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服裝檢驗有哪些方法
鑒別服裝有毒的辦法:
1.服裝標識是否齊全。GB5296.4-1998《消費品使用說明紡織品服裝使用說明》要求製造者的名稱、地址、產品名稱、號型規格、採用原料的成分及含量、洗滌方法、產品標准編號、質量等級、檢驗合格證、產品類別共九項必標內容,其中號型規格、採用原料的成分及含量、洗滌方法三項內容必須標在耐久性標簽上。
2.要查看服裝外觀質量。做工是否考究、有無色差、主要部位是否有布面疵點。
3.感官檢查面料質量。火燒法根據是否有臭味確定其中是否含有動物毛,用手拉一拉根據有否彈性判斷是否有氨綸,用手使勁攥一下放開後是否起皺且不能馬上恢復來判斷是否含棉,根據手感是否柔軟、滑糯、質輕、有無扎手判斷是羊絨還是羊毛等。
4.聞一聞是否有異味。若有異味說明服裝中含有過量的化學殘留物,很可能甲醛、pH值超過國家標准規定。
5.色牢度檢測。可用隨身攜帶的餐巾紙或白手帕使勁在服裝面料上擦一擦,看是否沾上顏色,如果沾上一定量的顏色則說明服裝的色牢度存在問題。
6.服裝經過洗滌後再穿。洗滌可使殘留在服裝中的甲醛溶解於水,以減少對人體的傷害,最好用溫鹽水浸泡洗滌,防止掉色。
7.產品選擇。選擇嬰幼兒用品及內衣褲時,最好選擇染料、塗料少的淺顏色和印花圖案少的產品。
8.如有不適應及時就醫。穿上新衣服後,如出現皮膚瘙癢、接觸性皮炎等皮膚過敏反應,或出現情緒不安、飲食不佳、連續咳嗽等症狀時,應考慮是否為衣物不適所致,應盡快到醫院診治。
B. 要做衣服的質量檢測,具體的檢測步驟有哪些
一般是這樣的一個是顧客自己到質監部門去辦理,一般要看你檢測的是那個項目的,繳費檢測並處報告。還有一些大的公司貨企業是自己質監部門,收回有問題的商品自己檢測處理。
用於質量檢測的服裝產品需提供如下圖片:檢測報告對應的樣品同款圖、吊牌、水洗標(含品牌名稱)
質檢報告檢測項目要求:
若申請服飾、童裝、家紡、鞋類類目的店鋪,以下產品需提供質檢報告(每個品牌須至少提供一份由第三方權威機構出具的質檢報告,成品檢測報告內容須包含品牌名稱、產品名稱和各類產品對應的下述必檢項目)
質量檢查報告是根據標准化的要求,對產品和工程進行質量檢測與質量監督,並加以分析研究後寫出的反映產品和工程質量情況的書面報告。
它是質量檢查的結果和質量信息反饋的載體。在經濟活動中,它已成為把住質量關的管理手段,成為維護社會正常經濟秩序,維護用戶合法權益和實施仲裁的依據。
(2)衣產品及原材料檢驗方式怎麼寫擴展閱讀:
質量檢查報告有如下作用:
1、及時、准確、全面地反映產品的質量情況,為反饋、調節和進行新的質量決策提供適
2、是全面推行質量管理,把好質量關,消除質量隱患,消除事故,確保生產和建設過程安全順利進行的重要手段。
3、是維護經濟合同,保護合同人或用戶利益的重要環節。
質量檢測報告的職能也就是信息反饋的職能。這是為了使高層管理者和有關質量管理部門及時掌握生產過程中的質量狀態,評價和分析質量體系的有效性。
為了能做出正確的質量決策,了解產品質量的變化情況,必須把檢驗結果,用報告形式,特別是計算所得的指標,反饋給管理決策部門和有關管理部門,以便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採取有效的決策措施。報告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原材料、外購件、外協件進廠驗收檢驗的情況和合格率指標;
2、產品出廠檢驗的合格率、返修率、報廢率、降級率以及相應的金額損失;
3、按車間和分小組的平均合格率、返修率、報廢率、相應的金額損失及排列圖分析;
4、產品報廢原因的排列圖分析;
5、不合格品的處理情況報告;
6、重大質量問題的調查、分析和處理報告;
7、改進質量的建議報告;
8、檢驗人員工作情況報告
C. 原材料檢驗制度
原材料進貨檢驗制度
1 目的
對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進行規定的檢驗,以保證產品滿足規定的要求。
2 范圍
適用於進貨、過程、最終檢驗的控制。
3 職責和許可權
工廠歸口負責進貨、過程、最終檢驗以及負責各工序的自檢。
技術部負責制訂檢驗用的文件;
4 程序概述
4.1 技術部制定《原材料進貨檢驗制度》(文件編號為GZ-B/1-2005),對所檢驗的原材料提供依據的文件和建立的質量記錄作出規定。
4.2 進貨檢驗和試驗
a) 原、輔材料進廠後需經檢驗或驗證合格後才能投入使用或加工。確定進貨檢驗或驗證的方法時應考慮對提供原材料的分供方的控製程序,並以文件形式作出規定。
b) 如因生產急需來不及驗證或來不及按規定完全驗證時,應經授權人員批准並做了標識和記錄後允許緊急放行。在有關文件中應規定允許緊急放行的范圍。
c) 檢驗員應嚴格按《原材料進貨檢驗制度》規定對購進材料進行檢驗或驗證,確保未經檢驗或驗證的材料不得入庫或投產。
4.3 過程檢驗和試驗
a) 各工序的操作工負責對各工序的自檢,自檢合格後方能進行專檢,自檢不列為公司正式的檢驗工作。
b) 應確定過程檢驗和試驗的項目和方法,以文件形式作出規定並嚴格執行,以確保只有經檢驗合格的半成品方可入庫或轉序。
c) 在所要求的過程檢驗或驗證完成前不得將材料放行,公司不允許半成品例外放行。
4.4 最終檢驗和試驗
a) 最終檢驗必須在規定的進貨檢驗和過程檢驗都完成後才能進行。
b) 最終檢驗和試驗的項目和方法應形成文件,檢驗人員應嚴格按照文件規定進行全部的最終檢驗和試驗,保證產品符合規定要求。
