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行業資訊 > 民國時期一個旗袍多少大洋

民國時期一個旗袍多少大洋

發布時間:2024-01-10 03:32:47

Ⅰ 民國時期一個旗袍多少大洋,

這個要看質量,還有當時的旗袍有些是用美元買的。當時穿旗袍可是富家女的象徵!
望採納

Ⅱ 民國服裝除了旗袍還有什麼

1. 民國旗袍小知識
民國旗袍小知識 1.有關於民國時期的一些知識,比如女子著旗袍之類的,越詳細越好
旗袍,一種女式長袍。

原指滿族一種代表性的服裝。因滿人別稱「旗人」,故名。

款式和結構簡單,圓領,捻襟(大襟),緊身袖,四面開 fc39 ,帶扣襻。隨著社會的發展,款式也在不斷演變,現今的款式一般為:立領右開大襟,緊腰身,長至膝下,兩側開叉,並有長短袖或無袖之分。

旗袍穿著爽身合體,輕盈秀美,端莊大方。 旗袍,是一種內與外和諧統一的典型民族服裝,被譽為中華服飾文化的代表。

它以其 流動的旋律、瀟灑的畫意與濃郁的詩情,表現出中華女性賢淑、典雅、溫柔、清麗的 性情與氣質。 旗袍追隨著時代,承載著文明,顯露著修養,體現著美德,演化為天地間一道絢麗的 彩虹。

願旗袍連接起過去和未來,連接起生活與藝術,將美的憧憬、美的風韻灑滿人 間。 旗袍是中華女性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服裝。

說到傳統,人們總要想到封建主義的保守 、封閉,還有封建主義對婦女的各方面的禁錮。數千年來,中華女性的著裝是嚴肅的。

直到現在,嚴肅而正規的「職業女裝」仍然占據著中國女性服裝的主要地位。 鳳冠霞帔,母儀天下,如果說中國幾千年來的封建傳統把婦女的最高期望值定到這里 , 那麼最能說明一切奧妙的關鍵字眼就是「表 現」。

把美好的體貌表現出來的唯一媒介 是好的服裝。 「霓裳羽衣」也好,「鳳冠霞帔」也罷,除了對那種繁華尊貴的追求之外,無論如何 也剪不掉那段渴望美麗、渴望風采浪漫。

旗袍的出現或許就因為如此吧。 人類文明有五千年悠久的歷史,女性的服裝也隨著歷史不斷改變。

比起科技帶給世界 的巨大變化,人體卻頑強地保持了原狀,這雖然不能算是奇跡,卻為服裝發展史、提供了可能。 服裝不能脫離人體而孤立存在,旗袍也一樣。

女性的頭、頸、肩、臂、胸、腰、臀、腿以及手足,構成眾多曲線巧妙結合的完美整體。旗袍的審美,似乎可以從這里談起 。

旗袍之源——棗(zao 三聲)旗袍作為袍服大家族中的一員,其發源有人認為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的深衣。 旗人之袍與旗袍棗旗袍不是一個固定的形式,而有一個變化發展的過程。

把旗袍 視為旗人之袍或旗女之袍雖看似無大錯,卻難免有望文生義之嫌。 民國之初——悄然過渡過的旗袍。

20世紀初,中國政治風雲跌宕。辛亥革命廢除帝制,創立民國,剪辮發,易服色,摧枯拉朽,把屬於封建朝代的冠服等級制度送進了歷史博物館,這一切為新式旗袍的延生創造了條件。

20年代——倒大袖與新樣式。 20世紀10年代和20年代早期,城市女性中時興過一陣「文明新裝」。

30年代——黃金時代(I) 本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是近代中國女裝最光輝燦爛的時期,而30年代又可謂這一時期燦爛的頂峰。也就是在此時,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裝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為中國女裝的典型代表。

40年代——黃金時代(II) 旗袍走向經典的過程,可說在30年代已基本完成,40年代是其黃金時代在時間上的延續。 50年代——也有過燦爛的一瞬 在人民當家作主的時代,如果說服裝也有流行的話,那流行的主導已轉向平民。

60、70年代——被冷落的20年 從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是傳統文化的浩劫,也是旗袍的災難。 80、90年代——輝煌難再 旗袍的鼎盛年代已經遠去,被冷落了30年之久的它,在80年代以來開放後的國土上顯得有些落伍了。

旗袍的審美 近十幾年來,時裝中重新出現的旗袍,在國際時裝舞頻頻亮相,風姿綽約有勝當年,並被做為一種有民族代表意義的正式禮服出現在各種國際社交禮儀場合。 旗袍的京派與海派 京派與海派代表著藝術、文化上的兩種風格。

海派風格以吸收西藝為特點,標新且靈活多樣,商業氣息濃厚;京派風格則帶有官派作風,顯得矜持凝練。 藝術家與旗袍 藝術,是通過塑造形象具體地反映社會生活、表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種社會意識形態。

設計師與旗袍 經過20世紀上半葉的演變,旗袍的各種基本特徵和組成元素慢慢穩定下來。旗袍成為一種經典女裝。

經典相對穩定,而時裝千變萬化。但時裝設計師常從經典的寶庫中尋找靈感,旗袍也是設計師靈感的來源之一。

總之,旗袍是中國婦女的傳統服裝,而並非已經湮滅失傳的歷史服裝。它既有滄桑變幻的往昔,更擁有煥然一新的現在。

旗袍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歷史意義,加之可欣賞度高,因而極富有收藏價值。現代穿旗袍的女性雖然不多,但現代旗袍中不少地方仍保持了傳統韻味,同時又能體現時尚之美,所以也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
2.民國時期的旗袍是怎麼一步步改進變化的呢
民國旗袍在中國婦女服飾史上是中國婦女服飾史發展的一個創新。

民國早期旗袍有著寬大的線條,透著簡潔明快的風。20年代的旗袍仍然寬大平直;與當時流行的倒大袖相呼應,旗袍的下擺比較大,整個袍身也是呈「倒大」的形狀。但肩、胸乃至腰部,則已呈合身之趨勢。

