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牌子的拳擊手套最好
如果光論牌子的話信仰最高的肯定最好,比如日本的winning,墨西哥的雷耶斯、Grant,以及加拿大的Rival,但是聽說Rival 在中國生產, 我是用過,感覺還不錯, 都是老牌子,與其說使用能否讓新手直接巔峰超神,不如說是拳擊愛好者的信仰,這是我所認為最頂尖的幾個品牌之三四, 當然,如果沒有直接到當地老外旗艦店購買,我是不建議找代購,因為中國跟巴基斯坦兩個國家拳套盜版優秀,再加上第一次接觸拳套, 對於新手來說很難分辨真假。 其次的就是菲爾泰斯,twins,毒液,HAYABUSA,NECALLI, 這些都是國外的。
中國的就是泰山、富鑫、五龍這幾個老牌子,拳套也是做得不錯,至少性價比對我學員來說很高,一百來塊的東西,打壞就再換一副,像我們在體制內用的就都是泰山跟富鑫的, 泰山基本不好看到,都供給體制內,做的非常制式,富鑫的耐用想必有用過的話,就知道是出名的耐用。而信仰拳套,打壞對於新手來說,要短期在換一副,幾千元的費用也是蠻高蠻高的。 (拳套品牌太多種了,優劣不齊,大多數是外觀好看,華而不實,定價虛高)我也沒辦法一一列出所有品種拳套,只能說幾種我用過的,感覺還不錯的。給大家做一個參考,如果沒說到你心目中的,那可能是我用的還比較少,未來在補充把。
B. 拳擊手套如何選購
國外品牌來看,Grant和Reyes排在前面,像拳王梅威瑟在世紀大戰用的就是grant。墨西哥的牌子,比賽用較多,所以相對薄一點,不建議初學者使用。現在不少國人喜歡用泰國貨,個人使用感覺有點笨(太厚),透氣性一般,性價比不是很高,假貨還多。國內來看,九日山體制內用的多,但是近幾年質量確實不敢恭維,體制外的商業賽事中,五龍的使用比較多,性價比相對高一些。拳擊比賽時按體重級別使用不同重量的手套,48-67公斤級要使用226克重的手套,71-91公斤級使用284克重的手套。而且在拳擊比賽時,組委會要准備好兩副和賽同樣的拳套,一副是226克,另一副是284克,以備運動員手套出現問題時隨時更換。
C. 拳擊手套什麼牌子的好
較好的拳擊手套品牌有法國VENUM毒液拳套、泰國的faitex, twins,top king,美國Everlast屬於老拳擊品牌,山人運動,狂神,五龍體育,康瑞,祖迪斯,阿迪達斯,九日山。
拳擊手套
拳擊手套一般分為大眾版和專業版,專業的是真皮,價格在三百以上才有可能是真貨,大眾一般在一百左右。
從表面上判斷,拳擊手套系繩的相對於粘帶的絕對要好,拳擊手套優劣在於海綿,優質海綿的效果就是帶起來出空拳感覺很有力,擊打沙袋的彈性明顯好於劣質海綿手套。優質手套內皮一般使用真皮,主要防止海綿潮濕影響手套使用。拳擊手套的松緊是次要問題,主要在於拳手的感覺,一般拳手戴拳套前會先纏紗布,以防手出汗拳頭在拳套內打滑。
另外,選擇拳擊手套,厚薄問題也很重要。薄手套一般用來打擊沙袋,厚手套用在拳擊比賽比較多。
D. 拳擊手套是越小越好,還是越大越好
情況一:平時訓練打靶打沙袋,拳套尺寸選正好或者大一點點都可以。
因為,平時訓練要求拳套對手的保護以及能更加釋放出拳力量。拳套大點點,能增加鍛煉手臂力也能增加保護程度,可以最大化使勁而不用擔心手受傷。
情況二:對練,也應該按訓練時候的尺碼拳套一致最好。
因為,能保護對練的陪練人員。
情況三:要是比賽,那就是按比賽規定的尺碼內選擇緊致點的拳套。原因是這個容易提高機動性以及提高ko率。
最後,至於手會有點松動,這個多數跟綁帶,手指握力有點關系。綁帶盡量選擇長點為佳,握拳手指要扣緊拳套。這樣才能更好保護手。
