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宋之問與初唐的哪一位詩人齊名,並稱為什麼
:沈佺期、宋之問並稱沈宋。
二人皆為初唐宮廷詩人,同以五言律詩見長。他們在總結前人和當代人應用聲律的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完成了「回忌聲病,約句准篇」的工作,為律詩在平仄粘對、句數用韻方面的定型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使以後作詩的人有明確的規格可以遵循。律詩形式的定型,在詩歌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⑵ 宋之問的人物生平
宋之問(約656 — 約712),並無顯赫的門第家世。父親宋令文起自鄉閭,矢志於學,交友重義,「比德同道,理閫探索詞源論討。」多才多藝,不僅「富文辭,且工書,有力絕人,世稱三絕。」唐高宗時做到左驍衛郎將和校理圖書舊籍的東台詳正學士,饒著聲譽。在父親的影響下,宋之問和弟弟宋之悌,宋之遜自幼勤奮好學,各得父之一絕;宋之悌驍勇過人,宋之遜精於草隸,宋之問則工專文詞,成當時佳話美談。上元二年(675年),長得身材高昂、儀表堂堂的宋之問進士及第,登臨「龍門」,踏上了仕進正途。武則天時,以文才為宮廷侍臣,頗受恩寵;後因結交張易之獲罪,貶瀧州參軍。中宗景龍中(708年)轉考功員外郎,與杜審言、薛稷等同為修文館學士。又以受賄罪貶越州長史。睿宗景雲元年(710年)流放欽州。 玄宗先天元年(712年)賜死。有《宋之問集》
宋之問 字延淸,汾州隰城縣(唐肅宗上元元年,改西河縣,今汾陽市)人,令文長子也,偉貌雄辯。甫冠,武後召,與楊烱分直習藝館,累轉尚方監丞、左奉宸丙供奉。景龍中遷考功員外郎,時,韋皐任戶部郎中,善裁決,而之問工詩,稱「一台二妙」。歴修文館學士,謫汴州長史,改越州死。詩自魏建安後,迄江左,格律屢變,至沈約、庾信,以音韻相婉附,屬對精密,及之問、沈佺期,又加靡麗,回忌聲病,約句准篇,如錦綉成文,學者宗之,號為「沈宋」。吳中先賢譜》 蘇 文 編繪
武後嘗游洛南龍門,詔從臣賦詩,左史東方虯詩先成,賜以錦袍。俄,之問詩獻,後覽之嗟賞,更奪錦袍賜之。中宗於正月晦日幸昆明池賦詩,羣臣應制百餘篇。殿前結綵樓,命上官昭容選一篇,為新翻御制曲,從臣悉集其下。須臾,紙落如飛,各認其名懷之,惟沈、宋二詩不下。又移時,一紙墮,競取觀之,乃沈詩也,評曰:「二詩工力悉敵,惟沈詩落句雲『微臣凋朽質,羞觀豫章材』,詞氣已竭。不如宋雲「不愁明月盡,自有夜珠來」猶健舉也。沈乃嘆服。
《新唐書·李適傳》:武後修《三教珠英》書,以李嶠、張昌宗為使,取文學士綴集。於是,適與王無竸、尹沅凱、富嘉謨、宋之問、沈佺期、閻朝隱、劉允濟在選。
《新唐書·藝文志》:《三教珠英》一千三百卷,目錄十三卷,原注張昌宗、李嶠、崔湜、閻朝隱、徐彥伯、張說、沈佺期、宋之問、富嘉謨、喬品、員半干、薛曜等撰,開成初,改為《海內珠英》,武後所改字並復舊。《珠英學士集》五卷,原注崔融集武後時修《三教珠英》學士李嶠、張說等詩、《宋之問集》十卷。
之問本傳:官內宸供奉,後貶瀧州參軍,擢鴻臚主簿。官越州長史時,頗自力為政,窮歴剡溪山,置酒賦詩,流布京師,人人傳頌。以上歴官及事跡
宋之悌,汾州人。之涕長八尺,以矯勇聞。開元中,歷劍南節度使,太原尹。嘗坐事流朱鳶。會蠻陷歡州,授總管擊之。募壯士八人,被重甲,大呼薄賊口,獠動卽死。賊七百人皆伏,不能興。遂平賊。
---文自《光緒版汾陽縣志》
仕途
宋之問春風得意之日,已是武則天皇後實握朝政之時。武後承應「貞觀」,勵精圖治,選拔人才,不拘一格,宋之問以才名與楊炯被召分直內文學館,不久出授洛州(今河南洛陽市東北)參軍。永隆二年(681年),又與楊炯同入崇文館充學士。天授元年(690年)秋,武後稱帝,改國號為周,敕召宋之問與楊炯分直於洛陽西入閣。15年間,宋之問很快由從九品殿中內教躋身五品學士,為世人欽慕。唐朝學士之職,以文學言語被天子顧問,出入侍從,禮遇尤寵。家世低微的宋之問以此更是感恩耀榮,視為得秩於祿的捷徑與保障。他在《奉敕從太平公主游九龍潭尋宴安平王別序》中說:「下官少懷微尚,早事靈丘,踐疇昔之桃源,留不能去;攀君王之桂樹,情可何之。」