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女裝的行業現狀
智能服裝將最新科技與傳統紡織及服裝設計與工藝相結合,綜合材料、電子、機械、自動化、計算機、信息、通訊等工業最新技術成果,在多學科技術相互滲透下,內涵不斷延伸,技術快速發展,產業持續升級,促使整個紡織服裝行業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進行轉變。
歐美國家近二十年來對於智能服裝的發展非常重視,心電和呼吸監控智能服裝逐漸應用到醫院護 理和家庭護理當中,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質量,同時也大大降低了護理的成本。由於目前智能服裝還不能很好地將感測器、電子器件、電源器件和導線不顯眼集成到服裝中,因此用於長期健康監控的智能服裝的舒適性有待改進。高穩定性和高精度的柔性感測器技術、超低功耗電子技術和新型服裝加工技術是智能服裝應用和發展的基礎,這些技術部分還處於產業化前期,因此要把這些技術整合實現具備高精度、高穩度性測量、高舒適性和長時間續航的智能服裝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近年來我國在智能服裝領域也取得了一些進步,相關的先進技術具備進入產業化應用和推廣的潛力,但是由於應用智能服裝作為人體健康監控和預警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一個互聯網平台將穿戴智能服裝的個體、移動設備、醫療機構和醫護人員這些節 點有機結合起來,才能為人們的健康監控和疾病預防提供最佳的服務。
長期以來,困擾智能服裝的問題是低電
㈡ 現在服裝行業發展前景怎麼樣
服裝行業市場規模
藉助社交生態的高頻觸達特點,圖文、視頻、直播等多種形式的用戶心智培養,社交電商在用戶的觸達、復購 以及轉化上具有先天優勢,有贊類目整體的購買轉化率均值為7.0%。
㈢ 2022年服裝行業發展趨勢是什麼
2022年服裝行業發展趨勢是:
1、供給端:企業數量及服裝產量整體有所下降
2014-2020年,中國服裝產量整體呈下降趨勢。2020年1-12月,服裝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累計完成服裝產量223.73億件,同比下降7.65%,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2.64個百分點。
2、需求端:2021年情況大幅好轉
2021年1-9月,在疫情逐漸好轉的背景下,我國服裝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營收收入10457.2億元,同比增長9.0%,營收情況大幅好轉。
從服裝零售額來看,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0年,我國服裝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累計完成服裝產量223.7億件,同比下降7.65%;限額以上服裝類商品零售額累計8823.9億元,同比下降8.1%。
3、行業盈利能力有所降低
2016-2020年,服裝行業銷售利潤率呈現波動下降趨勢,2020年受疫情影響,銷售利潤率下降至4.68%,同比下降0.91個百分比,行業利潤下降;資產利潤率呈下降趨勢,2020年為5.56%,同比下降1.78個百分比,資產投入產出比下降;凈資產收益率呈下降趨勢,2020年為11.37%,同比下降2.79個百分比。綜合來看,服裝行業盈利能力下降。
4、「十四五」期間服裝行業發展趨勢以高端化、品牌化為主旋律
2021年3月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明確指出開展中國品牌創建行動,保護發展中華老字型大小,提升自主品牌影響力和競爭力,率先在化妝品、服裝、家紡、電子產品等消費品領域培育一批高端品牌。
5、2035年成為全球服裝科技的主要驅動者、時尚的重要引領者、可持續發展的推進者
2021年10月發布的《中國服裝行業「十四五」發展指導意見和2035年遠景目標》對中國服裝行業「十四五」期間以及2035年的發展目標做出了清晰規劃。其中指出2035年,在我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時,我國服裝行業要成為世界服裝科技的主要驅動者、全球時尚的重要引領者、可持續發展的有力推進者。
㈣ 2020年女裝流行趨勢,帶圖
每年的流行細節趨勢都不一樣,綁帶、打結、超長袖......2020年有流行哪些細節呢?接著往下看吧!
