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服裝設計 > 男裝設計師有衣有靠2016年秋季

男裝設計師有衣有靠2016年秋季

發布時間:2024-12-28 03:26:38

① 中國現在知名的服裝設計師有哪些成功的經驗是什麼

國內:
楊潔:義大利國際男裝品牌 POKPOKER 主設計師,2008北京奧運會火炬手全球傳遞服裝
北京服裝學院 男裝設計主講
紅都品牌 設計顧問
2010年起攜手凱迪拉克跨界設計合作
年作為主創設計師設計了2008北京奧運會火炬手全球傳遞服裝
作品《盛衣》勝出赴巴黎參加WSN展覽
參與設計「60周年國慶」方案服裝
設計代表中國軍威的「八一飛行表演隊」飛行員服裝
參與設計義大利著名品牌「LA PERLA」女裝系列;泳裝系列;童裝系列
同期參與設計義大利著名流行趨勢《A+A》男裝系列

POKPOKER致力於打造中國自己的,國際化高端新銳男裝設計師品牌。品牌文化根源於全世人人皆知的POKER(撲克),將撲克豐富多樣而樂趣橫身的識別性符號巧妙的運用到產品設計中,為28—38歲的各行業領軍的時尚知性男青年提供高水準設計感且高品質的男裝,與國際豪華汽車品牌凱迪拉克攜手「以設計拒絕平庸」的跨界合作,更是凸顯了POKPOKER提倡設計的價值與品位。

POKPOKER除了一如既往的把撲克元素符號貫穿整個品牌的設計之外,在三個系列中分別將抽象繪畫、蒙德里安色塊、及解構主義建築構造在遵循文藝復興時期的雕塑美學並輔以趣味性的細節設計、巧妙的融入到年輕時尚且高品質的POKPOKER男裝中,重新定義當下的男裝審美。讓每位身著POKPOKER男裝的消費者都別具一格,在自己的工作生活中如同明星般自信而星光璀璨。

劉洋(廣東東莞東越服裝有限公司YISHION·S品牌設計總監)
走出與企業、品牌相結合之路
劉洋說:「我出道時就以時尚、前衛定位,事實上,很多企業與我合作後才知道我做市場的經驗很豐富。我對市場有自己的感覺,我自己評價是既會做秀也能做市場的設計師。經過這么多年的沉澱,我追求的是通過自己的設計體現一種美感,能讓很多女性穿上我設計的服裝實現一個夢想,所以我現在喜歡的是高級成衣和成衣的設計。我不否認高級時裝的魅力,只是目前我更喜歡做市場的東西。」

郭培

中國高級訂制的極致

北京玫瑰坊時裝有限公司董事長,國內高級定制服裝設計師,申奧代表團形象大使楊瀾、鄧亞萍的服裝都出自她手。

2006年度最佳禮服設計獎郭培高級成衣作品

層疊的釘珠、多變的手工刺綉、精巧的配飾、縹緲的透紗與流蘇,以及貼身的剪裁,郭培的服裝將女人的性感表現得淋漓盡致。她用動中有靜的中西合璧,變與不變的時間螺旋,闡述著玄妙的服裝哲學。

郭蓓說:「高級訂制是不斷地追求質的過程,我們在一件衣服上花費的工時也越來越高,以前一件衣服花費30個小時的工時,現在要花費40-50 小時。開始我做訂制是追求服裝的外在,面料好、版型好,客人穿起來漂亮,對裡面的東西稍有忽略。但前年我在英國接觸高級訂制,從那裡學到了要做好別人看不到的地方超過別人能看到的地方。一個好字不是外在的,是一層層撥開看到的。」
郭培設計的每一件衣服,製作工藝幾乎都十分繁復。層層疊疊的釘珠,豐富多彩的手工綉花,裝飾精巧的配飾,若隱若現的雪紡,縹緲浪漫的流蘇,都是她表現女性美麗的武器。
設計風:要的就是格調
「如果一件衣服沒有格調,就像一個人沒有格調一樣,就不會有價值。用心、用時間去完成的衣服,消逝的生命時間都融化在這件服裝里,它自己就有了生命。」這是郭培的設計信條,她這樣去做,慢慢形成了自己高級定製的客戶群,而且客戶回頭率幾乎百分百。

自稱是完美主義者的郭培做了20年的設計師,設計風格早已自然而然形成,她不會刻意去追求另類,而是很成熟地固定下自己的風格。她的設計風格比較女性化,很細膩,追求工藝的完美。

