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服裝搭配 > 八百平方如何布局童裝世界

八百平方如何布局童裝世界

發布時間:2021-07-16 04:54:59

Ⅰ 唐代長安城區域布局是如何規劃的有什麼特點

1.用於貨物交易的「市」設在城市的中心位置;

2.唐朝的宮殿建在城市北方,處於首位,象徵著王室的權威;

3.盛唐時期的長安街道規劃分明,市、坊、櫃分工明確;坊為住宅,市為商業區

拓展資料:

唐朝(618年—907年),是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因皇室姓李,故又稱為李唐,是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

隋末天下群雄並起,617年,唐國公李淵晉陽起兵,次年於長安稱帝建立唐朝。唐太宗繼位後開創貞觀之治。唐高宗承貞觀遺風開創「永徽之治」。690年,武則天以周代唐,定都洛陽,史稱武周。705年,神龍革命後,唐中宗恢復唐朝國號。

唐玄宗即位後勵精圖治,開創了萬邦來朝的開元盛世。 天寶末全國人口達八千萬上下。安史之亂後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導致國力漸衰,中後期經唐憲宗元和中興、唐武宗會昌中興、唐宣宗大中之治國勢復振。878年,爆發黃巢起義破壞了唐朝統治根基,907年,朱溫篡唐,唐朝覆亡,中國進入五代十國。

唐朝是版圖最大,亦是唯一未修建長城的大一統中原王朝。 唐代國土在西部及北部皆超出現代中國的疆界范圍。 唐朝自攻滅東突厥、薛延陀後,天子被四夷各族尊為天可汗,又借羈縻制度征調突厥、回鶻、鐵勒、契丹、靺鞨、室韋等民族攻伐敵國,並讓南詔、新羅、渤海國、日本等藩屬國學習自身的文化與制度。

唐代科技、文化、經濟、藝術具有多元化特點 ,在詩、書、畫各方面涌現了大量名家,如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魔白居易,書法家顏真卿,畫聖吳道子、李思訓,音樂家李龜年等。 唐朝接納海內外各國民族進行交流學習,形成開放的國際文化。

唐朝是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帝國,聲譽遠揚海外,與亞歐國家均有往來。唐朝以後海外多稱中國人為唐人。

唐朝法律分為律、令、格、式四種。律是刑法典;令是指國家對各項制度所做出具體規定(如《戶令》);格是對律令式做出補充修改與對禁令的匯編;式則是各項行政法規(如《水部式》)。《唐律》是根據隋朝《開皇律》經過《武德律》、《貞觀律》、《永徽律》三朝修正而來。

唐朝沿用隋朝官職制訂三省六部制,主要機構有三省、六部、一台、五監、九寺。三省即為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

唐朝農業生產工具又有新的進步。曲轅犁就出現在唐朝。還出現了新的灌溉工具水車和筒車。唐朝前期,僅見於記載的重要水利工程就高達一百六十多項。其中著名的如玉梁渠、絳岩湖、鏡湖等。

唐朝手工業分官營和私營兩種。工部是主管官營手工業的最重要部門之一,直接管理的機構有少府監、將作監、軍器監。少府監主管精緻手工藝品;將作監主管土木工程的興建;軍器監負責兵器的建造。

Ⅱ 十三陵中,康熙皇帝在哪個陵啊

十三陵是明朝的

明朝共十六帝,開國皇帝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年)建都南京,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死後葬於南京鍾山(紫金山)的明孝陵。第二代惠帝朱允Χ在「靖難之役」中下落不明,沒有陵墓。第三代明成祖朱棣永樂十九年(1421年)正月初一正式遷都北京,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死後葬於北京昌平區的天壽山下。從成祖朱棣到思宗朱由檢,共十四帝。只代宗朱祁鈺死後因英宗朱祁鎮復辟,將朱祁鈺以親王禮葬於北京金山口;後其子憲宗朱見深為父復帝號,在原地擴建景泰陵。除此之外其餘十三帝全葬於京郊天壽山下,總稱十三陵。

英國著名科學家李約瑟博士曾說:「皇陵在中國建築形制上是一個重大成就。它整個圖案的內容也許就是整個建築部分與風景藝術相結合的最偉大的例子。」明皇家陵寢屬於中國,也屬於全人類,它作為一項獨特的文化遺產,帶著中國人民的驕傲與自豪,走進《世界遺產名錄》。
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寢。迄今已近700年的歷史,洪武十四年(1381年)開始營建,次年葬入馬皇後。馬皇後謚號「孝慈」,故名「孝陵」。洪武十六年(1383年)主體工程建成,朱元璋死後葬入。整個陵園建設持續到永樂十一年(1413年)方告結束,前後歷時32年。陵園位於南京市鍾山(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素有「鍾阜龍盤,石城虎踞」之說,是朱元璋自選「壽宅之地」。當初佔地廣大,北起鍾山,南至孝陵衛,東起靈谷寺,西至城牆,陵垣周長達45里。孝陵建築頗具特色,陵垣內遍植松柏十萬株,放養馴鹿數千頭。其總體布局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為孝陵引導部分,即隨山就勢彎曲成「S」形的神道,從下馬坊起,包括神烈山碑、大金門、紅門和西紅門(此兩門已毀)、西方城(即「大明孝陵神功聖德碑」亭),到石刻為止。石刻由十二對石獸、一對石柱、四對石人和一座欞星門組成。隨著山巒的起伏排列成一條長約800米的神道石刻,均為整塊石料雕鑿而成,線條粗獷,生動奔放,是明皇陵寢石刻中最成功之作。第二部分是陵的主體建築,從石橋起,包括正門、碑亭、享殿、大石橋、方城、寶城。原中門和門內左右有廊廡30間,門內外有御廚,左有宰牲亭,右有具服殿(都已毀壞)。享殿僅存須彌座台基和清同治時建的一座殿堂。方城是寶城前面的一座建築,它是用條石砌成的堅固建築物,就是地下宮城象徵性的城門,中央有隧道,自下而上54級台階,方城的上部建有明樓,樓頂早已坍毀,現僅存大門四壁,還可以看出當年的氣勢。寶城又叫「寶頂」,為一約400米直徑的圓形土丘,上植松柏,下為朱元璋和馬皇後的墓穴。

明孝陵的神道、祭享區和內宮區三殿式的布置方式成為北京十三陵的樣板。只是十三陵的神道合而為一,由十三座皇帝陵共用,但每陵分設另兩區則與明孝陵大同小異,所以明孝陵開創了明清500年間皇家陵寢形制的先河。

明十三陵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南麓三面環山的小盆地內。北為天壽山龍脈,東莽山、西虎峪分列兩側,群山聳立,南面長龍山與卧虎山相峙而立,中部明堂廣大,一帶平原,並有曲水環抱,山清水秀,是一塊地地道道的風水勝境。陵區從永樂七年(1409年)至崇禎十七年(1644年),前後營建230多年。整個陵區南北約9公里,東西約6公里,佔地面積約40平方公里。結合自然地形,形成一個環抱內收的完整環境,其布局與明北京城布局非常相似。十三陵面向主體陵寢———長陵,形成十分強烈的中軸線,其他十二陵呈弧形排列。東北為景陵、永陵、德陵;西北為獻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慶陵;西南為昭陵、定陵、思陵。彼此相距四五百米至千米不等,組成一個巨大的陵園。整個山谷之內的體積,都被利用起來,作為紀念已逝的皇帝。建築具有宏偉壯觀的唐宋代特色,承襲明孝陵的格局,陵域外圍是12公里城堞堅厚的陵垣,內部各陵與大環境密切融合,各居一山之下,中有神路溝通,形成主次分明的氣勢宏大的整體,既講統一協調,又追求各陵自成一體。這樣集中的陵墓群,是史無前例的。陵區統一入口處是一座5門6柱通闊28.6米、高14米大型漢白玉石牌坊,然後進入共用的神道,經大紅門、碑亭、石像(共18對——馬、獅、駱駝、象、文臣、武將等),至龍鳳門共長2.6公里,由龍鳳門至十三陵的中心即長陵有4公里。十三座陵是逐漸建成的,除面積大小、建築繁簡有異外,其建築布局、規制等基本一樣,均呈長方形,後面有圓形或橢圓形的寶城,建築自石橋起,依次是陵門、碑亭、欞恩門、欞恩殿、明樓和寶城。

明成祖朱棣的長陵是十三陵的主陵,是十三陵的典型代表,佔有顯著的地位。長陵營建了18年,是十三陵建築體系中最大的一座,在十三陵中保存較為完整。它以宏偉的地面建築著稱,建築體系非常完備,地面建築基本仿照並超過南京太祖的朱元璋的明孝陵,建築風格凝重而深沉,雄偉肅穆,氣度非凡。長陵有三個院落,第二進院中的欞恩殿是十三陵所有建築中最大的一座,也是我國唯一一座本色楠木巨殿,幾乎可與故宮太和殿相媲美,長66.75米,比太和殿長3米,進深29.3米,三層石階台基高3米,面積達1956平方米。殿內32根金絲楠木明柱,中間最大的4根直徑達1.17米,高14.3米。用料之精,構築之巧,舉世無雙。其寶宮直徑達300米,為明十三陵之冠。

規模中等的永陵雖不及長陵,但構造精美細致,三進院落的享殿七間,兩廡配殿各九間;明樓保存較為完整,在十三陵中稱冠;牆垛用花斑石玉砌築,斗拱、飛檐、檐椽、額坊都為石刻。昭陵也有其獨特的建築風格,平面布局嚴謹,施工精細,依山勢建有完整的排水系統,地面建築最為完整。定陵地下墓室建築,修在地下27米深處,建築面積1195平方米,採用全石拱結構,自建成迄今500多年,無一石塊沉陷塌落,周圍排水良好,地宮內無積水,足以證明建築與施工技藝之高超。十三座陵中最小、最簡陋的是思陵,崇禎帝死後,起義軍將其同周後和田妃簡單埋葬,清順治時在十三陵替他修建了碑亭、享殿和配殿。

陵墓作為皇帝死後的宮殿,地宮內隨葬品極其豐富多彩,彌足珍貴。僅以定陵在1956年的發掘中,出土文物就有3000件,有金銀器皿、玉器、瓷器、紡織品等。其中萬曆帝朱翊鈞的金冠和皇後的鳳冠極為精緻與絕妙。金冠用金絲編織而成,重一斤三兩三錢,其頂盤上有一對金龍戲珠,鳳冠有兩頂,都是金絲纏制的龍鳳,冠上有100多塊寶石和5000多顆珍珠,此外還有百子衣等等。這些都反映出明代手工藝的高超技藝。其他尚未發掘的地宮,相信也還會是珍寶繁多、文物薈萃。
新中國成立後,明孝陵和十三陵被確定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相繼對長陵、獻陵、景陵、永陵、昭陵等陵墓建築進行了整修,陵寢四周濃郁的林木和院內精心培植的花卉,把陵園裝點得分外漂亮。1956年考古發掘了定陵寶宮,建成定陵博物館,於1959年9月26日同長陵等正式對外開放。1981年為了集中統一領導,成立了十三陵特區辦公室。1982年11月8日,國務院又將十三陵審定為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92年十三陵被列為世界之最。清乾隆年間,昭陵(穆宗朱載垕)有過拆大改小的修繕,原有建築已殘損不整。1985年特區辦依明代遺存地基,按照明代建築風格進行了全面復原性的修建,並於1990年9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