良好的習慣能讓鍛煉時間更長,也能提高更多的技術。
以上僅供參考,購買拳套前可以先去體驗下,不過大致情況就是緊的拳套肯定是比大點點的拳套打起來更容易累一點。
E. 使用拳擊手套打人打不疼,請提供實樣或者可實行的方案
拳擊手套打人是會很痛的,因為拳擊運動是速度和力量集中的運動,戴手套也會打得皮開肉綻的,戴手套就是防止更大的傷害發生。功夫練到位了,戴手套一樣會打死人的。
F. jogging的起源
各種體育項目起源和發展
足球
起源和發展
足球運動是一項古老的體育活動,源遠流長。據說,希臘人和羅馬人在中世紀以前就已經從事一種足球游戲了。他們在一個長方形場地上,將球放在中間的白線上,用腳把球踢滾到對方場地上,當時稱這種游戲為「哈巴斯托姆」。到19世紀初葉,足球運動在當時歐洲及拉 美一些國家特別是在資本主義的英國已經相當盛行。直到1848年,足球運動的第一個文字形式的規則《劍橋規則》誕生了。 然而眾多的資料表明,中國古代足球的出 現比歐洲更早,歷史更為悠久。我國古代足球稱為「蹴鞠」或「蹋鞠」, 「蹴」和「蹋」都是踢的意思,「鞠」是球名。「蹴鞠」一詞最早記冊臘載在《史記匪漲亓寫》里,漢代劉向《別錄》和唐人顏師曾為《漢書 .枚乘傳》均有記載。到了唐宋時期,「蹴鞠」活動已十分盛行 ,成為宮廷之中的高雅活動。1958年7月,國際足聯現任主席阿維蘭熱博士來中國時曾表示:足球起源於中國。當然,由於封建社會的局限,中國古代的蹴鞠活動最終沒有發展成為以「公平競爭」為原則的現代足球運動。這個質的飛躍是在資本 主義的英國完成的。 從17世紀中後期開始,足球運動逐步從歐 美傳入世界各國,尤其是在一些文化發達的國家更為盛行。越來越多的人走向球場,投身到這一富有刺激性和暢快感的運動中去,以至於一度將足球運動開展得好壞作為衡量一個國家 文化發達與否的標志。在這種情況下,英國人率先為足球運動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1863年10月26日州攔滑,英國人在倫敦皇後大街弗里馬森旅館成立了世界第一個足球協會—— 英格蘭足球協會。會上除了宣布英格蘭足協正 式成立之外,制定和通過了世界第一部較為統一的足球競賽規則,並以文字形式記載下來。英格蘭足球協會的誕生,標志著足球運動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因而,人們公認1863年10月26日,即英格蘭足球協會成立之日為現代足球的誕生日。 英格蘭足協的成立帶動了歐洲和拉美一些國家足球運動的蓬勃發展,1872年英格蘭和蘇格蘭之間進行了歷史上第一次協會間的比賽, 1890的奧地利開始舉辦足球錦標賽,1889的荷蘭和阿根廷出現了若干個足球組織,1900的西班牙巴塞羅那成立了「女泰羅尼亞」足球協會。這些發展,為創建國際性的足球組織創造了 條件。1904年5月21日,國際足球協會聯合會(簡 稱國際足聯,英文縮寫為FIFA)在法國巴黎聖奧諾雷街229號法國體育運動,協會聯盟駐地的後樓正式成立,法國等7個國家的代表和代理人在有關文件上簽了字。1904年5月23日,國際足聯召開了第1屆全 體代表大會,法國的羅伯特.蓋林被推選為第一任主席衡腔。1905年4月14日,英格蘭足協加入國際足球聯合會。
籃球
起源和發展