30年代末出現了「改良旗袍」。旗袍的裁法和結構更加西化,胸省和腰省的使用旗袍更加合身,同時出現了肩縫和裝袖,使肩部和腋下也合體了。有人還使較軟的墊肩,謂之「美人肩」。這表明女性開始拋棄以削肩為特徵的舊的理想形角。這時旗袍已經成熟已經定型,以後的旗袍再也跳不出30年代旗袍所確定的基本形態,只能在長短、肥瘦及裝飾上作些變化。全世界女性們所鍾愛的旗袍,就是以30年代旗袍為典型的。
3.民國時期旗袍的改良與演變過程
1911年辛亥革命風暴驟起,推翻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為西式服裝在中國的普及清除了政治障礙,同時也把傳統苛刻的禮教與風化觀念丟在了一邊,解除了服制上等級森嚴的種種桎桔。服裝走向平民化、國際化的自由變革,已經水到渠成,旗袍由此卸去了傳統沉重的負擔。由於滿族統治政權的消亡,旗袍此時穿著者甚少。西式中式裝扮熙熙攘攘紛繁並處。舊式的旗女長袍既被摒棄,新式旗袍則在亂世妝扮中開始釀成。

此時的時裝流行中心早已由蘇、揚移至上海。商埠開放的上海華洋並處,五方雜居,成為十里洋場奢靡繁華之地。上海又是婦女尋求解放的重鎮。傳教士、商人、革命黨人競相創辦女學,掀起了一股女權運動浪潮,尋求解放的社會大氣候盪滌著服飾妝扮上的陳規陋習。服裝裝飾一掃清朝矯飾之風,趨向於簡潔,色調力求淡雅,注重體現女性的自然之美。旗袍最初是以馬甲的形式出現,馬甲長及足背,加在短襖上。後將長馬甲改成有袖的式樣,也就成了新式旗袍的雛形。據說得風氣之先的上海女學生是旗袍流行的始作俑者。當時的女學生作為知識女性的代表,成為社會的理想形象,她們是文明的象徵、時尚的先導,以至社會名流,青樓女子等時髦人物都紛紛作女學生裝扮。30、40年代是旗袍的全盛期,其基本廓形已臻於成熟。產生於辛亥革命後,北伐戰爭時期始漸流行的新式旗袍,有別於旗女的長袍。30年代後期出現的改良旗袍又在結構上吸取西式裁剪方法,使袍身更為稱身合體,這在以後的章節中將會詳細介紹。旗袍雖然脫胎於清旗女長袍,但已遇然不同於舊制,成?為兼收並蓄中西服飾特色的近代中國女子的標准服裝。
4.誰能告訴我關於旗袍的有關知識
旗袍有300多年的歷史,和很多中華文化相比,算不上是特別的長。

但旗袍在這300多年的時間里,蘊育出了一道享譽全世界的靚麗風景線。我們既然熱愛我們的中華旗袍,對於她的歷史,應當有所了解。

旗袍,是一種內與外和諧統一的典型民族服裝,被譽為中華服飾文化的代表。 它以其 流動的旋律、瀟灑的畫意與濃郁的詩情,表現出中華女性賢淑、典雅、溫柔、清麗的 性情與氣質。

服裝不能脫離人體而孤立存在,旗袍也一樣。女性的頭、頸、肩、臂、胸、腰、臀、腿以及手足,構成眾多曲線巧妙結合的完美整體。

旗袍的審美,似乎可以從這里談起。 旗袍之源——??(zao 三聲)旗袍作為袍服大家族中的一員,其發源有人認為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的深衣。

旗人之袍與旗袍??旗袍不是一個固定的形式,而有一個變化發展的過程。把旗袍 視為旗人之袍或旗女之袍雖看似無大錯,卻難免有望文生義之嫌。

民國之初——悄然過渡過的旗袍。 20世紀初,中國政治風雲跌宕。

辛亥革命廢除帝制,創立民國,剪辮發,易服色,摧枯拉朽,把屬於封建朝代的冠服等級制度送進了歷史博物館,這一切為新式旗袍的延生創造了條件。 20年代——倒大袖與新樣式。

20世紀10年代和20年代早期,城市女性中時興過一陣「文明新裝」。 30年代——黃金時代(I) 本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是近代中國女裝最光輝燦爛的時期,而30年代又可謂這一時期燦爛的頂峰。

也就是在此時,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裝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為中國女裝的典型代表。 40年代——黃金時代(II) 旗袍走向經典的過程,可說在30年代已基本完成,40年代是其黃金時代在時間上的延續。

50年代——也有過燦爛的一瞬 在人民當家作主的時代,如果說服裝也有流行的話,那流行的主導已轉向平民。 60、70年代——被冷落的20年 從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是傳統文化的浩劫,也是旗袍的災難。

80、90年代——輝煌難再 旗袍的鼎盛年代已經遠去,被冷落了30年之久的它,在80年代以來開放後的國土上顯得有些落伍了。 旗袍的審美 近十幾年來,時裝中重新出現的旗袍,在國際時裝舞頻頻亮相,風姿綽約有勝當年,並被做為一種有民族代表意義的正式禮服出現在各種國際社交禮儀場合。

旗袍的京派與海派 京派與海派代表著藝術、文化上的兩種風格。海派風格以吸收西藝為特點,標新且靈活多樣,商業氣息濃厚;京派風格則帶有官派作風,顯得矜持凝練。

總之,旗袍是中國婦女的傳統服裝,而並非已經湮滅失傳的歷史服裝。它既有滄桑變幻的往昔,更擁有煥然一新的現在。

旗袍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歷史意義,加之可欣賞度高,因而極富有收藏價值。現代穿旗袍的女性雖然不多,但現代旗袍中不少地方仍保持了傳統韻味,同時又能體現時尚之美,所以也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