近年來,特區辦以自籌資金為主,國家投資為輔,對殘損陵寢進行搶救性修舊如舊工程。德陵(熹宗朱由校)始建於1627年9月,清乾隆五十年(1786年)曾進行過一次修建,歷經200餘年風雨侵蝕,已變得殘破不堪。2002年3月起,斥資3800萬元,分兩期工程修復。一期為方城、明樓、啞叭院、寶城牆和排水系統;二期為石橋、三座門、殿宇台基和陵牆。現已完成,暫不對外開放。此外,擬從2003年至2008年,用六年的時間,將再投巨資,對景、裕、茂、泰、康、永等殘損嚴重的陵寢進行復原性搶修。

特區辦注重對陵區的環境治理。現已建成日處理能力達700噸,應用生物接觸氧化處理工藝的定陵污水處理廠。污水經六道工序處理後,排入河道,可達到國家二級排放標准。它既改變了陵區內的水環境,也改變了陵外周邊的水環境。

為了保護十三陵這一人類之寶,避免超載運轉所造成的人為破壞,經主管部門審批,今年又實施了門票價格調控辦法,分淡旺兩季,適當提高門票價格。

明孝陵和十三陵,本應在2000年11月份,在澳大利亞凱懸斯舉行的第24屆世界遺產委員會上審議通過的《明清皇家陵寢》(明顯陵、清東陵、清西陵)項目一並列入「名錄」。但是由於十三陵陵區周邊環境零亂,商業網點過多,陵區周邊非自然景觀及民居所佔面積過大,明顯與陵寢區域整體氛圍不甚協調等原因而被推遲。本想在2002年力爭列入,但又趕上世界遺產委員會更改審定程序,故明孝陵和十三陵的「申報」一再拖延。為此,十三陵特區辦在進行了多年的加固和保護的基礎上,申報遺產前投入1.7億元,本著保護工作要基本符合真實性和完整性方面的要求,堅決地執行「在世界遺產地必須設立保護范圍和緩沖區的決定」。在2002年8月中旬圓滿地完成了下述9項工作:①拆除陵區內石碑坊至十三陵公路中心線兩側30米以內所有建築物;②拆除十三陵多陵寢周圍50米內的民房及其他建築物(①②兩項合計拆遷面積達8萬平方米);③十三陵公路兩側統一安裝總長度3萬米的鐵制圍欄;④拆除一切違章和不規范的廣告牌68塊,將25塊廣告牌按國際標准統一規格進行更改顏色;⑤新修築萬娘墳至思陵的公路3340米;⑥拆除已開放的陵園神路等景區內的商業攤亭等42處,計4000平方米;⑦定陵廣場地面改鋪設青磚及漢白玉石礓磋;⑧新建十三陵旅遊商品購物中心,將露天外賣和不規范的攤點全部移入中心內經營;⑨大力綠化、美化陵區環境。

2001年12月30日迎來了世界遺產中心和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專家的第一階段的評估、考察;2002年2月1日經世界遺產中心的評定審議,同意將明孝陵、十三陵申報立項;2002年8月底,世界遺產中心的專家又進行第二階段的評估考察;2003年明孝陵和十三陵,終於邁進了世界遺產門檻。

1955年10月由吳晗、郭沫若、範文瀾、鄧拓、沈雁冰等人聯名上書國務院,建議發掘明陵墓。批准後,成立了長陵發掘委員會,由29歲的趙其昌任發掘隊長,鄭振鐸指導工作,1956年5月開始先試掘定陵。從定陵寶城內側開了寬3.5米、長20米的第一條探溝。3個月後,發現了隧道的一端。這是由兩道大牆夾著的露天大道,梓宮過後又用黃土回填。在明樓西面又開了寬10米、長30米的第二條探溝。1956年9月3日,當挖到7.5米深時發現了一塊小石碑,上刻「此石至金剛牆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字樣。對此碑的看法意見不一,但根據石碑所指,在1957年5月於隧道盡頭,發現了一堵大牆,當是金剛牆。牆上有凹痕,顯然是門的痕跡。拆開缺口,順繩下去,除地面上散落的料珠及鋪地的木料外,無他物,此處肯定不是地宮。發掘者稱其為隧道券。隧道券為磚頂拱券,一端有兩扇大石門,九排門釘,獸首銜環,潔白光潤,裡面頂著「自來石」。工人僅用鐵絲和木條,不到5分鍾就巧妙地把沉睡了337年的地宮打開了。

通過發掘定陵,證明定陵地宮中沒有傳說的傷人機關。定陵地宮中,沒有傳說中的把營建皇陵者埋在墓穴中的事情。明十三陵中,只有長、獻、景三陵墓有人殉葬,殉葬者不入地宮而入「井」。陵區之東西二井葬朱棣妃16人,朱高熾妃5人、朱瞻基妃10人。其他陵墓雖然也有殉葬者,但為掩人耳目,而不載入史冊。

目前只試掘了定陵。定陵的發掘報告,經過33年後,於1989年才整理出來。當時聯名報告者均已作古,發掘負責人只剩隊長趙其昌一人健在,且已退休.

下面是清朝的皇陵: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入關以後,十個皇帝,除末帝溥儀沒有設陵外,其他九個皇帝都分別在河北遵化縣和易縣修建規模宏大的陵園。由於兩個陵園各距北京市區東、西一百里,故稱"清東陵"和"清西陵"。清東、西二陵在規制上基本沿襲明代,所不同的是陵冢上增設了月牙城。另外,明十三陵中,只有長陵有"聖德神功碑",而清東、西二陵中則有數通。陵園的布局與明代相比也發展到更成熟的階段。按照從南到北的順序,都由石像生、大碑樓、大小石橋、龍鳳門、小碑亭、神廚庫、東西朝房、隆恩門、東西配殿、隆恩殿、琉璃門等大小建築組成。每座帝陵附近一般都附有皇後和嬪妃的園寢。清東陵和清西陵,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帝王陵墓群。與歷代帝王陵園相比,它的年代距今最近,影響也較大,在陵寢發展史上處於突出的地位。中國勞動人民富裕清東陵、清西陵巧奪天工的建築藝術,是祖國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清初三陵

清入關前,努爾哈赤的福陵、皇太極的昭陵以及清遠祖的永陵,統稱"清初三陵"。 清入關前的陵寢建築即發揚了中國古代建築的傳統,又有獨具特色的地方風格。與入關後的清東、西二陵不同,它突出地將陵區的自然風光和封建城堡式的建築布局相結合,陵區充溢著古樸、肅穆、神秘的氣氛。

永陵

永陵是努爾哈赤的遠祖、曾祖、父親、叔父及其妻子的墓地。努爾哈赤在遼寧省新賓縣內。背依啟運山,前臨蘇子河,與煙囪山隔山相望。永陵陵園較小,但景深開闊,風光旖旎,猶如點綴在萬山叢翠中的一片紅葉。

陵園四周繞以紅牆,南門內橫排四座碑亭,碑石#立,碑文洋洋數千言,均是為祖先歌功頌德的溢美之詞。碑亭往北是啟運殿。啟運殿是祭祀謁拜祖先的場所,也是陵園的主體建築,黃琉璃瓦頂,殿內四壁嵌飾著五彩琉璃蟠龍,殿堂供設暖閣、寶床和神位,殿前還有焚#樓。啟運殿往北是寶城,城中陵冢環列,均為平地起封,封土下為地宮,其中多為拾骨遷葬,可能還有衣冠葬。永陵陵園原有老榆樹一株,乾隆皇帝曾東巡到永陵,為之作《神樹賦》,並御筆親書,刻碑石於配殿之中。

永陵在清初三陵中規模最小,因為葬者生前都沒有當過皇帝,也沒有稱過汗,只是祖以子顯而已。

福陵

福陵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和高皇後的陵墓,又稱"東陵"。位於遼寧省沈陽市東郊的丘陵地上,前臨渾河,背依天柱山。萬松聳翠,大殿凌雲,山陵與自然景色渾然一體,獨具風格。

福陵面積達十九多萬平方米。陵園兩側分布著下馬碑、石獅、華表和石碑坊。門內蒼松林立。進入陵門,地勢逐漸升高,一條一百多級的石階在蒼松之間斗折蛇行,盤山而上,具有"山勢峻拔,蹬道層折,深邃高聳,幽冥莫測"之感。攀上台階,穿過石橋,迎面便是碑樓。碑樓內豎立由康熙親自撰文的"大清福陵聖德碑"一通。碑樓後是一座古城堡式的方城,這是#拜祭祀的場所,也是陵園的主體建築。

清朝歷代皇帝都非常重視祭祀祖先,每年祭祀活動多達三十多次。祭祀分為大祭、旁祭、小祭和特祭四種。大祭在每年的清明、中秋、冬至和立春舉行。旁祭是在努爾哈赤和高皇後的忌辰舉行。小祭在每月陰歷初一和十五舉行。特祭是遇國家大典的臨時祭祀。祭祀所用物品都有一定規格和數量。順治年間規定,大祭用牛、羊、豬各一頭,獻果酒、點香燭,焚#,祝詞,行大禮。清中葉以後,流民起義不斷,清朝統治者為了求救於祖先"在天之靈",保佑大清統治的穩定,進一步擴大了祭祀的規模。大祭祭品增加到牛二頭、羊四隻、面八百斤、油四百斤。每年僅祭祀富陵就用銀五萬兩。

福陵川水縈繞,高山似拱,幽靜肅穆。紅牆黃瓦的陵園建築掩映於松海蔥郁、藍天白雲之間,巧妙地將山陵建築融會於山光水色之中,極為優美和諧。解放後,福陵經過修繕,再添新姿,成為人們訪古游覽的勝地。

昭陵

昭陵是清初三陵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帝陵,是清黃太極的陵墓。昭陵陵山為人工推造而成,號稱隆業山,佔地面積達十八萬平方米。

整個陵墓可分為兩個部分,從下馬碑到大紅門是一個部分,下馬碑在陵區的最前面,碑文用滿、漢、蒙、藏、回五種文字鐫刻著"親王以下各等官員至此下馬",以顯示陵區的神聖和庄嚴。

陵區的第二部分是大紅門到方城。大紅門上鑲有五彩琉璃蟠龍,門里有石雕華表和六對石獸,雕刻非常精緻,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其中石馬"大白"和"小白",據說是仿照皇太極生前心愛的兩匹坐騎雕琢而成,英姿勃發,大可以和唐太宗昭陵六駿相媲美。

陵區第三部分是龐大的方城和後面的寶城,這是陵園全部建築的主體。方城內的隆恩殿是供奉神牌和祭祀的地方,庄嚴肅穆。在明樓上立有"太宗文皇帝之陵"石碑一通。方城的四隅建有角樓,把清初城堡式建築藝術和中國傳統的陵園建築風格融為一體,相得益彰。寶城的中間有半月型的寶頂,就是埋葬皇太極和皇後的地宮,北依窿業山,氣勢壯觀。

清東陵

清東陵在河北省尊化縣的昌瑞山下,是清朝入關以後營建的最大的陵墓區。整個陵區劃分為前圈和後龍兩部分,前圈是陵園建築區,後龍是襯托山陵建築的北隅,范圍很廣。

東陵背依昌瑞山。歷史記載,這塊地方是由順治皇帝親自選定的。清入關之後,有一次順治皇帝狩獵,偶然來到昌瑞山下,停轡四顧,驚嘆道:"此山王氣蔥郁,可為朕壽宮。"說完就取出佩仍向遠處,對侍臣說:"落處定為穴。"由此開辟了清朝入關後的第一個陵墓區。清東陵的陵園布局以孝陵為中心,東邊是康熙皇帝的景陵和同治皇帝的惠陵,西邊是乾隆皇帝的裕陵和咸豐皇帝的定陵。陵園里一共葬有一百五十多人,包括五個皇帝、十五個皇後,還有很多皇貴妃、貴人、常在、答應、格格、阿哥等。