- 肩袖文化 -
袖子文化在本季風靡,新式袖套設計感與褶紙袖頭的新式創意設計點為本季袖子廓型整體塑造新的款式模式。
直線褶襇效果
現代感極強的直線褶襇肌理下裝單品上身更顯高挑優雅,簡潔的直線感利落有型,通勤與摩登相結合,塑造優雅時髦的都市麗人形象。
裙裾的散開與緊致腰線的塑造,讓褶襇工藝在講究時髦的同時更具實穿性。
㈤ 女裝都有哪些重要的發展趨勢
—— 以下數據及分析均來自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女裝行業品牌競爭格局與重點企業發展策略研究報告》。
整體競爭格局呈現多、小、散、低的特點
女裝行業雖然起步晚,但發展非常迅速,經歷了休閑服-高端女裝-少女少淑-快時尚-電商女裝品牌的相繼出現和發展,經過多年的發展,大大小小的女裝品牌不計其數,但是有名氣的女裝品牌卻是屈指可數,女裝的品牌效應不及男裝。
根據女裝行業的市場容量以及行業的集中度,中國女裝產業發展歷程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㈥ 女裝在服裝行業的發展前景
我國女裝市場競爭激烈,從業企業數量眾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女裝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12年行業收入超過2000萬元的企業超過6000家,而大陸上市女裝企業僅有2-3家。2011年女裝行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7%以上,2012年增長5%左右,行業增速放緩,新進入者需要從其他企業爭取市場份額。
早期,我國女裝行業以價格競爭為主,大量的中小企業依靠低廉的人工和原材料成本參與競爭,對設計和品牌的投入較少,產品更多是靠來樣加工和抄襲,整個行業表現為總量增長,利潤率下降。
後來逐漸過渡到品牌與營銷網路的競爭,不少女裝品牌通過賦予豐富的文化內涵,塑造品牌與身份地位之間的聯系,使得品牌與設計的競爭突破了服裝行業傳統的利潤空間,品牌競爭也成為國際上先進服裝公司競爭的主要手段。在營銷網路方面,國際上品牌營銷已從製造商品牌向零售商品牌過渡,流通能力成為品牌競爭的重要手段。
現階段,很多企業由於創新力不足,女裝行業內出現了一些在品牌特徵、商品上互相抄襲、營銷模式克隆的行為,使得大多數企業趨於同質化且盈利能力不斷受挫。要想在眾多的企業中立於不敗之地,光靠模仿是不會取得永久性的成功的,企業只有根據自身的經營宗旨,為實現企業所確立的價值定位、目標採取適合企業自身的方式和方法。因此,在如今女裝行業企業數量眾多的狀況下,商業模式的競爭也就成為企業能否取得永久性成功的關鍵。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㈦ 2020服裝行服相關經驗業的未來前景
服裝行業肯定有盈利,但是並不代表每家店面都能賺錢,這里又必須將服裝行業分為線上及線下的銷售,我們都知道實體門店的生意不好做,說沒有受到網路的影響是假的,但是,真正能夠靠著短視頻帶貨的門店或者公司也並不是那麼多,反之,隨著消費升級下,將線上與線下完美結合的服裝獲得了較大的成功。
服裝行業
正規杠桿交易平台!牛市行情,適當杠桿盈利翻倍!
首先,需要關注幾個重要的數據。
1、人均衣著消費支出
衣食住行,衣服是排在第一位的,而人均衣著消費支出,從2018年的數據來看,這個關系民生的重要行業卻只佔據了較低的份額,統計局數據顯示,去年我國居民人均衣著消費支出為1289元,增長4.1%,占據人均消費的6.5%,同時還要注意,農村居民跟城鎮居民的衣著消費水平差別很大。
2、女裝是服裝消費市場的主體
這點應該是毫無疑問的,女性對於衣著的消費遠遠大於男性,或者說,男性選擇了一家適合的服裝品牌基本很難改變,比方說易論個人,休閑服飾非常少,幾乎都是正裝,也沒那麼多時間去逛衣服店,所以,買衣服基本就是固定的品牌,要麼就是定做。
女性則不同,除了高端奢侈品牌,其餘品牌的集中度也就相對較低了,換言之,你們家的衣服好看,別人家的衣服也好看,那就一邊買一件咯,從整體佔比來看,女裝占據服裝銷售的48.1%,隨後才是男裝,佔27%左右,集中度最高的是運動服/鞋。
3、服裝零售額增速逐年降低
從數據來看,自2011年的增長達到37.1%之後,8年時間以來每年都是下滑的,到去年的服裝行業銷售額增速已經降為-4.78%,全年總的零售額為9870.4億。
站在供給的角度講,國內服裝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產量是持續下滑的,隨著改革的進行,風險及不確定性體現較為明顯,行業整體雖然發展平穩,但需求跟供給是同步下滑的,很大程度上,這跟經濟增速下滑是相輔相成的。
4、線上零售規模逐年增長
這可以說是必然,隨著消費的升級、價格的降低以及便利性,服裝行業網路渠道逐漸完善,可事實上線上銷售的增速也依舊是逐年下滑的,區別在於增速雖然不到,但是毛利率卻有所增長。
今年雙十一的數據顯示,大牌女裝表現非常兩眼,優衣庫、波司登、伊芙麗、Only等品牌可謂是力壓群雄,再如運動服飾安踏的增速高達63%,2018年僅網路零售額就高達5000億以上,已經大幅超過了實體門店的銷售。
其次,服裝行業有盈利嗎?
