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新生兒的體檢是非常細致全面的,你知道新生兒需要做什麼檢查
寶寶出生後,醫生會從頭到尾來檢查,寶寶的頭部慢慢向兩邊深圳,有無異常,順產的寶寶會經歷產道的擠壓,需要觀察有無產道擠壓痕跡,還得捏一下寶寶的耳朵輪廓有無異常。生給他量了身高、頭圍、體重,給孩子全身仔仔細細做了觀察查看孩子有沒有不對的地方吧。三天後采了足血,做先天性疾病篩查。在寶寶出生後的72小時內,護士在寶寶的腳跟採集3滴血(放心孩子痛覺不敏感),通過現在的醫學技術,發現某些危害的先天性遺傳病。
孩子出生之後醫院的醫生首先就會給孩子做從頭到腳的身體外觀檢查,各個部位輪廓有沒有異常,然後就會帶孩子去稱體重,以便檢查寶寶在母親肚子里的發育情況,還有就是測孩子的身高.代謝篩查:一次血液檢測至少檢查21種嚴重的遺傳、代謝、激素和功能障礙,包括:PKU、甲狀腺功能減退、先天性腎上腺增生、生物素酶缺乏、楓糖漿尿病、半乳糖血症、高胱氨酸尿症.
㈡ 新生兒的NBNA評分和DQ評分是什麼意思
新生兒神經行為測定(NBNA)評分法:包括27項行為能力和20項神經反射 中國新生兒20項行為神經評分法 1、 NBNA檢查要求:要求在光線半暗、安靜的環境中進行,應先將欲測試的新生兒放在上述環境中30分鍾後測試,在兩次餵奶中間,睡眠狀態開始。室溫要求24-28℃。全部檢查在10分鍾內完成。檢查工具:手電筒1個(1號電池兩節)、長方形紅色塑料盒1個,紅球(直徑6-8cm)1個,秒錶1個,檢查人員經過2周訓練,每人至少檢測過20個新生兒並經過鑒定合格方可達准確可靠的檢測結果。 2、 檢查方法及評分標准(見表)。 中國20項新生兒行為神經測定(NBNA)評分檢查方法及評分標准,分5個部分: 第一部分:新生兒的行為能力共6項(1-6項)檢查對外界環境和外界刺激的適應能力。 (1) 對光的習慣形成:在睡眠狀態下,重復用手電筒照射新生兒的眼睛,最多12次,觀察和記錄反應開始,減弱甚至小時的照射次數。評分:0分為≥11次,1分微-10次,2分≤6次。 (2) 對格格聲的習慣形成:睡眠狀態,距其25-28cm處。短暫而響亮地搖格格聲盒。最多重復12次,觀察評分同 (1)。 (3) 非生物性聽定向反應(對格格聲反應):安靜覺醒狀態下重復用柔和的格格聲在新生兒視外(約10cm處)連續輕輕地給予刺激,觀察其頭和眼睛轉向聲源的能力。評分:0分為頭和眼球不轉向聲源;1分為頭和眼球轉向格格聲,但轉動‹60°角;2分為轉向格格聲≥60°角。 (4) 生物性視、聽定向反應(對說話人的臉反應):在安靜覺醒狀態下,檢查者和新生兒面對面,相距20cm,用柔和而高調的聲音說話,從新生兒的中線位慢慢移向左右兩側,移動時連續發生,觀察新生兒頭和眼球追隨檢查者的臉和聲音移動方向的能力。評分方法同(3)。 (5) 非生物視定向能力(對紅球的反應):檢查者手持紅球面對新生兒,相距20cm。觀察評分同(3)。 (6) 安慰:是指哭鬧新生兒對外界安慰的反應。評分:0分為哭鬧經安慰不能停止;1分為哭吵停止非常困難;2分為較容易停止哭鬧。 