們可以為喬治.阿瑪尼找到一個答案:古代希臘雅典,那是一個人性及其純凈的時代,奧林匹斯山上的陽光照耀著山巒、海洋、樹木,也照耀著人的心靈。人性可以得到無比自由的展示----這是人類的最高理想。我們從公元前五世紀中葉菲狄阿斯風格的《青年女祭司》雕像中,我們會覺得:阿瑪尼所表現的,正是生活在現代城市中的女人對那個美好時代的回憶吧。
阿瑪尼的作品與其說是一種風格定位,不如說是一種人的定位。阿瑪尼的設計作品與服裝的穿著者共同構成了全部的「喬治.阿瑪尼」風格。如果說巴黎高級時裝表達的是「舞台美學」,那麼以阿瑪尼為首的一批米蘭設計師所闡述的是一種「街道美學」。城市與現實生活是展示其作品的最好舞台,在服裝產品和社會之間,設計師是一架橋梁。

當中國的青年學生為服裝設計的點、線、面法則而絞盡腦汁的時候,阿瑪尼、費雷、弗塞斯給我們回答了一個問題:服裝的真正使命。

純粹的服裝形式純粹的造型美並不能構成服裝意義的全部。

審視一下服裝設計中的「人」的地位。

下面是世界各國的服裝文化和特點:
世界上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
民族更是數以千記
加上歷史服飾
你的這個命題完全可以寫一本不算薄的論文

我找了下 有一個劃分為東方西方的服裝和文化的介紹
希望可以幫到你

中國人的服裝分為中式服裝和西式服裝兩大類。中式服裝、西式服裝經數千年的歷史積淀,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風貌和體系,在式樣、外形、結構、局部特徵、裝飾、色彩、圖案、審美文化方面均不相同,有其鮮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

一、式樣

中國傳統服裝的主體形式是前開型的大襟和對襟式樣。前開衣最早起源於中國,形成於黃帝時代。中國服裝有兩種基本形制,即上衣下裳制和衣裳連屬制,兩種形制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交叉使用,相容並蓄。女子穿上衣下裳式樣的較多,男子多穿上下連屬的袍衫。

西洋服裝在樣式上有一個演變過程,古希臘的服裝是披裹式,古羅馬到中世紀,服裝的式樣以披裹式的非成型類衣和前開式的半成型類衣為主。公元四世紀,日爾曼民族南下,日爾曼民族的四肢分離的體形型服裝逐漸滲入到歐洲服裝的基本樣式中,從13世紀開始至今,體形型服裝逐漸占據了主體地位,其基本形制是男子上衣下褲,女子為上下連屬的裙裝。

二、外形特徵

中國傳統服裝的外形強調縱向感覺,自衣領部位開始自然下垂,不誇張肩部,常用下垂的線條、過手的長袖、筒形的袍裙、縱向的裝飾等手法,使著裝人體顯得修長,特別是使四肢有拔長感。亞洲許多國家的服裝都有類似特點。

清代服裝相對來說是比較肥大的,袖口、下擺都有向外擴張之勢。然而,清代婦女那高高的旗髻和幾寸高的花盆底鞋,加上垂至腳面的旗袍,使旗人比歷代婦女都顯得修長。

服裝外形的修長感是對東方人較為矮小的身材之彌補,在感官上產生視錯覺,在比例上達到完美、和諧。自然修長的服式使男性顯得清秀,使女性顯得窈窕。同時,平順的服裝外形與中國人臉部較柔和的輪廓線條相稱。

西洋古典服裝的外形強調橫向感覺,常採用橫向擴張的肩部輪廓、各種硬領、輪狀領、膨脹的袖型、龐大的裙撐、重疊的花邊和花朵以及漿過的紗料和各部位的襯墊,使服裝線條產生誇張和向外放射的效果。

西洋服裝的外形特點與西方人熱情奔放的氣質、起伏明顯的臉部輪廓以及比東方人高大挺拔的體型相適應。

三、結構特徵

從結構特徵看,中式服裝採用中國傳統的平面直線裁剪方法,無論袍、衫、襦、褂,通常只有袖底縫和側擺相連的一條結構線,無起肩和袖窿部分,整件衣服可以平鋪於地,結構簡單舒展。

西方服裝採用立體裁剪方法,立體裁剪方法視人體為多面體至少是四面體,細心對待人體從上到下、從前到後各個方面的凸凹起伏關系,利用打褶和省道處理等服裝工藝手段,最終取得與三維人體相吻合的具有立體效果的服裝。

有人說中式服裝像平面的繪畫,西洋服裝像立體的雕塑,這種感覺大體是對的。中式服裝表現兩維效果,忽視側面結構設計。西式服裝強調三維效果,適合人體結構特點並適應人體運動規律,既合體又實用,因此,受到世界各國人們的普遍青睞。

四、局部結構特點

從服裝的局部特點看,中式服裝的斜交領、對開V領、直立領、衣服下擺兩側開衩、清代箭袍式的前後左右開四衩,以及衣服的對襟、大襟、一字襟、琵琶襟等,都是有東方特色的局部細節,常被設計師用作表現中國服裝趣味的處理手法,其中中式立領和衣服下擺兩側開衩更為典型。

西洋服裝的袒領和輪狀褶領(像扇面一樣環繞脖頸)運用較為廣泛,輪狀褶領連續的褶襇是用布料上漿後熨燙成形,有時需用細金屬絲做支撐。服裝造型喜用填充物襯墊或支撐,如墊肩、墊胸、墊袖、墊臀、裙撐等。由於西式服裝不是連袖而是裝袖,所以肩飾造型多樣。袖子款式變化很多,如半腿袖、主教袖等。

五、裝飾

從裝飾特點看,由於中式服裝是平面直線裁剪,表現二維效果,所以裝飾也以二維效果為主,強調平面裝飾。裝飾手段是中國傳統的鑲、嵌、滾、盤、綉幾大工藝。這些工藝的巧妙運用,使中式服裝雖造型簡練,但紋樣色彩斑斕,美不勝收。

刺綉用於服裝歷史久遠,發展到後來,甚至「衣必錦綉」。運用平面刺綉方法裝飾服裝表面空間,是中式服裝設計的慣用手法,沿用至今。尤其是精妙絕倫的刺綉工藝與絲綢面料配合,使服裝充滿東方風韻,令人贊嘆不已。

除刺綉外,鑲、滾工藝在中式服裝上運用也很多。例如清末,市井流行在衣緣處鑲、滾裝飾,女子衣緣越來越闊,從三鑲三滾,五鑲五滾,發展到「十八鑲滾」。

西洋服裝是立體構成設計,表現三維效果,所以裝飾與整體結構造型相對應,強調立體感和空間感,裝飾手段是藉助各種立體物如穗飾花結、荷葉邊、金銀絲帶、褶襇、切口等點綴服裝表面。最初,花朵、花邊等只是少量裝飾服裝表面,豐富表面效果。到了羅可可時期,某些禮服竟是用立體花堆砌而成。

西洋服裝採用立體裝飾有其精采之處:一是立體裝飾與立體結構造型相呼應,天然諧調;二是裝飾效果符合審美心理,因為凡是平鋪直敘、一覽無余的表面,容易引起人的單調感覺,而層次豐富、虛實搭配、重疊穿插的表面空間有耐人尋味的效果,易於激起觀賞美感。

六、面料、色彩和圖案

從服裝面料看,中國最早使用的紡織品是葛布、薴麻布和大麻布。葛布是葛藤的莖皮纖維加工製成的。薴麻是我國特有的植物,歐洲人稱之為「中國草」,大麻被稱之為「漢麻」。中國享譽世界的服裝面料是絲綢。養蠶、繅絲、織綢是我國先民對世界紡織服裝發展作出的傑出貢獻。中國人穿棉布較晚,棉花是從印度引進的,到元明之時,棉布才成為人們普遍穿著的衣料。

從服裝色彩看,在上古時代,黑色被中國的先人認為是支配萬物的天帝色彩,夏、商、周時天子的冕服為黑色。後來,隨著封建集權專制的發展,人們把對天神(黑色)的崇拜轉向對大地(黃色)的崇拜,所以形成了「黃為貴」的傳統觀念。黃色成為帝王的專用色,隱喻著統治者至高無上的地位。

傳統服裝色彩受陰陽五行影響,有青、紅、黑、白、黃五色之說。青、紅、黑、白、黃色被視為正色,其餘顏色則為間色,正色在大多數朝代為上等社會專用,表示高貴。在民間,正色是人們衣著配色所喜愛和追求的顏色。

從配色方法看,高艷度、強對比是中國傳統的配色方法。強烈的對比色在金、銀、黑、白等中性色的緩沖配合下,使服裝洋溢著富麗堂皇、渾朴大方的氣氛。

中國民間對藍色有傳統喜愛,如藍印花布、靛藍蠟染布等。藍色與黃種人的膚色相配,容易諧調,可產生柔和的色對比效果。

中式服裝的圖案紋樣豐富多采,有飛禽走獸、四季花卉、山巒亭閣、幾何紋樣等,抽象、具象、誇張、寫實等風格俱全,圖案紋樣不僅精美,而且具有豐富的內涵。

中式服裝喜好運用圖案表示吉祥的祝願。從古至今,從高貴的綢緞到民間的印花布,吉祥紋樣運用極為廣泛。如龍鳳呈祥、龍飛鳳舞、九龍戲珠、蜥龍鬧靈芝等紋圖,不僅隱喻著圖騰崇拜,而且抒發著「龍的傳人」的情感。像鶴鹿同春、喜鵲登梅、鳳穿牡丹、團鶴仙壽、福祿壽喜、連年有餘、吉祥八寶等圖案,反映了人民對美滿生活的希望。另外,官服的圖案重視標識作用,明清文官為飛禽圖案,武官為走獸圖案。皇帝的龍袍象徵真龍天子,龍袍上的十二章紋圖案各有寓意:「日、月、星」取其照臨;「山」取其穩重;「華蟲」取其文麗;「火」取其光明;「藻」取其潔凈;「粉米」取其滋養;「宗彝」取其忠孝;「黼」取其決斷;「黻」取其明辨。

