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清代鐵帽子王12個,為何禮親王地位是最高的,被譽為「大清第一王」
因為禮親王代善一大局為重自願放棄大汗之位所以被譽為「大清第一王」。清朝的鐵帽子王雖有十二個但就數禮親王代善的地位最高,而且每次上朝列班時也是代善位於班首也優先具有發言權,代善能夠得到如此榮譽也要歸功於自己所做出的巨大貢獻。
但是代善並沒有因此記恨皇太極。努爾哈赤死後作為最有勢力和實力的代善最有機會繼承汗位,但是代善做出了驚人之舉。代善不僅主動提出退出這次的爭奪而且不計前嫌的推薦皇太極為信汗,因為代善非常了解自己眾多弟弟的能力所以覺得皇太極最適合所以就推舉了他。當然最後在代善的支持下皇太極成功繼承了汗位最終建立了清朝。所以代善這樣顧全大局又寬容大度的表現得到了滿洲貴族的尊重所以被譽為「大清第一王」。
Ⅱ 大清朝共有幾個鐵帽子王其中誰的本事最為厲害
豫親王多鐸最厲害。
清朝的爵位分封遵循「王公侯伯子男」,針對不同群體,又有宗室爵位、異姓功臣爵位和蒙古爵位。
宗室爵位分為十二等,每等若干級。十二等大致可分為超品、親王、郡王、貝勒、貝子、公、將軍。
蒙古爵位一般按照宗室爵位例,同時保留原來的蒙古尊號,有時在親王之上依舊設立汗號世襲罔替。
異姓功臣爵位當然是封給異姓功臣的。公、侯、伯、子、男是其中的一部分。異姓功臣爵位分為九等。
Ⅲ 清朝滅亡時,那些十二個鐵帽子王都在干什麼
有的是還在堅持清朝統治,在堅持和那些新政對立;有的是看到了時代的發展了,覺得無能為力了,所以就主動交出權利,退位了;還有的呢,就慫恿清朝滅亡,覺得應該換個時代了。這十二個鐵帽子還是各自有各種很大的看法的,行動和看法非常地不統一。
另幾個鐵帽子王,就是支持清朝滅亡,去轉向新型社會和制度的了,他們是支持溥儀退位的。這裡面的代表就是慶親王奕劻,慶親王奕劻其實他是個挺勢力的人的,太貪心,在那種情況下他還想去獲得權利,他一直就慫恿溥儀退位,以謀求一些利益吧,後來溥儀真的退位了,但是其實溥儀內心還是怨他的。
這些鐵帽子王,確實在大清朝時期,都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一到關鍵時刻,還是比較能看得出來他們各種的品德和為人的。
Ⅳ 清朝的八大鐵帽子王是哪八個
清朝的八大鐵帽子王是禮親王代善、睿親王多爾袞、豫親王多鐸、鄭親王濟爾哈朗、肅親王豪格、庄親王碩塞、克勤郡王岳托、順承郡王勒克德渾。
清代宗室封爵按等級可以分為親王、郡王、貝勒、貝子、鎮國公、輔國公等14級,其中惟親王郡王可以稱為「王」;按襲爵方式可分為「世襲罔替」、按次降級兩類,按來源來說可分為功封、恩封兩種,前者是指清朝開國時期軍功卓著者,後者則指治國有為、皇帝降恩特封者。
清初有禮親王代善、睿親王多爾袞、豫親王多鐸、鄭親王濟爾哈朗、肅親王豪格、庄親王碩塞、克勤郡王岳托、順承郡王勒克德渾8人,皆以有定鼎軍功獲封。清代中晚期又先後有怡親王允祥、恭親王奕欣、醇親王奕譞和慶親王奕劻4人,以恩封獲得世襲罔替之榮。
(4)多少個鐵帽子王擴展閱讀
1、愛新覺羅·代善(1583年8月19日-1648年11月25日),滿洲正紅旗人。清朝宗室大臣,清太祖努爾哈赤次子,母為大福晉佟佳氏。
2、愛新覺羅·多爾袞(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四子,阿巴亥第二子。明萬曆四十年(1612年)出生於赫圖阿拉(今遼寧省新賓縣老城)。清初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