c) 只有在規定的各項檢驗和試驗活動有關數據和文件齊備並得到公司授權人員認可後,產品才能發出。
4.5 檢驗和試驗活動中發現的不合格品按4.3要求執行。
4.6 檢驗和試驗記錄
a) 授權檢驗員應如實記錄檢驗或驗證結果,記錄應能清楚地表明產品是否已按所有規定的驗收標准通過了檢驗或驗證,並標明負責產品放行的授權檢驗者。
b) 授權檢驗員應保存執行4.2~4.4條所規定的檢驗和試驗的質量記錄。
5 相關記錄文件
《產品首件和中間抽檢記錄》
《產品質量檢驗記錄》
《采購/外協/顧客提供產品驗證記錄》
D. 服裝品質檢查得常識
1.服裝產品的質量檢驗包括哪些內容
具體如下:(1)材料人庫檢驗。
服裝企業所用材料包括面料、輔料及機物料,主要是對面料進行檢驗,如匹長、幅寬、緯斜、色差、疵點、縮水率檢驗等。輔料檢驗除里料檢驗與面料內容相同外,其他輔料一般是在購買時進行抽驗。
機物料檢驗方法與輔料相同。面料檢驗一般採用抽樣檢驗,抽樣比例主要考慮面料的成本,通常面料成本越高、抽樣比率越大。
一般的棉及棉型面料、化纖面料可選10%進行抽驗,而高檔的毛料及絲綢面料則須全數檢驗。(2) 樣板檢驗。
樣板是服裝廠生產中最重要的技術文件及標准。服裝企業樣板有基準板、生產板和輔助板三種。
基準板是用於校驗其他板的依據,供存檔用,一般只取中間檔。 生產板是供裁剪車間排料劃樣用的,是在基準板基礎上加放而成的毛板。
輔助板是為便於操作和質量控制的小部件或衣片局部的凈板。樣板復核內容較多,不同『產品要求不同,樣板應結合服裝款式、客戶要求不同,詳細、全面地進行復核,特別是規格尺寸嚴格要求的部位是重點。
(3) 裁剪檢驗。鋪料檢驗,主要檢驗鋪料層數、正反面、三齊一準 (起手、落手、布邊齊及長度准)。
劃樣檢驗,主要檢驗絲綹歪斜范圍及程度,一般不同服裝、不同部位絲綹傾斜要求不同。驗片,用樣板校對裁片的規格和曲、直、弧線是否與標准相符。
不同裁片誤差范圍不同,裁片還應進行上下層檢驗及疵片檢驗。 (4) 半成品檢驗。
指對服裝縫制過程中,對各部件及組裝之前的檢驗。目的是及早找出質量問題,減少以後追修、節約成本及時間。
(5) 規格檢驗。用皮尺按一定的測量方法及程序對服裝的各個部位進行測量,與規格標准進行對照,看是否符合規定。
一般成衣規格公差要求在±5% ~ ±2%之間。
2.質量檢驗的基本知識有哪些
掌握質量檢驗的基本概念。 2。
掌握質量檢驗的基本要點。 3。
了解質量檢驗的主要功能。 4。
掌握質量檢驗的步驟。 5。
熟悉產品驗證及監視的概念。 二、產品質量檢驗的技術方法 1。
掌握理化檢驗、感官檢驗、生物檢驗、在線檢測的基本概念。 2。
熟悉理化檢驗的內容。 3。
熟悉感官檢驗的內容。 4。
了解生物檢驗的內容。 5。
熟悉在線檢測優點和局限性。 6。
了解在線檢測的應用。 備考重點 1。
質量檢測的意義 檢測就是通過觀察和判斷,適當是結合測量、試驗所進行的符合性評價。 (1)對產品而言,是指根據產品標准或檢測規程對原材料、中間產品、成品進行觀察適當時進行測量或試驗,並把所有得到的特性值做比較,判定出各個物品或成批產品合格與不合格的技術性檢查活動。
(2)質量檢驗就是對產品的一個或多個質量特性進行觀察。 測量、試驗,並將結果和規定的質量要求進行比較,以確定每項質量特性合格情況的技術性檢查活動。
2。質量檢測的基本要點 (1)一種產品為滿足顧客要求或預期的使用要求和 *** 規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都要對其技術性能。
安全性能、互換性能及環境和人身安全、健康影響的程度等多方面的要求作出規定,這些規定組成產品相應的質量特性。 不同的產品會有不同的質量特性要求,同一產品的用途不同,其質量特性要求也會相應不同。
(2)對產品的質量特性要求一般都轉化為具體的技術要求在產品技術標准(國家標准、行業標准、企業標准)和其他相關的產品設計圖樣、作業文件或檢驗規程中明確規定,成為質量檢驗的技術依據和檢驗後比較檢驗結果的基礎。 經對照比較,確定檢驗的每項質量特性是否符合標准和文件規定的要求。
產品適用性是重要的質量特性。 (3)產品質量特性是在產品實現過程形成的,是由產品的原材料、構成產品的各個組成部分(如零部件)的質量決定的,並與產品實現過程的專業技術、人員水平、設備能力甚至環境條件密切相關。
因此,不僅要對過程的作業(操作)人員進行技能培訓、合格上崗,對設備能力進行核定,對環境進行監控,明確規定作業、過程方法。必要時,對作業、過程參數進行監控。
而且還要對產品進行質量檢驗,判定產品的質量狀態。 (4)質量檢驗是要對產品的一個或多個質量特性,通過物理的、化學的和其他科學技術手段和方法進行觀察、測量、試驗,取得證實產品質量的客觀證據。
因此,需要有適用的檢測手段(包括各種計量檢測器具、儀器儀表、試驗設備等),並且對其實施有效控制,保持檢測所需的准確度和精密度及一致性。 (5)質量檢驗的結果,要依據產品技術標准和相關的產品圖樣、過程(工藝)文件或檢驗規程的規定進行對比,確定每項質量特性是否合格(符合),從而對單件(項)產晶或批產品質量進行判定。
(6)質量檢驗要為判斷產品質量符合性和適用性及決定產品質量重大決策提供正確、可靠依據,這就要保證產品質量檢驗結果的正確和准確。 3。
質量檢驗的主要功能 (1)鑒別功能 根據技術標准、產品圖樣、作業(工藝)規程或訂貨合同、技術協議的規定,採用相應的檢測、檢查方法觀察、試驗、測量產品的質量特性,判斷產品質量是否符合規定的要求求,這是質量檢驗的鑒別功能。 (2)「把關」功能 對鑒別發現的不合格品把住不交付預期使用的「關口」。
