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請問袖子和衣身的比例怎麼計算
沒有固定的比例。現在的時裝有七分袖的,還有八分、九分袖的。袖子可長可短。穿衣服關鍵是自己喜歡,是否適合自己。所以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隨意決定袖子的長短。
裁剪中,比例有繁多的計算方法,推薦兩種簡易的。
一、比例計算
用成品胸圍尺寸的比例數加上一個調解尺寸。如:胸圍的1/10加7cm。比例計算常見的公式為:胸圍的1/10+5、6、7、8cm都能見到。這種方法計算速度快。但不能滿足高質量板型要求。
二、實際測量
用曲線尺把袖窿線按製成的效果連接後。找到ST點。ST點至B線的距離加1cm等於袖山深。這種方法袖山深合理。適合於高檔西服制板的應用。(ST點=肩縫;B線=袖籠深)
『貳』 服裝比例法
我來回答你,對於專業的服裝打版人員這些確實是最基礎的問題,我還是以胸圍來舉例說明吧
比如胸圍是88,這個是測量的全胸圍,我們在打樣的時候前片只打1/4片(一件衣服由4片組成,兩個前片,兩個後片,都是對稱的),所以要88/4=22。
後面的基數+1,一般是在前胸圍+1,為23,如果把身體分為前後兩半,你會發現女性前胸圍要突出,要比後胸圍大,所以前片要+1,但如果前片+1的話,做完後整個尺寸就加大2CM了,所以在後胸圍上要-1,為21,形成互補,那麼成衣後的尺寸還是44*2=88,這樣就更適合女性的體型。
但並不是所有的衣服都有加減這個基數的,男士服裝,特別是寬松的服裝就不多,直接88/4就可以了,後片也一樣,要看款式來打樣的,只要整體做完後總的尺寸保持88不變
同樣道理,如果胸圍的尺寸給你是44,半胸圍的話,公式就是44/2結果還是22,都是很靈活的。
『叄』 服裝黃金比例是多少
我們經常說的黃金比例就是所謂0.618:1
畫一個長方形,長邊取1,短邊取0.618,這就是我們說的黃金比例長方形,沒有其他比例的長方形比這個更漂亮了。
黃金比例在服裝中的應用:
1、人體黃金比例:人體總高度為1,肚臍位置到腳的長度為0.618。2、服裝應用:一套服裝,腰截線一般落在0.618這個位置。著裝效果會很漂亮很順眼。
你有多少次聽到 "頭身比 "這個詞?當然,頭身比例完美的人,自然身材比例也就完美,在穿衣搭配上也容易控制。今天,小豬佩奇就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 "頭身比 "的問題! 本文將包括頭身比的概念,以及專門針對頭身比不完美的女生如何搭配衣服展開,今天看完這篇文章相信大家會有收獲哦!首先,我們應該讓自己保持輕松自然的狀態。站直身體,挺胸收腹。同時,不要張嘴,也不要正常咬著牙說話。頭部總高度是通過測量頭頂和下巴之間的垂直距離來測量的。當然,如果垂直距離難以測量,也可以採用間接方法,用身高減去下巴到腳底的距離,我們也可以得到我們要測量的頭部全高。
小明的衣服顏色搭配得很好,但總覺得很滑稽。很多時候就是顏色比例和細節沒有做好。今天我們就來談談色彩比例的問題。看看能不能給你的日常衣櫥帶來一些新的想法。
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裡有不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您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
『伍』 對於工薪階層來說,一年的服飾開支占總收入的多少比例比較合情合理
取決於具體收入水平/個人對服飾品牌要求/生活負擔。
我認為一般女性服飾+化妝品以25%以下為宜。
『陸』 西服的衣長和袖長 需要怎麼樣比例
您好,根據個人經驗,穿起來手臂自然下垂,袖長大概比衣長長個2公分最為合適
如果有幫助到你,望採納
『柒』 服裝搭配的協調比例搭配應該是
服裝搭配協調的的搭配主要有這幾種:
1.上短下長
這也是服裝搭配的一大法則,人體的黃金比例是3.75:6.25,所以上衣盡量短,這也是延伸腿部線條的一種搭配方式。上短下長的穿搭方式非常的顯高挑,尤其上衣搭配露臍裝,更是展示好身材的一種搭配方式。
2.上寬下窄
這種搭配方法主要針對蘋果型身材,蘋果型身材上半身胖,下半身瘦,這時搭配一件寬松的上衣,下身穿一件鉛筆褲或者短褲什麼的,同樣也是揚長避短的去針對身材。
3.提高腰線
腰線的重要性相信都知道,前面也提到了身材的黃金比例,所以理論上腰線是越高越好,高腰褲,高腰裙,等都是提高腰線的搭配單品,服裝上衣下擺塞衣角、打結等等。
還要一個核心穿搭法則就是揚長避短,盡量利用衣服遮住你的缺點,展示你的優點,比如你有大長腿但是卻平胸,那麼就應該秀出你的長腿,避免穿或許緊身的上衣,寬松的T恤或者襯衫搭配鉛筆褲或者短褲,這就是揚長避短,利用你的大長腿來轉移視線,彌補你平胸的缺點。
『捌』 服裝 比例 原型