典型地表白了他的這種心態。武後雅好文詞樂章,宋之問巧思文華取幸。一次游洛陽龍門,武後命群臣賦詩,左史東方虯詩先成,武後賜錦袍。及宋之問《龍門應制》詩成奉上,「文理兼美,左右稱善。」武後奪東方虯錦袍轉賜給他。此中予奪,既反映了武後對靡麗頌德詩風的提倡,也表現了宋之問這時的創作方向,對他的聲名和地位都有很大的影響。武周時期,宋之問不僅扈從武後朝會游豫,而且奉承武後近幸的媚臣外戚宴樂優游,自感「志事僅得,形骸兩忘。」這樣的追求和生活使他逐漸沉溺和墮落,並自覺不自覺地陷入了統治集團內部爭權奪利的政治漩渦中。宋之問在武後晚年先後轉任尚書監丞、左奉宸內供奉,武後媚臣張易之、張昌宗兄弟「雅愛其才」,召他與好友杜審言、閻朝隱、沈佺期、王無競、尹元凱及李適、富嘉謨、劉允濟等文士預修。宋之問與閻士隱等多代工張賦篇入集,傾心媚附。書成,於長安二年( 703年)遷司禮主簿。神龍元年( 705年)正月,宰相張柬之與太子典膳郎王同皎等逼武後退位,誅殺二張,迎立唐中宗,宋之問與杜審言等友皆遭貶謫。宋之問貶瀧州(今廣東羅定縣)參軍,諸事艱難,慕念昔榮,次年春便秘密逃還洛陽,探知友人張伸之與王同皎等謀誅宰相武三思(時張柬之被貶),後使人告密,擢任鴻臚主簿,「由是深為義士所譏。」景龍元年( 707年)七月,太子殺武三思父子後死事,宋之問上表歌頌武氏父子功德,請造唐中宗神武頌碑,探獲賞識,於次年遷考功員外郎,並與杜審言、武平一、沈佺期、閻朝隱等首選修文館直學士,「及典舉,引拔後進,多知名者。」其時朝廷朋黨爭立,由於他傾附安樂公主,遭太平公主忌恨,進言中宗,於景龍三年( 7O9年)將他下遷越州(今浙江紹興市)長史。 作為文人,宋之問也因其低劣的人品而遭人唾棄,不僅表現在其對待政治趨炎附勢的態度上,也表現在一樁廣為流傳的命案上。自古凡是文人都愛好文字,一日宋之問見其外甥劉希夷的一句詩「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頗有妙處,便想占為己有,劉希夷不從,宋之問於是用裝土的袋子將劉希夷壓死,被稱作「因詩殺人」。
媚附於武則天的寵臣張易之。後張易之被殺,中宗復位,於神龍元年(705)被貶為瀧州(今廣東羅定縣)參軍。不久逃回洛陽。《新唐書》記載他匿居友人張仲之家,「會武三思復用事,仲之與王同皎謀殺三思安王室。之問得其實令兄子曇與冉祖雍上急變,因丐贖罪,由是擢鴻臚主簿,天下丑其行。」景龍中,遷考功員外郎,諂事太平公主,故見用。及安樂公主權盛,復往諧結,故太平公主甚恨之。當中宗將提拔他為中書舍人時,太平公主揭發他知貢舉時受賄,便下遷為汴州長史,未知又改越州長史。在越州(今浙江紹興)期間,「頗自力為政」,景龍三年六月,中宗崩,景雲元年(710)睿宗即位,認為他依附張易之,投靠武三思,屢不悔改,便將他流放欽州(今廣西欽州)。《舊唐書》說:「先天中,賜死於徙所。」而《新唐書》則說:「賜死桂州。」
宋之問在世時與沈佺期齊名,其詩多為應制之作,內容比較貧乏,但是流放途中作的一些詩有較充實的內容,在藝術形式上,宋之問的詩以屬對精密、音韻協調見長,大多詞采綺麗,對仗工整,對律詩體制的定型頗有影響。
⑶ 宋之問簡介
宋之問 宋之問,字延清,一名少連,漢族,汾州(今山西汾陽市)人。一說虢州弘農(今河南靈寶縣)人。初唐時期的著名詩人。
宋之問約生於唐高宗顯慶元年( 656年?~712年),並沒有顯赫的門第家世。父親宋令文起自鄉閭,矢志於學,交友重義,「比德同道。理閫探索詞源論討」,多才多藝,不僅「富文辭,且工書,有力絕人,世稱三絕。」唐高宗時做到左驍衛郎將和校理圖書舊籍的東台詳正學士,饒著聲譽。在父親的影響下,宋之問和弟弟宋之悌,宋之遜自幼勤奮好學,各得父之一絕;宋之悌驍勇過人,宋之遜精於草隸,宋之問則工專文詞,成當時佳話美談。上元二年( 675年),長得身材高昂、儀表堂堂的宋之問進士及第,登臨「龍門」,踏上了仕進正途。
