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服裝批發 > 皮帶魯班尺

皮帶魯班尺

發布時間:2021-07-21 21:04:44

⑴ 切斷鋁線有什麼好方法

1, 銅線和鋁線的連接方法


第一、鋁線和銅線的電阻率不同;
第二、這是最關鍵的,就是鋁線在空氣中很容易氧化,在其表面形成一層氧化物,再加上鋁比銅的硬度小,這樣會大大增加鋁線和銅線接駁處的接觸電阻,當用電流通過這個接駁處時,接觸電阻會發熱,如果是大電流,則發熱會很嚴重,就會把接駁處燒毀。
第三、按照安全操作規范,鋁線是不能與銅線接駁的。
(1)銅導線與鋁導線駁接,駁接處會出現電蝕,一般鋁線先被腐蝕導致缺相斷電損壞電器設備。這是兩種不同材質電化反應造成腐蝕。如果沒有銅鋁接頭,可以銅線用銅接頭,鋁線用鋁接頭,但千萬不要直接聯接,一定要在中間填一層鋅皮作為過渡層,因為銅鋅不產生電蝕,鋁鋅也不產生電蝕,這樣就解決了銅鋁的電蝕問題。
(2)銅鋁接頭:一頭是銅接頭,一頭是鋁管,過去都是銅鋁擠壓對焊機上熔焊而成,現在有先進的銅鋁閃光對焊機熔焊。當然還有其它工藝。
(3)熔焊後分子結構發生了變化鋁原了中不為再失去電子了因此消除了電蝕現象。
解決的方法:(由於外線帶電,操作是需格外小心)
1)用鉚接把鋁線和銅線鉚接在一起;
2)採用錫焊的方法把鋁線和銅線焊接在一起;
3)最好的是把來線換成銅線。
2, 銅線和鋁線怎樣連接比較好


銅線和鋁線連接方法:
1、銅導體與鋁導體連接時,連接處會發生電氣腐蝕。一般情況下,鋁導體首先被腐蝕,導致相間間隙和斷電,損壞電氣設備。
這是由兩種不同材料的電化學反應引起的,如果沒有銅鋁接頭,可以使用銅線銅接頭和鋁線鋁接頭,但不要直接連接。由於銅鋅不產生腐蝕,而鋁鋅不產生腐蝕,因此有必要在中間填充一層鋅皮作為過渡層,從而解決銅鋁腐蝕問題。
2、銅鋁接頭:一端為銅接頭,另一端為鋁管,過去,銅鋁擠壓對焊機是熔焊和焊接的,現擁有先進的銅鋁閃光對焊機,當然,還有其他的過程。
3、焊接後鋁的分子結構發生了變化,消除了電腐蝕現象。
鋁線和銅線的電阻率不同,這是最關鍵的,就是鋁線很空氣中很容易氧化,在其表面形成一層氧化物,再加上鋁比銅的硬度小,這樣會大大增加鋁線和銅線接駁處的接觸電阻。
當用電流通過這個接駁處時,接觸電阻會發熱,如果是大電流,則發熱會很嚴重,就會把接駁處燒毀。按照安全操作規范,鋁線是不能與銅線接駁的
解決的方法(由於外線帶電,操作是需格外小心)
1、用鉚接把鋁線和銅線鉚接在一起
2、採用錫焊的方法把鋁線和銅線焊接在一起
3、最好的是把來線換成銅線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網路-銅線
名詞解釋

鋁線
鋁線是以鋁為原料製成的線形材料,沿其縱向全長,橫斷面均一的實心壓力加工產品,並成卷交貨。橫斷面形狀有圓形、橢圓形、正方形、矩形、等邊三角形和正多邊形。

⑵ 古代工具的資料

http://group.hexun.com/technocracy/Discussion.aspx?articleid=1515048

http://group.hexun.com/technocracy/Discussion.aspx?articleid=1515048

最原始的勞動工具

製造與使用工具,是人和動物的本質性區別。有了工具,就意味著對自然的改造,意味著生產的開始。因此,人類的文明史,首先就是製造和使用工具的歷史。

那麼,人類最早創造的工具是什麼呢?是石器。

據推測,人類形成的過程中,在長期使用天然木棒和石塊來獲取食物和防衛時,偶爾發現用礫石摔破後產生的銳緣來砍砸和切割東西比較省力,從而受到啟示,便開始打擊石頭,使之破碎,以製造出適用的工具。

就世界范圍看,人類開始製造工具大約是在300萬年前。最早的工具大概沒有什麼標準的形式,一物可以多用。坦尚尼亞奧杜韋峽谷發現的最早石制工具,大約距今200萬年左右,其典型的石器是用礫右打制的砍砸器。

在舊石器時代製作石器最原始的辦法,是把一塊石頭加以敲擊或碰擊使之形成刃口,即成石器。打制切割用的帶有薄刃的石器,則有一定的方法和步驟:先從石塊上打下所需要的石片,再把打下的石片加以修整而成石器。初期,石器是用石錘敲擊修整的,邊緣不太平齊。到了中期,使用木棒或骨棒修整,邊緣比較平整了。及至後期,修整技術進一步提高,創造了壓製法。壓制的工具主要是骨、角或硬木。用壓製法修整出來的石器已經比較精細。

到新石器時代,石器製造技術有了很大進步。首先,對石料的選擇、切割、磨製、鑽孔、雕刻等工序已有一定要求。石料選定後,先打製成石器的雛形,然後把刃部或整個表面放在礪石上加水和沙子磨光。這就成了磨製石器。

磨製石器與打制的石器相比,已具備了上下左右部分更加准確合理的形制,使用途趨向專一;增強了石器刃部的鋒度,減少了使用時的阻力,使工具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穿孔技術的發明是石器製作技術上的又一重要成就,它基本上可分為鑽穿、管穿和琢穿三種。鑽穿是用一端削尖的堅硬木棒,或在木棒一端裝上石制的鑽頭,在要穿孔的地方先加些潮濕的沙子,再用手掌或弓弦來轉動木棒進行鑽孔。管穿是用削尖了邊緣的細竹管來穿孔,具體方法與鑽穿相同。琢孔,即用敲琢器在大件石器上直接琢成大孔。穿孔的目的在於製成復合工具,使石制的工具能比較牢固地捆縛在木柄上,便於使用和攜帶,以提高勞動效率。

新石器時代的石器種類大大增多。早期遺址中大量出土的農業、手工業和漁獵工具有斧、錛、鏟、鑿、鏃、矛頭、磨盤、網墜等,稍後又增加了犁、刀、鋤、鐮等。

原始社會時期生產工具的改進,增強了人們向自然界作斗爭的能力,社會生產和生活的天地變得日益廣闊起來。但由於當時人們所能支配的物質只不過是石、木、骨、角和利用天然纖維簡單加工而成的繩索等,這就限制了工具的創造和發展。

最早的針

在舊石器時代(約170萬年~1萬年前)晚期,人們已會用獸皮縫制衣服,不再赤身露體了。縫制衣服,針是不可缺少的工具。我國目前所知最早的針,是在距今約18000年前山頂洞人的遺址中發現的骨針。

本世紀3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的山頂洞人遺址中,發現了一枚骨針。這枚骨針長82毫米,針身最粗處直徑3.3毫米,針身圓滑而略彎,針尖圓而銳利,針的尾端直徑3.1毫米處有微小的針眼。製作這樣的骨針,必須經過切割獸骨、精細地刮削、磨製以及挖穿針眼等多道工序,需要較高的製作工藝才能完成。這枚骨針,也是世界上目前所知最早的縫紉工具。

骨針在我國使用的時間非常久遠。直到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末期,我國才開始用鐵針縫制衣服,至於製造鋼針,則是鐵針出現1000多年後北宋時期的事情了。

最早的爐灶

爐灶是古代人們生火做飯的重要工具,至今,爐灶在我國農村的許多地區仍被廣泛使用著。傳說我國在黃帝時期就有了爐灶,但從我國用火有著久遠的歷史來推斷,爐灶的發明當在此之前。

我國目前最早的爐灶實物,系一種雙連式地灶,發現於距今約六七千年前的陝西西安半坡遺址。其基本形式是:在地上挖兩個火坑,地面處兩坑相隔,地面下兩坑相通。其中一坑是進柴禾的地方,另一坑為出火之處。兩坑相通處的洞口,作用與後世的灶門相似,出火坑的作用則與後世的灶膛差不多。

這一爐灶的構造雖然簡陋,卻體現出相當科學的道理,比起在平地上點燃篝火是一個很大的進步。例如:兩坑相通,進柴處與發火處之間構設通道,可吸風拔火,柴火能較為充分地燃燒,從而提高了火的溫度;爐灶四周為土壁,火在坑中,火勢容易上揚,使得火力集中,人們可以較快地烤熟食物而又不致被火燒灼;火在坑中,聚氣蓄熱,燃後余燼亦可溫烤食物,提高了火的利用率;火燼留在灶膛內,能夠保存火種;等等。

爐灶的發明,使我們祖先在與大自然作斗爭以及走向人類文明的進程中,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最早的石磨

把谷、麥等的殼皮去掉並磨成粉,本是一項很繁瑣的勞動。據《世本》記載,春秋戰國之際的公輸般(即魯班)發明了石磨,使糧食加工變得容易多了。

1968年,在河北滿城漢墓中出土了一架距今約2100年的石磨,這是我國迄今所發現的最早的石磨。這架石磨系用兩塊厚重的圓形石盤組成,稱為「磨扇」。兩塊磨扇上下對合,其中央部位鑿有磨腔;上扇還鑿有填加糧食的孔道,孔道與磨腔相連。在兩片磨扇的對合面上,分別鑿成凸凹不平的鋸齒狀,稱為「磨齒」。下片磨扇的中心,安置一根向上突出的鐵制立軸;上片磨扇的中心,則鑿有能套在下扇立軸上的套孔。使用時,推動上扇的手柄使其旋轉即可。