旗袍款式和面料的選購 ——我們要認識旗袍,必須知道旗袍選購方面的知識。 待我們了解相關的選購知識以後,在今後選購旗袍的時候,我們就會有自己的見解。

一、款式的選購 旗袍在選購時,要注意款式新奇,穿著後不僅優柔素雅、婀娜多姿,同時線條流暢、瀟灑大方。另外,應從式樣和面料上加以注意: 1、在式樣上,應以大圓襟、立領、裝袖、上身和下擺貼身緊俏的式樣為佳。

其身長一般在小腿之下,長袖的長度至於手腕和肘關節中間,中袖長至肘上。 2、在面料上,宜選購質地柔軟、色澤高雅的高級面料。

可根據自己的喜愛、打扮風格、身材、職業等情況來選擇不同的面料。 採用深墨綠、紫醬紅色縫制的高級花絲絨旗袍,顯得莊重華麗,文雅豐潤。

採用針織滌綸縫制的旗袍,則具有挺括、平整、光滑、端莊之感,且價格適宜。 用織錦緞、古香緞等面料做成的旗袍,花型典雅,富有民族氣質,是中青年婦最適宜的搶手貨。

真絲印花綢、柔姿紗等面料做成的旗袍,穿著舒適、涼爽、大方,顯得自然、俏麗。 二、面料的選購 旗袍已有300多年的發展歷史,是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體現著中華民放牧 傳統藝術、為國際上獨樹一幟的中國婦女代表服裝。

旗袍品種如此繁多,選購時應注意以下兩點。 要根據自己穿用需要而定。

如結婚禮服(旗袍)不僅面料質地上乘而且色彩鮮艷奪目,充滿喜慶色彩;迎賓赴宴禮服(旗袍)面料應高級華貴,色彩柔和大方,外觀穩重而高雅;便服旗袍可隨心所欲,突出個性及體型美,穿著舒適大方便可。 市場上成衣旗袍的規格是按大眾化的身材體型量制的。

由於每個人身材都有自己特殊性,而旗袍又是趨於緊身、抱合性強的服裝,尺寸規格則是選購旗袍的重要指標。所以,購買旗袍必須准確地測量出自己的「三圍」,即胸圍、腰圍、臀圍,並與旗袍:「三圍」相適或略有餘。

然後,在更衣室試穿觀其「三圍」是否貼體舒適,其次還要觀領子、衣身、袖子孫的長短與肥瘦等。旗袍尺寸大小的選購非同連衣裙等服裝,要求十分嚴格,否則將會失去其風格和獨到之處。

旗袍面料的選擇:旗袍選料是很廣泛的。日常一般穿用的旗袍,夏季可選擇純棉印花細布、印花府綢、色織府綢、什色府綢、各種麻紗、印花橫貢緞、提花布等薄型織品;自製的短旗袍,輕盈、涼爽、美觀、實用。

春秋季可選擇化纖或。
5.民國時期的旗袍文化屬於什麼文化現象
民國旗袍在中國婦女服飾史上是中國婦女服飾史發展的一個創新。這一時期是中國社會的一個歷史轉型期。受西方社會自由民主獨立思潮的沖擊中國的封建君主專制體制在解體逐漸形成後期的自由民主社會的雛形、此時,人們無論從思想到服飾都經歷著一種飛躍性的 歷史大變革。這一時期的中國婦女受西方婦女解放思潮的影響走出家庭不再依附於男人而生存、在進入社會參加社會各領的活動和工作同時改變了以往傳統中國婦女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從家庭婦女成為具有獨立個性和經濟獨立的職業婦女。

隨著社會形態的轉型服飾文化也發生著變化、清代服飾做工考究工藝復雜加之穿著莊重煩瑣,在工作中十分不便、已不適合這一時期婦女文化變革的需求。民國時期婦女個性十分 活躍,參加社會活動也十分頻繁、與此同時國際間的交流也是中國歷史上最為開放的,與各 國的交往帶來了不同風格的生活文化方式和不同國家的服飾文化、此時的對外開放對中國婦 女服飾的改革也起到了催化作用。

中國婦女服飾從旗裝逐步演化形成早期的直線旗袍款式,在做工上去繁從簡,在製作工藝上也減化了很多繁的手工程序,隨著工業革命的到來紡織技術有了很大的改進和發展,生產出的服裝面料也十分精美繁多色彩 斑斕、突破了手工刺綉製作面料工藝繁瑣圖案單 一的極限。為旗袍的製作和生產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由於受西方文化思潮的影響和中國婦女 地位逐步 提高,旗袍的穿著也章顯出婦女個性解放和婦女地位逐步提高的顯著特徵。

早期的絲質手工旗袍是清代貴族婦女身份表徵的服飾,至民國早期旗袍開始普遍流行起來,被廣大 的婦女所喜愛至今。早期旗袍有著寬大的線條,透著簡潔明快的風格、中期的旗袍顯其女性自由獨立的個性,腰部逐步收緊顯出女性整個身體胸、腰、臀的自然曲線美、晚期的旗袍腿部分叉處 顯得比早期高一些,裙下部分也更短一些,暴露出秀美的小腿部分。

樓主如果是上海附近的話,推薦上海南外灘面料市場的鳳和祥,批發零售都有。那邊基本上一兩件都是可以定製的,性價比比較高。

Ⅲ 在民國時期,只有富貴人家的小姐太太才會穿旗袍嗎

在民國時期,只有富貴人家的小姐太太才會穿旗袍嗎?民國時期,只有有錢人家的太太才會穿旗袍。中國和世界上的中國婦女的傳統服裝被稱為中國的國粹和婦女的民族服裝。盡管它們的定義和緊急時間仍有爭議,你呢?民國初期,中國各方面都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服裝也不例外,特別是在對外交往較多的天津、上海、廣東和香港,西方文化的接受是逐漸的,旗袍不僅是中國現代女裝的傑作,也是中國人對人類服飾的貢獻,民國旗袍已成為一種受富人和窮人歡迎的模式。

Ⅳ 民國時期的旗袍是怎麼來的進口還是自己產的哪些品牌最著名

民國時期的旗袍,其實在兩漢時期就已經有了,星河革命之後,中華民國就將它定義為普遍的女子服裝,生產這個旗袍的是自己生產的,並不是進口的。旗袍的品牌目前有這個龍鳳旗袍,有上海灘,有格格旗袍。