宋之問春風得意之日,已是武則天皇後實際把握朝政之時。武後承應「貞觀」,勵精圖治,選拔人才,不拘一格,宋之問以才名與楊炯被召分直內文學館,不久出授洛州(今河南洛陽市東北)參軍。永隆二年( 681年),又與楊炯同入崇文館充學士。天授元年( 690年)秋,武後稱帝,改國號為周,敕召宋之問與楊炯分直於洛陽西入閣。15年間,宋之問很快由從九品殿中內教躋身五品學士,為時人欽慕。唐朝學士之職,以文學言語被天子顧問,出入侍從,禮遇尤寵。家世低微的宋之問以此更是感恩耀榮,視為得秩於祿的捷徑與保障。他在《奉敕從太平公主游九龍潭尋宴安平王別序》中說:「下官少懷微尚,早事靈丘,踐疇昔之桃源,留不能去;攀君王之桂樹,情可何之。」典型地表白了他的這種心態。武後雅好文詞樂章,宋之問巧思文華取幸。一次游洛陽龍門,武後命群臣賦詩,左史東方虯詩先成,武後賞賜錦袍。及宋之問《龍門應制》詩成奉上,「文理兼美,左右稱善」武後奪東方虯錦袍轉賜給他。這樣的予奪,既反映了武後對靡麗頌德詩風的提倡,也表現了宋之問這時的創作方向,對他的聲名和地位都有很大的影響。武周時期,宋之問不僅扈從武後朝會游豫,而且奉承武後近幸的媚臣外戚宴樂優游,自感「志事僅得,形骸兩忘。」這樣的追求和生活使他逐漸沉溺和墮落,並自覺不自覺地陷入了統治集團內部爭權奪利的政治漩渦之中。
宋之問在武後晚年先後轉任尚書監丞、左奉宸內供奉,武後媚臣張易之、張昌宗兄弟「雅愛其才」,召他與好友杜審言、閻朝隱、沈佺期、王無競、尹元凱及李適、富嘉謨、劉允濟等文士預修。宋之問與閻士隱等多代工張賦篇入集,傾心媚附。書成,於長安二年( 703年)遷司禮主簿。神龍元年( 705年)正月,宰相張柬之與太子典膳郎王同皎等逼武後退位,誅殺二張,迎立唐中宗,宋之問與杜審言等友皆遭貶謫。宋之問貶瀧州(今廣東羅定縣)參軍,諸事艱難,慕念昔榮,次年春便秘密逃還洛陽,探知友人張伸之與王同皎等媒誅宰相武三思(時張柬之被貶),後使人告密,擢任鴻臚主簿,「由是深為義士所譏」。景龍元年( 707年)七月,太子殺武三思父子後死事,宋之問上表歌頌武氏父子功德,請造唐中宗神武頌碑,探獲賞識,於次年遷考功員外郎,並與杜審言、武平一、沈佺期、閻朝隱等首選修文館直學士,「及典舉,引拔後進,多知名者。」其時朝廷朋黨爭立,由於他傾附安樂公主,遭太平公主忌恨,進言中宗.於景龍三年( 7O9年)將他下遷越州(今浙江紹興市)長史。
唐中宗年間的政治動盪及個人寵辱無常的經歷,使宋之問感觸良深,而由朽爛陳腐的宮廷來到清新秀麗的水鄉,也使他開始滌凈心靈,境界升華。他在越州寫的《祭禹廟文》,在真誠歌頌了大禹治水、救災拯民的千古聖德之後寫道:「先王為心,享是明德。後之從政,忌斯好佞。酌鏡水而勵清,援竹箭以自直;謁上帝之休佑,期下人之蘇息。」反映了這種思想情感上的轉變。因此,他在越州登山涉險,訪察民生,「頗自力為政」詩歌創作也開始轉入了健康清新的軌道,「流布京師,人人傳諷。」但是,就在宋之問開始走上「新生」之路的時候,又一次宮廷政變將他逼上了絕境。景雲元年( 710年)六月,臨海郡王李隆基與太平公主誅殺韋後和安樂公主,擁立唐睿宗,以宋之問嘗附二張及武三思詔流欽州(今廣西欽州市東北),後以赦改桂州。先天元年( 712年)八月,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後,宋之問被賜死於徙所,結束了最後的人生旅程。
宋之問政治上無足稱道,品行也多有可譏,但卻是知名當世的詩人。由於宮廷詩人的局限,代筆捉刀的束囿,志向理想的低淺,他的詩文不少是歌頌功德、粉飾太平、浮華空泛之作,但隨著顛簸人生,接觸社會,歷練生活,他也創作了一些好的作品,令人耳目一新。他在楊炯死後寫的《祭楊盈川文》,採用四四制式,字字有聲,句句華歆,內容言簡辭切,悲涼真摯,催人淚下,與他代筆寫的《為宗尚書祭梁宣王文》、《為宗尚書兄弟祭魯忠王文》等相比,文華情感,殊若天壤。
作為文人,宋之問也因其低劣的人品而遭人唾棄,不僅表現在其對待政治趨炎附勢的態度上,也表現在一樁廣為流傳的命案上。自古凡是文人都愛好文字,一日宋之問見其外甥劉希夷的一句詩「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頗有妙處,便想占為己有,劉希夷不從,宋之問於是用裝土的袋子將劉希夷壓死,被稱作「因詩殺人」。