石磨的上扇在作旋轉運動時,由於其磨齒與下扇的磨齒相互間咬合以及相錯,而形成很微小的升降運動,於是上下扇之間便出現了瞬息的齒隙,使加工的糧食通過上扇的孔道不斷進入磨齒。石磨在使用時,將杵臼的上下沖擊力改變為齒面摩擦力,將杵臼的間歇工作改變為連續工作。這樣大大減輕了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石磨的發明,是古代糧食加工工具的一大進步。

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對石磨不斷加以改進。晉代,發明了水磨,以水力代替人力;同時又發明了連磨,這些發明,在當時的世界上均處於領先地位。

最早的弓箭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弓箭的國家。

在距今約2.8萬年前的峙峪(今山西朔縣峙峪村)人活動的舊石器晚期遺址中,發現過一些加工比較精細的小石鏃。它們是用堅硬而容易劈裂出刃口的薄燧石石片製成的,鏃的一端具有鋒利的尖頭,與尖端相對的底端兩側經過加工,形成鏃座,呈凹形,用以安裝箭桿。由於原始社會的弓和箭桿是易於腐爛的竹、木製作的,難以保存下來,所以這些小石鏃便是中國和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弓箭實物。

弓箭是人類在原始社會的一項偉大發明,它已具有馬克思所分析的機器的三個要素:(1)動力。人做的功(拉弦)轉化為勢能(拉開的弦),起了動力和發動機的作用。(2)傳動。拉開的弦收回,勢能轉化為動能,將箭射出,起了傳動的作用。(3)工具。箭鏃起了工具的作用,射到動物身上,等於人用石制工具打擊動物。

弓箭發明之後,人類既可以從較遠的距離獵獲陸地野獸,又能上射空中飛鳥,下取水中游魚,從而大大增強了同自然界做斗爭的能力。在火器發明之前,弓箭一直是人類得力的狩獵工具和作戰武器,正如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中所說:「弓箭對於蒙昧時代,正如鐵器對於野蠻時代和火器對於文明時代一樣,乃是決定性的武器。」

弩是在弓的基礎上創造出來的。由於受到體力的限制,人拉開弓不能持久,為了延長張弓的時間,更好地瞄準,我們的祖先發明了弩。

弩主要由弩弓和弩臂兩部分組成,弓上裝弦,臂上裝弩機,兩者配合而放箭。弩臂為木製,前部有一個橫貫的容弓孔,弓固定於其中。弩臂正面有一條溝形矢道,是放箭的。能保證箭在發射後直線前進。《韓非子•說林》有「羿執鞅持桿操弓關機」的記載,其中的「桿」和「關機」都是弩上構件的名稱,桿是弩臂,關機是發矢的弩機。羿是傳說中黃帝時代的人,看來,弩可能在原始社會末期就發明了。現在所見到的最早的弩,是戰國時期的,當時已經有了比較進步的銅弩機了。

弩的使用,是先把弦拉開扣在弩機上,待捕捉到最有利的發射時機時,搬動「懸刀」(扳機),把箭射出去。最早的弩機只是起了「延時裝置」的作用,以後經過不斷改進,弩的性能越來越好,種類越來越多。例如,漢代弩機的「望山」上開始出現刻度,這相當於步槍的標尺,從而提高了射擊的准確性。這樣,弩既具備了「延時裝置」的作用。又具備了「瞄準裝置」的作用。此外,漢代還出現了能夠連續放箭的連弩。最初,弩也和弓一樣,只用一個人手臂的力。以後,出現了用腳蹬方式拉弦的弩;用絞車開弦的弩;至遲在北宋初年,又製作出把幾張弓合成一個弩的「床子弩」。

弩和弓相比,更利用瞄準,命中率高,射程遠,殺傷力大,是古代具有相當威力的遠射武器。如漢代最常用的六石弩,張力186千克,射程260米;北宋的宋子弩,射程可超過500米,這在當時世界上是很驚人的武器了。

我國發明和使用弩的時間,比西方要早得多。公元10世紀,古俄羅斯才出現弩,西歐則在11世紀末才出現弩。

艱難歷程

魯班的發明

魯班是我國春秋末年一位優秀的土木建築工匠,一位傑出的發明家。

魯班,姓公輸,名般。因為他是魯國人,「般」與「班」同音,古時通用,所以人們常稱他為魯班。魯班出生於世代工匠的家庭,從小就跟隨家人修橋築路蓋房舍,學得一手好技藝,並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魯班的發明創造很多,據古籍記載,木工使用的許多工具器械不少是由他發明的。發明了我們大家都知道的鋸以後,魯班又琢磨起另一件事來:木材剖開後,怎樣才能使它平整光滑?於是他創造出了一種在木塊中間嵌上鋒利的刀的工具,推動它刨去不平整的木面。果然,不費大力氣,就把木材刨得非常光滑。這種工具就稱為刨子。

鐵鋸、刨子的發明和廣泛應用,使當時的工匠們從原始、繁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大大地促進了木工手工業技術的發展,這是魯班的一大貢獻。

據傳說,木工用的墨斗、鑿子、鏟子、曲尺等工具,也是魯班發明的。至今,有人仍稱曲尺為「魯班尺」。

魯班生活的春秋末年,戰爭不斷爆發。處於長江中游的楚國和居於長江下游的越國,經常發生爭斗。魯班南遊到楚國後,用自己的一雙巧手,為楚國的水軍設計製造了一種名叫「鉤拒」的水戰武器。這是一種前端裝有鐵制鉤子的長竿武器,它可以「拒」頂或鉤住對方進攻的船隻,從而在水戰中取得主動。魯班還創造了一種攻城器械——雲梯,既有鐵鉤又有梯階,還能自由升降,用來攻城非常方便。

魯班又是一位很高明的機械發明家。他製造的鎖,機關設在裡面,外面不露痕跡,必須藉助配合得很合適的鑰匙才能打開。魯班還改進過車輛的構造,製成了機動的木馬車。

在建築方面,魯班的貢獻也很傑出。傳說他曾用兩條魚和一碗飯,幫助工匠們解決了營造亭子中的難題。

一次,魯班路過一處建築工地,看到有個未完工的亭子和擱在一旁的梁和蓋。他打量了好一會,來到一位正在發愣的施工負責人張師傅面前問道:「是為這梁和蓋上不去而犯愁吧?」

張師傅嘆了口氣道:「可不是嘛,上面規定,要用這黃荊樹干做正梁,偏巧這黃荊樹干短了一截;要用這整塊紫砂石做蓋,這紫砂石太重,無法抬到正樑上去當頂,真不知怎麼辦呢。」

魯班聽了微微點頭,嘴裡喃喃地自言自語:「應該想個巧妙的方法才行……」

張師傅聽了大喜,說:「老人家,你有何高見?」魯班答道:「麻煩你了,我想先用頓飯。」

張師傅領魯班到家中,讓妻子給魯班端去了魚和蔬菜以及一大碗米飯,自己又去蹲在亭子邊冥思苦想。

約摸過了一頓飯光景,張師傅回到家中,一看人不見了,桌子上卻弄得亂七八糟:兩條魚被平放在兩只飯碗的口上,魚嘴被穿在一根筷子的兩端;桌子面上倒了一大堆飯,在飯堆上的四隻筷子,撐著那隻碗。

「這是怎麼回事?」張師傅一時呆住了……突然恍然大悟,興奮地喊起來:「我明白啦!這是教我用魚抬梁,土堆亭呵!」

張師傅根據魯班的「暗示」,在正梁兩端各接一木魚,以增加長度,又讓匠人挑土堆到亭柱旁去,直堆到只露出亭柱頭。然後讓大夥兒抬著亭蓋走上土堆,把亭蓋移上去,亭子終於上了梁、合了蓋。

你到過北京的故宮嗎?紫禁城四隅的角樓的結構,都是9根梁或18根梁、782條脊,據說這種結構形式的建築,最早也是由魯班設計的。

魯班一生有許多發明和創造,2000多年以來,一直被土木工匠尊奉為「祖師」,受到尊敬和紀念。

餓漢的新想法

做飯的鍋,古已有之。然而,高壓鍋與普通鍋有何不同?它是誰發明的?這要從一個餓漢的遭遇說起。

300多年以前,法國青年醫生帕平被迫逃往國外。他沿著阿爾卑斯山艱難跋涉,打算去瑞士避難。帕平一路上風餐露宿,渴了找點山泉喝,餓了煮點土豆吃。

有一天,帕平走到一座山峰附近,他覺得餓了,於是找了一些干樹枝,架起篝火,又煮起土豆來。水滾開了幾次,土豆依然煮不熟真是奇怪。為了肚子,他無可奈何地把沒熟的土豆硬吃了下去。這件事給他的印象深極了。

幾年後,帕平的生活有了轉機,他來到英國一家科研單位工作。阿爾卑斯山上的往事,記憶猶新。他找來了許多參考書,查算了山的高度。一連串的問題在帕平腦子里翻騰:物理學上的什麼定律能夠解釋這個現象?水的沸點與大氣壓有什麼關系?隨後,他又設想:如果用人工的辦法讓氣壓加大,水的沸點就不會像在平地上只是攝氏100度,而是更高些,煮東西所花的時間或許會更少。

可是,怎樣才能提高氣壓?

帕平自己動手做了一個密閉容器,他要利用加熱的方法,讓容器內的水蒸汽不斷增加,又不散失,使容器內的氣壓越來越大,水的沸點也越來越高。可是,當他睜大眼睛盯著加熱容器的時候,容器內發出咚咚的聲響。帕平嚇壞了,只好暫時停止試驗,獃獃地坐在椅子上。

又過了兩年,帕平按自己的新想法繪制了一張密閉的鍋圖紙,請技師幫著做。另外在鍋體和鍋蓋之間加了一個橡皮墊,鍋蓋上方還鑽了一個孔洞,這樣一來,就解決了鍋邊漏氣和鍋內發聲的問題。帕平把土豆放入鍋內,點火,冒氣,10多分鍾之後,土豆就煮爛了。然而,他仍不滿足,煮雞行不行?煮排骨行不行?

