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花木蘭背景資料
花木蘭(412年-502年),花木蘭的事跡流傳至今,中國古代巾幗英雄,忠孝節義,代父從軍擊敗入侵民族而流傳千古,唐代皇帝追封為「孝烈將軍」。
花木蘭是中國古代傳說的四大巾幗英雄之一,是中國南北朝時期一個傳說色彩極濃的巾幗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壯的英雄史詩。
花木蘭故事的流傳,應歸功於《木蘭辭》這一方民歌,但花木蘭的姓氏、籍貫等,史書並無確載。
歷史背景
北魏時期,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斷南下騷擾,北魏政權規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線。但是木蘭的父親年事已高又體弱多病,無法上戰場,家中弟弟年齡尚幼,所以,木蘭決定替父從軍,從此開始了她長達十幾年的軍旅生活。去邊關打仗,對於很多男子來說都是艱苦的事情,而木蘭既要隱瞞身份,又要與夥伴們一起殺敵,這就比一般從軍的人更加艱難!可喜的是花木蘭最終還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數十年後凱旋迴家。皇帝因為她的功勞之大,赦免其欺君之罪,同時認為她有能力在朝廷效力,任得一官半職.然而,花木蘭因家有老父需要照顧拒絕了,請求皇帝能讓自己返鄉,去補償和孝敬父母。
千百年來,花木蘭一直是受中國人尊敬的一位女性,因為她又勇敢又純朴。1998年,美國迪斯尼公司將花木蘭的故事改編成了動畫片,受到了全世界的歡迎。
《木蘭詩》被列入中學課本,被千千萬萬的人世代誦頌。木蘭的事跡和形象被搬上舞台,長演不衰。她的精神激勵著成千上萬的中華兒女保衛國家,可歌可泣。
㈡ 隋朝皇帝穿的是冕服,唐朝皇帝穿胡服,這是為什麼
樓上的,隋朝是建立在北周的基礎上的。五胡亂華是五胡十六國時期,北方在北魏統一後就趨向穩定了,這就是南北朝:南朝是宋齊梁陳;北朝先是北魏一統,在孝文帝推動漢化遷都後,六鎮胡兵(府兵)和漢化政權矛盾激化,造成六鎮民變,爾朱榮死後高歡(胡化的漢人,鮮卑小字乞豆陵)吸收了六鎮勢力,割據北朝東部建立東魏(後人仿效曹魏篡位建立北齊)。隴西軍閥賀拔岳部將宇文泰擁立北魏孝文帝的孫子元寶炬為帝,與高歡所建的東魏對立,建都長安,稱西魏(後人也篡魏建立北周)。577年,北周滅北齊,統一華北。581年,楊堅代北周,改國號隋,北周亡。宇文泰改革軍隊統轄系統,建立府兵制,以擴大兵源。這個制度為隋唐所沿用。形式上採取鮮卑舊八部制,立八柱國,實為六軍。每個柱國大將軍下設有兩個大將軍,共12個大將軍;每個大將軍下有兩個開府,共24個開府;每個開府下有兩個儀同,共48個儀同;一個儀同領兵千人。這樣,六柱國合計有兵四萬八千人左右。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府兵。
外交上,宇文泰採取了和北攻南的政策,對於北方的突厥、柔然曾通好,但對於南朝則採取攻勢,先後進佔了益州和荊雍等地。
政治上,宇文泰實行以德治教化為主,法治為輔的原則。法律上,主張不苛不暴,而「法不阿貴」。思想文化上,推崇儒學,曾在行台設學。俘虜王褒、宗懍等均受到禮遇。後又令盧辯仿周禮更改官制,實行北周六官制,甚至政府文告也要仿先秦體。
宇文泰恢復鮮卑舊姓,如恢復皇族元氏為拓跋氏。而所將士卒也改從主將的胡姓。從形式上胡化一批的漢人,楊忠(隋朝皇室先祖)授普六茹氏,李虎(唐高祖李淵祖父)授大野氏。