第二部分:被動肌張力共4項(7-11項)必須在覺醒狀態下檢查,受檢新生兒應處在正中位,以免引出不對稱的錯誤檢查結果。 (7) 圍巾征:檢查者一手托住新生兒的頸部和頭部,使保持正中半卧位姿勢,將新生兒手拉向對側肩部,觀察肘關節和中線的關系。評分:0分為上肢環繞頸部;1分為新生兒肘部略過中線;2分為肘部未達或接近中線。 (8) 前臂回縮:只有新生兒上肢呈屈曲姿勢時才進行,檢查者用手拉直新生兒的雙上肢然後松開使其彈回到原來的屈曲位。觀察彈回的速度。評分:0分為無彈回;1分為彈回的速度慢(3秒以上)或弱;2分為雙上肢彈回活躍,並能重復進行。 (9) 下肢彈回:只有當髖關節呈屈曲位時才能檢查,新生兒仰卧,檢查者用雙手牽拉新生兒雙小腿使之盡量伸展,然後松開,觀察彈回的速度。評分同(8)。 (10) 腘窩角:新生兒平卧,骨盆不能抬起,屈曲呈胸膝位,固定膝關節在腹部兩側,然後舉起小腿測量腘窩的角度。評分:0分為>110°;1分為110-90°;2分為≤90°。 第三部分:主動肌張力共4項(11-14項) (1 1) 頸屈、伸肌的主動收縮(頭豎立反應):檢查者抓住新生兒的肩部,檢查從仰卧到坐位姿勢觀察頸部曲伸肌收縮將頭抬起,記錄拖和軀干維持在一個軸線上幾秒鍾。然後往前垂下或後仰。評分:0分為無反應或異常;1分為有頭豎立動作即可;2分為頭和軀干保持平衡1-2秒鍾以上。 (1 2) 手握持:仰卧位,檢查者的食指從尺側插入其手掌,觀察起抓握的情況。評分:0分為無抓握;1分為抓握力弱;2分非常容易抓握並能重復。 (1 3) 牽拉反應:新生兒手應是乾的。檢查者的食指從尺側伸進手內時,正常時會得到有力的抓握反射,這時檢查者抬自己的雙食指約30cm(時刻准備用大拇指在必要時去抓握住新生兒手)。一般新生兒屈曲自己的雙上肢使其身體完全離開桌面。評分:0分為無反應;1分為提起部分身體;2分為提起全部身體。 (1 4) 支持反應:檢查者用手抓握住新生兒的前胸,拇指和其他手指分別在兩腋下,支持新生兒呈直立姿勢,觀察新生兒下肢和軀干是否主動收縮以支撐身體的重量,並維持幾秒鍾。評分:0分為無反應;1分為不完全或短暫直立時頭不能豎立;2分為能有力地支撐全部身體,頭豎立。此項評分主要觀察頭和軀干是否直立,下肢可屈曲。也可伸直。 第四部分:原始反射共三項(15-17項) (1 5) 自動踏步:上面的支持反應得到時,新生兒軀干在直立位置或稍微往前傾,當足接觸到硬的平面即可引出邁步動作。放置反應:取其直立位,使新生的足背碰到桌子邊緣,該足有邁上桌子的動作。自動踏步和放置反應意義相同,沒有自動踏步,有放置反應同樣得分。0分為無踏步也無放置;1分為踏一步或有放置反應;2分為踏2步或在同足有2次放置反應。或兩足各有一次放置反應。 (1 6) 擁抱反射:新生兒呈仰卧位,檢查者將小兒雙手上提,使小兒頸部離開桌面約2-3cm,但小兒頭仍後垂在桌面上,突然放下小兒雙手,恢復其仰卧位。由於頸部位置的位置的突然變動引出擁抱反射。表現為雙上肢向兩側伸展,雙手開,然後屈曲上肢似擁抱狀回收上肢至胸前。可伴有哭叫,評分定結果主要根據上肢的反應。