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名家散文
梁實秋,1948年移居香港,1949年到台灣,先後任台灣省立師范大學、台灣師范大學、台灣大學教授、台灣編譯館館長。1987年11月3日因心臟病病逝於台北。下面是我給大家帶來的梁實秋經典散文,供大家欣賞。
寂寞是一種清福。我在小小的書齋里,焚起一爐香,裊裊的一縷煙線筆直地上升,一直戳到頂棚,好像屋裡的空氣是絕對的靜止,我的呼吸都沒有攪動出一點波瀾似的。我獨自暗暗地望著那條煙線發怔。屋外庭院中的紫丁香還帶著不少嫣紅焦黃的葉子,枯葉亂枝的聲響可以很清晰地聽到,先是一小聲清脆的折斷聲,然後是撞擊著枝乾的磕碰聲,最後是落到空階上的拍打聲。這時節,我感到了寂寞。在這寂寞中我意識到了我自己的存在--片刻的孤立的存在。這種境界並不太易得,與環境有關,更與心境有關。寂寞不一定要到深山大澤里去尋求,只要內心清凈,隨便在市廛里,陋巷裡,都可以感覺到一種空靈悠逸的境界,所謂“心遠地自偏”是也。在這種境界中,我們可以在想像中翱翔,跳出塵世的渣滓,與古人同游。所以我說,寂寞是一種清福。
在禮拜堂里我也有過同樣的經驗。在偉大庄嚴的教堂里,從彩色玻璃窗透進一股不很明亮的光線,沉重的琴聲好像是把人的心都洗淘了一番似的,我感到了我自己的渺小。這渺小的感覺便是我意識到我自己存在的明證。因為平常連這一點點渺小之感都不會有的!
我的朋友肖麗先生卜居在廣濟寺里,據他告訴我,在最近一個夜晚,月光皎潔,天空如洗,他獨自踱出僧房,立在大雄寶殿的石階上,翹首四望,月色是那樣的晶明,蓊鬱的樹是那樣的靜止,寺院是那樣的肅穆,他忽然頓有所悟,悟到永恆,悟到自我的渺小,悟到四大皆空的境界。我相信一個人常有這樣的經驗,他的胸襟自然豁達寥廓。
但是寂寞的清福是不容易長久享受的。它只是一瞬間的存在。世界有太多的東西不時的提醒我們,提醒我們一件煞風景的事實:我們的兩只腳是踏在地上的呀!一隻蒼蠅撞在玻璃窗上掙扎不出去,一聲“老爺太太可憐可憐我這個瞎子吧”,都可以使我們從寂寞中間一頭栽出去,栽到苦惱煩躁的漩渦里去。至於“催租吏”一類的東西打上門來,或是“石壕吏”之類的東西半夜捉人,其足以使人敗興生氣,就更不待言了。這還是外界的感觸,如果自己的內心先六根不凈,隨時都意馬心猿,則雖處在最寂寞的境地里,他也是慌成一片,忙成一團,六神無主,暴跳如雷,他永遠不得享受寂寞的清福。
如此說來,所謂寂寞不即是一種唯心論,一種逃避現實的現象嗎?也可以說是。一個高韜隱遁的人,在從前的社會里還可以存在,而且還頗受人敬重,在現在的社會里是絕對的不可能。現在似乎只有兩種類型的人了,一是在現實的泥溷中打轉的人,一是偶然也從泥溷中昂起頭來喘口氣的人。寂寞便是供人喘息的幾口新空氣。喘幾口氣之後還得耐心地低頭鑽進泥溷里去。所以我對於能夠昂首物外的舉動並不願再多苛責。逃避現實,如果現實真能逃避,吾寤寐以求之!
有過靜坐經驗的人該知道,最初努力把握著自己的心,叫它什麼也不想,而是多麼困難的事!那是強迫自己入於寂寞的手段,所謂參禪入定完全屬於此類。我所贊美的寂寞,稍異於是。我所謂的寂寞,是隨緣偶得,無需強求,一剎間的妙悟也不嫌短,失掉了也不必悵惘。但是我有一刻寂寞,我要好好地享受它。
大抵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臭味相投,方能永以為好。交朋友也講究門當戶對,縱不像九品中正那麼嚴格,也自然有個界線。“同學少年多不賤,五陵裘馬自輕肥”,於“自輕肥”之餘還能對著往日的舊游而不把眼睛移到眉毛上邊去么?漢光武容許嚴子陵把他的大腿壓在自己的肚子上,固然是雅量可風,但是嚴子陵之毅然決然地歸隱於富春山,則尤為知趣。朱洪武寫信給他的一位朋友說:“朱元璋作了皇帝,朱元璋還是朱元璋……”話自管說得很漂亮,看看他後來之誅戮功臣,也就不免令人心悸。人的身心構造原是一樣的,但是一入宦途,可能發生突變。孔子說,無友不如己者。我想一來只是指品學而言,二來只是說不要結交比自己壞的,並沒有說一定要我們去高攀。友誼需要兩造,假如雙方都想結交比自己好的,那就永遠交不起來。
好像是王爾德說過,“一個男人與一個女人之間是不可能有友誼存在的。”就一般而論,這話是對的,因為如有深厚的友誼,那友誼容易變質,如果不是心心相印,那又算不得是友誼。過猶不及,那分際是很難把握的。忘年交倒是可能的。彌衡年未二十,孔融年已五十,便相交友,這樣的例子史不絕書。但似乎以同性為限。並且以我所知,忘年交之形成固有賴於興趣之相近與互相之器賞,但年長的一方面多少需要保持一點童心,年幼的一方面多少需要顯著幾分老成。老氣橫秋則令人望而生畏,輕薄儇佻則人且避之若浼。單身的人容易交朋友,因為他的情感無所寄託,漂泊流離之中最需要一個一傾積愫的對象,可是等他有紅袖添香稚子候門的時候,心境就不同了。
“君子之交淡若水”,因為淡所以不膩,才能持久。“與朋友交,久而敬之。”敬就是保持距離,也就是防止過分的親昵。不過“狎而敬之”是很難的。最要注意的是,友誼不可透支,總要保留幾分。MarkTwain說:“神聖的友誼之情,其性質是如此的甜蜜、穩定、忠實、持久。可以終身不渝,如果不開口向你借錢。”這真是慨而言之。朋友本有通財之誼,但這是何等微妙的一件事!世上最難望的事是借出去的錢,一般人為最倒霉的事幼莫過於還錢。一牽涉到錢,恩怨便很難清算得清楚,多少成長中的友誼都被這阿堵物所戕害!
規勸乃是朋友中間應有之義,但是談何容易。名利場中,沆瀣一氣,自己都難以明辨是非,哪有餘力規勸別人?而在對方則又良葯苦口忠言逆耳,誰又願意別人批他的逆鱗?規勸不可當著第三者的面前行之,以免傷他的顏面,不可在他情緒不寧時行之,以免逢彼之怒。孔子說:“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我總以為勸善規過是友誼的消極的作用。友誼之樂是積極的。只有神仙和野獸才喜歡孤獨,人是要朋友的。“假如一個人獨自升天,看見宇宙的大觀,群星的美麗,他並不能感到快樂,他必要找到一個人向他述說他所見的奇景,他才能快樂。”共享快樂,比共受患難,應該是更正常的友誼中的趣味。
朋友居五倫之末,其實朋友是極重要的一倫。所謂友誼實即人與人之間的一種良好的關系,其中包括了解、欣賞、信任、容忍、犧牲……諸多美德。如果以友誼作基礎,則其他的各種關系如父子夫婦兄弟之類均可圓滿地建立起來。當然父子兄弟是無可選擇的永久關系,夫婦雖有選擇餘地,但一經結合便以不再仳離為原則,而朋友則是有聚有散可合可分的。不過,說穿了,父子夫婦兄弟都是朋友關系,不過形式性質稍有不同罷了。嚴格地講,凡是充分具備一個好朋友的人,他一定也是一個好父親、好兒子、好丈夫、好妻子、好哥哥、好弟弟。反過來亦然。
我們的古聖先賢對於交友一端是甚為注重的。《論語》裡面關於交友的話很多。在西方亦是如此。羅馬的西塞羅有一篇著名的《論友誼》。法國的蒙田、英國的培根、美國的愛默生,都有論友誼的文章。我覺得近代的作家在這個題目上似乎不大肯費筆墨了。這是不是叔季之世友誼沒落的象徵呢?我不敢說。
古之所謂“刎頸交”,陳義過高,非常人所能企及。如Damon與Pythias,David與Jonathan,怕也只是傳說中的美談吧。就是把友誼的標准降低一些,真正能稱得起朋友的還是很難得。試想一想,如有銀錢經手的事,你信得過的朋友能有幾人?在你蹭蹬失意或疾病患難之中還肯登門拜訪乃至雪中送炭的朋友又有幾人?你出門在外之際對於你的妻室弱媳肯加照顧而又不照顧得太多者又有幾人?再退一步,平素投桃報李,莫逆於心,能維持長久於不墜者,又有幾人?總角之交,如無特別利害關系以為維系,恐怕很難在若干年後不變成為路人。富蘭克林說:“有三個朋友是最忠實可靠的——老妻,老狗和現款。”妙的是這三個朋友都不是朋友。倒是亞里斯多德的一句話最乾脆:“我的朋友們啊!世界上根本沒有朋友。”這句話近於憤世嫉俗,事實上世界上還是有朋友的,不過雖然無需打著燈籠去找,卻是像沙裡淘金而且還需要長時間地洗煉。一旦真鑄成了友誼,便會金石同堅,永不退轉。
大抵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臭味相投,方能永以為好。交朋友也講究門當戶對,縱不像九品中正那麼嚴格,也自然有個界線。“同學少年多不賤,五陵裘馬自輕肥”,於“自輕肥”之餘還能對著往日的舊游而不把眼睛移到眉毛上邊去么?漢光武容許嚴子陵把他的大腿壓在自己的肚子上,固然是雅量可風,但是嚴子陵之毅然決然地歸隱於富春山,則尤為知趣。朱洪武寫信給他的一位朋友說:“朱元璋作了皇帝,朱元璋還是朱元璋……”話自管說得很漂亮,看看他後來之誅戮功臣,也就不免令人心悸。人的身心構造原是一樣的,但是一入宦途,可能發生突變。孔子說,無友不如己者。我想一來只是指品學而言,二來只是說不要結交比自己壞的,並沒有說一定要我們去高攀。友誼需要兩造,假如雙方都想結交比自己好的,那就永遠交不起來。
好像是王爾德說過,“一個男人與一個女人之間是不可能有友誼存在的。”就一般而論,這話是對的,因為如有深厚的友誼,那友誼容易變質,如果不是心心相印,那又算不得是友誼。過猶不及,那分際是很難把握的。忘年交倒是可能的。彌衡年未二十,孔融年已五十,便相交友,這樣的例子史不絕書。但似乎以同性為限。並且以我所知,忘年交之形成固有賴於興趣之相近與互相之器賞,但年長的一方面多少需要保持一點童心,年幼的一方面多少需要顯著幾分老成。老氣橫秋則令人望而生畏,輕薄儇佻則人且避之若浼。單身的人容易交朋友,因為他的情感無所寄託,漂泊流離之中最需要一個一傾積愫的對象,可是等他有紅袖添香稚子候門的時候,心境就不同了。
“君子之交淡若水”,因為淡所以不膩,才能持久。“與朋友交,久而敬之。”敬就是保持距離,也就是防止過分的親昵。不過“狎而敬之”是很難的。最要注意的是,友誼不可透支,總要保留幾分。MarkTwain說:“神聖的友誼之情,其性質是如此的甜蜜、穩定、忠實、持久。可以終身不渝,如果不開口向你借錢。”這真是慨而言之。朋友本有通財之誼,但這是何等微妙的一件事!世上最難望的事是借出去的錢,一般人為最倒霉的事幼莫過於還錢。一牽涉到錢,恩怨便很難清算得清楚,多少成長中的友誼都被這阿堵物所戕害!
規勸乃是朋友中間應有之義,但是談何容易。名利場中,沆瀣一氣,自己都難以明辨是非,哪有餘力規勸別人?而在對方則又良葯苦口忠言逆耳,誰又願意別人批他的逆鱗?規勸不可當著第三者的面前行之,以免傷他的顏面,不可在他情緒不寧時行之,以免逢彼之怒。孔子說:“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我總以為勸善規過是友誼的消極的作用。友誼之樂是積極的。只有神仙和野獸才喜歡孤獨,人是要朋友的。“假如一個人獨自升天,看見宇宙的大觀,群星的美麗,他並不能感到快樂,他必要找到一個人向他述說他所見的奇景,他才能快樂。”共享快樂,比共受患難,應該是更正常的友誼中的趣味。
我們中國人是最怕旅行的一個民族。鬧飢荒的時候都不肯輕易逃荒,寧願在家鄉吃青草啃樹皮吞觀音土,生怕離鄉背井之後,在旅行中流為餓莩,失掉最後的權益─ —壽終正寢。至於席豐履厚的人更不願輕舉妄動,牆上掛一張圖畫,看看就可以當“臥遊”,所謂“一動不如一靜”。說穿了“太陽下沒有新鮮事物”。號稱山川形勝,還不是幾堆石頭一汪子水?我記得做小學生的時候,郊外踏青,是一樁心跳的事,多早就籌備,起個大早,排成隊伍,擎著校旗,鼓樂前導,事後下星期還得作一篇《遠足記》,才算功德圓滿。旅行一次是如此的庄嚴!我的外祖母,一生住在杭州城內,八十多歲,沒有逛過一次西湖,最後總算去了一次,但是自己不能行走,抬到了西湖,就沒有再回來─—葬在湖邊山上。
古人雲,“一生能著幾兩屐?”這是勸人及時行樂,莫怕多費幾雙鞋。但是旅行果然是一樁樂事嗎?其中是否含著有多少苦惱的成分呢?
