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藏族傳統服飾從傳統到現在是如何演變的
藏文化博大精深,璀燦奪目,是人類民族文化大家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藏族服飾文化以她悠久的歷史,多姿多彩的魅力和神秘的色彩,成為藏族文化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我們從昌都卡若遺址出土的藏族文物中,可以看到藏族服飾現存最久遠的實物資料,這些文物中有片飾簪、璜、珠、項飾、牌飾、貝飾等,真實再現了距今四、五千年前的青藏高原土著居民的衣著樣式,展示了藏族人民的審美情趣,是藏族服飾文化的源頭。
藏服
藏族服飾雖然受到市場經濟的沖擊,但仍以其典雅大方、款式獨特,成為一道亮麗的文化景觀。特別是在旅遊業不斷深入的情況下,藏族服飾作為寶貴的文化資源受到重視。服裝質料更加現代多樣、結構變得簡約而方便,服飾搭配也更隨意,穿著時有的只在外面套上嘉絨標志性的“三片”(頭帕、前後圍各一片)。
藏族服飾帶有自身文化豐富且具多元文化特點,嘉絨服飾的變遷過程本身即是一個漢藏文化滲透融合的過程。嘉絨藏族傳統服飾的現代化是不可避免的,其服飾的創新和變革既是必然的選擇,同時也應是適應社會變化的主動接受。
B. 藏族服飾的服飾等級
藏民族不分男女普遍穿長袍,系腰帶。男士們在長袍後擺打褶,女士們在長袍後擺左右兩邊打褶。也有不分男女一樣在長袍後擺的兩邊打褶的裝束習慣。但過去官吏的服飾,以官職的高低有特殊性的象徵意義。民間也有稱貴人、普通人和平民的詳略和優劣等各類型的服飾。在後藏官員服飾,昔日內務廷僧俗侍從上、中、下三等和以前地方政府日喀則總長官上下的日常裝束的特點及各種慶典中根據官位的禮服著裝和與有關的民間服飾如下 各僧俗侍從的日常和慶典時服飾的裝扮。兩位札薩在平日的黃色庫緞的大袍上披一件章褂子和冬裝的章褂子邊上以獺皮鑲邊的裝束,各慶典上穿黃色大庫緞大袍上披一件蒙古彩雲騰龍的緞子或綢緞等和俄羅斯緞子的章褂子。冬裝象前面講的一樣章褂子領邊以獺皮鑲邊。冬夏無別穿深紅色的彩靴。夏天戴紗帽,冬天戴金頂帶尖以紅寶石鑲綴的大帽子。
大堪布和司膳、司寢、司供等,不分身份穿澤當嘩嘰裙和坎肩(前面提起的上品料)。夏天穿毛嘩嘰、冬季穿普通披單。平日穿單披單和慶典上穿鑲綢緞的揚技單,沒有習慣披緞褂。汗衫和貼身裡衣、腰帶等同於前面。用古舊緞子和俄羅斯緞等制的佩戴銀質小瓶的漱罐等裝飾與前面相同。夏天穿布彩靴和冬季穿硃砂色的彩靴。馬背L所戴的帽子習慣穿大喇嘛所戴相同的色爾貼帽。大秘書和小堪布同樣穿澤當嘩嘰裙和坎肩。冬夏的披單穿毛嘩嘰和杜爾瑪、汗衫和貼身裡衣、腰帶都與上面相同。平時的制服穿一件謂「修飾服」的服裝,袖子上印有螞坦黃紅的六相章噶和梵文等的金色圖紋的緞褂,及用古舊緞和俄羅斯緞制的佩戴銀制小瓶的漱灌。夏天穿布彩靴,冬天穿朱紅色的彩靴。各大慶典上穿古舊蒙古緞和俄羅斯緞製做的揚頓、揚褂及佩戴相同料子的漱罐。大秘書佩戴筆墨筒,悶褲桐象徵筆筒和墨瓶。筆筒用德格地方的蜇花鍍金的風格和墨瓶包囊的錦緞上以絲線編製成彩虹花紋的套環,編織成的絲線中間嵌有金色的英雄六征圖紋及藍色絲線的飄帶。夏天穿布彩靴和冬天穿朱紅色的彩靴。冬夏在馬背上戴與前面相同上飾珊瑚的頂子。