1681年,帕平造出了世界上第一隻壓力鍋——當時叫做「帕平鍋」。他邀請英國皇家學會的會員們來參加午餐會。實際上是對壓力鍋進行「鑒定」。帶著高高白帽子的廚師,當著眾多神氣十足的紳士、爵士們,把一隻只活蹦亂叫的雞宰了,塞進壓力鍋里,然後架到火爐上。那些滿腹經綸的專家一杯茶還沒有喝完,一盤盤熱氣騰騰、香味撲鼻的清蒸雞,已經擺在他們的桌上了。哈哈!雞肉全爛熟了,雞骨頭也軟了。「這是在變魔術嗎?」這些老資格的、又愛挑眼的科學家們被折服了。從此,帕平和高壓鍋一起,名揚四方。

「高壓鍋只能用來煮吃的嗎?」帕平又自己向自己提出了新的課題。他去醫院、工廠、學校里調查,看看什麼地方還能應用高壓鍋。一個年輕的護士告訴帕平:為了把消毒布、針管、手術器械進行了滅菌處理,醫院里每天不知道要花多少時間和人力去煮,而且有時效果不理想。帕平聽了,眼睛一亮。一位老年的工程師告訴帕平:有許多化學反應,在常溫常壓下是難以發生的。如果有人造的高溫、高壓條件,那麼就可以合成很多新的東西……帕平聽了,心裡一動。這些,他都一一記在本上。後來,利用製造帕平鍋的原理,生產出了醫用消毒鍋、化工反應釜。帕平也被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

高壓鍋還可能有哪些用途呢?它還有可能值得再改造的地方么?讀者朋友,你們不妨也想一想!

漢代的幾案

我國傢具的歷史,真可以說是源遠流長。從浙江河姆渡新石器時代遺址里出土有榫卯結構的干欄式木屋算起,至少有7000年了。後來的甲骨文里也出現了「床」、「車」等傢具的名稱。

傢具的製作技藝在經濟相對發達的漢代,已經顯得比較成熟:有孟光「舉案齊眉」的那種食案;有「沛公方踞床,使兩女子洗足」的那種坐床;有詩人李商隱寫賈誼「可憐夜半虛前席」的那種坐席,還有書案、屏風、床前幾……。

1980年4月,在連雲港市花果山下的唐庄漢墓里出土了一件完整的漆案,長95公分,寬32公分,案的通身以藤黃、群青等顏色繪成整齊而精美的圖案。長方形桌面的兩端各有雕鏤成四條龍形的柱足,並用十分纖巧的榫眼投合以支撐桌面。八條游龍,那挺拔矯健的身姿,像是在吞雲吐霧的龍首,其生動和逼真,實在使人有呼之欲出的感覺。龍的嘴裡噴四道瀑布似的水柱,互相連接成飄逸的濃雲、翻騰的巨浪……其間還卧有一隻昂首的蟾蜍。俯身的龍、仰望的蟾,具有鮮明的漢代風格,使人想到漢代科學家張衡的「地動儀」上那龍、蟾雕塑的精湛製作!作為龍身的案面上還飾有鱗片的花紋,整個造形,儼如八條並駕遨遊的長龍!

這種漆案的使用,多放在坐床的前面,很像今天我國北方的炕桌,只是並不放在床的正中。所以,人們又稱它為床前幾,既可以用來讀書、酌飲,也可以宴請嘉賓。描繪這種情景的畫面,我們可以在漢代繪畫中看到。

據《周禮》所記:當時的貴族可以使用很多的幾。依據身份等級的不同,有玉幾、雕幾、髹幾、素幾的區別。老人都離不開幾,所以古書中有所謂「居則憑幾,行則攜杖」的敘述。古人常以幾敬老,《禮記•曲禮上》說:「謀於長者,必操幾杖以從之。」——當時的幾、杖,被稱之為養尊之物。禮儀制度還規定:仲秋之夜,要向衰老的長者奉上幾、杖。

遼陽三道壕漢墓壁畫中的男子拱坐畫像上,有兩個形制相同的幾,一隻幾上放著毛筆和幅帛,一隻幾上放著有三隻小短足的食用小托盤。這說明,床前幾還可以當書桌,相當於書案、奏案、茶幾;也可以當飯桌。小托盤則被作為一種專供食用的小圓案。小案,有時也可作成方形、長方形。這種小案,正是《後漢書•梁鴻傳》中所說的那種可以「齊眉」的「舉案」。為人正直的梁鴻,回家以後,夫人孟光為他准備飯,放在案上並高高舉起,與眉毛一樣齊,獻食於梁鴻,成為歷史上夫妻相敬如賓的著名佳話——舉案齊眉。

食案,一般只供一人使用,如兩人以上合用,則屬於特殊的情況了。例如,燕國太子丹為了結交並激勵勇士荊軻去刺殺秦王,就「常與荊軻同案而食」。除了類似這種情況,即便是夫妻,也分案而食。如《東觀漢記》所述,劉玄皇帝的更始韓夫人嗜酒,與劉玄對飲時,即利用各自坐席前的書案。這種書案,就是那種可以放筆、墨、帛的憑幾,飲酒時則可以作食案。由於這種案的桌面一般很薄,當常侍官進來奏事時,被惹怒的韓夫人,竟然可以「起身抵破書案」。

十分考究的食案,往往「繆金錯玉」或「髹文繪彩」,顯得雍容而華貴。我們看到出土的圓食案內,放置著許多杯、勺、魚、肉,顯示出濃厚的生活氣息。山西大同江漢墓中發現的長方形案上,還有東漢和帝永元十四年(公元102年)的銘款,為傢具技藝發展史的研究提供了確鑿的標本資料。

經過長期實際使用的過程,幾、案的名稱和用途逐漸有了明確的區分。長方形、高足的案,則專作書桌,因為桌面的寬度正好與簡牘的長度相當。用繩子穿訂成冊的簡牘就是當時的書,放在這樣的書桌上,寫讀均很方便。小而短足的,則專作食盤,因為它移動容易,獻食方便。而「案」這個字,也多指書桌而言。由此而引伸出的詞彙如:「案牘文書、案卷材料、科試案首。書生激忿作「拍案而起」,辭賦家陸機安排文章的布局作「案部就班」;只供書齋內欣賞的劇本作「案頭劇」……

「幾」的形制,曾發生過很大的變化,由兩個曲足演變為四條直足,並逐漸向方桌過渡。1972年,河南靈寶東漢墓出土的一件綠釉陶幾,四條高腿,截面呈矩尺形,兩腿間作彎曲的弧線,已經接近於現代的方桌。這種陶幾,可坐,可憑,可放,可供。

漢代的幾案,有豐富的形制、精美的工藝、多彩的紋飾,它顯示了我國傢具技藝的優良傳統和燦爛的文明。

鎖和鑰匙的歷程

像我們理所當然地認為許多東西是西方文明的一樣,我們也理所當地然認為,鎖是中國人發明的,至少在4000年前就發明了。它基本上是一個可以插上和打開的插鎖,掛在門外,用以鎖門,用一個鐮狀的鉤子——鑰匙來開,埃及人改進了這種裝置,他們使鑰匙的插入部分有一些突起,跟鎖孔中的凹陷部分相匹配。羅馬人使用從埃及鎖演變出來的各種鎖,並把它們帶到了征服的歐洲各地。但是羅馬鎖的插銷較小,而且是用一個彈簧來壓鏡子。

中世紀擁有金錢和珠寶的貴族和商人等,不僅需要鎖和鑰匙來鎖門,而且還需要鎖保險箱、抽屜和衣櫃,這就刺激了工匠們的創造性。在中世紀,一般都是使用掛鎖,下插的鎖子為在樞軸上轉動的制栓所取代。另一項使撬鎖變得更困難的改進工作,是在鑰匙和鎖孔之間插入若干所謂的榫槽,鑰匙齒做得剛好能通過榫槽。

現代的鎖和鑰匙可以說以1778年的布拉默鎖為開端:這種鎖有六個滑子——帶凹槽的金屬薄片,在用鑰匙開鎖之前,得使滑子進入適當的位置。這種鎖的發明者是布拉默,他是當時頗有技術頭腦的英國人之一,發明的東西甚多,其中包括水壓機、抽水馬桶、印鈔機、造紙機和汽水機等。

此後出現了查布鎖:它是朴次茅斯的一個叫查布的小五金商於1818年發明的。查布後來建立了一個防火保險箱工廠。他對鎖的主要改進是加了個「探頭」,如果有人企圖撬鎖,探頭就把插銷固定起來。

美國人耶爾發明的耶爾鎖從19世紀60年代開始使用。它是一種制栓鎖,鑰匙小而平,與鎖槽形成聯鎖。它的安全性在於鑰匙的形態變化無窮,實際上沒有兩把耶爾鎖是相同的,但是有一種萬用鑰匙能打開許多鎖,例如旅館的鑰匙就是這樣。此後又出現了鎖保險箱的暗碼鎖,如果不知道一系列數字組成的暗碼就打不開這種鎖。還有一種用來鎖保險庫的定時鎖,鎖里安有一兩只鍾,不到預定的時間打不開。

斧子的由來

最初的斧是手斧。開始的手斧是卵石,然後是略經修琢的石片(約公元前50萬年),再後就是舊石器時期晚期(約公元前25萬年)制工較精的燧石斧,製作方法是用石頭敲打燧石,以造成鋒利的刃口。人類這方面的進步,可以通過利基夫婦在坦尚尼亞的奧爾杜韋峽谷的發現進行探索——他們在那裡發現了175萬年以前的石器。

