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冕。
冕
古代帝王、諸侯及卿大夫在舉行祭祀等大典時所戴的大禮冠。外黑色,里硃色。冕頂有長方板,稱為延,後高前低,略向前傾。延之前端綴有數串小圓玉,謂之旒。冕加在發髻上,要橫插一長笄(簪),以別住冕。笄的兩端繞頷下系一小絲帶,謂之紘;又各用一條名叫枕的絲繩掛下一個綿丸,謂之纊,纊下端飾玉,謂之珎。因兩珎正當左右兩耳,故又名充耳、塞耳。旒、松、纊都是冕的部件。天子的冕十二旒(一說前後各有十二旒),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歷代之制大略相同。南北朝以後,只有帝王可以戴冕,因用以專稱皇帝的禮冠。《淮南子.主術訓》:「古之王者,冕而前旒。」高誘註:「冕,王者冠也。」唐王維《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貳』 怎樣做布帽子的做法
B、繪制圖紙&製作模板
按照下圖來繪制圖紙,製作模板。頭圍放大到60cm,帽子共需要6部分,每部分的寬度為10cm,因為帽檐要有一定的長度,所以整個高度拉長為21.7cm。
按照圖紙用紙板製成模板,然後先用白胚布進行簡易的製作,如果出來的效果尺寸不合適,就需要對尺寸進行調整,直到調整成合適的尺寸即可
C,帽子的製作
1、按照模板裁剪出6塊表布、6塊裡布。
2、將表布做上自己喜歡的裝飾,貼布綉的一朵花,這步可以按照自己的喜歡來。
3、介紹一下這里運用的技法,貼布綉、鎖鏈綉、輪廓綉、卷針綉。
4、將兩塊表布正面相對,縫合一邊。
5、縫合好後,按照下圖將縫份熨向一邊。
6、然後回針法壓縫一道。
7、按照這個方法,一縫合、二熨平、三壓縫,將剩餘的幾部分依次縫合在一起。
8、同樣方法,將裡布也縫合在一起。
9、將裡布與表布正面相對,縫合底邊,要留返口。
10、從返口翻回正面,調整好熨平,再藏著法縫合返口。
11、縫好返口,再壓縫一圈。
12、將表布的頂部與裡布的頂部用線大致的縫合固定在一起。
13、將准備好的兩顆紐扣對應好,同時縫合在一起,這樣裡布與表布就徹底的固定在一起了。
成品圖:
裡布和表布都用自己喜歡的布料
這樣正面和反面都能換著戴
增添一份新意
感恩閱讀,本文屬轉載,詳情見水印,如有不妥,請聯系刪除,謝謝!
『叄』 秦始皇的帽子怎麼做
就得像秦始皇那麼做
『肆』 秦始皇頭上戴的帽子叫什麼
秦始皇頭上戴的叫冕或旒冕。
冕是古代帝王和諸侯所戴的禮帽,旒是冕前後垂掛的玉串。
按規定,帝王的旒應是12串,珠料是白玉。冕上的平板叫綖板,在冕冠兩側,還對穿一個孔,用來穿插玉簪,將冕冠與發髻拴在一起。在簪的一端,系有一根絲帶,戴冕冠時,帶從頜下繞過,再系在簪的另一端。在絲帶經過兩耳的位置時,各垂一顆黃色的珠玉,叫「充耳」。充耳掛在耳邊,走起路來一晃一晃,意思是提醒戴冠的人勿聽信讒言。「充耳不聞」一語,就是由此而來。與此相稱,冕冠上的冕旒垂落下來,正好擋住眼睛的視線,叫「視而不見」,意思是說,戴冕冠的人不必去看那些不該看的東西。