籃球是以投籃為中心的對抗性體育運動之一,1892年1月(另一種說法是1891年12月),為美國馬薩諸塞州菲爾德基督教青年會訓練學校教師詹姆士·奈斯密斯博士所創。他並不是在改革一項運動,而是在發明一項運動。他當時只是為了給國際基督教青年會訓練學院的學生們發明一種適合室內進行的運動,他的發明引起了積極的響應。最初,他將兩個裝桃子的籃,釘在學校健身房樓上看台的兩端,以橄欖球作為比賽用具,向籃內投擲,後來改為鐵制的圓圈,掛上線網。再後來剪開網子下口,成為今天籃框的樣子。為了完善籃球游戲,他在1892年制定了13條規則,後逐步修改和增加條款,出場人數也逐漸減少,直至規定每隊5人,這才成為現代的籃球運動。
1932年在瑞士成立了國際業余籃球聯合會。1936年在第11屆奧運會上,男子籃球列為正式比賽項目。除奧運會舉行籃球賽外,第1屆世界男、女籃球錦標賽分別在1950年、1953年舉行,以後每4年舉行一次,每2年舉行一次各大洲籃球錦標賽。在美國,籃球立即被人們所接受。當時所採用的水果籃、足球和9人制賽規已經不存在了,但原來3.05米(10英尺)的藍筐高度和其他一些規則卻保留了下來。1895年美國各大學開始把它作為一項競技運動,1898年成立了第一個職業聯盟。籃球比賽從1904年聖路易斯奧運會開始成為表演項目,直到1946年的柏林奧運會上才成為正式比賽項目。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那年由於缺乏比賽場地,納伊史密斯博士為室內比賽而發明的籃球賽被改在室外進行。在那次決賽中,美國隊擊敗加拿大隊而奪冠。到1992為止,美國已統治奧運會籃球比賽項目達半個世紀之久,期間只在1972年有爭議地輸給了蘇聯隊,1980年抵制了莫斯科奧運會,1988年,美國隊在漢城奧運會上半決賽負於前蘇聯,未得到金牌。但從1992年這項比賽放開了對職業運動員限制後,誰將奪得男子金牌已經沒有懸念,人們考慮的是誰能獲得亞軍。美國的「夢之隊」的確無人能敵,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上,NBA球星首次參賽並贏得了「夢之隊」的美譽。到那次比賽結束時,麥克爾-喬丹、魔術師約翰遜、拉里-伯德和他們的隊友的得分平均超過對手40分以上。近代籃球運動於1896年傳入中國。1913年華北體育聯合會將其列為正式比賽項目。1951年5月,在北京舉行了第1屆全國籃球比賽。我國是世界上籃球運動開展得最廣泛的國家之一。
跆拳道
起源和發展
起源於1500年前的韓國民間武術。由韓國的花郎道、中國的武術、日本的空手道融匯而成。公元688年新羅王國統一韓國,跆拳道得到大力推廣。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逐漸在世界各國廣泛開展。1973年起舉辦世界胎拳道錦標賽。1988年被列為奧運會表演項目,1992年成為奧運會比賽項目。
乒乓球
起源和發展
乒乓球是由兩名或兩對選手,用球拍在中隔一網的球台兩端輪流擊球的一項室內運動。乒乓球起源於19世紀末網球盛行的英國,當時,英國有些大學生,在室內曾以餐桌為球台,模仿網球來玩,後作為一種室內游戲在英國流傳開來,並被命名為「桌上網球」。在乒乓球出現之後,許多游戲和玩具生產商立即聞風而動,給這種新游戲起了帶有各自國家特色的五花八門的名字。其中,「乒乓」模仿了球拍擊球以及球落在球台上時的聲音,這是英國的一家玩具公司在1900年給它的這種「新式草地網球」注冊的名稱。很快,乒乓球便流行開來,它更像是將網球從宮廷搬到了平民百姓的普通家庭當中。
田徑
起源和發展
體育運動中最古老的項目,有"運動之母"的美稱。田徑運動是人類長期社會實踐發展起來的,包括男女竟走、跑躍、投擲四十多個單項,以及由跑跳、跳躍、投擲部分項目組成的全能運動。以時間計算成績的竟走和跑的項目,叫"徑賽"。以高度和遠度計算成]績的跳躍、投擲項目叫"田賽",田徑運動是徑賽,田賽和全能比賽的全稱。遠在上古時代,人們為了獲得生活資料,在和大自然及禽獸的斗爭中,不得不走或跑相當的距離,跳過各種障礙,投擲石塊和使用各種捕獵工具。在勞動中不斷的重復這些動作,便形成了走、跑、跳躍和投擲的各種技能。隨著社會的發展。
