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鑒別刀
1、刀在古代是一種單刃的砍殺兵器。它由刀身和刀柄構成,刀身較長,脊厚刃薄,適於劈砍。
在原始社會,古人類就用石頭、蚌殼、獸骨打製成各種形狀的刀。他們選用的石頭多半是石英石、砂岩,也有燧石和水晶石。用這些石料打製成的石刀質堅棱利,是很好的砍劈工具。其次是用蚌殼和獸骨磨製的蚌刀、骨刀,這類刀輕便鋒利,適於砍削器物。同樣古人不僅用刀作為勞動工具,還隨身攜帶作為防身自衛的武器。
中國的刀
最早的銅刀脫胎於石刀,形狀很小。中國目前發現最早的青銅兵器便是銅刀。商朝的青銅刀,刀形較寬,刃端多向上翹。當時的刀主要用來砍削器物,宰牛羊,或防身自衛,還未正式用於戰爭。西周時期,出現了青銅大刀,柄短刀長,有厚實的刀脊和鋒利的刀刃,刀柄首端呈扁圓環形,所以又叫「環柄刀」。在北京昌平縣白浮西周木槨墓中出土兩把青銅刀,一把刀身長41厘米,刀背微弓;另一把長24厘米,類似冰刀形。那時的青銅刀質地較脆,缺少韌性,劈砍時容易折斷。與同時代的銅劍相比,刀的做工粗糙,形體笨拙,遠不如銅劍精巧鋒利。因而刀遲遲沒有投身戰場。
秦漢時期,鋼鐵問世以後,刀的製作工藝得到改善,形制上刀身加長,並且已有專門的戰刀和佩刀之分。佩刀講究式樣別致,鑲飾美觀;戰刀則注重質地堅韌,作工精良。在當時諸國戰爭中,兵車已漸漸退出戰場,取而代之的騎兵隊成為作戰主力。因此單純的刺兵器不足以發揮效力,擅長劈砍揮殺的鋼刀的製作質量要求越來越高。據史書記載,三國時劉備令工匠造刀5000把;孫權則命造刀1000把;司馬炎也曾一次遣人造刀8000把。這些刀是用來裝備軍隊的,那時刀已成為主要兵器之一。最通用的刀要算「環首刀」,這種刀直背直刃,刀背較厚,刀柄呈扁圓環狀,長度一米左右,便於在騎戰中抽殺劈砍,是一種實戰性較強的短兵器,在戰場上的廝殺格鬥中,許多將領往往長矛短刀並用,遠刺近劈,威力無比。西漢時大將李廣之子李敢「左持長槊,右執短刀,躍馬陷戰」。三國時南蠻首領孟獲的妻子祝融夫人善使飛刀,百發百中。她曾手提八尺長標,背插五口飛刀,重傷張嶷,活捉馬忠。
鋼刀不僅用於戰場上,而且在官場上同樣地位尊貴。漢朝時,自天子至百官無不佩刀。佩刀表示達官貴族的身份等級。東漢時,對天子百官的佩刀形制及裝飾都有極嚴格的明文規定,誰也不準許逾越。這種佩帶用刀,從外形上要求精緻美觀,刀身通體雕錯花紋,刀環鑄成各種形態的鳥獸圖案。例如東漢中山穆王劉暢生前的佩刀,全長105厘米,刀身飾有線條流暢的錯金渦紋和流雲圖案。兩漢三國時,諸國君臣莫不看重佩刀,有的幾近嗜好,不惜花費重金,延請名師,耗用幾年甚至十幾年功夫,煉制寶刀。那時有名的制刀匠有阮師,據說他造刀「受法於寶青之虛……以水火之齊,五精之陶,用陰陽之候,取剛柔之和」。所制的阮家刀「截輕微無絲發之際,斫堅剛無變動之異」。還有蜀國的蒲元,他運用當時的先進淬火技術造刀,具有獨到之處。曾受諸葛亮之命,在斜谷造鋼刀3000把。