羅崢(深圳市歐萌實業有限公司設計總監)
第10屆中國時裝設計「金頂獎」羅崢作品《21克》
羅崢的設計風格以唯美浪漫著稱,此次發布的服裝靈感來源於蝴蝶蘭花用盡全部生命幻化成蝴蝶的動人故事,通過國際化的手段展示民族元素,色彩上以米色、米白以及高雅的灰紫為主,面料則多採用精緻的綃紗。淺金、拼接、鑲嵌等精湛而獨特的工藝,突出了不同肌理的碰撞與融合,創造出美輪美奐的效果,用靈魂深處最真實的感受展現出永遠精緻極美的生命體驗。

堅持唯美風格的勝利

2006中國時尚大獎頒獎典禮上,羅崢獲得第10屆中國時裝設計金頂獎。

舞台上的羅崢,優雅、陽光、無憂無慮。可羅崢說自己雖然看起來無憂無慮,其實吃的苦並不比別人少。對於服裝行業的苦,羅崢深有體會,但是夢想一直支撐著她不斷堅持。她堅信自己是有翅膀的,她的夢想就是要飛翔。羅崢在一次采訪中曾經說過,無論生活有多難、多苦,我們都要在重壓下優雅前行。

中國服裝業最具影響力的十大設計師之一。2002年,她憑一場取名「炫舞」的時裝秀,奪得中國十佳設計師第一名、中國十佳設計師專業獎、中國最佳女裝設計獎等多項大獎。她的作品,得到包括法國前總統蓬皮杜的夫人等名流在內的首肯。
設計風:傳統也可以現代
她追求靈動、變化與渾然天成的設計風格,作品充滿了浪漫、朦朧的美感。在老外眼中,羅崢是個很中國的設計師。但她卻一直認為,在當今審美越來越西化的今天,過於強調傳統的元素,會被看成落伍。所以,她一直堅持,將傳統的審美精華用現代高雅的感覺表現出來。

張肇達
中國時裝設計界的領軍人物,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副主席,中國十佳設計師之首。他是中國時裝設計師成功闖入歐美時尚界的第一人。

兩屆中國時裝設計「金頂獎」得主張肇達高級成衣作品《西藏》

設計風:民族情結

從「東方晨彩」、「貴魅驚艷」、「大漠」,到「紫禁城」以及「江南」,張肇達的設計靈感,始終沒有離開東方民族風。這也造就了他華美、高雅、大氣恢宏的設計風格。這次從西藏歸來,他的創作顯得很輕松,他說:「有12件不是我做的,而是神做的。」說完大笑,絕無抬高自己的意思,而是感嘆自然的偉大。

馬艷麗
11月25日出生於河南,身高179公分,1986-1990河南周口地區體校(排球專業) 1990-1993河南省水上運動學校(賽艇專業)。連續兩年當選為中國最佳職業模特。從名模到設計師,她成功完成了自身形象的轉換。1999年底馬艷麗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工作室DDMary Ma後,已經在1999年和2000年的兩屆中國時裝周、2000年的上海國際時裝界上舉辦了三次個人作品發布會,輿論評價很高 。

馬艷麗的高級定製走的是高端路線。
馬艷麗憑著一股子不服輸的韌性和人生智慧,在短短十年的時間里完成了一個從賽艇運動員、超模、著名時裝設計師的三級跳。

馬艷麗高級定製時裝
設計風:人衣合一

「高級定製固然追求與眾不同,但其本質還是穿在人身上,所以我的一切設計都是從顧客本身的特色和需求出發,漂亮的不一定合適,只有又合適又漂亮的,才是適合自己的。」

祁剛

1998年畢業後先後輾轉上海逸飛服飾、北京中服集團,以及浙江驪谷服飾擔任設計師。2005年,他為高圓圓定製赴法國戛納電影節的特別禮服「喜上眉梢」驚艷全場,掀起一陣中國時尚風潮。2006年,祁剛成立創意工作室。

2006年度最佳風格設計獎祁剛高級成衣作品《閣樓》
設計風:面料再造
「原創是賦予面料生命力的最有效途徑!」祁剛說道,「面料,這個在服裝設計中成為載體的物品,關鍵看設計師如何運用。」祁剛認為太多的設計師頭腦禁錮在了自己已有面料的框框里,而忽視了自己動手改造面料的天分和樂趣。「設計就是要創新,它帶給設計師無與倫比的快樂,並且是這個世界的惟一。」

陸坤

陸坤的設計風格具有一種很絕對的自我特色,他不願意照搬其他國際知名設計師的作品,而是非常專注的致力於創立一種真正代表現代中國的獨特風格,那將是一種全新的生動的形式,既融合了現代中國的風韻,影響和創造力,也把這些元素和古典的設計元素適當結合,給人一種濃妝淡抹總相宜的視覺享受。

