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行業資訊 > 文胸是怎麼來到中國

文胸是怎麼來到中國

發布時間:2023-05-30 02:36:07

A. 文胸什麼時候流入中國的

民國時期

滿清政府倒台以後,中國結束封建社會,隨著辛亥革命結束,思想開放,西方的文化開始來到中國。文胸就是其中之一。

中國近代以來隨著西學東漸,新式女子教育產生發展,西方文化,辛亥前後在社會上涌現出一批頗有影響的新知識女性。

她們關心國事,振興女學,創辦報刊,組建女性團體,辦實業,投身反清革命,爭取男女平權,使女界呈現一派活躍氣象。因此,婦女的覺醒成為當時中國最亮麗的風景。

(1)文胸是怎麼來到中國擴展閱讀:

發展:

文藝復興以前,歐洲女性身體幾乎不加束縛。貴婦們穿上襯裙作為內衣;勞工階層女性和農婦使用小束腰,胸前系帶。

1859年,一個叫亨利的紐約布魯克林人為發明的「對稱圓球形遮胸」申請了專利,被認為是胸罩的雛形。

1907年,法國設計師保羅·波烈「以自由的名義宣布束腰的式微和胸罩的興起」。他由此被認為是胸罩的發明人。

1914年11月3日,瑪麗以Caresse Crosby的名字為「無背式胸罩」申請注冊專利。

20世紀20年代,流行高挑纖瘦身材,胸罩最主要的變化,就是沒有任何支撐物了,人們用特殊的花邊來支撐穩固胸部。

20世紀30年代,曲線美回歸流行,胸罩在背部上採用大量松緊帶,拉鏈取代了鉤扣。另外,鐵線胸罩也帶動了襯墊的發明。

1941年,霍華德·休斯發明的襯墊胸罩(即上托型或集中型胸罩)問世。40年代末,美國公司開發了十字交叉、迴旋織法來製造圓錐型罩杯,俗稱「導彈式」的胸罩。

20世紀60年代,隨著無帶晚裝的興起,無帶胸罩也應運而生。1965年,Rodi Gernreich設計出「無胸罩式胸罩」,它利用了有承托力而不變形的萊卡來縫制內衣。

1994年4月,美國的魔術胸罩在紐約首次登場。

進入21世紀,硅膠胸罩、乳貼也接下「無胸罩式胸罩」的「隱形」接力棒;無論在華麗、性感、運動、塑身等設計領域,都在見證胸罩正在走進全新的紀元。

主要功能:

女性的乳房大部分是脂肪組織,有一些韌帶與皮膚提供內部支撐。但是這些支撐有時候不夠支撐乳房(特別是對年長女性來說)或是不讓乳房移動,因此造成疼痛不適。

穿胸罩的主要原因,就是提供乳房外部支撐,增加舒適性與活動力。

B. 胸罩是如何流傳進入我國的為什麼民國明文禁止穿胸罩

現代女性的美是什麼?是豐乳肥臀的s型曲線,這是從西方傳來的審美,西方油畫里的貴族女子無一不是體格豐滿,胸部尤其豐滿性感。但是與西方不同,中國古代講究的是含蓄美,要隱隱約約,女子需要婀娜多姿,不能痴肥,甚至中國古代的楚國還有“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的詩句,趙飛燕瘦到可以做掌上舞,足以見到古人對於女子體態纖瘦的追求。


這一說法驚動了社會,但是有很多有先見的名人志士都很贊同他,一些大家閨秀也開始不再對自己的胸加以束縛。同時,美術也開始走向了性解放的道路,上海美專校長劉海粟先開裸體模特先河,打開了中國藝術界對於性和裸體藝術的研究。從“放腳”到“放胸”,中國婦女真正被解放了,西方的胸罩也逐漸進入中國成為一種風尚。

C. 胸罩是什麼時候在中國普及的

在古老的中國,最著名的內衣要算肚兜了,「肚兜」即抹胸的俗稱,是古代婦女穿在最貼身處的內衣,胸罩1920年代才由法國人發明的,當時婦女穿它以保持體態。

主要功能:女性的乳房大部分是脂肪組織,有一些韌帶與皮膚提供內部支撐。但是這些支撐有時候不夠支撐乳房(特別是對年長女性來說)或是不讓乳房移動,因此造成疼痛不適。

穿胸罩的主要原因,就是提供乳房外部支撐,增加舒適性與活動力。

(3)文胸是怎麼來到中國擴展閱讀:

洗滌要點:

1、關於力度:手洗時一定要用力輕柔和緩,不可用力搓洗擰扭,防止變形。邊上臟的地方用軟刷輕輕刷干凈。

2、關於水:洗滌的時候要用冷水或者溫水先浸泡10分鍾在清洗,不能用熱水。

3、關於浸泡:浸泡時間一定不能太長,一定要迅速清洗後沖洗干凈,否者留在胸罩上的洗劑會讓它變色。

4、關於洗劑:使用中型洗劑或者內衣專用洗劑,應先將洗劑溶於30-40度溫水中,避免直接塗於胸罩上。洗劑使用要適量,過量的洗劑會對胸罩造成損壞。

D. "文胸"是怎麼來的

樓上說了半天都沒有切入正題,白白講了一堆中國內衣發展史,聽聽我的吧,哈哈

真正現代意義上的文胸是法國人發明的,據說是一名法國女士產後哺乳,乳腺的增大使乳房變得有些累贅,她突發奇想用兩塊手帕對折,形成兩個三角,再用絲帶縫在角上固定,最後系在身上,用它們托住乳房,所以就覺得輕松多了

「文胸」只是中國人的文明叫法而以,以為這個詞必「胸罩」、「奶罩」、「乳罩」等詞彙都含蓄得多,所以被流傳

E. 胸罩和內褲.內衣是誰發明的

胸罩是1920年代由法國人發明的,它的前名是緊身衣(Corset)在十八世紀時就已出現,當時婦女穿它以保持體態。但因Corset非常不舒服,逐漸演變成分上下兩件(束胸及束腹),再經過巴黎設計師們的巧藝,式樣愈來愈簡單,終演變成今日的胸罩和束褲。不過胸罩驚人的款式變化是近一、二十年才有的。胸罩的英文是Brassiere,口頭多簡稱為bra,此自毫無疑問來自法文。 胸罩是在清末隨列強入侵中國傳入中國。 據說慈禧是中國第一個戴乳罩的女人。 古時內衣稱中衣,中國內悉毀棗衣的歷史源遠流長,最早的史料見於漢朝。其中女性內衣在不同的時期又稱為抱腹、心衣、兩襠、抹胸、肚兜等,唐代女性 「慣束羅裙半露胸」的普遍裝束在歷史上只不過短短一瞬,從古到今,內衣都一直蘊藏著女性的隱密,是絕對不為外人所知的。古書中提及內衣外露的女子不是歡場女子,就是如同梁山孫二娘一般,古人對內衣的心態是隱諱的。 古代內衣小知識 褻衣 主腰 抹胸 肚兜 女子貼身穿的上衣,即肚兜中的上兜,因不能輕易示人的服用性質而得名。明清時期婦女的貼身之衣,「主」是指系扣的意思,通常為宮女所穿的款式,強調刺綉裝飾。是一種 「腰間小衣」,是「肚兜」的前身,始於南北朝,是唐宋時期內衣的稱謂,結構上以緊束前胸為特徵,以防風寒,用於約束和固定胸部。也稱兜肚,以正方或菱形衣片為常見,有素色與刺綉之分,左右兩角裝有繩帶,系於後背,還有有袋無袋之分。 中國古代內衣不像歷代外衣具備嚴謹的典章服制,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外衣是政治,而內衣則是情感。中國古代內衣都是情和藝的完美結合,它是女性私密空間中的悄悄話語。每個古代女子縫制自己的內衣時,都將萬千情愫傾注於上:求子綉石榴、求財綉牡丹,避邪綉猛獸、思念心上人就綉花草……在外衣上根本不敢體現的人生理想及個人慾念,但在內衣上可以充分描繪展現。 正如《雲縷心衣———中國古代內衣文化》(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一書所展示的:中國古代內衣文化的多元性、時段性較之其他服飾更自由、更智慧,亦更富於濃情。隋唐時期,依賴內衣來展示「乘間歡合」及充當驚艷式宮女的外在符號,已開始承載「……閨門失禮之事不以之異」的性開放余模思潮,憑借內衣的形制、色制來袒露身體,更顯唐代內衣服飾文化的開放氣度及人文精神中驚彩絕艷的異光;宋代後期的「理學」制約,並沒有使內衣文化暗淡失色,而是以「窄、瘦、長、奇」別具中原特色,為日後的「肚兜」文化奠定了根基;明朝內衣文化中「非綉衣大紅不服」、「非大紅裹衣不華」的「主腰」式內衣,更體現當時社會風尚中「導奢導淫」 的生活消費理念,成為對禁慾主義反叛的強有力符號;清末民國,更是華夏內衣一派艷陽天的繁紛時期,不論是主動還是被動,情願還是不情願,既有對傳統內衣的繼承,又有對西方內衣文化的接納,「修形塑身」與「寄寓精神」的肚兜藝術提升了華夏內衣的全新內容,結構上的科學化、圖騰上的裝飾理想化、工藝上的精巧化,材質上的多樣化,使肚兜藝術與社會、身體、人生價值交映生輝。 該書將自春秋以來的中國古代內衣歷史文化及設計藝術鋪陳得流光溢彩,彰顯出完全不同於中國古代外衣嚴謹服制的一種浪漫隱秘圖像。 漢代以前,女人下體無衣,到了漢朝才穿上開襠褲。《漢書·上官皇後傳》說:「雖宮人使令皆為窮褲,多其帶。」所謂「窮褲」,便是開襠褲。穿開襠褲的目的是方便大小便,然則不穿內褲,也順理成章。如此情形,至少延續到了唐朝,日本人以唐裝製成和服,似乎女子著和服也不穿內褲。 也有人說和服是「吳服」的改造,來源江南八百童男女。女人不穿內褲,保留了古代中國人「衣」的基本特睜拆點。「日本人唯一的發明,就是男人的那塊兜襠布,至今還留在相撲力士碩大無比的臀縫里。」