隋唐時採用更為先進的「灌鋼法」代替了百煉法,煉出的刀更加堅韌鋒利。唐朝的刀有儀刀、鄣刀、橫刀三種。儀刀是皇朝禁衛軍使用的武器;鄣刀是一般官吏佩帶用刀;橫刀是專門裝備軍隊的戰刀。唐代制刀不僅注意保持漢民族傳統的製作技藝,而且隨著各國及各民族之間經濟文化的廣泛交流,還吸收了不少外來的制刀技藝,促使戰刀的製作更趨於實用。明朝軍隊使用最多的是「腰刀」。腰刀的刀體狹長,刀身彎曲,刃部延長,吸收了倭刀的長處,使劈砍殺傷的威力增大。明朝著名將領戚繼光非常重視腰刀的製作,在其軍事著作《練兵實紀》中對腰刀製作方法有著詳細的研究與記載。清朝,刀的種類更為繁雜,有腰刀、滾背雙刀、脾刀、雙手帶刀、背刀、窩刀、鴛鴦刀、船尾刀、割刀、繚風刀等等。其中被廣泛應用於作戰的是腰刀和雙手帶刀。腰刀上部較直,下部微曲,刃部略窄。刀身長三尺二寸,柄長三寸,重一斤十兩(古時1斤=16兩),一般用於騎兵作戰。雙手帶刀,柄長一尺五寸,可容雙手把握,刀刃長且特別寬大厚重,上部呈平線形。步兵在近身交戰時,一刀砍去,可斷敵首級或四肢。短刀在明清時代仍然是軍隊的主要兵器之一。
取自"http://www.wikilib.com/wiki/%E5%88%80"
神刀:刀的一種。相傳為諸葛亮指揮下百煉而成。《蒲元傳》:「元性多奇思,於斜谷,為諸葛亮鑄刀三千口。刀成,自方漢水鈍弱,不在淬。用蜀江爽烈,足渭大金之元精,天分其野。乃命人於成都取江水,元以淬刀,言雜涪水不可用。取水者捍言不雜。元以刀畫水,言雜八升。取水者叩頭雲:於涪津覆水,遂以涪水八升益之。以竹筒內鐵珠滿,申舉刀斷之,應手虛落,因曰神力。今屈目環者,乃是其遺范。」
項羽刀:相傳為項羽所佩之刀。《王侯鯖》:「董卓少耕野得一刀,無文,四面隱起山雲文,斫王如木。及貴,以視蔡邕,邕曰:此項羽刀。」
泰山寶環刀:古代名刀。《列異傳》:「仙人王方平,降陳節之有,以刀一口,長五尺三寸,名泰山寶環,……曰:此刀不能為餘益,獨卧卦可使無鬼,入軍不傷,勿以入廁,溷且不宜,久服三年後有從汝求者,可爭與之。後果有與載錢百萬清刀者。」
素質:古代名刀。《北堂書鈔》魏文帝曹丕《典論》:「余造百辟寶刀三,……其三,鋒似嚴霜,刀身劍俠,名曰素質。」《太平御覽·兵部·刀》:「(素質)長四尺三寸,重二斤九兩。」
桂溪刀:古代名刀。黃庭堅:「我有桂溪刀,聊憑東風去。」
宿鐵刀:古代名刀。《北名·綦母懷文傳》:「懷文造宿鐵刀,其法燒出鐵精,以重柔鋌,數宿則成。」
鸞刀:古代名刀。《禮記》:「割刀之用,鸞刀之貴,反本修古,不忘其初也。」《詩經》:「執其鸞刀,以啟其毛,取其血筋。」
銅口刀:古代名刀。《傅成奏事》:「尚書舊給介士二百人,人給大銅口刀一枚。」
銀裝刀:古代名刀。《南史·席闡文傳》:「梁武帝起兵,闡文勸。仍遣客私報帝,並獻銀裝刀,帝報以金如意。」
脫光:古代名刀。《太公兵法》:「刀之神,名曰脫光。」
朝儀刀:《刀劍錄》:「明帝鸞建武二年造一刀,銘曰朝儀刀。小篆書,長四尺。」
新亭侯:古代名刀。見「張飛刀」條。
漏景:古代名刀。《古今注·上·輿服》:「吳大皇帝有寶刀三:……三曰漏景。」
警惡刀:古代名刀。《山堂肆考》:「楊貴妃文玄琰,小時嘗有一刀,每出入道途間佩之,或前有惡獸盜賊,則所佩之刀鏗然有聲,似警於人也,故名曰警惡刀。」