新一代獨立設計師,自2002年成立個人工作室後,獲上海服裝聯盟頒發的「中國最佳青年設計師」獎項和2004年度中國時尚新銳設計師稱號。
設計風:成熟的年輕
「讓高級成衣更年輕化。」是陸坤時常說的一句話。「我的客戶大多是30出頭的女性,她們有品味、眼光和消費能力,是未來購買高級成衣的生力軍。她們的穿衣風格影響著年輕女孩的審美,是她們的榜樣。」

吉承
吉承是一個有著細致性靈的小女人,她稱「設計」是做衣服,她說,我做的禮服一定是白色,還要有中國的元素。

「做」出來的衣服,像一大朵寫意的荷花,裙擺是長長的漂亮的荷葉邊,風吹起來的時候,它們都可以演繹輕舞飛揚,「它們能神奇的錯落有致,層層疊疊,設計的靈感就是來自花瓣」。

它無疑是極簡的,但是又有著那樣繁復的細部,而吉承無疑是有著細膩的感情,才能將奢華的氣度運用的如此樸素而內斂,內斂而澎湃的對比情節也將是她設計的符號。

吉承說衣服的靈魂其實是人,再華美的袍也美不過新娘

吉承是崛起於上海的年輕服裝設計師,是如今國內一批新銳設計師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品牌LaVie已開始受到矚目,並已進駐外灘18號。

這一系列的設計靈感來自美麗的風箏,通過天然輕柔的面料來表現風箏的輕盈的感覺。吉承是崛起於上海的年輕服裝設計師,是如今國內一批新銳設計師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品牌LaVie已開始受到矚目,並已進駐外灘18號。
設計風:中國式性感
西式的剪裁配上東方靈感,混合出一種幽默和靈動,這就是吉承的設計,帶著一種濃濃的中國式性感。她喜歡用破壞的方式詮釋自己眼中的中國,譬如用線條、滾邊來製造圖案;用素緞包邊來製造細致的軍大衣。雖然目前吉承大部分顧客是老外,但她卻始終認為她的設計更適合中國人。

計文波(利郎(中國)有限公司設計總監)
中國男裝設計第一人

11月22日,中國國際時裝周2007春夏系列發布的最後一天,利郎(中國)有限公司在北京宣布,明年1月利郎將攜著名男裝設計師計文波代表中國男裝品牌在米蘭男裝周做發布。這是中國男裝品牌和中國服裝設計師首次登上國際頂級男裝T型台。

設計靈感:計文波的設計靈感來自於秦代兵馬俑,秀場編排上將京劇和武術這些典型的中國文化元素融合在一起。整場設計不但走在世界流行趨勢前沿,更將中國文化元素的精髓極至融合,也將「利郎」品牌對中國男人、中國精神及中國品牌的形象詮釋展示給眾人

王一揚(上海素然服飾有限公司設計總監)
新銳設計的高度

王一揚作為上海新銳設計的代表人物之一,今年不僅在北京作秀,而且舉辦了作品的小型展。他以自己的兩個很有特色的品牌在服裝設計事業上路越走越寬。

王一揚說:「我希望『茶缸』能盡可能接近自己的真實狀態,能盡可能的自由。『茶缸』對我來說最大的誘惑來自於那些未知的區域。對ZUCZUG,我希望它更成熟、更完整,並能形成自我更新的能力。」

房瑩(房瑩設計工作室設計總監)

② 中國著名的服裝設計師有哪些 、

國最值得關注的10位服裝設計師

  1. Uma Wang 王汁 「Instagram: @umawangofficial」

自從推出個人同名品牌Uma Wang之後,中國設計師王汁開始在倫敦、巴黎和米蘭時裝周的秀場上展示設計系列,得到Franca Sozzani、洪晃

等業界關鍵人物的賞識。由於設計中現代感濃厚的垂墜手法,以創新方式將立體感面料組合運用,她被義大利版《Vogue》點名為「值得重點關注的新生代設計師」,亦曾被授予「2011年奧迪進取設計師獎」、2010

CCDC中國時裝設計創意邀請賽「最佳設計師大獎」、上海時裝周頒布的「最佳工藝獎」和「最佳創意獎」。在2012年,王汁成為首位入圍「CFDA設計師協會/《Vogue》雜志中美交流計劃」的中國設計師,與業界最為重要的行家會面,並在美國市場上攢足曝光率。
王汁曾在上海的中國紡織大學(東華大學)學習紡織與服裝設計,後進入倫敦中央聖馬丁藝術設計學院學習時裝設計。Uma
Wang的海外銷量非常不錯,很良心的是國內的定價比海外還稍微低一點。