西洋服裝的面料、色彩、圖案的運用同東方傳統存在差距。

古希臘、古羅馬的服裝面料主要是半毛織物和亞麻布。古希臘人喜愛白色,古羅馬服飾最流行的色彩是白色和紫色,紫色象徵高貴,白色象徵純潔、正直。一般庶民衣服是羊毛、亞麻天然的原色,很樸素。

中世紀西方已有了許多名貴的面料,除東方絲綢、錦緞之外,還有天鵝絨、高級毛料、北歐的珍貴裘皮等。當時哥特式教堂中彩色玻璃窗被裝飾得輝煌燦爛,引導人們追求天堂的色彩,因此服飾上充滿宗教氣氛的色彩被人們嚮往。

歐洲文藝復興以來,隨著服飾奢華程度的升級,明亮的色彩受到人們歡迎,織錦緞和天鵝絨中還織進了閃閃發光的金銀絲線。法國人特別喜歡丁香色和薔薇色,也很迷戀含蓄的天藍和聖潔的白色。西班牙人崇尚高雅的玫瑰紅和銀灰色調。在英國,黑色被認為是神秘、高貴的色彩,特別是黑緞子和黑天鵝絨常是貴婦的首選。迷人的黑色襯著白種女性白皙的膚色,非常炫目。

西歐服裝上的圖案隨著歷史的變遷而不斷變化。古代多流行花草紋樣,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流行華麗的花卉圖案,法國路易十五時期,受羅可可裝飾風格的影響,流行表現S形或渦旋形的藤草和輕淡柔和的庭園花草紋樣。近代,有影響的流行圖案花樣有野獸派的杜飛花樣,以星系、宇宙為主題的迪斯科花樣,利用幾何錯視原理設計的歐普圖案,用計算機設計的電子圖案等。

七、審美文化

東西方服裝審美文化存在很多不同點。

西方文化起源於海洋文明,文化本能比較開放,易於融合外域服裝文化。

中國文化起源於大陸文明,文化本能比較封閉,在服裝上具有固執的「原體」意識,傳統服裝形制幾千年來地位穩定,吸收異域服裝相對困難。

西方文化善於表現矛盾、沖突,在服裝構成上強調刺激、極端的形式,以突出個性為榮。

中國文化是和諧文化,強調均衡、對稱、統一的服裝造型方法,以規矩、平穩為最美。

西方文化是一種明喻文化,重視造型、線條、圖案、色彩本身的客觀化美感,以視覺舒適為第一。

中國文化是一種隱喻文化,藝術偏重抒情性,追求服裝構成要素的精神寓意和文化品位。

西方文化崇尚人體美,重視展示人體的性差異,不忌諱表現性感。古典模式是表現女性的第二性徵,如露頸、露肩、露背、半胸,以緊縮腰圍和墊臀來表現女性胴體曲線。現代模式是以簡約的形式表現人體的自然身形,以短露和緊身為現代時髦。

中國文化漠視「性」的存在,服裝不表現人體曲線,不具備感官刺激要素,寬衣博帶,遮掩人體,表現的是一種莊重、含蓄之美。

中式服裝的美學特點,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審美心態和文化征貌。中國人受儒道互補的美學思想影響,重視情理結合,以理節情,追求閑適、平淡、中庸,追求超出形體的精神意蘊。中式女裝嚴密包裹人體,使人難窺其詳,增加了神秘感。中式男裝嚴整修長,洋溢著中和之美。皇帝的禮服,寬博繁復,輝煌壯觀。皇帝的禮服不僅是權力的象徵,也是中國人審美觀的表現。

中國和西方服飾文化各具有豐富的內涵和鮮明的特色,她們都是人類祖先留下來的寶貴文化遺產,是世界文化寶庫的瑰寶,我們應進行積極研究,在明辨的基礎上繼承發揚!

4. 藝術設計史論文

東西方設計繪畫美學異同:東方以中國為代表的繪畫審美基點在於「意味」,西方繪畫的基點在於「再現」中國繪畫最求形象之外的意,線條與超然的色彩更能充分表達主管情感,成為東方美術造型的主要手法。西方人致力於物象屬性的研究,造型藝術便充分利用了自然科學,藉助明暗規律光與色的關系,空間,體積,結構,運動的表現成為主要造型的依據。東方審美的本質在於尚意,領悟,對真實的理解是物體對應情思後「升華了的真實」,西方審美本質是尚形的,他們認為認為造型藝術的認識必須是由感性到理性的認識。而理性認識必須有明確的定義,審美必須有客觀依據,有準確的概念,推斥了東方的「領悟性」重視自然給人的美感及生活體驗的功用。
東方:邏輯體系嚴謹,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意足不求顏色似」如山水畫講究意境,講究「澄懷味道」,「有無相成,虛實相生,靈氣往來,無畫處皆成妙境」。畫面上用大面積的空白,大塊的墨線與墨塊,多視域的構圖處理,成為東方人理解到有相輔相成的藝術創造中的宇宙和諧實體。
西方人認為:「之所以世界千差萬別就在於它們有各自都具有不同的數量關系。雕塑繪畫等藝術的美在於『數的和諧與比例'。一切造型藝術要依靠對數據恰如其分的把握」。如此自然最完美的比例節奏構成了重要依據.完美的古希臘雕塑來自理想中比列的和諧與完美,神廟建築來自幾何圖形的和諧統一,藝術史成了這種和諧與人感知的理想契合.