在近東我們發現了公元前3000年前的銅鑄的斧子。為了使斧子更快,鑄出後再進行反復鍛打。澆鑄上的一大改進是引進輔助型芯,使鑄出的斧頭有插斧柄的插口,這樣就不至像以前那樣用皮帶把斧頭捆在斧柄上了。

盡管近東到處都發現了斧,但看來人們並不喜歡拿它們當武器使用:蘇美爾人、波斯人和亞述人都用矛和弓作武器,而希臘人和羅馬人則選擇了劍和矛但雙斧這種華貴武器卻常常用於宗教儀式;它是米諾斯人的宗教象徵。據說迷宮一詞,就是從雙斧演化來的。人們還發現了用薄金屬板製作的雙斧。在特蘭西瓦尼亞東部的圖塔蘭已發現了有插孔的黃金斧(約公元前1800~1450年)。雖然米塞納肯斯曾執斧參戰,米諾斯人也曾用斧作武器,但黃金是不適於製作武器的,何況上面又飾有花紋,因此這種斧不是用來打仗的斧。在克里特島的馬利亞宮中已發現了一柄豹頭權杖和一柄灰片岩的戰斧。

荷馬筆下的英雄,除了《奧德賽》中的俄底修斯在游獵中使過斧以外,其他的都沒有使用過斧。荷馬描寫道:「俄底修斯表演游獵武藝,一箭射穿了幾乎是在平地上排成一條直線的雙頭斧的斧柄上的孔眼。確實曾有一個叫佩桑德的小亞細亞的特洛伊人使用過精製的、有長而光滑的橄欖木柄的青銅斧,但梅尼勞斯很快就制服了他。把斧子當作武器,是它不寶貴嗎?喜歡使用斧這種武器的是北方的一些部落,其中包括巴克特里亞人、法蘭克人、斯堪的納維亞人和英國人等最近有一位作家提出,在11世紀時,「只有撒克遜人和斯堪的納維亞人認為斧適合於任何一個節儉的鄉下人」,盡管以後斧變得高貴起來了。

⑶ 古代工具的情況8下探究學習

LZ你想知道什麼工具?
最原始的勞動工具

製造與使用工具,是人和動物的本質性區別。工具,意味著對自然的改造,意味著生產的開始。因此,人類的文明史,首先就是製造和使用工具的歷史。

人類最早創造的工具是石器。

就世界范圍看,人類開始製造工具大約是在300萬年前。最早的工具大概沒有什麼標準的形式,一物可以多用。坦尚尼亞奧杜韋峽谷發現的最早石制工具,大約距今200萬年左右,其典型的石器是用礫右打制的砍砸器。

在舊石器時代製作石器最原始的辦法,是把一塊石頭加以敲擊或碰擊使之形成刃口,即成石器。打制切割用的帶有薄刃的石器,則有一定的方法和步驟:先從石塊上打下所需要的石片,再把打下的石片加以修整而成石器。初期,石器是用石錘敲擊修整的,邊緣不太平齊。到了中期,使用木棒或骨棒修整,邊緣比較平整了。及至後期,修整技術進一步提高,創造了壓製法。壓制的工具主要是骨、角或硬木。用壓製法修整出來的石器已經比較精細。

到新石器時代,石器製造技術有了很大進步。首先,對石料的選擇、切割、磨製、鑽孔、雕刻等工序已有一定要求。石料選定後,先打製成石器的雛形,然後把刃部或整個表面放在礪石上加水和沙子磨光。這就成了磨製石器。

磨製石器與打制的石器相比,已具備了上下左右部分更加准確合理的形制,使用途趨向專一;增強了石器刃部的鋒度,減少了使用時的阻力,使工具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穿孔技術的發明是石器製作技術上的又一重要成就,它基本上可分為鑽穿、管穿和琢穿三種。鑽穿是用一端削尖的堅硬木棒,或在木棒一端裝上石制的鑽頭,在要穿孔的地方先加些潮濕的沙子,再用手掌或弓弦來轉動木棒進行鑽孔。管穿是用削尖了邊緣的細竹管來穿孔,具體方法與鑽穿相同。琢孔,即用敲琢器在大件石器上直接琢成大孔。穿孔的目的在於製成復合工具,使石制的工具能比較牢固地捆縛在木柄上,便於使用和攜帶,以提高勞動效率。

新石器時代的石器種類大大增多。早期遺址中大量出土的農業、手工業和漁獵工具有斧、錛、鏟、鑿、鏃、矛頭、磨盤、網墜等,稍後又增加了犁、刀、鋤、鐮等。

原始社會時期生產工具的改進,增強了人們向自然界作斗爭的能力,社會生產和生活的天地變得日益廣闊起來。但由於當時人們所能支配的物質只不過是石、木、骨、角和利用天然纖維簡單加工而成的繩索等,這就限制了工具的創造和發展。

最早的針

在舊石器時代(約170萬年~1萬年前)晚期,人們已會用獸皮縫制衣服,不再赤身露體了。縫制衣服,針是不可缺少的工具。我國目前所知最早的針,是在距今約18000年前山頂洞人的遺址中發現的骨針。

本世紀3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的山頂洞人遺址中,發現了一枚骨針。這枚骨針長82毫米,針身最粗處直徑3.3毫米,針身圓滑而略彎,針尖圓而銳利,針的尾端直徑3.1毫米處有微小的針眼。製作這樣的骨針,必須經過切割獸骨、精細地刮削、磨製以及挖穿針眼等多道工序,需要較高的製作工藝才能完成。這枚骨針,也是世界上目前所知最早的縫紉工具。

骨針在我國使用的時間非常久遠。直到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末期,我國才開始用鐵針縫制衣服,至於製造鋼針,則是鐵針出現1000多年後北宋時期的事情了。

最早的爐灶

爐灶是古代人們生火做飯的重要工具,至今,爐灶在我國農村的許多地區仍被廣泛使用著。傳說我國在黃帝時期就有了爐灶,但從我國用火有著久遠的歷史來推斷,爐灶的發明當在此之前。

我國目前最早的爐灶實物,系一種雙連式地灶,發現於距今約六七千年前的陝西西安半坡遺址。其基本形式是:在地上挖兩個火坑,地面處兩坑相隔,地面下兩坑相通。其中一坑是進柴禾的地方,另一坑為出火之處。兩坑相通處的洞口,作用與後世的灶門相似,出火坑的作用則與後世的灶膛差不多。

這一爐灶的構造雖然簡陋,卻體現出相當科學的道理,比起在平地上點燃篝火是一個很大的進步。例如:兩坑相通,進柴處與發火處之間構設通道,可吸風拔火,柴火能較為充分地燃燒,從而提高了火的溫度;爐灶四周為土壁,火在坑中,火勢容易上揚,使得火力集中,人們可以較快地烤熟食物而又不致被火燒灼;火在坑中,聚氣蓄熱,燃後余燼亦可溫烤食物,提高了火的利用率;火燼留在灶膛內,能夠保存火種;等等。

爐灶的發明,使我們祖先在與大自然作斗爭以及走向人類文明的進程中,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最早的石磨

把谷、麥等的殼皮去掉並磨成粉,本是一項很繁瑣的勞動。據《世本》記載,春秋戰國之際的公輸般(即魯班)發明了石磨,使糧食加工變得容易多了。

1968年,在河北滿城漢墓中出土了一架距今約2100年的石磨,這是我國迄今所發現的最早的石磨。這架石磨系用兩塊厚重的圓形石盤組成,稱為「磨扇」。兩塊磨扇上下對合,其中央部位鑿有磨腔;上扇還鑿有填加糧食的孔道,孔道與磨腔相連。在兩片磨扇的對合面上,分別鑿成凸凹不平的鋸齒狀,稱為「磨齒」。下片磨扇的中心,安置一根向上突出的鐵制立軸;上片磨扇的中心,則鑿有能套在下扇立軸上的套孔。使用時,推動上扇的手柄使其旋轉即可。

石磨的上扇在作旋轉運動時,由於其磨齒與下扇的磨齒相互間咬合以及相錯,而形成很微小的升降運動,於是上下扇之間便出現了瞬息的齒隙,使加工的糧食通過上扇的孔道不斷進入磨齒。石磨在使用時,將杵臼的上下沖擊力改變為齒面摩擦力,將杵臼的間歇工作改變為連續工作。這樣大大減輕了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石磨的發明,是古代糧食加工工具的一大進步。

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對石磨不斷加以改進。晉代,發明了水磨,以水力代替人力;同時又發明了連磨,這些發明,在當時的世界上均處於領先地位。

最早的弓箭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弓箭的國家。

在距今約2.8萬年前的峙峪(今山西朔縣峙峪村)人活動的舊石器晚期遺址中,發現過一些加工比較精細的小石鏃。它們是用堅硬而容易劈裂出刃口的薄燧石石片製成的,鏃的一端具有鋒利的尖頭,與尖端相對的底端兩側經過加工,形成鏃座,呈凹形,用以安裝箭桿。由於原始社會的弓和箭桿是易於腐爛的竹、木製作的,難以保存下來,所以這些小石鏃便是中國和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弓箭實物。

弓箭是人類在原始社會的一項偉大發明,它已具有馬克思所分析的機器的三個要素:(1)動力。人做的功(拉弦)轉化為勢能(拉開的弦),起了動力和發動機的作用。(2)傳動。拉開的弦收回,勢能轉化為動能,將箭射出,起了傳動的作用。(3)工具。箭鏃起了工具的作用,射到動物身上,等於人用石制工具打擊動物。

