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觀音蓮多肉怎麼養殖方法
1、盆土適宜:為觀音蓮多肉提供松軟、透氣的基質,定期鬆土換土。2、養殖環境:夏季要通風降溫,冬季一定要入室養護。3、適量澆水:保持土壤微微濕潤即可,不能出現積水。4、合理施肥:生長季節間隔15天追施一次,冬季必須停肥。
1、盆土適宜
觀音蓮多肉對土壤的要求比較高,適合在松軟、透氣的基質中生長,不喜歡板結、黏重的土壤,因此在養殖過程中,可以用泥沙土、園土、珍珠岩進行混合,有利於根系生長。
2、養殖環境
觀音蓮適合在20攝氏度左右的溫度中生長,夏季要通風降溫,以免葉片萎蔫,冬季一定要入室養護,防止植株受凍,並且光照柔和時,可以把觀音蓮放在光線明亮的位置,防止莖葉徒長。
3、適量澆水
觀音蓮是多肉植物,有很強的耐旱性,在養殖過程中,不需要頻繁澆水,保持土壤微微濕潤即可,尤其在夏季,觀音蓮的需水量非常少,切忌盆土中出現積水,否則會爛根。
4、合理施肥
觀音蓮對肥料有一定的需求,在其生長旺季,間隔10-20天可以追施一次稀薄的有機肥肥液,注意不要濺到葉心處,冬季必須停止施肥,讓觀音蓮安全度過低溫環境。
❷ 多肉觀音蓮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1、土壤:更喜歡偏干一些的土壤,土質最好疏鬆一點,需要排水性比較好的土壤,在這種土壤中生長比較好。
最好在春天或者秋天進行對植株的換盆工作,注意不要弄傷根系。
❸ 養花:觀音蓮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是什麼求推薦
觀音蓮,景天科長生草屬多肉植物,也叫做長生草、觀音座蓮、佛座蓮。原產於西班牙、法國、義大利等歐洲國家的山區,屬於高山多肉植物。現在各地都很普及,是多肉植物中最常見的品種之一堪稱普貨之王,觀音蓮雖對土壤要求不高,但以肥沃、疏鬆的沙質壤土為宜。可用腐葉土、粗沙、蛭石以2:1:1的比例混合後使用,並加入少量草木灰、骨粉作基肥。喜溫濕潤、半陰的生長環境,生長適溫為20-30℃,越冬溫度為15℃。春、秋季節為主要生長期,而夏、冬兩季則主要為其休眠期。觀音蓮喜濕潤,忌積水。澆水應「不幹不澆,澆則澆透」。觀音蓮耐陰性很強,適於在蔭蔽的散射光下生長,忌直射陽光,一般夏秋季應遮光,否則葉面粗糙、葉色灰白,有時發生灼傷斑點,但冬季以多照陽光為好,夏季管理:夏季為多肉植物的高危期。5月以後植株生長逐漸停止,進入夏季休眠期,家庭可放在走廊下或陽台內側等無直射陽光、通風良好、雨淋不到的地方養護,並控制澆水,停止施肥,以免因悶熱、潮濕、土壤積水導致植株腐爛
觀音蓮養了生崽爆盆,真的非常好看,每個月給觀音蓮澆2次發酵後的茶水,觀音蓮就不停的生小崽,幾個月後它生的小崽就擠爆盆,非常美麗惹人愛,把平時喝剩下的茶及茶水找個容器裝起來,然後在倒入適量開水沖泡,容器不要蓋蓋子,讓它在空氣中放置2天後就可用來給觀音蓮澆水了,春夏秋三季就用這個茶水給它每月澆水2次就可,不可多澆,也不能再給它澆自來水了,冬季氣溫低於10度時就要停止一切澆水,並且一個月就給它澆水一次,不能多,多就死給你看,觀音蓮喜歡通風、陽光充足的環境。夏季高溫時和冬季寒冷時植株都處於休眠狀態,要求有充足的陽光,如果光照不足會導致株型鬆散,不緊湊,影響其觀賞,而在光照充足處生長的植株,葉片肥厚飽滿,株型緊湊,葉色靚麗。不停的生小崽一個接一個,生出的小崽你可以分株,把小崽剪下來丟在地上它就能生根,養一盆1年變100盆完全沒有問題,觀音蓮雖對土壤要求不高,農村大爺用黃泥巴土養也同樣爆了盆。但還是建議以肥沃、疏鬆的沙質壤土為宜。可用腐葉土、粗沙、蛭石以2:1:1的比例混合後使用,並加入少量草木灰、骨粉作基肥
