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行業資訊 > 腰勒的細細的裙子是哪個國家

腰勒的細細的裙子是哪個國家

發布時間:2022-09-12 03:03:38

A. 16世紀蘇格蘭的男人為什麼都愛穿裙子

現在有很多女裝大佬穿女性衣服都看出來是男生,很多男生的小哥哥都要掰彎了。事實證明男生「騷」起來,確實比女生厲害。有的國家真的有男人穿裙子的這種習俗,你知道是哪個國家嗎?

蘇格蘭當初為了促進現代化進程,畢竟男人穿裙子是有些奇怪的,於是頒布了禁裙令,但是這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最後這個命令取消了,其實這也是蘇格蘭的一個特點吧,每一個國家的風俗習慣我們都要尊重其他人,不要站在我們自己立場的去說他們!

B. 張萌稱「姐的身材是拿命換的」,你如何看待她為了美穿小號裙子勒傷腰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也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盲目追求最後傷害的是自己。微博之夜結束之後,女明星兼製作人張萌發微博稱自己由於束腰導致肋骨疼痛,不得已到醫院進行檢查並曬出檢查單,雖然最後並沒有什麼大礙,但這件事也為愛美女性敲響了警鍾。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種美容手段層出不窮,同時也發生很多醫療事故。

如果想要保持小蠻腰,唯一的辦法便是管住嘴、邁開腿,世界上沒有一勞永逸額事情,任何東西不付出努力,不奮斗都不會唾手而得,束腰只能讓身材保持一時,但付出的代價是慘重的。張萌的做法雖然不值得提倡,但通過這件事也為愛美的女性敲響了警鍾,美麗雖然重要,但身體健康更重要,不要為了一時跟風而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C. 現在還有哪個國家的男子穿裙子嗎﹖

英國:蘇格蘭短裙等於一部英國史
斐濟:男人穿裙子女人穿褲子
古埃及的男人也穿裙裝。

D. 那種上個世紀歐美女人喜歡穿的裙子叫什麼就是很大的裙擺,下面有架子撐起來,需要束胸的裙子,如圖

新洛可可時期的克里諾林裙。
這一時期表現女性纖細的腰除了緊身胸衣外,擴大裙子所產生的強烈對比也能達到視覺上的效果。裙子的膨大化是靠穿數層襯裙來實現的,一般至少重疊四至六層,最多可達三十層,因而人們創造出用馬尾襯做硬襯裙,也有把毛、絲、或棉織物漿硬後用來做的。於是新的裙撐誕生了,稱作克里諾林(crinoline),這個詞源於義大利語,是馬毛和麻的意思。1850年底,英國人發明了不用馬尾硬襯的新型克里諾林,是用鯨須、鳥羽的莖骨、細鐵絲或藤條做輪骨,用帶子連接成鳥籠狀的裙撐。這種裙撐1860年傳人法國,以歐仁妮皇後為中心的宮廷和社交界上流女子們所喜愛,迅速成為流行服裝,以致影響到西歐各國的所有階層,甚至農婦們也仿效其形式,故服裝史上也把這一時期稱為克里諾林時代。

E. 華人在哪個國家適合穿裙子

英國緬甸馬來西亞吧。
蘇格蘭短裙不是很有名氣嗎。蘇格蘭男人為贏得穿裙的權利歷經30多年的斗爭。這種裙子被稱為基爾特,是一種從腰部到膝蓋的短裙,用花呢製作,布面有連續的大方格。基爾特如今已成為蘇格蘭民族文化的標志。
緬甸氣候炎熱,為了涼快,男女老少都喜歡穿筒裙,款式雖然一樣,但男人的筒裙叫隆基,女人的筒裙叫特敏。穿筒裙,配人字拖,是當地人最常見的打扮。

F. 在《加勒比海盜》和《泰坦尼克》里,貴族女人在腰上勒的那個東西叫什麼

束腰,好像還是用鯨骨做的……

G. 這是哪個國家的服飾 樂器 國旗一時想不起來

服飾:蘇格蘭裙。
它起源於一種叫「基爾特」的古老服裝。這是一種從腰部到膝蓋的短裙,用花呢製作,布面有連續的大方格。一套蘇格蘭民族服裝包括:一條長度及膝的方格呢裙,一件色調與之相配的背心和一件花呢夾克,一雙長筒針織厚襪。裙子用皮質寬腰帶系牢,下面懸掛一個大腰包,掛在花呢裙子前面的正中央,有時肩上還斜披一條花格呢毯,用卡子在左肩處卡住。
樂器:蘇格蘭風笛。
它是一種古老的民間樂器,在蘇格蘭地區,風笛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民間樂器,常用於民間的婚喪風俗節日活動中。