2.Ziggy Chen 陳翔 「Instagram: @ziggy_chen」

Ziggy Chen算是一個牆內開花牆外香的男裝品牌,海外銷量佔比較高,很受認可。Ziggy Chen的創作靈感源自上海,尤其是不同文化引起的碰撞與演變:新與舊,東方與西方,古典與現代。這種方法呼應了道家的中國哲學:道家二元性和相互依存的概念。正是這種哲學極大地推動了他的創造力。他還從1900年至1920年間拍攝的上海人的照片中汲取了很多靈感。這些照片混合了不同文化和人物意象:工人、和尚、牧民、士兵。服裝的線條和隨意的外觀體現了旅行、在偏遠地區徘徊的概念以及廣闊的空曠地區的啟發力量。熱愛樸素和精湛的工藝。具有古老根源的風格已被一個世紀的動盪和幾十年的快速發展所掩蓋。使用羊毛,麻和亞麻等織物,再加上皮革和上等棉布製成具有無窮能量的有機衣物。織物具有一定的堅固性,並帶有經典的優雅氣息。融合現代感性與永恆的東方美學。

3.Yiqing Yin 殷亦晴「Instagram: @yiqingyin」

殷亦晴於1985年出生於北京,4歲時離開中國前往法國,畢業於巴黎國家高等裝飾藝術學院,熱愛雕塑的她在學生時期創作了許多實驗性的服裝,擁有與眾不同的思維與審美,更贏得
「Grand Prix de laCréation」 和 「Award of First Collectionsof the ANDAM」
國際大獎。2011年,她獲得了ANDAM獎,並參與高級訂制時裝周,成為首位華裔高定設計師;2013年至2015年擔任Leonard成衣系列創意總監;2018年,她被委任為闊別時裝界十九年的品牌Poiret的主理人,成為2018年秋冬巴黎時裝周的一大亮點。她在2011年創立了個人品牌Yiqing
Yin,2014年獲得了來自法國風險投資機構 Mode et Finance
的少數股權投資,2015年該品牌被授予高級定製稱號。她的品牌風格具有雕塑感和幾何感,擅長使用堆疊織物和勾勒絲線的方式創作出獨一無二、美輪美奐、如夢如幻的服裝,藝術造詣很高。

4.Pei Guo 郭培 「Instagram: @guopei」

郭培是中國家喻戶曉的時裝設計師。她為春節聯歡晚會的主持與表演明星設計了多年的禮服,並參與到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頒獎禮服的設計之中。她曾被《Fast Company》雜志評選為「2011年100位商界最具創意人士」之一。 從北京第二輕工業學校畢業後,郭培在中國國有和民營服裝企業工作了十年。 1997年,她創辦了自己時裝品牌「玫瑰坊」,並於同年獲得了中國十佳時裝設計師稱號。她在北京藝術區798擁有逾3000平方米的工坊,負責客戶的接待與高級定製的生產。 她是少數入選去年大都會博物館展覽「中國:鏡花水月」的中國設計師。但要算是直到Rihanna身穿郭培玫瑰坊高級定製作品出現在2015年Met Gala的紅毯,世界才意識到中國存在著這么一位高級定製精神的堅持者。 郭培是法國高級定製協會邀請至巴黎舉辦時裝發布會的第二位中國設計師,並被《Time》評選為「全球百位最具影響力人物」之一。她曾表示,如今不僅國內對於高級定製的需求愈盛,越來越多的國際顧客亦慕名而來。

5.Huishan Zhang 張卉山「Instagram: @huishanzhang」

Huishan Zhang在倫敦中央聖馬丁本科畢業前就已經小有名氣了。此後,他又在該校獲得了製版的碩士學位。在校期間他就已經被Delphine Arnault親自挑選做皮具製作。最後,他選擇了在Dior高級定製工坊工作。2011年他在倫敦成立了個人品牌。

張卉山出生並成長於中國青島,17歲時出國,曾在巴黎、紐西蘭和倫敦居住。對其影響最深的是他的中國特質,特別是來自祖國的工藝和設計,但他已通過自己全球化的解讀,把這些最初的靈感,變成了具有典型女人味、輪廓精緻的設計。2011年,他的處女系列被Browns百貨選中,這家精品店同樣買下了John
Galliano和Hussein Chalayan的畢業系列。2013年,他贏得了現已停辦的多切斯特精選酒店集團時尚大獎(Dorchester
Collective Fashion Prize)。Huishan Zhang立志打造下一個領先的中式奢華生活方式品牌,而不僅僅是時裝品牌。

6.SANKUANZ 上官喆「Instagram: @sankuanz_official」

上官喆2003年畢業於廈門大學,獲得視覺傳達與廣告學雙學位。同年,創立了自己的品牌。他沒有經過正統的時裝教育,也沒有在大型時裝品牌工作過,像一個沒有被條條框框限制的攪局者,懵懵懂懂踏入了時尚圈。在上官喆的設計里,你能看到他將自己對於世界的觀察和想法,以及世界對他產生的印記和影響直接反映在衣服上,直接藉由一種直接的圖像式語言表達出來。