Ⅳ 民國旗袍是什麼數字

民國旗袍是20這個數字。根據相關資料查詢旗袍形成於搏胡培上個世紀20年代,有部分學者基唯認為其源頭可以追溯到先秦兩漢時代的深衣,民國20年代之後成為最普遍的女子服裝。做汪

Ⅵ 民國時期的女性服飾旗袍

民國時期的女性服飾旗袍

看過《邪不壓正》的朋友一定對裁縫巧紅和朱局長情人唐鳳儀民國時期的經典服飾——旗袍影響深刻吧。以下便是對民國時期的女性服飾——旗袍的起源、變化過程的一些基本知識。讓大家更深入地了解民國時期的女性服飾——旗袍。

作為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也是中國悠久的服飾文化中最絢爛的現象和形式之一,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

唐鳳儀的著裝充分展示了民國時期,旗袍在中國女性中的地位,唐鳳儀可以說八面玲瓏,風情萬種,但成熟背後缺依然有一顆少女的心。同時唐鳳儀妖嬈的身姿和旗袍相互映襯,女性將旗袍優美的線條充分展現出來,旗袍將女性特有的嫵媚體現的淋漓盡致。

裁縫巧紅的著裝著代表的是民國時期普通百姓人家女性的衣著。那種普通女性穿的長袍和男性的長袍都體現了中國在當時大眾的含蓄之美。長袍將男女身體的大部分都包圍起來,沒有旗袍的妖嬈,沒有旗袍的開衩,拍迅但在當時的普通百姓人家,女性幾乎都是這種類型的服飾。

事實上,這個起源於旗人長袍的服飾,第一次將中華女性秀美的身材展示在世人面前。一經出現,旗袍便成為民國時期,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平民百姓最喜歡的服飾,並在隨後的發展中衍生出豐富多姿的「旗袍文化」。

1、由旗人長袍發展而來

旗袍本不是漢服,而是旗人的長袍,原本滿族男女都可穿旗袍,不過只有八旗婦女日常所穿的長袍才與後來的旗袍有關系。

清代初期旗人所穿的長袍,其外部呈長方形,圓領口,窄袖、有扣襻且衣襟右掩,兩腋部分明顯收縮。長袍下部開衩,下擺寬大,長袍長可掩足。旗人的長袍從上到下由整塊衣料剪成,顏色較素。清代中葉,旗人的長袍除圓領外,還出現了狹窄的立領,袍身和袍袖也比清初時寬大,而且長袍的下擺一般多垂至腳踝。

有清一代,旗人長袍的造型線條以直線為主,不用曲線,給人平直硬朗的感覺。而且,長袍上下一體,使得線條比較流暢,長袍能夠蓋住腳,八旗女子的天足被掩蓋在袍擺之下,因此當旗人女子穿上「花盆底」高底鞋之後,腰線得以抬高,下肢也被拉長,使穿著者顯得亭亭玉立,再加上八旗女子們頭上常戴高大的「如意頭」、「耷拉翅」假髻,更顯得嫵媚多姿。

但是,畢竟寬大、厚重的長袍沒有曲線的展示,還是給很多愛美的女性帶來頗多不滿。隨著民國的建立,服飾也成為時代革新的一個標識,男性服飾出現中山裝,女子從滿人的長袍中發現了女性服飾之美,擯棄寬袍大袖的缺陷,吸取了西方的審美趣味,便誕生了旗袍。這種新式服裝,大膽地體現了女性體態的曲線美。

旗袍的流行,始於上世紀20年代初。流行初期的改良旗袍一改寬大、平直的特點,對寬大直腰(無腰身)的滿人長袍進行收腰的設計,縮小袖口,形成腰身,以貼合女性的身體曲線;其次,旗袍的長度減短,滿人穿長袍,往往腳上穿著四五寸高的花盆底鞋子,長袍的下擺要蓋住鞋底,而漢人穿平底鞋,沒有高高的鞋底,頭上也沒有高大的發髻,旗袍的下擺因此大幅度剪短。

改良後的旗袍不僅可以凸顯身體曲線,旗袍的開衩還可以展示女性的秀腿,因此深得女性歡迎。再加上上世紀20年代正好是女權運動興起的時期,追求男女平等,放足、剪發、天乳、上女學、婚姻自由等觀念也開始深入人心,女性走出家庭,走向社會之後,她們競相身著旗袍,讓看慣了旗人長袍、漢族婦女對襟衫以及襖裙的中國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覺。沒過多久,女性紛紛效仿,她們扯上一塊布料,不一定是高檔的面料,哪怕就是普通的面料,在裁縫的巧手之下,就裁出一件貼合身體的旗袍。

不過,旗袍的出現,也經歷了多個發展階段。張愛玲說:「初興的旗袍是嚴冷方正的,具有清教徒的風格。」當時的旗袍,袍身寬松,廓形平直,友指袖身縮小,袖口增大,形成「倒大袖」的形制。

早在上世紀好賀配初期,「倒大袖」便是一種比較流行的女性服飾風格,女子的襖子有倒大袖的款式(大袖襖),清末貴族婦人的大襟衫也是倒大袖的形制,民國初年在女學生中流行的「文明女裝」也是倒大袖。因此,最初的旗袍也結合倒大袖的風格,形成了「倒大袖」旗袍。

上世紀20年代,在一些關於宋慶齡的圖片中,就有她穿著多款倒大袖旗袍的記錄。1923年12月21日,宋慶齡陪同孫中山前往廣州嶺南大學演講,她穿著黑綢緞面料的倒大袖旗袍,脖子上圍著一條格子圍巾,襟口、袖口處都綉著一朵花。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逝世,宋慶齡在治喪期間,穿的喪服是黑色長袖倒大袖旗袍。

1925年宋慶齡拍攝的一張照片中,所穿的旗袍是一款特殊的倒大袖旗袍。從旗袍鑲的邊來分析,旗袍做工考究,屬於大做。不過到了上世紀30年代,旗袍款式層出不窮,倒大袖旗袍已經很少見了。