出門要帶行李,那一個幾十斤重的五花大綁的鋪蓋卷兒便是旅行者的第一道難關。要捆得緊,要捆得俏,要四四方方,要見棱見角,與稀鬆露餡的大包袱要迥異其趣,這已經就不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人所能勝任的了。關卡上偏有好奇人要打開看看,看完之後便很難得再復原。“乘興而來,興盡而返。”很多人在打完鋪蓋卷兒之後就覺得游興已盡了。在某些國度里,旅行是不需要攜帶鋪蓋的,好像凡是有床的地方就有被褥、有被褥的地方就有隨時洗換的被單,─—旅客可以無牽無掛,不必像蝸牛似的頂著安身的傢伙走路。攜帶鋪蓋究竟還容易辦得到,但是沒聽說過帶著床旅行的,天下的床很少沒有臭蟲設備的。我很懷疑一個人於整夜輸血之後,第二天還有多少精神遊山逛水。我有一個朋友發明了一種服裝,按著他的頭軀四肢的尺寸做了一件天衣無縫的睡衣,人鑽在睡衣裡面,只留眼前兩個窟窿,和外界完全隔絕,─—只是那樣子有些像是KKK,夜晚出來曾經幾乎嚇死一個人!
原始的交通工具,並不足為旅客之苦。我覺得“滑竿”“架子車”都比飛機有趣。“御風而行,泠然善也”,那是神仙生涯。在塵世旅行,還是以腳能著地為原則。我們要看朵朵的白雲,但並不想在雲隙里鑽出鑽進;我們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但並不想把世界縮成假山石一般玩物似的來欣賞。我惋惜米爾頓所稱述的中土有“掛帆之車”尚不曾坐過。交通工具之原始不是病,病在於舟車之不易得,車夫舟子之不易纏,“衣帽自看”固不待言,還要提防青紗帳起。劉伶 “死便埋我”,也不是准備橫死。
旅行雖然夾雜著苦惱,究竟有很大的樂趣在。旅行是一種逃避,─—逃避人間的丑惡。“大隱藏人海”,我們不是大隱,在人海里藏不住。豈但人海里安不得身,在家園也不容易遁跡。成年的圈在四合房裡,不必仰屋就要興嘆,成年的看著家裡的那一張臉,不必牛衣也要對泣。家裡面所能看見的那一塊青天,只有那麼一大塊。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清風明月,在家裡都不能充分享用,要放風箏需要舉著竹竿爬上房脊,要看日升月落需要左右鄰居沒有遮攔。走在街上,熙熙攘攘,磕頭碰腦的不是人面獸,就是可憐蟲。在這種情形之下,我們雖無勇氣披發入山,至少為什麼不帶著一把牙刷捆起鋪蓋出去旅行幾天呢?在旅行中,少不了風吹雨打,然後倦飛知還,覺得“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這樣便可以把那不可容忍的家變成為暫時可以容忍的了。下次忍耐不住的時候,再出去旅行一次。如此的折騰幾回,這一生也就差不多了。
旅行中沒有不感覺枯寂的,枯寂也是一種趣味。哈茲利特Hszlitt主張在旅行時不要伴侶,因為:“如果你說路那邊的一片豆田有股香味,你的伴侶也許聞不見。如果你指著遠處的一件東西,你的伴侶也許是近視的,還得戴上眼鏡看。”一個不合意的伴侶,當然是累贅。但是人是個奇怪的動物,人太多了嫌鬧,沒人陪著嫌悶。耳邊嘈雜怕吵,整天咕嘟著嘴又怕口臭。旅行是享受清福的時候,但是也還想拉上個伴。只有神仙和野獸才受得住孤獨。在社會里我們覺得面目可憎語言無味的人居多,避之唯恐或晚,在大自然里又覺得人與人之間是親切的。到美國落磯山上旅行過的人告訴我,在山上若是遇見另一個旅客,不分男女老幼,一律脫帽招呼,寒喧一兩句。這是很有意味的一個習慣。大概只有在曠野里我們才容易感覺到人與人是屬於一門一類的動物,平常我們太注意人與人的差別了。
㈡ 優美的散文
優美的散文(通用72篇)㈢ 關於敘事的隨筆散文精選
美人如花,花開是優雅,花落是情懷。世間有百媚千紅,你自是風情萬種。下面就是我給大家帶來的關於敘事的 隨筆 散文 精選,希望大家喜歡!
關於敘事的隨筆散文精選篇一:朝花夕拾,深情望念
依樓拈花語,淡風卷珠簾;
撫琴迎清照,玉樹臨紫軒。
---序
人間四月天,濕潤而明媚,是一個適合獨坐水湄,細數光陰的季節。在一期涼風有信里,安靜將筆端的愛,寄給適合回憶的未來。心中那一抹淡淡的傷感,是四月信箋里那一頁最難能可貴的習慣,如那安隅在轉角的紫色的軒,憑著將一份誘人的安逸增添。不語也深情,與我一同,將那些失去的往年貯存成望念。
花香能沁樓,淡風能入帷,思緒能蹁舞,文字能牽心。如若可以,願被文字牽著,輾轉也好,慢拈也好,那青澀的笑容被時光褶皺也好,成全不了一直最美的日子,便依著文字的冷暖,補足那些被時光遺下的空隙。
二十七年過去了,我在,逝去的青春在夕陽的指尖越發敏感,放佛在那一刻騰出一方不會攥自的空間。夕陽漸去,我依在,裹足在那方靜靜的回憶里,不知還等著什麼。朝花深處,能否夕拾那不會被遺忘的容顏,惟願,那一顆向晚的心,依舊能輕舒,漫卷。
夕陽無限美,何故近黃昏,易水迢迢意,奈何水猶寒。愛之極,憾之極,無限贊嘆,無限喟嘆,如賦櫻花漸次,美成物衰。那便寫一些善感的字,將那些謂以絲縛的記憶,漂染成不會去張揚的獨白,寫幾段略顯細膩的清逸,裝點成窺探,看一看,內心有多愁,還是如常在不經意間,司空見慣。
做不了太陽的光芒萬丈,便做一顆繁中獨有的辰星,依舊能將生命,璀璨成耀眼的光明,若有一天隕落,那一道弧線,也會華麗成靚麗的風景。
做不了偉岸的大樹,便做一棵堅強的小草,隨著風的輕柔,裝幀一抹綠的希望。我的存在鋪將於大地和山川,我的足跡適從於海角與天涯,我的弱小生命經得起野火焚燒,根在毅在,在時光漸次里生生不息,何懼死亡。
做不了一群人的崇拜,便去做一個人的氣場,沒有與別人一樣,自會有與別人不一樣的地方。我有我的寂寞,也有我的堅強,我有我的失落,也有我的夢想,蒼白與生機,懂得與珍惜,都將是人生舞台的演繹,拿出一些驕傲,自會化腐朽為神奇。
一步一印,累積成生命的詮釋,印痕不能逐次漸大,那便將厚度盡其增加。方向沒有一路輝煌,便去懂得尋找適合的轉角。智者如流雲,依風而行,順天而高,智者如轉隅,懂得選擇,適當安放。
真切的人生,是一部不用去綵排的戲,每一段情節,都是當下的直播現場。就像,在大雨里哭泣,不要等著有誰會給我擁抱,因為沒有綵排過,沒有隨之而來的感冒葯,那便含著淚,在大雨里奔跑。若不想懦弱給誰看,便只能自己去堅強,若不想卷縮在陰暗的處落,便盡力踮起腳尖,更多的呼吸陽光。
真實的望念,總會與寬容有關,以一種仰望的姿勢去念及,便能念得更深,更遠。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是念得選擇,而不是能否去抓握,那便敞開手心,讓念隨風,便不會被某種刻意壓重,念成一個人的折磨,與另一個人的擔憂。
望念,不要將盲目,念成失望的流年匆匆。保持一種仰望的方向,嘴角輕揚,念成寬容的放手,讓祝福的念種,綻放成美麗的曾今有過。朝花夕拾,茶語人生,那些念的曾經,在望的風停處,若記序為擁有,便不會被題記成別離。風情琢字,念卷墨語,拾及余溫殘留,貯藏於煙雨風中。
真情的痛惜,何需用一地落滿的牽強來掩飾,傷感的調勻,總會增添一份別致的愁美。一並飲下字與意的憂傷,硯一抹韻染抒懷的浪漫口味,隨著那些泛黃的邂逅,一起去看蝶兒飛,花弄語,漸寬著衣帶,漸消成憔悴。真情的痛惜,何懼遺憾,安靜的用字去記憶一座城,憶在城在,何需寫下來世的約定,來湊足三生的不毀。
憶城,憶人,憶心,憶成夢的香醇,從朝露花間,憶到夕拾望念,在些許思念,惦念,留念里,把拾起的煙火流年,換做老去的優雅,淡定而從容,讓些許遺憾,成就一份能值得去孤單的念想。傷及所憂,樂之所喜,將那些如芍葯的將離,繾綣成心底最美的記憶。牢住芍葯之心,又如何去將離。
夜深依舊清幽寧謐,婉轉成一個人的回曲。那些已然習慣的望念想像,也不會有太多造意新奇。月色彷彿因客體而存在,竹扉又怎能擋住那如霜如水的微寒,耳畔嘈切風愁,又何止只與意會有關。六弦琴曲婉難致,被指撥成錯落音律,像是花旦的空腔,尤以風興,故言他體。
夜累了,倦倦的整理著黑色的睡衣,時而悠悠長吁,像是將那些曾經的欽定安放。我也有些累了,也想在夜的睡衣旁嬌嗔,羞澀一撩清清的蒙蒙,眷眷著微笑,試著將該憶的深刻,該忘的灑脫,抑或,貼著夜的撫摸,過一種自己想要的生活。
朝花幽雨欲誰滴,夕拾芍葯是將離......
關於敘事的隨筆散文精選篇二:給自己一片陽光
江南又一次煙雨迷濛
油紙傘撐不開濃濃的惆悵
我獨自漫步在四月的雨巷
任那些纏綿在心底游盪
這個季節
依然能聞到花香的氣息
青青的草地,淡淡的流雲
撩撥著無聲歲月的斑痕
和風細雨,裁剪著四季的輪回
經歷過太多的無奈和滄桑
終於學會了無語和堅強
在人來人往中嘴角上揚
試著將所有的疼痛打包
執一念向善的陽光
聽花開的聲音,看雲卷的從容
眉眼裡閃爍的就不會有悲涼
煮一壺細雨,書一箋詩狂
讓窗外的雨露飄滿心房
把一個女人的溫柔默默綰結
相信總有一個人會懂並 收藏
給自己一片陽光
在這四月的十里長堤上
讓心隨著碧波盪漾
生活會教你如何成長
關於敘事的隨筆散文精選篇三:項家山的風雲
喜歡項家山是近來的事,與做多年的女婿無關。喜歡那裡好多神奇的 故事 ,多得山上有藏著的,水中有沉澱的,地上有滲著的,多得與歷史有關與名人有染。
行走在上十嶺山中的茶瓷古道上,一條年久失修而又斑駁的石梯路有些零落,只有一路上的青石板上那條深深的獨輪車印還記著當年的繁榮,路途上那些個被遺留下來的石亭,早已在歲月中被風雨侵蝕成斷牆殘壁,也只有那些堆起的無棱石塊還記著遙遠的過去。
浩瀚的雲海,風聲雷動中早已掀開一頁頁封存的歷史。
朦朧的上十嶺,遙遠的地方有一隊西楚霸王項羽的兵民,在其兵敗後四處奔逃,幾經輾轉又從遙遠的遼西匆匆來到江西彭澤上十嶺腳下定居,從此項氏在此繁衍生息,過著耕讀事業的生活。
歷史的畫面翻閱到明代,風雲簿上刻錄著項家山人可歌可泣的 事跡 ,讓項氏後人記住了自己的家族在這個刀光劍影的年代英雄輩出的榮耀,也見證了這個曾經鼓角爭鳴的項家山區今世的凄落。
明太祖朱元璋為了一統江山,曾經以項家山區為據點,擂起戰鼓搖動旌旗,驅兵向盤據在長江鄱陽湖上的陳友諒發起了最後的殲擊。漫長的征戰歲月,有戰敗膽顫心驚那一刻的絕望,也有得勝後歡呼跳躍時的瘋狂。
落冠、斬子嶺、嘆子嶺一一留下了朱元璋兵定江南時的悲壯故事,劍泉則是明太祖在兵敗逃回項家山途中人困馬乏時絕處逢生的見證。 煙塵飛揚的黃塵古道上烽火連天,一次戰斗中朱元璋戰敗後反被陳友諒追殺,落荒而逃的明太祖飢渴難忍,絕望中不禁仰天長嘆怒擲神劍,豪氣感動天地,頓時路邊劍插處湧出一股清泉。從此朱元璋得以喘息並重整旗鼓大戰鄱湖十八載,逐漸平定陳友諒,一統了大明江山。
至今仙泉仍在上十嶺半山腰的茶瓷古道邊,常年四季清澈的泉水依然涌流不斷。為了報答項家山百姓捨身忘死的相助之情,彌補根據地百姓的損失,得勝回朝後的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將項家山建成南京之外的後宮,故而項家山至今有「小南京」之說。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如今的項家山顯得有些冷落,冷落的景況讓路人一邊嘆息一邊從荒蕪中拾撿些昔時的遺漏。
