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冠帽制度與漢代有什麼不同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冠帽制度基本上是延續漢代的遺制,但是在小的細節方面也就是形制上有一些變化。
首先我們來說一下漢代冠帽,它一般是區分等級的基本標志,也就是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帶不同的帽子。首先是長冠,又稱為「劉氏冠」是劉邦在秦朝朝廷是當官的時候所佩戴的。漢代時期各個武官所戴的帽子稱為武弁大冠,這些帽子上通常會帶有貂尾做裝飾。而那些文官們帶的帽子就稱為進賢冠。其中漢代帝王們所戴的帽子種類是最為繁多的,比如月正朝賀時的通天冠。
總得來說,冠帽的演變能夠體現漢代與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歷史文化的發展,漢代時多以漢族文化為主,魏晉南北朝時期多是胡漢文化的碰撞。
② 春秋時期得人頭上帶的是什麼
主要有:冠、冕、弁、幘四種。
1、冠只是用以包裹發髻,人們戴發冠只是為了生活方便,同時也有一定的美觀裝飾作用,至於發冠的樣式則沒有什麼具體的規定。大約在商朝,開始出現冠服制度。
2、冕,古代漢族冠飾之一。為天子、諸侯、卿、大夫所戴的禮帽。
3、古代一種尊貴的冠,為男子穿禮服時所戴。吉禮之服用冕,通常禮服用弁。弁主要有爵弁、皮弁。
4、幘,又稱巾幘。古代漢族男子包裹鬢發、遮掩發髻的巾帕。
③ 古代帝王的帽子,各個朝代大有不同,那清朝帝王的帽子象徵了什麼
清朝皇帝的皇冠稱之為「朝冠」,來自於女真蒙古族傳統貴族冠帽(造型來自於女真族蒙古族人民常帶的斗笠),後經美化改造,美化造型來自於清朝的前身後金政權皇宮崇政殿(今沈陽故宮崇政殿),象徵著後金王權。
清朝和後金皇帝朝冠,分冬、夏、春秋三套。冬朝冠內為圓頂,上扎赤色纓7層長5寸。中立9龍鏤空金頂7層,每層鑲4分大東珠不等,共19顆。外環檐鑲黑色貂熊皮毛,檐下為明黃緞摟海帶。春秋朝冠與冬朝冠略同,為外檐改用黑尼。夏朝冠內以長白山青藤為框外裹白綾做斗笠狀,上以金絲錦扎赤色纓15層長7寸,頂與冬朝冠同。為前後檐首有別,前檐為鏤雕小金佛一尊外鑲東珠蓮座與八寶佛光,後檐為金制胥彌座上設金制神火文鑲大東珠15顆,象徵著至高無上的皇權,其實說白了就是個豪華斗笠,
④ 求宋代百姓官員皇帝等衣服、帽子鞋子等具體名稱
推薦你看看沈從文的《中國古代服飾研究》
下載地址 http://58.251.57.206/down?cid=&t=13&fmt=-
⑤ 劉邦曾是個帽子設計師來看看漢朝人的帽子,果然別有風情!
「我發型亂了沒?」這是現代男人常用的一句台詞。相比之下,漢朝男人倒不怎麼關注發型,因為對他們來說,帽子遠比發型重要。
漢朝第一位有名有姓的帽子設計師就是個男的,他就是漢高祖劉邦,據《史記·高祖紀》記載,劉邦當泗上亭長的時候,自己設計了一種竹皮帽,還專門派小吏到薛縣為他定做。這種帽子高七寸,寬三寸,形狀就像一塊長板子,實在美觀不到哪兒去,但劉邦要的不是美觀,而是另類。他常戴著那塊「板子」招搖過市,吸引眼球無數。很快,這種帽子有了個名稱,叫「劉氏冠」。
隨著劉邦的發跡,劉氏冠的名氣也大了起來,滿大街的人都戴它,沒戴的人恐怕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後來劉邦當了皇帝,考慮到劉氏冠的「品牌形象」問題,於高祖八年下令,只有爵位在「公乘」以上的,才准佩戴劉氏冠。公乘是漢朝二十級爵位的第八級,「公乘」之義,就是有資格乘坐公家車的人。從那以後,獲准佩戴劉氏冠的人,大小得是個領導才行。
劉邦死後,劉氏冠被作為宗廟祭祀時的禮帽,以表達對這位開國君主及劉氏冠發明人的崇高敬意,它的正式名稱也改為「長冠」,俗稱「齋冠」。
既然劉邦開了風氣之先,以後的漢朝人對帽子都特別講究,不但樣式繁多,而且在美觀、舒適程度上都大有改觀。《後漢書·輿服志》里,詳細列出了常見的十九種帽子,各有等級,不容淆亂。
最尊貴的一類是「冕冠」,和長冠一樣屬於禮帽,是皇帝及群臣登基及祭祀天地、祖宗等重大典禮時戴的。這種帽子長一尺二寸,寬七寸,垂有五彩絲繩貫穿的玉珠,稱為「旒」。上至皇帝,下至三公、諸侯、卿大夫都可以戴,用旒的數目和顏色來區別等級。用垂旒遮擋面目可顯示戴帽者的威嚴,用流行詞彙來說,叫「酷」。所以旒的作用,有點類似今天的墨鏡。此外,垂旒將使戴帽者便於直視而不便斜視,也含有「居上位者不偏聽偏信」的象徵意義。
冕冠雖酷,但畢竟戴著不舒服,沒人願意多戴。皇帝平日里戴的帽子叫「通天冠」,光聽名字就很霸氣。通天冠高達九寸,正面豎起,展筒由翠鳥羽裝飾,正中靠近額頭處有一金質的山形裝飾,名「金博山」,帽頂稍向後斜,做成鐵卷梁的式樣。通天冠從秦漢開始使用,一直到清朝才廢止,其間除了元朝以外,其他朝代的皇帝都愛戴這種帽子,形式上也是大同小異。