競走
起源於英國。19世紀初,英國出現步行比賽的活動。19世紀末,部分歐洲國家盛行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的競走旅行。1866年英國業余體育俱樂部舉行首次冠軍賽,距離為7英里。競走分場地競走和公路競走兩種。場地競走設世界紀錄;公路競走因路面起伏等不可控因素較多,成績可比性差,故僅設世界最好成績。運動員行進時,兩腳必須與地面保持不間斷接觸,不準同時騰空,著地的支撐腿膝關節應有一瞬間的伸直,不得彎曲。比賽時,運動員出現騰空或膝關節彎曲,均給予嚴重警告,受3次嚴重警告即取消比賽資格。
跳高
起源於古代人類在生活和勞動中越過垂直障礙的活動。現代跳高始於歐洲。18世紀末蘇格蘭已有跳高比賽,19世紀60年代開始流行於歐美國家。1827年9月26日在英國聖羅蘭·博德爾俱樂部舉行的首屆職業田徑比賽中,威爾遜(Adam Wilson)屈膝團身跳越1.575米,這是第一個有記載的世界跳高成績。跳高有跨越式、剪式、俯卧式、背越式等過桿技術,現絕大多數運動員都採用背越式。跳高橫桿可用玻璃纖維、金屬或其他適宜材料製成,長3.98~4.02米,最大重量2公斤。比賽時,運動員必須用單腳起跳,可以在規定的任一起跳高度上試跳,但第一高度只有3次試跳機會。男、女跳高分別於1896年、1928年被列為奧運會比賽項目。
撐竿跳高
起源於古代人類利用木棍、長矛等撐越障礙的活動。據記載,公元554年愛爾蘭就有撐越過河的游戲。撐竿跳高原為體操項目,流行於德國學校。1789年德國的布施(Busch)跳過1.83米,這是目前世界上有據可查的最早成績。作為田徑運動項目首先在英國開展,1843年4月17日英國職業選手羅珀(John Roper)在彭里斯越過2.44米。19世紀末開始流行於歐洲國家。撐竿最早使用木桿,最高成績為3.30米;1905年開始使用重量較輕、有一定彈性的竹竿,最高成績達到4.77米;1930年出現較為堅固的金屬竿,運動員無撐竿折斷之慮,可以提高握竿點,加快助跑速度,最好成績達到4.80米;1948年美國設計製造出重量更輕、彈性更強的玻璃纖維竿,目前使用該竿已突破了6米的高度。撐竿跳高的橫桿可用玻璃纖維、金屬或其他適宜材料製成,長4.48~4.52米,最大重量2.25公斤。撐竿的長度和直徑不限,但表面必須光滑。運動員一般都自帶撐竿參加比賽。比賽時,運動員必須將撐竿插在插斗內起跳;起跳離地後,握竿的手不得向上移動;可以在規定的任一起跳高度上試跳,但每一高度只有3次試跳機會。男、女撐竿跳高分別於1896年和2000年被列為奧運會比賽項目。
跳遠
源於人類獵取或逃避野獸時跨越河溝等活動,後成為軍事訓練的手段。為公元前708年古代奧運會五項全能項目之一。現代跳遠運動始於英國,1827年9月26日在英國聖羅蘭·博德爾俱樂部舉行的第一次職業田徑比賽中,威爾遜(Asam Wilson)越過5.41米的遠度,這是第一個有記載的世界跳遠成績。跳遠的騰空動作有蹲距式、挺身式和走步式。20世紀70年代出現前空翻跳遠,因危險性大,被國際田聯禁用。最初運動員是在地面起跳,1886年開始採用起跳板。起跳板白色,埋入地下,與地面齊平,長1.22米,寬20厘米,距沙坑近端不少於1米。起跳板前有起跳線,起跳線前有用於判斷運動員起跳是否犯規的橡皮泥顯示板或沙台。運動員必須在起跳線後起跳。比賽時,如運動員不足8人,每人可試跳6次,超過8人,則先試跳3次,8名成績最好的運動員再試跳3次。以運動員6次試跳的最好成績排列名次。男、女跳遠分別於1896年和1948年被列為奧運會比賽項目。
