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服裝搭配 > 進出西餐廳戴怎樣的手套

進出西餐廳戴怎樣的手套

發布時間:2022-07-21 09:20:24

1. 西餐的基礎知識

關於西餐廳的服務禮儀還有餐具的擺放和使用.還有西餐的來源,以及注意事項,西餐廳服務員的一些相關的要求
中餐禮儀和吃西餐禮儀完全不同,西餐禮儀講究實用,中餐里提倡傳統,西餐禮儀講究的是和諧,中餐禮儀講究的是如何吃的實惠,這些都是組成禮儀知識的有機整體. 參加西餐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一:應等全體客人面前都上了菜,女主人示意後才開始用餐。在女主人拿起她的勺子或叉子以前,客人不得食用任何一道菜。這是美國人的習慣,同歐洲有些國家不同。 二:餐巾應鋪在膝上。如果餐巾較大,應雙疊放在腿上;如果較小,可以全部打開。餐巾雖然也可以圍在頸上或系在胸前,但顯得不大方,所以最好不這樣做。可用餐巾的一角擦去嘴上或手指上的油漬,但絕不可用餐巾揩拭餐具。 三:進餐時身體要坐正,不可過於向前傾斜,也不要把兩臂橫放在桌上,以免碰撞旁邊的客人。 四:使用刀叉時,應右手用刀,左手用叉。只用叉時,可用右手拿。使用刀時,不要將刀刃向外。更不要用刀送食物入口。切肉應避免刀切在瓷盤上發出響聲。吃面條時,可以用叉捲起來吃,不要挑。中途放下刀叉,應將刀叉呈「八」字形分別放在盤子上。如果把刀叉放在一起,表示用餐完畢。 五:取麵包應該用手去拿,然後放在旁邊的小碟中或大盤的邊沿上,絕不要用叉子去叉麵包。取黃油應用黃油刀,而不要用個人的刀子。黃油取出要放在旁邊的小碟里,不要直接往麵包上抹。不要用刀切麵包,也不要把整片麵包塗上黃油,而應該一次扯下一小塊,吃一塊塗一塊。 六:吃色拉時只能用叉子。應用右手拿叉,叉尖朝上。如果上色拉的同時也上了麵包、餅乾的話,可以用左手拿一小塊麵包或餅干,幫著把色拉推上叉子。 七:吃魚時可以用左手拿著麵包,右手拿著刀子,把刺撥開。已經人口的肉骨或魚刺,不要直接吐入盤中,而要用叉接住後輕輕放人盤中,或者盡可能不引入注意地用手取出,放在盤子的邊沿上,不能扔在桌上或地下。水果核也應先吐在手心裡,再放入盤中。 八:要喝水時,應把口中的食物先咽下去。不要用水沖嘴裡的食物。用玻璃杯喝水時,要注意先擦去嘴上的油漬,以免弄臟杯子。 九:進餐時不要將碗碟揣起來。喝湯可以將盤子傾斜,然後用湯匙取食。喝茶或喝咖啡不要把湯匙放在杯子里。 十:吃飯,特別是喝湯,不要發出響聲。咀嚼時應該閉嘴。 十一:不要在餐桌前擤鼻涕或打嗝。如果打噴嚏或咳嗽,應向周圍的人道對不起。 十二:在飯桌上不要剔牙。如果有東西塞了牙非取出不可,應用餐巾將嘴遮住,最好等沒有別人在場時再取出。 十三:進餐時,始終保持沉默是不禮貌的,應該同身旁的人有所交談。但是在咀嚼食物時不要講話。即使有人同你講話,也應咽下口中食物後再回答。談話時可以不放下刀叉,但不可拿著刀叉在空中搖晃。 十四:在餐桌上,一路的食物都應用刀叉去取。只有芹菜、小蘿卜、青果、水果、干點心、乾果、糖果、炸土豆片、玉米、田雞腿和麵包等可以用手拿著吃。 十五::當侍者依次為客人上菜時,走到你的左邊,才輪到你取菜。如果侍者站在你右邊,就不要取,那是輪到你右邊的客人取菜。取菜時,最好每樣都取一點,這樣會令女主人愉快。如果實在不喜歡吃某種菜,也可以說:「謝謝你,不要了。」 十六:當女主人要為你添菜時。你可以將盤子連同放在上面的刀叉一起傳遞給她或者交給服務員。如果她不問你,你就不能主動要求添菜,那樣做很不禮貌。 十七:餐桌上有些食品,如麵包、黃油、果醬、泡菜、乾果、糖果等,應待女主人提議方可取食。大家輪流取食品時,男客人應請他身旁的女客人先取,或者問她是否願意讓你代取一些。進餐時,不能越過他人面前取食物。如需要某種東西時,應在別人背後傳遞。 十八:用餐畢,客人應等女主人從座位上站起後,再一起隨著離席。在進餐中或宴會結束前離席都不禮貌。起立後,男賓應幫助婦女把椅子歸回原處。餐巾放在桌上,不要照原來的樣子折好,除非主人請你留下吃下頓飯。 以上就是吃西餐禮儀的禮儀知識. 來源:禮儀無憂 文明禮儀
1、入座有講究: 最得體的入座方式是從左側入座。當椅子被拉開後,身體在幾乎要碰到桌子的距離站直,領位者會把椅子推進來,腿彎碰到後面的椅子時,就可以坐下來了。用餐時,上臂和背部要靠到椅背,腹部和桌子保持約一個拳頭的距離。兩腳交叉的坐姿最好避免。 2、如何使用餐巾: 點完菜後,在前菜送來前的這段時間把餐巾打開,往內摺三分之一,讓三分之二平鋪在腿上,蓋住膝蓋以上的雙腿部分。最好不要把餐巾塞入領口。 3、刀、叉的使用方式 :吃肉菜時,英國人左手拿叉,叉尖朝下,把肉紮起來,送入口中,如果是燒爛的蔬菜,就用餐刀把菜撥到餐叉上,送入口中,美國人用同樣的方法切肉,然後右手放下餐刀,換用餐叉,叉,叉尖朝上,插到肉的下面,不用餐刀,把肉鏟起來,送入口中,吃燒爛的蔬菜也是這樣鏟起來吃。吃飯時,利用叉子的背面舀起來吃雖然不是違反餐桌的禮儀,不過看來起的確是不怎麼雅觀。 4、如何擺置刀與叉 :用餐中為八字形,如果在用餐中途暫時休息片刻,可將刀叉分話盤中,刀頭與叉尖相對成」一」字形或」八」字形,刀叉朝向自己,表示還是繼續吃。如是是談話,可以拿著刀叉,無須放下,但若需是作手勢時,就應放下刀叉,千萬不可手執刀叉在空中揮舞搖晃。應當注意,不管任何時候,都不可將刀叉的一端放在盤上,另一端放在桌上。 刀與叉除了將料理切開送入口中之外,還有另一項非常重要的功用。刀叉的擺置方式傳達出「用餐中」或是「結束用餐」之訊息。特別要注意的是刀刃側必須面向自己。用餐結束的擺置方式有兩種:用餐結束後中,可將叉子的下面向上,刀子的刀刃側 向內與叉子並攏,平行放置於餐盤上。 5、刀與叉的拿法 :兩只一組使用刀、叉為正式的用法右手拿刀,左手拿叉,與筷子同樣的是以兩只為一組,刀用來切割食物,叉用於送食物入口。應該注意的是,千萬別用刀取食物送入嘴裡。