葉插:將完整的成熟葉片平鋪在潮潤的沙土上,葉面朝上,葉背朝下,不必覆土,放置陰涼處,10天左右從葉片基部可長出小葉叢及新根,將根系埋入土中。往後讓它多曬太陽,適當澆水、施肥,漸漸地便會長成一棵茁壯的新株,插穗:可用單葉、櫱枝或頂枝,剪取的插穗長短不限,但剪口要乾燥後,去掉下部葉片,再插入沙床。插後一般20天左右生根。插壤不能太濕,否則剪口易發黃腐爛,根長2-3厘米時上盆。也可用葉片扦插,分株:最好在春天進行。常用扦插繁殖。室內扦插,四季均可進行,以8-10月為更好,生根快,成活率高。插穗可用單葉、櫱枝或頂枝,剪取的插穗長短不限,但剪口要乾燥後,再插入沙床。插後一般20天左右生根,蟲害防治:常有銹病、葉斑病和根結線蟲危害,可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灑防治,根結線蟲用3%呋喃丹顆粒劑防治。蟲害有黑象甲危害,用25%西維因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殺
觀音蓮株型較大且向外張開,稍扁平,通常直徑5-7厘米(較小的植株直徑約3厘米,老株單株直徑可達20厘米)。匍匐莖短且壯,可達4厘米。幼株葉子較少,表面無毛光滑或有細微的軟毛,通常呈綠色或稍帶藍灰色,有時葉尖呈暗紅色至紫紅色。葉片呈披針形至倒卵形,長約20-60厘米,寬約10-15厘米,頂端有鋒利的尖,兩面皆有輕微凸面(向上一面相對較平),纖毛呈白色,花桿粗壯,長20-50厘米,表面具濃密粗糙的白毛,從生長點長出。花桿上的小葉片呈披針狀且先端鋒利。聚傘圓錐花序,巨大且花朵茂密,一次可開40-100朵花。苞片呈線狀排列,先端鋒利,表面有毛。花蕾呈卵形,有明顯的尖,12-16瓣,直徑2.5厘米左右,萼片0.8厘米左右,表面有鋒利的纖毛(長約4毫米)。花瓣長約0.9-1.2厘米,寬約0.2厘米,白色或紫色,帶有紅色紋路,大體呈紫色,呈整齊的披針狀排列,先端有尖,背部有纖毛和軟毛,花絲呈亮紫紅色,雄蕊呈橘紅色,觀音蓮的養殖方法,這樣葉插輕松爆盆,完美逆襲。52鮮花為你提供更多有價值的鮮花資訊。
❹ 多肉觀音蓮怎麼養才能更旺盛
多肉觀音蓮更旺盛的培養方法:
1、學會配土、換土,觀音蓮它不同於傳統的多肉植物,但習性方面卻差不多,均喜旱不喜澇,所以盆栽的期間,自己配置土壤就需要考慮到這方面的需求,保證盆栽土的透氣性以及肥力均在其喜好的范圍內,且能夠兼顧到盆栽狀態下帶來的負面影響。
2、學會合理澆水追肥,觀音蓮的莖葉中不能儲存大量的水分,而且其上面生長著細膩的絨毛,所以我們為其補水的最佳途徑則是土壤,因此,在盆栽的期間,需要見干澆濕,不幹不澆。而為了准確地判斷土壤的干濕度,在其缺水需要補水的第一時間就感知到,最好是准備上專業的干濕度檢測儀,將其插入土壤里。
❺ 怎樣養殖多肉植物觀音蓮
觀音蓮