通過上述四點,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到國內服裝行業的賺錢效應,盈利自然是有的,只是早已從當初的實體店盈利變成了網路銷售盈利。
隨著短視頻近幾年的崛起,「網路帶貨」一詞不脛而走,隨手打開某一短視頻APP,最多的往往是女性帶貨的情況,實話實說,從欣賞的角度講,視頻中的男生女生穿的衣服那是真好看,但是,網路帶貨火起來的每個城市也就那麼些人,也就是說不是每一家運用網路帶貨模式進行銷售都能生意很好。
然而不單單是衣服,還有其餘商品也同樣在線上銷售取得了良好的成績,易論曾經在一部電影中看到一句話印象較為深刻,說淘寶當年為什麼衣服賣的這么好?男主角一語中的,那是賣的圖片。
而現在的視頻帶貨也是這個道理,試想一下,一名身高一米七,體重200斤的人,穿什麼衣服好看?結論自然不用易論多說,換言之,我們在視頻中看到的帶貨的男生女生無一不是好相貌、好身材,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服裝符合人們的審美。
對於2019年以來,預計的服裝增速將放緩至3.5%,除了女裝是最大的銷量占據地之外,童裝及運動服飾的增長也在逐漸體現,說道這里,易論又得從個人實際情況分析一下。
易論的孩子剛滿兩歲,我們家每年的衣服消費大概在8000-10000元之間,我個人是這個三口之家衣服消費最少的,而最多的是孩子,鞋襪衣帽年消費40%都在孩子身上,所以,上文說童裝增長體現絕對不是空穴來風,我們家女裝消費也基本接近40%……
從行業競爭方面看,在我國,服裝行業的集中度很低,屬於明顯的遍地開花,這一點從A股市場85家服裝紡織概念股就能看出來,不過知名度較高品牌的行業集中度倒是相對較高,比如男裝的海瀾之家,女裝的優衣庫(日本)、伊芙麗,運動服裝的安踏等等。
整體的行業集中度只有6.9%,對比發達國家後我們發現國內的服裝行業僅僅還處在成長期,目前已經在看是凸顯行業的變化,未來服裝行業將逐漸集中,不分品牌恐怕就得小時在大眾的視野了。
你可能無法想像到中國服裝行業的市場競爭格局,排名第一的是耐克及阿迪達斯,佔比均為1.9%,其次是海瀾之家,佔比1.1%,隨後是優衣庫及安踏,佔比1%,1%以下的品牌佔比高達93%,這樣的格局太過分散,行業龍頭算是暫時無法定論,但是要想盈利並不難。
最後,看一下服裝行業未來的空間。
行業未來的空間想要提升,首先取決於行業集中度的提高,大致可以分為三點,其一是現行優秀的企業或者說已經有品牌效益的企業需要提升競爭優勢,本身產業鏈就很長,潮流變化快的情況下,首先要做到的是持續盈利。
其二是在行業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一定會有企業倒下,也一定會有企業崛起,行業集中度在自然的發展周期中逐漸提升;其三是龍頭企業擴張,隨著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性價比、服裝的受歡迎程度等因素決定著消費者是否買你們家的衣服。
其次,國內目前排名前十的服裝企業市場份額僅僅只有10%,距離發達國家35%以上的市場份額相差太遠,舉個例子,假設某服裝品牌在國內排名第一,年營業收入為200億,國內全年的服裝銷售額為1萬億,那麼達到35%的市場份額則占據3500億,那麼該企業就能從200億的營收提升到350億的營收,這中間的差距非常大,同時,這也是行業集中度提升的最直接的好處。
所以,現目前國內的服裝市場空間已經達到萬億級別,未來增速3.3%左右的情況下,行業還將繼續發展,那麼該行業未來的市場規模也將逐漸擴大,空間並不小,別忘了國內還沒有千億級別的服裝行業上市公司。
綜上,隨著改革的進行以及經濟的增速的下滑,國內的服裝製造及消費者需求也跟隨下滑,這屬於周期性變化,當市場經濟逐漸穩定增速後,服裝供給與需求也將穩步推升,線上與線下的結合為服裝行業帶來了更多的機會,該行業實現盈利的增長只是時間問題,同時隨著行業集中度的提升,再度為行業的優質公司提高營收,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現狀將逐漸得以改善,行業空間也將逐步放大……