2. 西餐禮儀細節

1。就餐前與各位在座嘉賓交談時,雙手應該怎樣放置?是否可以長時間雙手交叉?參加各種涉外活動,進入室內場所均應摘去帽子和手套,脫掉大衣、風雨衣等送入存衣處。西方婦女的紗手套、紗面罩、帽子、披肩、短外套等,作為服裝的一部分允許在室內穿戴。在室內外,一般不要戴黑色眼鏡。有限疾須戴有色眼鏡時,應向客人或主人說明,並在握手、交談時將跟鏡摘下,離別時再戴上。涉外交往中,在與外商談話時表情要自然,語言和氣親切,表達得體。談話時可適當做些手勢,但動作不要過大,更不要手舞足蹈,用手指點人。談話時的距離要適中,太遠太近均不適合,不要拖拖拉拉、拍拍打打。在交際場合中,一般是在相互介紹和會面時握手;遇見朋友先打招呼,然後相互握手,寒喧致意;關系親切的則邊握手邊問候,甚至兩人雙手長時間握在一起;在一般情況下,握一下即可,不必用力。但年輕者對年長者、身份低者對身份高者時應稍稍欠身,雙手握住對方的手,以示尊敬。男子與婦女握手時,應只輕輕握一下婦女的手指部分。握手也有先後順序,應由主人、年長者、身份高者、婦女先伸手,客人、年輕者、身份低者見面先問候,待對方仲出手後再握。多人同時擂手,切忌交叉進行,應等別人握手完畢後再伸手。男子在握手前應先脫下手套,摘下帽子。握手時應雙目注視對方,微笑致意。此外,有些國家還有一些傳統的見面禮節,如在東南亞信仰佛的國家見面時雙手合什致意;日本人行鞠躬孔;我國傳統的拱手 行禮。這些禮節在一些場合也可使用。公共場合遠距離遇到相識的人,一般舉起右手打招呼並點頭致意,也可脫帽致意。與相識者在同一場合多次見面,只點頭致意即可;對一面之交的朋友或不相識者,在社交場合均可點頭或微笑致意。參加別人談話要先打招呼,別人在個別談話時,不要湊前旁聽;有事需與某人談話,可待別人談完;有人主動與自己說話,應樂於交談;發現有人慾與自己談話,可主動詢問;第三者參與談話,應以握手、點頭或微笑表示歡迎;若談話中有急事需離開,應向對方打招呼,表示歉意。談話時若超過三人,應不時與在場所有人攀談幾句,不要同個別人只談雙方知道的事情,而冷落其他人。如果所談的問題不便讓其他人知道,可另約機會。在交際場合,自己講話要給別人發表意見的機會,另一方面、在別人講話時,也應適時發表個人的看法。對於對方談到的不便談論的問題,不應輕易表態,可轉移話題。要善於聆聽對方的講話,不要輕易打斷,不提與談話內容無關的問題。在相互交談時,應目光注視對方,以示專心。別人講話不要左顧右盼、心不在焉、或注視別處、老看手錶等做出不耐煩的樣子,或做伸懶腰、玩東西等漫不經心的動作。2。餐巾是否可以系在領口防止弄臟上衣?餐巾要放在腿上從餐桌上拿起餐巾,先對折,再將褶線朝向自己,攤在腿上。絕不能把餐巾抖開,如圍兜般圍在子上,或塞在領口。而把餐巾的一角塞進口眼或腰帶里,也是錯誤的方法。假如衣服的質地較滑,餐巾容易滑落,那應該以較不醒目的方法,將餐巾的一角塞進腰帶里,或左右兩端塞在大腿下。餐巾是用來擦拭嘴巴餐巾當然是為了預防調味汁滴落,弄臟衣物。但是,最主要的還是用來擦拭嘴巴。吃了油膩的食物後滿嘴油漬,若以這副尊容與人說話,委實不雅。況且喝酒時還會把油漬留在玻璃杯上,更是難看。至於口紅也是同樣要用餐巾略擦一擦,避免唇印沾在酒杯上。餐巾用畢無須折疊整齊用餐完畢要站起來,首先將腿上的餐巾拿起,隨意疊好,再把餐巾放在餐桌的左側,然後起身離座。如果站起來後才甩動或折疊餐巾,就不合乎禮節了。餐巾用完後無須折疊得太過整齊,但也不能隨便搓成一團。如有主賓或長輩在座,一定要等他們拿起餐巾折疊時才能跟著動作。 中途暫時離席時,須讓餐巾從餐桌上垂下一角宴席中最好避免中途離席。非暫時離席時,許多人會把餐巾疊好放在椅子上,這種處理方式並沒有錯,因為餐巾擺放在桌上容易被誤會已經離席。其實,最理想的方式是用盤子或刀子壓住餐巾的一角,讓它從桌沿垂下,當然臟的那一面朝內側才雅觀。
3。談論重要話題時敬酒應當怎麼敬?以500ml大紅酒杯為例,酒杯應當舉多高,以什麼為基準?請人斟酒時,客人將酒杯置於桌面即可,如果不想再續酒,只須用手輕搖杯沿或掩杯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喝酒前應用餐巾抹去嘴角上油漬,以免有礙觀瞻,且影響對酒香味的感覺。 西方各國的宴會敬酒一般選擇在主菜吃完、甜菜未上之間。敬酒時將杯子高舉齊眼,並注視對方,且最少要喝一口酒,以示敬意。 我國在酒宴上常有勸酒的習慣,而世界上不少國家卻以此為忌,對此,我們應酌情處理。4。在就餐時若被外來旁人打攪應該怎麼樣處理?宴會進行中,由於不慎,發生異常情況,應沉著不必著急。可輕輕向鄰座(或向主人)說一聲「對不起」。需要中途離席時,跟同桌的人招唿一聲是絕對必要的,而男士也應該起身表示禮貌,甚至如離開的是隔座的長輩或女士,還必須幫忙拖拉座位。 5。餐前可否相互介紹遞送名片呢? 東方人非常重視遞送名片的禮儀。遞送時不但應面對遞送的對象,必要時還可以站立欠身,並且盡可能雙手遞送,名片上的文字朝向對方。如果對方是外國人,還應將外文字面朝上。 收到名片要先詳細輕聲閱讀,必要時重復或者贊頌一下其中部分內容,然後恭敬地放入名片夾、筆記本或錢夾中,或者順序排放在桌面上,以便使用。避免將名片隨意扔在桌面,或放入後褲兜。 西方人遞送名片要相對隨便一些,可能會單手互換。

3. 吃西餐有那些禮儀舉止上的要求

吃西餐時,尤其是參加正式的西餐宴會時,禮儀方面的要求既繁多,又嚴格。扼要而論,一般人在吃西餐時,須謹記的禮儀要求,統共有如下四條。

1、舉止高雅

由於正統的西餐禮儀出自古代宮廷,並且相沿以久,故此其程式化的規定極多。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求用餐者嚴格約束個人舉止。力求使之高雅動人。所以有人曾說:吃中餐,主要是吃美味佳餚。而吃西餐,則主要是在「吃」風度和氣氛。