(3)預防功能 ①通過過程(工序)能力的測定和控制圖的使用起預防作用; ②通過過程(工序)作業的首檢和巡檢起預防作用; ③廣義預防作用。 (4)報告功能 為了使相關的管理部門及時掌握產品實現過程中的質量狀況,評價和分析質量控制的有效性,把檢驗獲取的數據和信息,經匯總、整理、分析後寫成報告,為質量控制、質量改進、質量考核、質量監督以及管理層進行質量決策提供重要信息和依據。
4。質量檢驗的步驟 (1)檢驗的准備。
熟悉規定要求,選擇檢驗方法,制訂檢驗規范。在檢驗的准備階段,必要時要對檢驗人員進行相關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和考核,確認能否適應檢驗工作的需要。
(2)獲取檢測的樣品。樣品是檢測的對象,質量特性是客觀存在於樣品之中的,排除其他因素的影響後,可以說樣品就客觀決定了檢測結果。
獲取樣品的途徑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送樣,另一種是抽樣。 (3)樣品和試樣的制備。
(4)測量或試驗。按已確定的檢驗方法和方案,對產品質量特性進行定量或定性的觀察、測量、試驗,得到需要的量值和結果。
測量和試驗前後,檢驗人員要確認檢驗儀器設備和被檢物品試樣狀態正常, 保證測量和試驗數據的正確、有效。 (5)記錄和描述。
對測量的條件、測量得到的量值和觀察得到的技術狀態用規范化的表格和要求予 以記載或描述,作為客觀的質量證據保存下來。 (6)比較和判定。
由專職人員將檢驗的結果與規定要求進行對照比較,確定每一項質量特性是否符 合規定要求,從而判定被檢驗的產品是否合格。 (7)確認和處置。
檢驗有關人員對檢驗的記錄和判定的結果進行簽字確認。對產品(單件或批)是 否可以「接收」、「放行」作出處置。
5。產品驗證的概念 驗證是指通過提供客觀證據對規定要求已得到滿足的認定。
它是一種管理性的檢查活動。 6。
監視 監視是對某項事。
3.服裝品質檢驗的意義
服裝品質檢驗意義服裝品質檢驗意義 1. 品質(Quality)的內涵: 品質是產品、過程滿足規定或潛在需要的有關特徵或特徵的總和,也是用於衡量耐用程度、意程度、適用使用意圖程度的標尺。
服裝品質就是要求我們的衣服無論是在布料的特徵,如縮水、固色或生產過程中的各個工藝如經步均勻、對稱位,及各部位尺寸准確性,衣服表面裝飾,包裝等都要符合顧客的要求各規定。 2. 質量在企業界中的地位 產品(有形的或無形的)質量是企業的形象體現之一; 企業的動作以質量為中心,創造良好質量的產品是企業動作的一個目標: 質量是推動企業發展的力量之源。
3. QC的意義: QC是英文QUALITY CONTROL的縮寫,中文意思是質量控制。它包含兩層意思:其一是質量檢查,其二是反饋信意,並採取預防措施,是滿中規定標準的工作技術,能適應市場的變化,能過檢查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從而採取處理辦法。
4. 品質部的職責: A. 參與采購產品原料的進貨檢驗 B. 協助顧客滿意測量 C. 負責產品測量各監控交作相應的記錄並對其進行分析 D.負責過程的測量和監控並作相應的記錄 E. 不合格品的控制 F. 實施持續改進。
4.服裝廠檢討品質出了問題
尊敬的領導:
您好!我已深深的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我的錯誤來源於意識上的淡薄和思想上的麻痹,確切的說還是自己不夠認真,才會導致這件事情的發生。由於我的失誤給公司帶來了損失我深表歉意,通過這件事情我真正領悟到了自己的缺陷和不足,明白了以後如何改進,因為做事不認真,自己嘗到了自己種下的苦果還連累到公司,使公司在經濟和名譽上受到嚴重的損壞,這是用金錢賠償不來的,但是事因我起,我願承擔責任,憑我一人的力量不能給公司帶來明顯的受益,但是在這個集體中每個人都起到重要的作用,我現在明白了,一個人的力量的渺小的,但是一個人因為不認真導致的事故,是重大的,因為以前意識不夠,做事馬虎,今後我會認認真真做好工作上的每一件事,盡到我自己應有的責任,為公司貢獻我的力量。
通過這件事讓我深刻的理解到「安全來自警惕、事故處於麻痹」的含義,我深刻的檢討自己,這件事雖然不是安全上的事故,卻也是自己麻痹造成的;這件事由我造成的我願接受領導的處罰!同時我深表決心會更加的嚴謹、認真熱愛、立足本職崗位、愛崗敬業為公司美好的明天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5.服裝質量檢查標准咋定
針織服裝檢驗標准 一、外觀檢驗: 1、粗細紗、色差、污漬、走紗、破損、起蛇仔、暗橫、起毛頭、手感; 2、領圈夾圈要平服、圓順。二、布質檢驗: 縮水、色差、扁機領、羅紋拉架對色程度和質地。 三:尺寸檢驗:嚴格按照尺寸表。 針織服裝尺寸正負差(單位cm)部位正負差部位正負差部位正負差部位正負差衣長(肩頂度)1.5袖長1.5領寬0.5褲腰寬1胸寬(夾下1CM度)1袖臂寬1前領深0.5褲腰高0.5腰寬1袖口寬1後領深0.5褲長1.5腳寬1袖口高0.5領高0.5前浪長1肩寬1夾寬1拉鏈長0.5後浪長1印綉花位置距離1代長/寬0.5腳高0.5褲坐圍寬1四:對稱檢驗: 衫:1、領尖大小,領骨是否相對; 2、兩肩、兩夾圈的闊度; 3、兩袖長短、袖口寬窄; 4、兩側長短,腳叉長短。 褲:1、褲腿長短,寬窄,褲腳寬窄; 2、左右插袋高低、袋口大小,後袋左右邊長短。 