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服裝批發 > 洛陽市洛龍區軒洋童裝批發部

洛陽市洛龍區軒洋童裝批發部

發布時間:2023-01-06 19:33:18

Ⅰ 河南各地市的縣市都有那些

一、鄭州市:中原區、二七區、管城回族區、金水區、上街區、惠濟區、中牟縣、鞏義市、滎陽市、新密市、新鄭市、登封市。

二、開封市:龍亭區、順河回族區、鼓樓區、禹王台區、祥符區、杞縣、通許縣、尉氏縣、蘭考縣。

三、洛陽市:老城區、西工區、瀍河回族區、澗西區、吉利區、洛龍區、孟津縣、新安縣、欒川縣、嵩縣、汝陽縣、宜陽縣、洛寧縣、伊川縣、偃師市。

四、平頂山市:新華區、衛東區、石龍區、湛河區、寶豐縣、葉縣、魯山縣、郟縣、舞鋼市、汝州市。

五、安陽市:文峰區、北關區、殷都區、龍安區、安陽縣、湯陰縣、滑縣、內黃縣、林州市。

六、鶴壁市:鶴山區、山城區、淇濱區、浚縣、淇縣。

七、新鄉市:紅旗區、衛濱區、鳳泉區、牧野區、新鄉縣、獲嘉縣、原陽縣、延津縣、封丘縣、*長垣市、衛輝市、輝縣市。

八、焦作市:解放區、中站區、馬村區、山陽區、修武縣、博愛縣、武陟縣、溫縣、沁陽市、孟州市。

九、濮陽市:華龍區、清豐縣、南樂縣、范縣、台前縣、濮陽縣。

十、許昌市:魏都區、建安區、鄢陵縣、襄城縣、禹州市、長葛市。

十一、漯河市:源匯區、郾城區、召陵區、舞陽縣、臨潁縣。

十二、三門峽市:湖濱區、陝州區、澠池縣、盧氏縣、義馬市、靈寶市。

十三、南陽市:宛城區、卧龍區、南召縣、方城縣、西峽縣、鎮平縣、內鄉縣、淅川縣、社旗縣、唐河縣、新野縣、桐柏縣、鄧州市。

十四、商丘市:梁園區、睢陽區、民權縣、睢縣、寧陵縣、柘城縣、虞城縣、夏邑縣、永城市。

十五、信陽市:浉河區、平橋區、羅山縣、光山縣、新縣、商城縣、固始縣、潢川縣、淮濱縣、息縣。

十六、周口市:川匯區、淮陽區、扶溝縣、西華縣、商水縣、沈丘縣、鄲城縣、太康縣、*鹿邑縣、項城市。

十七、駐馬店市:驛城區、西平縣、上蔡縣、平輿縣、正陽縣、確山縣、泌陽縣、汝南縣、遂平縣、新蔡縣。

十八、濟源市:天壇街道、沁園街道、北海街道、濟水街道、玉泉街道、五龍口鎮、克井鎮、邵原鎮、坡頭鎮、軹城鎮、承留鎮、大峪鎮、梨林鎮、思禮鎮、王屋鎮、下冶鎮。

(1)洛陽市洛龍區軒洋童裝批發部擴展閱讀

河南省部分縣市的地理環境:

1、中牟縣是河南省省會鄭州市的下轄縣,鄭州市東部新城組成部分,古稱圃田、牟州,地處中原腹地、黃河之濱,西鄰省會鄭州市中心城區,東接八朝古都開封市。

2、通許,隸屬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七朝古都開封市,通許縣地處河南省中東部,黃河中下游地區,屬於豫東平原。地勢西高東低,北高南低,呈由西北向東南傾斜狀。 北臨黃河,西望嵩山少林,東臨豫東重鎮商丘,南鄰歷史名城周口,西北距省會鄭州80公里,北臨古都開封40公里。

3、林州,位於河南省最北部的太行山東麓,地處豫、晉、冀三省交界處。林州市總面積2046平方公里,轄4個街道、16個鎮、1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西漢高帝二年(公元前205年)置縣,1994年撤縣設市,由安陽市代管。

4、沁陽市,位於東經112′46′~113°02′、北緯34°59′~35°18′之間,總面積623.5平方千米。在河南西北部,北依太行,南眺黃河。東與博愛縣毗鄰,西同濟源市接壤,南與溫縣、孟州市相連,北與晉城交界。沁陽市東南距省會鄭州市128千米,南距東都洛陽市90千米,東距焦作市36千米。

5、台前縣位於河南省東北隅,黃河下游北岸,豫東北平原與魯西平原交界地帶。東、南分別與山東省東平、梁山、鄆城縣隔黃河相望;西與范縣毗鄰;北依金堤與山東省陽谷縣接壤。地處北緯35°50′~36°06′42″,東經115°39~116°05之間。