SANKUANZ已經有了超過30個零售合作夥伴,Joyce、I.T、Galeries Lafayette、10 Corso Como、棟梁為其鋪平了在國內的通路,而通過Trading Museum Comme des Garçons、Opening

Ceremony、Vfiles、Excelsior等買手店,其設計得以銷往日本、義大利、美國。品牌的目標人群是全世界熱愛音樂、街頭文化的年輕人,但並不與Supreme、Palace等街頭品牌走的是一樣的路線。SANKUANZ想呈現中國年輕人的面貌。

7.Masha Ma 馬瑪莎「Instagram: @mashamainsta」

在2008年推出個人同名品牌後,中國時裝設計師Masha
Ma時髦又具未來感的美學觀念迅速引起關注。這位新興設計師長年往返於巴黎和上海,在每年的巴黎時裝周上發布系列,數個設計系列被Dolce
& Gabbana創立的米蘭時裝精品項目「Spiga 2」和香港的Harvey
Nichols買下。2008年,Masha在倫敦中央聖馬丁藝術設計學院獲得女裝設計碩士學位,畢業前曾在設計師Veronique
Branquinho和Alexander McQueen手下實習。還是學生的Masha,其畢業設計系列被Vauxhall Fashion
Scout選中展出,並被José Neves創立的精品零售店B
store買下。Masha曾經在多場重要賽事中闖入決賽,包括2006年蘭蔻色彩時尚創意大賽(Lancôme Colour Designs
Award)、Chloé舉辦的設計比賽、彪馬/中央聖馬丁獎學金(Puma CSM Bursary Award)和2009年的Fashion
Fringe時裝設計大賽。2009年九月,她參加2009年「CCDC中國時裝設計創意大賽」並獲得「Mouse Ji國際創新獎」。

8.Ma Ke 馬可 「Website: http://www.wuyong.org/」

「當今的世界,奢侈已不再奢侈,卻有清貧最為奢侈。」馬可是一位非常有深度,獨立思考的服裝設計師。1972年,馬可出生於長春,17歲考入蘇州大學工藝美術系,23歲以《秦俑》獲得第二屆中國國際青年兄弟杯服裝設計大賽金獎。1995年,馬可成立「狀態工作室」,推出「例外」品牌。2002年,馬可成為唯一受邀請的中國設計師參加巴黎國際成衣展。2007年,馬可推出個人品牌「無用」;2008年,馬可以無用「奢侈的清貧」(Luxurious Qing Pin)為主題,成為巴黎高級時裝周上第一位做壓軸演出的中國設計師。她曾表示:1996年創立「例外」時,發現人們的審美觀是求同,而不是求異,於是就想有一個與眾不同的設計,反流行,反大眾的。而馬可的「無用」品牌,重新定義了奢侈:最低限度的對物質的佔有,最為充實和自由的精神生活,不執著於一切世俗的慾望。我覺得「無用」與西方一些小眾工匠品牌在理念上不謀而合。

9.WANG PEIYI 王培沂「Weibo: @王培沂」

設計師王培沂畢業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曾任職幾家不同風格的大型時裝公司,積累了豐富的從業經驗。2005年,成立了高級定製工作室,主營定製以及租賃業務,憑借出色的設計理念,精湛的工藝,很快在業界得到認可。風格浪漫唯美,能夠襯托出穿著者的氣質。王培沂的作品經常刊登在國內一線時尚媒體上。《VOGUE服飾與美容》《BAZAAR時尚芭莎》《ELLE世界時裝之苑》《MARIECLAIRE嘉人》《COSMO時尚伊人》等多家時尚媒體都對其進行過專訪報道。眾多一線明星也都鍾愛
WANG PEIYI 的禮服: Cindy Crawford,鞏俐,章子怡,李冰冰,范冰冰,高圓圓,趙薇等等。

10.HAIZHEN WANG 王海震「Instagram: @haizhenwang」

HAIZHEN
WANG出生於中國大連,自小就對藝術和設計充滿熱情。王海震在他的故鄉大連學習服裝設計,後來移居倫敦,獲得了中央聖馬丁(Central
Saint
Martins)女裝時尚碩士學位。在接受正規的服裝設計教育中,他產生了對剪裁的熱愛。憑借出色的專業能力,他曾就職於下列品牌:Handwritten
by Tanya Sarne, All Saints, Boudicca和Max Mara。HAIZHEN
WANG於2010年創立了個人品牌,並在倫敦和巴黎時裝周展示作品。他的系列設計充滿陽剛氣質和個性,並著眼於經典剪裁和精確度。