5. 服飾與文化的研究

淺析中國歷代服飾與文化 服飾是人類特有的勞動成果,它既是物質文明的結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意。人類社會經蒙昧、野蠻到文明時代,緩緩地行進了幾十 萬年。幾乎是從服飾起源的那天起,人們就已將其生活習俗、審美情趣、色彩愛好,以及種種文化心態、宗教觀念,都積淀於服飾之中,構築成了服飾文化精神文明內涵。本文章將從中國歷代服飾的介紹,探討服飾文化體現的本色品味的經典風情和人類智慧的相通、相容性以及階級觀念在服裝上的體現。 原始社會服飾從出土文物方面考察,服飾史的源頭,可上溯到原始社會舊石器時代晚期 。在北京周口店山頂洞人(距今1.9萬年左右)遺址中,發現有1枚骨針和141件鑽孔的石、骨、貝、牙裝飾品。中華服飾文化史由此發端。在紡織品出現之後,貫頭衣已發展為一種定型服式,在相當長時期、極廣闊的地域和較多的民族中普遍應用,基本上替代了舊石器時代部件衣著,成為人類服裝的粗型。新石器時代除有籠統式服裝外,還從一些陶塑遺物發現有冠、靴、頭飾、佩飾。商周服飾由商代到西周,是區分等級的上衣下裳形制和冠服制度以及服章制度逐步確立的時期。西周時,等級制度逐步確立,周王朝設「司服」、「內司服」官職,掌管王室服飾。根據文獻記載和出土文物分析,中國冠服制度,初步建立於夏商時期,到周代已完整完善 ,春秋戰國之交被納入禮治。從周代出土的人形文物看,服飾裝飾雖繁簡不同,但上衣下裳已分明,奠定了中國服裝的基本形制。春秋戰國服飾春秋戰國時期織綉工藝的巨大進步,使服飾材料日益精細,品種名目日見繁多。工藝的傳播,使多樣、精美的衣著服飾脫穎而出。春秋戰國時期,不僅王侯本人一身華服,從臣客卿也是足飾珠璣,腰金佩玉,衣裘冠履,均求貴重。古人佩玉,尊卑有度,並賦以人格象徵 。影響所及,上層人士不論男女,都須佩帶幾件或成組列的美麗雕玉。春秋戰國時期的衣著,上層人物的寬博、下層社會的窄小,已趨迥然。深衣有將身體深藏之意,是士大夫階層居家的便服,又是庶人百姓的禮服,男女通用。春秋戰國時期的衣服款式空前豐富多樣,不僅表現於深衣和胡服。樂人有戴風兜帽的,舞人有長及數尺的袖子,有人還常戴鴟角或鵲尾冠,穿小袖長裙衣和斜露臂褶的下裳。這些都與多彩的社會生活相關。秦漢服飾這一時期的衣料較春秋戰國時期豐富,深衣也得到了新的發展。特別在漢代,隨著輿服制度的建立,服飾的官階等級區別也更加嚴格。秦漢服裝面料仍重錦綉。西漢建元三年、元狩四年,張騫奉命兩次出使西域,開辟了中國與西方各國的陸路通道,成千上萬匹絲綢源源外運,歷魏晉隋唐,迄未中斷,史稱絲綢之路。於是,中華服飾文化傳往世界。自秦而漢,深衣有了一些發展和變化。從東漢社會上層來看,通裁的袍服轉入制度化。秦代服制與戰國時無大差別,保持深衣的基本形制。西漢男女服裝,仍沿襲深衣形式。不論單、綿,多是上衣和下裳分裁合縫連為一體,上下依舊不通縫、不通幅;外衣裡面都有中衣及內衣,其領袖緣一並顯露在外,成為定型化套裝。下著緊口大褲,保持「褒衣大裙」風格。秦代服制,服色尚黑。漢代有了輿服制度。史書列有皇帝與群臣的禮服、朝服、常服等20餘種。服飾上的等級差別已十分明顯。主要表現在:冠服在因襲舊制的基礎上,發展成為區分等級的基本標識;佩綬制度確立為區分官階的標識。魏晉南北朝服飾魏晉和南北朝時期 ,等級服飾有所變革,民族服飾大為交融。冠帽已多用文人沿用的幅巾代替。魏初,文帝曹丕制定九品官位制度,「以紫緋綠三色為九品之別」。這一制度此後歷代相沿雜而用之,直到元明。晉代的首服除幅巾為社會沿用之外,有官職的男子還戴小冠子,而冠上再加紗帽的稱漆紗籠冠,本是兩漢武士之制,傳之又傳,不僅用於男官員,並流傳民間且男女通用。南北朝時,北方少數民族入主中原,人民錯居雜處,政治、經濟、文化風習相互滲透,形成大融合局面,服飾也因而改易發展。北方民族短衣打扮的袴褶漸成主流,不分貴賤、男女都可穿用。女子衣著「上儉下豐」。東晉末至齊、梁間,衣著為襦裙套裝,原始於漢代,晉代時具有了上衣短小、下裙寬大的特色,流行一時。另一方面,少數民族服飾受漢朝典章禮儀影響,穿起了漢族服裝。魏孝文帝推行華化政策,改拓跋姓氏,率「群臣皆服漢魏衣冠 」 。原來鮮卑族穿著夾領小袖衣服這次改革舊俗,史稱孝文改制,使秦漢以來冠服舊製得以賡續,推動了中華服飾文化的發展。隋唐服飾隋唐時期,中國由分裂而統一 ,由戰亂而穩定,經濟文化繁榮,服飾的發展無論衣料還是衣式,都呈現出一派空前燦爛的景象。隋唐時期男子冠服特點主要是上層人物穿長袍,官員戴襆頭,百姓著短衫。直到五代,變化不大。天子、百官的官服用顏色來區分等級,用花紋表示官階。隋唐女裝富有時裝性,往往由爭奇的宮廷婦女服裝發展到民間,被紛紛仿效,又往往受西北民族影響而別具一格。隋唐時期最時興的女子衣著是襦裙,即短上衣加長裙,裙腰以綢帶高系,幾乎及腋下。唐代婦女的發飾多種多樣,各有專名。女鞋一般是花鞋,多用錦綉織物、彩帛、皮革做成。唐人善於融合西北少數民族和天竺、波斯等外來文化,唐貞觀至開元年間十分流行胡服新裝。宋遼夏金元服飾宋代基本保留了漢民族服飾的風格 ,遼、西夏、金及元代的服飾則分別具有契丹、黨項、女真及蒙古民族的特點。各民族服飾再度交流與融合。宋代服飾大致有官服、便服、遺老服等三式。宋代官服面料以羅為主,政府因五代舊制,每年要贈送親貴大臣錦緞袍料,分七宋代靈鷲球紋錦袍等不同花色。官服服色沿襲唐制,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綠,九品以上服青。宋代官服又沿襲唐代章服的佩魚制度,有資格穿紫、緋色公服的官員都須在腰間佩掛「魚袋」,袋內裝有金、銀、銅製成的魚,以區別官品。遼、西夏、金分別為中國古代契丹、黨項、女真民族建立的政權,其服飾反映了在與漢民族進行長期文化交流中,各自發揚民族傳統的發展軌跡。黨項族婦女多著翻領胡服,領間刺綉精美。契丹、女真族一般穿窄袖圓領齊膝外衣,足下著長統靴,宜於馬上作戰射獵;婦女穿窄袖交領袍衫,長齊足背,都是左衽,正與漢人相反,所習慣穿用的釣墩傳到內地曾廣為流行。遼金政權考慮到與漢族雜處共存的現實,都曾設「南官」制度,以漢族治境內漢人,對漢族官員採用唐宋官服舊制。遼代以絲綢官服上山水鳥獸刺綉紋樣區分官品,影響到明清官服的等級標識,金代則以官服上花朵紋樣大小定尊卑,品級最低的用無紋或小菱紋的芝麻羅。契丹、女真男服因便於行動,也為漢人採用。元代參酌古今蒙漢服制,對上下官民服色等作了統一規定。漢官服式仍多為唐式圓領衣和襆頭;蒙古族官員則穿合領衣,戴四方瓦楞帽;中下層為便於馬上馳騁,最時興腰間多褶的辮線襖子,戴笠子帽。元代每年舉行10餘次大朝會,屆時萬千官員穿同一顏色、式樣並加飾納石矢金錦珠寶的高級禮服,稱作質孫服,糜費為歷朝少有。這種服式到明代卻被用作差役服裝。明清服飾明代以漢族傳統服裝為主體 ,清代則以滿族服裝為大流。而兩代上下層社會的服飾均有明顯等級。上層社會的官服是權力的象徵,歷來受到統治階級的重視。自唐宋以降,龍袍和黃色就為王室所專用。百官公服自南北朝以來紫色為貴。明朝因皇帝姓朱 ,遂以朱為正色 ,又因《論語》有「惡紫之奪朱也」,紫色自官服中廢除不用。最有特色的是用「補子」表示品級。上層婦女中已著用高跟鞋,並有里高底、外高底之分。明代普通百姓的服裝或長、或短、或衫、或裙,基本上承襲了舊傳統,且品種十分豐富。服飾用色方面,平民妻女只能衣紫、綠、桃紅等色,以免與官服正色相混;勞動大眾只許用褐色。一般人的帽,除唐宋以來舊樣依然流行外,朱元璋又親自製訂兩種,頒行全國,士庶通用。一種是方桶狀黑漆紗帽,稱四方平定巾;一種是由六片合成的半球形小帽,稱六合一統帽,取意四海昇平、天下歸一。清王朝時,以暴力手段推行剃發易服,按滿族習俗統一男子服飾。順治九年,欽定《服色肩輿條例》頒行,從此廢除了濃厚漢民族色彩的冠冕衣裳。明代男子一律蓄發挽髻,著寬松衣,穿長統襪、淺面鞋;清時則剃發留辮,辮垂腦後,穿瘦削的馬蹄袖箭衣、緊襪、深統靴。但官民服飾依律涇渭分明。清代官服主要品種為長袍馬褂。官帽與前朝截然不同,凡軍士、差役以上軍政人員都戴似斗笠而小的緯帽,按冬夏季節有暖帽、涼帽之分,還視品級高低安上不同顏色、質料的「頂子」,帽後拖一束孔雀翎。翎稱花翎,高級的翎上有「眼」,並有單眼、雙眼、三眼之別,眼多者為貴,只有親王或功勛卓著的大臣才被賞戴。皇帝有時還賞穿黃馬褂,以示特別恩寵。影響所及,其他顏色的馬褂遂在官員士紳中逐漸流行,成為一般的禮服。四、五品以上官員還項掛朝珠,用各種貴重珠寶、香木製成,構成清代官服的又一特點。絲紡綉染及各種手工專業的進步,為清代服飾品種的豐富創造了條件。清代女裝,漢、滿族發展情況不一。漢族婦女在康熙 、雍正時期還保留明代款式,時興小袖衣和長裙;乾隆以後 ,衣服漸肥漸短,袖口日寬,再加雲肩,花樣翻新無可底止;到晚清時都市婦女已去裙著褲,衣上鑲花邊、滾牙子,一衣之貴大都花在這上面。滿族婦女著「旗裝」,梳旗髻,穿「花盆底」旗鞋。至於後世流傳的所謂旗袍,長期主要用於宮廷和王室。清代後期,旗袍也為漢族中的貴婦所仿用。現代服飾 (1912年以來)辛亥革命結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中華民族的服飾進入了新時代。在此之前,改良主義者康有為於1894年、外交大臣伍廷芳於宣統初年,曾上書改革服制和服式;中國留學生也改穿西裝。隨著中外交流的加強,五彩紛呈的服裝終於沖垮了衣冠等級制度。傳統的袍、衫、襖、褲、裙越來越多地接受西方服飾影響,並被許多新品種新款式取而代之。男裝,民國初年出現西裝革履與長袍馬褂並行不悖的局面。穿著中西裝都戴禮帽,被認為是最莊重的服飾。20年代前後出現中山裝,逐漸在城市普及。廣大農村一直沿用傳統的襖褲,頭戴氈帽或斗笠,腳著自家縫納的布鞋。女裝,辛亥革命帶來了多樣化,一身襖褲之外,又多穿用襖裙套裝。20年代以來,婦女喜愛旗袍,旗袍逐漸成為時裝而不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服飾崇尚簡朴實用 。50~70年代,中山裝漸成男子主體服裝,此外流行過軍便裝,人民裝;女裝受蘇聯影響,連衣裙風靡城市,此外還流行過列寧裝等。但在農村,上衣下褲一直是大多數農民的傳統裝束。1978年後,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體現時代精神,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服飾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面貌簇新。

6. 我國古代武官的服飾特點

商周貴族服飾

商周貴族服飾窄袖織紋衣、蔽膝穿戴展示圖。這個時期的織物顏色,以暖色為多,尤其以黃紅為主,間有棕色和褐色,但並不等於不存在籃、綠等冷色。只是以硃砂和石黃製成的紅黃二色,比其他顏色更鮮艷,滲透力也較強,所以經久不變並一直保存至今。經現代科技分析,商周時期的染織方法往往染繪並用,尤其是紅、黃等正色,常在織物織好之後,再用畫筆添繪。

7. 急需,服裝的歷史 論文 1000字!!!大家趕緊!