對國人而言,在用餐時要檢點個人舉止,重點是要注意在下述諸方面表現良好。

(1)進食禁聲

用餐之際,不論有意還是無意,吃東西還是喝東西,絕對都不要弄出聲來,更不要搞得鏗鏘作響。西方人認為,唯獨缺乏教養者,才會在進食時出聲作響。

(2)防止異響

除用餐而外,體內的任何聲響,不管是咳嗽、打噴嚏,還是打嗝、放屁,都應自覺控制,不要當眾出醜。另外,在就座、用餐時,也不要把座椅、餐桌、餐具弄出怪異之聲來。

(3)慎用餐具

在用餐時,務必要正確使用各種餐具,不懂可以現場觀摩他人,尤其是女主人的做法,不要貽笑大方。不要把餐具用作他用,尤其是不要以之相互敲擊,或指點別人。

(4)正襟危坐

就座時,應從左側進入,並使身體與餐桌保持兩拳左右的距離。上身要呈挺拔之態,不要東倒西歪。雙手不要支在桌上,或藏於桌下,而應扶住桌沿。雙腿切勿亂伸,別忘了自己的對面與兩側皆為異性。

(5)吃相干凈

在用餐時,要維護環境衛生。並注意個人衛生。不要吃得自己「四處開花」,身上、臉上到處「留痕」,也不要把餐盤、餐桌和地面上弄得一塌糊塗。

2、衣著考究

在吃西餐時,特別是在赴宴時,西方人非常講究個人的穿著打扮。若是不諳此道,或明知故犯,既會為人輕視,也會失禮於人。

根據用餐規模、檔次的不同,用餐時的衣著也不盡相同。大體上說,可有禮服、正裝、便裝之分。

(1)禮服

西式的禮服,男裝為黑色燕尾服,扎領結;女裝則為拖地袒胸長裙,並配長統薄紗手套。其他國家的人士,可以本民族的盛裝,如我國的中山裝、旗袍,代替西式禮服。目前,在隆重的宴會上,往往要求穿禮服。

(2)正裝

在普通的宴會上,通常要求穿正裝。在一般情況下,正裝指的是深色,特別是黑色或藏藍色的套裝或套裙。要注意的是,男裝不要色彩過淡、過艷,女裝則切勿過短、過小。

(3)便裝

在一般性的聚餐時,可以穿便裝。這里所謂的便裝,是有嚴格界定的。即,男士可穿淺色西裝,或僅穿單件的西裝上衣。女士則可以穿時裝,或是以長西褲代替裙裝。但是,絕對不能隨心所欲地亂穿一通。

不管穿什麼服裝,在用餐時都不允許當眾整理衣飾,例如,不準脫外套、換衣服、松領帶、解腰帶、拉襪子、脫鞋子,等等。

3、尊重婦女

如果,中餐禮儀講究尊重長者的話,那麼則完全可以說,尊重婦女是西裝禮儀的一大特點。西裝禮儀里所講的尊重婦女,並非片上談兵,而是廣泛地融入了可操作層次。

通常,尊重婦女這一要求,主要體現於下列三個方面。

(1)禮待女主人

已經指出,在西餐宴請活動中,女主人往往處於「第一順序」。其具體表現是:女主人要坐主位,由女主人「宣布」用餐開始或結束,等等。用西餐時,讓女主人忙裡忙外,到處張羅,甚至難以入席的情況,是絕對見不到的。

(2)照顧女賓客

在吃西餐時,不論是否相識,男士都有扮演「護花使者」的義務,要處處積極、主動地對女士多加照顧。比如,在用餐之前,要幫助其存外套,或尋位就座。在用餐期間,要幫助女士取菜,拿調味品,並陪其交談。等等。

(3)不用女侍者

正規的西餐館里,絕對講究「女尊男卑」,所以在那裡只能見到清一色的男侍迎來送往,忙忙碌碌,卻絕對難以見到一名女侍。根據傳統,西餐館是概不使用女侍的。

4、積極交際

參與西餐宴會,除了品嘗美食之外,不要忘記進行適當的交際活動。根據西餐禮儀,西餐宴會的主旨,就是促進人們的社交活動。

(1)賓主交際

應邀赴宴時,不要忘記抽空向主人致意,並且最好找一個時候與其敘一敘舊,聯絡聯絡感情。不要吃了就走,不把主人放在眼裡。

(2)來賓之際

在用餐時,中餐禮儀不提倡多講話,西餐禮儀卻要求人們非談幾句不可。不僅要與老朋友寒暄,還要借機多交一些新朋友。不要只吃不說,或是只找老朋友、年輕貌美的異性交談,而對其他人不置一詞。與周圍之人都交談上幾句,才比較理智。

4. 吃西餐的基本禮儀是什麼〉

第一章 西餐禮儀

第一節 西餐的一般禮儀

吃的禮節,不同的國家或文化常存在著許多差異,你認為挺禮貌的舉動,如代客夾菜、勸酒,歐洲人可能感到很不文雅;僅管有許多不同,但還是有許多規則是大多數國家通用的禮節。有一種說法,不懂得吃西餐的禮儀,就不算是正宗的現代人。

一、預定飯店或接受赴宴邀請

提早預約餐廳。越高檔的飯店越需要事先預約。預約時,不僅要說清人數和時間,也要表明是否要吸煙區或視野良好的座位。如果是生日或其它特別的日子,可以告知宴會的目的和預算。在預定時間內到達,是基本的禮貌。

接受他人邀請時,應盡早回復。接到請柬後應盡快答復,這是最起碼的禮節,特別是指定了席位的宴會,如不及早告知你將缺席,主辦方面來不及補充人員,造成席位的空缺,既不禮貌,又很浪費。現在一般採用電話答復,簡單快捷。用書信的形式,婉轉地說明一下不能出席的理由則更好。

二、 著裝

吃飯時穿著得體、整潔是歐美人的常識。去高檔的餐廳,男士要穿著整潔的上衣和皮鞋;女士要穿套裝和有跟的鞋子。如果指定穿正式服裝的話,男士必須打領帶。再昂貴的休閑服,也不能隨意穿著上餐廳。此外最重要的是手一定要保持干凈,指甲修剪整齊。進餐過程中,不要解開紐扣或當眾脫衣。如主人請客人寬衣,男客人可將外衣脫下搭在椅背上,不要將外衣或隨身攜帶的物品放在餐台上。

三、入座

進入西餐廳後,需由侍應帶領入坐,不可冒然入位。最得體的入座方式是從左側入座。當椅子被拉開後,身體在幾乎要碰到桌子的距離站直,領位者會把椅子推進來,腿彎碰到後面的椅子時,就可以坐下來。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不可蹺足。不可在進餐時中途退席。如有事確需離開應向左右的客人小聲打招呼。用餐時,坐姿端正,背挺直,脖子伸長。上臂和背部要靠到椅背,腹部和桌子保持約一個拳頭的距離,兩腳交叉的坐姿最好避免。記得要抬頭挺胸著吃,在把面前的食物送進口中時,要以食物就口,而非彎下腰以口去就食物。

四、餐巾

西餐餐巾一般用布,餐巾布方正平整,色彩素雅。經常放在膝上,在重禮節場合也可以放在胸前,平時的輕松場合還可以放在桌上,其中一個餐巾角正對胸前,並用碗碟壓住。餐巾布可以用來擦嘴或擦手,對角線迭成三角形狀,或平行迭成長方形狀,拭擦時臉孔朝下,以餐巾的一角輕按幾下。污漬應全部擦在裡面,外表看上去一直是整潔的。若餐巾臟得厲害,請侍者重新更換一條。離開席位時,即使是暫時離開,也應該取下餐巾布隨意迭成方塊或三角形放在自己的座位上。暗示用餐結束,可將餐巾放在餐桌上。一定要注意這方面,否則在你中途去洗手間時將餐巾放在桌子上,等你回來待者可能已經把你還未吃完的菜收走了呢!