五、做工檢驗: 衫:1、各部位線路順直,整齊牢固,松緊適宜,不準有浮線、斷線、跳線現象,駁線不可太多且不能出現在顯眼的位置,針距不能過疏或過密; 2、上領、埋夾手勢要均勻,避免領窩、夾圈容位過多; 3、翻領款常見疵點:領筒歪斜,底筒外露,領邊走紗,筒面不平服,領嘴高低,領尖大小; 4、圓領常見疵點:領位歪斜大小邊,領口起波浪,領駁骨外露; 5、夾頂要順直不起角; 6、袋口要平直,袋口止口要清剪; 7、冚腳多餘止口要清剪; 8、衫腳兩側不可起喇叭,側下開叉款不可高低腳; 9、冚條不可粗細不勻,不可太多太緊導致束起衫身布; 10、哈梭線不可太多駁口,留意線頭清剪; 11、底面線要松緊適宜,全部骨位不可起皺(特別是領圈、夾圈、腳圍); 12、鈕門定位準確,開刀利落無線毛,鈕門線平整無散口,鈕線不可過松過長。褲:1、後袋留意做工不可歪斜,袋口要平直; 2、褲頭冚線要平行,不得彎曲,不得寬窄不均; 3、打棗粗細長短及位置要合乎要求。 六、整燙檢驗: 1、部位整燙平服,無燙黃、極光、水漬、臟污等; 2、線頭要徹底清剪。 七、物料檢驗: 1、嘜頭位置及車縫效果,掛牌是否正確,有無遺漏,膠袋質地; 2、棉繩對色度,丈根厚薄及松緊度,落朴效果; 3、全部按照物料單指示。 八、包裝檢驗: 折疊端正平服,嚴格按照包裝指示單。 以下是針織行業的質量標准, 1、棉針織內衣:GB/T8878-2002
2、襪子:FZ/T73001-2004
3、桑蠶絲針織服裝:FZ/T43015-2001
4、文胸:FZ/T73012-1998
5、低含毛混紡及紡毛針織品:FZ/T73005-2002
6、腈綸針織內衣:FZ/T73006-1995
7、針織運動服:FZ/T73007-2002
8、針織T恤衫;FZ/T73008-2002
9、羊絨針織品;FZ/T73009-1997
10、針織工藝品:FZ/T73010-1998
11、針織腹帶:FZ/T73011-1998
12、針織泳裝:FZ/T73013-1998
13、亞麻針織品:FZ/T73015-1999
14、粗梭氂牛絨針織品:FZ/T73014-1999
15、針織保暖內衣、絮片類:FZ/T73016-2000
16、針織睡衣:FZ/T73017-2000
17、毛針織品:FZ/T73018-2002
6.服裝檢品的品質標准有哪些
關於服裝品質(quality)標准
布面檢驗:
一、染廠(均以10米1疵為標准)。
A:布封接受+2%(實用),布疋左右漲力平均,不可有荷葉邊或谷波。
B:布疋不可葫蘆疋(布中布封大小不一致)。
C:克重接受±3%,疋與疋之間接受2%,缸與缸之間接受3%。
D:縮扭力:[橫縮4%,直縮接受4%,接受±3%]扭度3%接受±1%。
E:布紋:直紋不可有歪斜,a:珠地接受布封的6%,b:平紋接受5%。布紋弓形,波浪紋接受(谷頂與水平線距離2cm)。
F:不接受頭尾疋差,陰陽色,染花(視程度)缸差3-4級(程度效果差則全數退染廠)。
G:色牢度3-4級,沾色牢度3-4級、干濕牢度3-4級。
H:手感柔軟(平車四層後用力拉不可有爆孔)爆破力50-70磅。
I:布面摺痕、死痕、勾紗、破洞、油點、銹點均以記點為准(如金疋性全退或回修、循環性則按開幅數賠款)。
J:每疋布接頭需12米以上不接受的多個接頭,每疋布在60米以上為准。
K:不接受走色、風痕、夾水機痕。
L:羅口(圓筒布)與衫身色差3-4級,布封一致接受±2%。[磨毛布:茸度一致,不可有陰陽色、磨爛布]。
M:自動間(排紗間間距左中右接受2%,頭尾接受3%,自動間可大不可小接受3%)。
二、織廠(以10米為1疵為准)
1、粗幼紗、粗節、紗結、飛花、污紗、咬單、花針(記點為准)(如有循環性以開幅數讓步接收賠款)散亂密集分布則全數退織廠。
2、紗橫間、漏針、爛針、記點或5米內接受/超出范圍則以開幅數賠款或全數退織廠。
3、紅、蘭點記點超出范圍者讓步接受賠款或全退織廠處理。
4、針路、油路、葉路、胚布中央痕、胚布摺痕、織機壓痕等按輕微程度,如明顯讓步接受開幅數賠款,如布面散亂分布則退織廠。
5、自動間、排紗間(間距一致不可有大小、跳針、織錯色紗)。
6、起橫(a:紗橫視輕微程度如明顯則全退。b:機橫則以記點或5米以上則全退)。
三、輔料
1、抽驗比例按10%,如合格OK,10%抽驗不合格且全數退回。
2、紙板寬*長不可超0.5cm,不可有高低肩、不可有掉粉或干溫不均、底面色分明厚薄不一等。
3、吊繩、吊粒不可掉色(抽驗比例5%)。
4、包裝袋、廣告袋(抽驗比例5%)長*寬接受+3cm,不可有漏印、錯印,有無排氣孔或錯打排氣孔。
5、洗水嘜(抽驗2%)不可成份英文字母印錯。
6、拉鏈、鈕扣(抽驗2%)顏色與布身色一定3級接受范圍,拉鏈不可有破損、尺寸長短±0.5cm。
7、吊牌(抽驗3%)形象牌人物、字母清淅、不可錯印、漏印、色污。
8、肩織帶(色牢度3-4級)人字帶3-4級尺寸規格±0.5%。
9、皮標、胸標不可有漏印、印錯、歪斜不平(抽驗比例10%視疵點比例全檢)。
四、領和袖
1、扁機領、袖(抽驗比例20%)不可有色差,領面清潔,無變形,長寬接受±0.8cm(市場接受±1cm)厚薄一致,高度按受+2公分,不接受摺痕、染花、色污、漏針。
2、領袖不可有色差,與衫身布色(3-4級)不可有缸差。
3、領對折不可有斜角(市場接受0.5cm以內)。
五、印花廠
1、印花布不可有中邊色差,頭尾疋差,缸差(3-4級)
2、印花領色差(3-4級)不接受色污、摺痕、漏印、底面色(特殊單除外)。
3、印花樣與板不能有差異接受3-4級,印花圖案清淅。
a:布中拖花、拖色、塞網、漏印、移位、水印(記點若超疵則全數退回)。
b:重量准確、洗前重量與洗後重量不可超4%,洗前縮率與洗後縮率比±5%。
c:幅寬一致(+2%實用)
E. 衣服的質量檢測報告是怎麼辦的
1、網上申請書形式辦理;
2、前往當地質檢部門辦理;
網上申請的辦理方法:
1、咨詢客服人員以確認是否能滿足您的要求(確認檢測項目以及費用和周期等問題);
檢測報告辦理注意事項:
1、檢測報告的輔助信息也很重要。所謂輔助信息是指質檢報告中填寫的產品名稱、廠名、廠址、生產日期和產品批號等內容。
2、因為這些輔助信息只有與產品包裝上的相關內容一致,才能說明質檢報告具備針對性和可靠性。
F. 服裝產品介紹原材料供應怎麼寫
毛衣所用的材質分為兩大類,一是,自然毛;二是化纖材質。(一)自然毛最常見的就是羊毛,但如今毛衣的材質中的羊毛都經過工廠加工整理所制。例如:羊絨就是毛衣中常用的材料。(二)化纖材質中,以滌綸、氨綸、錦綸以及腈綸等化合物為原材料,進行混合加工所成。在現代的許多毛衣中,常常在腈綸中加入毛,有的毛衣還會混入絲等材質混紡而成。羊毛來源~1我國羊毛產區主要分布在內蒙古、新疆、青海等地區,這些地區牧羊佔全國牧羊總數的60%,華北、西北、東北半農區佔25%,農區佔19.5%。(2)我國主要從澳大利亞、紐西蘭、阿根廷、烏拉圭、英國和俄羅斯等進口羊毛。化纖材料來源通常是先把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物質或無機物製成紡絲熔體或溶液,然後經過過濾、計量,由噴絲頭(板)擠出成為液態細流,接著凝固而成纖維。此時的纖維稱為初生纖維,它的力學性能很差,必須經過一系列後加工工序才能符合紡織加工和使用要求。後加工主要針對纖維進行拉伸和熱定形,以提高纖維的力學性能和尺寸穩定性
G. 原材料檢驗規范內容怎麼寫
包括如下項目:
1、適用范圍;2、檢驗儀器設備;3、檢驗項目(外觀、尺寸、性能);4、可添加備注;5、審批流程了。
H. 服裝(制衣)廠基本生產流程與檢驗標準是什麼樣的求大神幫助
1.梭織服裝製作基本工作程序 1.1 定單用規格表(款式樣、批辦樣、產前樣) 梭織服裝在製作前要先填寫好定單規格表,按照製作服裝的不同樣辦,定單規格表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別: 1.1.1 報價用規格表------款式樣 款式樣此規格表主要用於設計師看款式效果及生產的用料計算。一般情況下用同類布料打樣,允許輔料代用。對生產工廠來講,此規格表僅僅是供報價用,以便爭取得到真正的定單,在運用這個表格時應注意每個項目內容與規格,因為這些內容與規格往往同成本直接相關聯,任何有利於降低成本而又不改變原有服裝的基本要求的方法和建議都可以采訥。所有在此規格表中變化的內容,都必須做出注釋,以便下一步工作開展的時候前後對應。 1.1.2樣品規格表------批辦樣 批辦樣此規格表主要用於打批辦樣。批辦樣製作前,根據提供的款式樣和樣品規格表中具體要求逐項進行操作,檢查樣品的織物組織、結構規格、測量所有的尺寸,確信各個點的尺寸在允許誤差范圍內。把款式樣和規格表給相關的技術人員,審查各疑點難點,以便全面了解樣衣的情況。原則上,打批辦樣用正式主料和輔料。 1.1.3大貨生產規格表------產前樣 產前表此規格表主要是批辦樣被客戶批准後客戶才提供的表格。只有這個產品規格表才是供工廠大貨生產用。如果用以前的規格表代替,經常會發生差錯,因為經過打樣後,客戶常更改原有的尺寸,而這個尺寸的更改又往往是不起眼的,在大批生產經營之前,還須打一次樣,叫做產前樣,在製作這個樣衣中,所有的主料和輔料都必須用以後生產中要用的料,客戶完全認可後方可大批開裁。 1.2服裝生產基本工藝流程 服裝生產基本工藝流程包括布料物料進廠檢驗、裁剪、縫制、鎖眼釘扣、整燙、成衣檢驗、包裝入庫等八個工序。 1.2.1布料物料進廠檢驗 布料進廠後要進行數量清點以及外觀和內在質量的檢驗,符合生產要求的才能投產使用。把好面料質量關是控製成品質量重要的一環。通過對進廠面料的檢驗和測定可有效地提高服裝的正品率。 物料檢驗包括松緊帶縮水率,粘合襯粘合牢度,拉鏈順滑程度等等。對不能符合要求的物料不予投產使用。 1.2.2技術准備 技術准備是確保批量生產順利進行以及最終成品符合客戶要求的重要手段。 在批量生產前,首先要由技術人員做好生產前的技術准備工作。技術准備包括工藝單、樣板的制定和樣衣的製作三個內容。 工藝單是服裝加工中的指導性文件,它對服裝的規格、縫制、整燙、包裝等都提出了詳細的要求,對服裝輔料搭配、縫跡密度等細節問題也加以明確。服裝加工中的各道工序都應嚴格參照工藝單的要求進行。 樣板製作要求尺寸准確,規格齊全。相關部位輪廓線准確吻合。樣板上應標明服裝款號、部位、規格及質量要求,並在有關拼接處加蓋樣板復合章。在完成工藝單和樣板制定工作後,可進行小批量樣衣的生產,針對客戶和工藝的要求及時修正不符合點,並對工藝難點進行攻關,以便大批量流水作業順利進行。 樣衣經過客戶確認簽字後成為重要的檢驗依據之一。 1.2.3裁剪 裁剪前要先根據樣板繪制出排料圖,「完整、合理、節約」是排料的基本原則。 1.2.4縫制 縫制是服裝加工的中心工序,服裝的縫制根據款式、工藝風格等可分為機器縫制和手工縫制兩種。在縫制加工過程實行流水作業。 1.2.5鎖眼釘扣 服裝中的鎖眼和釘扣通常由機器加工而成,扣眼根據其形狀分為平型和眼型孔兩種,俗稱睡孔和鴿眼孔。睡孔多用於襯衣、裙子、褲等薄型衣料的產品上。鴿眼孔多用於上衣、西裝等厚型面料的外衣上。 1.2.6整燙 服裝通過整燙使其外觀平整、尺寸准足。熨燙時在衣內套入襯板使產品保持一定的形狀和規格,襯板的尺寸比成衣所要求的略大些,以防回縮後規格過小,熨燙的溫度一般控制在180℃~200℃之間較為安全,不易燙黃、焦化。 1.2.7成衣檢驗 成衣檢驗是服裝進入銷售市場的最後一道工序,因而在服裝生產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由於影響成衣檢驗質量的因素有許多方面,因而,成衣檢驗是服裝企業管理鏈中重要的環節。 