和通天冠為皇帝專用一樣,在漢朝,從王爺到衛士也都有專用的帽子。比如王爺戴的是形近通天冠但無金博山、翠鳥羽裝飾的「遠游冠」;公侯、宗室、二千石高官、博士及博士弟子戴不同級別的「進賢冠」;謁者、僕射這類近侍戴「高山冠」;執法官員戴「法冠」;武官戴「武冠」;宦官戴「巧山冠」;宮殿門吏、衛士則依據工作地點的不同,有戴「卻非冠」的,有戴「卻敵冠」的,還有戴以大將樊噲命名的「樊噲冠」的,不一而足。
最漂亮的一種帽子,當屬虎賁、羽林等皇家禁衛軍所戴的「鶡冠」,它將年輕的禁衛軍戰士襯托得威武異常。鶡冠相傳是戰國時趙武靈王的發明,因左右插有雙鶡尾而得名。「鶡」就是褐馬雞,羽毛呈五色,尾羽尤其漂亮——當然這對它們而言並非好事。現代京劇舞台上,有些年輕武將一出場,頭盔上兩根長長的「翎子」,這種扮相就源於鶡冠。
漢朝人在正式場合見面,一定要戴上帽子,否則就是失禮。據《史記·汲黯傳》記載,有一次漢武帝在殿里閑坐,沒有戴帽子,遠遠看到汲黯過來,連忙躲到帳後,吩咐近侍告知汲黯,無論他來匯報什麼事,一律准奏。皇帝都是如此,大臣們更是謹慎小心,不敢不戴帽子。可是就算戴了帽子,還得時不時摘下來。這怎麼說?
原來,大臣們輕則說錯話,重則犯了罪,哪怕只是有犯罪嫌疑,都要叩頭請罪,但請罪前必須「免冠」,也就是摘下帽子來,這已成為一種慣例。如《漢書·霍光傳》記載,漢昭帝時,大將軍霍光被左將軍上官桀等人誣告,昭帝召見霍光,霍光雖然位高權重,此時也只能摘掉帽子,叩頭請罪。好在昭帝明白霍光是冤枉的,請他先戴上帽子,這就等於是說:你無罪!一聽這話,霍光就可以把心放肚子里了。
漢朝雖然流行戴帽子,但只是有身份的男子才戴,漢朝的女人不論尊卑貴賤,都一律不戴帽子。當時女人們流行梳高髻,然後在髻上佩戴各種裝飾物,美感比戴帽子更勝一籌。平民男子則一律不準戴帽子,而代之以「巾幘」,也就是包頭發的頭巾,正如東漢學者蔡邕在《獨斷》中所說:「幘者,古之卑賤執事不冠者之所服也。」
不準平民戴帽子,這滿足了權貴們的自大心理。清朝吳趼人在諷刺小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中首次用「冠冕堂皇」一詞,形容某個人表裡不一,而古人也有類似的表達方式,即「X而冠」。比如鴻門宴後,韓生曾勸項羽定都關中,項羽不聽,還說什麼「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綉夜行,誰知之者!」韓生私底下罵項羽是「沐猴而冠」,諷刺愚蠢的項羽不配擁有現在的地位。諸呂被滅後,有人提議立高祖長孫齊王劉襄為帝,大臣們反對,說齊王舅舅駟鈞是「虎而冠」,立了齊王,那就是呂氏復生,最後才立了漢文帝劉恆。還有昌邑王劉賀,在昭帝死後被大臣們扶立為帝,他荒淫無道,據說曾親眼見到一隻白色大狗,脖頸以下長得像人,沒有尾巴,頭戴一頂「方山冠」。大臣龔遂警告劉賀,「狗而冠」,這預示您身邊全是小人啊!劉賀不聽,果然很快就被廢黜。
「狗而冠」這樣的荒唐事,在東漢靈帝時期真的發生過。當時,靈帝玩狗玩瘋了,居然讓狗戴上文官戴的「進賢冠」,以圖一樂。皇帝這么胡鬧,政事自然是一塌糊塗。靈帝死後不久,漢家天下就玩完了。
⑥ 中國帽子的演變
帽子在中國很久以前就發明了。如中國成語中有"衣冠楚楚"、"冠冕堂皇"等,這里的"冠"、"冕"指的就是帽子。
古代冠制是中國服飾制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男子20歲開始戴冠,戴冠時,要舉行"冠禮",表示已成年。
中國古時的冠不同於現在的帽子,它只有狹窄的冠梁遮住頭頂的一部分,不像帽子蓋住全部。 冠產生之後,冠帽之間有了貴賤等級之分,貧賤無身份的人不準戴冠。每一個朝代的冠式、冠制與前代相比都有不同。
漢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它的形式大體已與帽式相類。冠還得與頭帕配合,卑賤者只能戴頭帕,未成年者只能戴空頂頭帕。這種冠制一直影響到明代。
明代(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公服中又有烏紗帽。"冕"比"冠"出現要早,一般指封建帝王專用的"冕",在皇子繼承皇位時才加"冕"。勞動者只能戴頭巾,主要用來揩汗,以後當作帽子裹頭。 中國的帽子有其民族特色,在古代,遼金人多戴皮帽,元人多戴盔式和禮帽、維吾爾族的小花帽、土族的氈帽、蒙古族的狐皮帽等。日常生活中,帽子還有防寒保暖、裝飾打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