用餐巾過程中,千萬要注意不要有如下失禮之舉:

1. 不要當成圍兜般(塞)在衣領或褲頭。

2. 不要用餐巾擦拭餐具、桌子,會有看不起主人家之意。

3. 不要用餐巾拭抹口紅、鼻涕或吐痰,不要用餐巾擦眼鏡、抹汗,應改用自己的手帕。

4. 不要在離席時將餐巾布掉落在地上。

5. 不要把餐巾布用得污跡斑斑或者是皺皺巴巴。

6. 不要將吃剩食物放到餐巾布上。

五、取食

取食時不要站立起來,坐著拿不到的食物應請別人傳遞。有時主人勸客人添菜,如有胃口,添菜不算失禮,相反主人會引以為榮。對自己不願吃的食物也應要一點放在盤中,以示禮貌。當參加西式自助餐時, 別一次就把食物堆滿整個盤子。盤子上滿滿的食物讓人看起來認為你非常貪得無厭。每次拿少一點,不夠再去。

六、招呼侍者

在一流餐廳里,客人除了吃以外,諸如倒酒、整理餐具、撿起掉在地上的刀叉等事,都應讓侍者去做。侍者會經常注意客人的需要。若需要服務,可用眼神向他示意或微微把手抬高,侍者會馬上過來。在國外,進餐時侍者會來問:"How is everything?" 如果沒有問題,可用 "Good"來表達滿意。如果對服務滿意,想付小費時,可用簽帳卡支付,即在帳單上寫下含小費在內的總額再簽名。最後別忘記口頭致謝。

七、其它

在餐廳吃飯時就要享受美食和社交的樂趣,沉默地各吃各的會很奇怪。所以進餐時應與左右客人交談,不要只同幾個熟人交談左右客人如不認識,可先自我介紹。別人講話不可搭嘴插話。音量要小心保持對方能聽見的程度,別影響到鄰桌。切忌大聲喧嘩。

在高級餐廳中,別使用大哥大。必要時也要長話短說,否則就應該暫時離開到外面講。女士們則切記補妝要到化妝室,別在餐桌上就梳頭發或補起妝來,那是非常不禮貌的。在進餐尚未全部結束時,不可抽煙,直到上咖啡表示用餐結束時方可。如在左右有女客人,應有禮貌地詢問一聲「您不介意吧!」

吃東西時別把盤子拿起來,甚至於在吃東西時用手持著盤也是不禮貌的。吃完面前的食物後,也記得別把盤子推開。不要把東西吐在桌上。吃到壞的食物非吐出來不可時,也別吐在盤子里,最好在別人不注意時,吐在餐巾上包起來,並要求更換一塊新的桌巾。用餐時打嗝是最大的禁忌,萬一發生此種情況,應立即向周圍的人道歉。就餐時不可狼吞虎咽。每次送入口中的食物不宜過多,咀嚼食物時,記得把尊口閉上,而且別說話,在大多數的文化中,都會認為讓對方看見你滿嘴的食物是非常粗俗的表現。打噴嚏時,轉過臉,用餐巾遮住嘴巴,然後說:"Excuse me"。

赴家宴時,在女主人拿起她的匙子或叉子以前,客人不得食用任何一道菜。女主人通常要等到每位客人都拿到菜後才開始。她不會像中國習慣那樣,請你先吃。當她拿起匙或叉時,那就意味著大家也可以那樣做了。

吃西餐在很大程序上講是在吃情調:一般的西餐廳都很別致,高雅,即使小館子也各具特色,或古典,或現代,或前衛,不拘一格,廳堂內的綠色植物,藝術氣質的牆磚和壁燈,使人恍惚身處異邦,舒適、溫暖,讓人放鬆陶醉。高級飯店更有華美的大理石的壁爐、熠熠閃光的水晶燈、銀色的燭台、美艷的鮮花,繽紛的美酒,抒情的薩克風,再加上人們優雅迷人的舉止,這本身就是一幅動人的油畫。為了您在初嘗西餐時舉止更加嫻熟,費些力氣熟悉一下這些進餐禮儀,還是非常值得的。

——摘自其他網站,僅供參考。

5. 西餐有什麼禮儀要注意的

說個實話,西餐這個東西未必合我們每個人的口味。我老婆有一次私下就跟我發表過感慨,說吃西餐啊,吃的是形式,內容上不足掛齒。她跟我她說我跟你吃西餐,我從來沒吃飽過。點著紅紅的蠟燭,鋪著白白的餐巾,拿著銀質的刀叉,吃的東西半生不熟,沒吃飽過。即便這樣,她發表一個誠實的感受,可是有的時候你到人家那兒吃飯,比如你跟外商在一塊兒談事,他請你吃西餐,你是沒有辦法迴避。你到國外去有些地方你找中餐,他做得也不地道,往往還很貴,這樣的話就有西餐禮儀問題了。

首先我要來簡單說說什麼是西餐。嚴格地講,西餐這個提法是不太嚴謹的,你很難把西餐是什麼說清楚。我們只能這樣講,所謂西餐是指的對西方國家餐飲的一種統稱,其基本特點是要用刀叉進食。用餐方式實際上是有三大類別,第一大類別我們稱為東方型,就是拿筷子。中國人,日本人,韓國人,寮國人他用筷子吃東西,當然有的筷子和筷子還有不同。比如你要去過韓國你會發現,韓國的筷子一般是金屬的,而且比較扁,帶尖,因為他吃燒烤,那個東西可以叉食,半個叉子。我們這兒是方方的圓圓的,我是講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我們東方形態一般就是用筷子吃東西。另外一個類型,我們可以稱為印度、阿拉伯人的類型。他們那個特點是什麼呢?是不用餐具,用手直接取食,一般的特點就是用右手把要進嘴的東西把它撮放到一塊兒,然後放到嘴裡去,必要的話有洗手缽,把手指頭在裡面涮洗。像這種情況我們也見得多了,也不會少見多怪,看不慣了,但是若干年以前不行。我記得若干若干年之前剛改革開放,那時候少見它就多怪,我跟幾個同事吃印度菜去了,好嘛,一上桌,人家就把洗手缽,每個人前面一小碟子,淺淺的,銀質的那個盤子,有一半是水,很清澈的,上面放著檸檬的切片和玫瑰的花瓣,很好看,高檔菜館。我們一個老兄就發言了,老外還是比較會吃,沒吃就給喝高湯,咋整,沒辦法,我們只能陪著他整,一人喝了一碗洗手水。因為他是主賓,你還不能讓主賓丟人你能說他嗎,你說你傻冒,你不能說,你只能陪著他,捨命陪君子,我記憶猶新,這20多年過去了,我還忘不了這事,跟人家喝了一碗洗手水,好在還沒洗,它是這樣的特點。另外就是西方國家的,它的特點運用刀叉去取食。但是嚴格地講,英國菜、俄羅斯菜、法國菜,義大利菜,西班牙菜它還是有很大區別的,不過在中國人的眼裡差不多,所以我們稱為西餐。