㈧ 服裝行業的前景怎麼樣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海瀾之家(600398.SH)、森馬服飾(002563.SZ)、雅戈爾(600177.SH)、太平鳥(603877.SH)、美邦服飾(002269.SZ)、報喜鳥(002154.SZ)、安正時尚(603839.SH)、錦泓集團(603518.SH)、七匹狼(002029.SZ)、朗姿股份(002612.SZ)、九牧王(601566.SH)、地素時尚(603587.SH)等
本文核心數據:政策規劃、服裝行業企業數量、服裝行業營收、服裝產量、服裝行業利率水平、服裝行業競爭格局、服裝產業熱力圖、服裝行業發展目標
產業概況
1、定義
服裝業是指將麻、棉、布、化學等各種天然或合成高分子材料經過生產、加工製得服裝產品的行業。
在國家統計局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與代碼》(GB/T4754-2017)中,服裝製造行業涉及「機織服裝製造業」(國民經濟行業代碼:C181)、「織或鉤針編織服裝製造」(國民經濟行業代碼:C182)、「服飾製造」(國民經濟行業代碼:C183)。
2、產業鏈剖析:中下游延伸融合
中國服裝產業產業鏈主要分為上游服裝原材料及印染;中游服裝設計生產;下游服裝銷售。目前,中國服裝企業大多進行了產業鏈的下游延伸,自產自銷。隨著電商經濟的發展,以淘寶、京東為代表的第三方電商平台成為服裝銷售的重要渠道,大型服裝企業也逐漸建設自己的線上電商平台,但在規模、流量方面依舊有著巨大的差距。
中國服裝行業上游代表企業主要有棉紡企業華孚時尚、魯泰A、百隆東方等;毛紡企業新澳股份、江蘇陽光、上海三毛等;絲綢企業嘉欣絲綢、萬事利、金鷹股份等;印染企業華紡股份、航民股份、富春染織等;服裝輔料企業偉星股份、潯興股份等。
中國服裝行業中、下游代表企業有海瀾之家、森馬服飾、雅戈爾、太平鳥、美邦服飾、報喜鳥、安正時尚、錦泓集團等。各企業旗下品牌按細分市場可分為男裝品牌、女裝品牌、童裝品牌和男女裝兼備的綜合品牌,其中男裝品牌代表有海瀾之家、雅戈爾、太平鳥男裝等;女裝代表品牌有LANCY、VGRASS、玖姿等;童裝品牌有balabala、Annil、拉比等;綜合品牌代表有森馬、美特斯邦威等。
中國服裝行業下游第三方銷售平台中有線上銷售平台代表淘寶、京東、唯品會、亞馬遜、拼多多、抖音等;線下銷售平台家樂福、沃爾瑪以及大中小型服裝市場、店鋪等。
行業發展歷程:發展重點隨時代調整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十多年來,我國服裝產業圍繞「科技、時尚、綠色」新定位,堅持「科技」、「品牌」、「可持續」和「人才」四位一體的創新發展之路,基本實現了服裝製造強國的既定目標。行業發展愈加健康,發展方式加快轉變,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增長動力更加多元,創新能力不斷增強,行業素質大幅提升,全行業進入到高質量發展的新軌道。
行業的良好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指引與規范,根據不同時期的國民經濟發展規劃回顧我國服裝行業自「十五」時期至「十四五」時期的政策發展歷程,可以發現,我國服裝行業經歷了從代工到自有品牌生產、出口,再到綠色化、品質化、品牌化的發展路徑,政策的不斷演變反應出了我國服裝行業發展的良好勢頭與強勁動力。「十四五」時期,我國服裝行業將圍繞規劃的發展方向繼續前行,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行業政策背景:政策加持,服裝行業發展更加穩健
自2015年起,國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勵和規服裝行業有序、健康發展。「十四五」時期,服裝行業政策規劃頻發,進一步完善了中國服裝行業政策體系,保障了行業的穩定發展和持續動力。
行業發展現狀
1、供給端:企業數量及服裝產量整體有所下降
2013-2021年9月,中國服裝行業企業數量整體有所下降。截至2021年9月,中國服裝行業現存企業12557家,相比2020年末減少了743家。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服裝行業產銷需求與發展前景預測分析報告》。