行走在寬敞的上十嶺山谷盆地上,眼前所見的是人煙稀少遍地荒涼,特別是廖廖幾位項氏後裔。
蒿草叢生的荒地野嶺,顯得特別的冷靜,冷靜得讓人感到孤獨。寂靜中人們只能從那些破棄的古石墩、古對湫和被泥土將要湮沒的殘牆中,從滿地的瓦爍中尋覓項家山曾經的繁盛,還能從僅存的幾戶項氏後裔口中聽得到一些相關的故事,還能從倖存的項氏家譜中找到項族的興衰史。
項家山所有的事跡不是 傳說 ,是鮮活的歷史。這段歷史隨著時間的堆砌早已封存在項家山的青山綠水中,早已被上十嶺頭的雲霧淹沒,只有那條古老的無名小河仍然還哼著過去的歌謠,不知疲倦地向山外奔去。
我喜歡項家山,更喜歡它傳奇式的故事。這些傳奇式的故事是當年項家山人仕途的真實寫照。
歷史的頁面翻閱到清代,《地方誌》上記載著這樣的一則故事:一位項姓知府因冤假錯案被判獲刑,在將要行刑的關鍵時刻,案件恰好被調查清楚,宣布知府無罪當場釋放,回鄉行至現在的建山五組小河邊,正好接到道光皇帝遣快馬送來的赦免書,於是知府喜出望外,興奮之餘將跪接赦書之處取名「赦書港」以示紀念。
項氏的故事不僅僅只有「赦書港」一則,項姓官員也不僅僅只有小知府項聲一人,項氏在朝為官有記載的有翰林院侍講、江西巡察史等,有「一夜拔官三十六」譜詩為證,有四十八口官印的傳說,有滿山的古墓古碑為憑。
暖春四月,金燦燦的油菜花早己凋謝,滿田坂是一層蔥綠的待長成熟的油菜角。蔥綠色鋪蓋的田野不禁讓人聯想到廣闊的草地,奔騰的戰馬,隔田坂的故事……
古人雲:學會文武藝,賣貨帝王家。早在明清兩朝,項氏家族就以耕讀為本,勤奮好學的家風,成就了項氏家族的名望,成全了項氏家人的功名,於是眾舉子紛紛投軍為國效力。
從軍必備馬,備馬就得放養,放養的馬兒四處游動,不時地會損壞鄰里的莊稼,無意中給舉子們惹了很多的麻煩,於是舉子們就乾脆將附近整坂的田都買下來作為放馬場,那知當年的他們也碰上了「釘子戶」,死活中間一塊他的田就是不肯出賣,舉子們以為田主是嫌賣得賤,就將銅錢在其田的表面鋪上一層做為買金,田主犟得幾頭牛都拉不回頭,無論如何就是不肯賣其田。
一望無際的田坂,草色青青馬兒嘶鳴,就是中間隔了塊別人的田,馬兒不能自由,舉人們常有麻煩,隔田坂的別扭也特煞風景,舉子們無可奈何但也只能望田興嘆。
興衰輪回的歷史,悲歡離合的世況,風淡雲輕的時空,總有些看不清數不盡的流星,那瞬間閃爍的美麗讓人尋找讓人回味。
我喜歡項家山,喜歡從前的項家山代代有英烈世世傳書文,喜歡項家山青山的奇境,喜歡項家山清泉的甜美,喜歡項家山那真實而又感人的故事。
真想從此住進項家山,做個常年四季都能欣賞項家山奇秀風景的閑人,享受其中;真想從此住進項家山,做個時常搜尋項家山故事的痴者,樂在其中;真想從此住進項家山,做個自由撰稿人,將項家山神奇的故事、秀美的風光寫進書里,讓更多的人了解項家山,讓更多的人走進項家山,讓項家山面向世界,面向未來。
關於敘事的隨筆散文精選篇四:朵朵玉蘭花開
窗外,陽光煦暖,春風浩盪,柳煙縹緲,河水潺潺,紫薇紫荊櫻花競相開放,所有的生命,於這個燦爛的春天,怒放著屬於自己的奇光異彩。而我,最期盼的莫過於欣賞一樹盎然向上的朵朵玉蘭花開。
玉蘭,木蘭科落葉喬木,別名白玉蘭、望春、玉蘭花,花先開放,後長葉子。清朝文學家李漁說「此則不葉而花,與梅同致。千干萬蕊,盡放一時,殊盛事也。」意思是說,玉蘭花則是在葉子還沒長出來的時候就開花了,與梅花有同樣的韻致。所有的玉蘭花一起開放的時候,簡直是空前的盛事。樹樹花開相連相接,繁花似錦,雲蒸霞蔚,霞光萬道,恍若仙境一般,令人賞心悅目,流連忘返。
離市區不遠的郊外, 種植 著大片白色、淺紫色、紫色的玉蘭樹。昨天還是含苞待放,今天已然全部開花,極目遠眺,藍天白雲的襯托下,高聳的樹幹上,朵朵盛放的玉蘭花悄然娉婷在或斜逸或直立的細長枝條上,絢麗多姿,光彩照人。微風輕拂,枝條搖曳,朵朵玉蘭花悠然起舞,動態萬千,飄逸出塵,恍若仙子,美到讓人幾乎屏住了呼吸。「霓裳片片晚妝新,束素亭亭玉殿春。」玉蘭花開,是「羽衣仙女紛紛下」,是「綽約新妝玉有輝」,風姿綽約,凈顏生輝。是雪後初霽的華彩,光芒四射,點亮了郊外湛藍的清空。
近看,每一朵玉蘭都直立向上綻放在枝頭,高昂笑臉翹首藍天,依據自己的有利地勢選擇最佳的姿態展示著自己特有的魅力。紫色的雍容華貴,高雅非凡,淺紫的清新雅緻,韻味無窮,白色的冰肌玉骨,貌若天仙。熱烈而不張揚,璀璨而不妖嬈,多姿而不浮誇,絢麗而不嬌艷,清秀而不嫵媚。內斂,嫻靜而又婉約,氣定神閑,心無旁騖,臨風而開。
玉蘭,是跨越時空的宋詞里走出的女子,有風既作飄搖之態,無風已呈裊娜之姿。一顆蘭質蕙心,幾許思緒欲語還休。冠杯狀的花型,酷似蓮花的外觀,高端大氣,展向四方的花瓣攜帶著清幽的香息,絲絲縷縷,幾許清風幾許醉。
「素麵粉黛濃,玉盞擎碧空,何須瓊漿液,醉倒賞花翁」。自古以來,世人為玉蘭沉醉折服而不能自拔,不僅僅是源於她與眾不同的姿態風韻,而是她面對狂風暴雪卻豪不畏懼的堅韌毅力,魯迅先生稱贊玉蘭有「寒凝大地發春華」的剛毅風骨。每當寒冬季節來臨,樹木紛紛褪去了華麗的外衣,凜冽寒風中光禿禿的枝條無奈地呻吟,而此刻的玉蘭卻積蓄全身的正能量,頂風冒雪孕育花苞,那毛茸茸深綠色線裝的小花蕾朵朵直立向上,坦然地面對嚴冬的洗禮,一個冬天的蓄勢待發只為來年的春天,以最優雅最嫻靜的姿態預告春的消息,盡管,花期雖然只有短暫的10天,但玉蘭卻為了10天的美輪美奐付出了艱辛的努力:花開,氣勢磅礴;花落,亦驚心動魄。不愧對每一寸春光,不虛度每一寸光陰。
玉蘭花,是站著開放的唯美花,不依靠、不偏斜、不糾纏,是直立行走的智慧花,在花的世界裡開成自己喜歡的樣子。如有可能,此生我願做一朵玉蘭花般的女子,格調高雅又擁有一顆溫暖堅定的心,熱情洋溢,不隨波逐流,不迷茫彷徨,更不人雲亦雲,始終以一顆初心,明明白白做人,清清白白做事,「因為真正的風情萬種是讓人油然而生敬意的氣節,真正的千嬌百媚是那令人念念不忘的風骨。」
朵朵玉蘭花開,開在高高的枝頭,也開在世人的心裡。
關於敘事的隨筆散文精選篇五:美人如花隔雲端
每個女人都是一朵花,或如霜菊貞烈,或如雪梅冰潔,或如蓮荷高雅。
人常說:「女人是一個家的靈魂」。我更願說,女人是一朵永盛不敗的花,點綴了家的美麗和溫馨。無可厚非,母親便是那最美的一朵。因了愛和溫暖,她無私寬容的懷抱是那一樹一樹的花開,芬芳了每個人的生命。
花開花落,本是季節輪回,轉瞬光年,花期一逝,人最怕老去,尤其是女人。小禪說得直白,她談到「年齡」這回事,說:「我們是怕老的,與光陰做著斗爭,然而,再怎麼斗爭,也抵不過歲月的風霜」,又提到:「都說張曼玉是不老的,翻出老片子看,看剛出道時的張曼玉……不變的可能是容顏,變了的是眼睛,眼睛泄露了她的秘密,那《甜蜜蜜》中閃閃發亮的眼睛,那騎著單車的樣子,輕快飛揚」。
然而,張曼玉本人曾這樣談女人的年紀:「亞洲人才比較介意老這個事情。我小時候在英國長大,然後在巴黎生活了十年,那裡的人沒有這種觀念。為什麼非要年輕、沒有皺紋才是美呢?人不是一定要美,美不是一切,它很浪費人生。美要加上滋味,加上開心,加上別的東西,才是人生的美滿」。我一直很欣賞這番話。或許在中國傳統的概念里,老去就是枯萎,不美麗了,不待見了,人老枯黃。有誰記得這朵女人花也曾熱熱烈烈地綻放過美麗?那時的她一樣是溫婉如水,他意氣風發,他為她候守蒹葭,她為他笑靨如花。
女人一生如花。二十是桃花,鮮艷;三十是玫瑰,迷人;四十是牡丹,大氣;五十是蘭花,淡定;六十是棉花,溫暖。那麼今已年過半百的張曼玉當屬蘭花了,繁華如過眼雲煙,能於茫茫塵世中守得一片清水自在,淡然一笑,安居低處,應是蘭花的氣質了。
印象中,民國才女林徽因應如百合,百合狀似蓮花,一低眉的姿態風情萬種。可蓮終究是苦澀了些,那是佛前的一首凄凄的歌,嘗盡世間別離之苦方種下的因果。林徽因絕不是,她風華絕代,妙筆生花,成就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念想,更使得歷史上三大才子為之甘願卑微,低入塵埃,愛得淋漓盡致,愛得深沉不語,盡在那一頁頁的呼喚里。詞章里說:「百合具有百年好合美好家庭、偉大的愛之含意,有深深祝福的意義。受到百合花祝福的人具有單純天真的性格,集眾人寵愛於一身,不過光憑這一點並不能平靜度過一生,必須具備自製力,抵抗外界的誘惑,才能保持不被污染的純真」。這無疑是對林徽因最好的詮釋。這一朵極致曼妙的女人花,開在了無數人的心上,芳菲奪艷,她是最美的人間四月天。
張愛玲是一枝傲雪寒梅,當之無愧,橫眉冷艷,目空一切。不僅僅是外貌,由表及裡,她都是一枝獨秀,特立於眾人之上。愛,要愛得瘋狂,愛得轟轟烈烈,愛得卑微到了塵埃里,別,亦是別得絕烈,絕到了骨子裡,絕不回頭,絕不牽扯,兩不相干,徹底干凈。當年,她終於看透了胡蘭成那漢奸才子的虛偽濫情時,斷然地絕交了,到底不再提那人半個字。晚年的張愛玲也不再愛出門,終日把自己閉在屋內,蕭瑟清冷,一副絕然。寂寞開成了一朵花,透著一股冷素的香,人比煙花寂,她終是那樣孤獨地老去了。這一場傾城之戀,終不過是一頁傳奇,留待世人去傳唱。傲雪中的寒梅,終究是高雅的,有一種絕寂之美,哪怕殘敗,哪怕凋零。
三毛是一朵自由行走的花,哪裡停留,哪裡落下,生根發芽,一生天涯。好一片壯闊的撒哈拉,它承載著三毛多少日日夜夜流淌的汗水和堅實的步伐,風揚起塵沙,誰還記得她?「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為什麼流浪,流浪遠方,流浪……」,為什麼到處流浪?是為了天空飛翔的小鳥,還是山間輕流的小溪,抑或是寬闊的草原?看吧看吧,為了追尋世間萬物生靈,為了那份渴望自由的心,她不問朝夕、迎風踏月地走遍了萬水千山。有讀者認為「流浪」才是她的真正的名字,她就是這樣浪漫灑脫的美啊。
如果有來生,
要做一棵樹,
站成永恆,
沒有悲歡的姿勢。
一半在土裡安詳,
一半在風里飛揚,
一半灑落陰涼,
一半沐浴陽光,
非常沉默 非常驕傲,
從不依靠 從不尋找。
「飛蛾撲火時,一定是極快樂幸福的」,她甘願為愛做一次飛蛾,撲向他的天堂。那一年,她走了,永遠地走了,恰是我來到這個世上之際。我無緣見她,卻冥冥中種下了三毛一般的情愫。她在我心裡是那樣地勇敢無畏,敢愛敢恨,敢為愛傾城、為情成殤,足跡遍布萬里,真正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我萬萬遠不能及,沒有那樣的勇氣,倒是像張愛玲,擁有過傾城的愛戀,卻不曾一愛天荒,不得不說是一場遺憾。女人如花,三毛無疑是最浪漫的那一朵。
無論是哪一朵花,皆世間最美之花。美得遙不可及,美得不似人間。雪小禪曾說過:「不如做一朵艷不求名陌上花,素心花對素心人」,倒也風雅自在,不是嗎?