西餐禮儀它涉及的面非常多,比如進餐的順序有講究。西餐跟中餐有一條很大的不同,中餐往往是一桌,給你上滿了,西餐是吃一道上一道,吃一道上一道,吃一道上一道的,所以點菜的順序有講究。再者餐具的擺放和使用有講究,你不能亂來,當然我有一個朋友也跟我說,說吃西餐最爽的做法用筷子,這實際上不可能。再者餐桌上舉止有講究,譬如,吃西餐一般那個手,我上次講了手是不能放在桌下去的,它男女交叉排列。比如西餐一般是長桌,我是位先生,我的對面和兩側肯定都是美女,而且外國人的習慣,他為了多交朋友,廣結善緣,他習慣把不認識的人排在一塊兒,讓大家交流去認識,老把熟人放一塊兒這也麻煩了。明白手不能放到下面的原因了吧?那你手放在下面就麻煩了,你說你抓癢癢去了,萬一抓錯了地方呢?你的手。吃西餐的話兩個手要像我現在這樣的,要放在檯子上面,不能放下面,你放下面有時候也不好看。它有非常認真的講究。

那麼在西餐的餐桌禮儀中還有一點是比較重要的,就是餐桌上的交際是有講究的。比如你跟誰說話,你說什麼話,你先跟誰說話,後跟誰說話都有講究。比如你要去過正規的西餐廳你會發現正規的西餐廳跟中餐廳有一點截然的不同,什麼地方不同呢?你見不到現場服務的女服務生,女服務生頂多是在那買單的,結帳的,領位的,但是端盤子端菜的他都是男人。因為西餐是講女士優先,男人幹活,女人管吃,所以你要去參加一個家宴的西餐宴會的話,你要是一個有良好教養的男士,你首先應該致意的就是女主人,夫人好。如果這個女主人親自下手做羹湯,為你做飯的話,你還得贊美一下這個菜燒得很好吃。不管真好吃,假好吃,都得說好吃,這是對女主人的尊重也是對她全家的尊重,我剛才講這些問題你要不注意它就出麻煩了,我給你講兩個笑話。

大概是十幾年以前,有一次跟一個女孩子去吃西餐去了,當時是個公務活動,這個公務活動輪到我做東就請她,我說你吃中餐還是西餐,她告訴我吃西餐,行。到了一個位置上面,一個雅座,很幽靜的一個地方,女士優先一般要請女士點菜,菜單給她了,我當時還跟她說,我說你隨意,別客氣,你就點吧。當然我跟她是工作關系,不是情侶關系,所以人家點菜的話我不可能坐邊上的,更不能去看,否則人家該說我花錢捨不得了。她在那兒點菜,我在邊上就看看街景,因為臨窗,就看那個女孩倒挺熟練,點菜單挺快,就點了那麼幾個。當時服務生說了句話我沒太在意,服務生問,還要別的嗎?我誤會是認為她點的菜太便宜了,我說你就聽小姐的吧,她點什麼菜你就上什麼。按照一般西餐的規定,頭盤第一道菜十分鍾點菜以後就要上,然後吃完一道上一道,吃完一道上一道,好嘛,過了15分鍾都不見人影。我就出了門了,我們是個雅座,我問門口那個服務生,我說你給我找找人去,看菜為什麼沒來,好,跑去給我找了,一扭頭,他也沒了。我又走出去我把領班給找來,我說我的菜呢?他說我馬上給你找,一會兒他也沒了,最後我急了,我跑去找總經理去了,總經理不在,總經理秘書在,跟秘書把這事一說秘書也挺重視,說不可能啊,我說什麼不可能,我這一個大活人我騙你,我可是懂西餐的規矩的,你這個頭盤十分鍾上,你看現在快半個小時了。說那我給你找去吧,當時那個女孩子也很認真,穿著一個筒裙做奔跑狀,搞得我也不好意思再說什麼。她跑到操作間去了,不出來了,我這人脾氣不太好,我就拱進去了,一拱進去發現他們幾個人正在那兒扎堆聊著呢,一看見我進來那個小姐就問,說您真要嗎?態度不一樣了,好像比較自信了,不像對不起我的樣子了。我說當然要,我點的菜不要誰要?她說那就上。好傢伙,七個服務生排成一行給我上菜,而且那個高檔菜館每個菜都蓋著蓋,先放到我們面前把這個蓋同時揭開,我傻了,你知道那小姐點的什麼嗎?點了七份湯,她點了七份湯。因為當時我們吃的是個高檔的法國菜館,菜單全是法文,明白嗎?我們那個菜單上面,那個小姐點菜時她倒是好心,她幫我省錢來著,菜單我們講西餐是湯在前面,價錢相對便宜一點,據後來她告訴我她怎麼一個點法,她反正就是認識阿拉伯數字,撿便宜點,13579點單數,給我整了七份湯,你說七份湯我怎麼喝,咱渴了一人喝倆,總不能喝3.5。

當然我還見過更狠的。我有一個學生,男孩談女朋友,女朋友他們宿舍的女生打牙祭,起鬨,那個男孩是剛工作,記者,報社裡當記者,說你請我們吃飯吧,那個男孩說請,行啊,請到一個涉外酒店去了。先打了打保齡球,然後吃飯,女孩子就在那兒點,點了半天菜不上來,這個記者嘛,有時候就有點那個,耐不住氣,找人家總經理去了,我要的菜為什麼沒上?總經理找人一查已經上過了,他說活見了鬼了,我們三四個人在那兒坐著,難道我們騙吃嗎?沒上,盤兒都沒有,後來一問,還真上了。你知道點的什麼嗎?點了四首樂曲。它現場有演奏的,他們這兒他不懂外文,你不點他也演奏,你要點,你點什麼給你演奏什麼,它就出現點菜的問題了。

所以我跟別人開玩笑,我說你吃西餐也好,吃中餐也好,不認識的菜名沒聽說的事太多了。金教授我還別說吃西餐,吃中餐有時候你碰到的事,你都干不住。比如我有一次吃到一道菜叫做青龍過江,我覺得這菜挺雅緻,那年正好龍年,我說弄一個青龍過江,一上來一根大蔥在一個長條碗里,從這頭趴那頭,然後一盆湯,青龍過江。我還吃過一道菜叫母子重逢,什麼呢?一母雞肚子里一小雞,母子重逢。還有更狠的,手足情,一個雞腿、一個豬腿,手足情。倆腿,所以這個玩意你看你都看不出來,所以點菜它有時候有講究,中餐也好,西餐也好你要省事的話有三招教給你,第一招是什麼呢?第一招就是最省事的,你要不懂你緊跟。比如你身邊有一個人,比如你覺得金教授挺在行,金教授在邊上,金教授點了一個羅宋湯,點了一個裡脊,比如烤魚或者是牛排,然後再點了一個蔬菜色拉,那你最省事,跟他一樣,不會出錯,你不會出錯的,打群架要錯咱們一起錯,要錯大家全都錯那就不算錯,你要一錯你就糊塗了。第二個辦法是什麼?點套餐。經營型的菜館裡面它都有套餐,套餐不僅搭配合理,而且費用上比較省,對你不了解西餐的特點的人,這個是最省事的,你絕對不出錯。還有一個辦法就是你請人幫助了,你就別客氣了,請你周圍熟悉的人,長輩、專業人士來幫個忙,你別亂來,否則你弄巧成拙,它點菜有講究。