6、民權縣河南省商丘市下轄縣,位於河南省東部,華北平原南部、豫東平原西部,東接梁園區、寧陵縣,南連睢縣,西南連開封市蘭考縣、杞縣,東北鄰山東省菏澤市曹縣,黃河故道穿越縣境,並形成秋水湖等大型水庫。

Ⅱ 洛陽有哪些韻味

洛陽位於河南西部,是我國「三大古都」之一,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洛陽因地處古洛水之陽而得名。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地區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中國古代伏羲、女媧、黃帝、唐堯、虞舜、夏禹等神話,多傳於此。夏太康遷都斟 ,商湯定都西亳;武王伐紂,八百諸侯會孟津;周公輔政,遷九鼎於洛邑。平王東遷,高祖都洛,光武中興,魏晉相禪,孝文改制,隋唐盛世,後梁唐晉,相因相襲,共十三個王朝。漢魏以後,洛陽逐漸成為國際大都市,隋唐時人口百萬,四方納貢,百國來朝,盛極一時。 洛陽在歷史上相當長的時期內,曾經是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亦是道路四通八達的交通樞紐。
西周初期,在中國建立了第一個大公路網,洛陽是其中心,馳道驛路,其直如矢,無遠不達;隋唐大運河上,舳艫相接,帆影聯翩,從洛陽東達於海,西至關隴,南下蘇杭,北朔幽燕;以洛陽為東端起點的「絲綢之路」,可以直馳地中海東岸,明駝宛馬,絡繹不絕。 洛陽是文化的讀本。中華民族最早的歷史文獻「河圖洛書」就出自洛陽,被奉為「人文之祖」的伏羲氏,根據河圖和洛書畫成了八卦和九疇。
從此,周公「制禮作樂」,老聃著述文章,孔子入周問禮,班固在這里寫出了中國第一部斷代史《漢書》,司馬光在這里完成了歷史巨著《資治通鑒》,著名的「建安七子」、「竹林七賢」,「金谷二十四友」曾雲集此地,譜寫華彩篇章,左思一篇《三都賦》,曾使「洛陽紙貴 」.....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文化和河洛文明,成為華夏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編輯本段【自然地理】
洛陽市位於河南省西部,地處東經111.8』至112.59』,北緯33.35' 至35.05'之間。亞歐大陸橋東段,橫跨黃河中游兩岸,「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稱。
洛陽地理條件優越。它位於暖溫帶南緣向北亞熱帶過渡地帶,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14.2`C降雨量546毫米。東鄰鄭州,西接三門峽, 北跨黃河與焦作接壤,南與平頂山、南陽相連。東西長約179公里, 南北寬約168公里。 洛陽地勢西高東低。境內山川丘陵交錯,地形錯綜復雜,其中山區45.51%,丘陵40.73%,平原佔13.8%,周圍有郁山、邙山、青要山、荊紫山、周山、櫻山、龍門山、香山、萬安山、首陽山、嵩山等多座山脈;境內河渠密布,分屬黃河、淮河、長江三大水系,黃河、洛河、伊河、清河、磁河、鐵灤河、澗河、廛河等10餘條河流蜿蜒其間,有「四面環山六水並流、八關都邑、十省通衢」之稱。由於洛陽地處中原,山川縱橫,西依秦嶺,出函谷是關中秦川;東臨嵩岳;北靠太行且有黃河之險;南望伏牛,有宛葉之饒,所以「河山拱戴,形勢甲於天下」。
編輯本段【行政區域】
【面積】 15208平方公里
【人口】 650.45萬人(2007年末)
【郵編】 471000
【區號】 0379
【區劃】轄6個市轄區、1個縣級市、8個縣。
分別是:澗西區、西工區、老城區、瀍河區、洛龍區、吉利區、偃師市、孟津縣、新安縣、洛寧縣、宜陽縣、伊川縣、嵩縣、欒川縣、汝陽縣
【十三朝古都】
朝代 名稱 都城位置 所居帝王 建都時間 .
夏 斟鄩 偃師二里頭 太康、仲康、孔甲、帝皋、夏桀 前2070年—前1600年
商 西亳 偃師屍鄉溝 商湯、外丙、仲壬、太甲等 前1600年—前1046年
西周 洛邑、成周 瀍河兩岸 成王、康王、昭王、穆王等 前1046年—前771年
東周 洛邑 王城(澗河兩岸) 平王至赧王,共25王 前771年—前256年
東漢 雒陽 漢魏故城 光武帝至獻帝,共12帝 25年—190年
曹魏 洛陽 漢魏故城 文帝至元帝,共5帝 221年—265年