③ 微信上女的說是服裝設計師然後說讓你買她設計的衣服是騙局嗎有人遇到過嗎

我和二樓遇見的一模一樣qq上讓加微信然後微信說是家錯的。相逢是緣分然後聊天微信發動態幫閨蜜設計衣服,要面料費。然後過生日讓給發紅包

④ 世界頂級服裝設計師年收入是多少

年收入從幾十萬到幾百萬不等,要看這個設計師的本領了,世界品牌公司都是話重金來聘請他們的,因為他們的設計和地位關系著公司,有的公司願意讓出一部分股權給這些設計師,好讓他們能安心的服務於公司

⑤ 今年2016年做服裝行業怎麼

對於服裝行業的話,傳統服裝行業都不是太好做,這也是一個普遍的問題,那21世紀是網路信息時代,傳統行業結合互聯網會走的越來越好,在兩會時也提到互聯網+
的思維。
你可以參考一下前瞻產業研究院《互聯網對中國服裝行業的機遇挑戰與應對策略專項咨詢報告》

一、服裝業進入寡頭割據時代,行業品牌格局呈現啞鈴型

寡頭,意指為數不多的銷售者。在寡頭市場上,只有少數幾家企業供給該行業全部或大部分產品,每個企業的產量占市場總量的相當份額,對市場價格和產量有舉足輕重的影響。一旦行業寡頭出現,競爭陣營就基本上穩定了下來。

經過2015年這一年的大浪淘沙,2016年的服裝行業寡頭中,奢侈品市場以Chanel、Louis
Vuitton、Versace、Burberry、Gucci、Valentino為代表的將成為一大陣營;正裝及休閑潮流男裝市場將以七匹狼、利郎、九牧王、勁霸、柒牌、報喜鳥、雅戈爾、紅領、馬克華菲、卡賓、GXG為一大陣營;女裝市場將以ZARA、H&M、優衣庫、綾致旗下的ONLY、VERO
MODA,赫基國際旗下ochirly、Five
Plus,格風服飾旗下的歌莉婭為主要陣營;運動裝市場中將以耐克、阿迪達斯、安踏、匹克為主要陣營,其他運動小夥伴將進一步衰弱,而童裝方面將以森馬旗下的巴拉巴拉,巴布豆、小豬班納、GAP童裝、優衣庫童裝為主要陣營。

2016年,隨著宏觀經濟的持續走低,企業業績天花板效應的不斷增強,迫使行業間的並購及重組的個案及速度都在加快。要麼是特大型企業,要麼是微小型企業,中型企業受利潤,規模,成本等因素的影響下,已基本面臨被並購或者重組的命運,因此,服裝行業的品牌格局呈現出啞鈴型。

二、「小而美」的網紅經濟正走向成熟

「小而美」這一概念起源於馬雲在2009年APEC峰會上《未來世界,因小而美》的演講,「小而美」論其本質,是某種意義上的生態多樣化和可持續發展。它的核心在於對消費者需求的更大滿足。小不是市場小,是細分市場,滿足某個群體認同的需求;美是細節之處讓用戶感動,經營方式創新有新意追求極致,產品、營銷、服務等多維度打造最佳客戶體驗;從大規模、標准化到聚焦消費者,個性化、人性化的回歸,滿足碎片化的需求,眾多小而美將構成未來商業發展的根基。

互聯網對單一而又特別需求的聚攏效應在空間和時間碎片化推動之下的網商創新,品牌新模式的變革正走向成熟。「網紅」,這個詞曾在許多人心目中幾乎是個貶義詞,如今卻上升到經濟現象的高度。按阿里CEO張勇的話說:實際上今天會出現新的一類的族群,而這類的族群在互聯網的連接和交流當中,自然被挖掘出來了。因為年輕一代對於偶像,對於同好者,對於明星的追逐,產生了新的經濟現象。

三、設計師品牌加劇衰亡

服裝行業作為時尚產業,是極為現實殘酷的,缺乏金援以及經營策略抵抗不了大環境,或是設計跟不上時代轉變,都很容易讓品牌說再見。

在中國市場,設計師品牌面臨著奢侈品牌年輕化、輕奢化以及快時尚的雙重夾擊,連產品定價已平民化且有相當規模的袁冰的VISCAP維斯凱、吳青青的VLOV
韋拿都相繼倒下,當然,相信還有一大批規模更小的,倒閉得連消息都未曾傳出的設計師品牌。因此,有業界人士指出,迫於開店成本,幾乎所有國內設計師品牌的生存的唯一途徑就是開通淘寶。

