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預防觸電應採取哪些措施
觸電事故有以下的預防措施:
1、電氣操作屬特種作業,操作人員必須經培訓合格,持證上崗。
2、車間內的電氣設備,不得隨便亂動。如果電氣設備出了故障,應請電工修理,不得擅自修理,更不得帶故障運行。
3、經常接觸和使用的和配電箱、配電板、閘刀開關、按鈕開關、插座、插銷以及導線等,必須保持完好、安全,不得有破損或將帶電部分裸露出來。
4、在操作閘刀開關、磁力開關時,必須將蓋蓋好。
5、電器設備的外殼應按有關安全規程進行防護性接地或接零;
6、使用手電筒鑽、電砂輪等手用電動工具,必須;
(1)、安設漏電保護器,同時工具的金屬外殼應防護接地或接零;
(2)、若使用單相手用電動工具時,其導線、插銷、插座應符合單相三眼的要求,使用三相的手動電動工具,其導線、插銷、插座應符合三相四眼的要求;
(3)、操作時應戴好絕緣手套和站在絕緣板上;
(4)、不得將工件等重物壓在導線上,以防止軋斷導線發生觸電。
7、使用的行燈要有良好的絕緣手柄和金屬護罩。
8、在進行電氣作業時,要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遇到不清楚或不懂的事情,切不可不懂裝懂,盲目亂動。
9、一般禁止使用臨時線。必須使用時,應經過安技部門批准,並採取安全防範措施,要按規定時間拆除。
發生觸電事故的規律主要有:
1、季節性;根據觸電事故的統計表明二、三季度事故較多,主要是夏秋季天氣多雨、潮濕,降低了電氣絕緣性能,天氣熱,人體多汗衣單,降低了人體電阻,這段時間是施工和農忙的好季節,也是事故多發季節。
2、低電壓觸電事故多,低壓電網、電氣設備分布廣,人們接觸使用500V以下電器較多,由於人們的思想麻痹,缺乏電氣安全知識,導致事故多。
3、單相觸電事故多,觸電事故中,單相觸電要佔70%以上,往往是非持證電工或一般人員私拉亂接,不採取安全措施造成事故。
4、觸電者中青年人多:這說明安全與技術是緊密相關的,工齡長、工作經驗豐富、技術能力強、對安全工作重視,出事故的可能性就小。
5、事故多發生在電氣設備的連接部位:由於該部位緊固件松動、絕緣老化、環境變化、和經常活動,會出現隱患或發生觸電事故。
⑵ 如何防止觸電10個方法
1、使用電器設備前應對該設備檢查或觀察,在設備完好的狀態下方可接通電源。
2、不可無目的或隨意地開啟或關閉電源開關,不可在電路或設備情況不明的狀態下接通電源。
3、操作電器設備前,必須保持設備操作部分的乾燥和潔凈,否則極易發生危險。
4、對移動電器在使用中需要移動的,則必須保證線路的安全和設備的安全,以防線路不夠長或可移動線路產生影響安全的拉扯、打結、扭轉現象。
5、設備使用中應對設備作有效地和良好的保護,對設備工作時可能產生的熱量作有效的通風散熱。
6、在必要時,操作和檢查、檢修設備時應該使用安全防護用具,並且注意,絕不可違章操作。
7、即使是專業的電氣工作人員,也不可在對線路和設備情況不明的情況進行操作。
8、線路上應該根據需要,安裝符合要求的、安全有效的觸電保護控制設備或器件。
9、單相觸電:人體的某一部分接觸帶電體的同時,另一部分又與大地或中性線相接,電流從帶電體流經人體到大地(或中性線)形成迴路。
10、兩相觸電:人體的不同部分同時接觸兩相電源時造成的觸電,對於這種情況,無論電網中性點是否接地,人體所承受的線電壓將比單相觸電時高,危險更大。
⑶ 如何正確配戴安全帽
安全帽的正確佩帶方法:
1、安全帽內襯圓周大小調節到對頭部稍有約束感,用雙手試著轉動安全帽,以基本不能轉動,但不難受的程度,以不系下額帶低頭時安全帽不會脫落為宜。
3、佩戴安全帽必須系好下額帶,下額帶必須緊貼下額,松緊以下額有約束感但不難受為宜。
(3)如何防止觸電帶帽子擴展閱讀:
安全帽的使用注意事項:
1、要有下額帶和後帽箍,並拴系牢固,防止安全帽滑落或碰掉。
2、熱塑性安全帽可用清水沖洗,不得用熱水浸泡,不能放在暖氣或火爐上烘烤,防止安全帽變形。