西晉 洛陽 漢魏故城 武帝至愍帝,共4帝 265年—313年
北魏 洛陽 漢魏故城 孝文帝至孝武帝 共七帝 493年—534年
隋 東都、東京 隋唐都城 煬帝、恭帝 606年—618年
唐 洛陽 太宗、高宗、中宗、睿宗、玄宗、昭宗、哀宗,共6帝,618-908年
後梁 西都 隋唐故城 太祖、郢帝、末帝 909年—913年
後唐 東都 隋唐故城 庄宗、明宗、閔帝、末帝 923年—936年
後晉 西京 隋唐故城 高祖 936年—938年(約2年)。
洛陽,從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開始、先後有商、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後梁、後唐、後晉「十三個」朝代在此建都,是中國建都最早,朝代最多,歷史最長的都城。
【十五朝古都】
「十三朝」古都是官方一直沿用的說法,但根據史書記載和考古發現,最確切的說法是在「十三朝古都」的基礎上加上西漢、武周兩個朝代的都城,這是目前學者普遍認可和接受的事實。
【十七朝古都】
在「十五朝古都」基礎之上加上北宋、民國兩個朝代。
【三十一個政權】依史書記載和依建都時間,洛陽先後有帝嚳、夏、商、西周、東周、戰國韓、秦末河南王、西漢、更始、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李魏、鄭、唐、武周、燕、後梁、後唐、後晉、中華民國等二十三個政權,同時加上新莽、後趙、東魏、北周、後漢、後周、北宋、金等八個陪都政權,因此共有三十一個政權。所以,無論從建都的朝代,或者是從政權的數量,洛陽都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最早、朝代最多、時間最長的都城。注釋:
1. 公元前202年二月初三,劉邦在定陶稱帝,史稱西漢或前漢。劉邦稱帝的當月,從定陶來到洛陽《資治通鑒》記載:「帝置酒洛陽南宮。」評功論賞,文臣武將,皆大歡喜,遂定都洛陽。五月間,齊人婁敬路過洛陽,勸說劉邦遷都長安。劉邦的文武大臣,多系關東人,不願意西遷。經過一場辯論,劉邦才決定將都城西遷至長安。
2. 洛陽曾經是中華民國的陪都,「一·二八」淞滬之戰和八年抗戰中,曾兩次遷都,前一次遷洛陽為「行都」,第二次遷重慶為「陪都」,南京作為中華民國法定首都的地位不改。
編輯本段【古都洛陽歷史】
一、夏都斟(尋) 夏王朝是中國歷史上出現的第一個王朝。據《竹書紀年》的記載推算,夏王朝存在的時間在公元前21世紀至公元前16世紀之間,有470多年的歷史,歷經17帝王。 洛陽一帶是夏民族建邦立國的腹地。夏朝的第一個國王禹,始都陽城,後遷陽翟。陽城在登封,陽翟在禹州,均離洛陽不遠。夏王朝的第在個帝王太康(啟之子)都斟(尋卩)。古本《竹書紀年》記載:「太康居斟(尋卩)。」今本《竹書紀年》又載:「仲康即帝位,據斟(尋卩)。」《史記·夏本記》雲:「太康居斟(尋卩)、羿亦居之,桀又居之」。羿即後羿,為東方夷族的一個首領,他乘太康無道、夏民怨憤,入居斟(尋卩),執政,拒太康於外。太康卒,扶仲康即王位,仍居斟(尋卩),後被其親信寒浞殺死。 斟(尋卩)在何處?目前說法不一。《國語·周語上》載:「昔伊、洛竭,而夏亡。」證明斟(尋卩)在伊洛區內。《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載:「夏桀之居,左河濟右泰華,伊闕在其南,羊腸在其北。」洛陽正處在這個位置。 1959年,中國考古研究所在洛陽轄區偃師二里頭進行考古發掘,發現二里頭一帶是一座大型都城遺址,定名為「二里頭文化」。經碳14測定,其絕對年代,相當於夏代,距今有4000 多年的歷史,是一座夏代的大型都城遺址。總面積為3.75方平公里。內有大型宮殿遺址。考古學家認定,二里頭文化遺址就是夏代都城遺址,即夏都斟(尋卩)的所在地。夏代太康、仲康、夏桀三帝王曾建都於此。《帝王世紀》記載:太康在位29年。《通鑒外紀》記載:仲康在位52年,夏朝都基(尋卩)94年。