評分:0分為無反應;1分為擁抱反射不完全,上臂僅伸展,無屈曲回收;2分為擁抱反射完全,上臂伸展後屈曲回收到胸前。 (1 7) 吸吮反射:將乳頭或手指放在新生兒兩唇間或口內,則引起吸吮動作。注意吸吮里、節律、與吞咽是否同步。評分為:0分為無吸吮動作;1分為吸吮力弱;2分為吸吮力好和吞咽同步。 第五部分:一般反應共3項(18-20)。包括: (1 8) 覺醒度:在檢查過程中能否覺醒和覺醒程度。評分:0分為昏迷;1分為嗜睡;2分為覺醒好。 (1 9) 哭聲:在檢查過程中哭聲情況。評分:0分為不會哭;1分為哭聲微弱,過多或高調;2分為哭聲正常。 (20) 活動度:在檢查過程中觀察新順呢感兒活動情況。評分:0分為活動缺少或過度,1分為活動減少或增多;2分為活動正常。 本檢查只適用於足月新生兒。早產兒孕周糾正至40周時評估20項NBNA總分40分於生後2-3天,12-14天,26-28天3次測定,以一周內新生兒獲37分以上為正常,37分以下尤在2周內≤37分者需長期隨訪。 DQ發育商評分。DQ評分包括:大運動,精細,適應,語言,社交
㈢ 嬰兒圍巾征過小,正常嬰兒圍巾征圖片
寶寶的一哭一笑總是牽動著大人的心,所以,如果寶寶有什麼事情的話,作為父母的總是會各種擔心。那麼,今天大家就跟我一起來學習嬰兒圍巾征吧。有沒有人知道,嬰兒圍巾征過小談擾,那該怎麼辦呢?正常的嬰兒圍巾征又是怎麼樣的?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嬰兒圍巾征:
嬰兒圍巾征,是評價新生兒肌張力的一種說法,出現異常說明寶寶肌張力過高,提示神經系統發育有問題。主要測量方法是,在寶寶醒來後或者餵奶後半個小時後,讓寶寶半卧著。媽媽一手托住寶寶的頸部和頭部,使寶寶保持正中位,以免含鄭旦上肢肌張力不對稱。然後,將寶寶的手拉向肩部,觀察關節和中線的位置。如果關節活動范圍大,說明肌張力低,如果關節活動的范圍小,只說明寶寶肌張力過高。
如果寶寶的圍巾征過低的話,那我們也不要太擔心,先看一看寶寶的年齡多大,如果寶寶月齡在1-12個月的話,正常的小孩是不會出現這種現象的,因為大部分寶寶的肌張力異常只是暫時的現象。如果爸爸媽媽們還是很擔心的話,可以去正規醫院的小兒骨科或者小兒科給寶寶做一個檢查。
正常的嬰兒圍巾征如下圖:
一般是肘關節應該要稍過中線,如果不過中線叢斗,就說明肌張力高,如果肘關節超過得特別多的話,就說明肌張力低。
㈣ 寶寶急產現在4個月肌張力高,神經運動檢查3項異常:圍巾征,內收肌角,胴窩角會是腦癱嗎
不一定的,這三項都是主觀檢查,就是和大夫手感有關,而且只是異常。有一個經驗告訴你:孩子要是腦癱,身上必然應該是異常姿勢,異常反射,異常肌張力的相互印證。你一定要把握好這個原則來對孩子的病情進行判斷。祝孩子健康!
㈤ 嬰兒腦癱會出現什麼症狀
很多的家長們都知道患腦癱的寶寶,需要及時的治療!你們知道嬰兒腦癱的症狀都有哪些嗎,嬰兒腦癱的表現都有哪些呢,怎麼發現寶寶是不是患上腦癱了呢?今天就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嬰兒腦癱的早期治療方法都有哪些呢?