四、主業不濟,迷茫中亂象從生

說到這一個趨勢,源於服裝主業不濟的企業在未來轉型道路上做出了一些讓人難以捉摸的事情,比如做以拉人頭繳納加盟費的三個層級或更多層級的微商分銷的類傳銷消費商模式,披上互聯網的外衣,抓住想走捷徑的群體,整一群人吹吹牛逼。再比如就是一些上市公司搞一搞跨境電商,整一個網站出來,實際運營和銷售能力不見得有多牛逼,圈錢的行為同樣也飽受市場質疑,步子跨大了,容易扯著蛋!2016年,將是亂象叢生繼續的一年。

五、實體店繼續上演關店潮

2015年被媒體披露關店的品牌就不再去數落它們了,面對行業的低迷,關店,或意味著悲情退出,或意味著斷臂自救,或意味著重心轉移,或意味著斡旋調整。不管是刻骨銘心的教訓還是以退為進的戰略,那些關店的客觀數字都甚至比開店的宏偉計劃更值得關注。

但退一步說,實體店鋪的萎縮,並非是一個絕對壞的事情。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這是服裝企業調整戰略決策、調整運營業務的一個跡象,而非全面撤退的表現。從這個角度來說,關店或許也是一個健康的跡象,意味著一個更開明的階段到來。

六、店鋪租金繼續下降

面對越來越多人湧入電商經營和龐大的網購群體,從前實體店「閉著眼都有錢賺」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現在實體店經營戶和房東之間都非常糾結:經營戶們希望能夠再降低房租,減少經營成本;房東們怕租金一降再降,將擾亂市場,對降租很為難。但是,2016年各行業都不太景氣,在整個市場行情的壓力下,繼續降租勢在必行。

七、用工縮減,大量服裝人面臨轉行

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就業風險增加,部分行業出現了倒閉、罷工、裁員、降薪等現象,服裝行業當屬其一,按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紡織服裝業有2000萬就業人口左右。從業人員所從事的工作,包括服裝製造、批發、零售各環節。而眾多服裝企業關店之下,必然會有大批的店鋪銷售人員和與之配套的總部或分公司職員面臨轉行,而在銷售量減少的情況下,紡織、輔料等各公司減員增效也在推進之中,再加上目前國家大力推行的工業4.0、中國製造2025,會不斷涌現出更高效的智能化機器設備,那麼,連同工廠都會減少用工。因此,用工縮減,大量服裝人面臨轉行已經是2016年必然事件,對人力資源管理也提出了新的挑戰。

八、會有更多品牌去資本市場講故事

2016年資本力量將繼續大舉進軍服裝行業,截止目前,共有15家服飾企業出現在IPO排隊名單里,而且越來越多的服裝企業選擇了在上交所主板上市。
15家服飾企業有10家選擇在上交所上市,占待上市服飾企業的三分之二。IPO重啟後新亮相的三家服飾企業日播時尚集團、地素時尚和上海拉夏貝爾服飾均選擇在上交所上市,概括地說,這與監管部門的政策變動有關,也是企業自願選擇的結果。

隨著資本作為競爭力的價值逐漸顯現,近兩年,服裝業對於資本的追逐終於厚積薄發。這某種意義上象徵著服裝資本時代隨之浮出水面。資本市場的活躍,為這些服裝企業帶來了巨大收益,並使其戰略擴張步伐提速。不過,最終能否實現驚人一躍,還取決於品牌層面的較量。

此外,高收益與高風險往往形影不離。資本帶給了企業更多的空間,同時,也帶來了不同的游戲規則。中國市場對於追求成長空間的資本有著巨大的吸引力。資本市場的大門已逐漸打開。各種各樣的風投公司、私募基金蜂擁而入。不同規模、不同類型的企業似乎都接到了資本的邀請函。

在如此高漲的勢頭下,服裝企業更需要冷靜、理智、謹慎。因為,當「熱錢」都轉向了某一領域時,這個領域會迅速增值,但如果企業不能短期獲益,不能給投資商快速回報,也意味著更大的風險。

九、賣生活方式的轉型並不理想

有人認為,在零售行業整體不景氣的形勢下,引入跨界元素、注入體驗業態的概念館成為服裝企業的轉型方向之一。在我看來,這種賣生活方式本來是沒有錯,錯在很多企業本來商品設計、管理能力就不強,

妝產品納入其中,涵蓋了彩妝、化妝工具、頭發護理、身體護理等。因此,可以看出,2016年會繼續有一些品牌以同樣的方式去嘗試通過美妝產品的標識度,來傳播品牌效應,亦或獲得更多的利潤。

十、智能服裝成為新的風口

正所謂「衣食住行」,作為居於人類本能社會活動之首的「衣」,遠不止「包裹身軀」那麼簡單了,亦不只是款式的美觀與得體,更是講究穿著的舒適和個性的表達。無論是女裝世界,還是童裝天地,各個領域都在競爭中升溫,智能服裝也不例外。智能服裝原屬尖端領域,隨著服裝行業日益紅火,嗅覺靈敏的商家們拓寬了其原先狹小的市場空間。在未來幾年裡,我們的衣櫃里將會塞滿這樣的智能衣物——能夠讀出人體心跳和呼吸頻率的「聰明襯衫」;能夠自動播放音樂的外套;能夠在胸前顯示文字與圖像的T恤衫等等。