正確的檢驗觀至關重要,質量檢驗是指用某種方法對產品或服務進行一種或多種特性進行測量、檢查、試驗、度量,並將這些測定結果與評定標准加以比較,以確定每個產品或服務的優劣,以及整批產品或服務的批量合格與否。與所要求的質量相比,生產出的產品性質會參差不齊,有一定的差距。對於這種差距,檢驗人員需根據一定的標准來判定產品合格與否。通常執行的標準是:屬於允許范圍內的差距判定為合格品;超出允許范圍內的差距判定為不合格品。 1.2.8包裝入庫 服裝的包裝可分掛裝和箱裝兩種。箱裝一般又分為內包裝和外包裝之分。內包裝指一件或數件服裝入一膠袋,服裝的款號、尺碼應與膠袋上標明的一致,包裝要求平整美觀,一些特別款式的服裝在包裝時要進行特別處理。例如扭皺類服裝要以絞卷形式包裝,以保持其造型風格。外包裝一般用紙箱包裝,根據客戶要求或工藝單指令進行尺碼顏色搭配。包裝形式一般有混色混碼、獨色獨碼、獨色混碼、混色獨碼四種。裝箱時應注意數量完整,顏色尺寸搭配准備無誤。外箱上刷上箱嘜,標明客戶、指運港、箱號、數量、原產地等、內容與實際貨物相符。
I. 檢驗流程怎樣寫,我想知道
受入檢驗工作流程
進料檢驗工作開始:
根據進料檢驗單檢驗;
接到進料檢驗單後,注意督促采購將訂單號寫在檢驗單上;
進料在倉庫待檢區存放。
確定原材料的分類
原材料屬於A類和B類的(A類原材;B類毛坯;C類附件),必須做檢驗報告;
A類須進行破壞性試驗、折彎試驗、硬度試驗、車削試驗、材質化驗等一系列試驗;
B類須進行硬度試驗、車削試驗、材質化驗等一系列試驗;
C類須進行裝配試驗。
抽樣、確定接收限、檢驗水平、確定檢驗方法
1) 檢驗員根據GB2828抽樣標准和原材料檢驗標准要求及進料數量確定抽樣數;
2) 檢驗員必須依據原材料檢驗標准所列項目檢驗;一般情況下是必須所有項目都檢查。如因儀器或者其它原因不能檢驗時,應向主管提出,在主管批准下,方能不檢。
3) 對於新進材料,無原材料檢驗標準的,應向采購員索要元件規格,並向部門主管提出。
原材料檢驗過程中,會破壞原材料功能的檢驗一般用S-3檢驗水平,而包裝,外觀結構及一般的性能等採用一般檢驗水平II, 對於混料和引腳的氧化情況,應該查看全部包裝;
5)對於原材料檢驗標准上模糊或者不清楚的,應立刻詢問主管,由主管決定如何檢驗;
按照原材料檢驗標准規定,逐項檢驗;
記錄
1) 檢驗單上填寫抽樣數量,合格數量不合格數量及結論,簽檢驗員名;
2) 進料檢驗台帳上登記;備注中寫明不合格現象;
3) 檢驗報告上填寫檢驗項目,不合格現象及對應的不合格數量;結論;
4) 如原材料不能接收的或者不合格的,寫品質異常報告單;
5) 檢驗完畢,記錄填寫完畢,由主管分別在各記錄上簽名;
7. 合格進料
1)按照接收限,可以接收的原材料為合格進料;對於抽樣數全部合格的,無條件接收;
2)對於抽樣數中,存在不合格的,請寫明不合格數量,按照接收限可接收的,應接收,但,出現不合格應向主管匯報;
8. 不合格進料
1) 保存原始記錄(進料檢驗報告,品質異常告單,不合格現象(最好留存帶供應商標志的圖片及不合格現象照片),及批次挑選使用匯報,不合格百分比),原始記錄上能反映不合格項,不合格現象,對應現象的數量;不合格報告單上反應不合格現象數量及百分比;批次挑選使用匯報上反應批次的不合格百分比,及公司損失;
2) 填寫不合格報告單,報主管處理;
3) 對於讓步接收或者挑選使用的,全檢挑選使用或者維修工作,須報主管批准;
9. 品質異常告單
1) 品質異常報告單上要有不合格數量和不合格現象;部門主管簽字後,
2) 全檢挑選使用或者維修完成後,必須形成報告;
3)品質異常報告單及批次不合格報告復印2份;原件自已保留存檔;一份送生產,一份送采購;並督促采購通知供應商,並獲得供應商的回饋:不合格原因分析。
10. 對於不做不合格原因分析的供應商,列入不合格供應商;應通知采購取消對方的采購機會;
11. 對於有不合格回饋的供應商,如回饋後,第二次采購的產品仍然沒有改善,應列入不合格供應商;並通知采購取消對方的采購機會;
12. 檢驗單簽字並送倉庫;倉庫簽字後,第一聯檢驗員留存;
13. 每月底裝訂當月的檢驗單,檢驗報告並妥善保存;
14. 每半年(6月份和12月份),統計供應商,並重新形成當年的合格供應商名冊和不合格供應商名冊;
15. 樣品留存
做一個樣品留存的目錄便於檢索;
格式如下:
留樣時間 品名 供應商 數量 備注(放哪裡了)
一般的數目小或者體積小的,可以裝訂在樣品本里;其它可以分類放入樣品留存箱內,要註明留存時間,物品規格,數量,供應商等情況。
一般的樣品留存時間為2年;
對於2年後還在用的部分原材料,可以加長時間留存,但這些原材料僅限於如機箱等;
對於不能留存的,須寫明未留存原因;
16. 每年6月做關鍵元器件的確認檢驗
1)查看關鍵元器件清單,可採取網上獲取CCC證號;
2)無CCC證號,向提供商索取檢驗報告,要求報告的出具方為具備資質的機構;
3)部分自製品自己做檢驗,出具檢驗報告,如需委託檢驗的,須做委託檢驗;
注意:以上證書或者報告必須是在有效期內;
受入檢驗工作流程
進料檢驗工作開始:
根據進料檢驗單檢驗;
接到進料檢驗單後,注意督促采購將訂單號寫在檢驗單上;
進料在倉庫待檢區存放。
確定原材料的分類
原材料屬於A類和B類的(A類原材;B類毛坯;C類附件),必須做檢驗報告;
A類須進行破壞性試驗、折彎試驗、硬度試驗、車削試驗、材質化驗等一系列試驗;
B類須進行硬度試驗、車削試驗、材質化驗等一系列試驗;
C類須進行裝配試驗。
抽樣、確定接收限、檢驗水平、確定檢驗方法