作為詩人,宋之問年輕時即已知名,「尤善五言詩,其時無能出其右者。」從《宋之問集》和《全唐詩》所收作品來看,他對當時體裁多能把握,運用熟諳,佳作名句也有可觀。如短歌《冬霄引·贈司馬承楨》訴友情句:「明月的的寒潭中,青枯幽幽吟勁風。此情不向俗人說,愛而不見恨無窮。」五言古詩《題張老松樹》喻高潔句:「百尺無寸枝,一生自孤直。」七言古詩《明河篇》思征夫句;「明河可望不可親,願得乘槎一向津。更將織女支機石,還訪城都賣卜人。」五言絕句《送杜審言》表離別:「卧病人事絕,嗟君萬里行。河橋不相送,江樹遠含情。」五言長律《靈隱寺》繪勝景句:「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皆清新坦易,抒情真摯,暢美如畫。宋之問為文賦詩,講求比興,屬對精密,點劃入微,對詩的聲律化有重大貢獻。他與沈佺期在齊、梁沈放、庾信到初唐四傑創作發展的基礎上,努力加以實踐和總結,使律詩各體制都達到了成熟定型的地步,明確劃開了古體詩和近體詩的界限,並運用這種形式,寫出了優秀的作品,如《江亭晚望》、《晚泊湘江》、《題大庾嶺北驛》、《度大庾嶺》等。
鑒賞《度大庾嶺》:
度嶺方辭國,停軺一望家。
魂隨南翥鳥,淚盡北枝花。
山雨初含露,江方欲變霞。
但令歸有日,不敢恨長沙。
宋之問因媚附武則天的寵臣張易之而獲罪,中宗復位後,於神龍元年(705)春被貶為瀧州(今廣東羅定縣)參軍。這首《度大庾嶺》詩是他前往貶所途經大庾嶺時所作,真實生動地敘述了過嶺的情景,凄楚悲涼,真摯感人。
起句「度嶺方辭國」,扣題直敘,說明詩人已經來到「華夷」分界的梅嶺之巔,將要走出中原,辭別故國了,一個「方」字把「度嶺」「辭國」聯系在一起,頓然使人產生一種搖曳心旌的感覺,使文勢陡率而高遠。對句「停軺一望家」,詩人停下長途跋涉的驛車,在中原與「夷國」的邊界駐足遠望家鄉的方向,至此,一個失魂落魄的遭貶謫的宦遊人的形象展現在我們面前了。這「一望」的「一」字,也甚為傳神,傳達出詩人去國懷鄉的深沉感情。
頷聯「魂隨南翥鳥,淚盡北枝花」,緊承首聯中的「望」字而來,詩人遙望鄉關,只見鳥兒飛翔,花兒開放。詩人眼中的鳥兒是「南翥」,花兒是「北枝」,因此觸動了北人南遷的情思,他的魂魄和思緒都隨著那向南飛翔的故鄉之鳥而去了,那嶺北綻放的梅花卻多情地向他頻送春光。此景此情,使他黯然神傷。這聯詩寫得情景交融,將詩人魂斷庾嶺的情態表現得淋漓盡致。
頸聯「山雨初含霽,江雲欲變霞」,上句寫山雨欲停未停,天空已放出些許晴光。下句是描繪江中雲影即將變作彩霞的霎那間。詩人描寫景色的漸變,襯托自己心情的變化的美麗景色。「初含」、「欲變」等字眼,賦予雲雨以靈性。寫雲,不直接表現天空的雲,而是描繪江中的倒影。可見山雨是蒙蒙細雨。這樣寫可以一箭雙雕,將山的空明、水的澄澈同時生動地表現出來了。詩人在《早發大庾嶺》詩里寫道:「晨躋大庾險,驛鞍馳復息。霧露晝未開,浩途不可測。..
兄弟遠淪居,妻子成異域。羽翮傷已毀,童幼憐未識。躊躇戀北顧,亭午晞霽色。春暖陰梅花,瘴回陽鳥翼。」由此可知《度大庾嶺》是《早發大庾嶺》的續篇。這首詩中寫的「山雨初含霽」,大約是在中午或午後;「江雲欲變霞」,可能是在下午或傍晚。
在這樣美好的山水景色中,詩人的心潮逐漸趨於平靜,開始振作起來面地現實考慮自己的出路。在《早發大庾嶺》里有這樣的詩句:「適蠻悲疾首,懷恐淚沾臆。感謝鵷鷺朝,勤修魑魅職。生還倘非遠,誓以報恩德。」可見他希望勤奮修職,爭取早日赦歸。
由於天氣的好轉,詩人心情也逐漸開朗,由天氣的變化聯想到自己的命運,也充滿了希望。於是不禁發出了「但令歸有日,不敢恨長沙」的感慨,表示他只希望有回去的那天,就心滿意足了,對自己受貶遷不敢有所怨恨。這是用了西漢賈誼遭權臣們排擠被貶為長沙王太傅的典故,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賈誼到長沙後不適應濕熱的氣候「自以為壽不得長」而心生「恨」意。尾聯以直抒胸臆而作結,但上句的「歸有日」又與首聯的「辭國」、「望家」遙相呼應。
這首詩感情真摯,情景交融;章法嚴謹,對仗工整,音韻和諧,是一首成熟的五言律詩,堪稱「示後進以准」的佳作。
⑷ 劉希夷是不是宋之問害死的
後世人大多認為宋之問害死外甥劉希夷。
自古「文人相輕」。研究學術、讀詩書的人往往在內心深處都帶著一點點輕狂與自戀,這也就容易在與人交往時引發矛盾。
歷史上,兩個彼此看不順眼的讀書人見面不理不睬的有,張嘴就罵的有,因為一句詩而殺人,同時被殺者還是自己外甥的,恐怕除了宋之問以外,就再找不出第二人了。