短刀:刀的一種。短刀的刀身相對長於刀柄(刀把),刀柄只可一手或兩手執之。單刃有單刀和雙刀之分。單刀有斬馬刀、柳葉刀、朴刀、雁翎刀、大環刀、虎牙刀等。單刀一般為單使,也有與其他兵器一起使用的。如單刀夾拐、單刀夾鞭、單刀碟、刀牌等。單刀一般式樣較大,重量也大。雙刀為二刀並用,其式樣和重量都較刀單刀為小。雙刀有鴛鴦刀、蝴蝶刀等。
九環刀:大環刀的一種。為步戰所用。形狀與一般刀相同,惟其刀身厚,刀背上穿有九個鐵環,刀尖部平,不朝前突,刀柄略細彎度較大,柄後有刀環。
大砍刀:為步戰所用。與一般手刀相同,惟其刀背厚,刀刃鋒利,刀尖部平,不朝前突,刀柄直,柄後有刀環。
大橫刀:唐代短刀的一種。多為帝王所賜,佩者以此為榮。《新唐書·五及善傳》:「爾佩大橫刀在朕側,亦知此官貴呼。」
千牛刀:利刀的別稱。《莊子·養生主》中記載,庖丁宰牛數千頭,所用刀仍鋒利無比。故後世稱鋒利的刀為千牛刀。南朝梁元帝《金樓子·一·箴戒》:「時楊玉夫見昱醉無所知,乃與楊萬年同入幄中,以千牛刀斬之。」
馬刀:為騎戰所用之短兵器。馬刀身狹,略帶彎曲,刀把也長。可兩手同時握把。馬刀一般較輕,鋒利無比,威力較大。
子母刀:刀身很短,刀柄處有一護手刀,稱為子刀;母刀刀背筆直,刀身寬。子刀細小繞柄半圈,且有一刀尖。
雲頭刀:刀身近柄持處小,刀刃彎曲向前至頂端,繼續彎向刀背,刀頭呈圓形,形似雲頭,故得此名。
手刀:古刀名。宋·曾公亮《武經總要前集·卷十三·器圖》有「刀八色」。手刀即其中一種。《三才圖會》:「手刀一旁刃,柄短如劍。」後演變成現今短刀。
雙手單刀:刀身細長,刀尖鋒利,與苗刀相似,刀柄直面長,可雙手執柄。
片刀:古刀名。《大清會典圖·六十五·武備圖》載:「片刀,通長七尺一寸二分,刃長二尺,闊一寸三分。上銳而仰,銎厚二分,柄長四尺七寸,圍四寸。木質銅朱,末鐵鐏長四寸。」
儀刀:唐代軍刀。《唐六典》:「武庫令刀之制有四:儀刀、鄣刀、橫刀、陌刀。」始為禁衛軍使用,晉時稱為御刀,隋代定名為儀刀,以木或金銀製成,僅供帝王儀仗隊使用,故名。《制兵·刀》:「儀刀,古班劍之類。晉、宋以來謂之御刀;後魏曰長刀,皆施龍鳳環。隋為之儀刀,裝以金銀,羽儀所執。」
少林魚頭刀:全長三尺,形似魚頭樣,是歷代武士和僧徒煉武防身之器。
連環刀:刀身寬大,刀背帶環,環的數量不一,刀尖突出,鋒利異常。護手圓盤形,緊裹刀身,刀柄稍彎,並系刀彩。其刀可砍可劈,可撩可扎,使用起來虎虎生風,鈴鈴有聲。
護手狼牙刀:其刀背形如狼牙且刀背直而不曲。刀柄處有一月牙彎刀護手。其主要用法有劈、扎、撩、絞、格、攔、推、架等。
戒刀:僧人佩刀。只供中國古代僧人出行時割切三衣(袈裟)用,不得用以殺生,故稱戒刀。
拍髀:因佩帶時拍髀旁,故名。《釋名·釋兵》:「短刀曰拍髀,帶時拍髀旁也。」
直背刀:其刀背筆直,刀刃彎向刀背,刀尖突出,刀刃鋒利,刀柄略彎。其用法與一般短刀相似。
服刀:多隨身佩帶。《漢書·九六上·西域傳·婼羌》:「山有鐵,自作兵,兵有弓、矛、服刀、劍、甲。」
佩刀:多佩帶於腰間。《釋名·釋兵》:「佩刀,在佩旁之刀也。」