另外餐具的使用有講究,我再講一個我道聽途說的例子,據說是確有其事的。甲午海戰之後,當時中國是蒙受屈辱了,兵臨城下,滿清政府慈禧就派某一個高官到日本去談事去了,這某高官地位倒挺高,但是大概西餐這個東西很少碰到,不懂餐桌禮儀,他就犯一個錯誤。西餐的餐具是不能擦的,你別看餐具放在桌子上,放在餐巾邊上,它實際上是經過蒸的,蒸煮消毒的,它一般都是你看外國人用的洗碗櫃洗碗爐,它是蒸煮的,所以它一般而論,它這個餐具都是很乾凈的,所以你不能擦,如果你要在主人面前拿餐巾把這餐具擦一下,等於罵他,老子認為這玩意不幹凈你給我換,你有挑釁之嫌。這往往是兩家談生意,兩國關系不好,找事,借題發揮。當時我們派到日本談事這某高官,吃日本一個高官的請,這倆人是私交,但是兩國交兵各為其主,所以在談判桌上都是據理力爭的。中國當時國力不強,吃了敗仗,肯定是吃虧了,甲午海戰之後談這個事,我們是有損失的,這個高官他有氣,其實他當時不是生氣,他習慣動作,往那兒一坐,吃西餐把那刀叉拿過來就擦。對面那日本人就誤會了,認為他覺得自己不夠朋友,因為兩個人是朋友,他就告訴服務生,換。換了一副刀叉我們接著擦,然後換,接著擦,歷史記載,如是者七,就是連換七撥。這也是挺出洋相的事。所以有鑒於此,我下面要比較詳盡地跟各位來介紹一下相關的西餐禮儀。

首先我來講一講西餐的餐序,就是你點菜吃菜的順序。說實話沒有人在場的話你願意吃什麼吃什麼,但是比較正規的宴請這個西餐是有餐序的講究的。大體上分為正餐和便餐兩種類別,那麼我首先來跟各位說說正餐的講究。正餐一般來講,有這么幾道菜,第一道菜我們一般把它叫做頭盤或者叫頭盆,嚴格講這是開胃菜,比如以色拉類為主,有的時候還有什麼鵝肝醬,凍子,泥子這樣一些東西,但是我們中國人熟悉的頭盤主要是色拉,這個色拉有很多種,比如有蔬菜色拉,這比較清口的,有海鮮色拉,是比較名貴的,還有什錦色拉,混拌在一起的。除此之外這個頭盤還有泥子、凍子之類的東西。所謂泥子我打個比方,很多同志吃肯德基吃過那土豆泥吧,還有一些同志到西餐館吃過水果泥,把菠蘿、蘋果、梨給它磨成粘稠狀的東西,這個其實在西餐中它也是開胃菜,一般選一種就行了,還有就是凍子,打個比方皮凍以前吃過吧,孩子的果凍你見過吧,西餐有的時候它也把菜給它熬熟了之後做成凝固狀,凍子,它也是開胃菜,這是頭盆。頭盆一大特點比較清淡,比較爽口,幫助你打開胃口做好正餐的准備,所以嚴格講它不是菜,就是開始曲,前奏。

正餐西餐第二道,主角就要開始了,如果我們說前面是前奏的話,那下面就是序幕就開始了就是湯。西餐跟廣東菜有點相似,是先喝湯的,西餐這個湯也叫做開胃湯,不過這兒說個實話,我個人不明白西餐那湯為什麼叫開胃湯,我往往一喝就飽了,可是他們把它叫做開胃湯的。比如有三種類型,紅湯、清湯,白湯,紅湯我們北京人比較熟了,因為北京人過去比較喜歡吃老莫,莫斯科餐廳吃俄羅斯菜,俄羅斯菜裡面那個羅宋湯,就是俄羅斯紅菜湯。這是紅湯,瓊汁,圓白菜,紅蘿卜,西紅柿它在一塊兒做的,那種湯它比較酸甜,很多人喜歡喝。還有就是白湯,蘑菇湯,奶油湯,這在法國菜里比較常見的,還有就是清湯,它比較清淡的,湯。

第三,這個西餐吃完了頭盆吃完了湯之後,你注意,它都是菜,下面一個就是副菜,叫副菜。它菜分為主菜跟副菜的區別,這個副菜是什麼副菜一般是海鮮類的東西,一般叫白肉,你注意我這兒用的詞,白肉。白肉是什麼,就是魚肉和雞肉,因為魚肉和雞肉做熟了之後你注意了嗎?它是白色的,另外這個副菜吃完了就會是主菜,主菜一般特點是紅肉,就是牛肉、羊肉、豬肉,它做熟了之後它是紅色的,相對來講紅肉味比較濃,比較厚重,吃了之後耐飢耐餓,而白肉它比較單薄,屬於一個過渡的情況。一般來講,也可以不吃副菜,就是直接上來就吃主菜了。

接下來以後要吃什麼呢?就是吃甜品。冰淇淋,水果,乾果,堅果,鮮果以及什麼各種各樣的布丁,炸薯條,三明治,曲奇餅,烤餅這樣一些甜品,接下來最後結束曲是什麼呢?喝飲料,它一般喝什麼飲料呢?我們後面會專門有一講來談,它一般要喝咖啡或者喝白蘭地酒或者喝紅茶,幹嘛?化解油膩的,你想想這一大堆東西吃出來,多飽多撐啊,他要喝點什麼咖啡、紅茶、白蘭地這種烈酒之類來化解油膩。這是我講的是個正餐的順序。另外還有便餐,便餐就比較簡單,便餐一般是工作餐或者自己去點,便餐一般是什麼呢?頭盆,是要的,色拉類要要一個,湯要,一道主菜,一個甜品,有的時候甜品也可以不要,就是少了,這關於餐序我說一說。

西餐的餐具主要是刀、叉、匙,就是勺子,餐巾,像西餐桌上有些中餐桌常見的東西就沒有,比如牙簽就沒有,濕手巾就沒有。因為外國人把吃飯當社交活動,濕手巾你要去擦臉你的妝不就白畫了嗎?中餐有熱毛巾,擦一擦,很多人把汗抹一抹,西餐沒這回事。另外沒有牙簽,我曾經講過,當眾剔牙是一種不文明的舉止,破壞別人食慾,對自己來講比較醜陋,相貌猙獰,對別人來說倒胃口。所以你在西餐桌上別找牙簽,更別弄巧成拙拿刀剔牙去。那你也太狠了。