從前,我亦慕荷蓮之絕色、落梅之優雅、秋菊之恬淡,喜愛那些如花的女人,各有千秋。春夏秋冬,我不停地追尋,等到百花盛開,卻發現,無一朵是我夢中的菩提。伊人如夢,當真是如夢,夢過方知,本真最可貴。靜守一方凈土,做一個寡言卻心有一片海的人,不傷人害己,於淡泊中,平和自在。
擁有愛情的時候,我曾一度以蓮自擬,那是一朵為愛飛蛾撲火甘願淪為人間情奴的蓮花。可最後,最後依舊逃不開辜負的宿命,就那樣凋零吧,蓮的心事幾人懂?現在不,我不要再做佛前那一朵蓮花,太過縹緲,那樣虛幻的愛情非我所願。我寧願留做人間煙火里的一個俗客,逢一段細水長流的花事,共守嬋娟。
如此,我便是一朵陌上的小野花。不知名姓,亦無從找尋。隨風遊走,伴雨入泥,風到哪裡,我就落在哪裡。自由的原野是我的嚮往,隨風飛舞是我的依託,祈盼一朝,花的種子落入誰家庭院,我便生根在了家的屋檐,待春暖花開,我陪你看閑雲溪月,且聽風吟。
我不是那寒雪中傲然的紅梅,也不是深谷中嫣然的幽蘭,此生,只想在靈動的音里,在詩意的字里,做一朵淡然的小花兒,盛開在清風里,安靜如斯,優雅如是。
美人如花,花開是優雅,花落是情懷。世間有百媚千紅,你自是風情萬種。
㈣ 天窗是一篇什麼散文
在我的屋子裡,有一扇天窗。有時,陽光會偷偷的穿過玻璃,爬到我的床上,帶給我溫暖與明亮……
那一天,我由於母親吵架了,僅僅是一件小事。我們吵得很兇,最後,以我摔上房門而結束。
窩在我的床上,抬頭看到天窗看到外麵灰濛蒙的天空,如同我灰濛蒙的心,感覺不到一點點母愛。為什麼,母親總是嘮叨個不停?總讓我感覺不到一點愛?
門外的腳步聲漸漸清晰,拉回了我神遊的思緒,腳步在我門口止住。她只是敲了一下門,把什麼東西放到了地上,然後就離去了……
腳步聲消失了,我好奇的打開了門,低頭,只發現一碗熱氣騰騰的面條。坐回床上,吃著那碗我最愛吃的面條,心中開始變得苦澀,她,總是在我耍脾氣時,沒有條件的容忍著我,心中的窗開始漸漸變得明亮。
天早早黑了,蜷在床上的我開始為白天的小事而後悔……慢慢的,我的意識變得模糊…不知過了多久,門外再次響起腳步聲。
門,開了,借著客廳微弱的燈光,我看到:她,只披了一件薄薄的睡衣,頭發散開,雙手吃力的抱著一床厚厚的被子。她輕輕把被子放在床尾,然後拎起一角,把被子裹在我的身上,把被角幫我掖緊……然後,她轉過身去,拿起我的碗筷,向門口走去。淡淡的光芒在她的背影上鍍了一層光輝,那麼祥和,那麼美麗。
「媽……」我叫到「那麼晚了,還不睡…」我的聲音里開始變得哽咽,「下雪了,你的被子太薄。……」我愣愣的看著門再一次關上,許久,抬起頭看著天窗,那裡已經被雪花覆蓋,什麼都看不見了。但是,我卻感覺到,一縷陽光照在我的心房上,那麼溫暖,那麼明亮。我知道,那縷陽光,是母親的愛……
猛然間,我想起了小時候,在這個天窗下,媽媽曾在夏夜為我扇扇子,講故事,那時的我總纏著她,不肯讓她離去:當我生病,媽媽坐在我的床邊,透過天窗的讓光照著她焦急的臉,那時不懂事的我,總讓她操心勞累…而如今,她僅讓我多穿一件衣服,不讓我感到寒冷,我卻與她吵架……
淚水沾濕了枕頭,無限的悔恨溢滿心間,明天,我一定好好聽話,因為,我體會到了無限包容的母愛……
我心中的雪在慢慢化去,化作一股股充滿愛的春流,滋潤著我的心田。我的心,終於充滿愛的陽光……
㈤ 愛有天意散文
「一冬無雪天藏玉,三春有雨地生金。」這個冬天,晴暖的時候很多,已經過了大雪的節氣,可是依舊沒有下雪的跡象。本就寂寥的冬天假如缺少雪的翩躚,似乎更加單調了些。最妙的,還是下點雪啊。雪,不知成了多少人內心的渴盼。
夢若爸爸經營著一家中型的裝修公司,因為起步早,善經營。這些年做得也算風生水起。家產逐漸雄厚了,可近幾年,鱗次櫛比的,附近的裝修公司似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有些居心叵測的經營者,就哄抬物價,通過不正當手段搞惡性競爭,因此,近兩年明顯比前些年收益少了。但是,經營了近20年的事業,已經輕車熟路,再加上年齡不佔優勢,體力精力都不遂心,削減了太多年輕時的敢闖敢拼。假如再考慮轉型,似乎有點不現實。但是,勉強維持現在的不溫不火,的確也很煎熬。「人到中年事事休。」嚴重的中年危機裹挾著這個曾經意氣風發的男子。
男人累,「爬坡」的中年男人更累。讓夢若爸爸身心俱疲的不僅僅是事業的滑坡,更重要的是,在他最需要鼓勵的時候,她不但不去體貼,反而整天疑神疑鬼,一言不合,就「一哭二鬧三上吊。」回首往昔,多年來不是一直沒真正安生過嗎?面對這個不再是避風港的家,夢若爸爸有點萬念俱灰了。與其互相傷害,還不如安然退出。於是,他悄悄地搬到公司去住,一點信息也沒留給她。每天處理完公司大大小小的事情,他就在辦公室作息。耳邊少了咆哮聲、嘮叨聲,難得的靜謐反而讓他覺得很享受。
又是勞累的一天結束了,他沖了一個熱水澡,換上深灰色的加絨睡衣,剛剛躺下,手機鈴聲響起,顯示的是陌生號碼,接聽,「你這些年過得還好嗎?」依然是那個熟悉的悅耳的聲音,壓低的溫柔的問候,讓他有了不真實感,我在做夢嗎?使勁用牙齒咬了自己的手指一下,疼感真實的告訴他,不!莫非她回來了?為什麼是這個時候?難道真的是愛有天意?他激動的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
我想愛是有天意的,不然是什麼讓我們再次相遇?----題記
去年離開時,我也是用這個名字寫了一篇文章懷念所有。今天,我同樣用這個名字感恩相識相知。不是沒有更美麗的標題,只是再沒有比這個標題更能夠表達我內心所想。
今年的衡陽沒有去年的炎熱,一切都剛剛好。遇到的你們也都剛剛好。相處時,總會覺得時間過得好慢,明天還很久遠。直到今天正式把所有的課都結完,才知道昨天已經離去很久。親愛的們,現在的你們是否也在和我一樣在感慨呢?還是已經在匆忙收拾著行李,帶著恐慌又激動的心情進入了初中生活呢?
原諒你們的老師我其實就是一個幼稚的小孩,大多時候都在情緒化。明明知道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可是真的迎來這一天時,心裡還是很捨不得,很害怕你們的模樣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日漸模糊。
這個暑假,認識了新的同事。也見到了接近三十個陌生的面孔,小升初的你們永遠是活力十足。當然還有去年帶過的熟悉的面孔,今年的你們已經要讀初二了。時間總是會在不經意間提醒著我,你們都在慢慢長大了,我也會慢慢老去。
肖老師,很風趣、幽默的一個人,對自己的事業總是很上心,也很懂得體恤我們這些實習的老師。彭老師,大暖男一個吧。接觸不算多,但是鑒於我一個人呆在機構里時,有一天彭老師默默的給我帶來了葡萄,還買了蚊香點燃,怕有蚊子叮我。好吧,我就是那麼容易被感動,別人的一點小小的行為,我都會感激良久。練老師和謝老師,去年就已經認識,今年相處起來就沒有那麼拘謹,人也是一如既往的通透。
除同事之外,學生便幾乎是我這個暑假的全部。整天叫嚷的高藝銘。時不時跟我說:「老師,以後師公要找個顏值高的哈。」的王婭馨。很會撒嬌的周仲磊。愛笑的陳華軍。長得比我高出一個頭的鄭蕊蕊和齊穎。剛從少林寺回來的一副剛被放出來的樣子的鄭敏燦。可愛的顏麗儀、高嘉麗和蔣雙羽。不撞南牆不回頭的何忠富。乖乖女唐含朵、歐陽林曉和顏佳佳。說話聲音比女生都甜上還幾倍的周俊紅和陳茂貴。大大咧咧的彭文英、唐曉蘭和周悅。油嘴滑舌的馬維彬、姜文賓。愛玩的黃浩喆、莫崇盛。安靜的秦操、周焓。一副書生秀氣模樣的。
相處的時間,不算長,但是也不短。灑滿的回憶可以厚重一輩子。緣來,我們一起珍惜;緣去,我們也要各自珍重。親愛的們,謝謝你們曾出現在我的生命旅途中,為我的旅程增添色彩,願你們今後的人生多姿多彩。
蒲公英的飄行是有方向的嗎?無力掌控自己的命運一般,看似自由不羈,卻是身不由己,在嫵媚的回眸轉身之際,留下多少思索與嘆息,亦或許只是悲憫於自己吧。
心傷的時候總是極想讓一些思緒貼近自己,假如愛有天意,卡洛兒的哼唱一直很喜歡,那種喜歡是一種鐫刻在骨子裡疼,是一枚欲絕不休的念,意中飄忽著某種與自己相似的心境。假如愛有天意,在靈魂里飄飛的,無論如何紛揚,遣散,終是心門里最銘心的疼。
殤,悲意到極致,卻徐緩於靈魂里淺淡,那枚揪心的感覺,已經可以飄飛成一曲沒有曲譜的音律,在心階,由心音徐徐彈跳,每一個鍵指都刻意著心魂。
月輝長存的姿勢飄飛成絲帶,如若一支舞曲,雲袖裊娜已不是含黛嬌嗔的艷絕,清冷的月光下,伴奏著這曲假如愛有天意,舞化為靈魂的曼舞,悲戚的恣意。美,可以艷絕,自是亦可以凄涼到絕境而唯美,如雕刻進靈魂里那枚恣意不去的痴念,痴念成絕,那便是殤吧,我想。
假如愛有天意,許多經過是不是可以重來,是不是一些遇見不必經過,那樣,就不會滋生這么多的心痛與傷戚。假如愛有天意,月下,聆見清風的夜語時,你是不是一樣會聽到我悄然默語。似乎一切已經毫無意義,假如愛有天意,你路過時,但願我是無意的,無意到從來沒有遇見。假如愛有天意,是否不在年華的最深處太在意你。殤至錐心,時光清淡到索然無味,殤至無語,陪伴著時鍾,不敢輕易觸碰一絲一毫關於你的情節。
夜可以酣睡了,欲歇意的思緒卻無法逃離,這樣的夜,因為心悲而格外靜謐,疼到深處,淚全在心裡。
不必丈量夜的深度,不必端詳眼神的凄離,恍恍間抔起一捧時光的粒子,它們如此安靜,這般祥和,而我,卻以一滴淚濺散了一簇安靜,有一個口子,又一次被撕開,徐徐蔓延,殤至絕境,沒有了自我的蹤跡。
蒲公英的飄絮,盈上眼眶的倦意,結伴一段只有清風為伴的路程,在西行的光陰里,邂逅蒹葭蒼生的秋季。飄絮紛紛,依舊嫵媚著年華里最精絕的思緒,從不問時間,從不看經歷。或許,心性的使然,便無意攀上了命運的經途,就如一些念,始於當初的喜歡,執於當初的深眷,終究也殤於最後的寂離。
飛絮一樣的年華,美麗定然可以隨時,然,銘心的東西幾何。在時光輪回的渡口,遇見,從不曾猶疑,戀上了一見鍾情的妙意,就註定須經受煙花易冷的凄迷。假如愛有天意,請予年華里一枚最傾心的知意,而我,定將深眷,以一顆琥珀的心意......
假如愛有天意,是否可以悄悄的問詢上天:我的主,我幾時可以真正擁有屬於自己的領地?這么多年沉澱下來的,在內心深處依然有一種孤獨感揮之不去。
我是否應該學著去享受這份孤獨?
秋去冬來,人們的情感周期如同四季一般大大小小的輪回著。
每一段情的凋零,印象在腦海中的不過是或深或淺的記憶之花。
當新一輪太陽升起的時候,再厚的雪都會融化。
人人都渴望擁有和付出無私的愛,但這種愛通常只會在骨肉相連的人中間存在,這世間,唯有血肉親情可以恆久。
男女之間的情愛,看來不過是一件精美的瓷器,得到的時候多一些欣賞與呵護,打碎了也不必撕心裂肺。
也許,當真正學會了淡定處事,才可以算是步入成熟吧。而成熟,對很多人來說就是交足學費的結果。
從年少起,每個人都開始學著一點點的偽裝自己。漸漸的,許多人都得了一種病,症狀表現為外表冷漠內心狂熱。
殘酷的現實讓脆弱的靈魂如皮影戲的伎倆,投射在別人眼中的是手舞足蹈的強大,而私底下的那個自我,興許躲在無人的角落裡黯然神傷,興許借著卡拉的酒勁猛嚎:我的心在等待,永遠在等待……
每一個階段,都會從時間從經歷當中悟到一些東西,不經意間,生命之舟已劃出很遠。
很多時候,是多麼的渴望自己可以保持淡定,但一顆浮躁的心,似乎很難能夠與淡定彼此關聯。淡定與幸福感似乎又唇齒相依、如影隨形,缺少幸福感的人,內心總會有那麼一絲的不安。
不論走到哪裡,心靈深處的某種希望其實一直都在,如呼吸一般。
假如愛有天意,我願意付出一輩子的時間,化身為炭,靜靜的為夢想點燃。我還希望在夢想里再加入一段內容,關於大愛。也許大愛之心,才是幸福和淡定的源吧。
假如愛有天意,請賜與我富足的.內在和力量,以擯棄小我之情,詮釋大愛之暖。從此,遠離孤獨。
有人問我,你相信天意嗎?我說,我相信。我不想用概念化的否定銷蝕那份神聖。
所謂「天意」,正統化理解就是說自然界所蘊存的陰陽五行生剋衍化的規律,也叫「天命」。天命不可違,但卻可以「制天命而用之」。把握住事物運行的規律變化,天意也可以成為你積極行動的朋友。
天意依託於緣法,所謂緣法,即是事物運行的條件法則。只有自然萬物在某一特定條件的滿足下,才會合理恰當的運行,從而產生事物運行的規律。規律在條件中孕育,正如天意在緣法中生成。
那麼,假如愛有天意,又會是怎麼樣?