希望採納

F. 胸罩什麼時候傳到中國的

20世紀20年代末期。
20年代末期,乳罩飄洋過海來到中國,當時人們稱之為「義乳」。以出演《神女》 、《新女性》等影片蜚聲影壇的阮玲玉,是民國時期的大腕影星。是最早戴「義乳」的中國婦女之一。

G. 中國女人從哪一年開始帶胸罩的

在老蔣執政之前, 中國傳統的文化要求女人束胸, 用束胸帕圍繞胸部一層又一層, 以免胸部太大勾引人之類的(裹小腳清末已經廢除)

1920年代末開始老蔣倡導"新生活運動", 包括胡適博士等在內的進步文人, 全國各地呼籲,認為外國人高馬大, 中國人面黃肌瘦, 主要原因是因為中國人束胸導致奶水不足, 不能很好的哺育後代. 是否真的如此不說, 反正這個說法得到老蔣以降的各級ZF認同, 從而中央和地方共同推行了禁止女性束胸的"天乳運動", ZF強制執行, 派女警檢查, 發現束胸的罰款, 於是束胸的習慣逐漸廢棄.

不再束胸, 這只是一方面,但總要穿點什麼. 於是大家各想辦法, 有人把小皮球切兩半包裹著乳房, 於是就成了土式的胸罩.真正的胸罩進入中國, 是從上海開始. 當時取名義乳, 以阮玲玉等電影明星穿著胸罩, 配合旗袍體現出圓潤挺拔的身材, 從而一炮而紅, 成為城市女性的選擇.

政治家推動+演藝圈名媛身體力行引導潮流,從此, 胸罩在中國逐漸的流行起來. 成為中國女性穿著的必備.

H. 內衣從什麼時候出現在中國

從中國文明起。內衣指的是穿在裡面的衣服!自周起內衣有了歸類出現了北新是的。秦漢後內衣變得越來越精緻,出現的款式也更美觀,唐朝出現的內衣有點與明清的肚兜相似,在唐自清出現過肚兜背心式的內衣和馬甲似的內衣,到辦殖民前後出現了類似文胸的馬甲,國名時期出現了類似文胸的內衣 至此之後內衣款式多種多樣,

I. 中國內衣發展史是怎樣

古代內衣較早的稱謂是「褻衣」。「褻」意為「輕簿、不莊重」,可見古人對內衣的心態。中國內衣的歷史源遠流長,以下所訴的內衣歷史線索是從漢朝開始的。

漢:抱腹、心衣

「心衣」的基礎是「袍腹」,「抱腹」上端不用細帶子而用" 鉤肩」及」襠」就成為「心衣」。兩者的共同點是背部袒露無後片。平織絹是漢朝常用的內衣面料,其上多用各色絲線綉出花紋圖案(稱彩綉),圖案多以「愛情」為主題,在當時用素色面料來製作內衣的情況是不多的。