柳葉刀:其刀身形似柳葉,故名。
削:屬於書刀,指一種長刃有柄的小刀,為青銅或鐵製成,用來修削木簡或竹簡上的文字。漢行於東周和秦漢時。《考工記·築氏》:「築氏為刂,長尺,博寸。」
鬼頭刀:刀身寬,刀背略彎,刀尖突出,刀柄彎曲。
鉤刀:其式樣與一般刀同。惟其尖上而成倒鉤狀。《齊東野語》:「令二壯士執鉤刀,夜伏田中。」
破風刀:刀身小,刀尖突出,刀刃鋒利,刀背薄,刀柄彎曲。
麻札刀:《宋史·岳飛傳》:「飛戒步卒,以麻札刀入陳,斫馬足,遂大敗之。」
掇刀:《唐書·南蠻傳》:「以千人為軍,十軍為部,強弩二首,槍斧鋪之,勁馬二百,越糧刀鋪之。長戈二百,掇刀鋪之。」
割刀:《禮記》:「割刀之用,鸞也之貴,貴其義也。」《正義》曰:「割刀今之刀,鸞刀,古之刀也。今刀便利,可以為割物之用。古刀遲緩,用之為難,宗廟不用今之刀,而用古刀修古也。」
溫銅刀:古代名刀。清代梁紹王《兩般秋雨追隨筆》載:「傳為明戎政尚書陸公完字遺物,恩陵賜也。」
猨刀:古代刀的一種。「猨」通「猿」。《隋書·禮儀志》:「行各二人,執金花師於楯,猨刀。」
雁翅刀:古代兵器。步戰用刀。又名金背大環刀。其刀背厚,刀頭寬大,刀體重。刀背上有五至九個小孔,孔內有空穿銅環一枚。揮動時,環擊刀背,連連作響,聲似雁鳴。《玉海》:「乾道元道十一月二日,命軍器所造雁翎刀,以三千柄為一料。」
腰刀:刀長約三飛,刀身狹,柄短。明·茅元儀《武備志·軍資乘·器械》:「腰刀造法,鐵要多練,用純鋼自背起用平鏟平削至刃,刃芒平磨無肩,乃利秒尤在尖。」腰刀多與藤片並用,故共稱「腰也藤牌。」
二人奪:刀鞘形似手枚,中藏利刀,合之為杖,二人分奪時,則刀離鞘可作防身之用。
少林龍鱗寶刀:全長三尺五寸,為歷代武林名士防身之刀。普凈僧尼備此刀,明四海雲游除反徒用此刀。
少林滾珠寶刀:全長三尺三寸峭右代名士防身之用。明代廣會高僧備此刀,精此術也。
白楊刀:短刀的一種。左延年《秦女休行》:「休年十四五,為宋行報仇,左執白楊刀,右據宛魯矛。」
大食刀:古代阿拉伯所造之刀。杜甫《荊南兵馬使太常卿趙公大食刀歌》曰:「吁嗟光祿英雄弭,大食寶刀聊可比。」
大理刀:少數民族兵器。有謂:「蠻刀以大理所出理佳……今世所謂吹毛透風乃大理刀之類。」大理刀有鐸銷,柄部飾金,極名貴。
雲貴刀:少數民族兵器。短刀的一種。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雲南刀,即大理所作,鐵青黑沉沉不錎,南大最貴之,以象皮為鞘,朱之上,亦書犀毗花紋,一鞘兩室,各函一刀,靶以皮條纏束,貴人以金銀絲。」
壯族尖刀:少數民族兵器。短刀的一種。刀身長一尺二寸,刃向外曲凸,刀身最寬處為一寸二分。刀背一面有鋒,鋒與刃尖之間有三個凹形齒口,刃較為鋒利,鐵護手呈「S」形。柄以木製,長四寸半。銅制柄首呈棱形狀。
阿昌刀:少數民族兵器。平時可彎曲而系於腰間。取用時則自然挺直。質地精良,尤以刀鞘與刀把製作考究,有木製、皮製、銅制、銀制之不同,飾以精美的傳統民族圖案。