比例裁剪最主要的是公式的取值及公式的合理性。沒有一個較為標準的公式來定位,也給工業制板造成一定的難度,為了便於掌握公式的運用技巧,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
公式與年齡、體型的分析
在正常體型下,按年齡分為青年體、中年體、老年體。在設置公式時要根據不同年齡來設置。青年人體型差異小,圍度的變化幅度也小,但因身高有一定的差異在運用公式上增檔值略大一些,如袖籠深、袖開深、肩高、立襠等。中年體的體型差異較大,圍度的變化幅度也較大則增襠值應小一些,而老年人圍度變化大,體型差異更大,增襠值應更小些,增襠值是指一個公式用2/10的圍度來計算的話,那麼圍度每增加lcm時深度增加0.2cm;運用1.5/10圍度增加lcm時深度增加0.15cm;運用1/10圍度則增加0.1cm,由些可見,青年人圍度的變化幅度較小,運用2/10B+定數來計算袖籠深較為合適。而中年人變化幅度較大運用1.8/10B+定數或1.5/lOB圍度+定數。老年人圍度變化幅度特別大。就胸圍而言胸圍最小的在95cm左右,大的在120cm左右甚至更大些,這樣的變化幅度,如運用2/10B定數來計算,胸圍每增加lcm袖籠深增加0.2cm;每增加2.5cm,袖籠深就增加5cm。如此計算,袖籠深的增襠速度太快,不適合老年體,因此應該運用1.5/l0B胸圍+定數或運用1/10B加定數才行。一般情況下號碼越少,增襠速度越快,號碼越多,則適應面越廣,增襠速度也慢。
公式的制定分析
目前的公式是多樣的,有用定值的、有用公式的、也有用公式加定值的,這些也會給制板中的推板造成一定的弊端,因為衣片中的每一個環節都要以一定的比例來推定出來,才使得推襠出的板大號與小號成比例;在運用和尋求公式中,首先選擇最小號尺寸,再來定最大號的尺寸,從中再推出差值。如小號的胸圍為90cm,袋口應為13cm左右,大號的胸圍為100cm,袋口應為14cm左右,即可知公式為1/10B+4cm。如褲子的腳口,若西褲的臀圍為90cm,腳口定為18cm,用公式1/10+9=18cm、1.5/10H+4.5=18cm或2/10H=18cm;那麼當臀圍在llOcm,則1/10H+9=11+9=20cm、1.5/10H+4.5=2lcm、2/10H=92cm,從中跟據增襠值的大小選則出適合於當時流行的腳口大,也就能推斷出公式。
公式配套分析
在設定公式關繫到工業制板、推板最終的效果,不能隨意搭配;如胸寬與肩寬、袖籠深與袖開深、袖籠寬與袖肥大,都應密切結合,否則按照一定的比例公式推出的板,結果最大的號就很難配套成功。
l、腳寬與肩寬
前胸寬、肩寬在設定公式時增襠值要同步:例前胸寬1.5/10B+3cm,那麼胸圍每增加4cm,總肩寬增1.2cm其1/2增0.6cm與前胸寬增值同步,放出的號不會變型,前胸寬按1.8/10B計算,那麼胸圍每增4cm,前胸寬則增0.72cm而肩增0.72cm也有些太大,如果增0.6cm的話會使放出的號在一定的時候,胸寬和肩寬所構成的袖籠弧線成為一條直線。再一個用1.5/10B計算時,剛好前胸圍大和後胸圍大都是按1/4B也就是2.5/10B,用9.5/10B—1.5/10B實際袖籠寬則是1/10B,前後加在一起是2/10B增值,那麼一般袖肥大也就是2/10B定數,兩者相互配套,板型也不會變。
2、袖籠深與袖開深
袖籠深一般按2/10B計算,也有按1.5/10B計算,若袖籠深是從上平線向下量那麼實際袖籠深,則2/10B+定數-0.5/10B(肩斜)實際袖籠深是1.5/10B+定數,正好袖開深按1.5/10B計算最好,使得增襠值相符;如果按1.5/10B+定數計算籠深,而實際袖籠深是1.5/10B+定數—0.5/10B則實際袖籠深是B/10+定數計算,袖開深也得按B/10+定數才行(定數取值不可能是相同的)如果採用凈袖籠深計算,那麼袖籠深使用什麼樣的公式,袖開深也必須按此比例推算,這樣增襠值才會配套。
『玖』 上衣和褲子黃金分割
你好!服裝美學的黃金比例:造型上的比例是指審美對象各部分間的輕重、大小、厚薄、長短等關系 , 而服裝的比例是指服裝上各個部分之間的數量比值 ( 如肩圍、腰圍、臀位和衣長之間配合關系等 ) 。 服裝美學的比例關系有黃金比例、漸變比例、無規則比例等。
黃金比例即長寬比為 1 ∶ 0.618, 日常生活中所用的書籍、紙張等都符合這一比例。這個比例被公認為是最能引起美感的比例,因此被稱為黃金分割。漸變比例是指某種狀態和性質按照一定的順序逐漸階段性的變化 , 是一種遞增遞減的變化比例。在服裝比例上 , 有時不受一定規則局限 , 而趨向於打破常規較為懸殊的比例組合 , 如流行一時的短上衣與長裙的配合就是一種無規則的比例形式。
『拾』 衣服尺寸比人體實際尺寸應放多少為好
大尺寸放2-4厘米,比如衣長,胸圍,腰圍,下擺,袖長等,最好是對等比例的增加。其他的小尺寸可以1-2厘米。比如袖口,領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