三級跳遠
起源於18世紀中葉的蘇格蘭和愛爾蘭,兩者跳法不同。蘇格蘭採用單足跳、跨步跳、跳躍,而愛爾蘭用的是單足跳、單足跳、跳躍。現規定必須使用蘇格蘭跳法。最早的正式比賽可以追溯到1826年3月17日首次舉行的蘇格蘭地區運動會,比蒂(Andre Beattie)創造了12.95米的第一個紀錄。比賽時,運動員助跑後應連續作3次不同形式的跳躍,第一跳為單足跳,用起跳腿落地;第二跳為跨步跳,用擺動腿落地;第三跳為跳躍,必須用雙腳落入沙坑。男子三級跳遠於1896年被列為首屆奧運會比賽項目,女子三級跳遠於20世紀80年代初逐漸廣泛開展,1992年被列為奧運會比賽項目。
推鉛球
起源於古代人類用石塊獵取禽獸或防禦攻擊的活動。現代推鉛球始於14世紀40年代歐洲炮兵閑暇期間推擲炮彈的游戲和比賽,後逐漸形成體育運動項目。鉛球的製作經歷了用鐵、鉛以及外鐵內鉛的過程。正式比賽男子鉛球的重量為7.26 公斤,直徑11~13厘米;女子鉛球的重量為4公斤,直徑為9.5 ~11厘米。早期推鉛球沒有固定的方式,可以原地推,也可以助跑推;可以單手推,也可以雙手推;還出現過按體重分級別的比賽。最初採用原地推鉛球技術,後逐漸發展到側向推、上步側向推。20世紀50年代,美國運動員奧布賴恩發明背向滑步推鉛球技術,該技術被稱為"鉛球史上的一場革命"。70年代,蘇聯運動員巴雷什尼科夫發明旋轉推鉛球技術,由於旋轉後難以控制身體平衡,至今只有極少數運動員使用。比賽時,運動員應在直徑2.135米的圈內,用單手將球從肩上推出,鉛球必須落在落地區角度線以內方為有效。男、女鉛球分別於1896年和1948年被列為奧運會比賽項目。
擲鐵餅
起源於公元前12~前8世紀三希臘人投擲石片的活動。公元前708年第18屆三代奧運會列為五項全能項目之一。鐵餅最初為盤形石塊,後逐漸採用銅、鐵等金屬製作。現代奧運會史上,曾有過雙手擲鐵餅的比賽項目(左手+右手)。擲鐵餅技術經歷過原地投、側向原地投、側向旋轉投、背向旋轉投幾個發展過程。鐵餅可用木料或其他適宜材料製作,男子鐵餅重2公斤,直徑22厘米;女子鐵餅重公斤,直徑18.1厘米。比賽時,運動員應該在直徑2.50米的圈內將餅擲出,鐵餅必須落在40度的角度線內方為有效。男、女鐵餅分別於1896年和1928年被列為奧運會比賽項目。
擲鏈球
起源於中世紀蘇格蘭礦工在勞動之餘用帶木柄的生產工具鐵錘進行的擲遠比賽,後逐漸在英國流行。鏈球的英語(hammer)詞意即鐵錘。19世紀後期,成為英國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運動會的比賽項目。當時使用的器械是將木柄的鐵球,後為便於投擲,將木柄改為鋼鏈,鏈球由此而來。擲鏈球最初採用原地投,後逐漸改進為側向投,旋轉一圈投、兩圈投、三圈投,現運動員多採用四圈投。男子鏈球重7.26公斤,總長117.5~121.5厘米,女子鏈球重4公斤,總長116.0~119.5厘米。比賽時,運動員必須在直徑2.135米的圈內用雙手將球擲出,鏈球必須落在40度的角度線內方為有效。圈外有U形護籠,確保投擲安全。男子鏈球於1900年被列為奧運會比賽項目,女子鏈球將於2000年列入。
擲標槍