苗刀:古代日本所制的佩刀。短刀的一種。後又稱之為倭刀。其大者又名太刀,小者名脅差。魚皮貼香木為鞘。刀身長而窄,兩面開刃,刀刃犀利,裝飾精美。故宋歐陽修有《日本刀歌》贊之。苗刀刀柄較長,為雙手執用,杖其鋒利,故刀法較為簡單,明代武術家程宋猷將其用法化入我國傳統刀術,著有《單刀法選》,使之廣為流行。
苗族尖刀:少數民族兵器。短刀的一種。刀長一尺二,向外曲凸。刀背隨刃而曲,兩側有兩條血槽及兩條紋波形指甲印花紋,刃異常犀利,柄長三寸至四寸,用兩片木料,牛角或獸骨夾制而成,以銷釘固定。苗家演練時常以筍笙伴奏。
環刀:元代蒙古騎戰用刀,其刀刃身略彎,柄小而稍扁,較犀利。
峒刀:少數民族兵器。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峒刀,西刀州峒及諸外蠻,無不帶刀者,一鞘二刀,與雲南刀同,但以黑漆雜皮為鞘。」
銛刀:古代婆羅門國用的短刀。《唐書·禮樂志》:「睿宋時,婆羅門國獻人倒行以足舞,仰植銛刀,府身就鋒。」
傣族刀:少數民族兵器。在生產工具短砍刀的基礎上,逐步發展成為長刀。這種刀極為鋒利,既是勞動工具,也是練功和自衛的武器。
景頗尖刀:少數民族兵器。景頗刀歷來精細別致,種類亦多,長短不一。刀形有直、曲兩種,均有血槽。刃尖呈斜形,斜度各異。柄有木製、骨制、角制幾種。刀鞘為木質,工藝精美,有龍及其他花紋凹雕,鞘上系有三道銅或銀箍。也有細竹蔑編制的箍,鞘上系有皮帶作背挎之用。
僳僳族彎尖刀:少數民族兵器。短刀的一種。這種刀大小不等,也刃近似直形,刃尖向背曲凹,刀鋒銳利。刀柄稍向背曲凸,以木製或角制而成。
黎刀:少數民族兵器,短刀的一種。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黎刀,海南黎山所制,刀長不過一二尺,靶長乃三四寸。織細藤纏束之。靶端插白角片尺許,如鴟鶚尾,以為飾。」
藏刀:少數民族兵器。又稱「西番刀」。短刀的一種。是我國藏族人民隨身攜帶且須臾不離的防身器械。藏刀刀身短,刀尖銳利。刀鞘及刀把上多裝飾精美。技法上常利用寬大藏袍作掩護,或突擊闖刺,轉腕變鋒,或逼身擒舉,使人防不勝防。常用招式有「氂牛闖陣」「雄鷹啄蹄」「騙馬蓋頂」「喇嘛祭刀」「舉羊勢」等,演練時,刀風嗖嗖,喊嚎慘人。
彝族短體插刀:少數民族兵器。短刀的一種。多為彝族男性所用,平時將刀將於腰帶中。刀為曲刃短刀,有刀柄及鉛花銀制刀鞘。刃背向外曲凸,刃鋒居於內面,而刃尖稍向外再度曲凸,柄與刃均同一曲度。刀形精美優質,極為犀利尖銳。
寶刀:鋒利鋼刀的泛稱。《南史·陳世祖傳》:「為臨川王,夢梁武帝以寶刀授已。」魏文帝《典論》:「丕造百辟寶刀,其一文似靈龜,名曰靈寶;其二彩丹霞,名曰含章;其三鋒似崩霜,刀身劍俠,名曰素質。」
回回刀:古代名刀。《雲煙過眼錄》:「劉漢卿所藏回回刀,小品,背上皆全紫全錯。回回刀內全錯出,一人面獸,精甚。聞回回國王所佩者。」
吳刀:古代名刀。古時以吳地作刀最為鋒利,故張華詩贊曰:「吳刀鳴手中,利劍嚴秋霜。」
斬馬刀:宋代有名的步戰用刀。從唐代陌刀演變而來。《玉梅》:「熙寧五年,作坊造斬馬刀,長三尺余,鐔長尺余,首為大環,上出以示蔡挺、挺奏,便於操擊,戰陣之利器也。五月庚辰,朔命置局造數萬口分賜邊臣。」