此時旗袍總體特點是領小、袖小、下擺多變化,核心是講究腰身。依穿著者的不同身材,量身定做,在腰身的放、收之中,體現旗袍的貼身。翻看當年的照片,會驚奇地發現,旗袍在每一個穿著女性的'身上都是合身、妥帖的,絕對沒有後來制服的松垮感覺。其原因就是旗袍是量身定做的個性化服飾,千人千樣。

2、旗袍變化多端

民國時期,女性旗袍呈現出變化多端的特點,主要體現在旗袍的下擺長短、腰身寬窄、領口樣式、袖子大小等方面的變化。

先說領口樣式。先是時興低領口,繼而流行高領口,即使在盛夏酷暑,薄如蟬翼的旗袍仍必須配上高聳及耳的硬領,以示時髦。後來領口高到直抵齶下,繼而至耳。而後盛行低領,領子越低越摩登,當低到實在無法再低的時候,乾脆不要領子,也是一種時尚。

旗袍下擺長度時長時短。長時蓋過腳面,走起路來衣邊掃地,短時則在膝蓋略上些。上世紀30年代旗袍流行長下擺,長可及地,蓋住腳面,被形象地稱為「掃地旗袍」。

長旗袍一般配高領,衣領緊裹脖頸,有的直抵下巴,即使在炎熱的夏天,女性穿著旗袍,也不改高聳的姿態。再配上高跟鞋,長旗袍將女性的身材襯托得亭亭玉立。考慮到旗袍貼身而穿,行動有所不便,於是旗袍開始開衩,尤其是高開衩正好解決了貼身行動不便的問題,而且高開衩在女性走動時,隱約露出白皙的大腿,散發出撩人的姿態,非常性感。

上世紀30年代旗袍大衩逐漸流行。所謂大衩,當時也僅僅是衩高過膝,盡管如此,這種旗袍還是受到老派人士的抨擊。不過,裸露小腿的旗袍並沒有絕跡;後來旗袍開衩到達臀部,而且腰身也變得緊窄,女性秀美的腿部得以充分地展示,不過大開衩流行幾年後,又漸漸回落。

旗袍袖子的變化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是忽高忽低,時而長過手腕,時而短至露肘,最後變成無袖。

當時旗袍的第二個特點是與西式服裝結合得十分完美,剪裁合身,除兩邊開衩外,前後也可開衩,並出現了左右對襟旗袍。上世紀30年代末期,還有一種改良旗袍,旗袍借鑒西式服裝剪裁方法,有了胸省和腰省(省,在此專指服裝方面的獨特設計)。同時,第一次出現肩縫和裝袖,使肩部和腋下變得適體。改良旗袍的出現,使玲瓏突兀的女性美成為一種社會時尚。另外,荷葉袖、開叉袖等西式服裝的裝飾元素也被大量採用。

這種融合西方風格的旗袍可以與各式服裝搭配。比如冬季在旗袍外面可以套裘皮大衣,在旗袍的領、袖處還加以搭配毛皮飾邊,這些都是當時比較時髦的穿法。

3、陰丹士林旗袍風靡全國

隨著旗袍的發展,當時的旗袍製作出現京派旗袍與海派旗袍兩大流派。因旗袍的發源地在北京,所以最初階段,融合漢族元素立領、左右兩面開衩等特點的改良旗袍稱之為京派旗袍;後來,由平面裁剪改為立體裁剪,增加腰身等時尚元素的旗袍,稱之為海派旗袍。海派旗袍修長適體的特點正好迎合了南方女性清瘦玲瓏的身材特點,成為一種服飾風尚,並且後來居上,逐漸取代了京派旗袍。

當然,兩派主要以風格作為區分,並非簡單的以地域為標准。即並非在北京的旗袍就是京派旗袍,在上海的旗袍就是海派旗袍。京派與海派代表著藝術、文化上的兩種風格。海派風格以吸收西方藝術為特點,形式靈活多樣,商業氣息濃厚;京派風格則帶有官派作風,顯得矜持凝練。

近年來有人提出「蘇派旗袍」的概念,即江蘇旗袍,這是一個新提法,多半是商業炒作的概念,與民國時期的京派旗袍、海派旗袍,並不是一個概念。民國時期,因為南京曾作為首都,其旗袍風格曾廣為流行,但南京旗袍在製作風格上仍然屬於海派風格,只不過在具體樣式的製作上與上海旗袍略有差別。

民國時期,旗袍是女性最為代表性的服飾,其適用性非常廣。上至貴族女性下至平民百姓,家庭婦女,都可穿著旗袍。旗袍的年齡跨度很大,十來歲的小女孩,七八十歲的老奶奶,皆可著旗袍。而且旗袍一年四季皆可穿著,其形制可單,可夾,可棉。夏季有單旗袍,冬季有棉旗袍,春秋天有夾旗袍,裡面還可以襯穿其他的服飾。秋冬季節的棉旗袍為長袖,長下擺,重保暖輕時尚。

而且旗袍的搭配性廣,受季節因素影響小,可以搭配多種服飾。天涼時旗袍外可加短背心或絨線衫,冬季在旗袍外面套裘皮大衣,領、袖處加以毛皮飾邊。另外,旗袍還可以與絲巾、絲襪、項鏈、耳環、手錶、皮包、高跟鞋等時尚之物完美搭配,正因為如此,旗袍成為民國女性的最愛。她們個個穿得風姿綽約,吸引世人的目光。