3、愛新覺羅·多鐸(1614年4月2日—1649年4月29日),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五子,阿濟格、多爾袞同母弟,滿洲鑲白旗旗主,時人通稱十王,清初八大鐵帽子王之一,爵位世襲罔替。
4、愛新覺羅·濟爾哈朗(1599年11月19日—1655年6月11日),滿洲正藍旗人。清朝宗室大臣,和碩庄親王愛新覺羅·舒爾哈齊第六子,母為五娶福晉烏喇納喇氏,清太祖努爾哈赤之侄。
5、愛新覺羅·豪格(1609年—1648年),清太宗皇太極之長子,母為皇太極第二任大福晉烏喇納喇氏。滿洲正藍旗人。崇德元年(1636年)四月,晉封為和碩肅親王,同年六月,掌管戶部的事務,十二月跟隨皇太極親征朝鮮王朝。
崇德三年(1638年)八月,陪同多爾袞進攻明朝,翌年四月班師。崇德六年(1641年)三月,被降為郡王。崇德七年(1642年)七月,因為軍功重新晉封為親王。
6、愛新覺羅·碩塞(1628年-1654年),又名碩色,號霓庵,清朝宗室,滿洲鑲紅旗人,清太宗皇太極第五子。
7、愛新覺羅·岳托(1599年-1638年),滿洲鑲紅旗人。清朝宗室大臣,開國元勛,清太祖努爾哈赤之孫,禮親王代善之長子。
8、愛新覺羅·勒克德渾(1619—1652年),滿洲正紅旗人。清朝宗室大臣,努爾哈赤曾孫、禮親王代善之孫、和碩穎親王薩哈璘第二子。
Ⅳ 清代鐵帽子王有12個,為什麼禮親王地位最高,還被譽為「大清第一王」
說起清代就有很多的話題,今天要說的是清代的時候有十二個鐵帽子王,其中功封的有八個恩封的有四個。只不過,從第一代親王開始,禮親王就是這些親王中權勢最高的一個,無論什麼時候他都是排在第一位,那究竟是什麼造成的呢?
但是代善出於實際考慮,放棄了這一點,因為他感覺自己沒有辦法,可以把這些弟弟管得很好。而且當時他們的國家面臨著內憂外患,內部受到很多百姓的反對,而外面又面臨著強敵,他知道自己沒辦法承擔這樣的重任,只有皇太極可以擔當這個大任。然後他就力推皇太極為大汗,所以皇太極就成了大汗,之後又建立大家,而代善的這種行為被歷代皇帝敬佩,所以是第一親王。
Ⅵ 清朝共有幾個鐵帽子王
清朝共有12位承襲爵位無需降等的「鐵帽子王」,其中八位是在清朝開國之初立下戰功的皇親宗室,因為他們功勛卓絕,所以獲得世襲罔替的永久封爵,同時還享有配享太廟的殊榮。另外四位屬於恩封,他們是因在清朝中後期穩固江山中立功而受封的。
禮親王代善:太祖次子。
鄭親王濟爾哈朗:顯祖三子舒爾哈齊之子。
睿親王多爾袞:太祖十四子。
豫親王多鐸:太祖十五子。
肅武親王豪格:太宗第一子。
和碩承澤親王碩塞:太宗皇帝皇太極五子。
克勤郡王岳托:代善長子。
多羅順承郡王勒克德渾:代善孫。
怡賢親王允祥:康熙十三子。
恭忠親王奕欣:宣宗成皇帝旻寧六子。
醇親王奕譞:道光七子。
慶僖親王永璘:乾隆幼子。
Ⅶ 乾隆朝時有多少個鐵帽子王
十二大「鐵帽子王」,乾隆一朝共22人有爵。
禮親王世系:康親王巴爾圖、禮親王永恩。
鄭親王世系:無。
睿親王世系:睿親王功宜布、睿親王如松、睿親王淳穎。
豫親王世系:豫良親王修齡、已革豫親王裕豐(乾隆一朝有爵)。
肅親王世系:顯謹親王衍潢、肅勤親王蘊著、肅恭親王永錫、肅慎親王敬敏。
庄親王世系:庄恪親王允祿、追封庄親王弘普、庄慎親王永瑺、庄襄親王綿課。
克勤郡王世系:克勤良郡王慶恆、克勤庄郡王雅朗阿。
順承郡王世系:無年代考據。
怡親王世系:怡僖親王弘曉、怡僖親王弘曉、追封怡親王綿標。
恭親王世系:無。
醇親王世系:無。
慶親王世系:慶僖親王永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