H. 二戰前歐美女人為何不敢穿褲子,只能穿裙子有什麼故事嗎

因為當時不僅只有中國有封建迷信思想,西方國家也是有的。在當時,女人穿褲子會被社會認為是不倫不類的不正經女人,而且還會受到很多人的抨擊,甚至是聯繫到宗教信仰和道德方面的問題。

傳說中,西方女人不能穿褲子與束腰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因為束腰的裙子可以完美的展現女性的細腰,翹臀並且可以用大大的裙擺擋住下半身,那個時代,之所以不能穿褲子,是因為褲子會顯現腿部和臀部線條,下半身即使是展現出來形狀也是不可以的,兩次戰爭改變了人們刻板固執的審美標准,特別是在二戰以後無論在東西方,褲裝也逐步也成為女性的著裝選擇之一。

I. 裙子起源於哪個國家哪個世紀

英國:蘇格蘭短裙等於一部英國史

蘇格蘭人視蘇格蘭短裙為「正裝」,在婚禮或者其他較為正式的場合才穿。直到現在,蘇格蘭的軍隊還把蘇格蘭短裙當成制服。黑色的呢子上裝,白色的襯衫,花格呢裙,羊毛襪,再配上同樣花型的格呢披肩和有獸皮裝飾的系於腰間的酒壺,一個標準的蘇格蘭男子的形象就躍然眼前。 蘇格蘭方格裙起源於一種叫「基爾特」的古老服裝。這是一種從腰部到膝蓋的短裙,用花呢製作,布面有連續的大方格,而且方格要鮮明地展現出來。在蘇格蘭人看來,「基爾特」不僅是他們愛穿的民族服裝,而且是蘇格蘭民族文化的標志。1707年蘇格蘭與英格蘭合並後,「基爾特」作為蘇格蘭的民族服裝被保留下來。蘇格蘭人穿著這種裙服表示他們對英格蘭人統治的反抗和要求民族獨立的強烈願望。1745年,英國漢諾威王朝鎮壓了蘇格蘭人的武裝起義後,下了英國歷史上著名的「禁裙令」,禁止蘇格蘭人穿裙子,只能以英格蘭的裝束為標准,違背者將被處以監禁或放逐。蘇格蘭人為此展開了長達30多年的斗爭,最後於1782年迫使漢諾威王朝取消了「禁裙令」,為自己贏得了穿裙的權利。一套蘇格蘭民族服裝包括:一條長度及膝的方格呢裙,一件色調與之相配的背心和一件花呢夾克,一雙長筒針織厚襪。裙子用皮質寬腰帶系牢,下面懸掛一個大腰包,掛在花呢裙子前面的正中央,有時肩上還斜披一條花格呢毯,用卡子在左肩處卡住。

在英語中,蘇格蘭短裙被稱為「kilt」,這是地道的蘇格蘭語。關於此短裙的起源,英格蘭人和蘇格蘭人一直有爭論。有一種說法是:一個名叫湯姆·羅琳遜的英格蘭人最早倡導穿蘇格蘭短裙。據記載,1715年,英國政府採取開放政策,允許英格蘭、蘇格蘭兩地的人們互通貿易,湯姆·羅琳遜便是從中受益、北上淘金的商人之一。他在蘇格蘭北部開了家木炭畫加工廠,蘇格蘭短裙就是他在工人中推廣的工作服。傳統的蘇格蘭服飾「kilt」,原本包括寬大的披肩,披肩和短裙連成一體,在砍樹時很不方便,湯姆·羅琳遜便向裁縫提出,將「kilt」一剪為二,蘇格蘭短裙由此誕生。

但是,也有記載表明,早在1624年,蘇格蘭軍隊就將蘇格蘭短裙作為軍隊的制服了。

「穿蘇格蘭短裙不穿內褲」的說法也一直在流傳。一種解釋是:只有在跳舞的時候才需要穿內褲;如果穿有襯里的蘇格蘭裙,內褲似乎就成了累贅;穿沒有襯里的毛料蘇格蘭裙,內褲就不可缺少;是否需要穿內褲取決於天氣、個人習慣以及要出席的場合等。