弓箭發明之後,人類既可以從較遠的距離獵獲陸地野獸,又能上射空中飛鳥,下取水中游魚,從而大大增強了同自然界做斗爭的能力。在火器發明之前,弓箭一直是人類得力的狩獵工具和作戰武器,正如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中所說:「弓箭對於蒙昧時代,正如鐵器對於野蠻時代和火器對於文明時代一樣,乃是決定性的武器。」

弩是在弓的基礎上創造出來的。由於受到體力的限制,人拉開弓不能持久,為了延長張弓的時間,更好地瞄準,我們的祖先發明了弩。

弩主要由弩弓和弩臂兩部分組成,弓上裝弦,臂上裝弩機,兩者配合而放箭。弩臂為木製,前部有一個橫貫的容弓孔,弓固定於其中。弩臂正面有一條溝形矢道,是放箭的。能保證箭在發射後直線前進。《韓非子•說林》有「羿執鞅持桿操弓關機」的記載,其中的「桿」和「關機」都是弩上構件的名稱,桿是弩臂,關機是發矢的弩機。羿是傳說中黃帝時代的人,看來,弩可能在原始社會末期就發明了。現在所見到的最早的弩,是戰國時期的,當時已經有了比較進步的銅弩機了。

弩的使用,是先把弦拉開扣在弩機上,待捕捉到最有利的發射時機時,搬動「懸刀」(扳機),把箭射出去。最早的弩機只是起了「延時裝置」的作用,以後經過不斷改進,弩的性能越來越好,種類越來越多。例如,漢代弩機的「望山」上開始出現刻度,這相當於步槍的標尺,從而提高了射擊的准確性。這樣,弩既具備了「延時裝置」的作用。又具備了「瞄準裝置」的作用。此外,漢代還出現了能夠連續放箭的連弩。最初,弩也和弓一樣,只用一個人手臂的力。以後,出現了用腳蹬方式拉弦的弩;用絞車開弦的弩;至遲在北宋初年,又製作出把幾張弓合成一個弩的「床子弩」。

弩和弓相比,更利用瞄準,命中率高,射程遠,殺傷力大,是古代具有相當威力的遠射武器。如漢代最常用的六石弩,張力186千克,射程260米;北宋的宋子弩,射程可超過500米,這在當時世界上是很驚人的武器了。

我國發明和使用弩的時間,比西方要早得多。公元10世紀,古俄羅斯才出現弩,西歐則在11世紀末才出現弩。

艱難歷程

魯班的發明

魯班是我國春秋末年一位優秀的土木建築工匠,一位傑出的發明家。

魯班,姓公輸,名般。因為他是魯國人,「般」與「班」同音,古時通用,所以人們常稱他為魯班。魯班出生於世代工匠的家庭,從小就跟隨家人修橋築路蓋房舍,學得一手好技藝,並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魯班的發明創造很多,據古籍記載,木工使用的許多工具器械不少是由他發明的。發明了我們大家都知道的鋸以後,魯班又琢磨起另一件事來:木材剖開後,怎樣才能使它平整光滑?於是他創造出了一種在木塊中間嵌上鋒利的刀的工具,推動它刨去不平整的木面。果然,不費大力氣,就把木材刨得非常光滑。這種工具就稱為刨子。

鐵鋸、刨子的發明和廣泛應用,使當時的工匠們從原始、繁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大大地促進了木工手工業技術的發展,這是魯班的一大貢獻。

據傳說,木工用的墨斗、鑿子、鏟子、曲尺等工具,也是魯班發明的。至今,有人仍稱曲尺為「魯班尺」。

魯班生活的春秋末年,戰爭不斷爆發。處於長江中游的楚國和居於長江下游的越國,經常發生爭斗。魯班南遊到楚國後,用自己的一雙巧手,為楚國的水軍設計製造了一種名叫「鉤拒」的水戰武器。這是一種前端裝有鐵制鉤子的長竿武器,它可以「拒」頂或鉤住對方進攻的船隻,從而在水戰中取得主動。魯班還創造了一種攻城器械——雲梯,既有鐵鉤又有梯階,還能自由升降,用來攻城非常方便。

魯班又是一位很高明的機械發明家。他製造的鎖,機關設在裡面,外面不露痕跡,必須藉助配合得很合適的鑰匙才能打開。魯班還改進過車輛的構造,製成了機動的木馬車。

在建築方面,魯班的貢獻也很傑出。傳說他曾用兩條魚和一碗飯,幫助工匠們解決了營造亭子中的難題。

一次,魯班路過一處建築工地,看到有個未完工的亭子和擱在一旁的梁和蓋。他打量了好一會,來到一位正在發愣的施工負責人張師傅面前問道:「是為這梁和蓋上不去而犯愁吧?」

張師傅嘆了口氣道:「可不是嘛,上面規定,要用這黃荊樹干做正梁,偏巧這黃荊樹干短了一截;要用這整塊紫砂石做蓋,這紫砂石太重,無法抬到正樑上去當頂,真不知怎麼辦呢。」

魯班聽了微微點頭,嘴裡喃喃地自言自語:「應該想個巧妙的方法才行……」

張師傅聽了大喜,說:「老人家,你有何高見?」魯班答道:「麻煩你了,我想先用頓飯。」

張師傅領魯班到家中,讓妻子給魯班端去了魚和蔬菜以及一大碗米飯,自己又去蹲在亭子邊冥思苦想。

約摸過了一頓飯光景,張師傅回到家中,一看人不見了,桌子上卻弄得亂七八糟:兩條魚被平放在兩只飯碗的口上,魚嘴被穿在一根筷子的兩端;桌子面上倒了一大堆飯,在飯堆上的四隻筷子,撐著那隻碗。

「這是怎麼回事?」張師傅一時呆住了……突然恍然大悟,興奮地喊起來:「我明白啦!這是教我用魚抬梁,土堆亭呵!」

張師傅根據魯班的「暗示」,在正梁兩端各接一木魚,以增加長度,又讓匠人挑土堆到亭柱旁去,直堆到只露出亭柱頭。然後讓大夥兒抬著亭蓋走上土堆,把亭蓋移上去,亭子終於上了梁、合了蓋。

你到過北京的故宮嗎?紫禁城四隅的角樓的結構,都是9根梁或18根梁、782條脊,據說這種結構形式的建築,最早也是由魯班設計的。

魯班一生有許多發明和創造,2000多年以來,一直被土木工匠尊奉為「祖師」,受到尊敬和紀念。

餓漢的新想法

做飯的鍋,古已有之。然而,高壓鍋與普通鍋有何不同?它是誰發明的?這要從一個餓漢的遭遇說起。

300多年以前,法國青年醫生帕平被迫逃往國外。他沿著阿爾卑斯山艱難跋涉,打算去瑞士避難。帕平一路上風餐露宿,渴了找點山泉喝,餓了煮點土豆吃。

有一天,帕平走到一座山峰附近,他覺得餓了,於是找了一些干樹枝,架起篝火,又煮起土豆來。水滾開了幾次,土豆依然煮不熟真是奇怪。為了肚子,他無可奈何地把沒熟的土豆硬吃了下去。這件事給他的印象深極了。

幾年後,帕平的生活有了轉機,他來到英國一家科研單位工作。阿爾卑斯山上的往事,記憶猶新。他找來了許多參考書,查算了山的高度。一連串的問題在帕平腦子里翻騰:物理學上的什麼定律能夠解釋這個現象?水的沸點與大氣壓有什麼關系?隨後,他又設想:如果用人工的辦法讓氣壓加大,水的沸點就不會像在平地上只是攝氏100度,而是更高些,煮東西所花的時間或許會更少。

可是,怎樣才能提高氣壓?

帕平自己動手做了一個密閉容器,他要利用加熱的方法,讓容器內的水蒸汽不斷增加,又不散失,使容器內的氣壓越來越大,水的沸點也越來越高。可是,當他睜大眼睛盯著加熱容器的時候,容器內發出咚咚的聲響。帕平嚇壞了,只好暫時停止試驗,獃獃地坐在椅子上。

又過了兩年,帕平按自己的新想法繪制了一張密閉的鍋圖紙,請技師幫著做。另外在鍋體和鍋蓋之間加了一個橡皮墊,鍋蓋上方還鑽了一個孔洞,這樣一來,就解決了鍋邊漏氣和鍋內發聲的問題。帕平把土豆放入鍋內,點火,冒氣,10多分鍾之後,土豆就煮爛了。然而,他仍不滿足,煮雞行不行?煮排骨行不行?

1681年,帕平造出了世界上第一隻壓力鍋——當時叫做「帕平鍋」。他邀請英國皇家學會的會員們來參加午餐會。實際上是對壓力鍋進行「鑒定」。帶著高高白帽子的廚師,當著眾多神氣十足的紳士、爵士們,把一隻只活蹦亂叫的雞宰了,塞進壓力鍋里,然後架到火爐上。那些滿腹經綸的專家一杯茶還沒有喝完,一盤盤熱氣騰騰、香味撲鼻的清蒸雞,已經擺在他們的桌上了。哈哈!雞肉全爛熟了,雞骨頭也軟了。「這是在變魔術嗎?」這些老資格的、又愛挑眼的科學家們被折服了。從此,帕平和高壓鍋一起,名揚四方。

「高壓鍋只能用來煮吃的嗎?」帕平又自己向自己提出了新的課題。他去醫院、工廠、學校里調查,看看什麼地方還能應用高壓鍋。一個年輕的護士告訴帕平:為了把消毒布、針管、手術器械進行了滅菌處理,醫院里每天不知道要花多少時間和人力去煮,而且有時效果不理想。帕平聽了,眼睛一亮。一位老年的工程師告訴帕平:有許多化學反應,在常溫常壓下是難以發生的。如果有人造的高溫、高壓條件,那麼就可以合成很多新的東西……帕平聽了,心裡一動。這些,他都一一記在本上。後來,利用製造帕平鍋的原理,生產出了醫用消毒鍋、化工反應釜。帕平也被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

高壓鍋還可能有哪些用途呢?它還有可能值得再改造的地方么?讀者朋友,你們不妨也想一想!