隋文帝楊堅(541年-604年8月13日),華陰人,隋代開國皇帝,謚號文帝,廟號高祖,581年3月4日-604年8月13日在位,在位23年,604年病逝於大寶殿,享年64歲。楊堅是漢族,不過擁有鮮卑族的姓氏和小字,鮮卑小字為那羅延(金剛不壞),鮮卑姓氏為普六茹,為普六茹鮮卑姓氏是其父楊忠受西魏恭帝所賜的,後楊堅掌權後恢復漢姓「楊」,並讓宇文泰鮮卑化政策中改姓的漢人恢復漢姓。
胡化的漢人高歡不肯重認老祖宗是為了穩定國家的基礎六鎮勢力(大多數是鮮卑人,還有鮮卑化的漢人/匈奴/羯族/丁零。。。。。。),胡人在當時視漢人為豬狗,可以隨便殺戮,正是這種歧視也是漢化的北魏覆滅的原因。可見東西兩魏都吸取北魏滅亡的教訓,對漢化後進行更正,進一步胡化。
楊堅不一樣,首先他來自北周統治集團——鮮卑關隴集團。他是篡位者,為了與宇文氏劃清君臣關系,申明自己的正統地位,推行漢化,去鮮卑化。
李唐雖然也是漢族,但是從鮮卑化的漢人李虎(李淵祖父)開始世代與鮮卑貴族通婚,獨孤氏,長孫氏,宇文氏,可以說骨子裡胡人血統更多。隋朝滅亡,各地軍閥和農民起義軍都被李唐滅亡,所謂漢人正統的南朝早已滅亡,自己本身就是隴西貴族,除了和中原沒有任何關系的突厥,李唐在立國時沒有藉助任何外部力量,十分自信,想怎麼做就怎麼做。再說在從五胡亂華開始到隋末胡漢的界限沒有這么重了。穿胡服反映了李唐皇室心中歸屬。
㈢ [急]有沒有女主角很萌的動漫
下面是我先前總結的 死神的歌謠 (溫馨的故事,治癒著一顆顆受創的心靈,非常治癒。OP也非常好聽)㈣ 唐朝皇帝服裝的特點
1、從唐代開始,規定:黃色乃是皇室專用顏色,尤其是黃色中的當時人稱為「赤黃」的那個顏色。赤黃色的服裝,也只能由皇室成員才能穿著。
唐朝的皇帝的服裝種類繁多。有大裘之冕、袞冕、鷩冕、毳冕、綉冕、通天冕等十二種之多。在後來的實踐當中,皇帝服裝又不斷的簡化,最終唐代主要保留了袞冕。唐代皇帝的衣服主要以黑色和黃色居多,且上有十二章紋飾,如:日、月、龍、虎之類等。
2、唐代冕上多帶瑠,帶瑠目的主要是為了限制帝王的動作,使皇帝從姿態中保持一定的庄嚴。
3、唐代皇帝除冕服外還有常服。常服即平常所穿之衣服。據相關文獻記載,皇帝的常服顏色赤黃,戴折上頭巾、九環帶、六合靴。這種服裝乃是魏晉南北朝之時戎服的一種。戎服就是軍隊中的服裝,適合作戰時穿著。因穿著方便,此種服裝從唐太宗時期便變成了皇帝的常服。
(4)蔚士盾男裝排行榜擴展閱讀
唐代服裝還對鄰國有很大的影響。
比如日本和服從色彩上大大吸取了唐朝漢服的精華,朝鮮服也從形式上承繼了唐服的長處。唐裝襦裙線條柔長,十分優美自如,用料主要是絲織品,因此它的衣物以"軟"和"飄柔"著稱。唐裝本身品類多,善變化,從外形到裝飾均大膽吸收外來服飾特點。
多以中亞、印度、伊朗、波斯及北方和西域外族服飾為參考,充實唐代服飾文化,使得唐代服飾豐富多彩富麗堂皇,風格獨特奇異多姿,成為中國歷史服飾中的一朵奇葩,世人矚目。
唐代是中國政治、經濟高度發展,文化藝術繁榮昌盛的時代,是封建文化燦爛光輝的時代。唐統一了魏晉南北朝和隋的混亂分裂狀態,建立了統一強盛的國家,對外貿交易發達,生產力極大發展,較長時間國泰民安。
尤其當盛唐成為亞洲各民族經濟文化交流中心的時期,更是中國文化史上最光輝的一頁。這個時期吸收印度和伊朗文化,並融入中國文化之中,從壁畫、石刻、雕刻、書、畫、絹綉、陶俑及服飾之中,充分體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