Ⅶ 他收藏旗袍、考據民國時尚史,但他仍是一個亞文化年輕人

博主「@廉子雎」以民國時期的古董衣收藏和近代審美考據而被傳統文化愛好者知曉。

三年間,廉子雎一共收藏了百餘件服飾單品,這一件件跨越近百年的服飾在他的分享中展現著昔日的神采與故事。

無論通過微博上即興式的資料記錄,還是公眾號《創刊號FA》上的服裝史考據文章,人們了解到不少民國時期的著裝、妝容流行趨勢,也記住了當時女星們珍貴的影像瞬間。

從廉子雎的公眾號《創刊號FA》上,人們可以了解到民國時期的著裝與妝容審美

但廉子雎本人卻始終保持堅決不露面的神秘感,有人說他可能是位收藏界的老先生,也有人從他自己創作的復古裝飾畫風格微博頭像先入為主地判斷是位時髦女性。

事實上,廉子雎是一位1994年出生的男青年,大學期間攻讀服裝專業。他並不愛展示自己,唯有在聊到收藏與服裝史時,才特別健談。

廉子雎稱自己的愛好是非常自發的,現在做的事情也不能叫「傳統文化復興」,畢竟這個題目太大。他更習慣稱自己為「民國 時尚 搬運工」,靠收藏把老衣服搬運到自己家裡,再靠寫作把民國資料里的記錄搬運到社交媒體上。

廉子雎繪制的插畫,用於微博頭像

盡管他在喜愛民國 時尚 的過程中發展出了深刻的部分,但一切回歸到起點,這只是一位亞文化年輕人對抗孤獨感的小眾愛好。當越來越多的人產生對傳統審美的興趣,他也為能和更多人分享自己的樂趣而感到開心。

以下,是廉子雎的自述——

2017年我念大四,決定做「民國服飾風尚研究」方向的本科畢業論文。我極愛近代 時尚 ,上高中起,會經常從老家山東坐高鐵到北京,去中國電影資料館看珍貴的民國時期電影放映。播放一開始,我就目不轉睛地盯著看銀幕上那些角色的穿著,比如演員起床的時候穿什麼,在家裡穿什麼、出門換什麼鞋,包括室內陳設和場景構造,看著看著我就忘記了平凡的日常與繁重課業。有一次觀看了1934年的電影《歸來》——一部從未公開資源的阮玲玉存世之作,片中阮玲玉的好多套旗袍造型廉子雎都是第一次見,真讓人心滿意足啊。

為了畢業論文的研究,我在大四時入手了第一件古董衣,此後收藏舊衣服的興趣便一發不可收拾。

印象最深的一件,是2019年一位古董商聯系我說上海一位老人因腎病需要透析,無奈醫葯費昂貴,只能拿出家中保留了一個世紀的母親衣物變賣。那是一件非常華美的1920年代倒大袖上衣,巨大葉形紋樣鋪滿了冰裂底紋,質感像是散滿了金箔,這是極富張力的設計,可以想像穿著者曾是一位非常大膽的時髦女性。老人也一定是深愛著母親,才會完好地保留著她的衣物。

服裝的做工和美學價值是真實的,其背後的故事似乎也沒有真的那麼不可考。從這件衣服近乎完美的品相里,能感受到老人保留母親衣物時的深情,我也樂於幫助老人度過難關。

廉子雎收藏的1920年代中期織錦緞長馬夾,據說出自李鴻章舊宅,經歷百年,其細節仍舊華美

比起以量取勝,我會比較講究衣服的美學價值。我的收藏主要集中在民國時期,從旗袍、大衣、到男士西服,包括領帶、鞋履、包袋等小件服飾在內,三年間大大小小共收集百餘件單品。從1920年代中期,紋樣受西方Art Deco風格影響的幾何圖案襖裙;到1920年代末30年代初,旗袍與西式連衣裙結合改良的時裝裙;也有「鴛鴦蝴蝶派」代表作家周瘦鵑先生蘇州宅邸中流出的織錦緞圓擺倒大袖上衣。

通過品相好的古董衣,可以看到舊時人們的 時尚 品位和生活狀態。但想找到理想的的古董,就沒那麼容易了。

先是渠道。西方和日本有「賣家即專家」的體系化Vintage復古衣收藏市場,他們可以根據復古衣的品相、年代給出一個相對標准化的價格。我們的復古服飾收藏主要依託於古董市場,但又不如其他品類受重視。因為缺乏專業的貨源渠道和從業者,目前在中國收民國復古衣比較靠緣分和運氣。

年輕人的不珍視,為收藏和保存增加了一定的難度。很多後人很排斥家裡老人留下的古董衣,甚至有人叫「死人衣服」,前幾年經常發生好貨賤賣的情況。跨越了近100年的時間,這些紡織品如今大多已經變得很脆弱。還有古董衣因使用了非專業的照明燈,在一個月的展覽後,衣服正面就因為受光產生了明顯褪色。買到的人不懂保存,也讓人心疼。

陌生,是造成人們對民國審美無感的一大原因。我在大學念服裝專業時,教科書中國近代服裝史只有2頁紙的內容,很多人還會用「拿來主義」來概括當時的服裝設計。事實上,相比同時期日本和韓國發展出了東、西兩套並行的服裝體系,民國服飾中的中西合璧正好顯示了我們的「現代美學」,這種獨特的審美現象對於闡釋中國近代的思潮、 歷史 都是有幫助的。

建立自己的古董衣收藏體系是我很私人性的愛好,但我希望通過對於舊衣服的展示和相關內容的輸出,和更多人「共享」中式摩登美學。

從民國時期電影中反映出的審美趨勢讓廉子雎為之深深著迷,圖為影星周旋拍攝於1940年代的照片

約2015年起,我開始在微博上記錄關於民國 時尚 的觀察,分享自己喜歡的 時尚 史資料、古董衣收藏圖片等簡短內容。那時的記錄是一種即興式、碎片式的,比較快樂,更像是在建立一個私人的興趣資料庫。

2020年1月我創立了微信公號《創刊號FA》,用長篇幅文章對多年來的興趣點進行整合、延伸。比如我曾討論過1934年五大眉式、1930年代前期長耳墜造型,以及墊肩、美甲、唇妝這類著眼局部的選題。每一次都是小切口,盡量避免泛泛而談。