詩人劉希夷和宋之問名下都收錄了同一首詩《代悲白頭翁》,內有琅琅上口兩佳句: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史書記載:舅宋之問苦愛後一聯,知其未傳於人,懇求之,許而竟不與。之問怒其誑己,使奴以土囊壓殺於別舍,時未及三十,人悉憐之。
原來宋之問看到外甥劉希夷寫下的此詩後,贊不絕口,趁其還未公布,就欲占為己有,劉希夷表示難以割愛,宋之問惱羞成怒,用土袋將外甥活活壓死,可憐劉希夷去世時還不到30歲。
(4)皮帶與宋之問擴展閱讀:
宋之問想不到的是,他「因詩殺人」這樣一件見不得人的事情,被知情者泄漏了出去,並且被史書記錄在案,成了令後世不齒的罪行。
關於劉希夷的慘死,唐朝人劉肅在其《大唐新語》中稍顯含糊地記錄了「或雲宋之問害之」幾個字。而在韋絢編著的《劉賓客嘉話錄》當中,這一慘案的經過也就更為豐富了:「……其舅宋之問苦愛此兩句,懇乞,許而不與。之問怒,以土袋壓殺之。」
再往後,歷朝歷代的史書、稗官野史當中,都採信了這一說法,那就是宋之問非常喜歡《代悲白頭翁》,為了將詩作據為己有,不惜痛下殺手,害死了自己的外甥。
⑸ 我從書上看到,有人說宋之問的人品不好,有什麼具體的事例么
宋之問,字延清,一名少連,汾州(今山西汾陽縣)人。初唐時期的著名詩人。
宋之問約生於唐高宗顯慶元年( 656年),並沒有顯赫的門第家世。父親宋令文起自鄉閭,矢志於學,交友重義,「比德同道。理閫探索詞源論討」,多才多藝,不僅「富文辭,且工書,有力絕人,世稱三絕。」唐高宗時做到左驍衛郎將和校理圖書舊籍的東台詳正學士,饒著聲譽。在父親的影響下,宋之問和弟弟之悌,宋之遜自幼勤奮好學,各得父之一絕;宋之悌驍勇過人,宋之遜精於草隸,宋之問則工專文詞,成當時佳話美談。上元二年( 675年),長得身材高昂、儀表堂堂的宋之問進士及第,登臨「龍門」,踏上了仕進正途。
宋之問春風得意之日,已是武則天皇後實際把握朝政之時。武後承應「貞觀」,勵精圖治,選拔人才,不拘一格,宋之問以才名與楊炯被召分直內文學館,不久出授洛州(今河南洛陽市東北)參軍。永隆二年( 681年),又與楊炯同入崇文館充學士。天授元年( 69O年)秋,武後稱帝,改國號為周,敕召宋之問與楊炯分直於洛陽西入閣。15年間,宋之問很快由從九品殿中內教躋身五品學士,為時人欽慕。唐朝學土之職,以文學言語被天子顧問,出入侍從,禮遇尤寵。家世低微的宋之問以此更是感恩耀榮,視為得秩於祿的捷徑與保障。他在《奉敕從太平公主游九龍潭尋宴安平王別序》中說:「下官少懷微尚,早事靈丘,踐疇昔之桃源,留不能去;攀君王之桂樹,情可何之。」典型地表白了他的這種心態。武後雅好文詞樂章,宋之問巧思文華取幸。一次游洛陽龍門,武後命群臣賦詩,左史東方虯詩先成,武後賞賜錦袍。及宋之問《龍門應制》詩成奉上,「文理兼美,左右稱善」武後奪東方虯錦袍轉賜給他。這樣的予奪,既反映了武後對靡麗頌德詩風的提倡,也表現了宋之問這時的創作方向,對他的聲名和地位都有很大的影響。武周時期,宋之問不僅扈從武後朝會游豫,而且奉承武後近幸的媚臣外戚宴樂優游,自感「志事僅得,形骸兩忘。」這樣的追求和生活使他逐漸沉溺和墮落,並自覺不自覺地陷入了統治集團內部爭權奪利的政治漩渦之中。
宋之問在武後晚年先後轉任尚書監丞、左奉宸內供奉,武後媚臣張易之、張昌宗兄弟「雅愛其才」,召他與好友杜審言、閻朝隱、沈(亻全)期、王無競、尹元凱及李適、富嘉謨、劉允濟等文士預修。宋之問與閻士隱等多代工張賦篇入集,傾心媚附。書成,於長安二年( 703年)遷司禮主簿。神龍元年( 705年)正月,宰相張柬之與太子典膳郎王同皎等逼武後退位,誅殺二張,迎立唐中宗,宋之問與杜審言等友皆遭貶謫。宋之問貶瀧州(今廣東羅定縣)參軍,諸事艱難,慕念昔榮,次年春便秘密逃還洛陽,探知友人張伸之與王同皎等媒誅宰相武三思(時張柬之被貶),後使人告密,擢任鴻臚主簿,「由是深為義士所譏」。景龍元年( 707年)七月,太子殺武三思父子後死事,宋之問上表歌頌武氏父子功德,請造唐中宗神武頌碑,探獲賞識,於次年遷考功員外郎,並與杜審言、武平一、沈(亻全)期、閻朝隱等首選修文館直學士,「及典舉,引拔後進,多知名者。」其時朝廷朋黨爭立,由於他傾附安樂公主,遭太平公主忌恨,進言中宗.於景龍三年( 7O9年)將他下遷越州(今浙江紹興市)長史。
