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帽子正確。
戴帽,漢語詞彙,拼音是dài mào,指把帽子戴在頭上。引申為於一物之上加以他物,引申為在政治上或行為上給人定性。亦作「戴帽子」。
把帽子戴在頭上。引申為於一物之上加以他物。宋戴鼎臣《東原錄》:「海州朐山 ,俗言朐山 戴帽即雨,蓋謂雲出覆冒其上為雨候。」
引申為在政治上或行為上給人定性。劉亞舟《男婚女嫁》第六章:「程玉柱的爹爹叫程濟仁,是個戴帽富農。」《花城》1981年第3期:「摘帽子戴帽子!好好的一個日常生活用語,和『衣服』『襪子』一樣的『帽子』竟變成一個使人膽戰心寒的聲音,這是多麼古怪的歷史現象!」
方言:上一級跨一級指定給某個具體人的榮譽、待遇等現象。例句:這個市級二等功是教體局戴帽給李老師的。
戴的釋義:
戴:讀dài。有如下解釋:增益;加在頭上或用頭頂著;插上、架上或套上;尊奉,推崇,擁護;古國名;姓。
[解釋1]:增益。《說文》:「分物得增益曰戴。」
[解釋2]:加在頭上或用頭頂著。如:戴帽子;戴頭巾;戴假發;戴盆;披星戴月;戴圓履方;不共戴天;天戴其蒼,地履其黃(清·梁啟超《飲冰室合集》)。
[解釋3]:插上、架上或套上。如:戴花;戴眼鏡;戴金戒指;戴手套。
[解釋4]:尊奉,推崇,擁護。如:戴仰;愛戴;擁戴;感恩戴德;庶民不忍,欣戴武王(《國語·周語上》)。
[解釋5]:古國名。姬姓。春秋時滅於鄭。故址在今河南省民權縣東。《春秋》隱公十年(公元前713年):「宋人、蔡人、衛人伐戴。鄭伯伐取之。」
[解釋6]:姓,如戴汝虎。英語對照:Day / Tae。
帶的釋義:
帶是一個漢字,讀作dài,本意是指大帶、束衣的腰帶,也指用皮、布或線等做成的長條物。該文字在《儀禮·士虞禮記》和《詩·衛風·有狐》等文獻均有記載。
1、帶子或帶狀物:鞋~、車~;
2、區域:沿海一~;
3、攜帶:~上一本書;
4、引導:引導某人或某物。如:帶將(帶領);你帶路,我們跟你走。
5、附帶:連說~笑;
6、含:面~微笑。
⑵ 在現代漢語中,動詞穿和戴的區別 例如:為什麼是穿衣服戴帽子而不是穿帽子戴衣服
穿,是你經常要用的,必須的,比如穿衣服,穿鞋子,穿襪子,這些都是你日常生活中必須品;(注一般大件)
戴,可以是可有可無的,比如說,戴發卡,如果你哪一天忘記了也沒有什麼關系,再比如戴手錶、戴戒指.(注一般小件)
這是我們現代漢語老師講的哦
⑶ 帶帽子與戴帽子哪個正確
帶帽子與戴帽子哪個正確 意義不同,說法也不同: 比如:1、天氣冷出門頭上戴帽子,用戴帽子正確; 2、比如告訴人,出門記著帶帽子,以備需要時使用;用帶帽子正確。
(3)戴帽子和帶帽子哪個對擴展閱讀
戴的釋義:
戴:讀dài。有如下解釋:增益;加在頭上或用頭頂著;插上、架上或套上;尊奉,推崇,擁護;古國名;姓。
[解釋1]:增益。《說文》:「分物得增益曰戴。」
[解釋2]:加在頭上或用頭頂著。如:戴帽子;戴頭巾;戴假發;戴盆;披星戴月;戴圓履方;不共戴天;天戴其蒼,地履其黃(清·梁啟超《飲冰室合集》)。
[解釋3]:插上、架上或套上。如:戴花;戴眼鏡;戴金戒指;戴手套。
⑷ 帶帽子的戴帽子
戴帽子,指把帽子"戴"在頭上
帶帽子,指把帽子隨身攜"帶"
如果是中小學題目,錯誤的指"帶帽子"
⑸ 戴帽子是哪個戴字
「戴」帽子。
「戴」帽子、「戴」圍巾、「戴」口罩。顧名思義「帶」所謂攜帶,「戴」所謂穿戴。「戴」具體解釋如下:
拼音:dài、四角碼:43850
部首:戈、總筆畫:17、部首外:13
98五筆:flay、86五筆:falw、鄭碼:eheo
統一碼:6234、倉頡:jiwtc、筆順:12125121122134534
釋義:
1、加在頭、面、頸、手等處。
2、尊奉,推崇,擁護。
3、姓。
戴組詞
披星戴月[pīxīng dài yuè]
身披星光,頭頂月色。形容早出晚歸或連夜趕路。也作「披星帶月」、「戴月披星」。
張冠李戴[zhāng guān lǐdài]
姓張的帽子戴到姓李的頭上,比喻弄錯了對象或弄錯了事實。
戴罪立功[dài zuì lì gōng]
在承當某種罪名的情況下建立功勞。
不共戴天[bù gòng dài tiān]
戴:頂著。不跟仇敵在同一個天底下生活。形容仇恨很深,誓不兩立。
⑹ 為什麼有些人反戴帽子比正戴帽子好看
有些人反戴帽子比正戴帽子好看,我覺得這個主要是看個人的頭型,有的人頭比較圓,有的人頭比較尖,有的人頭比較方,同時還要看每個人的發際線,然後再根據那個帽子的形狀來判斷待正的好看,還是反著戴好看。
⑺ 戴帽子還是帶帽子
你好!應該是:
戴帽子!