二、商都西毫商朝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王朝,也是中國奴隸制社會高度發展的時期。商本是黃河下游的一個古老的部落,為東夷族的一支。夏朝時屬於夏王朝的一個諸侯國。商部族經常遷徙。從契至湯十四世,共遷徙八次。商部族活動的主要地區是河南的北部、河北的南部和山東的西南部,湯最後的定居地是河南東部的商丘、史稱南亳。 約公元前16世紀夏亡商立。商湯攻開夏都斟(尋卩)之後,決定在夏都附近另建新都。新都建成後,商湯從南亳遷此,史稱西毫。 商都西亳在何處?這是數千年來歷史上的一個疑。「河南偃師為西毫,帝嚳及湯所都,盤庚亦徙都之」這西毫在洛陽偃師屍鄉。 1983年,中國社科院在洛陽偃師屍鄉溝、大槐樹、塔庄一帶進行了考古發掘,發現了這座商城遺址。從此揭開了西亳的秘密,結束了數千年來關於西亳的歷史疑案,這是國內外史學界的一件重大發現。商城總面積為190萬平方米。城內南中部有宮殿遺址。宮城成正方形。大殿之後,有幾座宮殿建築,東西對峙,系王宮所在地。城內道路縱橫,井然有條。城外有環城馬路。這座規模宏大的商志願,顯然是按照都城的規格建造的。據碳14測定的絕對年代,是商朝早期的城池。再次,洛陽偃師屍鄉的商文化遺址,就是商都西亳的所在地。 《竹書紀年》載:「湯居西毫,仲丁元年辛丑即王位,自毫遷於囂。」《史記·殷本紀》又載:「帝盤庚之時,殷已都河北,盤庚渡河南,復居成湯之故居。」又雲「帝庚丁崩,子帝武乙立,殷復去毫徙河北。」從此可以看出,商朝曾兩次都西亳。第一次商都西亳,約在公元前1711年至前1482年,計230年,歷經成湯、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已、太戊、仲丁10帝。第二次商都西亳,約在公元前1310年至公元前1140年,計170年,經盤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稟辛、庚丁、武乙九帝王。凋明兩次都西亳,共 19帝,四百餘年。 商朝自盤庚始實行雙都制,既有南都西亳城,又有北都殷城。洛陽與安陽成了商殷時期的姊妹城。
三、西周都洛陽周族原是我國西部的一個歷史悠久的部落,與夏、商兩族同稱為我國原始社會末期的三大部族。夏、商兩朝時期,周是它們的屬國。 商朝末年,紂王昏庸無道,武王時,周的勢力已很強大,決心滅商。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乘機率眾東下,經洛陽北部孟津渡河,一舉推翻了商朝的統治商亡周興。史稱西周。武王滅商後想在洛陽建都。《左傳·宣公三年》載:「武王克商,遷九鼎於洛邑」九鼎乃國家重器,遷在哪裡,就意味著在哪裡建都。武王滅商後先來到洛陽,決定立即在此建一座城邑,名曰:洛邑。其址在今日白馬寺東南。九鼎即遷在此邑。《史記·周本紀》載:「武王營周居洛邑而後去。」在營城之間,武王曾去嵩山祭天。這武王克商後並沒有馬上回鎬。而是居洛陽察看地形,營建周人之居、嵩山祭天、遷九鼎等。同時也,在周公營建洛邑之前,洛陽的名字已稱洛邑,這個洛邑城估計不大。武王雖想定都洛邑但並未遷都,到了城王之後才遷都洛邑。 武王滅商後的第二年便在鎬京病故,成王即位。因成王所幼,由其叔父周公輔佐代政。成王執政的那年,「使召公復營洛邑」便派召公,周公先後來到洛邑,經過實測,開始了大規模的營建工程。從三月到十二月完成了洛陽這座城池的建設。從此,西周有兩座都城。西方的鎬京稱為宗周,東方的洛邑稱為成周。成周又分為王城與下都。下都後來又稱成周。周時洛陽的名稱眾多,又常變換。洛陽邑建成後,「成王定鼎於郟(辱卩)」。郟(辱卩)即周王城。成王執政五年即遷都成周的王城。《何尊》銘文中記載:「惟王初遷宅於成周,復稟武王禮,福自天。惟王五祀。」西周自成王始,諸王均來成周居位、施政。這在周器銘文中有所記載。其中記載成王的有8器、昭王的7器、穆王的1器、恭王的14器、懿王的4器、孝王的3 器、夷王的1器、厲王的15器、宣、幽二王的各2器,康王未發現銘文記載。其他諸王經常居洛處理國事。洛、鎬二都均沒有中央最高官署卿事察,周公居洛、召公居鎬。周公死後,他的兒子君陳又承襲周公的職位,繼續鎮守在這里。洛陽作為西周的東都城,從成王五年至平王二年,歷時295年。歷經成王、昭王、穆王、恭王、懿王、孝王、夷王、厲王、宣王、幽 王10帝王。西周時期,實行的是一國兩都制。
四、東周都洛陽周宣王死、周幽王立。關中發生大的地震,災難嚴重。《詩小雅·十月之交》雲:「三川竭、岐山崩。百川沸騰、山冢崩,高岸為谷,深谷為陵。」加之內政腐敗,社會黑暗,宮廷分裂。公元前771年幽王被殺,西都鎬京被搶劫一空。平王即位的第二年,即公元前770年,決定廢西都全遷東都,史稱東周。東周只有洛陽一個都城。 東周時期,是仍有兩座城:一為王城,擊公所建,時為帝王所居。一為成周,武王所建,周公復營,時為軍事要地。王城人秋東局都城有310年,從周平王開始,歷經桓王、庄王、厘王、惠王、襄王、頃王、匡王、定王、簡王、靈王、景王、悼王、赧王14帝。成周作為東周都城有二百零五年,歷經周敬王、元王、貞定王、哀王、思王、考王、威烈王、安王、烈王、顯王、慎靚王11帝王。洛陽作為東周都城有515年,歷經25帝。