葛黨刀:古代名刀。《夢溪筆談》:「吳鉤,刀名也。彎,今南蠻用之,謂之葛黨刀。」
蜀刀:漢代軍的一種。刀首有環。《漢書·文翁傳注》:「刀凡蜀刀,有環者也」。
魚刀:《水經·溫水注》晉範文「日南西卷縣夷師范椎奴也。文為奴時,山澗牧羊,於澗水中得兩鯉魚,隱藏挾歸,規欲私食,郎知檢求。文大慚懼,起托曰「將礪石」。還,非為魚也。郎至魚所,見有兩石,信之而去。文始異之。石有鐵,文入山中,就石冶鐵,鍛成兩刀,舉刀向鄣,祝曰:「鯉魚變化,冶石成刀,斫石鄣破者,是有神靈。文當得此,為國君王,斫不入者,是刀無神靈。」進斫石鄣如龍淵干將之斬蘆蒿,由是人情漸附。」
2、徐克1995年推出的作品,又名斷刀客。
大刀本亦為車戰時代之利器,其法初止斫砍劈勒而己,初無制敵之種種神化也,與丈八蛇矛,殆同其功用。迨夫後代,戰爭變法,易車而馬而步,用大刀之將士,知成法之不足制勝,乃各本其戰之經驗,而想出種種利用大刀之法,俾為殺敵制果之助,於是乎有種種變化矣。大刀之最著者,為關王刀,蓋即關羽之刀法也;三國志載關王刀,重八十二斤,長一丈二尺;古之度制,較今為短,合之今度制,長僅八尺有奇耳;今世之大刀,蓋皆彷此,即刀法亦本此而變化之也。考大刀之種類,亦正不止關王刀一種,如撥風刀、大斫刀、九環刀、兩刃刀等,皆大刀也,其式樣不同,而名亦因之而異。至其用法,則殊途同歸,初無若何之大區別也;故關王刀。可謂之為大刀之祖,其他各刀,皆自此脫胎而出者,雖各有變化,要皆未能及其精密神化,足征完善也。我今即以此刀編為講義,以公同好,抑亦遵古法也。
漢劉熙《釋名·釋兵》:「刀,到也,以斬伐到其所乃擊之。其末曰鋒,言若蜂刺之毒利也。其本曰環,形似環也。其室曰削,削,峭也。其形峭殺,裹刀體也。室口之飾曰棒,棒,捧束口也。下末之飾曰埤,埤,卑也,在下之言也。短刀曰拍髀,帶時拍髀旁也;又曰露拍,言露見也。」埤 玉+卑
郭子橫《洞冥記》:「黃帝采首山之金,始鑄為刀。」(《初學記·武部·刀》)
《初學記·武部·刀》:歷代有吳刀、赤刀、容刀、鸞刀、鄭刀、孟勞、西戎利刀、昆吾割玉刀、鳴鴻刀、百辟寶刀、百鏈、青犢、漏影三刀。
曹丕《典論》:「魏太子丕造百辟寶刀,一曰靈寶,二曰含章,三曰素質,又作露陌刀,一名龍鱗刀。」
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收入《漢魏叢書》中)p747。
《初學記·武部·劍》:《春秋繁露》:「禮之所興也,劍之在左,青龍象也;刀之在右,白虎象也。」
漢劉熙《釋名·釋兵》:「佩刀,在佩旁之刀也,或曰容刀,有刀形而無刃,備儀容而已。」
刀是我國最早出現的兵器之一,原始人用它切、砍,劃、刮,或割獸皮之用。殷商的銅刀就脫胎於原始的石刀,並出現了大型的戰刀。周代所用的環首長刀,不僅漢代亦用,而且傳至日本、朝鮮。漢代帝王公卿,均佩刀而不復佩劍,可見刀之作用在漢代尤為突出。
《三才圖會·器用》卷六:「關王偃月刀,刀勢即大,其三十六刀法,兵仗遇之,無不屈者。刀類中以此為第一。」
唐代漸改為無環的裝柄刀,刀在軍事上的應用,已超了過劍。