孝陵

孝陵在昌瑞山的主峰下,是順治皇帝的陵墓。

孝陵是清東陵的主體建築。陵園前矗立著一座石牌坊,全部是由漢白玉製成的。上面浮雕著"雲龍戲珠"、"雙獅滾球"和各種旋子大點金彩繪飾紋,刀法精湛,氣勢雄偉,成為清代石雕藝術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緊靠石牌坊是大紅門。大紅門是孝陵也是整個清東陵的門戶,紅牆迤儷,肅穆典雅。門前有"官員人等到此下馬"的石碑。

穿過大紅門,迎面是碑樓。碑樓中立有兩通高大的"聖德神功碑",碑上分別用滿文和漢文兩種文字鐫課著順治皇帝一生的功績。它是清初政治、軍事的一個側面,它從不同角度反映了滿清統治者入關後統治政策的方略和順治其人。

龍鳳門位於神道中間,,三門六柱三樓,彩色琉璃瓦蓋,龍鳳呈祥花紋裝飾,富麗多彩。顯示了神道的悠遠和風光的優美。過龍鳳門是七孔橋。它是東陵近百座石橋中最大的一座,也是最有趣的一座。橋身全部用漢白玉石拱砌而成,選料奇特,如果順欄板敲擊,就會聽到五種音階金玉般的聲響,人稱"五音橋"。

神道北端是巍峨的隆恩殿,是舉行祭祀活動的主要場所,也是陵園的主體建築。為了推崇皇權,清朝統治者不惜工本,極力裝修隆恩殿,金龍環繞,富麗堂皇。

裕陵

清東陵中地宮情況,以乾隆的裕陵最有代表性。

裕陵地宮是拱券式結構,全部用雕刻或加工過的石塊砌成,布滿了與佛教有關的各種經文和圖飾雕刻,猶如一座地下佛教藝術石雕館。地宮內盡管圖文繁多,但是並不顯得雜亂,相反給人一種相互襯托,渾然一體的感覺,充分反映了清代石雕工藝水平的高度發展。

菩陀峪定東陵

慈禧的定東陵是我國現存規制豪華,體系比較完整的一座皇後陵寢建築群。

定東陵一直修建了十年。但慈禧總覺得不稱心,不惜勞民傷財,拆除重建。重建後的隆恩殿氣概非凡,金碧輝煌,使人彷彿進入黃金世界。殿內有六十四根金龍盤玉柱,用極為珍貴的黃花犁木構成。金龍用彈簧控制,龍頭龍須可隨風搖動,金光閃閃,似真龍凌空,扶搖直上。隆恩殿前有龍鳳彩石,慈禧役使工匠用突雕的手法,使鳳在上龍在下,構成一幅金鳳戲龍的景象,充分反映了這位政治野心家的獨到用心。

慈禧定東陵地宮比乾隆更為奢華。地宮珍寶不計其數。其中慈禧口中所含的一顆夜明珠,能分開合攏,分開透明無光,合攏時透出一道綠色寒光,夜間百步之內可以照見頭發。 直到地宮封閉前夕,還不斷往裡面安放各種稀世珍寶,奢華之極,駭人聽聞。

清西陵在河北易縣城的永寧山下,東距北京市一百二十多公里,是清入關後營建的又 一處規模較大的陵墓區,也是歷代帝王陵園建築保存比較完整的一處。陵域北起奇峰嶺,南到大雁橋,東自梁各庄,西止紫荊關,方圓八百平方公里。

陵區內共有帝陵四座:雍正帝泰陵、嘉慶帝昌陵、道光帝慕陵、光緒帝崇陵。還有不少後陵、妃陵、公主墓等。清西陵的開辟始於雍正皇帝。

清西陵還有一座沒有建成的帝陵,是中國末代皇帝傅儀的陵墓。傅儀去世後,骨灰曾歸葬八寶山公墓;據報載,1994年,傅儀的骨灰又葬入清西陵。

泰陵

根據"子隨父葬,祖輩衍繼"的制度,雍正本應當隨父葬,但雍正卻另闢兆域,在距離東陵數百里以外的易縣營建泰陵。其原因,傳雲他篡改康熙的遺詔,皇位得之不正,心懷內疚,因而不願葬在其父之旁。

泰陵的建築歷時有八年。泰陵是清西陵中規模最大的一座陵墓,也是西陵陵園的核心部分。前後有三座高大精美的石牌坊和一條寬達十多米、長五公里的神道,通貫陵區南北。神道兩側的石像生有石獸三對、文臣一對、武臣一對。泰陵石像生採用寫意的手法,以濃重粗大的線條,勾劃出人物和動物的形象,再用細如綉花的線刻,表現細節、花紋。體現了清代石雕藝術獨到的雕刻技法。

神道北延,是泰陵神道碑亭。碑亭內矗立著一通用滿、漢、蒙三種文字鐫刻的雍正皇帝謚號的石碑。碑亭北是東、西朝房,是製作和存放蔬菜、瓜果、點心的膳房。東、西朝房北,過隆恩門就是泰陵的主體建築--隆恩殿。隆恩殿由東西配殿和正殿組成,東殿是放置祝板的地方,西殿為喇嘛念經的場所。正殿在正中的月台上,巍峨高大。殿內明柱貼金包裹,頂部有旋子彩畫,梁坊裝飾金線大點金,金碧輝煌。

慕陵

慕陵是道光皇帝的陵墓,是清西陵中最西的一座帝陵,形制別具一格。

根據清代規制,帝名陵名一般是由後代皇帝敬定的,但是慕陵的陵名據說是道光皇帝親自擬定的。他臨終前曾說:"敬瞻東北,永慕無窮,雲山密邇,嗚乎!其慕與慕也",而後把諭旨存放在大殿的東暖閣。道光皇帝死後,咸豐即位,重讀遺詔,見"其慕與慕也"一句,心領神會,於是命名為慕陵。

慕陵在清代帝陵中,規制最為簡約,沒有方城、明樓、地宮和神德神功碑、華表及石像生,但工程質量堅固精細。隆恩殿都是用金絲楠木構造,不施彩繪,以蠟塗塘,精美異常。整個天花板上,都用香氣馥郁的楠木以高浮雕的手法,刻成向下俯視的龍頭。眾龍吞雲噴霧,栩栩如生,使人們走進殿內彷彿置身於"萬龍聚會、龍口噴香"的藝術境界。

慕陵的圍牆不掛灰、不塗紅、磨磚對縫,干擺灌漿,牆頂亦以黃琉璃瓦覆蓋,灰黃相映。隨山勢起伏,把殿亭、寶頂環抱在陵牆內,顯得清明、肅穆。尤其龍鳳門前二棵枝葉繁茂,造型獨特的迎客松,為慕陵增添了詩一般的韻味。一棵主幹微斜,枝葉向上呈圓形,邊緣翻卷,形似彩盤,猶如侍女頂盤祭奠,另一棵彎腰頷首,彬彬有禮,象在恭謙地迎接來客。

崇陵

崇陵是光緒死後,開始修建的,到清朝滅亡時尚未建成,後由大臣梁鼎芬向遜清遺老捐集款項繼續修建,得以完成。

崇陵地宮雖規制並不宏大,但工料之精、耗銀之多也是相當可觀的。墓道有四重石門,每重門由兩扇整雕的清白玉石合成。上面有菩薩浮雕一尊,菩薩頭帶佛冠,身披袈裟,足登蓮花座,善心善面地恭身挺立在石門上,護門念經。

地宮內床為青石雕成的須彌座,上面左右並排停放著光緒皇帝和隆裕皇後的棺槨。棺槨四周鐫刻有藏文和梵文經咒。隆裕後棺蓋頂有一幅精美的石雕線刻畫。整個畫面布局緊湊,造型生動,刀法精細,線條鍍金。

崇陵地宮曾被盜掘,當年盜墓留下的殘跡還在,四重石門洞開,光緒皇帝的棺槨被用刀斧鑿成一個大洞。隆裕皇後的棺槨蓋也被撬開,隆裕皇後口中的珠寶被盜賊取出,地宮內隨葬物品被洗劫一空。盜賊為發現光緒皇帝的棺槨底下的"金井",中國考古工作者,從中掘出珍珠、翡翠、玉石、子母鐵球等珍貴文物二百多件。

清朝除了傅儀都有陵墓應該有12個,算順治前的 !

Ⅲ 康熙的陵墓在哪裡呢在十三陵嗎

康熙的陵墓位於清東陵的景陵

十三陵由哪些陵組成

明朝共十六帝,開國皇帝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年)建都南京,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死後葬於南京鍾山(紫金山)的明孝陵。第二代惠帝朱允Χ在「靖難之役」中下落不明,沒有陵墓。第三代明成祖朱棣永樂十九年(1421年)正月初一正式遷都北京,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死後葬於北京昌平區的天壽山下。從成祖朱棣到思宗朱由檢,共十四帝。只代宗朱祁鈺死後因英宗朱祁鎮復辟,將朱祁鈺以親王禮葬於北京金山口;後其子憲宗朱見深為父復帝號,在原地擴建景泰陵。除此之外其餘十三帝全葬於京郊天壽山下,總稱十三陵。

英國著名科學家李約瑟博士曾說:「皇陵在中國建築形制上是一個重大成就。它整個圖案的內容也許就是整個建築部分與風景藝術相結合的最偉大的例子。」明皇家陵寢屬於中國,也屬於全人類,它作為一項獨特的文化遺產,帶著中國人民的驕傲與自豪,走進《世界遺產名錄》。
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寢。迄今已近700年的歷史,洪武十四年(1381年)開始營建,次年葬入馬皇後。馬皇後謚號「孝慈」,故名「孝陵」。洪武十六年(1383年)主體工程建成,朱元璋死後葬入。整個陵園建設持續到永樂十一年(1413年)方告結束,前後歷時32年。陵園位於南京市鍾山(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素有「鍾阜龍盤,石城虎踞」之說,是朱元璋自選「壽宅之地」。當初佔地廣大,北起鍾山,南至孝陵衛,東起靈谷寺,西至城牆,陵垣周長達45里。孝陵建築頗具特色,陵垣內遍植松柏十萬株,放養馴鹿數千頭。其總體布局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為孝陵引導部分,即隨山就勢彎曲成「S」形的神道,從下馬坊起,包括神烈山碑、大金門、紅門和西紅門(此兩門已毀)、西方城(即「大明孝陵神功聖德碑」亭),到石刻為止。石刻由十二對石獸、一對石柱、四對石人和一座欞星門組成。隨著山巒的起伏排列成一條長約800米的神道石刻,均為整塊石料雕鑿而成,線條粗獷,生動奔放,是明皇陵寢石刻中最成功之作。第二部分是陵的主體建築,從石橋起,包括正門、碑亭、享殿、大石橋、方城、寶城。原中門和門內左右有廊廡30間,門內外有御廚,左有宰牲亭,右有具服殿(都已毀壞)。享殿僅存須彌座台基和清同治時建的一座殿堂。方城是寶城前面的一座建築,它是用條石砌成的堅固建築物,就是地下宮城象徵性的城門,中央有隧道,自下而上54級台階,方城的上部建有明樓,樓頂早已坍毀,現僅存大門四壁,還可以看出當年的氣勢。寶城又叫「寶頂」,為一約400米直徑的圓形土丘,上植松柏,下為朱元璋和馬皇後的墓穴。