五、西漢初都洛陽公元前202年二月初三,劉邦在定陶稱帝,史稱西漢或前漢。劉邦稱帝的當月,從定陶來到洛陽《資治通鑒》記載:「帝置酒洛陽南宮。」評功論賞,文臣武將,皆大歡喜,遂定都洛陽。五月間,齊人婁敬路過洛陽,勸說劉邦遷都長安。劉邦的文武大臣,多系關東人,不願意西遷。經過一場辯論,劉邦才決定將都城西遷至長安。
六、東漢都洛陽洛陽25年,劉秀在河北柏鄉稱帝,是為漢光武皇帝,同年攻下洛陽,定洛陽為都城。史稱東漢或後漢。光武劉秀又經過十多年的征戰,完成了統一全國的大業。東漢時期的洛陽,為天下名都,洛陽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也是全國最大的工商業都市。其城址在現今白馬寺東側即漢魏故城遺址。東漢人公元26年劉秀始創,至公元220年協帝至,經歷了196 年。東漢有洛陽、許昌、長安三個都城。其中以洛陽為都的有165年,以許昌為都的有26年,以長安為都的有5年。在洛陽的有光武帝、明帝、章帝、和帝、少帝殤帝、安帝、少帝(劉懿)、順帝、沖帝、質帝、桓帝、靈帝、(劉辨)、獻帝14帝。
七、曹魏都洛陽漢獻帝初平元年之後,天下分崩離析,軍閥割據,連年混戰,東漢王朝名存實亡。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在逐漸形成。曹操在軍閥混戰和鎮壓起義軍時,勢力逐漸壯大,最後掌握了東漢的大權,挾天子以令諸侯。公元207年,曹操基本上統一了中國的北方。公元213年,漢獻帝封曹操為魏公。公元216年,又封曹操為魏王。公元220年,曹操病死在洛陽,其子曹丕繼位。不久,曹丕廢漢獻帝為山陽公,自立為帝,是為魏文帝,改漢為魏,定都洛陽。史稱曹魏。曹魏從公元220年至公元265年司馬炎滅魏為止,以洛陽為都46年之久。歷經魏文帝、魏明帝、齊王、高貴鄉公、元帝共5帝。
八、西晉都洛陽曹魏後期,政治黑暗,曹魏走向衰落。公元265年司馬炎繼晉王位,接著重演曹丕代漢的把戲,迫使遭奐讓位,自立為帝,是為晉武帝,改國號為晉,史稱西晉。西晉仍都洛陽。西晉都洛51年,歷經晉武帝、惠帝、懷帝、愍帝4帝。城址在白馬寺東的漢魏故城遺址處。
九、北魏遷都洛陽西晉統一人國後,社會上出現了一度的穩定,經濟得到了恢復和發展,物質財富有所增加。但統治者極端腐敗,晉武帝有姬妾萬餘人,花天酒地。賈皇後姿意淫樂,竟在大街上搶拉男子入宮為男妃。外戚王愷與大貴族石崇比富,令人吃驚。如此等等,終於釀成了「八王之亂」,歷時16年之久。洛陽遇到了嚴重的破壞。公元494年(太和十八年),北魏佔領中原,統一北方,遷都洛陽。北魏孝文帝是個大有作為的皇帝,他堅持改革,整頓吏治,嚴懲貪宮污吏,恢復經濟,發展生產。提倡學漢文、說漢話、穿漢服,促進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被破壞了洛陽,得到了恢復和發展。北魏都洛陽41年,歷經魏孝文帝、宣武帝、孝明帝、孝庄帝、長廣王、節閔帝、安定王、孝武帝8個帝王。
十、隋朝建東都公元604年,楊廣在長安即位,是為隋煬帝。楊廣即位當年的年底,親自來到洛陽,登上邙山,察看地形。他認為邙山之南,伊闕之北,瀍水之西,澗河之東是絕好的軍事要地,他決定在此營建東都城。公元605年3月,他命尚書楊素為營建東都太監,納言楊達為副監、宇文愷為將作大匠,每月征工匠「役丁二百萬人展開了大規模的營建東都洛陽的工程。第二年的正月東都建成。正在江南巡遊的隋煬帝聽說之後,即速從江都出發,四月到達東都洛陽。接著六宮百官也遷居洛陽。洛陽遂成為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的中心。人口過百萬,富商數萬家,城西的西苑是全國最大最美的花軒。公元618年,隋將宇文化及在楊州屐兵變,打入宮中,殺死隋煬帝。越王楊侗在洛陽稱帝,王世充為太尉,獨攬朝政。義寧二年 (公元619年)四月,王世充廢楊侗為潞國公,自立為帝,國號鄭。後被唐所滅。隋朝都洛15 年,2帝。
