冕旒 miǎnliú 【king'scrownwithtassels】古代帝王的禮冠和禮冠前後的玉串,也用作皇帝的代稱 冕(corona):恆星大氣的最外層 古代帝王、諸侯及卿大夫在舉行祭祀等大典時所戴的大禮冠。外黑色,里硃色。冕頂有長方板,稱為延,後高前低,略向前傾。延之前端綴有數串小圓玉,謂之旒。冕加在發髻上,要橫插一長笄(簪),以別住冕。笄的兩端繞頷下系一小絲帶,謂之紘;又各用一條名叫枕的絲繩掛下一個綿丸,謂之纊,纊下端飾玉,謂之珎。因兩珎正當左右兩耳,故又名充耳、塞耳。旒、松、纊都是冕的部件。天子的冕十二旒(一說前後各有十二旒),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歷代之制大略相同。南北朝以後,只有帝王可以戴冕,因用以專稱皇帝的禮冠。《淮南子.主術訓》:「古之王者,冕而前旒。」高誘註:「冕,王者冠也。」唐王維《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Ⅱ 兩宋時皇帝與官員帽子後面的耳朵為什麼那麼長
兩宋時官員的長翅帽是唐朝到五代兩宋官帽逐漸發展的結果,主要目的是為了固定帽子,後來越來越長是為了莊重與美觀。長翅帽並非宋太祖趙匡胤發明,所以不是為了防止官員交頭接耳。
一,官帽演變
在我看來這種趙匡胤發明長襆頭的說法存在很多疑點,因為戴著長襆頭行動不便。如果真是趙匡胤發明,為什麼他自己要帶,這豈不是說不通。而且長襆頭不僅官員可以帶,老百姓有時也帶,這就更說明趙匡胤發明的觀點靠不住。
古代官員重視形象,戴長襆頭顯得莊重而且美觀,所以宋朝的皇帝與官員才帶長襆頭。而且襆頭由短變長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歷經幾百年的發展,並不是一蹴而就,所以更顯得趙匡胤發明長襆頭的說法不可靠。
Ⅲ 唐朝皇帝帽子和明朝皇帝帽子有什麼區別
唐、宋、明的官帽基本變化不大,唐朝的服飾影響了多個朝代。
唐朝的帽子高度下降,發簪的樣式像兩個耳朵,樣子擺脫了誇張。
宋代帽子的高度又降了些,兩邊的耳朵加長了。據說長翅帽的發明人是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他坐上龍椅後很不放心當年一起闖天下的同僚。尤其討厭文武大臣在朝堂中交頭接耳,評論朝政。一天,趙匡胤上早朝,在聽取某個大臣奏章時,發現兩側有不少官員竊竊私語,很不禮貌。趙匡胤心裡有點惱火,但不露聲色。退朝後,他想出個辦法,傳旨屬官在襆頭紗帽後面分別加上長翅。長翅用鐵片、竹篾做骨架。一頂帽子兩邊鐵翅各穿出一尺多(以後越來越長)。這種帽子除了朝堂和官場正式活動時須戴上,一般場合是不戴的。因為戴上它,在街上行走極不方便。官員只能面對面交談,要並排坐著談就困難了。從此大臣上朝,也就很難排列在一起交頭接耳,影響朝堂嚴肅性了。
元代的官帽更像一個草帽,只是頂端高度增加了。蒙古人的統治,使得帽子的變化也沒有傳承性。
明代又恢復了漢人的統治,使得官帽大體繼承了宋代的樣式只是有些小的變化:上部由方變園了,也叫烏紗帽。到了清朝又變成了和元代有很多類似的地方,只是加了帽檐,帽子上也有了頂戴花翎。元代和清代沒有發簪的位置了,是因為男人不再束發。
Ⅳ 唐朝男子戴的帽子叫什麼
唐朝男子戴的帽子叫作襆頭。襆頭是中國古代,特別是唐朝的男子最常佩戴的「帽子」。襆頭最初是古代男子用來裹發的四腳頭巾,也就是折上巾,折裹頭部時,每個人的折疊技巧不一,所以折好的襆頭形狀各異。隋朝時,禮部尚書牛弘上書朝廷,建議在襆頭內設置骨架,罩在頭上,以利於折出造型一致的襆頭,後來發展成有骨架的烏紗帽。唐朝皇帝李世民穿常服時喜歡佩戴襆頭。很快,人們開始效仿皇帝,襆頭也成為唐朝最常見的「帽子」。襆頭的種類也有很多,如唐朝期的軟腳襆頭;唐中後期的硬腳襆頭。
Ⅳ 古代皇帝帽子怎麼做
工具/原料:正方格紙。
1、准備一張方格紙,如下圖所示。
Ⅵ 請問唐代皇帝的帽子有哪幾種,請圖列。
唐代的天子有六冕,即大裘冕、袞冕、■冕、毳冕、■冕、元冕。隋唐天子主要戴兩種冠,即通天冠、翼善冠。 通天冠 翼善冠
Ⅶ 唐代男子戴的帽子叫什麼
唐代男子戴的帽子叫作襆頭。襆頭是中國古代,特別是唐朝的男子最常佩戴的「帽子」。襆頭最初是古代男子用來裹發的頭巾,後來發展成有骨架的烏紗帽。唐朝皇帝李世民穿常服時喜歡佩戴襆頭。很快,人們開始效仿皇帝,襆頭也成為唐朝最常見的帽子。
點擊查看更多《穿越時空看文明:全景手繪中國史》
Ⅷ 皇帝的帽子叫啥
古代皇帝的帽子叫冕旒。
冕冠的旒數按典禮輕重和服用者的身份而有區別,按典禮輕重來分,天子祀上帝的大裘冕和天子吉服的袞冕用12旒;天子享先公服冕用9旒,每旒貫玉9顆;天子祀四望山川服毳冕用7旒,每旒貫玉7顆;天子祭社稷五祀服希冕,用5旒,每旒貫玉5顆。
天子祭群小服玄冕,用3旒,每旒貫玉3顆。按服用者的身份地位分,只有天子的袞冕用12旒,每旒貫玉12顆。公之服只能低於天子的袞冕用9旒,每旒貫玉9顆;侯伯只能服冕,用7旒,每旒貫玉7顆;子男只能服毳冕,用5旒,每旒貫玉5顆。
卿、大夫服玄冕,按官位高低玄冕又有6旒、4旒、2旒的區別,三公以下只用前旒,沒有後旒。凡是地位高的人可以穿低於規定的禮服。
而地位低的人不允許越位穿高於規定的禮服,否則要受到懲罰。天子為十二旒,周之諸侯王公之旒有九、七、五之分。但後來旒漸漸只限於帝王,於是「冕旒」則成了帝王的代稱。
旒就是用五彩的繅(絲繩)12根,每旒貫12塊五彩玉,按朱、白、蒼、黃、玄的順次排列,每塊玉相間距離各1寸,每旒長12寸。漢代冕服的垂旒卻不限於五色,根據後漢書·輿服制的記載,十二旒為白玉串珠。
帝王戴的冕冠,其頂端有一塊長形冕板,叫「延」。延通常是前圓後方,用以象徵天圓地方。延的前後檐,垂有若干串珠玉,以綵線穿組,名曰:「冕旒」。
冕旒的多少和質料的差異,是區分貴賤尊卑的標志。據說,置旒的目的是為了「蔽明」,意思是王者視事觀物,不可「察察為明」,也就是說,一個身為領袖的人,必須洞察大體而能包容細小的瑕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