唐中宗年間的政治動盪及個人寵辱無常的經歷,使宋之問感觸良深,而由朽爛陳腐的宮廷來到清新秀麗的水鄉,也使他開始滌凈心靈,境界升華。他在越州寫的《祭禹廟文》,在真誠歌頌了大禹治水、救災拯民的千古聖德之後寫道:「先王為心,享是明德。後之從政,忌斯好佞。酌鏡水而勵清,援竹箭以自直;謁上帝之休佑,期下人之蘇息。」反映了這種思想情感上的轉變。因此,他在越州登山涉險,訪察民生,「頗自力為政」詩歌創作也開始轉入了健康清新的軌道,「流布京師,人人傳諷。」但是,就在宋之問開始走上「新生」之路的時候,又一次宮廷政變將他逼上了絕境。景雲元年( 710年)六月,臨海郡王李隆基與太平公主誅殺韋後和安樂公主,擁立唐睿宗,以宋之問嘗附二張及武三思詔流欽州(今廣西欽州市東北),後以赦改桂州。先天元年( 712年)八月,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後,宋之問被賜死於徙所,結束了最後的人生旅程。
宋之問政治上無足稱道,品行也多有可譏,但卻是知名當世的詩人。由於宮廷詩人的局限,代筆捉刀的束囿,志向理想的低淺,他的詩文不少是歌頌功德、粉飾太平、浮華空泛之作,但隨著顛簸人生,接觸社會,歷練生活,他也創作了一些好的作品,令人耳目一新。他在楊炯死後寫的《祭楊盈川文》,採用四四制式,字字有聲,句句華歆,內容言簡辭切,悲涼真摯,催人淚下,與他代筆寫的《為宗尚書祭梁宣王文》、《為宗尚書兄弟祭魯忠王文》等相比,文華情感,殊若天壤。
作為詩人,宋之問年輕時即已知名,「尤善五言詩,其時無能出其右者。」從《宋之問集》和《全唐詩》所收作品來看,他對當時體裁多能把握,運用熟諳,佳作名句也有可觀。如短歌《冬霄引·贈司馬承楨》訴友情句:「明月的的寒潭中,青枯幽幽吟勁風。此情不向俗人說,愛而不見恨無窮。」五言古詩《題張老松樹》喻高潔句:「百尺無寸枝,一生自孤直。」七言古詩《明河篇》思征夫句;「明河可望不可親,願得乘槎一向津。更將織女支機石,還訪城都賣卜人。」五言絕句《送杜審言》表離別:「卧病人事絕,嗟君萬里行。河橋不相送,江樹遠含情。」五言長律《靈隱寺》繪勝景句:「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皆清新坦易,抒情真摯,暢美如畫。宋之問為文賦詩,講求比興,屬對精密,點劃入微,對詩的聲律化有重大貢獻。他與沈(亻全)期在齊、梁沈放、庾信到初唐四傑創作發展的基礎上,努力加以實踐和總結,使律詩各體制都達到了成熟定型的地步,明確劃開了古體詩和近體詩的界限,並運用這種形式,寫出了優秀的作品,如《江亭晚望》、《晚泊湘江》、《題大庾嶺北驛》、《度大庾嶺》等。試讀《度大庾嶺》:
度嶺方辭國,停軺一望家。
魂隨南翥鳥,淚盡北枝花。
山雨初含露,江方欲變霞。
但令歸有日,不敢恨長沙。
詩人遭貶南溪,懷土思鄉,憂傷度嶺,置詞比興,情景文融,含蓄婉轉,幽怨沉鬱,對仗工整,形式完美,深化主題,情摯動人,表現了一種全新的風格。他與沈(亻全)期在這方面的倡導與成就,為人們樂贊「豐蔚」,譽稱「新聲」,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宋之問所處在的初唐,是唐詩盛世的准備時代。當時的趨勢,一方面是以虞世南、上官儀等為代表的宮廷詩人,緒余齊、梁詩風,講求辭藻,排比格律,綺錯媚婉,風格卑弱。一方面則是以四傑為代表的一批青年詩人,力圖掙脫舊風束縛,走向健康與創造。在這樣的大趨勢中,處在盛唐門檻的宋之問當然得置身其中,抉擇方向。對於包括益友楊炯在內的四傑,宋之問是同情其不幸而稱道其成就的。
但是,宋之問既沒有四傑那樣高遠的抱負,又缺乏四傑那樣磨難的人生,似水年華多在宮廷紙醉金迷中流逝,即或流貶追悔,也多不出個人榮枯寵辱、悲歡離別的狹小范圍,因而只能望嘆四傑那樣的格調豪壯,難以在創作上取得本可與之相埒的成就。然而他與沈(亻全)期等人在詩歌創作特別是對詩律定型的貢獻,完結了齊、梁以來的新體詩運動,使後輩詩人得以循轍運斤佳作泉涌。以此而論,他仍堪稱當時承先啟後、繼往迎來的一位詩人。
⑹ 宋之問的代表作
宋之問,字延清,一名少連,汾州(今山西汾陽縣)人。初唐時期的著名詩人。