我下面簡單說說西餐的餐巾很有講究。一般來講你一定要養成一個經驗或者習慣,如果你參加正式宴請的話,女主人把餐巾鋪在腿上是宴會開始的標志。也就是我跟你講的餐巾的第一個作用,它可以暗示宴會的開始和結束,我們剛才講了,西方人講女士優先,西餐宴會上女主人是第一順序,女主人不坐,別人是不能坐的,誰要在女主人前面搶坐誰就是一個餓死鬼,女主人把餐巾鋪在腿上就說明大家可以開動。倒過來說,女主人要把餐巾放在桌子上了,是宴會結束的標志。你記住了,餐巾在你坐到位置上之後,你只有一個地方放就是鋪在腿上,你不能放在別地兒。譬如我們有些國人會犯一個錯誤,這兩年少了,圍在脖子上,那是兜兜,沒有外人在場的話你坐汽車吃快餐怕弄一脖子,你隨便,你蒙到眼睛咱都不管那是捉迷藏,但是你要在國際交往中或者在正式宴會上你把餐巾圍在脖子上,你絕對是令人見笑的事。當然我還見過更狠的,有同志怕乾杯的時候掉地上,圍在腰上,掖在褲腰帶上,跟廚師似的。還有更狠的,掖在領口,這都是不對的。餐巾要鋪在腿上,一般把它疊成長條形或者疊成三角形鋪在腿上,為什麼要鋪在腿上?鋪在腿上的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擔心你吃飯的時候菜餚、湯汁把你裙子褲子搞臟了,鋪在腿上就是那個菜品它流汁流水的話,頂多是流在餐巾上,保護你服裝的整潔,這其實還是很有道理的。

那麼出現一個技術性問題,那這個餐巾你要中途離開一下你放哪兒?比如我吃西餐,我吃著吃著的話突然有一個手機電話打進來了,我一看這號碼挺重要,不能不接,但是你要在餐桌上一邊吃一邊接也不太合適。我們曾經講了,當眾接聽電話不僅有不尊重別人的嫌疑,而且也不適合現場的一種氛圍,人家吃飯,你在哇哩哇啦一說,一看就是比較老土的做法,你要出去打電話,你餐巾放哪兒?請你記住了,一般而論,進餐一半回來還要接著吃,餐巾有一個最標準的做法,放在你座椅的椅面上,此舉表示一個含義,佔地兒。你就等於告訴在場的其他人,尤其是服務生,我到外面有點事,回來還要繼續干,千萬別放桌上去,我剛才講了,女主人要是把餐巾放在桌子上,就是宴會結束的標志,而你外人要把餐巾放桌子上你也等於告訴別人我不吃了。那麼那個餐巾它可以擦什麼東西呢?它可以沾沾嘴,比如西餐跟中餐不太一樣,中餐要炒菜做飯的話調料都放到菜裡面去了,我們講大一統,媽媽給你做飯你愛吃不吃,調料都給你放進去了。西餐一般調料往往是現場搭配根據你口重口輕,什麼胡椒、鹽,調料汁你自己放,所以它有的時候你吃東西搞不好你嘴是花的,所以有經驗的人都知道,吃飯的時候如果要跟別人交談的時候要用餐巾先把嘴沾一沾再跟別人說,所以餐巾可以擦嘴,但是不能擦刀叉,也不能擦汗,餐巾的講法。

另外我再講講刀叉,西餐正餐跟快餐不一樣,快餐有時候連刀叉都沒有吃肯德基你下手了,正餐它一般有刀叉而且不止一副,往往是兩三副。一般刀放在你的右手,叉放在你的左手,一般是這邊放兩三副刀,這邊放兩三副叉,那麼這個西餐的刀叉取用它有講究的。我告訴你一個最省事的游戲規則,西餐的刀是怎麼取呢?吃一道菜換一副刀叉,一般可能會用三副叉子,吃色拉,吃海鮮,吃主菜,所以它一般有三副叉,三副叉你怎麼取呢?按照順序由外側向內側取,先拿最外面那一副,最外面那副一般是吃色拉的,然後再拿中間這副,中間這副一般吃海鮮的,最後再拿最裡面這一副,最裡面這副吃主要菜的,一般帶齒,吃牛排的。因為牛排半生不熟,帶齒容易切。我也見過有同志不在行的,他亂來。我們有一次請人吃飯,一個女孩子坐我對面,她大概為了顯得秀氣,刀叉給拿錯了。一般你這除了左右手刀叉之外,這個左前方還有一副黃油刀,咖啡匙,喝咖啡的勺子和抹黃油的小刀,像鏟子似的,那個女孩大概為了顯得秀氣,拿這黃油刀切牛排。我們都吃完她還沒開張,最後狂剁,一咬牙干到人家桌子上去了,弄人家脖子上去了,這是非常貽笑大方。

那麼西餐刀叉的使用有講究,不管你拿哪副刀叉,一般是左叉右刀。另外西餐在吃菜的過程中它其實有點表演的性質,不像中國人,中國人是吃得爽,西餐是吃東西不太來勁,講氣氛講氛圍,吃氣氛的。它有兩種模式,第一種模式比較秀氣,我們稱為英國式吃法,英國式吃法是什麼呢?大家注意我,它是這樣的,他用右手拿刀,左手拿叉,左手拿叉,右手拿刀。比如我這個講義是一塊牛排,方的這塊牛排放我桌子上吧,它是從左側開切的,從左側開切,切下來一塊就吃一塊,切下來一塊就吃一塊,如果你要遇到這樣的人,你就會知道這是訓練有素的人。當然我們也見過260,他比較糊塗,哪容易切他干哪兒,先把四個角幹了,還有更狠的,叉起來咬,那就比較讓人見笑了。英國人講紳士風度,他拿著左叉右刀從左側切,切一塊吃一塊,切一塊吃一塊,這是英國式吃法,比較紳士。還有所謂美國式吃法,美國人就比較自然比較散漫一些,他覺得英國人吃法不爽,切一塊吃一塊他別扭,美國式吃法是什麼呢?還是左叉右刀,也是從左側開切,但是他的特點是什麼?先切完,按照你嘴巴的大小,你習慣的情況你把它切完,當然一般相對來講還是切小點好,你別弄太狠,這么大一塊牛排有半斤你就切兩塊,那我想害你太容易了,你這塊牛排剛進嘴,我跟你說,史密斯,請教一個問題,整死你。噎死你。美國式吃法是先把它從左側向右側切,切完了之後,右面這個刀就放下來了,然後拿左面的叉子換到右手,用叉子捅而食之,就是不拿刀了,一個手來干。這個有一個差異。

另外我還想跟各位說一條,你吃一半的話,刀叉怎麼放有講究的。正跟中國人吃飯拿筷子指著別人是不禮貌的一樣,西餐的刀叉是不能指人的,吃,吃,你要把人家燒烤啊。而且西餐刀叉切的時候有講究,比如一般的習慣是什麼呢?左手和右手肘關節這個地方應該正好夾在腰的兩側,這樣控制你的切割的動作,你別大幹。有同志,跟木匠似的,好傢伙那噪音都讓人煩,一般它是控制一個幅度,夾在腰的兩側,當然你要沒練過一開始可能還真不靈,練練其實它是找一個支點。你要吃一半的話你總不能拿著刀叉跟別人說話啊,金教授問你一個問題,說吧。還蓖一蓖刀,磨刀霍霍向豬羊。它有一個講究,你要是跟別人交談的話,我已經講西餐它把不認識的人放在一塊兒,它重在交際,刀叉要放下來,怎麼放,請你注意,在盤子上放成漢字的八字。刀是有講究的,刀刃朝內,不能朝外,朝外有砍人之嫌,叉子是弓朝上,齒朝下,是這樣在盤子上的。這個動作是什麼呢?就是告訴服務生和別人,我這個菜沒吃完,你別亂放,千萬不要把它並排放,你刀叉並排放,刀齒朝內,叉齒朝上,這個放法,這個放法就是不吃了,收掉。我有一次看一個男孩子請一個女孩子吃飯,那個女孩子大概為了跟男朋友表示那種專注,男孩子給她說事,她就把刀叉放在盤子上,並排放,這一並排,服務生過來就收她菜,她還跟人家搶,我還沒吃完,她其實是犯了忌了,這是關於刀叉的說法。