下廷內侍從官平時穿黃緞或紅黃色緞做的大袍和黑黃色的裡衣,系綢絲腰帶,腰帶上佩戴刀、碗套。荷包。各大慶典上穿四相給等縫制的藍色緞子的大袍。夏季戴鐵環帽,冬季戴一頂青白瑪瑞為頂戴的狐皮帽。不分冬夏穿一雙紫紅色絨靴。
穿蒙古裝的內侍從官的制服,穿紅黃色大袍上披一件陶土色的馬褂,穿深褐色的內衣,系綢絲的腰帶,夏天戴紗帽,冬季戴一頂青白瑪捆為頂珠兒的大帽子。不分冬夏穿一雙紫紅色絨靴和上述相同。
上廷專職人員穿澤當嘩嘰或藏式嘩嘰的裙,夏天穿毛嘩嘰,冬天穿藏嘩嘰的技單,黃綢子的汗衫和貼身裡衣,系腰帶,穿修飾服緞褂,佩戴銀質小瓶的緞制漱罐。各大慶典上穿古舊的緞或俄羅斯緞的揚帆揚褂,不分冬夏穿錦緞鑲邊的布彩靴,夏天戴一頂色爾貼帽,冬天戴一頂大俠帽上帶青白瑪罐頂子的帽於。
下廷專職人員平時的制服,穿一件黃緞或紅黃色的大袍子和深褐色的貼身裡衣,朱紅色的腰帶上佩戴刀、碗套、荷包。各大慶典上穿藍色四相緞或青藍色彩緞的大袍。夏天戴鐵環帽,冬天戴以藍玉石頂珠兒的狐皮帽。戴松耳石的石垂和牡索(一種耳飾),不分冬夏穿一雙紫色的絨靴。
普通仔仲(一官名)穿一件藏式嘩嘰裙和毛嘩嘰或藏式嘩嘰的技單,黃綢的汗衫和貼身裡衣,不分官位的大小技修飾服緞褂,各大慶典上穿古舊大緞或俄羅斯緞縫制的揚帆揚褂。不分冬夏穿一雙用硃砂色毛呢鑲邊的布彩靴,出行時穿布拉或傑唐的彩靴。夏天戴色爾帖帽,冬天戴珊瑚或假珊瑚頂珠兒的大俠帽。
普通俗官,平時制服穿一件協瑪或毛呢、毛嘩嘰等黑色或紫色、青藍色的大袍和深褐色的貼身裡衣,朱紅色的腰帶上佩戴刀、碗套、荷包,帶牡索和耳玉。各大慶典上穿紅黃色或陶土色、黃綠色的大袍,上披一件毛呢外套,不分冬夏戴布楚帽和穿一雙紫色的毛呢彩靴。
穿蒙古裝官僚的平時制服,穿嘩嘰和毛呢等朱紅色的大袍,上面披一件陶土色或棕紅色的馬褂。慶典上穿紫色緞子或藍黑色的馬褂的大袍,上面披一件陶土色或紅黃色的馬褂。穿深褐色的貼身裡衣,系一條綢絲的腰帶,戴一頂水晶石頂珠兒的紗帽,穿一雙紫色毛呢純枝的彩靴。
上述上、中、下三等僧俗官員的頂戴除官銜的高低外其餘根據自己的財力和興趣可帶黃金或鍍金的頂子。
總縣長和堪布級,堪穹(副堪布)的平日制服,僧服穿澤當嘩嘰裙,夏天穿毛嘩嘰的技單,冬天穿拉達克的杜爾瑪技單。夏天的靴子,穿金絲緞或花紋裝飾及藍黑色絲線鑲邊的紫紅色布靴,用紅稽擔作靴勒。冬天穿朱紅色的彩靴。腰間掛古舊緞子和紫黃色緞子的漱罐,佩戴的銀質瓶浮雕使用火鍍金上又用瑰玉嵌飾,用朱紅色絲線編織的系繩。面料用毛嘩嘰或澤當嘩嘰做的緞褂的左右袖子使用紅黃色六相、金章噶、梵文及龍鳳等圖案的緞子,領子和袖子口夾紅色細惜攝,裡面穿大綢等做的黃色或紅黃色的貼身裡衣。四品官的冬夏服裝,冬天穿用獺皮鑲邊的黃庫緞大袍,裡面穿翻領子的白大綢的貼身裡衣,系朱紅色的綢絲腰帶上佩戴刀、碗套、荷包。夏天戴朱紅色絲線飄帶裝飾的鐵環帽,帽後絲線編織的飄帶中鑲嵌金子或鍍金的英雄六征圖。帽尖上用黃金或鍍金裝飾的瓶形上飾身份象徵的珊瑚頂子。冬天戴夾黑皮的圓圓的全狐皮大帽,頂子與上面相同。右耳飾亞瑪瑞或松耳石,左耳飾金、挽玉或珍珠的長耳墜。用朱紅色的綢絲束發,上系鑲嵌的金發盒。靴子,不分冬夏穿一雙朱紅色的彩靴。
