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擺地攤賣衣服賺錢嗎
現在很多人都會選擇下班之後去逛街,不是大商場而是夜市,因為便宜貨很多,且逛夜市感覺很有情調,這也讓不少人瞄準了擺地攤的商機。那擺地攤賣衣服好不好呢?擺地攤賣衣服賺錢有什麼竅門呢?今天小編就來分享幾個技巧吧。
1、大家都知道,很多新進的商品比較搶手,相對而言比較受客戶的喜愛,因此針對於年輕人而言,時時更新商品是很有必要的,所以賣衣服一定要考慮進貨標准。
2、其實現在還是有很多人喜歡品牌貨的,也比較吃香,所以如果你能搞到便宜的品牌貨源那就很好了,質量好有品牌號召力,一定會深受客戶的喜愛,外貿產品也不錯,款式大方,質量也不錯。
3、批發市場的底貨可以收集起來賣,一般這些衣服的價格都比較低,所以老闆可以考慮一下,當斷碼產品賣,這些產品也是會有人買的,老闆可以從中賺取一些利潤,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特別注意一下產品的瑕疵,太次的產品肯定是賣不了的。
4、賣反季節的品牌貨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哦,盡管說是去年的款式,但是還是會有人購買的,其實是品牌貨,所以質量比較好,再加上便宜,因此購買的人不會少哦。
5、賣殘次品,一般來說這些殘次品是從專賣店裡面出來的,由於一些毛病而不能夠正常銷售,但是不是很嚴重,還是有些人對這樣的衣服款式有需求的。有貨源的話,可以進-些產品過來賣,這樣就可以賺取不小的利潤啦。
擺地攤賣衣服的小技巧:
1、每天堅持出攤,而且盡量不要更換位子,多多的培養老客戶,畢竟老客戶關顧的比較多。
2、給你的小地攤起個有意思的名字,好記有趣,可以吸引|過往的客人,同時也便大家耳熟能詳。
3、賣產品最好只賣一個類別的,這樣給客戶的感覺也不一樣,如果你是五臟六腑都賣的話,那樣未必能夠吸引到人,反倒只賣一個類型的卻能夠吸引到客戶,因為這讓客戶感覺你這里就是最齊全的。
擺地攤賣衣服好不好,擺地攤賺錢有什麼竅門,小編就和大家介紹這些了。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貳』 服裝店利潤到底是怎麼算的,我徹底暈了!
計算起來很容易。成本是您早期投資資產的分攤(裝修、租金、證件辦理等)。你主要是一個啟動成本。您按一年分攤(小企業盡量按3-6個月分攤)。那麼如果你是45000,你一個月應該是2000左右,人工費(其實你的生活費就是工資)是2500元一個月,貨品成本只能按照月銷量來計算,這就是大約是(135900-40000) / 12 = 8000,這樣你就可以大致算出你的成本了。 8000 + 2000 + 2500 = 12500,那麼你每年的成本是150000,但是你的總收入只有137500元,也就是說你一年虧了12500元。但是,你現在的債務是76000,現金是20000,還欠了56000元,說明你還有一些開支沒有列出來,56000-12500=43500,也就是說你還有這些錢可以花在其他地方,比如如辦證、出租、其他日常維護等。整體上,您的業務相當於每月1500人。
拓展資料:
1、服裝報價一般公式如下:報價=(面輔料單件消耗,包括縮水率和損耗*面料單價+印花綉花等二次加工單價+服裝加工費)*(1+利潤率%)一般來說,麵粉輔料的成本和印花、綉花等二次加工的價格是相對固定的。這里所謂的「固定」,其實就是大家有一個共同的認識。雙方很容易在這個問題上達成共識。
2、服裝加工費是指勞動者為生產這種服裝而需要支付的勞動報酬和由此產生的「勞務費」產生的相關費用的總和。前半句容易理解,但後半句很多人看不懂。我們在計算成本時,通常將後半句稱為「管理費用」。正是因為很多人對這個「管理費用」有錯誤的認識和認識,導致成本核算出現很大偏差。
3、所有款式均由車間生產工人根據工藝價目表中的價格進行劃分。目前,各工序的價格在市場上是相對公開透明的。幾乎所有車間員工 (Anywhere) 都非常清楚在這里執行此過程需要多少成本。其他地方的工人會比較清楚,如果價格與原廠老闆給出的價格相同或更高,他們就會留下來做。如果工藝單價降低,他們會果斷離開。
4、因此,任何款式對車間工人的勞動力價格都是相對固定的。問題是「管理成本」。需要加上多少「管理成本」?我們先來澄清一下「管理放大」的概念。任何一家服裝加工廠的日常開支都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直接發給車間計件工人的工資,假設為a;其他為除「車間計件工工資」外的所有費用,包括車間計件工其他福利、車間管理人員工資福利、車間輔助人員工資福利、辦公室工資福利人員、租金、水、電、輕油、蠟、營業費用、財務費用等,假設 B.《管理倍率》C=(a+b)/A【一般來說,按照目前的行業規則,經驗值如下】對於加工工序少的梭織時裝款式,C=2.3左右。棉服/羽絨服/沖鋒衣等工藝較多的款式,C=2.0左右。對於針織T恤等工序較少的款式,C=2.8左右。所以,我們服裝加工廠在外面接到訂單的時候,只要你拿到什麼款式,就需要找車間主任等專業技術人員為這件衣服做一個「車間價格」,假設D。
5、那麼,當你在外面接單的時候,你可以用C*D這個數字來報價「成衣加工費」的金額,但是你永遠不能嚴格按照C*D這個數字來報價,因為這個價格收到的訂單是最多做出來,也就是只是一種資金保證。一般來說,我們接到訂單時,會報價略高於C值,也就是我們服裝加工廠的加工利潤:【一般來說,需要加多少C,按照目前的行業規則,經驗值如下】,對於加工工序少的梭織時裝款式,C=2.5左右。棉服/羽絨服/沖鋒衣等工藝較多的款式,C=2.2左右。對於針織T恤等工序較少的款式,C=3.0
『叄』 賣女士內衣褲,利潤怎麼樣好賣嗎
女士內衣要賣但是男士內衣也不能丟下!你可以主攻女士捎帶男士!畢竟男士內衣花樣少!說到利潤,這個是屬於多銷多利的!不要閑錢少!10元的內褲批價5塊吧(我是比方)7快可以買,不可能你要多少錢別人就給你多少錢!總會跟你打價吧!總之這類商品多銷多得,貨物流轉的塊利潤就會大!只要跟你打價你就不能讓他空手離開!你不是少掙了,而是掙了!