借鑒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歷代服飾文化及其社會背景
朝代 服飾文化 社會背景
先秦時期 秦的服飾標准色都是黑色。但式樣依然是大襟右衽交領這種。基本沿襲戰國時期。女服服裝通身緊窄,長可曳地,下擺一般呈喇叭狀,行不露足。衣袖有寬窄兩式,袖口大多鑲邊。衣領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領,領口很低,以便露出裡衣。同時,每層領子必露於外,最多的達三層以上,時稱「三重衣」。 秦時期的國家宗教祀典與商周時期的情況既有同,也有異;既有不變,也有變,總的傾向是宗教典禮趨向簡約化。人類政治文明的歷程,既是政治覺悟和政治思維不斷提升的過程,也是政治典禮不斷簡化的過程,二者之間呈現出明顯的反向運動。
兩漢時期 漢代衣服幾經轉折,繞至臀部,然後用綢帶系束,衣上還繪有精美華麗的紋樣。漢代的直裾男女均可穿著。這種服飾早在西漢時就已出現,但不能作為正式的禮服。至東漢以後,直裾逐漸普及,並替代了深衣。 漢是中國最強盛的封建王朝之一。漢武帝時代的中國,更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物產最豐富、國力最強盛的國家。兩漢王朝後期的社會矛盾均異常激烈,各地起義暴亂不斷。這個時代背景對漢文學的發展有極大影響。
魏晉南北朝 魏晉時期婦女服裝承襲秦漢的遺俗,並吸收少數民族服飾特色,在傳統基礎上有所改進,一般上身穿衫、襖、襦,下身穿裙子,款式多為上儉下豐,衣身部分緊身合體,袖口肥大,裙為多折襇裙,裙長曳地,下擺寬松,從而達到俊俏瀟灑的效果。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古代傢具設計的重要轉折點,其原因在於,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思想發展的重要歷史時期,也是繼戰國「百家爭鳴」以後又一個思想解放的時代。隨著儒家的衰微,新的人生價值觀、生活觀、社會倫理觀不斷產生,哲學也在不斷發展。
唐代 襦裙是唐代婦女的主要服式。在隋代及初唐時期,婦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著緊身長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並以絲帶系扎。中唐時期的襦裙的比初唐的較寬闊一些。 唐代服飾文化的特點體現了和平時期各民族之間服飾文化的廣泛交流。這種裝束反映了唐人在服裝上的大膽嘗試,體現了人類追求形體美的思想意識,是女性思想解放在服裝上的表現。
宋代 宋朝漢族男子服飾服沿襲了大襟右衽交領和圓領這兩種傳統服飾式。圓領式樣,相比唐朝宋朝男服袖口變的寬大。宋朝漢族女服基本式樣有兩種:大襟右衽交領和對襟。 宋朝服飾特點的歷史變化,從王朝初年的簡朴到王朝末年的奢侈,一方面表明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也說明了統治階級的日漸腐朽。
元代 基本沿襲了唐朝服飾。男子都戴襆頭著襕袍,襕袍的顏色,一律用綠色,似與當時的制度有關。襆頭的兩腳,微微下垂,可能在中間納有「絲弦」,故有一些彈性,是晚唐五代通用的樣式.當時的婦女服飾以短襦及長裙為主,也有圓領袍衫。腰間一般都用絛帶系束,餘下部分下垂,形似兩條飄帶。披帛較唐代狹窄,但長度有明顯增加,長度大約在三至四米之間。 元代是我國歷史上最開放的時期,也是我們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形成的重要時期。元代不過百年時間,然而剽悍、質朴的草原文化(游牧文化)與成熟、豐富的中原文化(農耕文化)的碰撞,具有獨特的魅力,為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增添了許多新鮮的內容。
明代 男子服式依然沿襲了大襟右衽交領和圓領這兩種傳統服飾式樣。女裝相比男裝要富於變化些。明代婦女的服裝,主要有衫、襖、霞帔、背子、比甲及裙子等。衣服的基本樣式,大多仿自唐宋,一般都為右衽,恢復了漢族的習俗。 明朝初年,社會相對安定,洪武、永樂年間,除了原有的城市繼續有所發展外,南北各地又出現了一批新的商業中心。到16世紀,明代的社會經濟中資本主義因素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清代 清代男子服裝主要有袍服、褂、襖、衫、褲等。其中一種為「馬甲」或稱「坎肩」,男女皆著。樣式有大襟、對襟、琵琶襟等。還有一種馬甲,四周鑲邊,在正胸釘一橫排鈕扣,共十三粒,俗稱「一字襟」馬甲,或稱「十三太保」。 清王朝是以少數民族滿族上層為主體而建立的封建統治機構,是封建君主專制王朝中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是中國悠久歷史上的重要篇章,是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巨大轉折。這段歷史為後代留下了極其豐富寶貴的遺產。至清代,傳統經濟達到頂峰,各生產部門技術水平空前提高,商業貿易頗為繁榮。

8. 關於服飾的論文~!!~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論文我沒有,不過我可以跟你點資料,相當完整的漢服介紹
漢服中最典型的深衣,孔氏正義曰:「所以稱深衣者,以余服則上衣下裳不相連,此深衣衣裳相連,被體深邃,故謂之深衣。」深衣是最能體現華夏文化精神的服飾。深衣象徵天人合一,恢宏大度,公平正直,包容萬物的東方美德。袖口寬大,象徵天道圓融;領口直角相交,象徵地道方正;背後一條直縫貫通上下,象徵人道正直;腰系大帶,象徵權衡;分上衣、下裳兩部分,象徵兩儀;上衣用布四幅,象徵一年四季;下裳用布十二幅,象徵一年十二月。身穿深衣,自然能體現天道之圓融,懷抱地道之方正,身合人間之正道,行動進退合權衡規矩,生活起居順應四時之序。
大,象徵天道圓融;領口直角相交,象徵地道方正;背後一條直縫貫通上下,象徵人道正直;腰系大帶,象徵權衡;分上衣、下裳兩部分,象徵兩儀;上衣用布四幅,象徵一年四季;下裳用布十二幅,象徵一年十二月。身穿深衣,自然能體現天道之圓融,懷抱地道之方正,身合人間之正道,行動進退合權衡規矩,生活起居順應四時之序。
說明:

中華服飾歷代各不相同,使今天的人們無法了解古人真實的衣著樣子,往往是憑借古代人物畫和戲曲、影視的並不完全正確的展示來想像,尤其中國影視製作中的古裝服飾五花八門,逐漸走向了一種極端扭曲的病態審美。這次按《大明會典》及《明史》並參照明代寫實主義的肖像畫繪制一套Q版的《大明衣冠圖志》,希望能夠為大家了解明代服飾出一份力。並且努力證明一下原汁原味的中華服飾並非不能通過現代方式展示,期待中國的影視服裝製作和古裝動畫漫畫造型能在本國文化的表達上超越鄰國。

文中所引文字,基本來自《大明會典》「冠服」以及《明史》「輿服」,所參考圖主要為出土、傳世衣冠實物及定陵發掘報告《定陵》等。大家想找原文獻查閱可以去網路搜索:

《大明會典》卷之六十 冠服、 六十一 冠服二

《明史》卷六十六 志第四十二 輿服二 輿服三

《禮部志稿》卷十八 儀制司職掌 冠服

另有專門研究明代服飾的論壇,有大量文字、實物資料可供參考。

一 皇帝冠服
袞冕

凡祭天地、宗廟及正旦、冬至、聖節則服袞冕,祭社稷、先農、冊拜亦如之。

冕:以皂紗為之。綖版寬一尺二寸,長二尺四寸。冠上有覆,玄表朱裏。前後各有十二旒,貫五采玉珠十二,赤白青黃黑相次。綖版下以玉珩維冠。玉簪導,貫紐,紐與冠武並系纓處皆飾以金。朱纓,青纊充耳,綴以玉珠二。
袞服:用十二章。玄衣六章(嘉靖制度)--日月在肩,星、山在後。龍、華蟲在兩袖。長不掩裳之六章。裳黃色,綉六章,分作四行--火、宗彝、藻、為二行。米、黼、黻、為二行。
中單:素紗為之,青緣領,織黻文十二。
蔽膝:隨裳色,羅為之。上綉龍一,下綉火三。
大帶:素表朱裏,在腰及垂皆有綼,上綼以朱,下綼以綠,紐約用素組。
革帶:前用玉,其後無玉,以佩綬系而掩之。
圭:白玉為之,長尺二寸,剡其上,下以黃綺約之。上刻山形四,盛以黃綺囊,藉以黃錦。
玉佩二。
大綬:六采--黃、白、赤、玄、縹、綠,纁質。小綬三,色同。
朱襪、赤舄、黃絛緣、玄纓結。

皮弁服

凡朔望視朝、降詔、降香進表、四夷朝貢朝覲、則服皮弁服。嘉靖間令祭太歲山川等神皆服。

皮弁:用黑紗冒之,前後各十二縫。其中各綴五采玉十二。縫及冠武並貫簪系纓處皆飾以金。玉簪,朱紘纓,玉以赤、白、青、黃、黑、相次。
玉圭:長如冕服之圭,有脊並雙植文,剡其上,黃綺約其下,及有韜,金龍文。
絳紗袍:本色領、褾(袖口)、襈(衣襟側邊)、裾(衣襟底邊)。
紅裳:如冕服內裳制,但不織章數。
中單:以素紗為之,如深衣制,紅領褾襈裾,領織黻文十三。
蔽膝:隨裳色,本色緣,有玉鉤二玉佩。
大帶、大綬、襪、舄、俱如冕服內制。

通天冠服

洪武元年定:郊廟、省牲,皇太子諸王冠婚、醮戒,則服通天冠、絳紗袍。冠加金博山,附蟬十二,首施珠翠,黑介幘,組纓,玉簪導。絳紗袍:深衣制。
白紗內單,皂領褾襈裾。
絳紗蔽膝。
白假帶。
方心曲領。
白襪,赤舄。
其革帶、佩綬,與袞服同