起源於古代人類用長矛獵取野獸的活動,後長矛又發展成為作戰的兵器。公元前708年被列為第18屆古代奧運會五項全能之一。現代標槍運動始於19世紀的瑞典、希臘、匈牙利和芬蘭等歐洲國家。1792年瑞典的法隆開始舉行標槍比賽。最初運動員使用的木製標槍前後一樣粗,20世紀50年代初,美國標槍運動員赫爾德(Franklin Held)研究出兩端細、中間粗的木製標槍,延長了標槍在空中飛行的時間,因而被稱為"滑翔標槍"。60年代瑞典製造出金屬標槍,使標槍的滑翔性能更強,大幅度提高了運動成績。1984年民主德國運動員霍恩(Uwe Hohn)以104.80米的成績打破世界紀錄。國際田聯為保證看台觀眾的安全,1986年將男子標槍重心向槍尖方向前移4厘米,以降低飛行性能,1999年又將女子標槍重心向槍尖方向前移3厘米。標槍可用金屬或其他適宜的類似材料製作。男子標槍重800克,長260~270厘米;女子標槍重600克,長220~230厘米。比賽時,運動員必須單手將標槍從肩上方擲出,槍尖必須落在投擲區角度線內方為有效。男、女標槍分別於1908年和1932年被列為奧運會比賽項目。
全能
起源於希臘,早在公元前708年第18屆古代奧運會上便設有五項全能,由賽跑、跳遠、鐵餅、標槍和摔跤項目組成。現代全能運動始於歐洲。18世紀初,部分國家開展全能運動,但比賽項目不統一。1904年第3屆奧運會即設十項全能,項目包括100碼跑、800碼競走、120碼欄等;1912年第5屆奧運會改為在瑞典流行的十項全能,延續至今。此外,1912、1920、1924年奧運會還設立過五項全能。女子全能運動1923年始於蘇聯,1948年得到國際田聯的認可,1964年奧運會將五項全能列為比賽項目,1984年奧運會必為七項全能。比賽按規定的項目順序分兩天進行。男子十項全能第一天為100米跑、跳遠、鉛球、跳高、400米跑,第二天為110米跨欄跑、鐵餅、撐竿跳高、標槍和1500米跑。女子七項全能第一天為100米跨欄跑、跳高、鉛球、200米跑,第二天為跑遠、標槍和800米跑。根據各單項成績查國際田聯制定的全能評分表,以累加總分計算名次,總分高者列前。運動員必須參加所有項目的比賽,如某個項目棄權,則不能參加後續項目的比賽,也不計算總分,但如果某個項目因成績太低或失敗,沒有得分,仍可計算總分。
游泳
起源和發展
古代游泳,根據現有史料的考證,國內外較一致的看法是產生於居住在江、河、湖、海一帶的古代人。他們為了生存,必然要在水中捕捉水鳥和魚類作食物,通過觀察和模仿魚類、青蛙等動物在水中游動的動作,逐漸學會了游泳。游泳是人們憑借自身肢體的動作在水中進行運動的技能。游泳運動可分為競技游泳和實用游泳。游泳是人類在與大自然斗爭中產生和發展而來的。在5000年前遠古時代陶器的雕繪圖案上,就可以看到我們的祖先潛在水中獵取水鳥的泳姿。隨著社會的發展,游泳逐漸成為人們增強體質以及生產、生活、軍事的需要,並逐漸發展成為體育運動的比賽項目。現代游泳運動起源於英國。
羽毛球
起源和發展
起源於日本:相傳羽毛球最早出現於14-15世紀時的日本,球拍是木製的,球用櫻桃核插上羽毛製成。這種球由於球托是櫻桃核,太重,球飛行速度太快,使得球的羽毛極易損壞,加之球的造價太高,所以是該項運動時興了一陣子就慢慢消失了。二、出現在印度:大約至18世紀時,印度的普那出現了一種與早年日本的羽毛球極相似的游戲,球用直徑約6厘米的圓形硬紙板,中間插羽毛球製成(類似我國的毽子),板是木質的,玩法是兩人相對站著,手執木板來回擊球。三、誕生在英國:現代羽毛球運動誕生於英國,大約在1800年左右,由網球派生而來。我們可以注意到現今的羽毛球場地和網球場地仍非常相似。1870年,出現了用羽毛、軟木做的球和穿弦的球拍。1873年,英國公爵鮑弗特在格拉斯哥郡伯明頓鎮的庄園里進行了一次羽毛球游戲表演。從此,羽毛球運動便逐漸開展起來,「伯明頓」即成了羽毛球的名字,英文的寫法是「Badminton」。那時的活動場地是葫蘆形,兩頭寬中間窄,窄處掛網,直至1901年才改作長方形。