小兒腦癱表現
腦癱臨床表現多種多樣,由於類型、受損部位的不同而表現各異,若同時存在兩種類型,則表現更為復雜,即使單一種類型,在不同年齡階段,表現也不一樣。雖然臨床表現錯綜復雜,但腦癱小兒一般都有以下四種表現。
一、運動發育落後、主動運動減少
運動發育落後表現在粗大運動和(或)精細運動兩方面。判斷運動發育是否落後的指標很多,每個動作在不同年(月)齡中表現又不一樣,但一些主要指標在臨床應用時應熟練掌握。正常小兒3個月時能抬頭;4~5個月時能主動伸手觸物,兩手能在胸前相握,安靜時能在眼前玩弄雙手;6~7個月時會獨自坐在較硬的床面不跌倒,8~10個月時會爬,爬時雙上肢或下肢交替向移動;1歲時能獨自站立;l歲~l歲半時能行走。腦癱小兒在上述年齡階段一般都不能達到正常小兒水平。
腦癱小兒在新生兒時期常表現為動作減少,吸吮能力及覓食反應均差。正常3個月小兒仰卧位時常有踢腿、蹬踏樣動作,而且為交替的蹬踢。腦癱小兒踢蹬動作明顯減少,而且很少出現交替動作,正常4~5個月的小兒上肢活動很靈活,腦癱小兒上肢活動也減少。正常小兒在l歲以內尚未形成右利或左利,而痙攣型腦癱偏癱型則表現為經常只利用一隻手持物或觸物,另一側手的活動減少,而且手常呈握拳狀。中穗模
二、肌張力異常
肌張力是安靜狀態下肌肉的緊張度,通過被動地屈曲、伸直、旋前、旋後肢體,了解其肌張力。小嬰兒可握住其前臂搖晃手,根據手的活動范圍了解上肢肌張力。測下肢肌張力還可握住小腿搖擺其足,根據足活動的范圍判斷其張力,張力低時搖晃手足時手足甩動的范圍大,張力高時活動范圍小。
還可根據關節活動范圍大小來判斷,被動運動關節若活動范圍大,說明肌張力低,關節活動范圍小,活動受限說明肌張力高。了解上肢肩關節活動范圍可檢查"圍巾征",觀察肘關節與軀干正中線的關系,了解下肢肌張力可檢查外展角、胭窩角、足跟觸耳試驗及足背屈角。
檢查肌張力時還可以通過"牽拉試驗"來了解,此項檢查容易掌握,握住小兒雙手,將其從仰卧位拉成坐位,觀察頭後垂的情況可了解頸背部肌肉張力。
肌張力的發育過程表現為新生兒時期屈肌張力增高,隨著月齡增長肌張力逐漸減低轉為正常。所以一些不太嚴重的痙攣性腦癱,在6個月以內肌張力增高並不明顯,有時造成診斷困難。但一些嚴重的痙攣型腦癱患兒仍可在6個月以內表現出肌張力增高。
痙攣性腦癱肌張力增高表現為"折刀式",但需注意在檢查時如反復連續多次屈伸肢體,則"折刀"的感覺逐漸不太明顯。手足徐動型在l歲以內往往無肌張力增高,隨著年齡的增加而表現出來,常呈"齒輪狀"或"鉛管狀"。強直型表現為"鉛管狀"肌張力增高。共濟失調型肌張力不增高,肌張力低下型則表現為肌張力低下,關節活動范圍增加,但腱反射活躍或亢進。
檢查肌張力時要注意,一些年齡較大病程較長的患兒,由於關節攣縮賣緩,以致關節活動受限,不要誤認是肌張力增高。
三、姿勢異常
腦癱患兒異常姿勢多種多樣,與肌張力異常及原始反射延遲消失有關。
1.俯卧位
由於緊張性迷路反射延緩消失,嬰兒時期(3~4個月以後)表現為俯卧位時屈肌張力明顯增高,四肢屈曲,臀部高於頭部;或不能抬頭,雙上肢不能支撐軀干,肩部著床,臀部高舉;或上肢內旋、屈曲,兩手握拳,下肢伸直,內收內旋,足尖族嘩朝內;也可表現為一側異常,一側上肢肘關節屈曲、腕關節屈曲,圖中所示為左側受累。
2.仰卧位