另外還有湯匙,就是調羹它也有講究,一般而論,西餐這個湯匙會有好幾份,西餐湯匙好幾副你要注意是什麼呢?它一般而論,勺子是放在你右手的刀的外側,它大概會有兩把或者三把,一般要兩把的話一把是喝湯的,一把是吃甜品的,三把的話還有一把是喝紅茶、喝咖啡的。那麼你喝西餐的湯也好,喝紅茶、喝咖啡也好,你一定要注意那勺子的幾個用法,第一它也是要從外側向內側取的,先拿離你最遠的那個,然後再最近最近這樣走,這很好記。第二,勺子是不能含在嘴裡的。一般勺子邊緣到嘴邊這樣倒進去的,不像我們是含著,你又不是一個傻小子,月子娃。第三,勺子不用的時候不能在杯子裡面立正。我們中餐不是有一個講究,吃飯的時候那個筷子不能插到米飯上去,一個大活人不是祭祖,你插到米飯上去,人家老人就不高興。同樣的道理,你在外國人家裡吃飯,重要宴會上,咖啡也好,紅茶也好,一般的湯也好,勺子不能在盤子裡面或者杯子裡面立正,這是很不好的一個含義,我這兒不說了,因為難以啟齒。不用的話讓它平躺在盤子上。另外你注意,舀食湯的時候,它這個湯是喝的,一般專業講法叫吃,你要懂俄語的話你會知道,它是吃湯,它不是喝湯,因為它是一道菜,它怎麼吃?不是端起來灌的,重要場合拿勺子舀,你注意我的動作,它是這么舀。你注意我動作,這么舀,勺子到了湯里,向遠側舀起,看出我的動作的意思了嗎?看一個側面,是遠側舀起,你把湯舀起來先往遠的地方走,然後轉一圈回來,你知道為什麼嗎?因為那個湯比較濃,我上次講,可能是紅湯,可能是奶油湯,你要是直接就奔嘴裡來,奔身上來,你搞不好弄一身,它向遠側舀起實際上是有一個過渡,萬一流出來那湯或者掛的汁,它就會在這個過渡之中跑到桌上去或者跑到碗里去,到你這個位置基本上該滴的就滴光了,它有這樣的講究。所以西餐的餐具,餐巾也好,刀叉也好,調羹也好,它很有講究。

另外我再強調一下,在西餐餐桌的現場舉止交際中,你有三個點你一定要注意。第一個點,就是你交際要注意等距離。什麼意思呢?除了對主人夫婦要多說兩句話表示關注之外,其他的人你適當地都說兩句話,你這帥哥別盯著美女沒完,你美女也別只給帥哥捧場。所以有的時候黃豆跟綠豆各對其眼這種事有,可是你得明白那是個公眾場合,你別讓人家說你這個人太勢利,甚至說你色迷迷那就太麻煩了,我們有同志一看一美女就暈了,飯都不吃了就跟人家說,而且給人家獻殷勤,獻殷勤是你的自由,你不違法,但是你得注意維護風度和形象。所以你這個交際要注意所謂的等距離。周圍的人比如你是個男士,你的右邊和左邊都是女士,你對面都是女士,這仨人你都說句話,你別就盯著左邊這個沒完,你把周圍兩個人冷落了,這也不太合適。所以等距離交際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肢體不能夠頻頻晃動。各位,您身邊有些人你發現了嗎?他喜歡抖,他喜歡晃,椅子都不給你坐正了,來回晃悠,這讓人很煩,有心煩意亂之嫌。有同志坐那兒沒事,先把手指頭給它收拾收拾,掰掰腕,准備決斗。這個不太合適,你腿也別抖,身子也別抖,手也別抖,抖是不太好的動作,肢體晃動在餐桌上是讓人心煩意亂的感覺,這個不好。

最後一個關於舉止方面我們講,就是餐具不能發出聲音。比如你吃完了飯吃完一道菜下道菜還沒來,餐具放下來,有同志拿著沒事彈奏鳴曲,敲碗,這就不太合適了,當然這種人很少,一般是孩子才乾的事。但是作為我們一個有文明的、有教養的、有風度的現代人,這個在餐桌舉止上你要好自為之。

我講的三點,等距離,肢體不抖動,還有餐具不能發出聲音,應該是我們在西餐就餐時需要注意的地方。

最後一個我還要跟你強調一下,西餐跟中餐的宴會一樣,它都是重在交際,所以有鑒於此,你一定要注意在交際圈裡選擇對象,選擇話題這樣的問題上你要注意。譬如一般你去參加比較重要的西餐宴會,有兩個人你是不能繞過去的,一定要跟他打個招呼問候一下,是誰呢?主人和主賓。因為人家是宴會上的主角,有些大型宴會主人跟主賓可能比較忙,但是出於禮貌你要致意一次。當然你也別獨霸江山,比如這兒幾百口子,都來參加婚禮的,你就盯著人家新郎新娘沒完不給別人交流的機會這個也不太合適,但是你不要忘了,向對方致意問候這是人之常情,這是第一你必須交際的

6. 在餐廳,操作()類餐具時,通常要戴白手套

帶手套主要是放置留下手印
所以操作玻璃類餐具需要戴手套

7. 在西餐廳吃披薩,服務員拿上來叉和手套,要怎麼用

當披薩擺在你面前的時候,一般都會有用餐工具,如果你是個講究的人,你肯定會要刀叉吃披薩,這是正規的吃法,左手叉子右手刀,切食時雙臂不要支起,要挨緊身體,這樣才顯得紳士!
如果是和你一起玩的好的朋友一起吃披薩,你可以不必有那麼多講究,你可以選擇用那一次性的手套抓著吃,人家老外吃披薩就沒有那麼多講究,想怎麼吃就怎麼吃。

與進出西餐廳戴怎樣的手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帶帽子大衣怎樣搭配 瀏覽:357
綠褲子黑衛衣配什麼馬甲 瀏覽:941
小學校服有什麼標志圖片 瀏覽:912
皮衣怎樣上光 瀏覽:980
盤點影視劇里的女裝大佬 瀏覽:374
北京童裝在哪訂貨好 瀏覽:436
穿裙子公園草地走光圖 瀏覽:221
校服農村 瀏覽:569
勝利油田一中校服 瀏覽:293
品牌童裝尾貨在哪裡進貨好 瀏覽:647
女裝批發衣哪裡拿貨 瀏覽:723
溫江有小鬼當家童裝嗎 瀏覽:771
冬季衛衣搭什麼外套好看嗎 瀏覽:536
長款衣外套男裝廠家 瀏覽:36
睡衣加工單批發 瀏覽:52
迷糊娃娃裙子製作 瀏覽:260
1229童裝廠家 瀏覽:38
童裝男童2013新款廠家 瀏覽:375
亞絲娜夏季校服 瀏覽:173
范偉的帽子 瀏覽: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