十一、發展戰略以利潤為主、規模為輔、慎重多元化

消費的慾望不高,消費層次更加細分,消費結構的重新構建,這都給大型企業的增長帶來了諸多不利的因素,對中小型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更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危機。利潤為主,規模為輔,慎重多元化將是2016年服裝行業的趨勢之一。

十二、用經營粉絲的方式去運營門店

新的一年,服裝品牌企業只有更加註重消費者的體驗,不斷去提升消費者對產品的粘性,才能在未來的競爭中利於不敗之地。像傳統的強奸式硬廣傳播已逐漸退出歷史的舞台。服裝品牌除了做出高質量高性價比的產品之外,讓受眾成為品牌的粉絲依然會讓各服裝品牌上演粉絲爭奪戰,因為移動互聯網打破了時間、空間的碎片化的傳播方式,給粉絲更多的親近品牌的機會。

十三、美妝將成服裝門店拓展業績的產品線

時尚產業本就缺少不了打扮,美妝與服裝業跨界本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不論是小服裝店和微商化妝品合作,還是比如舒朗與以色列FOX集團牽手推出舒朗化妝品,朗姿入股韓國化妝品公司,艾格推出數百款彩妝產品、沐浴產品。

十四、服裝微商品牌逐步建立

在服裝行業里,目前以微商起家的品牌基本上主要集中在內衣品類,不僅僅因為其起步投入成本較低,還因為這個品類相對於外在衣物來說,其對於時尚的把控度要求相對較低。因此,很多傳統服裝品牌看不起的微商讓傳統品牌反而面臨著一個重大的問題,就是平常在你公司、在你門店裡上班的妹紙,很多人借著你品牌的顧客,去銷售一個屬於其他公司的產品。

十五、支付方式必須變化

出門不帶錢包,吃喝玩購一把智能手機全搞定在現實生活中已經成為現實,用戶體驗在移動支付中得到越來越充分的體現,因此,服裝業加入移動支付(如支付寶、微信支付)實則是一種必然。對於服裝企業來說,將線上支付和線下銷售結合,對於消費者來說將更加的便利,但是如果是掛個O2O的名義,使用移動支付可直接減免現金或獲得優惠,這種破壞利潤的事情還是不建議大家做。

十六、平價快時尚依然是主流,但也會繼續多檔次布局

隨著中國消費群體進入細分年代後,各個企業都在大力重構產品的金字塔以應對日益層次化的消費群。為了滿足不同客戶對產品風格、顏色等方面的不同偏好,以及個人收入上的差異化因素,從而達到客戶群和市場擁有量的最大化,企業不斷推出高、中、低各個檔次的產品,從而形成產品金字塔,在塔的底部,是低價位、大批量的產品,靠薄利多銷賺取利潤;在塔的頂部,是高價位、小批量的產品,靠精益求精獲取超額利潤。

十七、全渠道依然是重頭戲

從點擊時代到觸摸時代,再到人網一體時代,互聯網迎來了加速度裂變式的新一輪革命,它使社會各方面發生了許多顛覆性變化,改變了人類世界的空間軸、時間軸和思想維度。傳統實體店面臨的挑戰和威脅將繼續增多。傳統零售商除了繼續推進全渠道服務,還應增加實體店的價值和意義,使店鋪成為消費者獲得新體驗和互動的場所。

與男裝設計師有衣有靠2016年秋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旗袍布料哪種好 瀏覽:374
衣上的貓貓怎麼去 瀏覽:848
阿里巴巴批發網男童夏裝 瀏覽:47
年輕人喜歡什麼風格的男裝 瀏覽:64
春秋款女士衛衣品牌及商品 瀏覽:130
哪個國家的制服好看 瀏覽:696
秋季女士新款裙子 瀏覽:243
你有多少帽子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415
好看的校園校服情侶 瀏覽:123
七夕節商場童裝店鋪布置 瀏覽:88
煙台哪個商場男裝多 瀏覽:936
財經徐州校服圖片 瀏覽:465
女裝2012歐美圖片 瀏覽:2
中老年男裝燙金四季通用 瀏覽:763
寬松旗袍好看還是修身好看嗎 瀏覽:774
女裝媽媽裝2020新款夏40歲 瀏覽:471
91童裝網 瀏覽:992
日本圍巾哪個好看 瀏覽:627
為什麼空軍制服一直上綠下藍 瀏覽:208
男生o型腿穿什麼褲子 瀏覽: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