漢代的幾案

我國傢具的歷史,真可以說是源遠流長。從浙江河姆渡新石器時代遺址里出土有榫卯結構的干欄式木屋算起,至少有7000年了。後來的甲骨文里也出現了「床」、「車」等傢具的名稱。

傢具的製作技藝在經濟相對發達的漢代,已經顯得比較成熟:有孟光「舉案齊眉」的那種食案;有「沛公方踞床,使兩女子洗足」的那種坐床;有詩人李商隱寫賈誼「可憐夜半虛前席」的那種坐席,還有書案、屏風、床前幾……。

1980年4月,在連雲港市花果山下的唐庄漢墓里出土了一件完整的漆案,長95公分,寬32公分,案的通身以藤黃、群青等顏色繪成整齊而精美的圖案。長方形桌面的兩端各有雕鏤成四條龍形的柱足,並用十分纖巧的榫眼投合以支撐桌面。八條游龍,那挺拔矯健的身姿,像是在吞雲吐霧的龍首,其生動和逼真,實在使人有呼之欲出的感覺。龍的嘴裡噴四道瀑布似的水柱,互相連接成飄逸的濃雲、翻騰的巨浪……其間還卧有一隻昂首的蟾蜍。俯身的龍、仰望的蟾,具有鮮明的漢代風格,使人想到漢代科學家張衡的「地動儀」上那龍、蟾雕塑的精湛製作!作為龍身的案面上還飾有鱗片的花紋,整個造形,儼如八條並駕遨遊的長龍!

這種漆案的使用,多放在坐床的前面,很像今天我國北方的炕桌,只是並不放在床的正中。所以,人們又稱它為床前幾,既可以用來讀書、酌飲,也可以宴請嘉賓。描繪這種情景的畫面,我們可以在漢代繪畫中看到。

據《周禮》所記:當時的貴族可以使用很多的幾。依據身份等級的不同,有玉幾、雕幾、髹幾、素幾的區別。老人都離不開幾,所以古書中有所謂「居則憑幾,行則攜杖」的敘述。古人常以幾敬老,《禮記•曲禮上》說:「謀於長者,必操幾杖以從之。」——當時的幾、杖,被稱之為養尊之物。禮儀制度還規定:仲秋之夜,要向衰老的長者奉上幾、杖。

遼陽三道壕漢墓壁畫中的男子拱坐畫像上,有兩個形制相同的幾,一隻幾上放著毛筆和幅帛,一隻幾上放著有三隻小短足的食用小托盤。這說明,床前幾還可以當書桌,相當於書案、奏案、茶幾;也可以當飯桌。小托盤則被作為一種專供食用的小圓案。小案,有時也可作成方形、長方形。這種小案,正是《後漢書•梁鴻傳》中所說的那種可以「齊眉」的「舉案」。為人正直的梁鴻,回家以後,夫人孟光為他准備飯,放在案上並高高舉起,與眉毛一樣齊,獻食於梁鴻,成為歷史上夫妻相敬如賓的著名佳話——舉案齊眉。

食案,一般只供一人使用,如兩人以上合用,則屬於特殊的情況了。例如,燕國太子丹為了結交並激勵勇士荊軻去刺殺秦王,就「常與荊軻同案而食」。除了類似這種情況,即便是夫妻,也分案而食。如《東觀漢記》所述,劉玄皇帝的更始韓夫人嗜酒,與劉玄對飲時,即利用各自坐席前的書案。這種書案,就是那種可以放筆、墨、帛的憑幾,飲酒時則可以作食案。由於這種案的桌面一般很薄,當常侍官進來奏事時,被惹怒的韓夫人,竟然可以「起身抵破書案」。

十分考究的食案,往往「繆金錯玉」或「髹文繪彩」,顯得雍容而華貴。我們看到出土的圓食案內,放置著許多杯、勺、魚、肉,顯示出濃厚的生活氣息。山西大同江漢墓中發現的長方形案上,還有東漢和帝永元十四年(公元102年)的銘款,為傢具技藝發展史的研究提供了確鑿的標本資料。

經過長期實際使用的過程,幾、案的名稱和用途逐漸有了明確的區分。長方形、高足的案,則專作書桌,因為桌面的寬度正好與簡牘的長度相當。用繩子穿訂成冊的簡牘就是當時的書,放在這樣的書桌上,寫讀均很方便。小而短足的,則專作食盤,因為它移動容易,獻食方便。而「案」這個字,也多指書桌而言。由此而引伸出的詞彙如:「案牘文書、案卷材料、科試案首。書生激忿作「拍案而起」,辭賦家陸機安排文章的布局作「案部就班」;只供書齋內欣賞的劇本作「案頭劇」……

「幾」的形制,曾發生過很大的變化,由兩個曲足演變為四條直足,並逐漸向方桌過渡。1972年,河南靈寶東漢墓出土的一件綠釉陶幾,四條高腿,截面呈矩尺形,兩腿間作彎曲的弧線,已經接近於現代的方桌。這種陶幾,可坐,可憑,可放,可供。

漢代的幾案,有豐富的形制、精美的工藝、多彩的紋飾,它顯示了我國傢具技藝的優良傳統和燦爛的文明。

鎖和鑰匙的歷程

像我們理所當然地認為許多東西是西方文明的一樣,我們也理所當地然認為,鎖是中國人發明的,至少在4000年前就發明了。它基本上是一個可以插上和打開的插鎖,掛在門外,用以鎖門,用一個鐮狀的鉤子——鑰匙來開,埃及人改進了這種裝置,他們使鑰匙的插入部分有一些突起,跟鎖孔中的凹陷部分相匹配。羅馬人使用從埃及鎖演變出來的各種鎖,並把它們帶到了征服的歐洲各地。但是羅馬鎖的插銷較小,而且是用一個彈簧來壓鏡子。

中世紀擁有金錢和珠寶的貴族和商人等,不僅需要鎖和鑰匙來鎖門,而且還需要鎖保險箱、抽屜和衣櫃,這就刺激了工匠們的創造性。在中世紀,一般都是使用掛鎖,下插的鎖子為在樞軸上轉動的制栓所取代。另一項使撬鎖變得更困難的改進工作,是在鑰匙和鎖孔之間插入若干所謂的榫槽,鑰匙齒做得剛好能通過榫槽。

現代的鎖和鑰匙可以說以1778年的布拉默鎖為開端:這種鎖有六個滑子——帶凹槽的金屬薄片,在用鑰匙開鎖之前,得使滑子進入適當的位置。這種鎖的發明者是布拉默,他是當時頗有技術頭腦的英國人之一,發明的東西甚多,其中包括水壓機、抽水馬桶、印鈔機、造紙機和汽水機等。

此後出現了查布鎖:它是朴次茅斯的一個叫查布的小五金商於1818年發明的。查布後來建立了一個防火保險箱工廠。他對鎖的主要改進是加了個「探頭」,如果有人企圖撬鎖,探頭就把插銷固定起來。

美國人耶爾發明的耶爾鎖從19世紀60年代開始使用。它是一種制栓鎖,鑰匙小而平,與鎖槽形成聯鎖。它的安全性在於鑰匙的形態變化無窮,實際上沒有兩把耶爾鎖是相同的,但是有一種萬用鑰匙能打開許多鎖,例如旅館的鑰匙就是這樣。此後又出現了鎖保險箱的暗碼鎖,如果不知道一系列數字組成的暗碼就打不開這種鎖。還有一種用來鎖保險庫的定時鎖,鎖里安有一兩只鍾,不到預定的時間打不開。

斧子的由來

最初的斧是手斧。開始的手斧是卵石,然後是略經修琢的石片(約公元前50萬年),再後就是舊石器時期晚期(約公元前25萬年)制工較精的燧石斧,製作方法是用石頭敲打燧石,以造成鋒利的刃口。人類這方面的進步,可以通過利基夫婦在坦尚尼亞的奧爾杜韋峽谷的發現進行探索——他們在那裡發現了175萬年以前的石器。

在近東我們發現了公元前3000年前的銅鑄的斧子。為了使斧子更快,鑄出後再進行反復鍛打。澆鑄上的一大改進是引進輔助型芯,使鑄出的斧頭有插斧柄的插口,這樣就不至像以前那樣用皮帶把斧頭捆在斧柄上了。

盡管近東到處都發現了斧,但看來人們並不喜歡拿它們當武器使用:蘇美爾人、波斯人和亞述人都用矛和弓作武器,而希臘人和羅馬人則選擇了劍和矛但雙斧這種華貴武器卻常常用於宗教儀式;它是米諾斯人的宗教象徵。據說迷宮一詞,就是從雙斧演化來的。人們還發現了用薄金屬板製作的雙斧。在特蘭西瓦尼亞東部的圖塔蘭已發現了有插孔的黃金斧(約公元前1800~1450年)。雖然米塞納肯斯曾執斧參戰,米諾斯人也曾用斧作武器,但黃金是不適於製作武器的,何況上面又飾有花紋,因此這種斧不是用來打仗的斧。在克里特島的馬利亞宮中已發現了一柄豹頭權杖和一柄灰片岩的戰斧。

荷馬筆下的英雄,除了《奧德賽》中的俄底修斯在游獵中使過斧以外,其他的都沒有使用過斧。荷馬描寫道:「俄底修斯表演游獵武藝,一箭射穿了幾乎是在平地上排成一條直線的雙頭斧的斧柄上的孔眼。確實曾有一個叫佩桑德的小亞細亞的特洛伊人使用過精製的、有長而光滑的橄欖木柄的青銅斧,但梅尼勞斯很快就制服了他。把斧子當作武器,是它不寶貴嗎?喜歡使用斧這種武器的是北方的一些部落,其中包括巴克特里亞人、法蘭克人、斯堪的納維亞人和英國人等最近有一位作家提出,在11世紀時,「只有撒克遜人和斯堪的納維亞人認為斧適合於任何一個節儉的鄉下人」,盡管以後斧變得高貴起來了