明孝陵的神道、祭享區和內宮區三殿式的布置方式成為北京十三陵的樣板。只是十三陵的神道合而為一,由十三座皇帝陵共用,但每陵分設另兩區則與明孝陵大同小異,所以明孝陵開創了明清500年間皇家陵寢形制的先河。

明十三陵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南麓三面環山的小盆地內。北為天壽山龍脈,東莽山、西虎峪分列兩側,群山聳立,南面長龍山與卧虎山相峙而立,中部明堂廣大,一帶平原,並有曲水環抱,山清水秀,是一塊地地道道的風水勝境。陵區從永樂七年(1409年)至崇禎十七年(1644年),前後營建230多年。整個陵區南北約9公里,東西約6公里,佔地面積約40平方公里。結合自然地形,形成一個環抱內收的完整環境,其布局與明北京城布局非常相似。十三陵面向主體陵寢———長陵,形成十分強烈的中軸線,其他十二陵呈弧形排列。東北為景陵、永陵、德陵;西北為獻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慶陵;西南為昭陵、定陵、思陵。彼此相距四五百米至千米不等,組成一個巨大的陵園。整個山谷之內的體積,都被利用起來,作為紀念已逝的皇帝。建築具有宏偉壯觀的唐宋代特色,承襲明孝陵的格局,陵域外圍是12公里城堞堅厚的陵垣,內部各陵與大環境密切融合,各居一山之下,中有神路溝通,形成主次分明的氣勢宏大的整體,既講統一協調,又追求各陵自成一體。這樣集中的陵墓群,是史無前例的。陵區統一入口處是一座5門6柱通闊28.6米、高14米大型漢白玉石牌坊,然後進入共用的神道,經大紅門、碑亭、石像(共18對——馬、獅、駱駝、象、文臣、武將等),至龍鳳門共長2.6公里,由龍鳳門至十三陵的中心即長陵有4公里。十三座陵是逐漸建成的,除面積大小、建築繁簡有異外,其建築布局、規制等基本一樣,均呈長方形,後面有圓形或橢圓形的寶城,建築自石橋起,依次是陵門、碑亭、欞恩門、欞恩殿、明樓和寶城。

明成祖朱棣的長陵是十三陵的主陵,是十三陵的典型代表,佔有顯著的地位。長陵營建了18年,是十三陵建築體系中最大的一座,在十三陵中保存較為完整。它以宏偉的地面建築著稱,建築體系非常完備,地面建築基本仿照並超過南京太祖的朱元璋的明孝陵,建築風格凝重而深沉,雄偉肅穆,氣度非凡。長陵有三個院落,第二進院中的欞恩殿是十三陵所有建築中最大的一座,也是我國唯一一座本色楠木巨殿,幾乎可與故宮太和殿相媲美,長66.75米,比太和殿長3米,進深29.3米,三層石階台基高3米,面積達1956平方米。殿內32根金絲楠木明柱,中間最大的4根直徑達1.17米,高14.3米。用料之精,構築之巧,舉世無雙。其寶宮直徑達300米,為明十三陵之冠。

規模中等的永陵雖不及長陵,但構造精美細致,三進院落的享殿七間,兩廡配殿各九間;明樓保存較為完整,在十三陵中稱冠;牆垛用花斑石玉砌築,斗拱、飛檐、檐椽、額坊都為石刻。昭陵也有其獨特的建築風格,平面布局嚴謹,施工精細,依山勢建有完整的排水系統,地面建築最為完整。定陵地下墓室建築,修在地下27米深處,建築面積1195平方米,採用全石拱結構,自建成迄今500多年,無一石塊沉陷塌落,周圍排水良好,地宮內無積水,足以證明建築與施工技藝之高超。十三座陵中最小、最簡陋的是思陵,崇禎帝死後,起義軍將其同周後和田妃簡單埋葬,清順治時在十三陵替他修建了碑亭、享殿和配殿。

陵墓作為皇帝死後的宮殿,地宮內隨葬品極其豐富多彩,彌足珍貴。僅以定陵在1956年的發掘中,出土文物就有3000件,有金銀器皿、玉器、瓷器、紡織品等。其中萬曆帝朱翊鈞的金冠和皇後的鳳冠極為精緻與絕妙。金冠用金絲編織而成,重一斤三兩三錢,其頂盤上有一對金龍戲珠,鳳冠有兩頂,都是金絲纏制的龍鳳,冠上有100多塊寶石和5000多顆珍珠,此外還有百子衣等等。這些都反映出明代手工藝的高超技藝。其他尚未發掘的地宮,相信也還會是珍寶繁多、文物薈萃。
新中國成立後,明孝陵和十三陵被確定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相繼對長陵、獻陵、景陵、永陵、昭陵等陵墓建築進行了整修,陵寢四周濃郁的林木和院內精心培植的花卉,把陵園裝點得分外漂亮。1956年考古發掘了定陵寶宮,建成定陵博物館,於1959年9月26日同長陵等正式對外開放。1981年為了集中統一領導,成立了十三陵特區辦公室。1982年11月8日,國務院又將十三陵審定為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92年十三陵被列為世界之最。清乾隆年間,昭陵(穆宗朱載垕)有過拆大改小的修繕,原有建築已殘損不整。1985年特區辦依明代遺存地基,按照明代建築風格進行了全面復原性的修建,並於1990年9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

近年來,特區辦以自籌資金為主,國家投資為輔,對殘損陵寢進行搶救性修舊如舊工程。德陵(熹宗朱由校)始建於1627年9月,清乾隆五十年(1786年)曾進行過一次修建,歷經200餘年風雨侵蝕,已變得殘破不堪。2002年3月起,斥資3800萬元,分兩期工程修復。一期為方城、明樓、啞叭院、寶城牆和排水系統;二期為石橋、三座門、殿宇台基和陵牆。現已完成,暫不對外開放。此外,擬從2003年至2008年,用六年的時間,將再投巨資,對景、裕、茂、泰、康、永等殘損嚴重的陵寢進行復原性搶修。

特區辦注重對陵區的環境治理。現已建成日處理能力達700噸,應用生物接觸氧化處理工藝的定陵污水處理廠。污水經六道工序處理後,排入河道,可達到國家二級排放標准。它既改變了陵區內的水環境,也改變了陵外周邊的水環境。

為了保護十三陵這一人類之寶,避免超載運轉所造成的人為破壞,經主管部門審批,今年又實施了門票價格調控辦法,分淡旺兩季,適當提高門票價格。

明孝陵和十三陵,本應在2000年11月份,在澳大利亞凱懸斯舉行的第24屆世界遺產委員會上審議通過的《明清皇家陵寢》(明顯陵、清東陵、清西陵)項目一並列入「名錄」。但是由於十三陵陵區周邊環境零亂,商業網點過多,陵區周邊非自然景觀及民居所佔面積過大,明顯與陵寢區域整體氛圍不甚協調等原因而被推遲。本想在2002年力爭列入,但又趕上世界遺產委員會更改審定程序,故明孝陵和十三陵的「申報」一再拖延。為此,十三陵特區辦在進行了多年的加固和保護的基礎上,申報遺產前投入1.7億元,本著保護工作要基本符合真實性和完整性方面的要求,堅決地執行「在世界遺產地必須設立保護范圍和緩沖區的決定」。在2002年8月中旬圓滿地完成了下述9項工作:①拆除陵區內石碑坊至十三陵公路中心線兩側30米以內所有建築物;②拆除十三陵多陵寢周圍50米內的民房及其他建築物(①②兩項合計拆遷面積達8萬平方米);③十三陵公路兩側統一安裝總長度3萬米的鐵制圍欄;④拆除一切違章和不規范的廣告牌68塊,將25塊廣告牌按國際標准統一規格進行更改顏色;⑤新修築萬娘墳至思陵的公路3340米;⑥拆除已開放的陵園神路等景區內的商業攤亭等42處,計4000平方米;⑦定陵廣場地面改鋪設青磚及漢白玉石礓磋;⑧新建十三陵旅遊商品購物中心,將露天外賣和不規范的攤點全部移入中心內經營;⑨大力綠化、美化陵區環境。

2001年12月30日迎來了世界遺產中心和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專家的第一階段的評估、考察;2002年2月1日經世界遺產中心的評定審議,同意將明孝陵、十三陵申報立項;2002年8月底,世界遺產中心的專家又進行第二階段的評估考察;2003年明孝陵和十三陵,終於邁進了世界遺產門檻。

1955年10月由吳晗、郭沫若、範文瀾、鄧拓、沈雁冰等人聯名上書國務院,建議發掘明陵墓。批准後,成立了長陵發掘委員會,由29歲的趙其昌任發掘隊長,鄭振鐸指導工作,1956年5月開始先試掘定陵。從定陵寶城內側開了寬3.5米、長20米的第一條探溝。3個月後,發現了隧道的一端。這是由兩道大牆夾著的露天大道,梓宮過後又用黃土回填。在明樓西面又開了寬10米、長30米的第二條探溝。1956年9月3日,當挖到7.5米深時發現了一塊小石碑,上刻「此石至金剛牆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字樣。對此碑的看法意見不一,但根據石碑所指,在1957年5月於隧道盡頭,發現了一堵大牆,當是金剛牆。牆上有凹痕,顯然是門的痕跡。拆開缺口,順繩下去,除地面上散落的料珠及鋪地的木料外,無他物,此處肯定不是地宮。發掘者稱其為隧道券。隧道券為磚頂拱券,一端有兩扇大石門,九排門釘,獸首銜環,潔白光潤,裡面頂著「自來石」。工人僅用鐵絲和木條,不到5分鍾就巧妙地把沉睡了337年的地宮打開了。

通過發掘定陵,證明定陵地宮中沒有傳說的傷人機關。定陵地宮中,沒有傳說中的把營建皇陵者埋在墓穴中的事情。明十三陵中,只有長、獻、景三陵墓有人殉葬,殉葬者不入地宮而入「井」。陵區之東西二井葬朱棣妃16人,朱高熾妃5人、朱瞻基妃10人。其他陵墓雖然也有殉葬者,但為掩人耳目,而不載入史冊。

目前只試掘了定陵。定陵的發掘報告,經過33年後,於1989年才整理出來。當時聯名報告者均已作古,發掘負責人只剩隊長趙其昌一人健在,且已退休。

清朝皇陵有哪些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入關以後,十個皇帝,除末帝溥儀沒有設陵外,其他九個皇帝都分別在河北遵化縣和易縣修建規模宏大的陵園。由於兩個陵園各距北京市區東、西一百里,故稱"清東陵"和"清西陵"。清東、西二陵在規制上基本沿襲明代,所不同的是陵冢上增設了月牙城。另外,明十三陵中,只有長陵有"聖德神功碑",而清東、西二陵中則有數通。陵園的布局與明代相比也發展到更成熟的階段。按照從南到北的順序,都由石像生、大碑樓、大小石橋、龍鳳門、小碑亭、神廚庫、東西朝房、隆恩門、東西配殿、隆恩殿、琉璃門等大小建築組成。每座帝陵附近一般都附有皇後和嬪妃的園寢。清東陵和清西陵,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帝王陵墓群。與歷代帝王陵園相比,它的年代距今最近,影響也較大,在陵寢發展史上處於突出的地位。中國勞動人民富裕清東陵、清西陵巧奪天工的建築藝術,是祖國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清初三陵

清入關前,努爾哈赤的福陵、皇太極的昭陵以及清遠祖的永陵,統稱"清初三陵"。 清入關前的陵寢建築即發揚了中國古代建築的傳統,又有獨具特色的地方風格。與入關後的清東、西二陵不同,它突出地將陵區的自然風光和封建城堡式的建築布局相結合,陵區充溢著古樸、肅穆、神秘的氣氛。