帶帽子不代表帽子戴在你頭上!
答題人:心向善美而行從仁義
⑻ wearin請問,戴帽子用哪個
都可以,但前者為動詞,後者是介詞。
He is in a hat.= He wears a hat.
⑼ 戴帽子對人好還是不好,冬天和夏天的區別
挺好的好處很多, 當冬季刺骨的寒風颼颼地往頭上吹來時,戴上一頂帽子,那種感覺真是很舒服,會覺得身上頓時暖和了許多。但有的人穿著厚厚的棉衣、羽絨衣、毛衣,腳上穿上厚實的保暖襪、棉鞋。但為了露出一頭亮麗的頭發,或是不想讓帽子搞亂精心梳理的發型,或是不想讓帽子遮住美麗的臉盤兒,卻不願意戴上一頂保暖的帽子,而是將整個頭部都暴露在外面。這就好像是一個裝滿了開水的熱水瓶忘記蓋瓶塞一樣,熱氣會很快跑掉。因此,想保住身體的熱量不會很快地從頭頂散失,在頭上戴一頂保暖帽子,是最明智的選擇,這將勝過在身上穿件皮大衣。有資料表明,當氣溫降至15℃時,人體身上的熱量大約有1/3會從頭部跑掉;當氣溫降到4℃時,人體約有1/2的熱量會從頭部散失;當氣溫降至-10℃時,人體約有3/4的熱量會從頭部散失。冷天里,有這么多的熱量從頭部散失掉,何談維護身體健康呢!因此,要減少人體熱量的散失,戴上一頂帽子,保護好頭部是關鍵。對於在高寒條件下野外作業的人們來說,更是不能忽視這一點。如果讓頭部直接暴露在寒冷的環境下,身體損失大量熱量,極易引發感冒。要是經常如此,還會因頭部的血管反復受冷收縮引起頭痛頭暈。
再則,冬天風沙大、塵土多,特別是在當今污染越來越嚴重的時代,當頭發被吹得雜亂無形的同時,沾在頭頂發絲里的微生物和灰塵就像砂紙上的沙礫,一邊在你的頭皮上肆虐,一邊在你日常梳頭和行動時,增加梳子和頭發及發絲之間的摩擦力。那些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可能會導致你的頭皮滋生細菌,甚而引起毛囊感染,直接影響頭發的生存環境和生長質量。你看,寒冬戴帽,既有風度又有溫暖,何樂而不為?
當季節剛剛進入初春時,有些人就有些忍不住想摘下頭上的帽子,讓滿頭的秀發好好舒展舒展。其實,初春之際還是別急於摘帽為好。初春時節,是一個乍暖還寒的季節,很容易受到風寒的侵襲。尤其是體弱的人、氣血比較虧虛的老人和身體防禦寒冷的能力較弱的嬰幼兒,一旦頭部受到風寒的侵襲,輕則會感到頭疼,重者還會引發其他的疾病。對於這類群體,戴帽子是抗禦風寒侵襲頭部最有效的措施,此時以不急於摘帽為好。當然,春季是陽氣升發的時期,不宜再戴冬季那種厚厚的皮帽、棉帽等,可選用毛料或華達呢等既輕便、柔軟,保暖性能又較好的布料製作的夾帽。在選購帽子時,還要注意稍稍寬松一點,帽子太緊會造成腦部周圍的皮膚暫時性的缺血缺氧。帽子的深度是宜淺不宜深,以帽檐正好戴在發際比較合適。
夏季,強烈的陽光照射,會對人體產生一系列不良影響,使皮膚曬黑,可導致白內障、曬傷皮膚、引發皮癌。在強烈的陽光下,出門戴頂涼帽是十分必要的。既可以防烈日暴曬,保護頭腦,又有利於防暑,有利於健康。如患有冠心病、高血壓和腦血管硬化的人,在烈日下暴曬,很容易暈倒,而若能戴頂涼帽,就可避免很多意外的發生。涼帽的種類很多,有草帽、布帽、太陽帽等。每種遮陽帽都有它各自的優點。草帽散熱、防熱的性能較好選涼帽選能遮日散熱、透風、透氣、散汗的就行,但透氣好這一點很重要,它可避免在帽子內形成高溫高濕。涼帽的顏色最好選白色的,白色對熱輻射的反射能力最強、吸收能力最弱。
⑽ 為什麼咱們國語有時候說穿有時候說戴,比如會說穿衣服戴帽子,穿和戴有什麼區別,那位可以給解釋一下
穿衣戴帽個有一套,這也是咱中國人說的,人分為上肢下肢頭部,穿是用在上下肢的,戴是用在頭部的,你不能說穿首飾,穿卡子,穿帽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