十一、唐朝移都洛陽公元618年,李淵建唐,都是長安,唐太宗李世民是,下令修葺洛陽城,號稱洛陽宮。他曾三次來洛陽處理政務及外事,在洛陽宮居住二年之久。唐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高宗李治即位。永徽六年(公元657年)一同來到洛陽,在此處理國家大事,以洛陽為東都。實際上唐朝的都城已從長安徙至洛陽了。唐玄宗在位44年,都洛陽10年。安史之亂之後,唐中央的權力大大削弱,節度使的權勢越來越大。公元904年,宣武節度使朱溫,發兵長安,挾持唐帝(昭宗)遷都洛陽。公元907年,朱溫廢掉唐帝(哀宗),唐亡。此後,中國歷史上出現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 唐朝時期,東西洋並重,洛陽與長安都是世界上的名都。唐朝都洛陽的有唐高宗、中宗、睿宗、玄宗、昭宗、哀宗6帝,前後30餘年。
十二、武周都洛陽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她對中國歷史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她以美貌聞名,14歲入宮,立為才人。唐高宗李治即位後,封為皇後。李治患高血壓病,武後參政決事。群臣並稱帝後為「二聖」。天授元年(公元690年)九月九日,武則天降李旦為皇嗣,自立為帝,尊號聖神皇帝,改國號為周,將東都改為神都。神龍元年(公元705年),82歲的武則天,在病中被迫讓位給唐中宗李顯,恢復國號唐。武則天執政50年,居皇帝位15年,以洛陽為都城。
十三、 後梁遷都洛陽:天四年(907),唐哀帝禪位於朱溫,改元為開平。朱溫以梁為國號,都開封,以洛陽為西都。開平三年(909)正月,朱溫遷都洛陽,以開封為東都。後唐遷都洛陽:後梁龍德三年(923),後唐滅後梁,李存勖在魏州(今河北大名縣東北)稱帝。同年(即同光元年)十二月,遷都洛陽,以洛陽為洛京。李存勖以繼唐而有天下,故國號唐,史稱"後唐"。後晉都洛:後唐末年,晉王石敬瑭起兵晉陽,天福元年(936)閏十一月攻入洛陽,滅後唐。遼太宗耶律德光冊其為大晉皇帝,國號晉,建都洛陽。
編輯本段【歷史名人】
以下歷史名人,或生於洛陽,或葬於洛陽,或長期生活於洛陽,或功業創立於洛陽。
史前伏羲:人文始祖,洛陽是河洛文化中「河圖」的出現地,「人根之祖」、「人文之祖」伏羲的祭祀地,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
夏朝:
後羿:傳說中射日的英雄,
杜康:造酒祖師,在洛陽造酒。
還有歷史上有名的暴君:夏桀。
商朝:
商湯:滅夏後稱為武湯,是商王朝的建立者。
還有商初名臣:伊尹。
周朝:
周武王,周武王伐紂時,聚八百諸侯於孟津,周武王克商後,遷九鼎於洛邑。
周公:是西周初年的政治家、思想家。稱周公。 營建洛陽邑,在洛陽制禮作樂。 伯夷叔齊:勸阻武王伐紂,不食周粟,餓死於首陽山。 周平王:自周平王東遷洛邑後,史稱周王朝為東周。
老子:道家的創始人。所著《道德經》,亦稱《老子五千文》,簡稱《老子》,是道家學說的主要代表作。
孔子:魯國人,曾到洛陽向老子問禮。
蘇秦:東周洛陽人,戰國時期倡導合縱說的重要活動家。傳有頭懸梁錐刺股發憤讀書之故事。致力於縱橫之術,先後游說六國,勸其合力抗秦,形成合縱之勢。蘇秦為縱約長,佩六國相印。
還有被歷代商賈尊為鼻祖的白圭,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謀略家,張儀。
秦朝:
呂不韋:秦國相國,史記中稱他為秦始皇生父,著名政治家,主編《呂氏春秋》為秦的統一事業做出了貢獻,封地有河南洛陽十萬戶。
西漢:
劉邦:劉邦稱帝,定都洛陽三個月,置酒洛陽南宮,與群臣論所以取天下之道。
還有西漢名臣,賈誼、桑弘羊。
東漢:
漢光武帝:劉秀,東漢建立者。建都洛陽。25-57年在位。
班超:出使西域,對鞏固我國西部疆域,促進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同時,東漢恢復對西域的統治,保衛了「絲綢之路」,促進了中國和中西亞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
班固:投筆從戎修《漢書》,《漢書》是我國第一部體例完備、內容豐富的斷代史。
蔡倫:造紙術的發明者,對世界文化發展起了重大作用。中國四大發明之一。
張衡:東漢文學家科學家,張衡在洛陽發明地動儀,這是世界上第一台地震儀,比歐洲早1700多年。
還有東漢名將,馬援、竇憲等,東漢文學家,許慎、蔡邕等。
三國:
魏武帝曹操:死後被追封為魏太祖。曹操不僅是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而且是出色的文學家。
曹植:三國時期魏國的傑出詩人。曹操第三子,《洛神賦》是他賦中的名作。
曹丕:魏文帝,曹操長子。
司馬懿:多次率軍對抗諸葛亮,為魏國重臣。死後,其子司馬師、司馬昭相繼專權。後,其孫司馬炎代魏稱帝,建立晉朝,追尊司馬懿為宣帝。卒於洛陽。
關羽:蜀漢名將,忠義的化身,封建社會被尊為武聖,與孔子齊名,首級葬於洛陽。
此外三國時在洛陽的名人還有袁紹、董卓、呂布、司馬師、劉禪、鄧艾、鍾會、鍾繇、稽康、阮籍、馬鈞等。
西晉南北朝:
司馬炎:自立為帝,西晉的開國皇帝,建都洛陽。
左思:致使洛陽為之紙貴。
陳壽,楚著作郎,終御史治書,在洛陽撰《三國志》。
祖逖:聞雞起舞,志向宏遠。
劉琨:西晉詩人,軍事家。
還有西晉名將杜預,注《九章算術》的著名數學家劉徽,另外還有裴秀、石崇、綠珠、潘岳、桓溫等。
拓跋宏:北魏孝文帝,是北魏一位傑出的皇帝,實行了許多重要的改革,加速了北方各少數民族的封建化進程,為隋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魏孝文帝的改革,促進了北方民族的融合,出現了歷史上的北魏盛期。
還有檀道濟、高歡、蘭陵王高長恭等。
隋朝:
隋煬帝:隋代第二位皇帝,營建東都洛陽,開掘運河,修築長城,開辟馳道。歷史上有名的暴君。
還有隋朝名將韓擒虎、賀若弼等。
唐朝:
唐太宗李世民:開創唐朝的著名千古一帝,文治武功難有比者,定東都洛陽一戰是其一生最光彩的一幕。稱帝後三次來到洛陽,共兩年時間。
長孫皇後:洛陽人,十三歲時嫁給李世民為妻。李世民升儲登極以後,被立為皇後。
長孫無忌:字機輔,洛陽人,文德皇後之兄。好學,有籌略,佐太宗定天下,以功第一,封齊國公。
玄奘:通稱為唐僧,古今以來,翻譯經典最多的,舍唐僧之外其誰焉。
武則天:自立為則天皇帝,國號為周,在洛陽稱帝,史稱「武周」。
狄仁傑:唐代名臣,不畏權貴,正直無私。民間有廣為流傳的狄仁傑破案(狄公案》一書。在西方可謂家喻戶曉。
上官婉兒:是武則天文筆上的得力助手。
唐玄宗李隆基:生於洛陽,玄宗在位年間,是唐代由盛變衰的關鍵時期。開元年間曾都洛近十年。
王維:唐詩人、畫家。字摩詰。
李白:曾三次到過洛陽,做了多首傳世名作,並與杜甫在洛陽相會。
杜甫:盛唐大詩人,長期生活於洛陽,並以洛陽為家鄉。杜甫是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一生寫詩一千四百多首。
吳道子:中國唐代畫家。被尊為畫聖。流落洛陽,從事壁畫創作。
張旭:唐文宗曾下詔,以李白詩歌、裴旻劍舞、張旭草書為「三絕」。長期生活於洛陽。
顏真卿:創立書法上另一種的新風格,後宋代四大家的書法,皆受顏真卿筆法的影響,因此顏真卿算的上是中國書法藝術史上,一個承先啟後的人物。 葬於洛陽。
郭子儀:唐代著名的軍事家。白居易:一位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影響極為廣泛。晚年隱居於洛陽。葬於洛陽。
劉禹錫:洛陽人,中唐詩人韓愈:唐宋八大家之首,曾長期在洛陽任職。
李商隱:長期生活於洛陽。杜牧,曾在洛陽任御史。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後人稱白香山、白傅、白太傅。其先太原人,後遷下邽(今陝西渭南)。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後隱居洛陽香山 ,並葬於此。(香山,在龍門山對面)。
還有與洛陽有關的名人有張說、許遠、元稹、孟郊、李賀、韋庄等。
五代:
朱溫:朱溫以梁為國號,都開封,以洛陽為西都。
李存勖:遷都洛陽,以洛陽為洛京。李存勖以繼唐而有天下,故國號唐,史稱"後唐"。
另外還有石敬瑭,滅後唐。建晉,建都洛陽。
宋代:
李煜:宋太祖封他為違命侯, 葬於洛陽。
趙匡胤:北宋開國皇帝。廟號太祖。洛陽人。 趙光義,宋第二代皇帝。
趙普:北宋名臣。字則平。洛陽人。北宋名臣呂蒙正、富弼,洛陽人。
司馬光:北宋名臣,史學家。歐陽修,唐宋八大家,曾在洛陽任西京留守,作《洛陽牡丹記》與《新唐書》。
邵雍:北宋哲學家。後居洛陽。
范仲淹:不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成就亦傑然可觀。散文《岳陽樓記》為千古名篇,葬於洛陽市伊川縣。
程顥 :北宋理學家、教育家。洛陽伊川縣人。