假如愛有天意,那就是說,我們的愛,不單是靠彼此心靈或情感個體性的努力,還有背後不可莫知的自然神力主宰著。從傳統的陰陽五行生剋理論來講這個神力,肯定是有的說的。可情感是那麼混沌,迷迷濛蒙地延續著,訴說著活躍的小精靈,哪需參透這樣古老的理論呢?
愛了,就愛了。只能一步步地挨著,蹣跚顧望。生怕一個回眸,走岔了原本就崎嶇的道路。
因為「愛錯」、「錯愛」或「愛不能就」這樣的事,即使你不想,不願,不能,也要接受冥冥中天意的安排。盡管你萬千的不願或不信,但真到這個地步時,你會發現,有時並不是彼此都獻出心靈或情感的努力,就能成就一番愛的果實。
當然,如果彼此都沒有付出努力,在情緒、情感上沒有獲得共應,並且缺少了攜手走下去的勇氣,這也是不行的。畢竟愛情是主體性的交互活動,少了主體性的基礎支柱,不需天意干擾,自會悄然凋亡。
這樣說,我們的思想,情感,心理,包括種種行為活動,也應熔鑄在天意的軌道中,作為天意中的一部分,自覺地影響我們的生活了吧!
假如愛有天意,多希望這天意是富有同情的人兒。它不會為我們上演「梁祝蝶化雙飛」 的愛情悲劇,也不會為我們詮解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愛情決絕。它一如平湖綠水,照映著寧靜的山秋,向人們塑造著和平的畫景。
可是天意無情,需待人定!
天意在緣法中生成,自是像披上了一層鮮活的紗衣。萬法隨緣而生,隨緣而去。自是這緣來緣去的無常明凈,讓天意更是迷濛不定。也猶使她像處處欲動的蓮子,搖搖曳曳。
我在最美的時候遇到你,也許我們成就了一段美麗的佳話,也許我們造就了一份淺擱的遺憾。遇見你是我們的緣分,能不能走在一起卻又是天意。或許還要夾雜著一些人為的努力。
天意在緣法中生成,卻又超越於緣法起著獨立作用。天意很會捉弄人,是不是就是這原因?明明可以,卻不能就。古來今往的缺憾,不知有多少。
假如愛有天意,本來就是個偽命題。因為天意本來有之。「假如愛有天意」,算是對天之無意的想望了!沒有天意,我們都會活得很清楚,很明白。不會在缺失的迷亂中,丟卻了自我。
終歸人們很聰明,對隱藏在背後的這個神聖力量,還能盡可能的探究與索明。人類不乏主動創造性的活動,而一定程度上的挫敗,就是對這種力量的忽視。如果能把握住這種力量的活動方式與規律,使人力與天意並諧,則何愁事不能成也!
愛情,就是這種實驗,是借身心與神靈溝通並和的過程。假如愛有天意,那麼自然也有順意的歡欣。
希望世界就是這么順意!
假如愛有天意,我們是否還會有故事;假如愛有天意,我們是否還能回到從前;假如愛有天意,我們是否還有明天。
一個故事,一段情,我們在這小小的故事裡不停的掙扎,最後我們依然沒有明天,在這小小的故事裡,我們都被這傷痛停歇了整個世紀。
滑落天際的流星,停歇在半空,凝望著我的落寞,凝望著我的孤寂。你知道我的夢,知道我的痛,知道我們感受都相同,卻還是無聲的落寞,無聲的離開。
這個落淚的季節,有多少人在不停的哭泣,有多少人在呼喊,在這個落淚的季節里,多少語言都成了無力的傷愁,在落寞的角落裡總看見有人在游盪,總看見有人在落淚。有人感動著,有人傷痛著,有人落寞著,季節卻從不因某個人停留,它不懂,只知道不停向前走,帶走了那些痛楚,帶走了那些落寞,卻不曾帶走我,把我遺忘在季節里,遺忘在季節的落寞里。
一個故事感動了那些人,一段情卻又傷痛了多少人,我們不停的閃躲,不停的逃亡,想要拚命的遠離這個季節,季節卻拉上了我,帶走了你,把我留下。動盪的季節里,大家只顧著逃亡,留下落寞獨自堅守著不屬於我的角落。活著的猶如死掉了般,追逐的身影,慢慢的遠去,望著讓人落淚的東西,還有什麼值得留戀。一瞬間看的見,一瞬間又看不清的影子,最終消失在雨季里。
假如愛有天意,不會讓我們這般模樣;假如愛有天意,不會讓我獨自籬落;假如愛有天意,不會蠶食了靈魂。
假如愛有天意……
也許這只是一段煙花般的情感,在絢爛過後,就被時間沖淡了。那個曾經我愛的人,那個曾經愛我的人,也各自的走上自己的人生軌道。當一個人在閑暇的時候,打開記憶,重溫那段用瞬間換來卻用一生遺忘的情感,卻發覺曾經有這樣一份美好的回憶留在了心底。——題記
女生篇
【我想你了】
今夜,風寒霜重,我靜靜的站在窗前,眺望著有你的方向,想你。
月色清寒,在這個蒼涼的夜裡,我寂寞著夜的孤獨。相思,如落地的紅豆,雖落入塵埃,卻又滋生根芽。
也許,你是我一生無法忘記的憂傷,也許你是我相隨一生的影子,但我依然把你烙痕心底,痴痴的眷戀著你的柔情。
花開了,花謝了,而對你的柔情卻依然如故。無論你是前世塵,還是今世風,都無法走出我愛戀的心房。
此刻,我形影單只的望著夜空,籍我滿腔愛意感受你一腔柔情;此刻,若酒能換你憐愛,我寧願買醉一生;此刻,若三生石畔能夠相見,我寧願輪回重生。
月色,點綴著我凌亂的思緒,想你的心情愈發的惆悵。我知道,你不是我生命里守候一生的人,卻是我內心裡最深愛的人。
深秋,冷了季節,冷卻不了我對你的思念。打開音樂,一遍遍的聆聽似為我量身定做的旋律。幾許失落,提筆寫下對你無限的思念,卻在不經意間寫滿了你的名字。也許這段只能相望不能相守的情緣似月下清風,悄然而來,悄然而退……
想你了,我遙望夜空,剪下一片月色刻上我的思念遙寄與你……
合成篇
【假如愛有天意】
假如愛有天意,我想與你生生世世攜手相隨……
野雨秋竭,盡竭,遙遠的夢境已止息,像極了那歲月,再美好的時段也得結束,可為何少了應有的救贖?
燈火撕扯淺夢,嬌笑,染紅那片海岸,夢里的靜祥,這里是天堂。
可以忘了很多以前的傷心事,沉醉在自己的世界裡,看著那些從未見過的美,看看和你的舊的回憶。舊的回憶,呵呵,再舊不過近幾天前啊。一切就這么沒了,沉入海底,被愚蠢的魚類放肆嘲笑。
清澈的海,醉過風的輕撫。
海浪一波波捲起,下落,平緩那淺淺深深地腳印,假如心情不好,來海邊是最好的。
因為可以聽海的聲音,沉醉在過去。海風比她溫暖,至少在內心不會輕易就劃破一道傷口。這里的景,冷的有些孤單氣息,不知道是幻覺還是內心的照影,你站在那,和你身邊的人玩耍,不是我。你在玩,在笑,在挑起清澈的浪花,你成長的歲月里,我並不是一個成功的扮演者,不能在你心裡扮演一個角色,甚至一個小角色,因為淡忘,終將把我與曾經分離。
小時候說過一句話,假如愛有天意,那一定是前世今生我都在深愛著你。
因為匆忙的步伐,鞋子里浸滿了沙子,疼痛感使我短暫的忘了你。在稀少的人影中,我尋覓著寥落不堪的曾經,我看見,牽手的戀人,劃過海岸邊的地平線,走遠。
幸福的姿態鐵定一生的勇氣,蒼穹落的輝光為他們送行,幾行腳印,為何還是抵不過浪潮的清洗,逐漸消失?
待我青絲到白發,坐在我身旁可好?
講著老掉牙的小故事,吃著精心烹飪的佳餚,聽一首小情調的歌曲,漫步黃昏雨季。
夢里的畫面,怎麼抵得過時光的踐踏,終有一天,這些全將覆滅,連著一刻死了的心,埋在深淵底。
教我如何忘記,濃濃的思愁,心緒儼然成魔,一指輕觸,觸到的不是心跳,而是你,消失的畫景。
假如愛有天意,它會讓我一直等下去?行走在寒霜畢露的街道,過去的風景眷戀卻不可及,我是該默默靜候,還是該直走?
假如愛有天意,你會不會就此忘記,忘記那些曾一起渴望的傾心,也逐漸忘記,那些悵傷的舊憶。
假如就此忘記,我該不該打擾你的世界,還是躲在自己的王國里,聆聽那些夢給的期許。假如等了三年,你沒有忘記,我會不會也不忘記?滄桑的心,因為空虛而遮蔽,那麼這些夢里,帶給我的影,是否還會清晰?
夜,萬籟俱寂。
一曲卡洛兒的《假如愛有天意》緩緩奏起,恍若天籟之音,縈繞在我的耳際。
這首曲子是韓國電影《假如愛有天意》的背景音樂,韓劇講述的是兩代人的愛情故事,老一代人的愛情在下一代人的身上完成。
駐足凝聽著那幽幽的旋律和低低的哼唱,婉轉流淌的鋼琴和聲,顫動著人們的心。
是怎樣的一種聲音?如此幽幽的柔美。是怎樣的一種心情?如此戚戚的凄悲。
揚起時,象一陣風輕輕地吹拂,彷彿眼前有一片綠野緩緩起伏;隱落時,又象一團霧柔柔地束縛著,似乎讓人無法動彈。
一個不同聲調的「啊」字還隱藏著時濃時淡的悵然、以及時深時淺的傷感。
清亮的女聲中透漏著一絲傷感,雖然無詞無句卻無垠的意境,舒緩的提琴猶如娓娓呢喃訴說著千言萬語。
其中有笑意,也有淚水,像是祈禱,也像是祝福,更像是遙望。
我聽著、聽著,隨著曲調的抑揚,心也跟著鬆鬆馳馳,柔軟起伏,我的心被震撼了!
所有的憂傷與悲哀,都被這個女子的一聲聲輕輕的哼唱牽引了出來,我深陷在這音樂旋律里不能自已。
當一個人孤獨地面對著寂寞的時候,總是感到寂寥、迷茫,很容易傷感。
沉醉於一首歌,一段曲,悸動著心底深處的情愫,潸然淚下。所有的前塵往事,盡在眼前縈回。
重拾往昔回憶,只留下一聲嘆息!
前世五百次回眸,才換來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今生能夠相遇相識相愛相知,那是怎樣的一種奇緣?
塵愛如花,在時光中搖曳,在宿命里盛開。
每個人都希望有情人終成眷屬,為了追求天長地久甚至不惜放棄一切。
假如愛有天意,那麼就會永遠在一起,可有些緣分偏偏註定不能夠,一轉身便漸行漸遠,就是一輩子。
我期待著一個桃花爛漫的春天,行走在跌宕起伏的愛的路上,每一天太陽的升起,卻再也不是昨天。
我是那種重感情又痴情的人,一旦選擇了就會有太多的眷戀和不舍。摯著到最後的離殤往往讓我的心傷痕累累。唯留下凌亂的文字絮絮念念,鏤刻曾經的風花雪月,悱惻纏綿。
如果愛情只是一段憂傷記憶,為何要牽手相擁?如果愛情只是給了彼此傷害,為何要情意綿綿?如果愛情只是一場風花雪月,為何要愛斷情長?
愛有多深,只有心知道;痛有多深,只有淚知道。
假如愛有天意,怎麼會在這素錦的年華里經一場曠世絕戀?
假如愛有天意,怎麼會讓有情人痴痴倆相望?
假如愛有天意,到底要承受多少遺憾經歷多少磨難?
假如愛有天意,又怎會演繹出一幕幕生死離別的傷悲?祝英台、梁山伯,雙雙對對化彩蝶;劉蘭芝、焦仲卿,雙宿雙棲作鴛鴦,已成千古絕唱。
假如愛有天意,倘若情已走遠。就把愛的緣輕輕地從三生石上抹去,至少一片空白好過傷痕累累,至少忘卻勝過滿腹惆悵。
午夜聽曲,用心去聆聽,沉浸於這柔婉輕憂的旋律里,你就會覺得深藏心底的那份孤獨和無助被無盡的曲張與釋放。
為的是那流逝的歲月不能重來的往事,為的是那懵懂年少顛沛流離的境遇,為的是那為愛而生為愛而死的澎湃激情。
我只能將一腔柔情,伴隨著如水的月光,傾瀉在無眠的夜裡獨醉……
㈥ 梁實秋散文片段
梁實秋的散文篇篇各呈異彩,令人愛不釋手,一切諸如清麗雋永簡潔深遽獨具風采之類的評語,都不足以對它評頭品足,它真正達到了爐火純青、出神入化的境界。下面是關於梁實秋散文片段的內容,歡迎閱讀!