3、佩戴安全帽前,應檢查各配件有無損壞,裝配是否牢固,帽襯調節部分是否卡緊,繩帶是否系緊等,確認各部件完好後方可使用。
4、安全帽使用超過規定限值,或受過較重沖擊時,應及時更換。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安全帽
⑷ 防止人身觸電事故發生的安全措施有哪些
防止人身觸電事故發生的安全措施如下:
1、如果電線有漏出電銅絲的地方,用塑料膠布纏住。
2、接觸電線時要戴上絕緣手套。
3、不要用濕手觸摸插座等有電的物品。
4、當接觸疑似帶電的物品時,要用手背去碰,不要用手掌,因為即使該物體有電,當用手背去接觸,手的自然反應也會把手彈回來,而不會造成危險。
5、關閉電閘。
6、做好日常對電器的保養檢查工作。
觸電傷害的形成
常見的人體觸電形式是單相觸電,即人站在地面上,身體觸及電源的一根粗線或漏電的電氣設備所發生的觸電事故。在三相四線制、中性點接地系統中,發生單相觸電時人體將承受220伏的電壓,如果不能迅速脫離,就可能危及生命,即使是在中性點不接地系統中。
發生單相觸電,如導電的風箏線掛在高壓線上,手摸墜落的高壓線等,也會使人體構成交流通路,通過人體的瞬間電流將造成嚴重的電擊傷。如果人體有兩處同時觸及三相電源的兩根相線,就形成兩相觸電,這時人體將承受線電壓,危險性更為嚴重。
⑸ 妁何防止觸電事故有哪些保護裝置
防止觸電安全措施必須堅持「三到位」原則,即思想到位、行動到位、措施到位。
1、電業職工在檢修用電設備時,一定遵循《電業安全工作規程》,對10KV及以上設備檢修時,必須採取保證安全的組織措施。即:執行工作票制度、工作許可制度、工作間斷制度、工作終結和恢復送電制度;必須採取保證安全的技術措施。即:停電、驗電、裝設接地線、懸掛標示牌和裝設遮欄。
2、電業職工在檢修低壓電器設備時,應按照《農村低壓電器工作規程》操作。特殊情況需帶電工作者,工作人員應穿戴合格的絕緣靴和絕緣手套,使用絕緣手柄的工具,穿長袖衣服,戴安全帽。
3、對臨時用電應達到安全要求,對移動用電要經常檢查電線、插頭、插座、外殼接地等。對使用的行燈必須保證安全電壓36V以下,禁止使用220V照明燈作為行燈。提倡安裝一、二、三級保護器,並達到「三率」要求。
4、農村季節性用電很突出,在田間排灌,在場里脫粒,經常發現有掛鉤線、地爬線、破皮線,有的刀閘不使用合格熔絲,這些違章都是事故隱患。針對這些情況首先是宣傳教育,使農民群眾認識到違章用電的危害。其次是利用電力稽查人員,對違章用電進行查處,最大限度的杜絕和減少違章用電的發生。確保不發生或少發生觸電事故。
5、學會和掌握觸電急救法。發生觸電事故,應是觸電者迅速脫離電源,然後對症救治,做人工呼吸,做胸外按壓和處理外傷,牢記「迅速、就地、正確、堅持」的八字方針。
防止觸電事故的保護裝置:
1、 保護接地
保護接地是為了防止電氣設備絕緣損壞時人體遭受觸電危險,而在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或構架等與接地體之間所作的良好的連接;保護接地適用於中性點不接地的低電網中,採用保護接地,僅能減輕觸電的危險程度,但不能完全保證人身安全。
2、 保護接零
為防止人身因電氣設備絕緣損壞而遭受觸電,將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與電網的零線(變壓器中性點)相連接,稱為保護接零;保護接零適用於三相四線制中性點直接接地的低壓電力系統中。
對於採用保護接零系統要求:
①零線上不能裝熔斷器和斷路器,以防止零線迴路斷開時,零線出現相電壓而引起的觸電事故;
②在同一低壓電網中,不允許將一部分電氣設備採用保護接地,而另一部分電氣設備採用保護接零;
③在接三眼插座時,不準將插座上接電源零線的孔同接地線的孔串接;正確的接法是接電源零線的孔同接地的孔分別用導線接到零線上;
④除中性點必須良好接地外,還必須將零線重復接地。
3、 工作接地
將電力系統中某一點直接或經特殊設備與地作金屬連接,稱為工作接地。工作接地可降低人體的接觸電壓、迅速切斷電源、降低電氣設備和輸電線路的絕緣水平、滿足電氣設備運行中的特殊需要。
