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本身區別不大,主要是看袖口標志:4條杠的是機長,3條杠是副駕駛或者飛行新手,2條杠或者1條杠的是空少。
民用航空器運輸機長(以下簡稱機長),是依據中國民用航空規章取得航線運輸駕駛員執照,並被航空運輸企業聘為機長的飛行員。
機長又稱正駕駛,是航機內擁有最高指揮權的人,制服上擁有四條金色或白色斑紋,而帽子也會與別不同的。
㈡ 國航制服的主題及特點
中國國際航空公司制服設計,乘務員的紅、藍套裝,採用了被國際上稱為「中國藍和中國紅」的明瓷中霽紅與青花兩種顏色作為主色,以甜白為搭配色,體現了東方女性之美,突出了國航新服裝的民族化與國際化相結合的特點。
衣料選擇了高比例的羊毛面料,不僅考慮到耐穿舒適還將人性化和時尚化並存。 其制服高雅端莊,讓其不失中華之禮儀,卻仍具備獨特的美感。
國航還曾經用真絲旗袍做過乘務員的制服,但是近年常見的制服為白色襯衫加上紅/藍色馬甲(秋冬季為外套)和裙子。馬甲上有黑色的國航標志,彰顯了其設計的簡約卻不簡單,從細節可以看出國航的制服是經過設計師深思熟慮的。
全球化為國際間的文化交流敞開了大門,多樣、包容的文化激發了創作者心中的熱情。我國的傳統文化也得到了西方國家的接納和認可。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中國民航服飾的發展也呈現出遍地開花的局面。
我們平日只看到了空姐整齊的著裝,卻很少關注空姐制服設計的理念和文化內涵。
航空公司在空乘服飾的設計上一方面是立足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色,旨在通過這種渠道向世人傳遞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另一方面空乘的服裝設計也呈現出了國際元素。
㈢ 飛機機長和空少的制服有什麼不同嗎
衣服本身區別不大,主要是看袖口標志:4條杠的是機長,3條杠是副駕駛或者飛行新手,2條杠或者1條杠的是空少。
民用航空器運輸機長(以下簡稱機長),是依據中國民用航空規章取得航線運輸駕駛員執照,並被航空運輸企業聘為機長的飛行員。
機長又稱正駕駛,是航機內擁有最高指揮權的人,制服上擁有四條金色或白色斑紋,而帽子也會與別不同的。
㈣ 各個航空公司空乘的衣服是什麼樣的,空乘和飛行員制服的區別是什麼
空乘是兩道拐杠,三道直杠的是副駕駛,四道直杠的是機長,當然有的時候副駕駛也可能是四道直杠。
㈤ 空姐制服的相關歷史
空姐制服:從性感到典雅
齊膝長筒靴在20世紀60年代開始流行,因為那個年代特別注重美腿。再搭配上熱褲,這樣的絕配估計是沒有任何制服能夠媲美的,這種制服當時受到了大眾以及西南航空公司的追捧,風靡一時。
當時美國西南航空公司的座右銘就是「性感才是最賣座的」,空姐們的穿著也相當符合這個座右銘,是眾所周知的「愛的航班」。西南航空公司曾經一度抵制僱用男性空乘人員,直到1980年打輸了一件集體訴訟案才開始僱用男性空乘人員。
由於當時的社會越來越適應裸露的性感,所以在20世紀70年代的德國康多爾航空公司,空姐的制服往往都是無袖的。
20世紀80年代起性感逐漸沒落,取而代之的是高雅、專業的美。
國內叫空姐,國外變「空嬸」
對於國內外航空公司的航班都坐過的人來說,普遍會有一種感覺:國內的空姐普遍年輕漂亮,而國外的空姐,特別是歐美國家的空姐,很多隻能稱作「空嬸」。
實際上,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國外空姐的地位近乎於明星:身材苗條勻稱,穿著定身製作的制服,戴著白色帽子和白色手套,在眾人的注目下昂首闊步走上飛機。連她們的私生活也備受關注。1958年,100人只有3至5人能夠受聘。這意味著在空中提供服務比進哈佛大學更難,哈佛大學錄取率為15%。
不過,隨著國外航空業的發展,飛機早已成為一種極其普通的交通工具。國外的空姐已不再是吸引旅客的「招牌」。因此,在空姐的選擇上,國外航空公司顯得比較務實,不再局限於年輕貌美的空姐。航空公司認為年紀大點的空姐更能為旅客帶來「恰當」的服務。