1) 檢驗員根據GB2828抽樣標准和原材料檢驗標准要求及進料數量確定抽樣數;
2) 檢驗員必須依據原材料檢驗標准所列項目檢驗;一般情況下是必須所有項目都檢查。如因儀器或者其它原因不能檢驗時,應向主管提出,在主管批准下,方能不檢。
3) 對於新進材料,無原材料檢驗標準的,應向采購員索要元件規格,並向部門主管提出。
原材料檢驗過程中,會破壞原材料功能的檢驗一般用S-3檢驗水平,而包裝,外觀結構及一般的性能等採用一般檢驗水平II, 對於混料和引腳的氧化情況,應該查看全部包裝;
5)對於原材料檢驗標准上模糊或者不清楚的,應立刻詢問主管,由主管決定如何檢驗;
按照原材料檢驗標准規定,逐項檢驗;
記錄
1) 檢驗單上填寫抽樣數量,合格數量不合格數量及結論,簽檢驗員名;
2) 進料檢驗台帳上登記;備注中寫明不合格現象;
3) 檢驗報告上填寫檢驗項目,不合格現象及對應的不合格數量;結論;
4) 如原材料不能接收的或者不合格的,寫品質異常報告單;
5) 檢驗完畢,記錄填寫完畢,由主管分別在各記錄上簽名;
7. 合格進料
1)按照接收限,可以接收的原材料為合格進料;對於抽樣數全部合格的,無條件接收;
2)對於抽樣數中,存在不合格的,請寫明不合格數量,按照接收限可接收的,應接收,但,出現不合格應向主管匯報;
8. 不合格進料
1) 保存原始記錄(進料檢驗報告,品質異常告單,不合格現象(最好留存帶供應商標志的圖片及不合格現象照片),及批次挑選使用匯報,不合格百分比),原始記錄上能反映不合格項,不合格現象,對應現象的數量;不合格報告單上反應不合格現象數量及百分比;批次挑選使用匯報上反應批次的不合格百分比,及公司損失;
2) 填寫不合格報告單,報主管處理;
3) 對於讓步接收或者挑選使用的,全檢挑選使用或者維修工作,須報主管批准;
9. 品質異常告單
1) 品質異常報告單上要有不合格數量和不合格現象;部門主管簽字後,
2) 全檢挑選使用或者維修完成後,必須形成報告;
3)品質異常報告單及批次不合格報告復印2份;原件自已保留存檔;一份送生產,一份送采購;並督促采購通知供應商,並獲得供應商的回饋:不合格原因分析。
10. 對於不做不合格原因分析的供應商,列入不合格供應商;應通知采購取消對方的采購機會;
11. 對於有不合格回饋的供應商,如回饋後,第二次采購的產品仍然沒有改善,應列入不合格供應商;並通知采購取消對方的采購機會;
12. 檢驗單簽字並送倉庫;倉庫簽字後,第一聯檢驗員留存;
13. 每月底裝訂當月的檢驗單,檢驗報告並妥善保存;
14. 每半年(6月份和12月份),統計供應商,並重新形成當年的合格供應商名冊和不合格供應商名冊;
15. 樣品留存
做一個樣品留存的目錄便於檢索;
格式如下:
留樣時間 品名 供應商 數量 備注(放哪裡了)
一般的數目小或者體積小的,可以裝訂在樣品本里;其它可以分類放入樣品留存箱內,要註明留存時間,物品規格,數量,供應商等情況。
一般的樣品留存時間為2年;
對於2年後還在用的部分原材料,可以加長時間留存,但這些原材料僅限於如機箱等;
對於不能留存的,須寫明未留存原因;
16. 每年6月做關鍵元器件的確認檢驗
1)查看關鍵元器件清單,可採取網上獲取CCC證號;
2)無CCC證號,向提供商索取檢驗報告,要求報告的出具方為具備資質的機構;
3)部分自製品自己做檢驗,出具檢驗報告,如需委託檢驗的,須做委託檢驗;
注意:以上證書或者報告必須是在有效期內;
受入檢驗工作流程
進料檢驗工作開始:
根據進料檢驗單檢驗;
接到進料檢驗單後,注意督促采購將訂單號寫在檢驗單上;
進料在倉庫待檢區存放。
確定原材料的分類
原材料屬於A類和B類的(A類原材;B類毛坯;C類附件),必須做檢驗報告;
A類須進行破壞性試驗、折彎試驗、硬度試驗、車削試驗、材質化驗等一系列試驗;
B類須進行硬度試驗、車削試驗、材質化驗等一系列試驗;
C類須進行裝配試驗。
抽樣、確定接收限、檢驗水平、確定檢驗方法
1) 檢驗員根據GB2828抽樣標准和原材料檢驗標准要求及進料數量確定抽樣數;
2) 檢驗員必須依據原材料檢驗標准所列項目檢驗;一般情況下是必須所有項目都檢查。如因儀器或者其它原因不能檢驗時,應向主管提出,在主管批准下,方能不檢。
3) 對於新進材料,無原材料檢驗標準的,應向采購員索要元件規格,並向部門主管提出。
原材料檢驗過程中,會破壞原材料功能的檢驗一般用S-3檢驗水平,而包裝,外觀結構及一般的性能等採用一般檢驗水平II, 對於混料和引腳的氧化情況,應該查看全部包裝;
5)對於原材料檢驗標准上模糊或者不清楚的,應立刻詢問主管,由主管決定如何檢驗;
按照原材料檢驗標准規定,逐項檢驗;
記錄
1) 檢驗單上填寫抽樣數量,合格數量不合格數量及結論,簽檢驗員名;
2) 進料檢驗台帳上登記;備注中寫明不合格現象;
3) 檢驗報告上填寫檢驗項目,不合格現象及對應的不合格數量;結論;
4) 如原材料不能接收的或者不合格的,寫品質異常報告單;
5) 檢驗完畢,記錄填寫完畢,由主管分別在各記錄上簽名;
7. 合格進料
1)按照接收限,可以接收的原材料為合格進料;對於抽樣數全部合格的,無條件接收;
2)對於抽樣數中,存在不合格的,請寫明不合格數量,按照接收限可接收的,應接收,但,出現不合格應向主管匯報;
8. 不合格進料
1) 保存原始記錄(進料檢驗報告,品質異常告單,不合格現象(最好留存帶供應商標志的圖片及不合格現象照片),及批次挑選使用匯報,不合格百分比),原始記錄上能反映不合格項,不合格現象,對應現象的數量;不合格報告單上反應不合格現象數量及百分比;批次挑選使用匯報上反應批次的不合格百分比,及公司損失;
2) 填寫不合格報告單,報主管處理;
3) 對於讓步接收或者挑選使用的,全檢挑選使用或者維修工作,須報主管批准;