另一種解釋是個典故。據說,300年前,在蘇格蘭高地的一次保衛戰中,蘇格蘭部隊的一個軍官突然下令,讓士兵脫掉蘇格蘭短裙和內褲,只穿著襯衫向對方進攻。對方的士兵見此情況,以為他們的敵人都瘋了,便調頭而逃。從此,「穿蘇格蘭短裙不穿內褲」的說法便傳開了。

講完了裙子裡面的奧秘,還要提一下蘇格蘭短裙上的格子,素有一「格」一階級的說法,說「蘇格蘭短裙等於一部大英帝國的歷史」,真的一點兒也不誇張。據說,英國蘇格蘭格子注冊協會記載著幾百種不同的格子圖案,有些以姓氏命名,代表著不同的蘇格蘭家族。黑灰格被稱為「政府格」。也有特別為皇室成員定製的格子圖案,貴族的身份高貴,他們穿著的格子圖案也被稱為「貴族格」。在17世紀和18世紀,蘇格蘭高原部落之間的戰爭終年不休,戰場上的男人們便以所穿的格子圖案來辨認敵我,有點兒像現在的「軍服」。

印度族男人的傳統服裝是白袍,腰間扎一根白帶;女子則穿裙子,披紗麗。 -中國:男人穿裙子比女人還早 =在中國,根據記載,早在商代,男性就開始穿裙子,而女性直到漢朝才形成穿裙子的習慣。

商代的服飾,主要是上身穿「衣」,衣領開向右邊,衣長到膝蓋;下身穿「裳」,裳長到足踝,在腰部束一條寬邊的腰帶,腹前加了一條上窄下寬、像斧子形狀的裝飾物「齻」,用來遮蔽膝蓋,所以又叫「蔽膝」。

到了很講究雅緻和禮儀的周代,開始把下裳的兩片布合成一個圓筒,類似現在的裙子,比商代的裳更雅觀,就是騎馬不很方便。

春秋戰國時期,上衣和下裳乾脆合在一起,從上下兩截單獨穿的衣和裳,變成了上下一體,走了簡潔的路子,二合 把三角形的布在身後展開,布的右下角繞過雙腿,從雙腿前包到身子左側,之後把布的左下角按照同樣的方式裹到身子右側,再用腰帶束住,這就是風靡戰國時代的「深衣」。看起來頗有點兒連衣裙的味道。