『肆』 擺地攤賣服裝可以賺錢嗎
基本上是可以賺到錢的。但是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服飾的款式。比如要是在校園附近賣老人的衣服,那你是穩賠的了!就是說要看你銷售的環境和對象。一般像夏天的衣服,利潤都有100%了!
『伍』 賣衣服一件可以賺多少
你要看衣服的好與壞,如果衣服好,進價是20的話就以40元或者是40元以上的價錢賣,如果是一般的就賣小於40元的價錢。
雖然這么說,但主要要看你自己有沒有經濟頭腦。
加油哦~~
『陸』 衣服的利潤有多大
通常來說,服裝廠利潤大約是10%左右,一級批發市場批發商的利潤是10%左右,二級服裝批發市場批發商的利潤是20%左右。當然有一些檔口是批發零售兼著做,利潤可以到達50%。
服裝店的利潤是50%—70%左右,當然商場超市會更高。某些服裝的利潤可以達到3-5倍,多的可以達到10倍以上。一些品牌服裝的虛高標價主要受商場打折活動的影響,如果不把價格標得高一些,就很難應付商場頻繁的打折返券活動。
(6)賣衣利潤怎麼樣擴展閱讀:
品牌服裝暴利的存在,首要在流通環節。一部分品牌服裝由批發商批出的價格與在零售市場銷售的價格相差懸殊,而他們在進貨渠道上並無差別。
服裝銷售的中間環節中包括經銷商、品牌代理商和零售商場。就服裝而言,經銷商通常要在出廠價上加價30%,零售商場再加價30%。因此,一件100元的服裝到了商場售價可能就會攀升到170多元。
服裝新品的定價如此之高,是因為在銷售過程中,商場從中要求的各種費用較高,除了高昂的進店費再加上各種促銷費用的攤派之外,按營業額倒扣流水比例平均在27-35%,對於某些銷售不好的品牌按保底倒扣的比例高50%以上,這就導致了服裝銷售價格的虛高。
『柒』 賣衣服的實體小店是賺錢還是虧本
這個不好說,生意有賺有賠,地段,價格,賣得產品,,定價,銷售方式都有關系。
『捌』 賣衣服的利潤是多少
1、一件標價三四百元的服裝,其成本價不過三四十元,標價七八百元的服裝其成本價不過100多元。一般的服裝店都僱用一到兩名售貨員,只要貨進得對路,一天賣出去一件,人工工資、房屋租金、稅金就全都有了,多賣就是掙的。據透露,某些服裝的利潤可以達到3-5倍,多的可以達到10倍以上。
2、有些衣服你能賺的多有些就只能賺進價和車費,要看你怎麼進的貨和你進的是什麼貨,然後你就標號。商場里品牌服裝的毛利率可達到200%甚至更高,而且冬裝比夏裝高,男裝比女裝高。他的一位朋友在一家大型購物中心經銷一個品牌男裝,夏天的一件T恤衫進價100多元,賣400多元,這樣即使是打5折,照樣有利可圖。
3、品牌服裝暴利的存在,首要在流通環節。一部分品牌服裝由批發商批出的價格與在零售市場銷售的價格相差懸殊,而他們在進貨渠道上並無差別。
4、服裝銷售的中間環節中包括經銷商、品牌代理商和零售商場。就服裝而言,經銷商通常要在出廠價上加價30%,零售商場再加價30%。因此,一件100元的服裝到了商場售價可能就會攀升到170多元。
『玖』 賣衣服的利潤大嗎
服裝的進價不同,賺取的利潤比例大不相同。一件進價15塊錢的地道牛仔褲,如果銷售價是25元,利潤是10元;質量款式都不錯的牛仔褲進價是80元,銷售價為100元,利潤是20元。所以一般便宜的衣服應該利潤在百分之二十左右,好一點的可以在百分之五十左右。
服裝店的利潤是50%—70%左右,商場超市會更高。某些服裝的利潤可以達到3-5倍,多的可以達到10倍以上。一些品牌服裝的虛高標價主要受商場打折活動的影響,如果不把價格標得高一些,就很難應付商場頻繁的打折返券活動。
服飾市場整體受挫,淘品牌仍有搶眼表現
當粗獷式增長無法適應新的商業競爭,無論是傳統服飾企業,還是互聯網服飾品牌,都在尋求新的增長契機——傳統服務企業加速擁抱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而包括淘品牌在內的互聯網品牌開始精細化運營,通過提升運營效率和供應鏈優化,尋求新的增長藍海。
服裝行業繼續受制於疲軟的消費市場,大幅度打折促銷成為常態,甚至不乏企業大規模縮減線下業務,這種低迷的態勢受影響的不僅是裂帛等淘品牌,很多傳統上市企業更是難以倖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