魏晉:(十六國):兩當

「兩當」與「抱腹」、「心衣」的區別在於它有後片,「既可當胸又可當背」。材質多為手感厚實、色彩豐富的織錦,雙層,內有襯棉。「兩當」最初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服飾,後傳人中原,屬異族文化。

唐代:訶子

唐代以前的內衣肩部都綴有帶子,到了唐代,出現了一種無帶的內衣,稱為「訶子」。這也是其外衣的形制特點所決定的:唐代的女子喜穿「半露胸式裙裝」,她們將裙子高束在胸際然後在胸下部系一闊帶,兩肩。上胸及後背袒露,外披透明羅紗,內衣若隱若現,因而內衣面料考究,色彩繽紛,與今天所倡異的「內衣外穿」頗為相似。為配合這樣的穿著習慣,內衣需為無帶的。「訶子」常用的面料為:「織成」,挺括略有彈性,手感厚實。穿時在胸下扎束兩根帶子即可,「織成」保證「訶子」胸上部分達到挺立的效果。

宋代:抹胸

「抹胸」穿著後「上可覆乳下可遮肚」,整個胸腹全被掩住,因而又稱「抹肚」。用紐扣或帶子系結。平常人家多用棉製品,俗稱土布,貴族人家用絲質品並在其上綉以花卉。單的夾的,形式不一。

元代:合歡襟

「合歡襟」 由後向前系束是其主要特點。穿時由後及前,在胸前用一排扣子系合,或用繩帶等系束。合歡襟的面料用織錦的居多,圖案為四方連續。

明代:主腰

「主腰」外形與背心相似。開襟,兩襟各綴有三條襟帶,肩部有襠,襠上有帶,腰側還各有系帶將所有襟帶系緊後形成明顯的收腰。可見明代女子已深諳凸現身材之道。

清代:肚兜

清代「抹胸」又稱「肚兜」,一般做成菱形。上有帶,穿時套在頸間,腰部另有兩條帶子束在背後,下面呈倒三角形,遮過肚臍,達到小腹。材質以棉、絲綢居多。系束用的帶子並不局限於繩,富貴之家多用金鏈,中等之家多用銀鏈、銅鏈,小家碧玉則用紅色絲絹。「肚兜」上有各類精美的刺綉。紅色為「肚兜」常見的顏色。

20世紀二、三十年代:小馬甲

「小馬甲」形制窄小,通常用對襟,襟上也施數粒扣,穿時將胸腰裹緊。」小馬甲」進一步發展並吸收了西方的某些特點便成了現在的胸罩。面料以棉、絲為主。

J. 胸罩是誰發明的

最早的做旁胸罩從西方的束胸內衣開始,當時的「束胸」不是現在的「塑胸」,束胸要求女性把乳房提高,腰部裹得很細很細,裙子有群撐,把臀部撐得很高。形成「S」形。後來隨著婦女衣著的解放,設粗胡擾計師岩旦逐漸設計出解放婦女的服裝,不再裹腰,胸罩也簡化成現代的樣子。時間大概在16世紀延續到17世紀。 胸罩是在清末隨列強入侵中國傳入中國。 據說慈禧是中國第一個戴乳罩的女人。 為什麼女生都戴: 1:保護乳房衛生。防止直接細菌。 2:保持女性胸部型體。如果不使用文胸可能會導致乳房下垂。 3:文胸對增加女性魅力已經日漸重要。

與文胸是怎麼來到中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盤點5位女星校服照 瀏覽:189
秋款衛衣應該多少都穿 瀏覽:539
康復路哪有童裝批發市場 瀏覽:538
牛仔外套怎麼圍圍巾 瀏覽:651
2014新品韓版童裝廠家 瀏覽:986
湖州織里童裝加工廠房 瀏覽:247
濰坊哪裡有回收皮衣的 瀏覽:350
羊衫套口一個月能苦多少錢 瀏覽:206
卡迪利男裝全國店面分布 瀏覽:518
校服照王俊凱 瀏覽:989
中國茶廣場舞旗袍秀 瀏覽:130
哪些品牌的裙子比較好看 瀏覽:641
羅馬帽子 瀏覽:10
騎車裙子卷進去 瀏覽:953
手動安裝三菱翼神皮帶 瀏覽:652
表鋼帶和皮帶哪個好 瀏覽:570
裙子遮臉頭像 瀏覽:36
亞洲日韓歐美製服另類圖片 瀏覽:369
西裝女裝推薦品牌 瀏覽:291
裙子川久保玲皮 瀏覽: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