㈨ 中國女裝的未來前景
行業主要上市企業:安正時尚(603839.SH)、錦泓集團(603518.SH)、朗姿股份(002612.SZ)、地素時尚(603587.SH)、歌力思(603808.SH)、欣賀股份(003016.SZ)、*ST拉夏(603157.SH)、戎美股份(301088.SZ)、日播時尚(603196.SH)、*ST環球(600146.SH)
本文核心數據:女裝市場規模、女裝購買因素、女裝行業競爭格局、女裝行業發展目標
女裝市場規模受疫情影響較大
據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女裝行業市場規模約為10573億元。2020年,女裝市場規模受疫情影響大幅下降至9407億元,跌破萬億大關。高端女裝在整體女裝市場佔比逐步提升,其中2020年市場規模約占整體女裝市場的23%。我國高端女裝行業增長趨勢明顯,市場規模逐步擴大,正處於成長階段。2021年在疫情好轉的大背景下,中國女裝市場重返萬億規模。
女裝好看是「真理」
根據CBNData調研數據數據顯示,2020年女性買衣服看重的因素中,好看/有風格成最主要的考慮因素,佔比達34%;其次為材質,佔比25%;品牌/口碑排名第三,佔比22%;價格在女性消費水平提高後,考慮因素中的佔比下降,僅為19%。
材質舒適也重要
根據數據顯示,2020年女性線上服飾不同材質消費人數中,棉質女裝消費人數最多;其次為牛仔女裝;針織服裝消費人數排名第三。此外,在線上服飾不同材質消費人數增速排名中,雪尼爾、棉線、天絲材質女裝位列前三。
行業競爭激烈,品牌女裝企業更具優勢
通過2020年中國女裝A股上市企業女裝業務營收情況來看,錦泓集團、地素時尚女裝業務營收超過了20億元,位於第一梯隊;安正時尚、朗姿股份、歌力思、欣賀股份、拉夏貝爾女裝業務營收處於10-20億元之間,位於第二梯隊;第三梯隊為女裝業務營收小於10億元,代表企業有戎美股份、日播時尚、商贏環球等。
註:梯隊依據2020年各女裝上市企業女裝業務營收額。
培育具有全球時尚話語權的女裝品牌
2021年10月,中國服裝協會發布的《中國服裝行業「十四五」發展指導意見和2035年遠景目標》中也提出到2035年,在我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時,我國服裝行業要成為世界服裝科技的主要驅動者、全球時尚的重要引領者、可持續發展的有力推進者。女裝行業作為我國服裝行業中最為重要的一環,將是我服裝行業實現遠大目標的關鍵所在。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女裝行業品牌競爭格局與重點企業發展策略研究報告》。
㈩ 請問一下,新時期服裝行業的發展現狀怎麼樣呢可以詳細介紹一下嗎
服裝設計能夠展現出社會文明進步的過程,同時,在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服裝設計也展現出了新的設計理念。在新的時期下,服裝設計也展現出了新的發展現狀。服裝設計的任務不僅僅滿足個人需求,同時,它還需要兼顧好社會、經濟、技術、情感、審美等多個方面的需求。因此在的時期下服裝設計的發展現狀也有了一定的變化。下面就對新時期服裝設計的發展現狀進行簡單的說明。
1.缺乏創造力
社會在不斷的發展,整個時代在不斷的進步,各行各業都存在著激烈的競爭,對於服裝設計行業,同樣也是不僅要有國內服裝行業的競爭,同時,國外的一些服裝品牌也會對整個國內服裝設計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在新的形勢下服裝設計應當不斷地進行創新,但是在實際發展的過程當中,許多服裝設計工作人員並沒有意識到,在設計方面創造力的重要性,大多數的服裝仍然處於不斷生產的狀態當中,而對於整個服裝品牌的設計,以及一些服裝的創新,沒有太多的認識和了解,同時,在整個生產經營的過程當中,也沒有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整個服裝的設計中,因此,這也導致我國成為各種服裝的製造廠。這樣的形式對於發展我國的服裝設計是極其不利的。
2.追求眼前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