永陵

永陵是努爾哈赤的遠祖、曾祖、父親、叔父及其妻子的墓地。努爾哈赤在遼寧省新賓縣內。背依啟運山,前臨蘇子河,與煙囪山隔山相望。永陵陵園較小,但景深開闊,風光旖旎,猶如點綴在萬山叢翠中的一片紅葉。

陵園四周繞以紅牆,南門內橫排四座碑亭,碑石#立,碑文洋洋數千言,均是為祖先歌功頌德的溢美之詞。碑亭往北是啟運殿。啟運殿是祭祀謁拜祖先的場所,也是陵園的主體建築,黃琉璃瓦頂,殿內四壁嵌飾著五彩琉璃蟠龍,殿堂供設暖閣、寶床和神位,殿前還有焚#樓。啟運殿往北是寶城,城中陵冢環列,均為平地起封,封土下為地宮,其中多為拾骨遷葬,可能還有衣冠葬。永陵陵園原有老榆樹一株,乾隆皇帝曾東巡到永陵,為之作《神樹賦》,並御筆親書,刻碑石於配殿之中。

永陵在清初三陵中規模最小,因為葬者生前都沒有當過皇帝,也沒有稱過汗,只是祖以子顯而已。

福陵

福陵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和高皇後的陵墓,又稱"東陵"。位於遼寧省沈陽市東郊的丘陵地上,前臨渾河,背依天柱山。萬松聳翠,大殿凌雲,山陵與自然景色渾然一體,獨具風格。

福陵面積達十九多萬平方米。陵園兩側分布著下馬碑、石獅、華表和石碑坊。門內蒼松林立。進入陵門,地勢逐漸升高,一條一百多級的石階在蒼松之間斗折蛇行,盤山而上,具有"山勢峻拔,蹬道層折,深邃高聳,幽冥莫測"之感。攀上台階,穿過石橋,迎面便是碑樓。碑樓內豎立由康熙親自撰文的"大清福陵聖德碑"一通。碑樓後是一座古城堡式的方城,這是#拜祭祀的場所,也是陵園的主體建築。

清朝歷代皇帝都非常重視祭祀祖先,每年祭祀活動多達三十多次。祭祀分為大祭、旁祭、小祭和特祭四種。大祭在每年的清明、中秋、冬至和立春舉行。旁祭是在努爾哈赤和高皇後的忌辰舉行。小祭在每月陰歷初一和十五舉行。特祭是遇國家大典的臨時祭祀。祭祀所用物品都有一定規格和數量。順治年間規定,大祭用牛、羊、豬各一頭,獻果酒、點香燭,焚#,祝詞,行大禮。清中葉以後,流民起義不斷,清朝統治者為了求救於祖先"在天之靈",保佑大清統治的穩定,進一步擴大了祭祀的規模。大祭祭品增加到牛二頭、羊四隻、面八百斤、油四百斤。每年僅祭祀富陵就用銀五萬兩。

福陵川水縈繞,高山似拱,幽靜肅穆。紅牆黃瓦的陵園建築掩映於松海蔥郁、藍天白雲之間,巧妙地將山陵建築融會於山光水色之中,極為優美和諧。解放後,福陵經過修繕,再添新姿,成為人們訪古游覽的勝地。

昭陵

昭陵是清初三陵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帝陵,是清黃太極的陵墓。昭陵陵山為人工推造而成,號稱隆業山,佔地面積達十八萬平方米。

整個陵墓可分為兩個部分,從下馬碑到大紅門是一個部分,下馬碑在陵區的最前面,碑文用滿、漢、蒙、藏、回五種文字鐫刻著"親王以下各等官員至此下馬",以顯示陵區的神聖和庄嚴。

陵區的第二部分是大紅門到方城。大紅門上鑲有五彩琉璃蟠龍,門里有石雕華表和六對石獸,雕刻非常精緻,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其中石馬"大白"和"小白",據說是仿照皇太極生前心愛的兩匹坐騎雕琢而成,英姿勃發,大可以和唐太宗昭陵六駿相媲美。

陵區第三部分是龐大的方城和後面的寶城,這是陵園全部建築的主體。方城內的隆恩殿是供奉神牌和祭祀的地方,庄嚴肅穆。在明樓上立有"太宗文皇帝之陵"石碑一通。方城的四隅建有角樓,把清初城堡式建築藝術和中國傳統的陵園建築風格融為一體,相得益彰。寶城的中間有半月型的寶頂,就是埋葬皇太極和皇後的地宮,北依窿業山,氣勢壯觀。

清東陵

清東陵在河北省尊化縣的昌瑞山下,是清朝入關以後營建的最大的陵墓區。整個陵區劃分為前圈和後龍兩部分,前圈是陵園建築區,後龍是襯托山陵建築的北隅,范圍很廣。

東陵背依昌瑞山。歷史記載,這塊地方是由順治皇帝親自選定的。清入關之後,有一次順治皇帝狩獵,偶然來到昌瑞山下,停轡四顧,驚嘆道:"此山王氣蔥郁,可為朕壽宮。"說完就取出佩仍向遠處,對侍臣說:"落處定為穴。"由此開辟了清朝入關後的第一個陵墓區。清東陵的陵園布局以孝陵為中心,東邊是康熙皇帝的景陵和同治皇帝的惠陵,西邊是乾隆皇帝的裕陵和咸豐皇帝的定陵。陵園里一共葬有一百五十多人,包括五個皇帝、十五個皇後,還有很多皇貴妃、貴人、常在、答應、格格、阿哥等。

孝陵

孝陵在昌瑞山的主峰下,是順治皇帝的陵墓。

孝陵是清東陵的主體建築。陵園前矗立著一座石牌坊,全部是由漢白玉製成的。上面浮雕著"雲龍戲珠"、"雙獅滾球"和各種旋子大點金彩繪飾紋,刀法精湛,氣勢雄偉,成為清代石雕藝術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緊靠石牌坊是大紅門。大紅門是孝陵也是整個清東陵的門戶,紅牆迤儷,肅穆典雅。門前有"官員人等到此下馬"的石碑。

穿過大紅門,迎面是碑樓。碑樓中立有兩通高大的"聖德神功碑",碑上分別用滿文和漢文兩種文字鐫課著順治皇帝一生的功績。它是清初政治、軍事的一個側面,它從不同角度反映了滿清統治者入關後統治政策的方略和順治其人。

龍鳳門位於神道中間,,三門六柱三樓,彩色琉璃瓦蓋,龍鳳呈祥花紋裝飾,富麗多彩。顯示了神道的悠遠和風光的優美。過龍鳳門是七孔橋。它是東陵近百座石橋中最大的一座,也是最有趣的一座。橋身全部用漢白玉石拱砌而成,選料奇特,如果順欄板敲擊,就會聽到五種音階金玉般的聲響,人稱"五音橋"。

神道北端是巍峨的隆恩殿,是舉行祭祀活動的主要場所,也是陵園的主體建築。為了推崇皇權,清朝統治者不惜工本,極力裝修隆恩殿,金龍環繞,富麗堂皇。

裕陵

清東陵中地宮情況,以乾隆的裕陵最有代表性。

裕陵地宮是拱券式結構,全部用雕刻或加工過的石塊砌成,布滿了與佛教有關的各種經文和圖飾雕刻,猶如一座地下佛教藝術石雕館。地宮內盡管圖文繁多,但是並不顯得雜亂,相反給人一種相互襯托,渾然一體的感覺,充分反映了清代石雕工藝水平的高度發展。

菩陀峪定東陵

慈禧的定東陵是我國現存規制豪華,體系比較完整的一座皇後陵寢建築群。

定東陵一直修建了十年。但慈禧總覺得不稱心,不惜勞民傷財,拆除重建。重建後的隆恩殿氣概非凡,金碧輝煌,使人彷彿進入黃金世界。殿內有六十四根金龍盤玉柱,用極為珍貴的黃花犁木構成。金龍用彈簧控制,龍頭龍須可隨風搖動,金光閃閃,似真龍凌空,扶搖直上。隆恩殿前有龍鳳彩石,慈禧役使工匠用突雕的手法,使鳳在上龍在下,構成一幅金鳳戲龍的景象,充分反映了這位政治野心家的獨到用心。

慈禧定東陵地宮比乾隆更為奢華。地宮珍寶不計其數。其中慈禧口中所含的一顆夜明珠,能分開合攏,分開透明無光,合攏時透出一道綠色寒光,夜間百步之內可以照見頭發。 直到地宮封閉前夕,還不斷往裡面安放各種稀世珍寶,奢華之極,駭人聽聞。

清西陵在河北易縣城的永寧山下,東距北京市一百二十多公里,是清入關後營建的又 一處規模較大的陵墓區,也是歷代帝王陵園建築保存比較完整的一處。陵域北起奇峰嶺,南到大雁橋,東自梁各庄,西止紫荊關,方圓八百平方公里。

陵區內共有帝陵四座:雍正帝泰陵、嘉慶帝昌陵、道光帝慕陵、光緒帝崇陵。還有不少後陵、妃陵、公主墓等。清西陵的開辟始於雍正皇帝。

清西陵還有一座沒有建成的帝陵,是中國末代皇帝傅儀的陵墓。傅儀去世後,骨灰曾歸葬八寶山公墓;據報載,1994年,傅儀的骨灰又葬入清西陵。

泰陵

根據"子隨父葬,祖輩衍繼"的制度,雍正本應當隨父葬,但雍正卻另闢兆域,在距離東陵數百里以外的易縣營建泰陵。其原因,傳雲他篡改康熙的遺詔,皇位得之不正,心懷內疚,因而不願葬在其父之旁。

泰陵的建築歷時有八年。泰陵是清西陵中規模最大的一座陵墓,也是西陵陵園的核心部分。前後有三座高大精美的石牌坊和一條寬達十多米、長五公里的神道,通貫陵區南北。神道兩側的石像生有石獸三對、文臣一對、武臣一對。泰陵石像生採用寫意的手法,以濃重粗大的線條,勾劃出人物和動物的形象,再用細如綉花的線刻,表現細節、花紋。體現了清代石雕藝術獨到的雕刻技法。

神道北延,是泰陵神道碑亭。碑亭內矗立著一通用滿、漢、蒙三種文字鐫刻的雍正皇帝謚號的石碑。碑亭北是東、西朝房,是製作和存放蔬菜、瓜果、點心的膳房。東、西朝房北,過隆恩門就是泰陵的主體建築--隆恩殿。隆恩殿由東西配殿和正殿組成,東殿是放置祝板的地方,西殿為喇嘛念經的場所。正殿在正中的月台上,巍峨高大。殿內明柱貼金包裹,頂部有旋子彩畫,梁坊裝飾金線大點金,金碧輝煌。

慕陵

慕陵是道光皇帝的陵墓,是清西陵中最西的一座帝陵,形制別具一格。

根據清代規制,帝名陵名一般是由後代皇帝敬定的,但是慕陵的陵名據說是道光皇帝親自擬定的。他臨終前曾說:"敬瞻東北,永慕無窮,雲山密邇,嗚乎!其慕與慕也",而後把諭旨存放在大殿的東暖閣。道光皇帝死後,咸豐即位,重讀遺詔,見"其慕與慕也"一句,心領神會,於是命名為慕陵。

慕陵在清代帝陵中,規制最為簡約,沒有方城、明樓、地宮和神德神功碑、華表及石像生,但工程質量堅固精細。隆恩殿都是用金絲楠木構造,不施彩繪,以蠟塗塘,精美異常。整個天花板上,都用香氣馥郁的楠木以高浮雕的手法,刻成向下俯視的龍頭。眾龍吞雲噴霧,栩栩如生,使人們走進殿內彷彿置身於"萬龍聚會、龍口噴香"的藝術境界。