也受緊張性迷路反射影響,頭後仰,下肢伸直,有時呈角弓反張姿勢。由於不對稱頸緊張反射持續時間延長(正常小兒4~5個月時消失),表現為頭轉向一側時,枕部的一側上肢及下肢呈屈曲狀,面部一側上下肢伸直。有時呈 Mom反射狀姿勢。有時呈雙下肢伸直。四肢肌張力低下,仰卧位時腕、肘、肩、髖、膝、踝等關節均可同時平置於床面,呈青蛙仰卧狀。
3.由仰卧位
牽拉成坐位小兒仰卧位,檢查者握住小兒雙手,緩緩從仰卧位拉成坐位,觀察在牽拉過程中姿勢的變化。正常小兒4~5個月時頭即不再明顯後垂,兩上肢能主動屈曲。3~4個月以後的腦癱小兒可表現為軀干拉起,但頭後垂;一側下肢伸直,足跖屈;雙下肢均伸直伴足跖屈;一側上肢正常,呈屈肘動作,另一側伸直;牽拉時不經坐的過程直接成為直立姿勢;頭極度後垂,脊柱背屈。
4.直立位
正常3~4個月的小兒當扶其腋下呈直立懸空位時,表現為雙下肢屈曲,6個月扶成直立位時,下肢能支持體重。腦癱小兒直立懸空位時往往兩下肢內旋、伸直、足尖下垂,兩下肢由於內收肌張力增高表現為兩腿交叉呈剪刀狀。腦癱小兒直立位時,頭、脊柱、足跟往往不能保持在一條垂直線上,髖腰部側彎;或表現為兩大腿內旋,膝半屈,下肢呈X形,足尖著地。
手足徐動型及共濟失調型表現與痙攣型不同,在第一年內,常安靜躺著,幾乎沒有自主運動,仰卧位時其姿勢與痙攣型相反,表現為下肢屈曲,髖外展,踝背屈。抱起呈直立位時,能控制頭在正中位。
我們今天來了解一些關於寶寶腦癱的問題,因為一旦涉及到寶寶的問題,家長朋友們都會比較但心,就比如說寶寶腦癱這個疾病,如果我們的家長朋友知道了寶寶腦癱的早期症狀,那麼我們以後在面對寶寶腦癱的時候就可以及早的發現,從而也能很好的治癒,這樣我們才可以保證寶寶的健康,也不會讓家長朋友們太過擔心,所以我們好好看看寶寶腦癱的早期症狀吧。
首先,我們醫學上面關於寶寶腦癱有很多的症狀,而早期的'症狀也是有很多,一般新生兒容易出現受驚,並且自己會啼哭不斷,也會出現厭乳和不容易睡著。而且新生兒也會出現喂養和吞咽困難的情況出現。
其次,寶寶腦癱也會出現感覺閾值低,就是非常容易哭鬧。而且寶寶腦癱也會在學走路的時候非常困難,基本上面學不會走路。並且嬰兒抬頭也是不正常,經常搖擺不定,而且握拳也張不開。所以我們要記著這些症狀。
最後,寶寶腦癱也會出現看見東西不會伸手抓東西,而且會笑的時候會出現表情冷漠,同樣也會有動作遲緩,並且經常出現身體部件僵硬,嬰兒也會出現突然的反射性翻身,所以我們要好好的記住以上我們這些寶寶腦癱早期症狀。
結語: 寶寶是每個家長最重要的人,爸爸媽媽們都希望自己的寶寶能夠健康的成長,但是腦癱也是嬰兒發病率比較高的疾病之一!希望上述介紹的這些嬰兒腦癱的治療常識和症狀,能夠幫助大家更好的照顧患病兒童哦!
㈥ 圍巾征是啥意思
圍巾征:一手托住新生兒的頸部和頭部使其保持正中位,半卧位姿勢,將新生兒手拉向對側肩部,觀察肘關節和中線的關系。評分:0分為上肢環繞頸部,1分為新生兒肘部略過中線,2分為肘部未達中線。
被動肌張力檢查(均為覺醒狀態下,共4項)①圍巾征:牽拉新生兒的上肢像圍圍巾一樣拉向對側肩部時的肌肉張力。③前臂彈回:當新生兒上肢呈屈姿式時拉直其雙上肢然後松開,檢查其彈回的速度。②下肢彈回:檢查髖關節呈屈曲位時下肢彈回能力。①胭窩角:新生兒平卧下肢屈曲時,舉其小腿測量胭窩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