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所有的衣服都是前幅的肩斜大於後服的嗎
男裝:
前肩15:6
後肩15:5
(如果是西裝,上面兩個比值剛好相反)
女裝:
前後均為15:5.5即可!
以上是無墊肩凈肩斜度,如果加裝墊肩需增加墊肩量,
墊肩有效厚度*0.6=增加量。
例如:墊肩厚度1CM*0.6=增加量0.6CM
前後同時加。
⑵ 針織衫問題
針織衫最好是穿小點的,因為它時間長了會變長變粗。
⑶ 嚇數的計算公式
毛衫嚇數計算順序:後幅—〉 前幅 —〉袖幅 —〉 下欄
後幅計算公式:
後幅胸闊支數=胸闊X身平方支數
後幅衫腳開針支數=腳闊X衫腳平方支數
後幅衫腳高=腳高X衫腳平方轉數
後幅身長總轉數=(身長-衫腳高)X身平方轉數+縫耗
後幅肩闊支數=(肩闊-修正值)X身平方支數
後幅夾闊轉數=(夾闊-修正值)X身平方轉數+縫耗
後幅領闊支數=(領闊-修正值)X身平方支數
後幅單肩剩針支數=(肩闊總支數-領闊支數)/2
後幅肩斜轉數=肩斜X身平方轉數
後幅每邊收夾支數=(胸闊總支數-肩闊總支數)/2
後幅面每邊收夾轉數=夾闊X0.35
後幅領深轉數=後領深X身平方轉數+縫耗
後幅領位每邊收針支數=(領闊總支數-後領平位支數)/2
後幅袖尾直位一般做5CM左右高(即掛紗位至挑孔位的轉數)
前幅計算公式:
前幅胸闊支數=(胸闊+2)X身平方支數
前幅衫腳開針支數=(腳闊+2)X衫腳平方支數
前幅衫腳高=腳高X衫腳平方轉數
前幅身長總轉數=(身長-衫腳高)X身平方轉數+縫耗
前幅肩闊支數=(肩闊-修正值)X身平方支數
前幅夾闊轉數=(夾闊-修正值)X身平方轉數+縫耗
前幅領闊支數=(領闊-修正值)X身平方支數
前幅單肩剩針支數=(肩闊總支數-領闊支數)/2
前幅肩斜轉數=肩斜X身平方轉數
前幅每邊收夾支數=(胸闊總支數-肩闊總支數)/2
前幅面每邊收夾轉數=夾闊X0.3
前幅領深轉數=前領深X身平方轉數+縫耗
前幅領位每邊收針支數=(領闊總支數-前領平位支數)/2
前幅袖尾直位一般做5CM左右高(即掛紗位至挑孔位的轉數)
袖幅計算公式:
袖闊支數=(袖闊X1.05X2)X身平方支數
袖咀開針支數=(袖咀闊X2)X袖咀平方支數
袖咀高轉數=袖咀高X袖咀平方轉數
袖長總轉數=(袖長-袖咀高)X0.95X身平方轉數+縫耗
袖尾剩針支數=(後幅掛紗至挑孔位轉數+前幅掛紗至挑孔位轉數-縫耗X2)X身平方支數
袖闊總支數=袖闊X2X1.05X身平方支數
袖幅每邊收夾支數=(袖闊總支數-袖尾剩針支數)/2
袖幅夾闊轉數=後幅收夾轉數至掛紗位轉數-身平方轉數X1.5CM
袖每邊加針支數=(闊總支數-袖咀開針支數)/2
袖幅加完針至收夾轉數=一般做3CM左右
領貼計算公式:
領貼開針=領周長X領貼平方支數
領貼轉數=領貼高X領貼平方轉數
注意:如領貼為坑條(抽條)組織,一般圓領開斜角,V領開底包。
⑷ 我身高150.穿中長款針織衫,應該穿衣長多少的
毛衫的規格分檔以胸圍尺寸為准,每5厘米為一檔。男式開衫胸圍一般從80厘米到120厘米,分為9個檔次;女式開衫胸圍從80厘米到110厘米,分為7個檔次。選購時,一般應選擇比本人適用的普通服裝大一些的規格。因為羊毛衫太貼緊身體,保暖性反而降低,而且羊毛縮水率較大,應留有餘地。
⑸ 新買的針織衫,鋪平比較,前下擺居然比後下擺長2厘米,是質量問題嗎
這種不屬於質量問題。很多衣服的設計是這樣的,前後擺並不一定是一樣的長度。
⑹ 男裝針織開衫的尺寸怎麼選
稍微大一點點比較好,塞的下一個拳頭為宜吧,如果身材好,買修身款。裡面可以加一件襯衫,戴上領帶,會比較潮哦~~
《命中註定我愛你》裡面的男主角就比較喜歡穿開衫。
⑺ 收斜肩7/7/6/6是怎麼算
後幅計算公式(後膊收花)
(1)胸活夾底度×組織支數=後幅胸活支數.
(2)身長領邊度(膊度)-衫腳高×組織轉數+縫口=身長總轉數
(3)領活外度-1.5DM縫耗×組織支數=後領活總支數(領活內度要加兩邊領貼活)(後幅剩針5--7支由領針減出)
(4)膊活邊至邊度-領活(領活內度要減兩邊領貼活,外度不用)÷2×組織支數=後幅每邊膊活支數(即收膊支數)
(5)後幅一邊收膊支數÷組織支數×組織轉數×0.727+縫耗=後幅收膊轉數.