管家若是僧人,夏天穿棕紅色的毛呢或毛嘩嘰和深紅色的協瑪或細氈圍的大袍。夏天戴氈帽,冬天戴大慶帽。穿印度軟皮或黃布拉做的靴子。
司庫若是俗人,穿紫色毛嘩嘰或毛呢、協瑪面子的大袍,裡面穿白大綢的貼身裡衣。印度皮或布拉、黑條絨的靴子。戴博朵帽(黃碗帽)、佩戴長耳墜。
執事們和房管員、郵管員穿毛呢或紫色漢嘩嘰。協瑪的大袍,穿印度皮或布拉。黑條絨的靴子,戴博爾朵帽,佩戴長耳墜。上述是主要人士的常規性服飾。
宗(縣)和札什倫布拉丈的過年時慶典和有關初三跑馬活動時的盛裝,宗堪穹平日一樣穿僧衣上披彩雲騰龍緞或綿緞、俄羅斯金絲緞、紫色印花等嶄新的古緞子的揚破、揚褂,佩戴同面子的漱罐和冬夏的帽子同上。平日駕馬行駛時,夏天戴色爾帖帽,冬天戴有黃色毛呢加墊的環圍用精質皮鑲邊的色爾帖帽,以黃金或鍍金的瓶形座上飾象徵身份的珊瑚頂子的大俠帽。平日駕馭馬來回時主人的馬套備馬鞍及馬鞍上用朱紅色毛呢以錦緞鑲邊的左右四面飾絲線飄帶的鞍套,馬鞍褥備漢墊或條絨等面料,鑾黃銅的轡、勒S酋三套上飾兩層馬纓,兩僕人的馬套用後藏墊子的馬靴上用青或藍黑色的布鑲邊的鞍套,沒有備馬鞍褥子的常規。戴紅纓帽,主人的馬鞍鞍褥子黃顏色外其餘主僕皆相同。
東宗(城)堪穹的僧人管家穿陶土色的大袍上系朱紅色的腰帶,腰間佩戴刀、碗套、荷包,戴紅纓帽,其它靴子與上面同。
西宗(城)世俗司庫,穿陶土色的緞袍,系朱紅色腰帶,腰間佩戴刀、碗套、荷包、戴博爾朵帽,穿紫色毛呢的彩靴。
執事們在宗上過年時,穿四相緞或彩雲騰龍緞等花色的大袍上披一件朱紅色毛呢的外套,其它寺院過年的慶典和初三的跑馬活動上穿陶土色的大袍和系綢絲的腰帶,佩戴刀、碗套、荷包、筆墨袋,戴博爾朵帽,穿紫色毛呢的彩靴。房管員和郵差也穿黃陶土色的大袍。佩戴刀、碗套、荷包、紫色毛呢的彩靴,戴博爾朵帽。
藏歷新年初三,去觀看跑馬活動時,宗主事們特別穿盛裝並騎著馬,排列行駛。宗堪穹的盛裝,上述一樣穿僧裝外,其它沒有特別,但帽子方面,戴一頂如同說唱藝人的帽子,有四個耳兒,皮子鑲邊,並用日本緞的後飄帶的噶布帽,頂子同上述。 民間服飾對社會的上層人和富人及普通百姓的服飾來說,古代藏民族只穿本土生產的氆氌及皮裝,後來在逐漸發展與漢地和印度等的貨物交換的影響下豐富了藏民族的服飾種類,比如上層貴族和商人等富有者男女的冬夏服裝方面,西藏的氆氌協瑪和次等協瑪。細氆氌、毛呢、漢嘩嘰。布絨、緞子、大綢、綢子、繭綢和猞猁皮、狐皮、羔羊皮的服裝。男姓的靴子有印度皮和黑條絨,布拉料做的靴子,長簡靴子,毛呢裝校的夾底靴子和管筒靴。女式用毛呢鑄飾的夾底靴,管筒靴,靴子不僅用各種彩色絲線綉成的衣紋裝飾,還在稱謂「貴夫人」和『小姐」的最上品的靴上還有用珍珠鑲襯的習俗。藏式協瑪和毛呢面料及絲絨紗成的彩虹紋的圍裙角上腰帶處用各種金絲鍛鑲綴,系各種綢子的腰帶,有的還用絲線織成的鞋帶,貴族紳士,冬季戴緞子面料上用錦緞的間襯及俄羅斯緞的面底上用海龍和獺皮鑲邊的大仄帽,還有人戴一種叫長壽金絲緞的帽子和氈帽等品質上乘面料的帽子,中等人家的少數男女也穿協瑪和次等協瑪、細氆氌、毛呢及漢嘩嘰,綉綢、綢子等面料的飾裝。次下大多數人穿細氆氌和開毛氆氌、粗氆氌、薄毛嘩嘰、綿絲嘩嘰、假絲、錦厚絲、代繭綢、薄紗、有毛錦、喀拉等面料的服裝及男式鞋;少數人穿印度皮和布拉、條絨的靴子及皮鞋,女姓穿藏式靴、管筒靴、帖里等毛呢及氆氌裝嵌的靴子,系厚絲和布做的腰帶,女姓還系協瑪及細氆氌的面料上金絲緞加村的圍裙。