武術
起源和發展 武術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它的產生,緣起於我國遠古祖先的生產勞動。人們在狩獵的生產活動中,逐漸積累了劈、砍、刺的技能。這些原始形態的攻防技能是低級的,還沒有脫離生產技能的范疇,卻是武術技術形成的基礎。武術作為獨立的社會文化現象,是同中華民族文明的產生同步的。武術萌芽於原始社會時期。氏族公社時代,經常發生部落戰爭,因此在戰場上搏鬥的經驗也不斷得到總結,比較成功的一擊、一刺、一拳、一腿,被模仿、傳授、習練著,促進了武術的萌芽。武術成形於奴隸社會時期。夏朝建立,經過連綿不斷的戰火,武術為了適應實戰需要進一步向實用化、規范化發展,夏朝時期的武術活動主要在以下兩個方面發展:一、軍隊的武術活動,二、以武術為主的學校教育。
拳擊
起源和發展
拳擊運動源遠流長,它起源於人類產生之初。為了生存和競爭,人類發明了它。最初,它是保護人們生命財產的一種手段。有記載表明,它有5000多年的歷史。在《英國大不列顛網路全書》就有「公元前40世紀,幼發拉底和底格里斯兩河流域發現 拳擊的遺跡」的記載。古埃及人用象形文字記載了拳擊用的護具「皮綳帶」。後來大約在公元前17世紀,拳擊運動經過地中海的克里克島傳播到古希臘。公元前5世紀在愛琴海岸發掘的一對磁瓶上,有兩人相互攻防的拳擊圖案。在希臘神話中,傳說雅典王子賽希阿斯(公元前1000年)就通曉拳術,曾玩過這種拳擊。在美索不達米亞的考古發掘中,也發現了1700年以前拳擊活動的遺跡。 現代拳擊運動於18世紀起源於英國,當時比賽不戴拳套,亦無規則和時間限制,直至乙方喪失繼續比賽的能力為止。英國著名拳擊家J-布勞頓於1743年針對拳擊比賽的混亂局面,制定出了最早的一份拳擊規則,又在1747年設計了拳擊手套,對近代拳擊運動的開展做出了貢獻。1839年,英國頒布了新的倫敦拳擊錦標賽規則,1853年進行修改,禁止用足踢、頭撞、牙咬的低擊等動作,並規定拳擊台四周用繩圍起,1867年英國記者錢伯斯編寫了新的拳擊規則,強調拳擊中的戰術和技巧。1880年倫敦成立了英國業余拳擊協會,1881年舉行了第1次錦標賽。1924年第8屆奧運會前夕成立了國際業余拳擊聯合會。當今世界上同時存在著兩種拳擊運動,即職業拳擊和業余拳擊。奧運會和亞運會的拳擊比賽都是屬於業余拳擊。這兩種拳擊在比賽規則和方法上都有很大的差別。在聖路易舉行的第3屆奧運會上,拳擊第一次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參加比賽的只有美國1個國家的44名運動員,美國自然獲得了所設7個級別的所有冠軍。到了1964年在日本東京舉行的第18屆奧運會上,就有56個國家的269名運動員我國現代拳擊始於20世紀20年代後期,最初稱之為「西洋拳」。先有人翻譯了一本《西洋拳術》。30年代,舊中國南京國民黨政府的中央國術(武術)館、國立國術體育專科學校將拳擊列為主課之一。 規則與知識
柔道
起源和發展
起源於日本。1882年日本的嘉納治五郎將中國武術的踢、打、摔、拿以及日本的武技、柔術等技術融為一體,創立柔道。同年在東京永昌寺開設講道館。1884年設立柔道段位制。1890年開始女子柔道訓練。1900年制定柔道競賽規則。1931年日本建立世界上第一個女子柔道協會。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柔道傳播到歐美等國。1956年舉行首屆世界柔道錦標賽,1980年起舉辦世界女子柔道錦標賽。男、女柔道分別於1964年和1992年被列為奧運會比賽項目。