而在國內,航空業發展的時間相對短暫,雖然現在國內空乘這一職業已經不像多年前那樣被人認為是很高檔的,但沖著相對殷實的待遇,還是有很多人趨之若鶩,供大於求必定使甄選條件不斷加碼。國內空姐多貌美便不足為奇。
㈥ 【高分贈送】中國南方航空和泰國國際航空,以及日本全日空航空公司的空姐職業服飾
俺不善於偷拍。。。。不過基本都見過。。。。
南方最差,然後是國泰,最好是日本的。(設施,服務,服飾)
㈦ 空姐制服的詳細介紹
中國東方航空的空姐制服分為唐裝制服和現代制服。唐裝制服由中國傳統服裝旗袍和現代元素「混搭」,金邊刺綉的粉紅或藍色等色彩的上衣搭配深藍色裙子。現代制服為藏青色,搭配紅色條紋絲巾。東航制服在「融入傳統服裝元素」方面得到了很高的評價。
韓亞航空以0.01分的微弱差距緊隨其後,排在第二名。韓亞航空空姐制服出自韓國著名時裝設計師陳泰玉之手,靈感來自韓國傳統服裝彩緞韓服。Skyscanner方面評價說:「韓亞航空制服以灰色和褐色為基礎色,用彩色條紋和韓國傳統圖案做點綴,吸引乘客的視線。」
排名第三的是澳大利亞最大平價航空公司維珍航空。這家航空公司的制服把紅色、銀色和紫色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此外,中國國際航空、中國南方航空、韓國大韓航空、韓國濟州航空等入圍前十。韓國和中國的航空公司各有三家榜上有名。
Skyscanner表示:「通過調查得知,亞太地區遊客們喜歡將傳統元素和現代元素相結合的空姐制服。」
㈧ 航空公司制服與傳統漢服的異同
傳統漢服是我國文化的體現,而航空公司制服是指各個公司所在的地域不同而規定的。
漢服是代表著我們國家的服裝歷史和我們國家的在文化上面的傳統,而我們現在看到的漢服並不是真正意義上面的我們國家的傳統的漢服。空乘是兩道拐杠,三道直杠的是副駕駛,四道直杠的是機長,當然有的時候副駕駛也可能是四道直杠。白襯衣,駕駛員肩章三杠以上才能開民航航線運輸機,兩杠一杠都是學員,空乘統統兩杠。
㈨ 空中乘務員的制服
制服是作為一種職業識別的專用服裝,初期空勤制服是根據耐用度、實用性及以激發旅客向心力而設計的,也有禮服之類的,或許由於早期民航多帶有空軍背景的延伸;空勤制服都具有濃厚空軍軍裝的特徵;都是灰暗色,如 頭帽、外套、裙裝多是直線剪裁同時附有銅扣及袖口軍銜縫條。許多設計也分有冬裝及夏裝兩種,以顏色和布料材質做區分。
隨著空姐角色的演進發展;許多航空公司開始了解到自家空姐形象的公眾價值,在1930年代末、1940年代初開始加入了更多女性化的線條剪裁以及顏色的選擇;往後更常委由知名品牌設計師製作;付予空服人員一種尊榮與秩序統一的專業形象。
1960到1970年代初出現許多充滿未來感的設計;每次的更換都能成為媒體的焦點。空服人員大都被期許具有更高水平的整潔度與裝扮;在穿著制服的期間有不允許展露刺青的規定;這是航空公司為了能給予旅客更正面的形象要求。
部分航空公司的女性空服員會穿著具有民俗特色的制服,如泰國國際航空、嘉魯達印尼航空、馬來西亞航空和新加坡航空的東南亞風格服裝,以及中華航空使用的旗袍制服;而部分伊斯蘭國家的航空公司,如汶萊皇家航空、海灣航空、阿聯酋航空、伊朗航空、埃及航空與沙烏地阿拉伯航空,為遵守伊斯蘭教義,女性空服員得依照教義需求配戴面紗。
一部分的廉價航空業者,在制服要求上就比傳統航空公司來得隨性;如韓國真航空、新加坡酷航與日本樂桃航空等,該公司班機上的空服員穿著制式Polo衫。
㈩ 天津航空服飾特徵
更多的是配合航空公司主色調或者美術創意,寓意不能說沒有,例如國航空乘制服上會有祥雲。
中國南方航空空中乘務員(空姐)的制服正式啟用於2006年,為南航歷史上的第四套制服。這套制服由法國設計師StephaneSoh(史提浦·蘇)設計,內容包括夏裝、春秋裝、冬季大衣和圍裙多個款式,品種包括西裝、襯衣、馬甲、褲子、外套、風衣等。這套制服的製作面料均由日本和義大利進口,每套服裝的製作費用約為7000元人民幣。制服採用兩種基調色,其中,乘務長為天青藍色,乘務員為玫粉紅色。
在1930年以前,飛行員是不怎麼穿制服的,一般都穿的是一戰時候發的,軍隊的制服,就是那種前面有包的那種皮質飛行夾克帶防風眼鏡的頭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