《唐書·杜伏威傳》:「伏威邑人也,貌魁雄善用兩刃刀,其長丈,名曰拍刀,一揮殺數人,前無堅對。」
宋代,承襲三國、兩晉、隋、唐之制,傳統單刀只一色,刀形笨重,鐵刃也寬。其餘大刀則廣用之,有屈刀、掩(揠)月刀、。眉尖刀、鳳嘴刀、筆刀等。
明代多仿日本刀式,作雙手握柄砍殺的長刀,可以削斷或砍損對手的長兵之柄,。戚繼光《紀效新書》:「長刀,自倭犯中國始有之。倭善躍,一進足則丈余,刀長五尺,則丈五尺矣。我兵短器難接,長器不捷,身多兩斷。」
武術家們常用「刀如猛虎」來形容刀的勇猛彪悍,雄健有力。大刀屬於長兵器,俗雲「大刀看刃」,就是在用刃上,做到劈、抹、撩、斬、刺、壓、掛、格等工夫。單刀、雙刀都是短兵器,語謂「單刀看手,雙刀看走」,所以單刀講求裹胸和劈、砍、刺、撩、抹、攔、截等刀式,而雙刀則講究兩手用力均勻,刀式清楚,步點靈活,上下協調,以顯出「葉里藏花,雙蝶飛舞」的姿態。目前流行的有朴刀、三尖兩刃、雙環刀、長刀(雙手刀)等。
2. 怎樣使用勾刀
鉤刀是鐮刀類的彎形農具也是一種切割工具。切割工具常對有機玻璃板材、ABS塑料板等材料進行手工切割的刀具。
鉤刀,又名割草刀、鉤草廉。形制為彎月形刀具,短內彎刃。刃長30厘米—50厘米不等,鋒利,前尖利,外彎為刀背,刀背厚重。最早出現於秦代。類屬於刀具、兵器、農具。鐮刀的一種。用以砍柴等。
使用方法:
1、把尺子按在板上,用刀在板上刮出一道直線缺口;
2、把尺子鉤刀移開;
3、把劃上缺口的亞克力板,放在直邊直角的工作台上;
4、把亞克力板的直線缺口,對准台邊的直線;
5、用手住下一按,膠板立即齊口斷開。
(2)撥皮帶鉤刀擴展閱讀:
鉤刀應用:
在刀、劍最盛時期,中國南方許多民族仍然使用著本民族固有樣式的曲刀(就是在現今的中國粵西漢、壯、瑤、苗等還沿用著各式樣的鉤刀)。後來的南朝諸國,把原來一些南方民族使用的鉤刀,作為本民族的兵器,裝備自己的軍隊。
隋統一了南北朝,以及後來的唐朝,這種鉤刀一直久盛不衰。鉤刀除作武器外,也適宜於對草本或木本植物的砍伐與鉤割,在農耕時代,上山鉤刀作為武器防身,對付犲狼虎豹等野獸,作為農具,適宜砍樹割草,也適宜越野的開荒尋路、攀扶借力。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鉤刀
3. 冷兵器時代,刀分多少種
短刀:刀的一種。短刀的刀身相對長於刀柄(刀把),刀柄只可一手或兩手執之。
單刃有單刀和雙刀之分。
單刀:有斬馬刀、柳葉刀、朴刀、雁翎刀、大環刀、虎牙刀等。單刀一般為單使,也有與其他兵器一起使用的。如單刀夾拐、單刀夾鞭、單刀碟、刀牌等。單刀一般式樣較大,重量也大。
雙刀:為二刀並用,其式樣和重量都較刀單刀為小。雙刀有鴛鴦刀、蝴蝶刀等。
九環刀:大環刀的一種。為步戰所用。形狀與一般刀相同,惟其刀身厚,刀背上穿有九個鐵環,刀尖部平,不朝前突,刀柄略細彎度較大,柄後有刀環。
大砍刀:為步戰所用。與一般手刀相同,惟其刀背厚,刀刃鋒利,刀尖部平,不朝前突,刀柄直,柄後有刀環。
大橫刀:唐代短刀的一種。多為帝王所賜,佩者以此為榮。《新唐書·五及善傳》:「爾佩大橫刀在朕側,亦知此官貴呼。」