梁實秋《雅舍》精彩片段1
「雅舍」最宜月夜——地勢較高,得月較先。看山頭吐月,紅盤乍涌,一霎間,清光四射,天空皎潔,四野無聲,微聞犬吠,坐客無不悄然!舍前有兩株梨樹,等到月升中天,清光從樹間篩灑而下,地下陰影斑斕,此時尤為幽絕。直到興闌人散,歸房就寢,月光仍然逼進窗來,助我凄涼。細雨蒙蒙之際,「雅舍」亦復有趣。推窗展望,儼然米氏章法,若雲若霧,一片彌漫。但若大雨滂沱,我就又惶悚不安了,屋頂濃印到處都有,起初如碗大,俄而擴大如盆,繼則滴水乃不絕,終乃屋頂灰泥突然崩裂,如奇葩初綻,砉然一聲而泥水下注,此刻滿室狼藉,搶救無及。此種經驗,已數見不鮮。
「雅舍」之陳設,只當得簡朴二字,但灑掃拂拭,不使有纖塵。我非顯要,故名公巨卿之照片不得入我室;我非牙醫,故無博士文憑張掛壁間;我不業理發,故絲織西湖十景以及電影明星之照片亦均不能張我四壁。我有一幾一椅一榻,酣睡寫讀,均已有著,我亦不復他求。但是陳設雖簡,我卻喜歡翻新布置。西人常常譏笑婦人喜歡變更桌椅位置,以為這是婦人天性喜變之一征。誣否且不論,我是喜歡改變的,中國舊式家庭,陳設千篇一律,正廳上是一條案,前面一張八仙桌,一邊一把靠椅,兩傍是兩把靠椅夾一隻茶幾。我以為陳設宜求疏落參差之致,最忌排偶。「雅舍」所有,毫無新奇,但一物一事之安排布置懼不從俗。人入我室,即知此是我室。笠翁閑情偶寄之所論,正合我意。
梁實秋散文《旅行》片段2
我們中國人是最怕旅行的一個民族。鬧飢荒的時候都不肯輕易逃荒,寧願在家鄉吃青草啃樹皮吞觀音土,生怕離鄉背井之後,在旅行中流為餓莩,失掉最後的權益─ —壽終正寢。至於席豐履厚的人更不願輕舉妄動,牆上掛一張圖畫,看看就可以當「臥遊」,所謂「一動不如一靜」。說穿了「太陽下沒有新鮮事物」。號稱山川形勝,還不是幾堆石頭一汪子水?我記得做小學生的時候,郊外踏青,是一樁心跳的事,多早就籌備,起個大早,排成隊伍,擎著校旗,鼓樂前導,事後下星期還得作一篇《遠足記》,才算功德圓滿。旅行一次是如此的庄嚴!我的外祖母,一生住在杭州城內,八十多歲,沒有逛過一次西湖,最後總算去了一次,但是自己不能行走,抬到了西湖,就沒有再回來─—葬在湖邊山上。
古人雲,「一生能著幾兩屐?」這是勸人及時行樂,莫怕多費幾雙鞋。但是旅行果然是一樁樂事嗎?其中是否含著有多少苦惱的成分呢?
出門要帶行李,那一個幾十斤重的五花大綁的鋪蓋卷兒便是旅行者的第一道難關。要捆得緊,要捆得俏,要四四方方,要見棱見角,與稀鬆露餡的大包袱要迥異其趣,這已經就不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人所能勝任的了。關卡上偏有好奇人要打開看看,看完之後便很難得再復原。「乘興而來,興盡而返。」很多人在打完鋪蓋卷兒之後就覺得游興已盡了。在某些國度里,旅行是不需要攜帶鋪蓋的,好像凡是有床的地方就有被褥、有被褥的地方就有隨時洗換的被單,─—旅客可以無牽無掛,不必像蝸牛似的頂著安身的傢伙走路。攜帶鋪蓋究竟還容易辦得到,但是沒聽說過帶著床旅行的,天下的床很少沒有臭蟲設備的。我很懷疑一個人於整夜輸血之後,第二天還有多少精神遊山逛水。我有一個朋友發明了一種服裝,按著他的頭軀四肢的尺寸做了一件天衣無縫的睡衣,人鑽在睡衣裡面,只留眼前兩個窟窿,與外界完全隔絕,─—只是那樣子有些像是KKK,夜晚出來曾經幾乎嚇死一個人!
梁實秋散文《寂寞》片段3
如此說來,所謂寂寞不即是一種唯心論,一種逃避現實的現象嗎?也可以說是。一個高韜隱遁的人,在從前的社會里還可以存在,而且還頗受人敬重,在現在的社會里是絕對的不可能。現在似乎只有兩種類型的人了,一是在現實的泥溷中打轉的人,一是偶然也從泥溷中昂起頭來喘口氣的人。寂寞便是供人喘息的幾口新空氣。喘幾口氣之後還得耐心地低頭鑽進泥溷里去。所以我對於能夠昂首物外的舉動並不願再多苛責。逃避現實,如果現實真能逃避,吾寤寐以求之!
有過靜坐經驗的.人該知道,最初努力把握著自己的心,叫它什麼也不想,而是多麼困難的事!那是強迫自己入於寂寞的手段,所謂參禪入定完全屬於此類。我所贊美的寂寞,稍異於是。我所謂的寂寞,是隨緣偶得,無需強求,一剎間的妙悟也不嫌短,失掉了也不必悵惘。但是我有一刻寂寞,我要好好地享受它。
大抵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臭味相投,方能永以為好。交朋友也講究門當戶對,縱不像九品中正那麼嚴格,也自然有個界線。「同學少年多不賤,五陵裘馬自輕肥」,於「自輕肥」之餘還能對著往日的舊游而不把眼睛移到眉毛上邊去么?漢光武容許嚴子陵把他的大腿壓在自己的肚子上,固然是雅量可風,但是嚴子陵之毅然決然地歸隱於富春山,則尤為知趣。朱洪武寫信給他的一位朋友說:「朱元璋作了皇帝,朱元璋還是朱元璋……」話自管說得很漂亮,看看他後來之誅戮功臣,也就不免令人心悸。人的身心構造原是一樣的,但是一入宦途,可能發生突變。孔子說,無友不如己者。我想一來只是指品學而言,二來只是說不要結交比自己壞的,並沒有說一定要我們去高攀。友誼需要兩造,假如雙方都想結交比自己好的,那就永遠交不起來。
結語:以上是我推薦梁實秋散文片段的內容。梁實秋是我們都比較熟悉的作家,他非常多的作品我們都是拜讀過的,這些作品都給人們到來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的作品非常的出色,他從小就非常喜歡寫文章,所以在十幾歲的時候他的文章就開始被人們知道了。他的很多作品到現在都非常流行,梁實秋作品有一個特色,那就是非常有貴族氣息,他的文章任何讀者一讀就會有一種這是一篇非常優秀的文章的感覺。和所有的文學作家一樣,他的寫作風格也隨著他的經歷變化著。梁實秋的作品風格總是不斷地在浪漫與古典中間徘徊,但是最終還是回到了浪漫的軌道上來,他最出色的作品以《雅舍小品》為典型,這是散文和古典風格相結合而產生的一本書,這本書受到非常多讀者的喜愛,有很多梁實秋的忠實粉絲都說就是因為這本書才喜歡上她的,在這本書中他么能夠非常明顯的感受到古典風格的魅力,但是又不缺少散文的灑脫,是難得一見的好書,也是這本書讓梁實秋的作品開始被更多的人知道,他的作品風格從現在開始就慢慢開始變得明亮起來了。
㈦ 談談服裝的高中隨筆散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一定看過散文吧?散文是一種常見的文學體裁,取材廣泛,藝術表現形式豐富多樣。相信很多人都覺得散文很難寫吧?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關於談談服裝的高中隨筆散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活在這個世上,就離不開衣食住行。很顯然,穿衣是排在第一位的,這是因為衣服不僅僅直接或間接的顯示出一個人的身份、地位,更重要的是衣服能夠顯示出一個人的精神面貌。所以,人們對衣服的要求是不一樣的,在不一樣場合要穿不一樣的衣服。有人喜歡白色的衣服,因為白色能襯托出純潔的心靈;有人喜歡紅色,因為紅色能顯示出一個人的朝氣與青春;也有人喜歡黑色,因為黑色使人更加端莊、典雅。
我們常說「三分長相七分打扮」。可見打扮是必然的,也沒什麼不好,打扮得漂亮,能給人美麗的感覺,否則,就適得其反,反而惹來別人的笑話,那麼該如何打扮呢又該怎樣選擇適宜的服飾呢這是一個很值得研究的問題。
首先,服飾要大方得體。我所說的大方得體並不是指必須要穿清一色的大西裝或者其它古板保守的衣服而是說人要根據自我的年齡、身份或者場合來選擇服飾。如果年輕的模仿年老的穿衣,不但顯得老氣,那種年輕的蓬勃朝氣也被淹沒了,如果年老的模仿年輕的穿著,就會被別人說成是老黃瓜刷綠漆——裝嫩;如果是參加朋友的結婚典禮卻穿著一身輕快簡便的T恤衫配上短褲這將會給人什麼感覺呢未免太輕率了,並且也是對朋友的一種不尊重。僅有在不一樣的場合穿著最適合的服飾,才會給人以和諧的美感。
其次,穿著打扮要展示個性。而怎樣才會有個性呢最重要的就是有氣質。成功的著裝要和穿衣人的風度氣質搭配和諧,成功的著裝要和穿衣人的風度氣質搭配和諧,一款漂亮的時裝能夠讓你神采奕奕,氣度非凡,同樣,優雅的風度,高貴的氣質,也可給一款普通的衣服賦予異常的魅力。有些人雖然穿著一身漂亮的衣裝,可是臉上呈現的卻是一副無精打采或心事重重的樣貌,走起路也沒點兒精神,那樣將會破壞整體的美感。衣裝要與心境、氣質相配合不要只重衣服而沒有了氣質。
最終,其實我覺得穿衣服沒有必要必須要追求名牌,一件名牌服飾也許會讓普通的人頓放光彩,可是並不是所有的名牌都是適合自我的,必須要選擇自我適宜的。並且名牌的衣服一般會很貴,我們完全能夠用同樣的錢買很多件衣服,有的同學為了買一件所謂的名牌衣服省吃儉用,這是何苦呢。
總的來說,人無論穿得多麼漂亮,打扮得多麼花枝招展,這些都只是起到陪襯的作用,最重要的是人本身的自然美和內在美。我就總是喜歡穿時尚但不做作的衣服。對於我來說服飾最重要的是要配的起我的內在,那樣才能給別人留下舒適的感覺,畢竟穿衣服是傳給別人看的,所以有時候也要為別人的感受而搭配服飾。
看著大街上來來往往的人們都有著共同的特點就是穿著很時尚,服飾隨著時代的不一樣而變化多異,服飾也正所謂是與時俱進,
在滿清時代大馬褂成了人們的便裝,不管是富有還是貧窮都穿長袍,他們的區別在於富有的人用綾鑼綢緞逢制衣服則貧窮的人用粗布剪載衣服,到80年代初期年輕人穿起了喇叭褲,不管是男女都穿上了顏色不一樣的'褲子!那時褲子的喇叭越大顯得越時尚這都是年輕人所為的!此刻我們想購買服飾而進商場後第一個感覺就是眼花繚亂,因為顏色各異款式新疑很適合此刻年輕人,以往人們的溫飽是個問題時大家從不研究服飾衣著打扮對他們來說是次要的,所以服飾上有補丁是很平常的事情,可此刻不一樣了,年輕人講究的是『另類』是『個性』,
把『補丁』看了一門藝術看成了一門個性把很好的衣服專門打上補丁你們說怪不怪呢每個人都有個人的穿法因為每個人的氣質都不一樣,有的人看上去極為嚴肅這樣他們應當穿得端莊才可適合、有的人看上去很溫和、溫柔這樣他應當穿的典雅才適合隨著人們的眼光服飾也是日新月異的變化著。
至於比較有歷史地位或高級的中山裝、旗袍、西裝、婚紗之類的我就了解不深,因為它們離我的距離太遠,很少有機會跟它們打交道。所以對於這寬泛、宏觀性的服飾我就不談了。我就從自我身上穿的,普普通通的服飾談談吧!我是一個平凡,內向又有點傳統的女孩。所以在穿著打扮上也是有點保守,普普通通的。我不崇尚名牌,也不追求流行或非主流的。我始終覺得穿得適合自我就好。這個適合包括的范圍很寬泛,包括:顏色、款式、質量、價錢、身份、場合等。顏色方面我也不是個性喜歡那一種。只要順眼,整體看起來舒服就好。款式嘛就場合不一樣而不一樣。一般狀況下,普普通通的T恤搭配舒服的休閑褲是我經常穿的。質量方面,我要求也不高,手感好,第一感覺過得去,手工整體上做得精細就行。搭配嘛當然就要上衣、褲子、鞋子、包包、情緒等配合都要適當。不要出現太大的反差和不妥就好。至於價錢嘛,量入為出,與自我的經濟潛力所相符的就行。身份和場合等就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談談服飾普通話三分鍾普通話。不要張冠李戴或弄巧成拙,看場合穿衣服就好。就如一位教師的穿著要整潔,得體,大方而不能大紅大綠或奇裝異服。
隨著時代服飾不斷變化著服飾會還古嗎會變成什麼樣貌誰也說不清楚!僅有時間時代的前進才能證明服飾的變化,因為服飾是跟隨時代更換的。
就這些,就是我對服飾的看法期望對大家有所啟發!
走上街頭,隨處可見小巧精緻的娃娃,有風靡全球身著洋裝的芭比娃娃,有廣袖盤髻的日本麗佳娃娃,至於中國娃娃,則是穿清朝滿裝、頭頂小黑板的。在人們眼中,似乎旗袍才是漢族的民族服裝。
看到這些娃娃,似乎都是異國風情,怎樣就沒有純正的中國風娃娃呢我心生遺憾。8月5日午時,在市圖書館的國際展廳里,進行了一場精彩絕倫的漢服視覺盛宴。
織為雲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廣裁衫袖長制裙,金斗熨波刀翦紋。漢服,有著大而寬的廣袖,長長的裙擺婀婀娜娜地拖至地上,典雅清新,線條柔美流暢。
身著漢服的女子以小碎步飄至台間,右手壓著左手藏袖裡,手舉至額間,鞠躬九十度相對揖禮。一個輕巧地轉身,一個灑脫的拂袖,那個美啊,猶如嫦娥舒廣袖,令人浮想聯翩。那鼓聲點點伴飄逸的漢家霓裳,那春江花月夜流淌的華夏禮貌,隨風以逝,舊日芳華,如恍如夢。
久遠的記憶打開了,在活著的人們的世界裡消失了三百多年的漢服又重新出此刻了人們的面前。那右衽、交領、曲裾、廣袖、博帶的樣式,飄逸、灑脫、自信。在許多人的心目中,漢族從來就沒有民族服裝,穿民族服裝是少數民族的特色。漢族人並非沒有自我的民族服裝,從上古時代開始,自成一系的漢族服飾,就伴隨著華夏人民的生活點滴,其顯著特點就是寬衣大袖、峨冠博帶,構成華夏民族延續上千年的獨特風景線,成為古典中國禮貌的重要象徵。
日本的和服是由漢服發展而來的,但經過漫長的歷史時期,已經發展岀自我的民族特色,而韓國的韓服吸收了明朝服裝式樣,演變成如今的高腰、下擺寬大蓬鬆的襦裙。所以,穿著和服的日本麗佳娃娃,穿著韓服的韓國娃娃,准確的說,都應當稱之為中國娃娃,我想:如果她們穿上漢服,那必須會更加飄逸、更加可愛、更加美麗。
我期望在我們這一代,能在傳承和發揚漢文化上,找到一個最佳結合點。把古典的與現代的有機結合,吸收外民族的精華,改良我們民族性體現出來的不足,這樣才會有生命力,而不是原封不動的照搬。漢服的復興最終彌補了我的遺憾。我憧憬著哪一天,我能戴上象徵少女時期的發釵,穿上淡紫色的飄逸而典雅的漢服,在金碧輝煌的宮殿里,伴著春江花月夜翩翩起舞,那必須是絕配!