慕陵的圍牆不掛灰、不塗紅、磨磚對縫,干擺灌漿,牆頂亦以黃琉璃瓦覆蓋,灰黃相映。隨山勢起伏,把殿亭、寶頂環抱在陵牆內,顯得清明、肅穆。尤其龍鳳門前二棵枝葉繁茂,造型獨特的迎客松,為慕陵增添了詩一般的韻味。一棵主幹微斜,枝葉向上呈圓形,邊緣翻卷,形似彩盤,猶如侍女頂盤祭奠,另一棵彎腰頷首,彬彬有禮,象在恭謙地迎接來客。

崇陵

崇陵是光緒死後,開始修建的,到清朝滅亡時尚未建成,後由大臣梁鼎芬向遜清遺老捐集款項繼續修建,得以完成。

崇陵地宮雖規制並不宏大,但工料之精、耗銀之多也是相當可觀的。墓道有四重石門,每重門由兩扇整雕的清白玉石合成。上面有菩薩浮雕一尊,菩薩頭帶佛冠,身披袈裟,足登蓮花座,善心善面地恭身挺立在石門上,護門念經。

地宮內床為青石雕成的須彌座,上面左右並排停放著光緒皇帝和隆裕皇後的棺槨。棺槨四周鐫刻有藏文和梵文經咒。隆裕後棺蓋頂有一幅精美的石雕線刻畫。整個畫面布局緊湊,造型生動,刀法精細,線條鍍金。

崇陵地宮曾被盜掘,當年盜墓留下的殘跡還在,四重石門洞開,光緒皇帝的棺槨被用刀斧鑿成一個大洞。隆裕皇後的棺槨蓋也被撬開,隆裕皇後口中的珠寶被盜賊取出,地宮內隨葬物品被洗劫一空。盜賊為發現光緒皇帝的棺槨底下的"金井",中國考古工作者,從中掘出珍珠、翡翠、玉石、子母鐵球等珍貴文物二百多件。

清朝除了傅儀都有陵墓應該有12個,算順治前的.

Ⅳ 世界名牌汽車的名稱都叫什麼

夏奈爾(chanel)http://www.chanel.com品牌檔案:

(1)創始人:gabriellechanel夏奈爾(2)注冊地:法國巴黎(1913年)

(3)設計師:

1913年-1971年,gabriellechanel(加布里埃•夏奈爾)

1983年起,karllargerfeld(卡爾•拉格菲爾德)(4)品牌線:chanel夏奈爾(5)品類:1913年開設女帽及時裝店製作服裝;1921年起開發各式香水:如1921年的no.5香水和no.22香水,1924年的cuirderussie香水,1970年的no.19香水,1974年的cristalle香水,1984年的coco香水,1990年的egoiste男用香水,1996年的allure香水;另外還有各類飾品,化妝品,皮件,手錶,珠寶,太陽眼鏡和鞋各類配件。

品牌識別:

①雙c在chanel服裝的扣子或皮件的扣環上,可以很容易地就發現將cocochanel的雙c交疊而設計出來的標志,這更是讓chanel迷們為之瘋狂的「精神象徵」。

②菱形格紋:從第一代chanel皮件越來越受到喜愛之後,其立體的菱形車格紋竟也逐漸成為chanel的標志之一,不斷被運用在chanel新款的服裝和皮件上。後來甚至被運用到手錶的設計上,尤其是「matelassee」系列,k金與不銹鋼的金屬表帶,甚至都塑形成立體的「菱形格紋」。

③山茶花:chanel對「山茶花」的情有獨鍾現在對於全世界而言,「山茶花」已經等於是chanel王國的「國花」。不論是春夏或是秋冬,它除了被設計成各種質材的山茶花飾品之外,更經常被運用在服裝的布料圖案上。

品牌名稱:christiandior(克里斯汀•迪奧)http://www.dior.com

品牌檔案:

•創始人:christiandior克里斯汀•迪奧•注冊地:法國巴黎(1946年)

•設計師:

1946年-1957年,克里斯汀•迪奧

1957年-1960年,yvessaintlaurent(伊夫•聖羅蘭)

1960年-1989年,marcbohan(馬克•博昂)

1989年-1996年,gianfrancoferre(詹弗蘭科•費雷)

1996年以後,johngalliano(約翰•加利亞諾)•品牌線:christiandior克里斯汀•迪奧:高級女裝、高級成衣•品類:高級女裝、高級成衣、針織服裝、內衣、香水、化妝品、珠寶、配件等

品牌故事:

迪奧品牌一直是華麗女裝的代名詞。大v領的卡馬萊晚禮裙,多層次兼可自由搭配的皮草等,均出自於天才設計大師迪奧之手,其優雅的窄長裙,從來都能使穿著者步履自如,體現了幽雅與實用的完美結合。迪奧品牌的革命性還體現在致力於時尚的可理解性;選用高檔的上乘面料如綢緞、傳統大衣呢、精紡羊毛、塔夫綢、華麗的刺綉品等。而做工更以精細見長。

1957年後,迪奧仍是華麗優雅的代名詞。第二代設計師聖洛朗在1959年將迪奧推向了莫斯科,並推出迪奧的新系列---苗條系列。第三代繼承人馬克•博昂,首創迪奧小姐系列,延續了迪奧品牌的精神風格,並將其發揚光大。1989年迪奧品牌由義大利設計師費雷主持設計,他的到來為迪奧傳統的較誇張、浪漫的風格融入了新的嚴謹與典雅。如今的迪奧公司由lvth集團管理;1997年,年輕的英國藉設計師加里阿諾被推上了迪奧的前台至今。

進入九十年代後的迪奧品牌,其品類范圍除高級女裝、高級成衣以外,還有香水、皮草、頭巾、針織衫、內衣、化妝品、珠寶及鞋等。

幾十年來,迪奧品牌不斷地為人們創造著「新的機會,新的愛情故事」。在戰後巴黎重建世界時裝中心過程中,迪奧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品牌名稱: 古孜(gucci)http://www.gucci.com

品牌檔案:

(1)類型:

高級成衣(2)創始人:

古奇歐•古孜(gucciogucci)

(3)注冊地:義大利佛羅倫薩(1923年)(4)設計師:

1923年-1989年,古奇歐•古孜1989年-1992年,richardmbertson(理查德•蘭伯森),時裝設計兼創意指導1990年-1991年,dawnmello(唐•梅洛),美國籍設計師 1994年,tomford(湯姆•福特)(5)品牌線:gucci古孜(6)品類:服裝、皮包皮鞋、手錶、家飾品、寵物用品、絲巾與領帶,1975年,成立古馳香水部,推出香水產品。

(7)目標消費群:上層社會婦女,影星(8)地址:73viatornabuoni,florence,ltaly

品牌傳奇:

gucci傳奇自karl lagerfeld接管chanel以來,最吸引人最令人震驚的要算是tom ford接手gucci的故事了。在1994年tom ford被任命為創意總監之前,gucci家族已經由於經營管理不善而陷入困境瀕臨破產……

時尚必備:古孜(gucci)

盡管時裝牌子令人眼花繚亂,gucci的風格卻一向被商界人士垂青,時尚之餘不失高雅,這個義大利牌子的服飾一直以簡單設計為主,尤其是今季的男裝,剪裁新穎,彌漫著十八世紀威尼期風情,再融入牛仔、太空和搖滾巨星的色彩,讓豪邁中帶點不羈,散發無窮魅力。

古孜(gucci)王國的當代傳奇

在gucci的時尚王國中,有最受全球媒體寵愛、年輕又才華洋溢的設計師tom ford,更有包括麥當娜、瑪莉亞凱莉、葛妮斯派特羅、伊麗莎白赫莉、布萊德彼特,還有湯姆漢克斯夫婦等陣容最堅強的影星死忠愛用者。

品牌名稱:versace范思哲http://www.versace.com

品牌檔案:

類型:高級時裝、高級成衣創始人:詹尼•韋爾薩切(gianni versace) 注冊地:義大利米蘭(1978年)

郵編:20121地址:義大利米蘭via ges 12 .milano.italia設計師:賈尼˙范思哲當娜泰拉•范思哲風格綜述:

著名義大利服裝品牌范思哲代表著一個品牌家族,一個時尚帝國。它的設計風格鮮明,是獨特的美感極強的先鋒藝術的象徵。其中魅力獨具的是那些展示充滿文藝復興時期特色的華麗的具有豐富想像力的款式。這些款式性感漂亮,女性味十足,色彩鮮艷,既有歌劇式的超平現實的華麗,又能充分考慮穿著舒適性及恰當地顯示體型。

范思哲服裝遠沒有看起來那麼硬挺前衛。以金屬物品及閃光物裝飾的女褲、皮革女裝創造了一種介於女鬥士與女妖之間的女性形象。綉花金屬網眼結構織造是一種迪考(deco)藝術的再現。黑白條子的變化應用讓人回想十九世紀二十年代風格。豐富多樣的包纏則使人聯想起設計師維奧尼及北非風情。

斜裁是范思哲設計最有力最寶貴的屬性,寶石般的色彩,流暢的線條,通過斜裁而產生的不對稱領有著無窮的魅力。採用高貴豪華的面料,藉助斜裁方式,在生硬的幾何線條與柔和的身體曲線間巧妙過渡。在男裝上,范思哲品牌服裝也以皮革纏繞成衣,創造一種大膽、雄偉甚而有點放盪的廓型,而在尺寸上則略有寬松而感覺舒適,仍然使用斜及不對稱的技巧。寬肩膀,微妙的細部處理暗示著某種科學幻想,人們稱其是未來派設計。線條對於是范思哲服裝是非常重要的,套裝、裙子、大衣等都以線條為標志,性感地表達女性的身體。

品牌名稱:喬治•阿瑪尼(giorgio armani)

品牌檔案:

創始人giorgio armani(喬治•阿瑪尼)1934年出生於義大利學習醫葯及攝影專業,曾在切瑞蒂任男裝設計師,1975年創立喬治•阿瑪尼。曾獲奈門-馬科斯獎、全羊毛標志獎、生活成就獎、美國國際設計師協會獎、庫蒂•沙克獎等獎項。

喬治•阿瑪尼現在已是在美國銷量最大的歐洲設計師品牌,他以使用新型面料及優良製作而聞名。就設計風格而言,它們既不潮流亦非傳統,而是二者之間很好的結合,其服裝似乎很少與時髦兩字有關。他的主打品牌喬治•阿瑪妮(giorgio armani)針對富有階層,瑪尼(mani)、愛姆普里奧阿馬尼(emporio armani)、阿瑪尼牛仔(armani jeans)針對普通消費者。

官方網址:http://www.giorgioarmani.com

品牌名稱:愛馬仕(hermes)

品牌介紹:

讓所有的產品至精至美、無可挑剔,是愛馬仕的一貫宗旨。目前愛馬仕擁有14個系列產品,包括皮具、箱包、絲巾、男女服裝系列、香水、手錶等,大多數產品都是手工精心製作的,無怪乎有人稱愛馬仕的產品為思想深邃、品位高尚、內涵豐富、工藝精湛的藝術品。這些愛馬仕精品,通過其散布於世界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家專賣店,融進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讓世人重返傳統優雅的懷抱。