9. 品質異常告單
1) 品質異常報告單上要有不合格數量和不合格現象;部門主管簽字後,
2) 全檢挑選使用或者維修完成後,必須形成報告;
3)品質異常報告單及批次不合格報告復印2份;原件自已保留存檔;一份送生產,一份送采購;並督促采購通知供應商,並獲得供應商的回饋:不合格原因分析。
10. 對於不做不合格原因分析的供應商,列入不合格供應商;應通知采購取消對方的采購機會;
11. 對於有不合格回饋的供應商,如回饋後,第二次采購的產品仍然沒有改善,應列入不合格供應商;並通知采購取消對方的采購機會;
12. 檢驗單簽字並送倉庫;倉庫簽字後,第一聯檢驗員留存;
13. 每月底裝訂當月的檢驗單,檢驗報告並妥善保存;
14. 每半年(6月份和12月份),統計供應商,並重新形成當年的合格供應商名冊和不合格供應商名冊;
15. 樣品留存
做一個樣品留存的目錄便於檢索;
格式如下:
留樣時間 品名 供應商 數量 備注(放哪裡了)
一般的數目小或者體積小的,可以裝訂在樣品本里;其它可以分類放入樣品留存箱內,要註明留存時間,物品規格,數量,供應商等情況。
一般的樣品留存時間為2年;
對於2年後還在用的部分原材料,可以加長時間留存,但這些原材料僅限於如機箱等;
對於不能留存的,須寫明未留存原因;
16. 每年6月做關鍵元器件的確認檢驗
1)查看關鍵元器件清單,可採取網上獲取CCC證號;
2)無CCC證號,向提供商索取檢驗報告,要求報告的出具方為具備資質的機構;
3)部分自製品自己做檢驗,出具檢驗報告,如需委託檢驗的,須做委託檢驗;
注意:以上證書或者報告必須是在有效期內;
受入檢驗工作流程
進料檢驗工作開始:
根據進料檢驗單檢驗;
接到進料檢驗單後,注意督促采購將訂單號寫在檢驗單上;
進料在倉庫待檢區存放。
確定原材料的分類
原材料屬於A類和B類的(A類原材;B類毛坯;C類附件),必須做檢驗報告;
A類須進行破壞性試驗、折彎試驗、硬度試驗、車削試驗、材質化驗等一系列試驗;
B類須進行硬度試驗、車削試驗、材質化驗等一系列試驗;
C類須進行裝配試驗。
抽樣、確定接收限、檢驗水平、確定檢驗方法
1) 檢驗員根據GB2828抽樣標准和原材料檢驗標准要求及進料數量確定抽樣數;
2) 檢驗員必須依據原材料檢驗標准所列項目檢驗;一般情況下是必須所有項目都檢查。如因儀器或者其它原因不能檢驗時,應向主管提出,在主管批准下,方能不檢。
3) 對於新進材料,無原材料檢驗標準的,應向采購員索要元件規格,並向部門主管提出。
原材料檢驗過程中,會破壞原材料功能的檢驗一般用S-3檢驗水平,而包裝,外觀結構及一般的性能等採用一般檢驗水平II, 對於混料和引腳的氧化情況,應該查看全部包裝;
5)對於原材料檢驗標准上模糊或者不清楚的,應立刻詢問主管,由主管決定如何檢驗;
按照原材料檢驗標准規定,逐項檢驗;
記錄
1) 檢驗單上填寫抽樣數量,合格數量不合格數量及結論,簽檢驗員名;
2) 進料檢驗台帳上登記;備注中寫明不合格現象;
3) 檢驗報告上填寫檢驗項目,不合格現象及對應的不合格數量;結論;
4) 如原材料不能接收的或者不合格的,寫品質異常報告單;
5) 檢驗完畢,記錄填寫完畢,由主管分別在各記錄上簽名;
7. 合格進料
1)按照接收限,可以接收的原材料為合格進料;對於抽樣數全部合格的,無條件接收;
2)對於抽樣數中,存在不合格的,請寫明不合格數量,按照接收限可接收的,應接收,但,出現不合格應向主管匯報;
8. 不合格進料
1) 保存原始記錄(進料檢驗報告,品質異常告單,不合格現象(最好留存帶供應商標志的圖片及不合格現象照片),及批次挑選使用匯報,不合格百分比),原始記錄上能反映不合格項,不合格現象,對應現象的數量;不合格報告單上反應不合格現象數量及百分比;批次挑選使用匯報上反應批次的不合格百分比,及公司損失;
2) 填寫不合格報告單,報主管處理;
3) 對於讓步接收或者挑選使用的,全檢挑選使用或者維修工作,須報主管批准;
9. 品質異常告單
1) 品質異常報告單上要有不合格數量和不合格現象;部門主管簽字後,
2) 全檢挑選使用或者維修完成後,必須形成報告;
3)品質異常報告單及批次不合格報告復印2份;原件自已保留存檔;一份送生產,一份送采購;並督促采購通知供應商,並獲得供應商的回饋:不合格原因分析。
10. 對於不做不合格原因分析的供應商,列入不合格供應商;應通知采購取消對方的采購機會;
11. 對於有不合格回饋的供應商,如回饋後,第二次采購的產品仍然沒有改善,應列入不合格供應商;並通知采購取消對方的采購機會;
12. 檢驗單簽字並送倉庫;倉庫簽字後,第一聯檢驗員留存;
13. 每月底裝訂當月的檢驗單,檢驗報告並妥善保存;
14. 每半年(6月份和12月份),統計供應商,並重新形成當年的合格供應商名冊和不合格供應商名冊;
15. 樣品留存
做一個樣品留存的目錄便於檢索;
格式如下:
留樣時間 品名 供應商 數量 備注(放哪裡了)
一般的數目小或者體積小的,可以裝訂在樣品本里;其它可以分類放入樣品留存箱內,要註明留存時間,物品規格,數量,供應商等情況。
一般的樣品留存時間為2年;
對於2年後還在用的部分原材料,可以加長時間留存,但這些原材料僅限於如機箱等;
對於不能留存的,須寫明未留存原因;
16. 每年6月做關鍵元器件的確認檢驗
1)查看關鍵元器件清單,可採取網上獲取CCC證號;
2)無CCC證號,向提供商索取檢驗報告,要求報告的出具方為具備資質的機構;
3)部分自製品自己做檢驗,出具檢驗報告,如需委託檢驗的,須做委託檢驗;
注意:以上證書或者報告必須是在有效期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