但長文章的寫作可以說甚至有點痛苦,尤其是 歷史 文獻的查找,特別費功夫。

為了寫一段五千字的公眾號文章,往往需要很多天的努力。比如有一次想要寫關於「墊肩」的內容,從保存下來的古董衣和老資料來看,戰爭時期會比較流行有力量的女性審美,所以很多民國女性喜歡誇張的肩部廓形。但因為舊時描述用詞和現在不同,「墊肩」這個詞在過去的文字資料中很少直接出現,我有次通讀資料幾個小時才找到一段關於「平而闊」的倒三角肩部廓形描述文字。

此外,大眾能夠獲取的有效資料並不多,因為我的合夥人是北京服裝學院的研究生,我可以用他提供的珍貴高校圖書、檔案資源,但一般人卻很難得到。而且,無論是民國期刊還是書籍,多為實體書或掃描件,大多不是可以檢索的游標文字,所以經常要讀完一整本書才知道裡面到底有沒有自己想要的信息。有時還因為古籍的破損,閱讀起來非常吃力。

民國時期,女性流行「平而闊」的墊肩造型

因此,我深感將自己的整理和發掘到的珍貴資料,以大家能夠接納的方式傳達出來是多麼的重要。

好在經過多年來的收集和整理,我在硬碟中大大小小的文件夾里建立了龐大的資料庫。從高質量老照片、月份牌資料、古董服飾藏品,到中西方資料對照,每次在確定選題後,我都會從茫茫的資料中選出需要的部分。如今我的手機里也保存有7萬多張的圖片與素材,坐車的空隙,我就會隨時翻看它們,以此得到新的靈感。

古董衣曾經的主人是真實存在的人,他們的故事構成了民國時期的 歷史 。當時的人是如何穿著的、當時的人是如何生活的,這些現代年輕人不太知道的事,是我想要通過收藏和考據表達的東西。

考據與分享是好的,但我漸漸發現有些事情有點不對勁了。

「傳統審美」開始變成一種很嚴肅的話題,一些有能力考據或是在復原上走得更遠的人很容易產生優越感,繼而排斥那些只是穿穿傳統服飾、趕趕「中國風」潮流的大眾愛好者「不夠專業」。換句話說,單純因為美而被吸引的權力,被剝奪了。

前幾天,我在微博上分享了一張1940年的女性廣告畫。圖中的兩位年輕女性穿著連體泳裝,在海中露出笑容。我評價這張圖片為「 健康 美」,但隨即遭到質疑,因為1940年侵華戰爭已經全面爆發,有人會覺得在這個時候說 健康 美會有種「何不食肉糜」的感覺吧。

不過這也從側面說明讀者對我的要求更高了,下次我在分享的時候就會盡量結合時代背景,再做更豐富一點的解釋。但我同樣在反思,對蓬勃健美的憧憬曾更加強烈地存在於餓殍遍地的戰亂時代。對於美的單純贊揚,難道真的只能是精英趣味嗎。

廉子雎在微博上分享了1940年代杭穉英繪制的月份牌廣告畫,兩位身穿泳衣的年輕女性在海浪中露出笑容,身後是1932年5月8日對外開放的亞洲第一座水族館——青島魯迅公園的水族館,正是這幅畫在評論區引起了爭議

有人認為,能夠保留至今的古董衣與被史料記載的 時尚 風格往往是貴族式的,畢竟華麗精美的 歷史 服飾和期刊封面上的時髦麗人都是高知、高經濟水平的人群,而普羅大眾的真實狀態往往難以考證。這確實是一個問題。

我收藏的大部分古董衣都是來自民間,有些服飾的材質並不一定昂貴,但依然可以看出原主人對 時尚 的嚮往與追求。比如,前面說過戰爭期間人們會追求有力量的墊肩造型,即使那些沒錢購買 時尚 成衣的女性,也會自己動手自製墊肩縫入肩膀位置;一些老衣服還反映出把長旗袍改短的潮流,為了方便戰爭期間的行走和勞動,很多女性會把長下擺剪短或折進去,這種出於實用主義的改良形成了當時的流行款式。

所以盡管 時尚 並非是所有人都在消費的普世必需品,但是一個時代的整體流行趨勢仍然可以很好地反映當時的 社會 特色與生活方式。

我們總是以為傳統審美很脆弱,但我不會擔心它會消失,因為中國人的本土情結是十分濃重的,這在 歷史 中也得到了印證。之前看到一篇文章說民國風尚是「 時尚 混亂期」,幾千年的服裝等級制度在這期間瓦解,人們走向現代化審美的時候也在擁抱西方美學。而回顧民國 時尚 的發展,它在碰撞交融後形成了獨立於西方服飾體系之外的時裝脈絡,在一次又一次通過的自我改造中,適應新的時代潮流,革新著人們的穿衣生活。

從2017年開始,我們的大環境就在宣傳民族文化和傳統風尚,比如《國家寶藏》等節目中總會強調「一帶一路」、「絲綢之路復興」這樣的議題。博物館的織綉文物修復展、杭州絲綢博物館新館的開放,也以完好、現代的方式呈現了服飾的變遷史。這些優秀的展示為大眾帶來了很好的了解契機,繼而引發了當下的復古風、傳統服飾熱潮。

不過確實,盲目的跟風也造成了一些良莠不齊的展現,尤其一些單純覺得有利可圖的商家,在沒有太多了解的情況下就生產出一系列歪曲服裝史的產品,這些錯誤示範的確會影響到缺乏判斷力的嘗試者。

比如提到是民國 時尚 ,很多人會聯想到前凸後翹、雕龍畫風的「古風」旗袍。民國時期的旗袍,其實是對傳統封建制度的一種反叛,加之對於西方審美和圖樣的兼收,形成了非常不同於古代服飾的設計,過於強調「傳統感」的設計是有違旗袍本意的。

1940年代初期漢代車馬人物刺綉雙襟旗袍,民國時的漢墓考古成果被體現在時裝上,讓戰爭時期的「古風」服飾多了點現代的卡通感,廉子雎收藏

但我不覺得了解傳統審美,就一定代表要在現代的服裝設計中照搬。曾經的時裝是在暢想未來的,反倒現在的 時尚 卻常常陷入模仿過去的泥淖。我們有時會被古人的智慧與創新打動,就是這種單純的欣賞,不也挺好的嗎。