上面提到的上衣下裳和「深衣」,多用於禮服,也就是說,在某些特別的場合,人們必須穿裙子才不失禮。

後來,「深衣」演化成袍子,也出現了褲子,中國男人才告別了穿裙子的時代

J. 西方國家什麼時候有塑腰的女人

束腰的起源
緊身胸衣最早是在西班牙流行起來的。那時大約是16世紀的上半葉,人們以鯨須為骨架製成一種無袖胸衣,這種胸衣呈倒三角形,穿上身後從肩至腰都非常緊身,可調節的系帶能將女人的腰肢勒到一個理想的程度。與之相配合的下裝則十分的膨脹,一種由鯨骨、藤條或金屬絲製成的圓環將吊鍾狀的裙裾層層撐起,罩上長及地面的華麗面料,便形成了貴婦們遊走於宮廷時的浩盪場面。西班牙公主凱瑟琳嫁給英國國王亨利八世時,穿的就是這種衣服,所以,16世紀的後半葉緊身胸衣和撐裙迅速地在歐洲流行開來,人類史上一場最為奇特的「瘦身運動」也就此拉開。
束腰起源於宮廷,野史說是法國的約瑟芬女王偷情懷孕了,為掩人耳目拿布使勁纏住腹部,竟出現了將乳房托高的效果,配以時興的低胸衣服,乳房清晰可見,一時成為潮流。男性認為束腰形成了駭俗形象,只為引起猥褻好色之心,女性卻認為這樣便於展示珠寶。胸罩出現前夕,上流女性依然受苦於木板條、鯨骨和皮革束腰的壓迫,如果膽敢脫掉束腰,姿態鬆散,就被認為在道德上是可悲的。勞工階層女性和農婦買不起昂貴的束腰,又會妨礙工作,還應運而生了平價的小束腰,胸前系帶,不必僕人幫忙。當時上流階層有絕對引領潮流的優勢,雖然胸罩的發明人保羅·波烈專侍貴族,他那脫了束腰的老婆也僅僅被當成驚世駭俗的超時髦人士,效仿者寥寥。
束腰的材質
有個叫郝桑的服裝史學家專門收藏束腰,其中製作於1860~1870年的被這樣描述:「質料為暗黑色絲綢,內有細棉襯里,設計極端復雜,針腳細密,用了20根鯨骨,140條系帶線。」
束腰給女性帶來的危害
歐洲古典長裙的典雅華貴與婀娜美麗的蜂腰背後隱藏著更大的陋習,那就是殘害婦女的束腰,束腰會改變人的肋骨骨骼,束腰過緊而會致死人命。
束腰提供了女人「第二種骨架」,幫助她們打造符合時代要求與身份地位的體態。法式胸衣中間都有一根鯨骨、木頭、象牙、獸角或金屬撐骨,以維持它的直挺。19世紀的歐洲,任何一位端莊女性都必須穿著這種束腰內衣,女子們整日苦於木板、鯨骨和金屬條的壓迫。從乳房之下緊緊勒到胃部,女人甘願受苦,愚蠢地為了擁有苗條身材,綁緊勒帶,緊緊箍扎,直到兩肋出現長而深的傷口,深入肌膚,甚至因此死亡。
束腰19世紀的歐洲曾發生多起因束腰致死的事件,肋骨過度受壓,從而插破了肝臟。最典型的場景反映到電影中,就是《亂世佳人》中郝思佳使勁抓住床柱,要女僕拚命幫她把腰束得再細一點。
束腰比纏足還厲害,纏足是把腳指頭的骨頭弄折了,再踩在腳底下,踩一輩子,痛是痛死了,可不會死人!束腰卻會置人於死地,即使不使用束腰的工具------一種鐵骨架,光是節食瘦身,最後患營養不良症,患厭食症而死的人也為數不少。
在持續的內臟損傷、肋骨變形等病痛中,女人終於在細腰和活命之間選擇了後者,鐵制的胸衣被廢棄,轉而採用布納胸衣。到1910年代,束腰風氣漸退,女子的腰圍總算回到比較合乎生理健康的尺寸。
反對束腰的運動
18世紀中期,歐洲有過一股由醫生發起的反束腰運動,打著科學的旗號,與反奶媽運動並肩作戰。有名的言論出自法國一位叫波諾的男人寫的小冊子:「使用鯨骨束腰導致人類物種退化,違反自然規律,增加人口減少的危機,劣化了男人的品質。換言之,女人名為孕育男人,卻讓他自受孕成形那一剎那便受刑。」這種自私的男性觀點著實叫人惱火,但目標卻與早期的女性主義者相同。1876年,美國的女性存在主義教母烏爾森(Abba Goold Woolson)在一次反束腰演講中說:「我存在,首要的角色不是妻子,也不是母親,而是女人,我有作為女人存在的權利。新女人有權穿得堅強、舒服與快樂。」可沒人聽他們的,雖然束腰讓女性遭了罪,並以色情意味符合男性的「勾引原則」,可婦女比男人更多利用了性感而出人頭地,只要不脫下束腰,就有晉身上流的可能性

與腰勒的細細的裙子是哪個國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大叔西湖邊女裝 瀏覽:388
卡通童裝清倉圖 瀏覽:329
三明裙邊擋板皮帶輸送機批發廠家 瀏覽:236
哥們兒你的領帶和襯衫真的不搭 瀏覽:73
三免一女外套秋冬品牌及商品 瀏覽:219
高幫酒紅色帆布鞋配什麼褲子 瀏覽:516
紫色衛衣和棕色衛衣哪個好看嗎 瀏覽:259
品牌肩章男裝廠家 瀏覽:385
寶寶雙層褲子的裁剪圖 瀏覽:434
芭拉拉童裝服飾 瀏覽:66
簡單的旗袍復古劉海 瀏覽:577
黑衛衣牛仔褲陪什麼鞋子 瀏覽:443
柳州步步高廣場童裝品牌 瀏覽:210
國慶童裝促銷廣告語 瀏覽:914
旗袍圖片手繪古風 瀏覽:569
妃妃直播條褲子 瀏覽:561
愛馬仕皮帶搭配裙子 瀏覽:654
童裝特賣海報 瀏覽:929
人流後要帶帽子么 瀏覽:268
旗袍走秀雙手怎樣擺動正確 瀏覽: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