4、 漏電保護器
它的作用就是防止電氣設備和線路等漏電引起人身觸電事故,也可用來防止由於設備漏電引起的火災事故以及用來監視或切除一相接地故障,並且在設備漏電、外殼呈現危險的對地電壓時自動切斷電源。
⑹ 哪些措施可以防止觸電事故發生
防止觸電的安全措施及對策防止觸電安全措施必須堅持「三到位」原則,即思想到位、行動到位、措施到位。3.1、電業職工在檢修用電設備時,一定遵循《電業安全工作規程》,對10KV及以上設備檢修時,必須採取保證安全的組織措施。即:執行工作票制度、工作許可制度、工作間斷制度、工作終結和恢復送電制度;必須採取保證安全的技術措施。即:停電、驗電、裝設接地線、懸掛標示牌和裝設遮欄。3.2、電業職工在檢修低壓電器設備時,應按照《農村低壓電器工作規程》操作。特殊情況需帶電工作者,工作人員應穿戴合格的絕緣靴和絕緣手套,使用絕緣手柄的工具,穿長袖衣服,戴安全帽。3.3、對臨時用電應達到安全要求,對移動用電要經常檢查電線、插頭、插座、外殼接地等。對使用的行燈必須保證安全電壓36V以下,禁止使用220V照明燈作為行燈。提倡安裝一、二、三級保護器,並達到「三率」要求。3.4、農村季節性用電很突出,在田間排灌,在場里脫粒,經常發現有掛鉤線、地爬線、破皮線,有的刀閘不使用合格熔絲,這些違章都是事故隱患。針對這些情況首先是宣傳教育,使農民群眾認識到違章用電的危害。其次是利用電力稽查人員,對違章用電進行查處,最大限度的杜絕和減少違章用電的發生。確保不發生或少發生觸電事故。3.5、學會和掌握觸電急救法。發生觸電事故,應是觸電者迅速脫離電源,然後對症救治,做人工呼吸,做胸外按壓和處理外傷,牢記「迅速、就地、正確、堅持」的八字方針。
⑺ 電力工人在進行帶電作業時,有哪些保障措施防止觸電呢
主要採取以下一些措施保護自己,他們身穿著防觸電服,穿防觸電鞋,戴防觸電手套。另外他們熟練掌握著安全規,如在停送電時,都是兩人操作。
⑻ 怎樣防止觸電
防止觸電的常用技術措施要有:絕緣、屏護、間隔、接地、接零、加裝漏電保護裝置和使用安全電壓等。在完善技術措施的前提下,還要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從而最大限度地避免觸電事故的發生。
1.認真學習安全用電知識,提高自己防範觸電的能力。注意電氣安全距離,不進入已標識電氣危險標志的場所。不亂動、亂摸電器設備,特別是當人體出汗或手腳潮濕時,不要操作電器設備。
2.發生電氣設備故障時,不要自行拆卸,要找持有電工操作證的電工修理。公共用電設備或高壓線路出現故障時,要打報警電話請電力部門處理。
3.按設計規范和操作規范施工,保證安裝質量。不用質量低劣、破舊損壞的電線和電器設備。
4.電器設備一定要有保護接零和保護接地裝置。並經常進行檢查,確保其安全可靠。
5.根據線路安全載流量配置設備和導線,不任意增加負荷,防止過流發熱而引起短路、漏電。更換線路保險絲時不要隨意加大規格,更不要用其他金屬絲代替。
6.修理電器設備和移動電器設備時,要完全斷電,在醒目位置懸掛「禁止合閘,有人工作」的安全標示牌。未經驗電的設備和線路一律認為有電。帶電容的設備要先放電,可移動的設備要防止拉斷電線。
7.使用中經常接觸的配電箱、配電盤、閘刀、按鈕、插座、導線等要完好無損。絕緣老化、損壞的要及時更換。
8.機床工作燈、手提臨時照明燈,要使用不超過36伏的安全電壓。
9.雷雨天應遠離高壓電桿、鐵塔和避雷針。避雷針要完好無損,並定期進行檢測。
10.各項施工中要避開高壓線的保護距離。2004年4月8日,廣東揭陽石某公司20多人抬鐵架時觸到空中的萬伏高壓電線,導致12人死亡。此類血的教訓一定要牢記。
11.高壓線落地時要離開接地點至少20米,如已在20米之內,要並足或單足跳離20米以外,防止跨步電壓觸電。
12.發生電器火災時,應立即切斷電源,用黃砂、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切不可用水或泡沫滅火器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