所以比起將傳統文化原封不動地「保護」在某個圈子裡,應該鼓勵更多的人參與和討論。能引發一些深刻的部分當然再好不過,但比起冠冕堂皇的理由,能引起大家對 時尚 歷史 的興趣就很好。

如今,一批又批的年輕人活躍在網路社交平台,去分享她/他們對復古文化、時代審美的理解與實踐。我更希望有更多人喜歡復古潮流。即使起初只是享受它的庇護也不錯,興許你也有「反哺」它的一天。

即使現在「中國風」、「復古風」已經成為了新的熱點,但從我一路走來的經歷來說。「復古審美」這個當年的亞文化,是讓我感到不孤獨的小眾愛好。

從小我就是個在常人看來有些孤僻的人。我會為恐怖漫畫家伊藤潤二筆下那種光怪陸離的世界和劇情張力所吸引,別的小孩寫日記時,我喜歡用圖像的形式去記錄與表達。

中學時我就開始畫畫,所有上課走神的時候,都是在畫畫。教科書的空白處、甚至考卷上,都有我隨手塗鴉的插畫。我也會花一整天獨自研究 歷史 審美風格,大概就是因為這樣吧,我顯得與身邊的同齡人格格不入,也因此遭遇過排擠和校園霸凌。

從小喜歡恐怖漫畫家伊藤潤二,廉子雎繪制的插畫「愁容」也有其筆下《富江》的陰郁感

出於對 歷史 和圖像的好奇心,在對於「服裝史」還沒有明確概念的時候,我就對 歷史 服飾表現出很大的興趣,會把古裝劇和 歷史 紀錄片中的造型畫下來,正是這種單純的喜愛促使了我進入服裝專業進行學習。

在大一的服裝史課程中我才接觸到真正的近代服裝史,並被20世紀以來的西方 時尚 文化深深吸引。從咆哮20年代、浮華30年代,綺麗的40年代,還有黃金時代群星璀璨的好萊塢,我痴迷於工業革命到二戰後的大時代的 時尚 資料並開始思考,我們中國人在同一時代是否也有和西方媲美的審美風尚。所有的資料收集也是從此開始的。

但在正式到藝術學院求學之前,沒有人能給我相關方面的引領,我的家庭並沒有充滿藝術氛圍的環境,一路自己摸索的狀態感覺很野生。

不過好在大多數時候,父母雖然不懂我在做的事情,卻仍然願意為我創造條件。

為了保存我的藏品,我通常將每一件都平鋪存放在專屬的盒子里,以使其有支撐,無重力拉扯、無折疊褶皺,還得盡量保持室內的恆溫恆濕。隨著收藏越來越多,這些衣服越來越大地佔據了我日常的生活空間,我很難在維持對衣服的保護和自己的生活質量間取得平衡,父母於是在老家的住處清空一間屋子專門用來擺放我的古董衣。

有一次,我翻到母親年輕時偷偷在本子上畫的畫,原來她一直有未能實現的藝術夢想,但造物弄人,她只能深深埋藏在心底。對此,母親從來沒有說過,但我現在的自我追求可能就是她年輕時候嚮往的生活。這讓我感到拉近了與她之間的距離。

廉子雎自稱這是自己唯一一張照片

因為民國 時尚 這一愛好,我還非常幸運地交到了很棒的朋友,其中兩位成了我的合夥人。

其中一位是認識20多年的小學同學,她是即將讀博士的同聲傳譯者,很有思辨能力和研究興趣,在她的催促和勸說下我才有動力持續產出長文章。另一位是我的大學同學,對男裝製版、剪裁很有研究,我們可以一起對已有的男裝藏品進行整理、斷代,並結合我們梳理的 歷史 資料進行公眾號文章創作。

除了做收藏與撰稿,布置中的工作室也將於不久後開放。工作室可以用來放置收藏的衣服,未來也期望它有一些展示、閱覽的功能。為了在一定程度上順應家庭和 社會 關系的期待,我自本科畢業起一直從事和民國服飾無關的工作,現在也是靠其他工作的收入在支持工作室運營的。

在有關傳統文化的愛好中,廉子雎找到了夥伴,圖為1940年代末穿魚嘴高跟鞋的中國摩登女郎

我沒有運營粉絲群,也沒有加入同好會,這也和我的「非互動式」人格有關,我比較喜歡 「隱身」狀態。前幾天,有一個女孩發微博私信追問我到底是男是女,這讓人感覺無所適從。我更希望能夠就愛好進行輸出和交流,而不是將注意力投射到我這一個體上。

這也是我為什麼更喜歡開放式的社交媒體平台,大家都能從反饋和交流中收獲成長。對於復古 時尚 的發揚,我也是有私心的。當越來越多的人因對民國審美的興趣而加入進來,我可以「躲」在其中,在它的陪伴下對抗孤獨。

與民國時期一個旗袍多少大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女裝店用什麼顏色壁紙 瀏覽:150
女童吊帶雪紡裙子新款 瀏覽:886
男裝有沒有批發 瀏覽:189
耐克男裝2020新款運動服 瀏覽:281
劍三裝綁帽子是什麼 瀏覽:382
男褲33尺碼是多少個x 瀏覽:949
金色運動鞋怎麼搭配褲子 瀏覽:340
胸針如何搭配衣 瀏覽:23
別克新君威換正時皮帶要多少錢 瀏覽:176
文胸都帶什麼 瀏覽:276
酒吧制服捆綁 瀏覽:563
棕色馬丁靴搭配顏色的褲子好看 瀏覽:405
大碼女童裙子視頻 瀏覽:526
短款黑色羽絨服搭配蘿卜褲 瀏覽:961
女性蘿卜身材穿什麼褲子好看 瀏覽:496
睡衣與絲襪 瀏覽:331
我是一個賣童裝的怎樣介紹自己 瀏覽:261
微胖女人穿黑色褲子好看圖片 瀏覽:75
新皮帶怎樣保養 瀏覽:849
衣的材質有什麼紗 瀏覽: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