歷經了160多年的風雨滄桑,愛馬仕家族經過幾代人的共同努力使其品牌生名遠揚。早在20世紀來臨之時,愛馬仕就已成為法國式奢華消費品的典型代表。20世紀20年代,創立者蒂埃利•愛馬仕之孫埃米爾曾這樣評價愛馬仕品牌:「皮革製品造就運動和優雅之極的傳統。」愛馬仕只是巴黎城中的一家專門為馬車製作各種配套的精緻裝飾的馬具店,在1885年年舉行的巴黎展覽會上,愛馬仕獲得了此類產品的一等獎。此後,愛馬仕之子埃米爾•查爾斯再建專賣店,生產銷售馬鞍等物品,並開始零售業務。隨著汽車等交通工具的出現和發展,愛馬仕開始轉產,將其精湛的製作工藝運用於其他產品的生產之中,如錢夾、旅行包、手提包、手錶帶,以及一些體育運動如高爾夫球、馬球、打獵等所需的輔助用具,也設計製作高檔的運動服裝。愛馬仕品牌所有的產品都選用最上乘的高級材料,注重工藝裝飾,細節精巧,以其優良的質量贏得了良好的信譽。

在愛馬仕的歷史上,又一起轟動一時的新聞時間,是其在1920年為威爾士王子設計的拉鏈式高爾夫夾克衫,成為20世紀最早的皮革服裝成功設計。愛馬仕的第四代繼承人讓•蓋朗和蘿伯特•迪馬,在其皮革製品的基礎之上,又開發了香水、頭貼等新品類,到本世紀60年代,不斷發展壯大的愛馬仕公司又有了各類時裝及香水等產品。

1970年,愛馬仕還只是一個純手工業的家庭工廠,但15年後,它已發展成為製作高級精品的超級跨國公司,營業額擴大了5倍,如今,愛馬仕公司的規模還在不斷擴大。1992年的營業額達到25億法郎(約值人民幣37.2525億元,純利潤為1.76億法郎。

愛馬仕絲巾不是一片片平平滑滑的絲綢,而是有細直紋的絲布,它是把絲線梳好上軸再編織而成,特點是不易起褶皺。有時,為了使絲巾更具特色,會再編織過程中加上暗花圖案,如蜂蜜、馬等。

調色師按照設計師的標志,挑選合適的顏料,每種顏色必須用一個特製的鋼架,運用絲網印刷原理,把顏色均勻的逐一掃在絲貼上。每一方絲巾需掃上多少種顏料,這要根據設計圖的要求而定,一般是12—36種,最高紀錄達到37種。

色澤決定以後,便開始印刷,然後再裁成90厘米見方的絲巾。固定色彩也是一項繁瑣的工作,必須經過漂、蒸及晾等程序,色彩才不會脫落。最後,有工藝部以人手卷縫黹口,折好邊後,一方飄逸出眾的絲巾,才算完成。

絲網印刷的工序,本可用電腦代替,但愛馬仕卻堅持手工上色。卷邊也不用縫紉機,而是手工縫制,它的理論是:一幅完美的圖畫,最重要的事有一個相對的畫框將它固定下來,才叫完美,絲貼的邊緣一旦平伏,圖案彷彿就流瀉了,失真了。可見愛馬仕對細節非常執著。它也是憑著這種細節,贏得了人心。

愛馬仕的絲貼,只有90平方厘米這一種規格。每方絲巾的重量,也只有75克。自1937年至現在,它已有900款不同的方形絲巾面世。愛馬仕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就是每一年有兩個絲巾系列問世,每個系列則有12個不同的設計款式,其中6款是全新的設計,其餘6款,則是基於原有設計而作的重新搭配。

1937年,由騎師外套引發靈感的第一條愛馬仕絲巾誕生。

愛馬仕絲巾的製作,匯集了無數精美絕倫的工藝,它們全都以里昂區為基地,從設計到製作完成,必須經過嚴謹的七道工續:主題概念至圖案定稿→圖案刻劃•顏色分析及造網→顏色組合→印刷著色→潤飾加工→人手收邊→品質檢查與包裝。就這樣,每一條絲巾通過層層關卡,需費時18個月才得以誕生。一條愛馬仕生產的絲巾,就如同一件值得收藏的藝術品,獨一無二而魅力四射。

50年代好萊塢全盛時期誕生的電影明星中,不乏愛馬仕愛好者,其中就有格雷斯•凱麗後來成了摩納哥王妃,它非常喜歡愛馬仕的手提包,經摩納哥王室的許可,愛馬仕正式將其製作的手提包改名為「凱麗包」。源於馬鞍包的愛馬仕的手提包,當時已有28厘米、32厘米和35厘米三種型號,1968年,「微型凱利」面世,1980年,「凱麗包」系列中,又增加了40厘米的新款。至今,凱麗包都是銷路最好的手袋。值得一體的是,愛馬仕的手提包製作也繼承了其製作傳統,從頭至尾由一人縫制,並打上編號。這既是為了方便顧客的修理,更體現工匠對自己手藝的自豪感。

「這個世界裡不存在固定的穿衣模式,只有自然流露的開明個性方顯出愛馬仕所締造的男兒本色。」愛馬仕男裝設計師veronique nichanian如是說。

愛馬仕一直秉承著超凡卓越、極至絢爛的設計理念,服務於那些充滿自信、意志堅定的瀟灑男士,他們要求嚴謹,堅持享受生命賦予的最好事物,欣賞優質的皮革、上乘的質料、剪裁完美的西褲。舒適及原創精神、不符合潮流、不刻意表達自己是愛馬仕的追求。

品牌名稱:prada

品牌檔案:

設計師:miuccia prada出生日/地點:義大利米蘭承繼1970年代後半創立者mario的家族事業,現任負責人既企劃總監的miuccia prada是mario的孫女,以簡潔、冷靜的設計風格見長。所使用的素材及嶄新的圖騰不僅兼具現代感,同時亦提前一步領導世界潮流,此刻正掀起一股世界性prada風潮。女裝的首度發表是在′89年,現已成長為同時擁有prada sport、miu miu(男裝、女裝)的超級品牌集團uomo。而歷經′99年3月與helmut lang的策略聯盟,以及′99年8月並購jil sander的驚世之舉,prada已然成為世界最大的高級時尚品牌集團之一。以製造優質皮具起家的prada,是近十年上位上得最快的時裝品牌。由prada八十年代推出的降落傘背囊開始,到九十年代誕生的二線系列miu miu,再到近期成形的prada sport,都一樣風靡全球。由於它的出品追求完美,所以無論老少,對此品牌的認知度絕不遜於其它任何牌子。今天prada主掌人miuccia prada乃是mario的孫女。miuccia的創作天分突破了由來已久只局限於高貴格調的義大利時裝,無窮想像加創新用料,每季的prada總有意外驚喜。

m45 prada產品:成衣、配件、化妝品、零售營業額:16億8千萬美元所有人:miuccia prada prada是一個成長最快的義大利公司,prada集團掌控了prada、jil sander、helmut lang、church &co等品牌。亦與lvmh mot hennessy louis vuitton策略聯盟合作擁有fendi,逐漸壯大該集團聲譽,同時也發下豪語」i will make thisnew group fly"。由具雄心壯志與率直的領導人pateizio bertelli以及他的妻子miuccia prada共掌prada集團。營業額達16億8千萬美元,並在義大利股市上市時,以吸金擴張prada的零售網,以擁有完全自有商店達四百家左右。prada不依傳統常規的行經,先上市高級皮膚保養品系列的乳液及皮膚治療用品等,而非依傳統作法先推出香水。

品牌名稱一次大戰後的精品王國:芬迪(fendi)

品牌檔案

(1)創始人:addle casagrande愛德拉•卡薩格蘭德������edoardo fendi愛德華多•芬迪(2)注冊地:義大利羅馬(1925年)

(3)設計師:

1962年起,卡爾•拉格菲爾德(karl largerfeld)(4)品牌線:fendi芬迪(5)品類:皮草與時裝、皮革與皮件、成衣、針織休閑服裝、沙灘裝、泳裝、珠寶、手錶、香水(6)聯系方式:

①fendipaolaes.lles.a.s.,via��borgognona700187rome,ltaly②viacornelia498,00166romaitalytel:3906614101�fax:39066246838email:danielas@fendi,it

品牌識別:

①「雙f」標志:出自karl largerfeld筆下。常不經意地出現在fendi服裝、配件的扣子等細節上,後來甚至成為布料上的圖案。

②厚實的粗條,或者窄細的直條,加上富韻律感的棋格,這些圖案在fendi產品中經常出現。

品牌人物卡爾•拉格菲爾德(karl lagerfeld)卡爾是舉世公認最具領導潮流能力的設計師之一,他具有源源不斷的新創意,每一季都推出精彩絕倫的新作。你永遠無法猜到卡爾•拉格菲爾德下季將推出什麼風格,因此你也無法用任何一種風格將卡爾•拉格菲爾德作以概括。

品牌名稱:大不列顛聯合王國服裝文化的忠實體現:柏帛麗(burberry)

品牌檔案

(1)創始人:thomas burberry (托馬斯•柏帛麗)(2)注冊地:英國貝辛斯托克(1856年)

(3)設計師:

①1856年-1926年托馬斯•柏帛麗1835年出生1856年創建柏帛麗公司,專門製作風雨衣②1926年後為設計師群(4)品牌線:

①burberrys(柏帛麗):服裝②prorsumhorse(普朗休•豪斯):飾品及其他(5)品類:軋別丁風雨衣、女裝系列、化妝品系列、縫制設備、精細食品、童裝、行包、表等(6)聯系方式:

�①18-22 haymarket,londonswiy4dq,england�②2953 chatham place hackney e96lp england�tel:(44181)9853344�fax:(44181)9852636(7)品牌識別:burberrys

品牌傳奇典型的英國傳統風格品牌---柏帛麗著名雜志《男裝》很好地概括了柏帛麗服裝的性能特徵:「柏帛麗服裝最能承受冷風、熱風、雨、風暴,在寒冷氣候下能形成良好的服裝人體環境。

柏帛麗是英國老資歷的服裝品牌。1835年托馬斯•柏帛麗設計了一種防水大衣,把它稱為「軋別丁」,因為愛德華七世的習慣性命令「給我柏帛麗」而得名「柏帛麗」。

早期的獵裝和釣魚裝必須要有理想的防風雨效果,能承受相當大的風雨,同時又要有良好的透氣性。柏帛麗服裝滿足了這一要求,提供優異的服用性能。

汽車發明後,柏帛麗馬上推出駕駛穿著的男裝、女裝,不管是敞篷汽車還是封閉汽車,柏帛麗都能調整自己使與之相適應,滿足不同人的口味和風格。

實際上,滿足顧客對「品味和風格的要求」正是柏帛麗設計的源動力。傳統的「柏帛麗格子」以及「新豪斯格」受到英國商標管理局的登記保護,目前已廣泛應用在柏帛麗設計上,以prorsum horse(普朗休•豪斯)為商標的系列配件、箱包、化妝品以及在瑞士製造的手錶也都是典型的柏帛麗風格特徵。

如今,柏帛麗,這個典型傳統英國風格品牌已在世界上家喻戶曉。它就象一個穿著盔甲的武士一樣,保護著大不列顛聯合王國的服裝文化。

品牌名稱: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 lv)

品牌檔案

(1)創始人:louis vuitton路易•威登(2)注冊地:法國巴黎(3)設計師:設計師群(4)品牌線:louis vuitton路易•威登(5)品類:皮件、皮箱、旅行用品、男裝 女裝、絲巾、筆、手錶(6)聯系方式:http://www.vuitton.com