武弁服

國初行親征遣將禮則服武弁,乘革輅,其制未詳。詳定自嘉靖八年。

弁:上銳,色用赤,上十二縫,中綴五采玉,落落如星狀。
韎衣、韎裳、韎韐,俱赤色,如常制。
佩、綬、革帶、如常制。佩、綬、及韎韐、俱上系於革帶。
舄:如其裳之色。
玉圭:視鎮圭差小,剡上方下,有篆文曰討罪安民。

燕弁冠服

嘉靖七年定:
冠:匡如皮弁之制,以烏紗冒之,分十有二瓣,各以金線壓之,前飾五采玉雲各一,後列四山。朱絛為組纓。雙玉簪。
服:如古玄端之制身用玄,邊緣以青,兩肩綉日月。前蟠圓龍一,後蟠方龍二。邊加龍文八十一:領與兩祛,共龍文五九(45條)。衽同前後齊,共龍文四九(36條)。
襯用深衣之制,黃色,袂圓祛方下,齊負繩及踝十二幅。
素帶:朱里,青表,綠緣邊,腰圍飾以玉龍九片。
履:玄為之,朱緣、紅纓、黃結。襪用白。

常服
洪武三年定:
常服:烏紗折角向上巾。盤領窄袖袍。
束帶:間用金玉琥珀透犀。

永樂三年定:
冠:以烏紗冒之,折角向上,即翼善冠。
袍:黃色,盤領窄袖。前後及兩肩各金織盤龍一。
帶:用玉。
靴:以皮為之。

後期式樣:
冠:仍用翼善冠。
袍:用色不拘,盤領寬袖,前後及兩肩各盤龍補子一。

過肩通袖龍襕袍

冠:烏紗翼善冠。
袍:交領大袖,紋樣分布同曳撒,一般為過肩柿蒂雲龍紋,有膝襕和通袖襕。

四團龍雲紋紬交領夾龍袍

冠:網巾。洪武二十四年,太祖微行至神樂觀,見有結網巾者。翼曰,命取網巾,頒示十三布政使司,人無貴賤,皆裹網巾,於是天子亦常服網巾。髻上戴金束發冠,玉簪二。網巾及束發冠外一般再戴其他巾子或冠帽等。
衣:為定陵出土之綉四團龍雲紋紬交領夾龍袍。肩用日月。
圍玉帶。

曳撒

自元代辮線襖發展而來,明朝上下皆通用之,清朝以此制為吉服袍。

冠:奓檐帽(笠帽),有金玉寶石帽頂,亦承自元代。
袍:右衽交領,窄袖,腰身收斂,腰間束斂作襞積(向下打豎細襇),下身作散褶,若裙狀。兩肩及胸背為柿蒂或如意雲形紋樣區,多為行龍、雲紋等,有膝襕和通袖襕。
帶:實束,多為金玉寶石帶鉤。
靴:多用白色。

罩甲

明代皇帝狩獵騎射時所著。

冠:韃帽,應為繼承元代蒙古特色,以皮縫制,帽沿緣毛皮出鋒。
衣:外穿方領對襟無袖罩甲,織金,龍紋,用紐子。內穿曳撒。
靴:皮質,白色。

十二團龍盤領袞服

冠:用烏紗翼善冠,後於冠上加二龍戲珠,金質,鑲寶石,折角邊沿亦用金。另有金絲翼善冠,當為大禮時用,或謂乃明器,其詳待考。
袍:黃色,盤領寬袖。用團龍十二,前身、後身各三,兩肩各一,下擺兩側各二。日、月在肩,星、山在背。華蟲四,在肩下兩袖。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各為兩行,相對列於大襟。
帶:與常服同。

此袞服於《大明會典》、《明實錄》、《明史》均失載,明清兩代著述亦未言及。其實例有兩處可見:一為南薰殿藏明代皇帝畫像,自英宗始,諸帝均著此種袞服。一為定陵所出神宗此種袞服,共五件。其中,刺綉品3件,均為紅色底料;緙絲品2件,底色為一紅一黃。

甲胄

定陵所出土神宗皇帝甲胄與《出警入蹕圖》中不同,然定陵出土僅為半身,難窺全貌,今以《出警入蹕圖》參考繪制,其詳待考。

冠:鐵盔,飾天鵝翎,插小旗。
衣:罩甲,有魚鱗甲片裝飾,方領對襟,升龍戲珠二。內穿當為曳撒,行龍五彩雲紋,兩袖肩有黃金甲片,以紅絲連綴。
刀:定陵出土鐵刀,長條形,魚腹刃,刀柄有金十字護手,木質刀鞘,包沙魚皮。

二 皇後冠服

凡祭天地、宗廟及正皇後受冊、謁廟、朝會、服禮服。燕居則常服。

禮服(翟衣)

鳳冠:會典載以九龍四鳳冠,按明皇後翟衣畫像及定陵所出土實物,龍鳳數量及組合各所不同,今按實物畫九龍九鳳冠。鳳冠以漆竹絲為圓匡,冒以翡翠。上飾金龍、點翠鳳、珠花、翠雲、珍珠等。冠用三博鬢。
翟衣:深青,織翟文十有二等(凡一百四十八對),間以小輪花。紅領、褾(袖口)、襈(衣襟側邊)、裾(衣襟底邊),織金雲龍文。
中單:玉色紗為之,紅領褾襈裾。領織黻文十三。
蔽膝:隨衣色,織翟為章三等,間以小輪花四。以緅為領緣,織金雲龍文。
玉穀圭:長七寸。剡其上。瑑谷文。黃綺約其下。別以黃袋韜之。
玉革帶:青綺鞓,描金雲龍文。玉飾件十,金飾件四。
大帶:表裏俱青紅相半,其末純紅,而下垂織金雲龍文。上以朱緣。下以綠緣。並青綺副帶一。
綬:五采--黃、赤、白、縹、綠、纁質。間施二玉環,皆織成。小綬三色同大綬。
玉佩二,有小綬五采以副之。
青襪舄。

常服(大衫霞帔)

鳳冠:雙鳳翊龍冠,以皂縠為之。附以翠博山。上飾金龍一、翊以二珠翠鳳,皆口銜珠滴。前後珠牡丹花、蕊頭、翠葉、珠翠穰花鬢、珠翠雲等。三博鬢(左右共六扇)。有金龍二各銜珠結挑排。
大衫霞帔:衫--黃色,兩領直下一尺,間綴紐子三。後身長於前身,行則摺起,末綴紐子二,紐在掩紐之下,拜則放之。
霞帔--並列兩條,尖端縫合,垂在身前,掛墜子,平端收納於大衫身後三角形兜子內。深青為質,織金雲霞龍文,飾以珠。用玉墜子,瑑龍文。
鞠衣:紅色,胸背雲龍文,飾以珠。
四襈襖子(即褙子): 深青為質,金綉團龍文。
大帶:紅線羅為之,有緣。余或青或綠。
緣襈襖子:黃色。紅領褾襈裾,皆織金采色雲龍文。
緣襈裙:紅色。綠緣襈,織金采色雲龍文。
玉革帶:青綺鞓,描金雲龍文。玉飾件十,金飾件四。
玉花采結綬、紅線羅系帶一、白玉雲樣玎璫二(如佩制,每事上有金鉤一)。
青襪舄,與翟衣內制同。

常服襦裙

為明代自宮廷至民間所通服的最具代表性的女裝款式,上身為短襦(襖子、夾衣),下身以馬面裙為主,飾有裙襕,初期上衣多為交領,並有白色護領,後期多用立領等,袖為弧形琵琶袖,袖口收窄,或有白袖緣。衣在裙外,短則及腰,長乃至膝,直至清代漢族婦女仍延續此穿法,並影響到朝鮮等屬國,最終形成今日韓服。

百子衣(夾衣)

比甲

定陵孝靖皇後棺內出土,形制與罩甲相近。清代以此制為皇後朝褂子。

衣:外用無袖方領對襟比甲,胸、背及各邊飾升龍紋,如意紋串邊,祥雲填空,下幅加海水江涯、子孫龍紋。內為寶相花對襟立領夾衣。俱用金紐子。
裙:馬面襕裙
冠:棕帽。

三 皇妃冠服

凡皇妃受冊、助祭、朝會、則服禮服。燕居常服。

禮服

冠:九翟冠二頂。冠以皂縠為之。附以翠博山。飾以大珠翟二、小珠翟三、翠翟四、皆口銜珠滴。金鳳一對、口銜珠結。金簪一對。珠翠牡丹花穰花各二朵。面花二對。梅花環、四珠環、各一對。
衣:大衫、霞帔。衫用紅色。紵絲紗羅隨用。霞帔深青為質。織金雲霞鳳文。或綉或鋪翠,圈金,飾以珠。紵絲紗羅隨用。玉墜子瑑鳳文。
鞠衣:青色,胸背鸞鳳雲文。燕居服用素,除黃外余色及紵絲紗羅隨用。
四(衤癸)襖子:即褙子。桃花色,金綉團鳳文。
大帶:青線羅為之、有緣。余或紅或綠。各隨鞠衣色。
緣襈襖子:青色。紅領褾襈裾、織金雲鳳文。
緣襈裾:紅色。綠緣襈,織金花鳳文。
玉穀圭:長七寸。剡其上。瑑谷文。以錦約其下。
玉革帶:青綺(革呈),描金雲鳳文,玉事件十,金事件三。
玉花采結綬,如中宮佩制。
青襪舄、襪以青線羅為之。舄用青綺。飾以描金雲鳳文。

皇妃襦裙:

冠:黑紗尖棕帽,有箍子,插挑心、頂簪、簪、釵等。

衣:大紅織金纏枝牡丹妝花綉「洪福齊天」女夾衣,為定陵出土,方領,對衿,用金紐子,胸背用方補,胸補為行龍五彩雲紋,飾海水江崖,有「洪、福」二字分列左右。背補為升龍五彩雲紋,飾海水江崖,「齊天」二字豎列於正中。