⑷ 「魯班節」、「那達慕」大會和「祭祖節」的詳細資料

魯班節
簡介
魯班節是蒙古族人的傳統節日,每逢農歷四月初二,蒙古族人便要殺豬宰羊,搭台唱戲,並把供在中村大佛殿中的檀香木魯班雕像迎到各村瞻仰。奉迎師祖時,遊行隊伍敲鑼打鼓 燃放鞭炮 耍龍燈 劃綵船 跳蚌殼舞,觀者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歡慶魯班節的前後三天,外出做工的蒙族工匠,必須在四月初二前趕回家鄉拜師祖,如不回來過節者,將被認為是忘師欺祖之徒。
魯班節傳說
傳說,最早學木工技藝的是一個名叫旃勒的蒙古族小夥子。他勤奮好學,聰明伶俐。他決心要拜木匠祖師魯班為師,踏遍了崇山峻嶺,走遍了城鄉村鎮,終於有一天他真的遇到了魯班。祖師爺見這個蒙古族後生拜師虔誠,學藝非常認真,十分喜愛,就把自己的絕技傳授給了他。當旃勒提前滿師時,魯班非常賞識他,特地送給他一本《木經》。師祖說:"勤學頭腦明,苦練技術精。我一生的高招絕技都寫在這本書上了,望你回去後,把書上的技藝傳給你們的家族兄弟,讓他們也象你一樣成為一個高明的木匠。"旃勒立即手捧《木經》寶書,向魯班師祖叩首謝恩。
旃勒回到雲南家鄉,始終沒有忘記祖師爺的教導,將自己的名字改成旃"班",並廣收門徒。這樣代代相傳,雲南蒙古族人民也就普遍的掌握了木工技藝,同時也學會了泥工 石工 竹工等技術。
因為魯班祖賜《木經》和旃班每年收徒之日都是農歷四月初二,所以旃班將這一逃訕為魯班節。每年此日旃班都要親自講授《木經》,並召來師的徒弟進行鋸 刨 砍 鑽 劃線 雕花等技術大賽。他還選用最好的檀木親手雕塑了一尊魯班祖師爺神像,讓徒子徒孫們奉拜,永遠牢記魯班的教誨和恩典。
魯班節,是雲南省通海縣西城的一帶蒙古族人民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歷四月初二舉行,為期一天。居住在這里的蒙古族人民從其他兄弟民族那裡學會了建築技術。他們修建的房屋,不僅造型別致、美觀,而且經久耐用,頗受附近各族人民的稱贊。為了紀念和慶祝在土木建築方面取得的成就,他們就把農歷四月初二定為魯班節。
節日這天,外出修建的泥、木、石匠,無論路途遠近都要趕回家裡來歡度節日。各村寨都要殺豬宰羊,搭台唱戲。人們還把檀香木雕刻的魯班像拾著,敲鑼打鼓,游直各村寨,然後,大家匯集場上,唱歌跳舞。他們最喜歡的舞蹈叫「跳樂」。跳時,先由男青年作為先導,他們懷抱龍頭四弦琴,邊彈邊跳,後面的人群群分成兩行,有時圍成圓圈有時互相穿插,隊形多變,且歌且舞,場面十分活躍。
魯班簡介
魯班,姓公輸,名般。因是魯國人,「般」和「班」同音,古時通用,故人們常稱他為魯班。
魯班,大約生於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於周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以後,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戰國初期,出身於世代工匠的家庭,從小就跟隨家裡人參加過許多土木建築工程勞動,逐漸掌握了生產勞動的技能,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魯班的發明創造很多。《事物紺珠》、《物原》、《古史考》等不少古籍記載,木工使用的不少工具器械都是他創造的如曲尺(也叫矩或魯班尺),又如墨斗、刨子、鑽子,以及鑿子、鏟子等工具傳說也都是魯班發明的。這些木工工具的發明使當時工匠們從原始、繁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勞動效率成倍提高,土木工藝出現了嶄新的面貌。後來,人們為了紀念這位名師巨匠,把他尊為我國土木工匠的始祖。
那達慕
【那達慕簡介】
那達慕大會是中國蒙古族人民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傳統活動,也是蒙古族人民喜愛的一種傳統體育活動形式。錫林郭勒盟的那達慕最具代表性。
"慕"是蒙語的譯音,意為"娛樂、游戲",以表示豐收的喜悅之情。每年農歷六月初四(多在草綠花紅、馬壯羊肥的陽歷七、八月)開始的那達慕,是草原上一年一度的傳統盛會。
那達慕或以嘎查(村屯)、蘇木(區鄉)為單位,或以旗縣為單位舉行。那達慕大會分為大、中、小三種類型。大型那達慕,摔跤選手為512名,駿馬300匹左右,會期7~10天;中型那達慕,摔跤手256名,馬100~150匹,會期5~7天;小型那達慕,摔跤手64名或128名,馬30或50匹左右,會期3~5天。無論何種民族與宗教信仰的人,均可報名參加。
【那達慕起源】
那達慕的前身是蒙古族"祭敖包",是蒙古民族在長期的游牧生活中,創造和流傳下來的具有獨特民族色彩的競技項目和游藝、體育項目。
"那達慕"有久遠的歷史。據銘刻在石崖上的《成吉思汗石文》載,那達慕起源於蒙古汗國建立初期,早在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被推舉為蒙古大汗時,他為檢閱自己的部隊,維護和分配草場,每年7~8月間舉行「大忽力革台」(大聚會),將各個部落的首領召集在一起,為表示團結友誼和祈慶豐收,都要舉行那達慕。起初只舉行射箭、賽馬或摔跤的某一項比賽。到元、明時,射箭、賽馬、摔跤比賽結合一起,成為固定形式。後來蒙古族人亦簡稱此三項運動為那達慕。
在元朝時,那達慕已經在蒙古草原地區廣泛開展起來,並逐漸成為軍事體育項目。元朝統治者規定,蒙古族男子必須具備摔跤、騎馬、射箭這三項基本技能。到了清代,那達慕逐步變成了由官方定期召集的有組織、有目的的游藝活動,以蘇木(相當於鄉)、旗、盟為單位,半年、一年或三年舉行一次。此俗沿習至今,每年蒙古族人民都舉行那達慕大會。
過去時那達慕大會期間要進行大規模祭祀活動,喇嘛們要焚香點燈,念經頌佛,祈求神靈保佑,消災消難。現在,那達慕大會的內容主要有摔跤、賽馬、射箭、賽布魯、套馬、下蒙古棋等民族傳統項目, 有的地方還有田徑、拔河、排球、籃球等體育競賽項目。此外,那達慕大會上還有武術、馬球、騎馬 、射箭、乘馬斬劈、馬競走、乘馬技巧運動、摩托車等精彩表演。參加馬競走的馬,必須受過特殊訓練, 四腳不能同時離地,只能走得快,不能跑得快。夜幕降臨,草原上飄盪著悠揚激昂的馬頭琴聲,篝火旁男女青年輕歌曼舞,人們沉浸在節日的歡樂之中。
【那達慕三藝】
古代和近代的那達慕盛會都要進行男子"三藝"--摔跤、賽馬和射箭的競技賽。
1、摔跤
摔跤是蒙古族特別喜愛的一種體育活動,也是那達慕大會上必不可少的比賽項目。蒙古語稱摔跤為"博克o巴依勒德呼",稱摔跤手為"博克慶"。蒙古族的摔跤有其獨特的服裝、規則和方法,因此也叫蒙古式摔跤。
摔跤手要身著摔跤服"昭德格"。其坎肩多用香牛皮或鹿皮、駝皮製作,皮坎肩上有鑲包,亦稱泡釘,以銅或銀製作,便於對方抓緊。最引人注目的是,摔跤手的皮坎肩的中央部分飾有精美的圖案,圖案呈龍形、鳥形、花蔓形、怪獸形,給人以古樸莊重之感,摔跤手身著的套褲用十五、六尺長的白綢子或各色綢料做成,寬大多褶,褲套前面雙膝部位綉有別致的圖案,呈孔雀羽形、火形、吉祥圖形,底色鮮艷,圖呈五彩。其足蹬馬靴,腰纏一寬皮帶或綢腰帶,著名的摔跤手的脖子上綴有各色彩條--"江嘎",這是摔跤手在比賽時獲獎的標志。
蒙古族的摔跤有其特點:按蒙古族傳統習俗,摔跤運動員不受地區、體重的限制,採用淘汰制,一跤定勝負。參加比賽的摔跤手必須是2的某次乘方數,如8、16、32、64、128、256、512、1024等。比賽前先推一位族中的長者對參賽運動員進行編排和配對,蒙古長調"摔跤手歌"唱過3遍之後,摔跤手揮舞雙臂、跳著鷹舞入場,向主席台行禮,順時針旋轉一圈,然後由裁判員發令,比賽雙方握手致意後比賽開始。
摔跤技巧很多,可以用捉、拉、扯、推、壓等十三個基本技巧演變出一百多個動作。可互捉對方肩膀,也可互相摟腰,還可以鑽入對方的腋下進攻,可抓摔跤衣、腰帶、褲帶等。蒙古族摔跤的最大特點是不許抱腿。其規則還有不準打臉;不準突然從後背把人拉倒,觸及眼睛和耳朵;不許拉頭發、踢肚子或膝部以上的任何部位。
《宦海沉浮錄》雲:"布褲者,專諸角力,勝敗以仆地為定"。摔跤選手膝蓋以上任何部位著地者為負。
2、賽馬
蒙古高原盛產著名的蒙古馬,能跑善戰,耐力及強。自古以來,蒙古人對馬就有特殊的感情,蒙古人從小就在馬背上長大,都以自己有一匹善跑的快馬感到自豪!馴練烈馬,精騎善射是蒙古族牧民的絕技,通常把是否善於馴馬、賽馬、射箭、摔跤作為鑒別一個優秀牧民的標准。
