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哪裡有定做馬甲的服裝廠
嵊州市秀和馬甲廠,據說口碑不錯,做工也可以。網上搜一下,廠貌似還挺大的。
『貳』 我需要用馬甲和馬夾這兩個字,但是不知道到底是用哪個字是"夾「還是」甲「,煩得很,是男裝品名不是女裝
據你所需用地應為「馬夾」
『叄』 男裝馬甲的尺寸
男裝馬甲的尺寸是根據廠商定的,一般XS=165 S=170 M=175 L=180 XL=185 XXL=190。
男式馬夾標准設計:
衣長=66cm(0.4號-2)
胸圍=90+12cm=102cm
肩寬=0.3B+6cm=36.6cm
男西式馬夾的前片:
1、搭門:2cm
2、胸圍線:號/10+胸圍/10+1cm
3、劈門:1.5cm
4、橫領:胸圍/20+3.5cm
5、直領:在胸圍線上
6、肩斜:21°
7、肩寬:肩寬/2-0.3cm
8、腰節高:號/4+1cm
(3)同江jeep馬甲馬夾批發擴展閱讀:
馬甲起源:
西裝馬甲起源於16世紀的歐洲,為衣擺兩側開口的無領、無袖上衣,長度約至膝,多以綢緞為面料,並飾以彩綉花邊,穿於外套與襯衫之間。1780年以後衣身縮短與西裝配套穿用。西裝馬甲現多為單排紐,少數為雙排紐或帶有衣領。
馬甲材料:
馬甲一般按其製作材料命名,如皮馬甲、毛線馬甲等。它可做成單的、夾的;也可在夾馬甲中填入絮料。按絮料材質分別稱棉馬甲、羊絨馬甲、羽絨馬甲等。隨著科技進步和服裝材料的發展,20世紀80年代起還出現醫療馬甲、電熱馬甲等新品種。
尺碼型號標註:
常見服裝有兩種型號標法:一是S(小)、M(中)、L(大)、XL(加大);二是身高加胸圍的形式,比如160/80A、165/85A、170/85A等。第一種標注不規范。不管是國產服裝還是進口服裝,必須按中國的服裝型號標准GB/T1335標注型號,英文字母只能作為輔助代碼標注。
『肆』 馬夾的介紹
馬夾同馬甲,意思主要有:馬的護身甲,干貝、江珧肉柱,方言:背心,清八旗制的兵丁。
『伍』 馬夾與坎肩有什麼不同
不一樣的,馬甲屬於西式服裝,比較短小,比較薄,裡面可以穿襯衣,有時候可以作為正式服裝穿,馬甲偏重裝飾作用。坎肩是我國北方的一種服飾,一般長度中長,而且比較厚,坎肩偏重保暖作用。
『陸』 運動馬夾為什麼都很貴
運動馬甲為什麼都很貴?因為運動時候都願意穿運動馬甲,運動馬甲就很貴,大家都願意穿運動襪賈啊,他就很貴
『柒』 馬甲按扣買多大的好
馬甲暗扣我覺得一厘米或者1.5厘米直徑的都可以的。總體就是大一點的會比較結實,小一點的就會很靈巧。
『捌』 馬夾和馬甲的區別,誰知道
馬夾是一種沒有袖子的上衣,一般是西式服裝里的一種,樣式短小,可在裡面穿襯衣,有時也作為舞蹈服或正式的禮服穿著.下面不妨介紹下「馬夾」一詞的來源。清代俞樾 《茶香室三鈔·罩甲》:「國朝 王應奎 《柳南續筆》雲:『今人稱外套曰罩甲。』今吳中猶有馬甲之稱,當即由罩甲而得。」 張翼 《夏夜夢》:「那件密密扣著的馬甲--把她顯得更加瘦小。」諧音而有了「馬夾」一詞。在春節聯歡晚會上,趙本山和宋丹丹的小品中關於「馬夾」的段子大獲好評。大概意思是這樣的:老虎在捉一條蛇,蛇一下子鑽到水裡去了,老虎就一直在岸上等著,這時候,一隻烏龜爬上了岸,老虎一把將其抓起,大怒道:你以為穿上個馬夾就不認識你了。
上面這個笑話用在虛擬社區里太恰當不過了。在BBS里,ID(用戶名)就是人們的馬甲,網上看到的只是互相的ID號,而ID是隨時隨地都可以申請的。在這種情況下,有看別人的馬甲漂亮的,跟著仿造的;有穿上別人的馬甲招搖過市的;有在本地穿不了,到外地穿著別人的馬甲招搖撞騙的;有馬甲跟著面孔變的;網路馬甲因此有了無數的美麗傳說。一個現實人在同一論壇注冊多於2個(含2個)ID並同時使用時,常用的或知名度較高的那個ID一般稱為主ID,其他ID稱為馬甲ID,簡稱馬甲。「替身」是其延伸義之一。在網路中,在論壇上,馬甲泛指同一個人的不同ID。基於網路的虛擬性和人性格的多面性,馬甲是網路虛擬社會普遍存在、不可消除的一種現象。馬甲的存在,使網路比現實社會更接近人性,也更具吸引力。
總結來說,馬夾就是衣服的一種,講究的是馬夾的搭配;馬甲是指同一個人的的不同ID,普遍存在於網路虛擬社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