四 皇嬪冠服

禮服:

冠用九翟。次皇妃之鳳。大衫、鞠衣、如皇妃制,圭用次玉谷文。

常服:

襦裙,如皇妃制。

冠:黑紗尖棕帽,插挑心、頂簪、「萬壽」金簪、珠釵等。
衣:織金四合如意窠纏枝牡丹交領夾衣,有護領,窄袖素緣。
裙:大紅鳳襕妝花緞裙。
Q版大明衣冠(二)
藝術作品 2009-03-29 19:19 閱讀41 評論0
字型大小: 大 中 小
五 皇太子、親王冠服
皇太子冠服

皇太子陪祀天地、宗廟、及正旦、冬至、朝會、則服袞冕。從祭社稷、及受冊納妃亦如之。朔望朝、降詔、降香、進表、四夷朝貢朝覲、則服皮弁。

袞冕(九章)

永樂三年定

冕冠:玄表朱裏,前後各九旒。每旒各五采繅九就。貫五采玉九。赤、白、青、黃、黑相次。玉衡、金簪、玄紞、垂青纊充耳(用青玉),承以白玉瑱,朱紘纓。

玉圭:長九寸五分,以錦約其下並韜。

袞服九章:玄衣五章--龍在肩,山在背,火、華蟲、宗彝在袖(每袖各三),皆織成,本色領褾襈裾。
纁裳四章--織藻、粉米、黼、黻各二。前三幅,後四幅,不相屬,共腰有襞積。本色綼裼。

中單:以素紗為之,青領褾襈裾,領織黻文十一。

蔽膝:隨裳色,四章--織藻、粉米、黼黻,本色緣,有紃施於縫中。其上玉鉤二。

玉佩二,上有金鉤。小綬四采以副之,四采--赤、白、縹、綠,纁質。

大帶:素表朱裏,在腰及垂皆有綼,上綼以朱,下綼以綠。紐約用青組。

大綬:四采--赤、白、縹、綠,纁質。
小綬:三采,間施二玉環,龍文,皆織成。

襪舄皆赤色。

親王冠服【冊寶附】

親王助祭謁廟、正旦冬至等朝賀、則服袞冕, 受冊納妃、亦如之。朔望朝、降詔、降香、進表、四夷朝貢朝覲、則服皮弁。

袞冕

冕冠:玄表朱裏,前後各九旒。每旒各五采繅九就。貫五采玉九。赤、白、青、黃、黑相次。玉衡、金簪、玄紞、垂青纊充耳(用青玉),承以白玉瑱,朱紘纓。

玉圭:長九寸二分五厘,以錦約其下,並韜。

袞服九章:玄衣五章--龍在肩,山在背,火、華蟲、宗彝在袖(每袖各三),皆織成,本色領褾襈裾。
纁裳四章--織藻、粉米、黼、黻各二。前三幅,後四幅,不相屬,共腰有襞積。本色綼裼。

中單:以素紗為之,青領褾襈裾,領織黻文十一。

蔽膝:隨裳色;四章--織藻、粉米、黼、黻各二,本色緣。有紃施於縫中。其上玉鉤二。
玉佩:如東宮佩制。自珩以下瑑雲龍文。上有金鉤。小綬四采以副之。四采、赤、白、縹、綠、纁質。
大帶:素表朱裏。在腰及垂皆有綼。上綼以朱。下綼以綠。紐約用青組。
大綬:四采、赤白、縹、綠。小綬三采、間施二玉環。龍文、皆織成。纁質。
襪舄皆赤色。

皇太子玄衣九章

親王青衣九章

郡王冠服

袞冕

冕冠:玄表朱裏,前後七旒,每旒五采繅七就,各貫玉珠七--赤白青色相次。玉衡、金簪、玄紞、垂青纊充耳(用青玉)。朱紘纓,承以白玉瑱。

玉圭:長九寸,以錦約其下,並韜。

青衣纁裳:五章。青衣三章--粉米一在肩,其二並藻、宗彝各三在兩袖,皆織成。本色領褾襈裾。
纁裳二章--織黼、黻各二,前三幅,後四幅,不相屬,共腰有襞積,本色綼裼。

中單:以素紗為之,青領褾襈裾,領織黻文七。

蔽膝:隨裳色,二章--織黼、黻各二,本色緣,有紃施於縫中,其上玉鉤二。

玉佩、如親王佩制,珩以下瑑雲龍文,上有金鉤,以小綬四采副之,四采--赤、白、縹、綠,纁質。

大帶:素表朱裏,在腰及垂皆有綼,上綼以朱,下綼以綠。紐約用青組。

大綬:四采、赤、白、縹、綠,纁質。小綬三采,間施二玉環。皆織成。

襪舄皆赤色。

皇太子、親王皮弁服

永樂三年定

皮弁:用烏紗冒之,前後各九縫,每縫中綴五采玉九。縫及冠武並貫簪系纓處皆飾以金,金簪朱纓。

玉圭:如冕服內制。

絳紗袍:本色領褾襈裾。

紅裳:如冕服內裳制,但不織章數。

中單:以素紗為之,如深衣制,紅領褾襈裾,領織黻文十一。

蔽膝:隨裳色,本色緣,有紃施於縫中,其上玉鉤二。

玉佩:如冕服內制,但無雲龍文,有小綬四采以副之。

大帶、大綬、襪舄赤色,皆如冕服內制。

郡王皮弁服

皮弁:用烏紗冒之,前後各七縫,每縫中綴三采玉七。縫及冠武、並貫簪系纓處皆飾以金,金簪,朱纓。
玉圭:如冕服內制。
絳紗袍:本色領、褾、襈、裾。
紅裳:如冕服內裳制,但不織章數。
中單:以素紗為之,如深衣制。紅領褾襈裾,領織黻文七。
蔽膝:隨裳色,本色緣,有紃施於縫中。其上玉鉤二。
玉佩:如冕服內制,但無雲龍文,有小綬四采以副之。
大帶、大綬、襪舄俱如冕服內制。

皇太子、親王 常服

永樂三年定

冠:烏紗折角向上巾--亦名翼善冠,親、郡王及世子俱同。
袍:赤色,盤領窄袖,前後及兩肩、各金織蟠龍一。
帶:用玉。
靴:皮為之。

保和冠服

嘉靖七年定

冠制以燕弁為准。
親王用九(衤取)。
世子用八(衤取)。
郡王用七(衤取)。
俱去簪與五玉。後山皆一扇為之,分畫為四。
郡王長子冠、如忠靜之制。用五(衤取)。

服用青身青緣,前後方龍補各一。身用素地,邊用雲。

其補子
郡王以上采妝。
郡王長子織金為之。
襯用深衣,玉色。
帶青表,綠裏,綠緣。
履用皂,綠結,白襪。
六 皇太子妃冠服

禮服

九翬四鳳冠:漆竹絲為圓匡,冒以翡翠,上飾翠翬九、金鳳四,皆口銜珠滴。珠翠雲、大珠花九樹--皆牡丹花,每樹花一朵,半開一朵,蕊頭二個,翠葉九葉。小珠花如大珠花之數--皆穰花飄枝,每枝花一朵,半開一朵,翠葉五葉。雙博鬢(左右共四扇),飾以鸞鳳,皆垂珠滴。翠口圈一副。珠排環一對。珠皂羅額子一--描金鳳文,用珠二十一顆。

翟衣:深青,織翟文九等(凡一百三十八對),間以小輪花,紅領褾襈裾,織金雲鳳文。

中單:玉色紗為之,紅領褾襈裾,領織黻文十一,或用線羅。

蔽膝:隨衣色,織翟為章二等,間以小輪花三。以緅為領緣,織金雲鳳文。

玉穀圭:長七寸,剡其上,瑑谷文。以錦約其下並韜。

玉革帶:青綺鞓,描金雲鳳文,玉事件十,金事件四。

大帶:表裏俱青紅相半,其末純紅而下垂,織金雲鳳文。上以朱緣,下以綠緣,並青綺副帶一。

大綬:四采、赤、白、縹、綠,纁質,皆織成,間施二玉環。小綬三,色同大綬。

玉佩二,珩以下瑑飾雲鳳文,描金,上有金鉤,以小綬四采副之--赤、白、縹、綠,纁質,織成。

青襪舄:襪以青線羅為之。舄用青綺,飾以描金雲鳳文,皂線純,每舄首加珠三顆。

七 親王妃、公主冠服
王妃受冊、助祭、朝會則服禮服。

禮服(大衫霞帔)

冠:九翟冠二頂。冠以皂縠為之。附以翠博山。飾以大小珠翟九,皆口銜珠滴。金鳳一對,口銜珠結。金簪一對。珠翠牡丹花穰花各二朵。面花二對。梅花環、四珠環、各一對。
衣:大衫霞帔--衫用大紅。霞帔以深青為質,金綉雲霞鳳文。金墜子亦鈒鳳文。
鞠衣:青色,如深衣制,胸背金綉雲鳳文。惟不用黃,燕居服用素。
四(衤癸)襖子:即褙子。桃紅色,金綉團鳳文。
大帶:青線羅為之,有緣,或用紅羅。
玉穀圭:長七寸,剡其上,瑑谷文,以錦約其下並韜 【公主不用圭】。
玉革帶、青綺(革呈)。描金雲鳳文。玉事件十、金事件三
玉革帶:青綺鞓,描金雲鳳文,玉事件十,金事件三。
玉花采結綬,如東宮妃佩制。
青襪舄、襪以青線羅為之。舄用青綺。飾以描金雲鳳文。