秦始皇身穿的冕服,按規定冕服上有12種圖案,如日、月、星辰(取其照臨意);山(表示穩重);龍(表示應變);華蟲(一種雉鳥,表示文麗);宗彝(一種祭祀品,表示忠孝);藻(水草,表示潔凈);火(象徵光明);粉米(取其滋養);黼(fǔ)(斧形,象徵決斷);黻(fú,亜形,象徵明辨)。鞋是紅色的,叫赤舄(xì)。腰系黃赤大佩,長二丈九尺九寸。秦始皇腰間左側戴有玉佩,是用白色玉石製成。當時的制度是「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另外,還佩戴一柄長劍。他目光炯炯,虎視眈眈,一副威嚴而傲慢的神態。流露出了當年他威震六國、一統天下的勃勃雄心。秦始皇畫像陳列在中國歷史博物館。
『伍』 製作環保帽子的方法和材料怎麼做
准備材料:粉紅色的紙、綠色長方形的紙、裝飾的小花朵、剪刀、固體膠、訂書機
1、首先,准備好一張粉紅色的紙,一張綠色長方形的紙和一些裝飾的小花朵備用。
『陸』 帽子球球怎麼做
做法簡單。但描述起來有點啰嗦:
工具:
一 球模:1.。自己的手指。將左手四指或三指或二指並攏、將線在上面纏繞
(1). 四指的球直徑約有6-7cm。纏繞的線圈越多、球密而緊。
(2). 三指的球直徑約有5-6cm。纏繞的線圈越多、球密而緊。
2.。紙板:按球的大小剪一塊紙板。在紙板上纏繞線圈。
二 扎線:找一根約10cm長的牢度好的線,
三 剪刀:一把剪刀頭較鋒利的剪刀。
開始做球:用以上方法將線圈纏繞到自已喜歡的圈數後,
1. 將線圈退出手指或紙板,不要弄散。
2. 拿那根牢度好的線,在線圈正中緊繞2-3圈後扎緊打死結。
3. 用剪刀剪開線圈的二頭。抖動一下自然散開。就成球啦!
4. 要使球圓順漂亮。還須用剪刀修整球形
(1). 先左手按住並按平正中的死結。以此為中心、
(2). 再用剪刀沿著球的邊緣將長的線剪去。
(3). 剪到所有線一樣齊,球就做好了。
『柒』 秦始皇頭上戴的那種帽子怎麼做
皇帝的那個帽子叫一字平天冠。
『捌』 用廢紙盒做帽子教程
用廢紙盒做帽子的具體步驟如下:
1、用圓規在廢紙盒上畫兩個圓,一個大一個小。
『玖』 秦始皇頭上戴的帽子叫什麼
秦始皇頭上戴的叫冕或旒冕。
冕是古代帝王和諸侯所戴的禮帽,旒是冕前後垂掛的玉串。
按規定,帝王的旒應是12串,珠料是白玉。冕上的平板叫綖板,在冕冠兩側,還對穿一個孔,用來穿插玉簪,將冕冠與發髻拴在一起。在簪的一端,系有一根絲帶,戴冕冠時,帶從頜下繞過,再系在簪的另一端。在絲帶經過兩耳的位置時,各垂一顆黃色的珠玉,叫「充耳」。充耳掛在耳邊,走起路來一晃一晃,意思是提醒戴冠的人勿聽信讒言。「充耳不聞」一語,就是由此而來。與此相稱,冕冠上的冕旒垂落下來,正好擋住眼睛的視線,叫「視而不見」,意思是說,戴冕冠的人不必去看那些不該看的東西。
秦始皇身穿的冕服,按規定冕服上有12種圖案,如日、月、星辰(取其照臨意);山(表示穩重);龍(表示應變);華蟲(一種雉鳥,表示文麗);宗彝(一種祭祀品,表示忠孝);藻(水草,表示潔凈);火(象徵光明);粉米(取其滋養);黼(fǔ)(斧形,象徵決斷);黻(fú,亜形,象徵明辨)。鞋是紅色的,叫赤舄(xì)。腰系黃赤大佩,長二丈九尺九寸。秦始皇腰間左側戴有玉佩,是用白色玉石製成。當時的制度是「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另外,還佩戴一柄長劍。他目光炯炯,虎視眈眈,一副威嚴而傲慢的神態。流露出了當年他威震六國、一統天下的勃勃雄心。秦始皇畫像陳列在中國歷史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