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參觀記或游記的作文
所謂的「參觀記」,就是指記錄實地觀察(工作成績、事業設施、名勝古跡等)的文章。
它不同於游記。它重在「參觀」,以建築物為主要描寫對象。而游記則不同,它側重「游」,以山水為主要描寫對象。下面不妨結合《參觀劉家峽水電站》一文,具體談談有關參觀記的常規寫法。
一、開篇點題,簡介參觀的時間、地點及參加的人物
「去年暑假,我去甘肅省永靖縣看爸爸。到那兒的第二天,爸爸就帶我去參觀劉家峽水電站。」文章第一自然段僅僅兩句話,可是寥寥數語,卻干凈利落地交待了參觀的時間(去年暑假)、參觀的地點(甘肅永靖縣的劉家峽水電站)以及參加的人員(「我」和爸爸)。語言簡潔,意思明晰。
二、全文應按參觀的順序來記敘
從整體來看,文章共有六個自然段,可分為三個部分,即第一自然段獨立成段,第二至五自然段合並成為第二段,而第六自然段則又可獨立成為一段。即按參觀的順序先講「去參觀」,接著講「參觀經過」,最後講「離開」。
從局部來看,二至五自然段記敘的是『我「和爸爸參觀的具體經過。按照參觀的先後順序(或者說地點轉移的順序),這四個自然段依次向讀者詳細介紹人了攔河大壩、人工湖、泄洪道以及電機房的特點和作用。
三、一般一個地方寫一段
課文二至五自然段合並成為文章的第二大段,具體向讀者展示了「我」和爸爸參觀劉家峽水電站的詳細經過。按地點轉移的順序,「我」依次參觀了大壩、人工湖、泄洪道、電機房這四個地方。稍加留意,我們不難發覺,作者在每介紹一個地方時,都獨立運用了一個自然段。四個自然段,剛好介紹了四個地方。這樣一個地方寫一段,有什麼好處呢?顯然是增強了文章的條理性,使要表達的意思更加明晰。
四、注意段與段之間的聯系,巧妙運用過渡句
為使文章富有條理,通常提倡「一個地方寫一段」。但為使文章整齊劃一,顯得更加渾然一體,寫作時,又得必須適當注意段與段之間的聯系,巧妙地在段首或段尾運用一些過渡句,以承上啟下,增強文章內部之間的銜接,給人以完整的美的享受。一篇好的文章,理應是一部完美的藝術品。如在本文的三、四、五自然段開關便有這樣的幾句話:「下了汽車,我們登上大壩。」「我正望著一條條伸向遠方的高壓輸電線出神,爸爸說:『快看,泄洪道開閘了!』」「我們從壩頂乘電梯下了大壩,鑽進水電站的心臟——電機房。」雖然著墨不多,卻足以給讀者留下一個參觀劉家峽水電站的清晰的整體印象,即先寫在「汽車上」,接著寫「登上大壩」,然後寫「泄洪道」,最後寫「電機房」。
五、特點要抓住,莫忘看、聽、想
世上萬事萬物都是有各自的特點的,絕沒有完全相同的東西。我們只有抓住這些足以區別與其他事物的不同之處對事物進行觀察,寫出來的文章才能逼真、准確。如在寫大壩時,「我坐在車上,遠遠地望見一座銀灰色的大壩,鑲嵌在狹窄陡峭的山壁中間。」「這座大壩有40層樓房那麼高。」雖然僅有兩句話,可大壩的「高大、雄偉」卻已歷歷在目。又如寫人工湖時,「站在壩頂,展現在眼前的是一個巨大的人工湖。碧綠的湖水映著藍天白雲,更顯得清澈。」也只是兩句話,而人工湖的「巨大、碧綠清澈」卻也明晰異常。
怎樣才能抓住事物的特點呢?一句話:莫忘看、聽、想。世界上的萬事萬物是非常豐富的,每個單一的事物,都具有多方面的性質、特徵。光用眼睛看,是無法對事物進行細致的、全面的了解的。必要的時候,顯然還需要對具體事物看看、摸摸、聽聽、甚至聞聞、嘗嘗,以獲得盡可能多的信息,然後再加以分析、研究,從而獲得客觀公正的認識。如本課作者在具體介紹每一個地方的特點和作用之時,便運用了「看聽」結合的方法。由「我」看到的,讀者知道了事物的各自特點;由「我」聽到的(即爸爸說的),讀者了解了各個事物的作用。每一部分都是如此。
六、參觀有經過,詳略要得當
參觀一個地方,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點」可能比較多,但參觀切忌看到什麼寫什麼,記成流水帳。參觀記和其他體裁的文章一樣,有個確定的中心或主題。凡是與主題有關的內容,就是主要內容,就應具體寫,詳寫。相反,則是次要內容,應略寫。《參觀劉家峽水電站》這篇文章,作者意在反映祖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偉大成就,攔河大壩、人工湖、泄洪道、電機房這幾個地方的特點和作用正好能體現這一點,因而便成了文章的主要內容,成了課文詳寫的對象。至於汽車如何行駛,我們如何登上大壩、鑽進電機房、離開電機房,這些都是與主題無關的內容,所以作者只是一筆帶過,點到即止。
七、末尾抒發參觀後的感受,點明題旨
「我們走出電機房,依依不捨地離開了劉家峽水電站。」一句話收尾,言止而意無窮。為什麼「依依不捨」?仔細斟酌,不免發人深思。文章中心也便在一念之下,豁然開朗
㈡ 如何鑒定判斷民國十八年孫中山正面像背三帆銀幣
根據記載此幣僅一枚,為我國大珍,現藏於台灣鴻禧美術館,市場所見均為贗品.
㈢ 三帆中學用什麼教材人教的,北師大的,還是蘇教的(最新的消息)
人教哦親~
㈣ 北京有哪些初中或高中校服外套是藍色配白色的,(不包括三帆,十大二付)在北京城區(西城,海淀,朝陽,
很多學校都是啊,比如我們學校。。。文匯中學
㈤ 北京三帆中學的校服是滑滑的嗎
不是,三帆不是滑料的
㈥ 師大二附中和三帆中學校服有什麼區別
就是校服外套上的校徽不一樣,初中是藍色的,高中是彩色的,還有就是高中的文化衫種類會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