宋之問約生於唐高宗顯慶元年( 656年),並沒有顯赫的門第家世。父親宋令文起自鄉閭,矢志於學,交友重義,「比德同道。理閫探索詞源論討」,多才多藝,不僅「富文辭,且工書,有力絕人,世稱三絕。」唐高宗時做到左驍衛郎將和校理圖書舊籍的東台詳正學士,饒著聲譽。在父親的影響下,宋之問和弟弟之悌,宋之遜自幼勤奮好學,各得父之一絕;宋之悌驍勇過人,宋之遜精於草隸,宋之問則工專文詞,成當時佳話美談。上元二年( 675年),長得身材高昂、儀表堂堂的宋之問進士及第,登臨「龍門」,踏上了仕進正途。
宋之問春風得意之日,已是武則天皇後實際把握朝政之時。武後承應「貞觀」,勵精圖治,選拔人才,不拘一格,宋之問以才名與楊炯被召分直內文學館,不久出授洛州(今河南洛陽市東北)參軍。永隆二年( 681年),又與楊炯同入崇文館充學士。天授元年( 69O年)秋,武後稱帝,改國號為周,敕召宋之問與楊炯分直於洛陽西入閣。15年間,宋之問很快由從九品殿中內教躋身五品學士,為時人欽慕。唐朝學土之職,以文學言語被天子顧問,出入侍從,禮遇尤寵。家世低微的宋之問以此更是感恩耀榮,視為得秩於祿的捷徑與保障。他在《奉敕從太平公主游九龍潭尋宴安平王別序》中說:「下官少懷微尚,早事靈丘,踐疇昔之桃源,留不能去;攀君王之桂樹,情可何之。」典型地表白了他的這種心態。武後雅好文詞樂章,宋之問巧思文華取幸。一次游洛陽龍門,武後命群臣賦詩,左史東方虯詩先成,武後賞賜錦袍。及宋之問《龍門應制》詩成奉上,「文理兼美,左右稱善」武後奪東方虯錦袍轉賜給他。這樣的予奪,既反映了武後對靡麗頌德詩風的提倡,也表現了宋之問這時的創作方向,對他的聲名和地位都有很大的影響。武周時期,宋之問不僅扈從武後朝會游豫,而且奉承武後近幸的媚臣外戚宴樂優游,自感「志事僅得,形骸兩忘。」這樣的追求和生活使他逐漸沉溺和墮落,並自覺不自覺地陷入了統治集團內部爭權奪利的政治漩渦之中。
宋之問在武後晚年先後轉任尚書監丞、左奉宸內供奉,武後媚臣張易之、張昌宗兄弟「雅愛其才」,召他與好友杜審言、閻朝隱、沈(亻全)期、王無競、尹元凱及李適、富嘉謨、劉允濟等文士預修。宋之問與閻士隱等多代工張賦篇入集,傾心媚附。書成,於長安二年( 703年)遷司禮主簿。神龍元年( 705年)正月,宰相張柬之與太子典膳郎王同皎等逼武後退位,誅殺二張,迎立唐中宗,宋之問與杜審言等友皆遭貶謫。宋之問貶瀧州(今廣東羅定縣)參軍,諸事艱難,慕念昔榮,次年春便秘密逃還洛陽,探知友人張伸之與王同皎等媒誅宰相武三思(時張柬之被貶),後使人告密,擢任鴻臚主簿,「由是深為義士所譏」。景龍元年( 707年)七月,太子殺武三思父子後死事,宋之問上表歌頌武氏父子功德,請造唐中宗神武頌碑,探獲賞識,於次年遷考功員外郎,並與杜審言、武平一、沈(亻全)期、閻朝隱等首選修文館直學士,「及典舉,引拔後進,多知名者。」其時朝廷朋黨爭立,由於他傾附安樂公主,遭太平公主忌恨,進言中宗.於景龍三年( 7O9年)將他下遷越州(今浙江紹興市)長史。
唐中宗年間的政治動盪及個人寵辱無常的經歷,使宋之問感觸良深,而由朽爛陳腐的宮廷來到清新秀麗的水鄉,也使他開始滌凈心靈,境界升華。他在越州寫的《祭禹廟文》,在真誠歌頌了大禹治水、救災拯民的千古聖德之後寫道:「先王為心,享是明德。後之從政,忌斯好佞。酌鏡水而勵清,援竹箭以自直;謁上帝之休佑,期下人之蘇息。」反映了這種思想情感上的轉變。因此,他在越州登山涉險,訪察民生,「頗自力為政」詩歌創作也開始轉入了健康清新的軌道,「流布京師,人人傳諷。」但是,就在宋之問開始走上「新生」之路的時候,又一次宮廷政變將他逼上了絕境。景雲元年( 710年)六月,臨海郡王李隆基與太平公主誅殺韋後和安樂公主,擁立唐睿宗,以宋之問嘗附二張及武三思詔流欽州(今廣西欽州市東北),後以赦改桂州。先天元年( 712年)八月,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後,宋之問被賜死於徙所,結束了最後的人生旅程。
宋之問政治上無足稱道,品行也多有可譏,但卻是知名當世的詩人。由於宮廷詩人的局限,代筆捉刀的束囿,志向理想的低淺,他的詩文不少是歌頌功德、粉飾太平、浮華空泛之作,但隨著顛簸人生,接觸社會,歷練生活,他也創作了一些好的作品,令人耳目一新。他在楊炯死後寫的《祭楊盈川文》,採用四四制式,字字有聲,句句華歆,內容言簡辭切,悲涼真摯,催人淚下,與他代筆寫的《為宗尚書祭梁宣王文》、《為宗尚書兄弟祭魯忠王文》等相比,文華情感,殊若天壤。