賽馬為蒙古族男兒三技之一。參加者有時全是少年,有時不分年齡,具有廣泛的群眾性。賽馬項目包括:1)快馬賽,主要比馬的速度,一般為直線賽跑,賽程一般為20、30、40公里,先達終點為勝;2)走馬賽,主要是比賽馬步伐的穩健與輕快;3)顛馬賽,是蒙古族特有的馬上競技表演項目。
3、射箭
射箭是蒙古族傳統的"男兒三技"的又一項目,也是那達慕大會最早的活動內容之一。在公元800多年以前,蒙古人分為許多不同的部落,他們的經濟生活大體可分為游牧經濟和狩獵經濟兩種。在成吉思汗統一蒙古以後,雖然狩獵經濟的部落逐漸轉向了游牧經濟,但狩獵時期長年積累下的拉弓射箭的本領卻保留了下來,以防外敵侵略和野獸襲擊畜群。沒有牲畜的貧苦牧民則仍依賴弓箭捕殺動物維持生活。
蒙古族射箭比賽分靜射、騎射、遠射三種,有25步、50步、100步之分。靜射時,射手立地,待裁判發令後,放箭射向箭靶,優者為勝;騎射時,射手騎馬上,在馬跑動中發箭,優者為勝。比賽不分男女老少,凡參加者都自備馬匹和弓箭,弓箭的樣式,弓的拉力以及箭的長度和重量均不限。比賽的規則是三輪九箭,即每人每輪只許射三支箭,以中靶箭數的多少定前三名。
【那達慕意義】
今天,那達慕大會除了進行男子三項競技外,還增加了馬球、馬術、田徑、球類比賽、烏蘭牧騎演出等新的內容,同時舉行物資交流會和表彰先進。舉行那達慕時,牧區方圓數百里的牧民穿起節日的盛裝,騎著駿馬或乘坐汽車、勒勒車絡繹不絕地前來參觀。那達慕大會期間帳篷林立,組織廣泛的物資交流會,以促進生產。晚上還舉行各種形式的文藝活動。錫林郭勒盟地區舉辦的那達慕已成為全民健身和群眾娛樂的重要活動。
那達慕已有近八百年的歷史,一直在錫林郭勒草原上流傳和發展,深受各族群眾的喜愛,成為了蒙古族文化傳統的重要載體。那達慕上的各項活動是力與美的顯現、體能和智慧的較量、速度和耐力的比拼,比較全面地展示了在草原上生活的群眾的綜合素質。
那達慕具有廣泛群眾性和娛樂性的傳統民俗文化活動具有廣泛、深刻的文化內涵,反映了蒙古民族的價值觀和審美觀。發掘、搶救和保護那達慕,對中國體育史,乃至世界體育史的豐富和完善都有重要價值。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祭祖節
祭祖節介紹
十月初一,謂之「十月朝」,又稱「祭祖節」。
我國自古以來就有新收時祭祀祖宗的習俗,以示孝敬、不忘本。故人們也在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今天江南的許多地區,還有十月初一祭新墳的習俗。
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後氣候漸漸寒冷。人們怕在冥間的祖先靈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時除了食物、香燭、紙錢等一般供物外,還有一種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時,人們把冥衣焚化給祖先,叫做「送寒衣」。因此,十月初一,又稱為「燒衣節」。
後來有的地方,「燒寒衣」的習俗就有了一些變遷,不再燒寒衣,而是「燒包袱」。人們把許多冥紙封在一個紙袋之中,寫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應稱呼,這就叫「包袱」。有寒衣之名,而無寒衣之實。人們認為冥間和陽間一樣,有錢就可以買到許多東西。
祭祖:分春秋兩祭,民間有句話,叫「清明時節人找鬼,中元時節鬼找人」。
所以每年的清明時節時,人人為了讓逝去的親人不孤獨,也讓他(她)們的安息之所安全,便紛紛上墳掃墓,焚黃掛白,也就燒紙錢,掛紙錢,藉以紀念先靈,證明此地安息者還有後人牽掛,旁人就不敢在墳頭動土、欺負;
而至於中元時候,人們勤勞兩季之後,不管什麼作物的新鮮產品都要出市了,中華民族是一個孝順的民族,有好東西自然先讓先輩品嘗,所以就請先輩的靈魂回來品嘗鮮品,所以就有了秋祭。
關於祭祖節故事
蔡倫剛發明出紙時,買賣很好。蔡倫的嫂子慧娘就讓丈夫蔡莫向蔡倫學習造紙。回來開了一家造紙廠,但蔡莫造的紙,質量不好,賣不出去,二人很著急。後來,慧娘想了一個辦法,擺脫了困境。
某天的半夜,慧娘假裝因急病而死。蔡莫傷心欲絕,在她的棺材前悲哀不已,他邊燒紙邊哭訴:「我跟弟弟學造紙,不用心,造的紙質量太差了,竟把你氣病了。我要把這紙燒成灰,來解心頭之恨。」他燒完了又抱來紙燒,燒了一陣之後,只聽見慧娘在棺材裡喊:「把門開開,我回來了。」這可把人們嚇呆了,人們把棺材打開,慧娘裝腔作勢地唱道:「陽間錢能行四海,陰間紙在做買賣。不是丈夫把紙燒,誰肯放我回家來?」慧娘唱了很多遍說:「剛才我是鬼,現在我是人,大家不要害怕。我到了陰間,閻王就讓我推磨受苦,丈夫送了錢,就有許多小鬼幫我,真是有錢能使鬼推磨。三曹官也向我要錢,我把全部的錢都送了他,他就開了地府後門,放我回來了。」蔡莫裝作糊塗:「我並沒有送錢給你啊?」慧娘說:「你燒的紙就是陰間的錢。」這樣一說,蔡莫又抱了幾捆紙,燒給他的父母。
在場的人們一聽,便以為燒紙有很大的好處,都向蔡莫買紙。慧娘慷慨地送給鄉親,這事一傳十,十傳百,遠近的鄉親都來買蔡家的紙,燒給自己死去的親人。不到兩天,積壓的紙被搶購一空。慧娘「還陽」那一天正是農歷十月初一,因此,後人都在十月初一祭祀祖先,上墳燒紙,以示對祖先的懷念。
十月初一,有的地方還有祭牛王的習俗。相傳這一習俗起源於春秋秦國。某日,秦文公命人砍倒一棵梓樹,梓樹忽然化為一頭牛。秦文公令人追殺。牛一下跳入水中,再也沒有上來。人們就立「怒特祠」祭祀此牛神。怒特,是高大健壯、威風凜凜的公牛。這樣的公牛,在人們的心目中,有著驅疫辟邪、保護牛類的功能。
【祭祖節燒包袱】「燒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謂「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屬從陽世寄往「陰間」的郵包。過去,南紙店有賣所謂「包袱皮」,即用白紙糊一大口袋。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用木刻版,把周圍印上梵文音譯的《往生咒》,中間印一蓮座牌位,用來寫上收錢亡人的名諱,如:「已故張府君諱雲山老大人」字樣,既是郵包又是牌位。另一種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圖案,中間只貼一藍簽,寫上亡人名諱即可。亦做主牌用。 關於包袱里的冥錢,種類很多。一、大燒紙,白紙,砸上四行圓錢,每行五枚;二、冥鈔,這是人間有了洋錢票之後仿製的,上書「天堂銀行」、「冥國銀行」、「地府陰曹銀行」等字樣,並有灃都城的圖案,多系巨額票面,背後印有佛教《往生咒》;三、假洋錢,用硬紙作心,外包銀箔,壓上與當時通行的銀元一樣的圖案;四、用紅色印在黃表紙上的《往生咒》,成一圓錢狀,故又叫「往生錢」;五、用金銀箔疊成的元寶、錁子,有的還要用線穿成串,下邊綴一彩紙穗。
舊時,不拘貧富均有燒包袱的舉動。是日,在祠堂或家宅正屋設供案,將包袱放於正中,前設水餃、糕點、水果等供品,燒香秉燭。全家依尊卑長幼行禮後,即可於門外焚化。焚化時,劃一大圈,按墳地方向留一缺口。在圈外燒三五張紙,謂之「打發外祟」。

與皮帶魯班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校服配肉色短絲襪圖片大全 瀏覽:712
修身中腰牛仔褲品牌及商品 瀏覽:889
工程質量監督機構制服 瀏覽:986
尼爵男裝代理招商電話 瀏覽:410
墨綠色裙子搭配新款 瀏覽:861
一歲童裝秋裝女 瀏覽:806
正品勁霸男裝夾克價格及圖片表 瀏覽:407
牛仔闊腿褲跟呢的褲子哪個顯瘦 瀏覽:14
大紅衛衣怎麼配外套好看 瀏覽:7
蔻馳男士皮帶不帶頭 瀏覽:793
大學慶典表演上掀裙子 瀏覽:752
可愛有含義的童裝名字 瀏覽:333
衛衣套裝裙穿什麼外套好看圖片 瀏覽:873
嘻哈中小童裝套裝批發 瀏覽:233
xs的裙子適合多少斤穿 瀏覽:250
國內加拿大國際學校校服 瀏覽:293
廣州有網批童裝嗎 瀏覽:948
畫衣服和裙子素描畫 瀏覽:824
寶寶冬天褲子短了怎麼加長 瀏覽:69
這個衣服搭配什麼襯衫好看呢 瀏覽: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