G. 拳擊手在比賽中會伸手觸摸對手的手套,這是為什麼呢
拳擊最顯著的標志是拳擊手套。當人們談論拳擊時,首先想到的是一個人戴著一副圓形手套做打擊動作拳擊手套的歷史,早在古希臘的拳擊比賽中,就出現了牛皮製成的拳擊手套。當時製作手套是為了增強打擊效果,甚至為了增強殺傷力,還可以加上鐵之類的東西。拳擊史上有很長一段時間,拳擊手套是不存在的。18世紀現代拳擊在英國誕生的早期,拳擊手是不戴手套的。直到1847年,現代拳擊之父布勞頓發明了現代拳擊手套,以減少比賽中的傷害,拳擊運動員戴手套參加比賽成為常態。
手指第三關節處有一個握條。手套要根據自身重量選擇。拳擊不僅是一隻手臂的力量,更是雹賀鉛腰部在腳下的旋轉力。如果手套重拍掘量過大,拳擊會不流暢,會耽誤拳手。所以,根據自己的體重來選擇。戴手套時,先看是否妨礙手腕的血液循環,手不規律地向下擺動,看是否會松動。然後兩拳到空處,兩拳接著一拳,打兩組。如果找到了,
H. 拳套如何分類
拳擊手套一般是分為三種,一種是打沙袋比較好一點的露指拳套,一種是正常拳擊訓練常用的全包型的手套,最後一種比較適合綜合格鬥這類的分指拳套。
1、露指拳套
綜合格鬥技中使用的露指拳套,英文名為Open-fingered gloves,指手掌部分以及手指部分外露的拳擊手套。現主要用於綜合格鬥技比賽。
2、全包型的手套
拳擊手套是根據國際業余拳聯的規定,拳擊運動員在參加拳擊比賽時一定要戴的一種經過填充的手套。目的是保護拳手的手腕和手指關節。
拳擊運動員出拳力量大,若不保護,容易造成自己手指脫臼。戴上拳套後,可增加緩沖,使出拳的威力下降,在保護拳手本人的同時也保護對手。拳擊運動中使用的手套主要分薄手套和厚手套兩種,職業拳擊沒有護具,手套薄,業余拳擊有護具,手套稍厚。
3、分指拳套
分指拳套,英文名為Open-fingered gloves,指手掌部分以及手指部分外露的拳擊手套。現主要用於綜合格鬥比賽。
(8)如何用紙板製作拳擊手套擴展閱讀:
選購及保養:
手套的選擇要根據自己的體重,拳擊出拳不只是一個胳膊的力量,而是腳下蹬的腰部旋轉力,拳套磅數過大導致出拳不順,貽誤戰機,所以根據自己的體重來選擇,戴上手套的時候首先看有沒有阻礙手腕血液流通,雙手向下無規則搖擺,看看會不會松動,然後向空處打次拳,兩個次拳接一個後手拳,打兩組,如果發現沒有由於拳套的自身重量來拉扯自己的拳頭就可以了,這樣說明拳套適合你。
然後,顏色是一個比較令人在意的事情,一個經驗豐厚的選手,絕對不會隨便選擇顏色,要根據自己的對手來選擇顏色,一般來講備同磅數的兩副手套,一個紅色一個黑色,紅色讓人看到容易產生興奮,如果想得到特別激烈的對抗建議使用紅色,黑色一般是防守使用,也能給對手造成壓抑的感覺,一般來講黑色的氣勢比較強,有效的破壞選手的信心,促使他變得毛躁,壓制他的打法,屬於防守性。
手套的保養也很講究,用軟布粘一點清水,擦掉手套上的汗,千萬不要直接擦,那樣會把汗水直接塗抹在手套上,時間長了會腐蝕,導致手套上面全是沙眼,當然也不要用消毒紙巾擦。切記不可用水漂洗,只可用軟布蘸一點清水擦拭之後晾曬。一副好的手套其內部變形時間很慢,所以不必急於更換,一個好的手套會讓人感覺很舒服。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露指拳套
網路-分指拳套
網路-拳擊手套
I. 西方拳擊和中國散打用的手套有什麼不同
拳擊手套是皮質內包裹彈性棉類製作的,散打使用的是棉布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