公主冠服 與親王妃同。

八 文武官冠服
朝服
凡大祀慶成、正旦、冬至、聖節、及頒降開讀詔赦、進表、傳制,則文武官各服朝服。
其武官應直守衛者不拘此服。

文武官朝服:
梁冠。
上衣:用赤羅青緣,其長過腰指寸七寸,毋掩下裳。
中單:白紗為之,青緣。
下裳:七幅--前三後四,每幅三襞積,赤羅青緣,
蔽膝:赤羅,無緣。
綬:各照品級花樣。革帶之後佩綬系而掩之,其環亦各照品級用玉犀金銀銅為之,不以織於綬。
大帶:表裏俱素,惟兩耳及下垂緣以綠色,又用青組約之。
革帶:一品玉,二品犀,三品四品金,五品銀鈒花,六品七品銀,八品九品烏角。
佩玉:一如詩傳之制,去雙滴及二珩,其三品以上用玉,四品以下用葯玉。
白襪。黑履。

一品:冠七梁,不用籠巾貂蟬。革帶與佩俱用玉。綬用綠黃赤紫四色絲織成雲鳳四色花錦,下結青絲網,綬環二,用玉。笏用象牙。

八品九品:冠:一梁,革帶用烏角,佩用葯玉,綬用黃綠二色絲織成鸂鶒花錦,下結青絲網。綬環二,用銅。笏用槐木。
雜職未入流品人員:若遇大朝賀、進表、隨班行禮,止用公服。洪武三十年奏准亦照九品官,具朝服行禮。

公:冠八梁,加籠巾貂蟬,立筆五折。前後用玉為蟬。

侯:冠七梁,加籠巾貂蟬,立筆四折。前後用金為蟬。

伯:冠七梁,加籠巾貂蟬,立筆二折。前後玳瑁為蟬。

俱左插雉尾。

駙馬:冠與侯同,不用雉尾。

祭服

凡上親祀、郊廟、社稷,文武官分獻陪祀則服祭服。

洪武二十六年定

文武官陪祭服:一品至九品--青羅衣,白紗中單,俱用皂領緣。赤羅裳,皂緣。赤羅蔽膝。方心曲領。其冠帶佩綬等第並同朝服
○又令品官家用祭服,三品以上去方心曲領。四品以下並去佩綬。
○又令雜職祭服與九品同。

嘉靖八年定

上衣用青羅皂緣。長與朝服同。
下裳用赤羅皂緣。制與朝服同。
蔽膝、綬環、大帶、革帶、佩玉、襪履,俱與朝服同,去方心曲領。
三品祭服:五梁冠,革帶用金,佩用玉,笏用象牙。

駙馬祭服:七梁冠,加籠巾貂蟬,立筆四折,前後用金蟬。革帶、佩用玉,牙笏。

公服

在京文武官每日早晚朝奏事及侍班、謝恩、見辭則服公服,在外文武官每日清早公座亦服之。後常朝止便服,惟朔望具公服朝參。其武官應直守衛者不拘此服。

文武官公服:

用盤領右衽袍,或紵絲紗羅絹從宜製造,袖寬三尺。一品至四品緋袍,五品至七品青袍,八品九品綠袍,未入流雜職官袍笏帶與八品以下同。
公服花樣:一品用大獨科花,徑五寸。二品小獨科花,徑三寸。三品散答花無枝葉,徑二寸。四品五品小雜花紋,徑一寸五分。六品七品小雜花,徑一寸。八品以下無紋。
帕頭:用漆紗二等,展角各長一尺二寸,其雜職官員帕頭用垂帶。
笏:依朝服為之。
腰帶:一品用玉,或花或素。二品用犀。三品四品用金荔枝。五品以下用烏角。鞓用青革,仍垂撻尾於下。