品牌識別:

lv皮件除了無可挑剔的完美做工,它另外一個讓人愛不釋手的地方,就是它皮面上精緻耐看的圖案。

①monogram帆布:lv圖案的第一代。從1896年開始,它一直是lv皮件的象徵符號,至今歷久不衰。

②daimer雙色的格子帆布:棋盤間紋開始於1888年,並於1996年采細膩優雅的棕黃色調重新推出。

③epi壓紋:一共有黑、棕、綠、黃、藍、紅、橘七個顏色,現代的單色流水皮紋僅在皮件的右下角壓印一個lv標志。

④opera皮紋:在光面與壓紋之間製造強烈的對比,僅有黑紅兩色的opera,是lv唯一隻針對女性、非常女性化的設計。

⑤taiga真皮:除了有taiga的森林綠,還有新系列acajou的深棕帶紫紅,其中更有軟硬皮之分。

⑥monogramvernis:是用傳統monogram圖案作基礎,將真皮質材壓上時髦的塑膠亮面,顏色方面更採用了年輕活潑的水藍色及牛奶糖色,象徵lv充滿活力的新紀元。

品牌人物馬克•雅各布斯(marc jacobs)有「壞孩子」之稱的這位美國服裝設計師,作為louis vuitton品牌的設計師依舊我行我素:長發、紋身,一幅搖滾的打扮,在行為上也是如出一轍:如拒絕cfda獎,出席正式場合還是不加梳理的頭發,腳上穿著網球鞋的模樣。但這一切並不妨礙他贏得「紐約金童」的贊譽。

Ⅳ 吳敬梓的簡介

吳敬梓(1701—1754年12月11日),字敏軒,一字文木,號粒民,清朝最偉大的小說家之一。漢族,安徽省滁州市全椒縣人。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稱「文木老人」,又因自家鄉安徽滁州全椒縣移至江蘇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稱「秦淮寓客」(現存吳敬梓手寫《蘭亭序》中蓋有印章:「全椒吳敬梓號粒民印」)。

幼即穎異,善記誦。稍長,補官學弟子員。尤精《文選》,賦援筆立成。不善治生,性豪邁,不數年,舊產揮霍俱盡,時或至於絕糧。

(5)八百平方如何布局童裝世界擴展閱讀

吳敬梓人物生平:

1,少年才子

吳敬梓十三歲喪母,十四歲隨父至贛榆任所。少時有文名,他「讀書才過目,輒能背誦」,他的學習態度是認真刻苦的,頭腦又聰穎,很快就打好了學識的功底,所謂「用力於學,已有初基」,「讀書才過目,輒能背誦」 ,顯露出很好的稟賦和才氣。

2,敗家之子

康熙六十一年吳霖起因病辭官,吳敬梓陪送父親從贛榆返回故里,但吳霖起終於一病不起。吳敬梓二十三歲中秀才,也就是在這年,父吳霖起病故。從此吳敬梓的生活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先是族人們倚仗人多勢眾,提出了分家的要求,「兄弟參商,宗族詬誶」。在一場爭奪遺產的內戰中,孤立無援的吳敬梓終以失敗告終,留給他的資財寥寥無幾。

Ⅵ 八百平方格力中央空調估計多少錢

看你用什麼機器,需要多大的冷量,就比如說開火鍋店冷量就得稍微大一點,自家用就可以小一點,而且也要看房間布局,多方面考量,估計不能超過500一平

怎樣布置服裝店才能吸引人家的眼球呀

  1. 服裝店的櫥窗十分十分重要,它就是一個實體的廣告,你店裡面最好的風格,最好看的衣服要在這里展現。你買模特的時候買兩個就夠了,一個站著,一個坐著,你的牆是粉色的,那麼櫥窗背景牆有的話可以選粉色,你還可以添加火烈鳥填充娃娃元素,或者其他粉色的少女心爆棚的東西,譬如粉色調為主的高跟鞋,耳環。要不斷美化這塊區域。

  2. 兩面牆兩邊都要放落地衣架,另外有些人會在牆上掛衣服,如果你走的是中高端的,你還不如在牆上畫各種風景畫呢。落地衣架上面最好是有那種平板的,平板上面放包包,項鏈。

  3. 店裡的燈很重要,一定要把人照的美美的,有柔和感,暖色調優先,而且燈要十分有設計感。

  4. 店裡的長長扁扁的落地鏡十分重要,斜放,讓顧客顯瘦。

  5. 一般中間還有長桌,放疊起的衣服,有些人還會放大籃筐,丟一些處理的衣服。

  6. 洗水盆 樓梯就是你櫃台的位置了,你可以放點綠色盆栽,如果你養不好,還是買點假的放店裡,雖然是假的,但是你得放十分模擬的花哦,不然檔次差很多。

  7. 暫時先寫這么多,你具體有什麼問題可以留言追問哦。

Ⅷ 中國有多少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它們的名稱分別是什麼

行政區劃分:
4個直轄市
中國政區圖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簡稱「京」。位於華北平原西北端。初稱薊,春秋戰國時為燕國都城,遼時為陪都,稱「燕京」、南京,金、元、明、清至民國初為都城,先後有中都、大都、北平、北京等稱號。1928年始設市。現轄十六區、二縣,為中央直轄市。全市面積一萬六千八百平方公里。2007年末,全市人口一千七百四十三萬。北京是中國的政治中心,也是文化、科學、教育中心和交通樞紐。北京還是馳名中外的游覽勝地,主要名勝古跡有長城、故宮、天壇、十三陵、頤和園、香山等。北京曾舉辦過1961年第26屆世乒賽、1990年第11屆亞運會和2001年第21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2008年8月8日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
上海:簡稱「滬」或「申」。地處中國東部海岸中段、長江入海口處。古為海邊漁村,春秋為吳國地,戰國時為楚國春申君封「邑」,宋設鎮,始稱上海,1927年設市。現為中國四大直轄市之一,轄十八區、一縣。全市面積五千八百平方公里。2007年末,全市人口一千八百五十八多萬。上海是中國第一大城市,也是世界大都市之一。上海還是中國最大的工業城市、商業中心、金融中心和科技基地。上海曾舉辦過2001年APEC會議和2005年第四十八屆世乒賽單項賽。2010年,上海舉辦世博會。
天津:簡稱「津」。位於華北平原東北部,海河五大支流在此匯合流入渤海。金元時代稱「直沽」,為漕運要地,後設海津鎮,明初取「天子津渡」之意始稱天津並設衛,稱「天津衛」,清為「天津府治」,1928年始設市。現轄十五區、三縣,為中央直轄市。全市面積一萬一千多平方公里。2007年末,戶籍人口一千零九十五萬人。天津是華北最大的工業城市,油氣、海鹽資源豐富,並有一定的工業技術基礎。天津也是華北重要的商業中心和口岸城市,2006年被確立為北方經濟中心。天津的名勝古跡主要有市區的寧園、天後宮、大沽口炮台,薊縣獨樂寺,黃崖關古長城及有「京東第一山」之稱的盤山風景區。
重慶:簡稱「渝」。位於西南地區東部,長江上游。春秋戰國時為巴國地。隋唐屬「渝州」。抗日戰爭時期為國民政府陪都。1997年,以原四川省重慶、萬縣、涪陵三個地級市和黔江地區行政區域設中央直轄市重慶市。下轄十九區、十七縣、四自治縣。全市面積八萬二千三百多萬平方公里。2007年末,全市總人口三千二百三十五多萬人。重慶是綜合性工業城市,有長江三峽、枇杷山、縉雲山等旅遊勝地。
23個省

河北省(省會石家莊)、河南省(省會鄭州)、湖北省(省會武漢)、湖南省(省會長沙)、江蘇省(省會南京)、江西省(省會南昌)、遼寧省(省會沈陽)、吉林省(省會長春)、黑龍江省(省會哈爾濱)、陝西省(省會西安)、山東省(省會濟南)、山西省(省會太原)、四川省(省會成都)、青海省(省會西寧)、安徽省(省會合肥)、海南省(省會海口)、廣東省(省會廣州)、貴州省(省會貴陽)、浙江省(省會杭州)、福建省(省會福州)、台灣省(省會台北)、甘肅省(省會蘭州)、雲南省(省會昆明)。
5個自治區
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 寧夏回族自治區(首府銀川)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
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 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南寧)
2個特別行政區
香港特別行政區 澳門特別行政區
為了便於記憶,對這34個省級行政區可用一首「中國」詩來概括:
三北兩廣兩河山,
五江川貴福吉安。
四南藏蒙青甘陝,
港澳重上天台灣。

Ⅸ 渡江戰役紀念館的紀念館布局

渡江戰役紀念館位於濱湖新區最南端,面向八百平方公里的浩瀚巢湖,規劃用地22萬平方米。2012年11月28日正式對外免費開放。紀念館由南向北為五角星勝利塔、總前委群像和紀念館。勝利塔高達99米,九九八十一,代表著「八一」軍隊的勝利,整體建設從空中俯看呈五角星的形狀。高大的渡江戰役總前委群雕為全銅鑄制,從東向西分別為譚震林、陳毅、劉伯承、鄧小平和粟裕五位總前委成員,表現出五位領導人在合肥瑤崗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指揮百萬雄師橫渡長江天塹的雄才大略與宏偉氣度。渡江戰役紀念館體現的是水與戰艦的主題,巨大的館身猶如兩艘雄偉戰艦並排行駛在浩瀚的水面,向前直指南方的長江。艦首跨度35米、懸挑高度44米,紀念館整個館體地面長度南北長107米,寬39米。館身以49°角向前傾斜,象徵1949年渡江戰役勝利。紀念館主館建築面積1.4萬平方米,館內基本陳列《百萬雄師過大江》全面展示了聞名中外的渡江戰役。館內亮點紛呈,有國內最大的室內藝術群雕「勝利之師」、最新採用的幻影成像、藍幕摳像技術、最新攝制的紀錄片《八百將士憶渡江》、一千餘件珍貴的革命文物、反映驚心動魄的渡江場景的半景畫館和超寫真的4D電影等,能讓每位觀眾體驗到最真實的渡江戰役的全過程。開館以來,渡江戰役紀念館以其獨有的愛國主義教育特色和紅色革命題材展覽吸引了各級領導、學校、青少年團體和社會各界人士前來參觀。作為安徽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渡江戰役紀念館不僅是合肥市濱湖新區的新地標,也是合肥市乃至安徽省紅色旅遊的新典範。
近期合肥渡江戰役紀念館針對節慶,也將推出一系列活動。在渡江戰役紀念館感受歷史的同時,還可以在渡江戰役紀念館周邊,乘烏篷船或畫舫登濕地觀湖塔、觀城塔、觀鳥塔進行水上遊玩。

與八百平方如何布局童裝世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傣族舞的裙子是什麼樣的 瀏覽:152
格子襯衫是大格子好看 瀏覽:334
福建泉州外國語學校校服 瀏覽:363
棉衣配什麼發型 瀏覽:316
開男裝品牌加盟店 瀏覽:506
怎樣清洗棉睡衣的袖口 瀏覽:276
粉色無領上衣怎樣搭配圍巾 瀏覽:531
重製版軍娘校服哪個好看 瀏覽:325
男灰白色羽絨服配什麼鞋子好看 瀏覽:955
165體重120斤穿什麼碼褲子 瀏覽:764
外套胸圍比凈胸圍一般大多少合適 瀏覽:567
dnf梵風衣有什麼好的 瀏覽:670
旗袍門店圖 瀏覽:363
高度昂女式加絨褲子的批發價 瀏覽:157
長衣怎樣改裙子 瀏覽:870
二中都有哪些校服什麼樣子 瀏覽:585
換正時皮帶還要換什麼 瀏覽:153
長領帶如何打 瀏覽:559
國際品牌紅色男裝 瀏覽:985
上海哪裡童裝批發市場價格 瀏覽: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