普通百姓男女的服裝方面,少數人穿上等細氆氌和毛呢的服裝,其它大多數百姓穿上等細氆氌和開毛細氆氌、薄毛氆氌、氈子、代繭綢及普通棉布的服裝,部分人穿皮鞋或印度皮做的靴子外,其它大多數人穿自產皮的靴子和毛呢、氆氌革的藏式靴子、管銅靴、貼里、草靴、皮革靴、襪子,系布類的腰帶和鞋帶,圍細氆氌和一般氆氌上刺綉的圍裙,系用絲線和羊毛織成的裙帶。冬夏戴粗面子做的帽子。
後藏婦女在頭上戴的珠冠的形狀,是兩條竹子像弓一般的左右兩端用朱紅色的絲線纏起,中間用朱紅色的綢子纏起的稱為「巴隆」的裝飾品,因和頭發編織在一起,所以古代不分晝夜戴在頭上,便針對此物,修有稱為「木頭枕座」的東西。日喀則城附近的拉娥里卓的婦女們的頭飾與其它有點不同,她們有一種叫「覺什爾里」的用玉和珊瑚單一的巴隆,纏繞在左右耳朵上,就像給綿羊頭上套籠頭。總之後藏婦女的頭後飄緒及巴隆二飾品,鑲嵌於珠冠上,在朱紅色的面底上以忽玉、珊瑚、珍珠編嵌而成。後藏有些大貴族夫人的巴隆上,有鑲飾雙重頭後緒的習慣。
上層富裕人家的頭飾巴隆,有一件叫「珍珠囊」的裝飾品,飾於巴隆的前面,中間鑲飾四粒珊瑚的珠里節,其間隙嵌兩面玉石,左右兩邊裝飾各珊瑚兩粒的珠亟節及間隙嵌飾一面掘玉,其餘巴隆前頭的左右兩邊串就的珍珠是一種掩飾,前後的飄緒是用忽玉和珊瑚交織在前頭,左右各邊以瑰玉鑲邊及後頭的上部掘工和珊瑚間嵌金質的四環飾。稱「橫延」的裝飾品,是一個在珠冠的左右串就的珍珠平綴上有鑲玉的三個金格子的頭飾在慶典和著盛裝時珠冠前頭飾一傳聞叫「蠍子腰鏈」的裝飾品,是用銀鏈子的飄帶及後頭帶一件叫「私囊宿口」的裝飾品,是用錦緞縫制的小囊,帶有銀質鑲邊及絲線飄緒的裝飾之物,所套的鉤子用銅質或金質的鉤。
中層人家的後緒及巴隆,也有用松耳石和珊瑚的間雜的飾物,巴隆的前面左右邊各飾一代珍珠的飾品的及後飄緒的前後環圍,用金銀混雜上鑲飾松耳石。蚌殼的「橫延」上用黃銅的格子嵌松耳石。有些人的後飄緒上用鍍金的黃銅格子及金銀混雜的項盒子的項飾上飾串幾對珊瑚和九眼珠、青白瑪騰。佩戴珊瑚和松耳石的耳環及翡翠和玉制手鍋,少數人還戴松耳石等鑲嵌的金戒指。還有珊瑚鬢和象牙墨等串珠。
佩戴裝飾方面,如果姑娘未嫁人,飄緒及巴隆的後面環圍上飾一塊青白瑪膨,象徵姑娘未嫁,有些姑娘的一股辮子上飾一件叫「項穗」的飾物,是用松耳石或珊瑚混合的裝飾上嵌一塊青白瑪珍。所以需迎親的人看此標志將進行擇偶。
有關婦女們的褲子,根據自家的條件,穿用繭綢、絨布、紅花繭綢,還有錦緞、條絨等各種布類的貼身褲及鄉里的大多數女性用紅花細豫攝作內褲。款式象現今的裙子一般的叫「圓筒」的褲子。有的穿一件與「圓筒」褲子配套的肩上可以扣絆的無袖上衣。婦女們在胸前披一件錦綉或毛嘩嘰布面子類做成的護胸的領邊有方形金絲緞或錦綉嵌飾的叫「裹肚」的襯巾。上層僧俗穿一件左右邊招疊,到腰間的象硃砂色袍子樣式的稱「束衣」的東西,它是一種為了外衣的沼子更美觀和不變形的副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