(6)後幅胸活支數-膊活總支數÷2=後幅一邊收夾支數,(收夾一般用5--7DM轉數收).
(7)袖夾斜度-1.5DM縫耗(若有落夾則不用減縫耗)×組織轉數+收膊一半轉數=後幅上半身總轉數.(即袖夾總轉數)
(8)上身位轉數-收膊轉數-收夾轉數=收完夾至收膊直位轉數
(9)身長總轉數-上身位總轉數=下身位轉數.
後幅後膊不收花計算公式
(1)胸活夾底度×組織支數=後幅開針支數.
(2)身長領邊度(膊度)-衫腳高×組織轉數+縫口=身長總轉數
(3)領活外度-1.5DM縫耗×組織支數=後領活總支數(領活內度要加兩邊領貼活)
(4)膊活邊至邊度-領活(領活內度要減兩邊領貼活,外度不用)÷2×組織支數=後幅每邊膊活支數(即落膊支數)
(5)後幅膊斜尺寸×組織轉數=後幅落膊轉數(若沒膊斜尺寸,一般用3DM左右計
(6)後幅開針支數-膊活總支數÷2=後幅一邊收夾支數,(收夾一般用5--7DM轉數收).
(7)袖夾斜度-1.5DM縫耗(若有落夾則不用減縫耗)×組織轉數+落膊轉數=後幅上半身總轉數.(即袖夾總轉數)
(8)上身位轉數-落膊轉數-收夾轉數-收完夾至套紗轉數=套完紗至落膊直位轉數(此直位轉數用來縫袖尾一般用3.5 cm-5cm)
(9)身長總轉數-上身位總轉數=下身位轉數.
(10)新平膊後幅收花:先快後慢,夾型要彎,收花最好分3級花以上收
二:前幅嚇數計算公式(後膊收花)
(1)前幅開針比後幅多2DM支數,多出的支數由收夾時收完.
(2)前幅膊針比後幅多1DM,總轉數一樣,下身位轉數與後幅一樣.收夾轉數與後幅一樣.
(3)前幅收領圓領一般收三級花,收完領直位要剩多些,最少要有2--3DM,收花個數視乎領位轉數而定,圓領要盡量收圓. V領則最好一個轉數收完要夠V.
(4)圓領用後領總支數-前領兩邊收領支數=前領落領支數.V領則用後領總支數÷2=前領每邊收領支數.(後膊收花,前膊位每邊要比後幅多1DM支數,此支數由領支數減出)後膊不收花則不用減.
(5)前幅收完夾後,織直位轉數到後幅收膊位置時,要做記號給縫盤上袖.
(6)上身位總轉數-收領轉數-收夾轉數-收完夾至做記號所拉直位轉數=做完記號至收領所拉轉數.(此計法針對領深尺寸較淺的款式所定,若領深尺寸比較深則另計)
三:袖嚇數的計算公式(後膊收花)
(1)收膊位轉數-1÷組織轉數×組織支數×1.05+縫耗=袖尾剩針.(第一種做法)
(2)收膊支數×80%+縫耗=袖尾剩針(第二種做法)
(3)袖活夾底度×2×組織支數×1.05+縫耗=袖活總支數.
(4)用後幅收夾轉數+收完夾至收膊直位轉數-1cm至1.5DM左右轉數=袖收夾轉數
(5)袖活總支數-袖咀開針支數(各種袖咀開針計算方法看附圖)
(6)袖活總支數-袖尾剩針÷2=袖每邊收夾支數.
(7)袖長膊度-袖咀長×組織轉數×0.95縫耗=袖全長轉數.(若袖長是後中度則要減膊活一半 = 袖長膊度)
(8)袖全長轉數-收夾轉數-直位轉數=袖加針轉數.
猴島論壇,
舊人不覆。
望採納哦。
-- 紫霞游戲平台為您解答
⑻ 針織衫是不是比一般衣服肩寬要大
不是的,可能是你看的那件恰好這樣吧
針織衫也有各種各樣的款式
垮肩或是寬松的蝙蝠袖之類的就會大一些
也有窄肩和比較緊的呀
圖上的這件就是相對寬松的那種呀~
它的肩線是穿到大臂上的,有懶懶的感覺
並不是說它的肩寬一定要買的和自己平時差不多的
這種衣服身材只要不過分都能穿啦`
⑼ 衣服的前幅、後幅、麥頭、羅紋各是指哪裡
前幅就是指前片,相等於你的前面。
後幅就是指後片,相等於你的背部。
麥頭就是後領子上那個商標。
羅紋就是一種布料,一般用在T的領口。或者下擺,袖口。
⑽ 織開衫毛衣前幅比後幅少多少針啊
織到差不多長度時開始分袖,分袖時注意毛衣前片和後片針數一樣多,即前幅155針,後幅155針,兩側開始分開織片,一般是先織後片,邊織兩頭要邊收針做袖籠,織一行收一針,一般收8-10針就可以了.領分65針左右,把前後片都織好縫合起來再挑針織袖,只能說大概,如果你是新手織毛衣,需要別人在旁邊織邊指點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