土壤:盆土要求疏鬆肥沃,具有良好的排水透氣性。可在盆土中加三分之一的腐殖土,再加三分之一的河沙或煤球渣,摻入少許骨粉。由於土壤是濕潤的;新栽的植株不必澆太多的水,保持其半干狀態,以利於根系的恢復盆土取一般泥土就可,好點是用園土加三分之一的腐殖土,再加三分之一的河沙或煤球渣,摻入少許骨粉。澆水不要太多,春秋15天左右一次,夏天四、五天一次,避開中午最熱時段。盡量不讓水滴沾上葉片。
多見光照,並每三、四天把盆轉個方向,使蓮花四面都能受到光照,會使它生長平坦,葉色翠綠誘人。但不要曝曬。 繁殖可用葉片間長出的小植株,小植株長大些就可把它剪下,讓剪口乾燥1-2天,栽入土中就會長根成新株。無論新株或買來不帶盆的老株,剛栽入時不要澆水,至多對土少許噴點水即可。。
溫度:喜溫濕潤、半陰的生長環境,生長適溫為20-30℃,越冬溫度為15℃。冬季夜間溫度不低於5℃,白天在15℃以上,植株能繼續生長,可正常澆水,並適當施肥;如果控制澆水,使植株休眠,也能耐0℃的低溫。長生草不耐熱,5月以後植株生長逐漸停止,進入夏季休眠期,家庭可放在走廊下或陽台內側等無直射陽光、通風良好、雨淋不到的地方養護,並控制澆水,停止施肥,以免因悶熱、潮
澆水:澆水遵照「不幹不澆,澆則澆透」原則,避免長期積水,以免爛根,但也不能過於乾旱,否則植株雖然不會死亡,但生長緩慢,葉色暗淡,缺乏生機。夏季高溫期,葉片水分蒸發量大,需水量更多,如缺水極易使葉片萎蔫,所以須經常向葉面噴水,同時保持環境濕潤,但必須避免盆中積水,否則會引起根系腐爛。
施肥:每20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低氮高磷鉀的復合肥。施肥時不要將肥水濺到葉片上。施肥一般在天氣晴朗的早上或傍晚進行,當天的傍晚或第二天早上澆一次透水,以沖淡土壤中殘留的肥液。冬季放在室內陽光充足的地方,倘若夜間最低溫度在10℃左右,並有一定的晝夜溫差,可適當澆水,酌情施肥,使植株繼續生長。如果保持不了這么高的溫度,應控制澆水,維持盆土乾燥,停止施肥,使植株休眠,也能耐5℃的低溫,某些品種甚至能耐0℃的低溫。
繁殖方式
觀音蓮繁殖方式有扦插、分株。主要靠分株,將葉片中間生長的新枝剪掉,單獨扦插在土壤中即可,也可葉插繁殖。
❻ 多肉觀音蓮怎麼養多肉觀音蓮正確養殖方法
肉質的觀音蓮花具有優雅和莊重的形狀,可以讓人一見鍾情。 無論是小男孩還是老人,他們都非常喜歡。 那麼,你怎麼養一個多肉觀音蓮花? 以下小編將為您帶來肉食觀音的正確育種方法。
肉食觀音的主要生長期是春季和秋季。 在夏季,有一個短暫的休眠期,冬季非常耐寒。 生活環境喜歡陽光充足,通風乾燥。 基本繁殖事項如下
1,土壤
觀音蓮生長不會增加,無論腐殖質土壤,花園土壤,還是落葉土壤和沙質土壤都是可能的。
2,陽光
每天保持充足的陽光照射,但在夏天,你應該適當地遮住水並將其移到涼爽通風的地方。 溫差大的秋冬季是觀音蓮的繁盛時期。 在這個階段,觀音蓮花的紅色邊緣非常明顯,並且具有緊湊的植物類型。
3,水分
觀音蓮是耐旱的,所以澆水次數可以是2到3次。 如果不幹,則不能澆注。 肉觀音蓮花的葉子中心容易產生水分。 因此,澆水時必須避免。
4,育種
觀音蓮的繁殖過程也很簡單。 只要需要半個月才能生存,它可以直接切斷環並切割並切割它。 但切割時要注意,不要切頂芽,否則會影響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