任何一個民族,當她穿著自我的民族服裝時都是最美的。
服飾學是一門深奧的學問,從它的問世、演變到製作都非短短幾百字所能概括。今日,我只想就人們關心的穿衣問題談談自我膚淺的看法。
首先,穿衣要講究場合,服飾是分場合的。沒有必要穿著燕尾裝、晚禮服去吃快餐,也不宜穿著T恤衫牛仔褲去西餐廳;不必在家中穿得西裝筆挺,也不能穿著睡衣睡褲去公共場所。已故的黛安娜王妃可謂深諳服飾之道:她會穿著印有太陽圖案的衣服訪問日本,她會戴著水手帽參觀海軍基地……總之,善於根據場合選擇適宜的服飾會給人以禮貌、舒適之感;相反,則令人感到別扭、尷尬。
其次,是要注意身份。不一樣職業、身份的人,對服飾往往會有不一樣的要求。外企白領的服裝追求優雅精緻,機關幹部的衣著則應大方端莊。。是教師,就不該打扮得花里胡哨,太過妖艷;是演員,大可穿得五彩繽紛,標新立異。巴金在其名著《家》中,更是准確地把握了服飾與人物身份之間的關系:一襲藍色布衣為地位低下的、r環鳴風定了位:「一件淡青湖縐綢棉襖,下頭系著一條青裙」襯托出琴小姐大家閨秀的優雅氣質。
再次,服飾的搭配要合理。穿西裝不能配旅遊鞋的常識已是盡人皆知了。我想強調的是色彩的搭配也要適宜。雖說此刻流行不對稱的、另類的服裝,對顏色的搭配也不再強調所穿的服裝不超過三種顏色,但我還是不太欣賞一個人穿得太花哨。試想應對一個濃妝艷抹、穿得五顏六色的中年婦女,誰敢恭維畢竟太花哨的衣服只適合舞台,日常生活中,我們穿得賞心悅目才最重要。
最終,我提倡穿合體的衣服。有些人一味地追求名牌,或許穿著大把鈔票堆起來的衣服會有心理上的滿足感,但衣服畢竟是穿在身上的,如果要我花許多錢買一件僅有筆直站立時才真正合身的名牌衣服,還不如花幾十元錢在地攤上買件舒適的棉布襯衫來得實在。所以,不要迷信什麼品牌,適合自身的才是最好的。
總之,一個人的服飾應力求美觀大方、舒適得體。期望每位朋友都能慎重選擇自我的「第二層皮膚」,穿出自我的風格,穿出自我的品位。
對於服飾這個話題,顧名思義,就是指,穿著和裝飾。服飾是一個人的外在門面。俗話說得好:「人靠衣裝,佛靠金裝」,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正說明了服飾的重要性。
而當今大學生中出現了這樣一些現象:一種是,一味的追求服裝上的名牌,穿衣不再是為了禦寒取暖,而是為了追逐物質上的享受。另一種,就是崇尚個性,怎樣穿獨特就怎樣穿。
首先我想說的是,這兩種現象都不是好現象。或許這是大學生的價值觀的轉變,但我認為是不正確的。對於服飾,穿著要自我穿得舒服,也是發揮了它的穿衣功效。所以不能只追求流行、前衛、個性。
其次,對於服飾,不在於外在的價碼多高。而在於它要貼合你的年齡,你的風格。你就是你,一件衣裳要貼合你的這個年齡。每個人都會經歷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等不一樣的年齡階段。當你是個小孩子,就要穿童裝,盡顯小孩的朝氣與活力。再長大一些了,上學了,就要穿學生裝,要有學生的樣貌。記得我上小學的時候,總是扎著一個高高的馬尾辮子,帶著紅領巾,背著書包上學去。等到人到中年,就對服飾的要求更加的苛刻了,服飾不再是要得體,並且還要貼合你的社會身份、出席場合等等。當進入老年期時,我想舒服應當是最重要的吧。
再次,服飾要貼合你的身份。你是一個學生就要有學生的樣貌,著裝要整潔大方。你如果是一名教師,就要為人師表。你是一名業務員,如果去商談業務你就必須穿得西裝革履,為的是給對方留下一個好印象。
上述資料就是我對服飾的一些看法,總結來說,服飾要得體、舒服、適合自我的身份、年齡、場合……僅有在服飾上注意了以上幾點,才能更好的融入社會,更好的生存發展,闖出自我的一片天!
㈧ 校園的秋景散文1500字
秋到校園
帶著一身金黃,邁著輕巧的步伐來到了人間,來到了我們可愛的校園。校園的樹不知什麼時候變黃了。風輕撫著葉子,沙沙作響。一片片樹葉,隨著風悠悠盪盪地飄落下來,好象它們要在生命的最後旅程中向人們展示自己的美麗。
我們校園的幾個小花壇也透露著濃郁的秋天氣息。小草開始發黃了,好象正准備穿上金色的睡衣,好好睡上一個冬天,等明年春天再起來似的。好香啊!是桂花。校園里有桂花、月季、菊花……我最喜歡香氣馥郁的桂花。它的香味直飄到我們三樓的教室里,沁人心脾。幾棵形狀奇特的五葉松,由於它們也有堅忍不拔的精神,所以現在正鬱郁蔥蔥,不計其數的枝葉向四面八方伸展著。
浴在秋雨中的校園別樣可愛。走進校園,只聽見「沙沙」的秋雨,其中還混雜著桂花的清香,這是名副其實的「桂花雨」。再來看看地上鋪著的一片片半黃半綠的葉子,被那滋潤的秋雨洗刷得那麼干凈。
你收獲了五彩繽紛的果實,綻放出多姿多彩的光芒。校園秋色無限好。我想,如果沒有秋天,我們的校園將失去一半的美麗。
我愛秋天的校園。
秋姑娘帶著水彩筆和秋風邁著輕盈的腳步悄悄地來到我們的校園。
她先來到東果園,一揮彩筆,呀!娃娃般臉的石榴列開了小嘴,露出了滿滿的子兒。這些石榴娃急切地扒開綠色的葉子向外張望,向人們報著成熟的喜訊。秋姑娘再一揮彩筆,啊!她把秋風也帶來了,楓樹才塗了一半,秋風就呼地吹了起來。你看,那一片片楓葉在轉涼的秋風中搖曳著,酷似一張張微笑的小紅臉。風,突然又大了點,幾張鮮艷無比的小紅臉隨風飄落,旖旎美麗,猶如一隻紅蝴蝶在繁密的樹中嬉戲著,飛舞著。
秋姑娘來到西果園,一到這兒,、她被絢爛多姿的桂花吸引了,她貪婪地吸著桂花香味,還不時發出感嘆的心情。
花壇時里的一串紅,那就更別說了,紅的象一團團火,鮮艷無比,她細細地觀賞著,一串串紅的花瓣像雨滴,葉子也不是那麼翠綠,不過花瓣紅彤彤的。
秋天在花園里。花園里菊花怒放,紅的,黃的,綠的,白色,橘紅的……這些菊花的花瓣就像細細的蘿卜絲一樣。有的菊花的花瓣全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花芯;有的菊花才展開兩三瓣;還有的菊花的著朵兒,好像馬上就要展開花瓣似的。
㈨ 小雨抒情散文
小雨啊,你透過那變了臉的雲,飄飄然跌落人間,落到屋檐上,順著瓦溝斷斷續續地流下來,彷彿斷了線的珍珠散落一地。你在親吻地面的一剎那,化作了一件透明的睡衣披在了大地身上。
你是碎落人間的琉璃盞吧,還是寄給大地的千言萬語?你讓蒼涼的空氣疊加了幾分憂傷,染上了幾分的離愁。那淅淅瀝瀝的淺唱低吟,是在悄悄的傾訴吧!那鼓起來又在一瞬間破滅的水泡,是在深情的懷念吧!多少平凡的故事,只因你的深情而多了幾分浪漫,多了幾分傷感。你在恣意的飄灑中滋潤了土地,激發了詩人,撫慰了遊子,你讓浪漫的人更加浪漫,讓愁傷的人更加愁傷,讓思鄉的人倍感思鄉。嗨,秋天的小雨,農人的小雨,詩人的小雨,你眺,是你詩化了這黑色的夜晚。
小雨啊,聽著你清脆的音符,我的思緒漫浸,心情無法掩飾。今夜,我為你徹底無眠!我獨坐在小屋裡,昏黃的燭光照射著你晶瑩的臉,我的思緒隨著你曼妙的姿影在飄飛。你眺,你那纏綿輕柔飄渺灑脫的幕幔,彷彿帶著詩情畫意從山谷中飄渺而來,使這單調的庭院和枯萎的花草,在虛無縹緲間靈動起來。你多像一位管旋樂的大師,在這清靜的昏夜清奏天籟,讓人如痴如醉,恍如仙境,讓心靈的荒地充滿了詩意和空靈。我彷彿看到了時光如同你的模樣,在悄無聲息中流逝,在悄無聲息中滋長,青春如雨,年華如雨,一切美好的往事和憂傷的回憶,都如夜雨般的在這一刻勾起那久別的記憶。
小雨,今夜我為你執筆為你抒情,書寫你的恬靜淡定,書寫你的灑脫飄逸,書寫你的清純空靈,我在案前靜靜的讀你懂你寫你,收藏你的點點滴滴分分秒秒,我想記錄下每一個感動的瞬間。小雨啊,你一定掩藏著太多往事,你一定懷抱著很多嚮往,讓我走進你的心裡吧,就像你一樣將所有的煩躁沉澱,將所有的痛苦洗滌凈化,用一顆晶瑩透明的心靈懷抱土地默對萬物。
小雨,盡情的揮灑吧,我為你祝福,也為我祝福。
文學家和詩人們都愛寫秋雨,寫春雨,卻不易見到哪個文學大師、詩人寫冬雨的作品,也許是因為讀書太少,孤陋寡聞,也許本來就稀少。
大師們之所以愛寫春雨,是因為霏霏春雨催生萬物生長,嫩綠的柳枝和穀粒的幼芽予人希望,濃濃的春意和夜半的杜鵑啼叫振奮人心,激勵上進。
大師們之所以愛寫秋雨,是因為與雨同行的蕭瑟秋風吹落滿地枯葉,予人傷感、凄涼;萎黃的草木讓人愁苦,讓人悲嘆人生短暫;綿綿的秋夜細雨更讓人浮想聯翩。
大師們之所以不大愛寫冬雨,是因為冬天的雨是冰冷的,還總帶著刺骨寒風撲面而來,有時還夾帶著小小的雪花雪粒紛紛揚揚地從空中飄落下來。這樣惡劣的天氣會有誰贊美,會有誰歌頌呢?借景寫情、借景表意的人恐怕也不會多吧!