靴用皂。

9. 求關於《中國古今服飾文化探究》的三千字論文

中國服飾演變古今談
服飾是人類特有的勞動成果,它既是物質文明的結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意。我們的祖先告別了猿猴時代,披著獸皮與樹葉,艱難地進入了文明時代,知道了遮身暖體,創造了最早的服飾文化。但是追求美是人的天性,服飾的作用又不僅僅在遮身暖體了,同時也有著美化的功能。中國古代的先民從服飾起源之始,就已將其生活習俗、審美情趣、色彩愛好,以及種種文化心態、宗教觀念,都融於日常生活的服飾穿戴之中,構成了服飾文化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雙重內涵,開創了中華民族服飾文化的先河。不同的歷史階段服飾的材料、功能等也會隨之而改變。
從出土文物方面考察,服飾演化史的源頭,可上溯到原始社會舊石器時代晚期。在北京周口店山頂洞人(距今1.9萬年左右)遺址中,發現有1枚骨針和141件鑽孔的石、骨、貝、牙裝飾品。證實當時已能利用獸皮一類自然材料縫制簡單的衣服。中華服飾文化史由此發端。 在紡織技術尚未發明之前,動物的毛皮是人們服裝的主要材料。當時還沒有繩、線,可能用動物韌帶來縫制衣服。在山頂洞人的遺址及其它古墓里,曾發掘出大量的裝飾物,其中有頭飾、頸飾和腕飾等,材料有天然美石美石、獸齒魚骨和海里的貝殼等,當時佩戴這些飾物,可能不僅是為了裝飾,也許還包含著對漁獵勝利的紀念。
到了商代衣服材料主要是皮、革、絲、麻。由於紡織技術的進展,絲麻織物已佔重要地位。商代人已能精細織造極薄的綢子,衣料用色厚重。西周時,等級制度逐步確立,周王朝設「司服」、「內司服」官職,掌管王室服飾。根據文獻記載和出土文物分析,中國冠服制度,初步建立於夏商時期,到周代已完整完善,春秋戰國之交被納入禮治。
從周代出土的人形文物看,服飾裝飾雖繁簡不同,但上衣下裳已分明,奠定了中國服裝的基本形制。
春秋戰國時期織綉工藝的巨大進步,使服飾材料日益精細,品種名目日見繁多。工藝的傳播,使多樣、精美的衣著服飾脫穎而出。
在服裝方面最重要的變化,是深衣的廣泛流行和胡服的出現。春秋戰國時期的戰爭促進了漢族寬衣博帶、長裙長袍服裝的改革。趙武靈王為了軍隊的戰鬥力,沖破阻力,下令全國穿游牧民族的短衣長褲,學習騎射,終於使趙國強盛起來。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服裝改革,胡服從此盛行。伴隨胡服也傳來了帶鉤,它是用於結束革帶的,由於它比革帶的扎結方式更加便捷,因而很快就流行起來。
秦漢時期的衣料較春秋戰國時期豐富,深衣也得到了新的發展。
西漢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張騫奉命兩次出使西域,開辟了中國與西方各國的陸路通道,成千上萬匹絲綢源源外運,歷魏晉隋唐,迄未中斷,史稱「絲綢之路」。於是,中華服飾文化傳往世界。
秦代服制與戰國時無大差別,保持中國服飾深衣的基本形制。西漢男女服裝,仍沿襲深衣形式。不論單、綿,多是上衣和下裳分裁合縫連為一體,上下依舊不通縫、不通幅;外衣裡面都有中衣及內衣,其領袖緣一並顯露在外,成為定型化套裝。下著緊口大褲,保持「褒衣大裙」風格。秦代服制,服色尚黑。
漢初,由於統治者採取了休養生息政策,經濟得到恢復發展,出現了「文景之治」這樣的太平盛世。農業和手工業得到了長足提高。當時民間手工業最普遍的就是紡織業。這一時期絲綢錦綉產量極多。漢代的紡織工藝也達到很高的水平。漢朝的衣服,主要的有袍、襜褕[直身的單衣]、襦[短衣]、裙。漢代因為織綉工業很發達,所以有錢人家就可以穿綾羅綢緞漂亮的衣服。一般人家穿的是短衣長褲,貧窮人家穿的是短褐[粗布做的短衣]。漢朝的婦女穿著有衣裙兩件式,也有長袍,裙子的樣式也多了,最有名的是「留仙裙」。
漢代創造的前所未有的物質財富,使漢代人對人類生產能力持有樂觀信心。在《中國美學思想史》中作者說到「漢人繼承了道家美學的基本思想,又舍棄了它的消極出世思想,吸取了儒家某些合理觀點,注意了自然規律與人的目的的統一性,堅信廣大的外部世界存在著無限豐富多樣的美,人們應當積極地去發現、佔有,享受這種美。」
南北朝時,北方少數民族入主中原,人民錯居雜處,政治、經濟、文化風習相互滲透,形成大融合局面,服飾也因而改易發展。北方民族短衣打扮的袴褶漸成主流,不分貴賤、男女都可穿用。女子衣著「上儉下豐」。
東晉末至齊、梁間,衣著為襦裙套裝,原始於漢代,晉代時具有了上衣短小、下裙寬大的特色。少數民族服飾受漢朝典章禮儀影響,穿起了漢族服裝。 鮮卑族北魏朝於太和十八年(494)遷都洛陽後,魏孝文帝推行華化政策,改拓跋姓氏,率「群臣皆服漢魏衣冠」。原來鮮卑族穿著夾領小袖衣服,這次改革舊俗,史稱「孝文改制」,使秦漢以來冠服舊製得以賡續,推動了中華服飾文化的發展。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服飾,大體上仍承襲秦漢舊制。南北朝各少數民族初建政權時,仍然按照本族的習俗穿著,後受到漢族文化的影響,也開始穿著漢族的服飾。魏晉南北朝是我國古代服裝史的大變動時期,這個時候因為大量的胡人搬到中原來住,胡服便成了當時時髦的服裝。緊身、圓領、開叉就是胡服的特點。
隋唐時期,中國由分裂而統一,由戰亂而穩定,經濟文化繁榮,服飾的發展無論衣料還是衣式,都呈現出一派空前燦爛的景象。
隋唐時期最時興的女子衣著是襦裙,襦裙是唐代婦女的主要服式。在隋代及初唐時期,婦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著緊身長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並以絲帶系扎,給人一種俏麗修長的感覺。中唐時期的襦裙的比初唐的較寬闊一些,其它無太大變化。隋唐女子好打扮。從宮廷傳開的「半臂」,有對襟、套頭、翻領或無領式樣,袖長齊肘,身長及腰,以小帶子當胸結住。因領口寬大,穿時袒露上胸。半臂歷久不衰,後來男子也有穿著的。當時還流行長巾子,系用銀花或金銀粉繪花的薄紗羅製作,一端固定在半臂的胸帶上,再披搭肩上,旋繞於手臂間,名曰披帛。
女裝男性化是唐代社會開放的表現之一,婦女穿著男裝是當時一種時尚。唐人善於融合西北少數民族和天竺、波斯等外來文化,唐貞觀至開元年間十分流行胡服新裝。
宋代基本保留了漢民族服飾的風格,遼、西夏、金及元代的服飾則分別具有契丹、黨項、女真及蒙古民族的特點。各民族服飾再度交流與融合.
宋代服飾大致有官服、便服、遺老服等三式。宋代官服面料以羅為主,政府因五代舊制,每年要贈送親貴大臣錦緞袍料,分七等不同花色。官服服色沿襲唐制,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綠,九品以上服青。官服服式大致近於晚唐的大袖長袍,宋代的服裝,其服色、服式多承襲唐代,只是與傳統的溶合做得更好、更自然,給人的感覺是恢復中國的風格。
宋朝時侯的服飾宋朝的男裝大體上沿襲唐代樣式,一般百姓多穿交領或圓領的長袍,衣服是黑白兩種顏色。女裝是上身穿窄袖短衣,下身穿長裙,通常在上衣外面再穿一件對襟的長袖小褙子,很像現在的背心,褙子的領口和前襟,都綉上漂亮的花邊。
遼、西夏、金、元分別為中國古代契丹、黨項、女真民族建立的政權,其服飾反映了在與漢民族進行長期文化交流中,各自發揚民族傳統的發展軌跡。黨項族婦女多著翻領胡服,領間刺綉精美。契丹、女真族一般穿窄袖圓領齊膝外衣,足下著長統靴,宜於馬上作戰射獵;婦女穿窄袖交領袍衫,長齊足背,都是左衽[從左向右扣],正與漢人相反,所習慣穿用的釣墩傳到內地曾廣為流行。遼金政權考慮到與漢族雜處共存的現實,都曾設「南官」制度,以漢族治境內漢人,對漢族官員採用唐宋官服舊制。契丹、女真男服因便於行動,也為漢人採用。
明代以漢族傳統服裝為主體,清代則以滿族服裝為大流。而兩代上下層社會的服飾均有明顯等級。上層社會的官服是權力的象徵,歷來受到統治階級的重視。自唐宋以降,龍袍和黃色就為王室所專用。百官公服自南北朝以來紫色為貴。
明代普通百姓的服裝或長、或短、或衫、或裙,基本上承襲了舊傳統,且品種十分豐富。服飾用色方面,平民妻女只能衣紫、綠、桃紅等色,以免與官服正色相混;勞動大眾只許用褐色。清王朝時,以暴力手段推行剃發易服,按滿族習俗統一男子服飾。順治九年(1652),欽定《服色肩輿條例》頒行,從此廢除了濃厚漢民族色彩的冠冕衣裳。明代男子一律蓄發挽髻,著寬松衣,穿長統襪、淺面鞋;清時則剃發留辮,辮垂腦後,穿瘦削的馬蹄袖箭衣、緊襪、深統靴。但官民服飾依律涇渭分明。
清代官服主要品種為長袍馬褂。馬褂為加於袍的外褂,因起源於騎馬短衣而得名,特點是前後開衩、當胸釘石青補子一方(親王、郡王用圓補)。補子的鳥獸紋樣和等級順序與明朝大同小異。絲紡綉染及各種手工專業的進步,為清代服飾品種的豐富創造了條件。
中國古代服飾文化是璀璨華美,豐富多彩的。服飾作為一種文化形態,貫穿了中國古代各個時期的歷史。從服飾的演變中可以看出歷史的變遷、經濟的發展和文化審美意識的演變。無論是商的「威嚴莊重」,周的「秩序井然」,戰國的「清新」,漢的「凝重」,還是六朝的「清瘦」,唐的「豐滿華麗」,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壯豪放」,明的「敦厚繁麗」,清的「纖巧」,無不體現出中國古人的審美傾向和思想內涵。
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中國進入了近代。帝國主義的侵略,逐步使我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地位。同時,西方資本主義文化的影響也日趨擴大,衣冠服飾隨之而發生變化。婦女發飾,隨著社會風氣的轉變而不斷變化。男子的服裝主要有長袍、馬褂、等等。其中長袍、馬褂,為《服制》中規定的服飾,一般用於交際。婦女服飾中最大的特點,是普遍穿著旗袍。旗袍本是滿族婦女喜愛的服裝,旗袍源於滿族婦女服飾中的旗裝。滿族旗袍主要特點為寬大、平直,衣長及足,材料多用綢緞,衣上綉滿花紋,領、衣、襟、裾都滾有寬闊的花邊。穿旗裝時,梳旗髻、穿旗鞋。
民國初年女裝在這一時期上衣下裙最為流行,上衣有衫、襖、背心、,樣式有對襟、琵琶襟、一字襟、大襟、直襟、斜襟等變化,領、袖、襟、擺多鑲滾花邊或刺綉紋樣,衣擺有方有圓、寬瘦長短的變化也較多。二十年代,旗袍開始普及。其樣式與清末旗裝沒有多少差別。但不久,袖口逐漸縮小,滾邊也不如從前那樣寬闊。至二十年代末,因受歐美服裝的影響,旗袍的樣式也有了明顯的改變,如有的縮短長度、有的收緊腰身等等。到了三十年代初,旗袍已經盛行。當時的樣式變化主要集中在領、袖及長度等方面。先流行高領,領子越高越時髦,即使在盛夏,薄如蟬翼的旗袍也必配上高聳及耳的硬領。漸而又流行低領,領子越低越「摩登」,當低到實在無法再低的時候,乾脆就穿起沒有領子的旗袍。袖子的變化也是如此,時兒流行長的,長過手腕 ;時兒流行短的,短至露肘。
民國男子服飾主要有馬褂和長衫。用作禮服的馬褂、長衫,其款式、質料、顏色及尺寸等都有一定的各式。如馬褂,一般都用黑色絲麻棉毛製品為之,對襟窄袖,下長至腹,前襟釘鈕扣五粒。長衫則用藍色,其形制為大襟右衽,長至踝上二寸,袖長與馬褂並齊。在下擺左右兩側開衩。用作便服的馬褂、長衫,顏色可以不拘。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20世紀的中國服飾,旗袍、長衫、中山裝、學生裝、兒童裝、西服、禮帽、遮陽帽、絲襪、高跟鞋、工農服、列寧服、布拉吉、軍便服、夾克衫、喇叭褲、迷你裙、比基尼、職業裝、朋克裝、T恤衫等等,種種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服飾見證了時代的變遷。被視為中國典型服飾的旗袍,是20世紀20年代以後風行起來的,這種脫胎於清代滿族女服的服裝樣式,在吸收了漢族女服工藝特點和西方女子服飾時尚的基礎上演變,已經成為當今國際時裝界不容忽視的時尚元素,被看作是中國服裝民族交融和中西合璧的樣板。
服裝的進化史如同一部人民的解放史。解放肢體的束縛的同時,解放的還有心靈和思想。這種從完全封建到與外界少了很多隔閡的過程使中國的服飾文化走上了國際的潮流,充分展現了個性自由的窗口。這也是生活方式趨向國際化的表現之一。西方列強打開中國的「大門」中國經歷了「洋務運動」,「辛亥革命」,直到新中國建立,改革開放,中國的服飾一直在探索的道路上前進,由封建到開放,一直走向成熟。
在今天,我們的服飾早已沖破了束縛,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個性和自我的著裝風格充斥著服裝店,服裝的浪潮已不再是由人為因素所能擺布和控制的了,我們的服裝開始體現人性化、社會化的特點。
中國與國際的關系越密切,隔閡越少,服飾便越是國際化,甚至趨同於國際化了。但可喜的是,中國並非一味的向國際發展,而是將中國元素融入服飾的設計中,使中國服飾在國際上獨樹一幟並保留著中華民族的服飾獨特魅力。

與清代女裝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男生穿羽絨大衣配什麼褲子 瀏覽:220
忘不了褲子怎麼樣 瀏覽:774
女士腰帶風衣怎麼搭配 瀏覽:407
褲子搭鞋子 瀏覽:603
廣州那個市場有批發親子裝 瀏覽:311
國內有哪些牌子睡衣 瀏覽:65
中老年女裝大衣中長款羊絨介紹 瀏覽:877
童裝5碼適合多大孩子穿 瀏覽:344
爆款熱賣男女生街舞嘻哈帽子 瀏覽:621
童裝拉鏈用鐵的 瀏覽:165
勁舞團里好看的情侶裝 瀏覽:243
宋威龍穿校服圖片 瀏覽:870
哈市男女帽子批發市場有嗎 瀏覽:22
灰色男鞋配什麼褲子好看圖片大全 瀏覽:648
寶寶帽子花樣編織圖案 瀏覽:45
夏季女裝波點半身裙 瀏覽:132
針織衫該怎麼介紹 瀏覽:556
韓版白色襯衫圓領 瀏覽:213
義烏褲子批發便宜嗎 瀏覽:363
淘寶童裝拍照後期製作 瀏覽: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