Ⅲ 服裝品牌的名字里帶天使的都有哪些

六月天使MURIEAL 公司名稱: 深圳市美和達時裝有限公司

PARTY ANGEL派對天使 公司名稱: 北京派迪弈勝商貿有限責任公司

Amy angel(艾咪天使) 公司名稱: 東莞市軒洋服飾有限公司

美麗天使 公司名稱: 溫州市瑞星鞋業有限公司

布朗天使 公司名稱: 福建布朗博士嬰兒用品有限公司

雷洛斯天使 公司名稱: 廣州長聖皮具服飾有限公司

Fiorucci teen芙蓉天使 公司名稱: 深圳百冠服裝有限公司

AngelCitiz天使之城 公司名稱: 上海靖鳴商貿有限公司

報喜天使 公司名稱: 深圳市非古服飾有限公司

雅奴天使 公司名稱: 廈門雅奴天使服飾公司

ANGEL CAT SUGAR(天使貓) 公司名稱: 上海貝衣庫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天使園Angel Garden 公司名稱: 上海萱玟(天使園)服飾有限公司

MintAngel薄荷天使 公司名稱: 上海迪兒雯國際貿易有限公司

Angel-Sky空中天使 公司名稱: 北京宏軒天使商貿有限公司

歐陸天使EURO ANGEL 公司名稱: 上海嘉韓實業有限公司溫州分公司

摩登寶貝MODA IN BABY 公司名稱: 佛山市順德小天使服裝有限公司

風暴天使 公司名稱: 上海早佳貿易有限公司

Angellwing--天使翅膀 公司名稱: 深圳市詩美實業有限公司

stormangel風暴天使 公司名稱: 上海早佳貿易有限公司

藍衣天使 公司名稱: 瑞士藍衣天使國際企業集團

TCBY天使冰王 公司名稱: 香港德軒國際有限公司

富兒小天使 公司名稱: 廣東佛山市富兒樂制衣廠

小天使/小騎士 公司名稱: 上海溫馨嬰童用品有限公司

Evenflo 公司名稱: 小天使嬰童用品(中山)有限公司

IGC-BERTINI 公司名稱: 小天使嬰童用品(中山)有限公司

. 夢幻小天使 公司名稱: 香港鴻利時裝童裝批發 虎門佳利時裝有限公司

angel 公司名稱: 小天使嬰童用品有限公司

Hello Kitty 公司名稱: 小天使嬰童用品(中山)有限公司

小博士 公司名稱: 小天使嬰童用品公司

與洛陽市洛龍區軒洋童裝批發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為什麼穿襯衫領子容易黑 瀏覽:892
短裝外套春秋女裝 瀏覽:132
綠色外套黑色褲子配紅鞋 瀏覽:481
山東濟南生產童裝的工廠 瀏覽:136
淘寶網女童冬裝哪裡買 瀏覽:250
黑色西裝配什麼色裙子好看 瀏覽:21
女生黑色睡衣 瀏覽:520
如何系拉鏈領帶圖解 瀏覽:567
帶帽衛衣開衫搭配圖片 瀏覽:649
大童裝襯衫男生品牌及商品 瀏覽:482
黑色褲子怎樣搭配衣服 瀏覽:934
女子穿藍色校服褲子 瀏覽:998
校服裝備中心 瀏覽:527
珊瑚絨圍巾怎麼織視頻 瀏覽:930
焦糖黑色褲子配什麼顏色的上衣 瀏覽:97
平價品牌裙子 瀏覽:97
立領牛仔褂女搭配什麼褲子 瀏覽:388
買褲子怎麼看多大的腰圍 瀏覽:28
依戀哪款風衣最好看 瀏覽:48
韓范童裝童鞋 瀏覽: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