作為詩人,宋之問年輕時即已知名,「尤善五言詩,其時無能出其右者。」從《宋之問集》和《全唐詩》所收作品來看,他對當時體裁多能把握,運用熟諳,佳作名句也有可觀。如短歌《冬霄引·贈司馬承楨》訴友情句:「明月的的寒潭中,青枯幽幽吟勁風。此情不向俗人說,愛而不見恨無窮。」五言古詩《題張老松樹》喻高潔句:「百尺無寸枝,一生自孤直。」七言古詩《明河篇》思征夫句;「明河可望不可親,願得乘槎一向津。更將織女支機石,還訪城都賣卜人。」五言絕句《送杜審言》表離別:「卧病人事絕,嗟君萬里行。河橋不相送,江樹遠含情。」五言長律《靈隱寺》繪勝景句:「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皆清新坦易,抒情真摯,暢美如畫。宋之問為文賦詩,講求比興,屬對精密,點劃入微,對詩的聲律化有重大貢獻。他與沈(亻全)期在齊、梁沈放、庾信到初唐四傑創作發展的基礎上,努力加以實踐和總結,使律詩各體制都達到了成熟定型的地步,明確劃開了古體詩和近體詩的界限,並運用這種形式,寫出了優秀的作品,如《江亭晚望》、《晚泊湘江》、《題大庾嶺北驛》、《度大庾嶺》等。試讀《度大庾嶺》:
度嶺方辭國,停軺一望家。
魂隨南翥鳥,淚盡北枝花。
山雨初含露,江方欲變霞。
但令歸有日,不敢恨長沙。
詩人遭貶南溪,懷土思鄉,憂傷度嶺,置詞比興,情景文融,含蓄婉轉,幽怨沉鬱,對仗工整,形式完美,深化主題,情摯動人,表現了一種全新的風格。他與沈(亻全)期在這方面的倡導與成就,為人們樂贊「豐蔚」,譽稱「新聲」,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宋之問所處在的初唐,是唐詩盛世的准備時代。當時的趨勢,一方面是以虞世南、上官儀等為代表的宮廷詩人,緒余齊、梁詩風,講求辭藻,排比格律,綺錯媚婉,風格卑弱。一方面則是以四傑為代表的一批青年詩人,力圖掙脫舊風束縛,走向健康與創造。在這樣的大趨勢中,處在盛唐門檻的宋之問當然得置身其中,抉擇方向。對於包括益友楊炯在內的四傑,宋之問是同情其不幸而稱道其成就的。
但是,宋之問既沒有四傑那樣高遠的抱負,又缺乏四傑那樣磨難的人生,似水年華多在宮廷紙醉金迷中流逝,即或流貶追悔,也多不出個人榮枯寵辱、悲歡離別的狹小范圍,因而只能望嘆四傑那樣的格調豪壯,難以在創作上取得本可與之相埒的成就。然而他與沈(亻全)期等人在詩歌創作特別是對詩律定型的貢獻,完結了齊、梁以來的新體詩運動,使後輩詩人得以循轍運斤佳作泉涌。以此而論,他仍堪稱當時承先啟後、繼往迎來的一位詩人。
⑺ 宋之問與王維的關系
宋之問與王維都是唐朝著名詩人,都是"仙宗十友"成員。
他們與陳子昂、盧藏用、司馬承禎、王適、畢構、李白、孟浩然、賀知章合稱為「仙宗十友」。 "仙宗十友"是五代以降的古代文人,出於對活動於初盛唐時期的司馬承禎、李白等十位文人群落的追慕而提出的一個稱美性質的范疇。
⑻ 宋之問是什麼朝代的
宋之問,字延清,一名少連,漢族,汾州(今山西汾陽市)人。虢州弘農(今河南靈寶縣)人。初唐時期的著名詩人。[2]
宋之問約生於唐高宗顯慶元年(656年~712年),[3]並無顯赫的門第家世。父親宋令文起自鄉閭,矢志於學,交友重義,「比德同道,理閫探索詞源論討。」多才多藝,不僅「富文辭,且工書,有力絕人,世稱三絕。」唐高宗時做到左驍衛郎將和校理圖書舊籍的東台詳正學士,饒著聲譽。在父親的影響下,宋之問和弟弟宋之悌,宋之遜自幼勤奮好學,各得父之一絕;宋之悌驍勇過人,[4]宋之遜精於草隸,宋之問則工專文詞,成當時佳話美談。上元二年(675年),[5]長得身材高昂、儀表堂堂的宋之問進士及第,登臨「龍門」,踏上了仕進正途。[2]武則天時,以文才為宮廷侍臣,頗受恩寵。[6]後因結交張易之獲罪,貶瀧州參軍。唐中宗景龍中(708年)轉考功員外郎,與杜審言、薛稷等同為修文館學士。又以受賄罪貶越州長史。唐睿宗景雲元年(710年)流放廣西欽州。[7]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賜死。有《宋之問集》
⑼ 宋之問他厲害嗎
人品不咋的,但是詩歌寫的好,可學其詩,萬不可學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