是的,冬日的小雨不會有人贊美,不會有人歌頌,也不會有太多的人借景寫情,借景抒懷。冬天淅淅瀝瀝地下著小雨的日子裡,目光所及之處一片灰暗,濃密的烏雲下沒有飛鳥,低矮的天空把人壓得幾乎透不過氣來;遠山在蒙蒙的雨霧中一片模糊;路邊的樹木光禿禿的,只有怪獸舞爪般的椏杈指向天空,伸向路人,形狀怪異可怖;小草也早已被霜雪摧殘得片葉不留,只好把頭深深地躲藏在堅實的泥土中休眠,等待著春風把它喚醒。除了青松和翠竹仍然頑強地與嚴寒抗爭還保留著些許翠綠,滿山遍野便再也找不到一丁點兒綠色了。在下雨的日子裡,道路泥濘,濁水橫流,遍地是泥漿,腳落處濺起的泥漿弄得鞋子和褲管污漬斑斑,稍干後便是泥星點點了。更有一些「缺德」的駕車先生,旁若無人地野馬般直闖而過,泥水四濺射向行人,弄得行人一身泥水,連頭面也難倖免,稍干後自然又是泥星點點了。如此狼狽之相回到家裡,尊夫人看見了當然免不了一番諸如「怎麼不小心」之類的責備了。
寒冬季節本來就難見一絲陽光,遠處的群山被籠罩在似雲似霧又像雨的蒙蒙之中,空氣似乎凝固了,死氣沉沉,感受不到生機,只有北風在呼嘯,只有寒冷,很少有人去戶外活動,聽不到鳥鳴,聞不到花香,也聽不到孩子們的歡笑。在下雨的日子裡,路邊常有薄薄的冰凌,一不小心摔你個人仰馬翻;家家門窗緊閉,人人囚困在斗室中,或圍坐爐旁談天說地,或在四方城裡酣戰,或在電視機前聆聽美女們「好吃你就多吃點」娓娓動聽的言詞。冬日的雨天何止寒氣襲人,何止欣賞不到大自然的美麗景色,何止呼吸不到新鮮空氣,何止讓人感到生活枯燥乏味,望著窗外的絲絲細雨,更令人悲自天上來,愁從心上起。
人到暮年猶如歲至殘冬:下個不停的寒冬小雨正如老年人之「鼻涕拉弄」「口水滴嗒」;乾枯的樹干恰似老年人「瘦殼拉筋」的身軀;枯黃的草叢就像老年人花白蓬鬆的亂發;灰暗的天空更像老年人晦暗的臉,毫無光澤毫無生氣,臉上的皺紋像天上的烏雲一樣你擠我壓,重重疊疊;沒有陽光,沒有溫暖的日子也如同老年人之四肢冰冷、陽氣不足。
冬日的小雨,冷夠了萬物,煩透了人。在夜深人靜之時,屋檐上的積水滴落在雨蓬上發出的「叮」「咚」之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攪人美夢,驚人心神;那顆顆滴水、那聲聲「叮咚」,好似不是滴落在雨蓬上,而是擊打著心房,令人心酸,令人心碎。呼呼狂吹的風也肆虐大地,震撼著玻窗咣咣鐺鐺地搖晃,更是令人不寒自栗。
歲之將盡即春之將至,嚴冬過後春暖花開,絢麗的春天又展現在人們面前,那是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規律,但是人呢,「草木一春,人生一世」,人是不會有第二個春天的。
三月里的小雨淅淅瀝瀝下個不停,雨天我又來到蜿蜒的小巷,來到那年你我躲雨的屋檐下。
傾聽雨的訴說,張望你的身影。雨點滴答,行人步履,再也找不到你熟悉的倩影,感覺不到你均勻的呼吸,看不到你美麗的臉頰,聽不到你銀鈴般的笑聲。
三月里的小雨淅淅瀝瀝下個不停,淋濕了我的衣服,淋濕了我的心。
那年也是三月里的雨天,你我來到這個屋檐下,小雨絲絲縷縷,飄飄灑灑,雨點落在屋頂上,猶如三月的歌。你回眉一笑,卻讓我心為之一顫,嫵媚的微笑刻在了心上。雨停了你像一隻美麗的蝴蝶飛出了小巷,而我卻再也走不出雨巷,時光停在了那一刻。
咋暖又寒的三月,小雨沉醉的飄著,大地濕漉漉的,我的心濕漉漉的,即使陽光燦爛也晾不幹潮濕的心情。伴著絲絲冷風我迷失在雨巷。
三月里的小雨淅淅瀝瀝下著,我一次次來到這屋檐下,多想找回那逝去的身影,再看一眼你漂亮的雙眉,再看一眼你動人的微笑。多想抓住你那溫柔的雙手,不再松開。而今兩手伸出卻空手而歸。收回濕漉漉的空手才知道這一切已經過去,看到空空的自己,心裡不由得無限惆悵,眼淚溢滿了眼眶。
三月里的小雨淅淅瀝瀝下個不停,冰冷的雨水濕透了我的心,淚水和雨水已分不清,任淚水雨水在臉上流淌……
三月小雨
淅淅瀝瀝下個不停
溪水涓涓
流淌在我的心房
宛如玉手
柔軟滑過肌膚
三月小雨
沉醉在思念里
淋濕了我的心
潮濕了那份無望情感
淚水雨水
飄向你的天空
你可感到
雨水中我的淚水
打開窗戶,一股冷冷的風吹來。我忽然想起每每在家,雨天都會聞到泥土的清香,混合著田野特有的味道。我喜歡泥土濕潤,草地夢露的感覺。喜歡踏著濕漉漉的草地,打濕鞋子,任泥巴沾滿媽媽做的紅色的花布鞋。然後等太陽升起,厚厚的鞋底被風吹乾,我看到泥巴變成鞋底的托板,一整塊脫落下來!好玩好有趣!旬邑的空氣多新鮮啊,葉子綠時,整個大地渙然一新……我總是漫山遍野的瘋跑,離家近的南頭溝,成了我採摘野味,尋訪奇花異草,見識溝壑奇觀的最好去處。撈魚捉蝦,挖野菜捉蠍子,打核桃摘柿子,上天挖地,沒有我們未挖掘的地方。從這道梁翻過那道溝,一身泥巴,滿身臭汗的玩累了跑回家。嗅吻著花香,踏著野草,蘸著小溪流淌的淙洺,玩不盡的意味,忍不住的回味。
總是在睡夢中笑醒,在鼾聲中入夢!我害怕一離開,這家鄉的山山水水就只能在夢中了!如今,真的只能靠著僅有的記憶,捕風捉影的眷戀!曾多少次回到家鄉,想去找回兒時的記憶,那溝卻被封住了,小時候踏過的奇險羊腸小道,如今已被風蝕陸離。
我喚醒睡熟中的兒子:「寶貝,起床了,外面下雨了,我們打著小傘上學了……」「媽媽,你用大傘,我用小傘,小傘是孩子用的……」「媽媽,下雨了,地都干凈了……」在孩子的眼裡,世界是清澈的。像春日新綠,這個世界對於孩子是美好的展望。這一年四季輪回的伊始,則是一切新生的開始!
踏著濕漉漉的水泥地板,我牽著兒子的小手,走在街道已經發出新綠的草坪旁邊。我們一起感受著溫柔的細雨飄落在心。看著車水馬龍的城市在忙碌,我停下腳步,駐足觀望。享受這短暫的清晨,復甦和伸展中的文林路廣場。花園里鑽出新的小草,所有的樹木都偷偷冒出新芽。他們爭先恐後的迎接16年春日的到來。這個城市的一草一木,在標志性的告訴忙碌的人們,春日百花開,望君多賞悅!
孩子躺在我的懷里,聆聽風吹得聲音。細雨落滿肌膚,清涼溫潤。我們用手去接春天第一場雨,他抓住我的手,告訴我,「這樣的你最美!」我感動了很久,不知道他是醉在美景,回歸自然的舒適恬靜。還是我們在那一剎那間,都感受到大地相同的關愛,對於春天的喜愛,對於生命的歡喜,對於未來的熱望……這場雨滋潤了萬物,雖然冬日的腳步沒有走遠,空氣中夾雜寒冷。可是,我依然看到了金黃的迎春花早早的開放,桃花吐露花骨,露出粉紅色的花瓣兒。柳樹渲染了一層淡綠色的色彩,就像畫家筆下的墨染,栩栩如生在風中搖曳。我告訴孩子,春天來了,我和爸爸帶你去郊外。放風箏,看迎春花,賞桃花,追逐湖面上的鴨子……孩子高興的摟著我親了又親!
我們總是感動於某一個人,某一個場景!甚至某一個住過的地方,因為哪裡有太多值得的回憶和感動!是情景的陶醉還是心靈的自醉?我們總是在求索,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一切的快樂與幸福生活的追求。源於心情與場景的結合,純凈與親情的結合……
走出來,看看春天,享受活著的每一分每一秒!愛無痕雨無聲!
平時街道邊的小車擠的滿滿地,早晨站在窗前向下一看,車停的很少了,街道被一陣兒小雨灑過,這個街道顯得空盪盪地。假期里,人們喜歡到另外的城去旅遊,在微信上出現大量的外地風光照 ,坐在家也能同他們一起去感知另外一城的風景。
現在的通訊和媒體傳播容量又大速度又快,也因為這些信息大量的進入我們的頭腦,於是我變得有些懶惰多了。平素里,打開手機就知曉天下事,什麼滄山雪,西湖月,變得這么近。但看看窗外的街道,一種被人遺忘油然而生。
懶惰是個很容易染上的毛病,像是一種毒,尤其在眼下這種假期里,找了一個最合理的借口,難得休息一下,於是我們每個人都懶惰地這么心安理得。明明知道有些事,不得半點得過且過,但想想說,順其自然了事。但是,我們不試著去清除假期的毒,新的日子裡,依然是過去日子的重演。雖然有時我們也焦慮,也覺得不安,卻狠不下心來,曾經想付出一點努力的心,都在這懶惰中消耗泥盡了。誰能來拯救呀,我們在泥潭中掙脫出不來,除了能面壁一會兒,毫無辦法。
真正的順其自然是竭盡所能後的.不強求,而不是雙手一攤。因為平庸,所以我們習慣去羨慕那些才華與顏值齊飛的人,如看現代劇中的主人公。欣賞他們行事作風,感慨他們生活 中的處事不驚,處理事務的游刃有餘。常常深陷在劇情里,淡化著我們的應該需要獨立思考的時間,我們太需要這種獨立思考的空間了,獨立思考才是人的靈魂。
窗外街道的空曠里彌漫著節日的氛圍。窗檯上的花,開得有點敗落了,它像是完成了風華已過的時光。但我們還是在澆水,它頂端有一朵未開的花蕾。我們一直在欣賞它次第開花的過程,也期待著它完美的綻放。猜想它靈魂里應該沒有季節,只有它生命里應該開花的日子。
桌上竹編花藍里放的是當下的秋果,板栗和核桃,竹編細膩如織,精緻的像個藝術品,線條流暢,巧奪天工,好像它在告訴我們賞心悅目的美,就在身邊,並且觸手可及。這個編織的人一定是腦勤心靜的人,只有在用心編織歲月的人,才會有這樣的作品誕生。這種認識也許很膚淺,但我分明感知他對美的追求,在他的內心裡一直有個夢,編織出世上最美的花藍。有時我會盯著這些出門順手買回來的花藍看很久,美是生命背後的追隨,是靈魂深處的一種感嘆,尊重美,就是珍重我們自己。
不會編織花藍,但我們可以編織一個未來的夢,那夢里是自己扮演的主角,做自己應該做的事,帶上陽光。當然也有滄海明月,對岸飛鳥。
窗外街道的小雨還在細細地下,街道干凈發亮。在這個中秋的日子裡,如織的小雨,它會在編織什麼夢?也許明年有個不同的中秋吧。
我們一同期待著。
三月里的小雨,淅瀝瀝瀝淅瀝瀝瀝下個不停,山谷里的小溪,嘩啦啦啦啦啦嘩啦啦啦流不停。
一直很喜歡《三月的小雨》這首歌曲,掀開三月一日的日歷,耳邊就會次第響起各種版本的小雨歌曲:文字的,圖畫的,合唱的,鋼琴彈奏的。所有與三月與小雨吸附在一起的故事,所有關系霏霏春雨的浪漫幽思,在這個詩意的季節恣情的氤氳優雅的演繹。
三月里的小雨,三月當然是泛指,並不一定要降臨在三月一日,無論沾衣欲濕的杏花雨,還是潤如酥的天街細雨,在乍暖還寒時節,飄飄灑灑潛滋萬物的都是傳說中殷殷期待的春雨。但今年的春雨就像夢了許久積蓄了多日,在「已是懸崖百丈冰」的時候,就秣馬厲兵擺好沖刺姿勢,當三月一日的黎明剛剛在東方升起,她就悄無聲息的降臨人間,耳語般輕柔,精靈般伶俐,融進乾涸的大地,打濕了暗淡的枯樹,打濕了無精打採的麥地,也打濕了一段飄飛的往事。
早上上班,走在校園里,一開始並沒意識下了雨,只是隱約感覺路面有些隱隱約約的濕,莫非真是你?三月的小雨?多少人的期待,多少人的希冀,昨晚夢中還山重水復凄凄慘慘戚戚。調動感官來尋覓,春雨又似乎跟我捉著迷藏,像個單純調皮的孩子,看我狐疑,看我著急,而她彷彿在空中跳著盈盈的舞蹈,匿笑著看我東張西望尋無所獲的樣子,你在哪裡呀,我的孩子?或許你不忍再看我焦急,彷彿你知悉憔悴龜裂的心靈也渴盼春雨的洗禮,你輕輕巧巧的輕點了一下我的面頰,又詭譎的撫摸一下我的脖子,似乎在夢幻般的,我聞到了你清新的氣息,我驀然恍悟欣喜,三月第一日,親愛的春雨,你果然如期所至。
三月里的小雨,淅瀝瀝瀝淅瀝瀝瀝下個不停,山谷里的小溪,嘩啦啦啦啦啦嘩啦啦啦流不停,。
三月的霏霏細雨,在我的耳畔溫柔的呢喃,在我的面頰嬉戲。熟悉的旋律再次在耳邊響起,人面?桃花?山青,水碧。紅塵歲月,如煙往事。漫步在清晨的雨夢中,尋覓歲月的流痕,觸摸往事的印記!
斜倚窗欞,俯覽遠處漫山遍野那種「草色遙看近卻無」的詩意;凝望湖面盪漾無邊的綿綿漣漪,在雨打芭蕉的淅瀝中,尋找丁香一般遺失的愛的蹤跡;閉目遙思,讓場清透的春雨,濡濕你曾經緊鎖著的心事。
抑鬱一冬的陰霾,被三月春雨沖刷洗滌。心靈的積垢,被這場無聲的春雨瀟瀟褪盡而去。於是——那些紅艷的花兒,爭著吐露出芬芳;那些草兒,爭先著冒出綿綿希望的嫩綠;那些種子,迫不及待沖出松軟的土皮;那些快樂的心,在這瀟瀟春雨中,競相鑽出了緊鎖的愁眉,盡情放飛在萬紫千紅的春天裡。
蒙蒙煙雨,你給萬物披上一件縹緲的紗衣,將萬物洗滌得如此清新亮麗。整個世界就像一個剛剛出生的赤子,好像一切都重新開始,樹是新的,似乎馬上有綠芽滿枝;草是新的,新得嬌嫩明麗;花是新的,新得含苞欲語。甚至連心情也是新的,心中只有一種清爽愉快的飄逸。
漫步這場韻味無窮的春雨里,傾聽春雨如絲如縷可歌可泣的故事,然後,讓春雨溫潤自己越冬後的心底,如一抹淡綠悄然堙落在一頁宣紙,再漸漸地渲染出另一種情趣。沒有雨傘的遮蔽,任這場三月的春雨盡情淋濕自己。一切,何等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