馬刀:為騎戰所用之短兵器。馬刀身狹,略帶彎曲,刀把也長。可兩手同時握把。馬刀一般較輕,鋒利無比,威力較大。
子母刀:刀身很短,刀柄處有一護手刀,稱為子刀;母刀刀背筆直,刀身寬。子刀細小繞柄半圈,且有一刀尖。
雲頭刀:刀身近柄持處小,刀刃彎曲向前至頂端,繼續彎向刀背,刀頭呈圓形,形似雲頭,故得此名。
雙手單刀:刀身細長,刀尖鋒利,與苗刀相似,刀柄直面長,可雙手執柄。
片刀:古刀名。《大清會典圖·六十五·武備圖》載:「片刀,通長七尺一寸二分,刃長二尺,闊一寸三分。上銳而仰,銎厚二分,柄長四尺七寸,圍四寸。木質銅朱,末鐵鐏長四寸。」現在所說的「片刀」大多數指砍刀。
儀刀:唐代軍刀。《唐六典》:「武庫令刀之制有四:儀刀、鄣刀、橫刀、陌刀。」始為禁衛軍使用,晉時稱為御刀,隋代定名為儀刀,以木或金銀製成,僅供帝王儀仗隊使用,故名。《制兵·刀》:「儀刀,古班劍之類。晉、宋以來謂之御刀;後魏曰長刀,皆施龍鳳環。隋為之儀刀,裝以金銀,羽儀所執。」
少林魚頭刀:全長三尺,形似魚頭樣,是歷代武士和僧徒煉武防身之器。
連環刀:刀身寬大,刀背帶環,環的數量不一,刀尖突出,鋒利異常。護手圓盤形,緊裹刀身,刀柄稍彎,並系刀彩。其刀可砍可劈,可撩可扎,使用起來虎虎生風,鈴鈴有聲。
護手狼牙刀:其刀背形如狼牙且刀背直而不曲。刀柄處有一月牙彎刀護手。其主要用法有劈、扎、撩、絞、格、攔、推、架等。
戒刀:僧人佩刀。只供中國古代僧人出行時割切三衣(袈裟)用,不得用以殺生,故稱戒刀。
拍髀:因佩帶時拍髀旁,故名。《釋名·釋兵》:「短刀曰拍髀,帶時拍髀旁也。」
直背刀:其刀背筆直,刀刃彎向刀背,刀尖突出,刀刃鋒利,刀柄略彎。其用法與一般短刀相似。
服刀:多隨身佩帶。《漢書·九六上·西域傳·婼羌》:「山有鐵,自作兵,兵有弓、矛、服刀、劍、甲。」
佩刀:多佩帶於腰間。《釋名·釋兵》:「佩刀,在佩旁之刀也。」
柳葉刀:明清時期作為士兵佩刀。其刀身形似柳葉,故名。
削:屬於書刀,指一種長刃有柄的小刀,為青銅或鐵製成,用來修削木簡或竹簡上的文字。漢行於東周和秦漢時。《考工記·築氏》:「築氏為刂,長尺,博寸。」
鬼頭刀:刀身寬,刀背略彎,刀尖突出,刀柄彎曲。
鉤刀:其式樣與一般刀同。惟其尖上而成倒鉤狀。《齊東野語》:「令二壯士執鉤刀,夜伏田中。」
破風刀:刀身小,刀尖突出,刀刃鋒利,刀背薄,刀柄彎曲。
麻札刀:砍刀的一種,主要用來克制騎兵。《宋史·岳飛傳》:「飛戒步卒,以麻札刀入陳,斫馬足,遂大敗之。」
掇刀:《唐書·南蠻傳》:「以千人為軍,十軍為部,強弩二首,槍斧鋪之,勁馬二百,越糧刀鋪之。長戈二百,掇刀鋪之。」
割刀:《禮記》:「割刀之用,鸞也之貴,貴其義也。」《正義》曰:「割刀今之刀,鸞刀,古之刀也。今刀便利,可以為割物之用。古刀遲緩,用之為難,宗廟不用今之刀,而用古刀修古也。」
猨刀:古代刀的一種。「猨」通「猿」。《隋書·禮儀志》:「行各二人,執金花師於楯,猨刀。」
雁翅刀:古代兵器。步戰用刀。又名金背大環刀。其刀背厚,刀頭寬大,刀體重。刀背上有五至九個小孔,孔內有空穿銅環一枚。揮動時,環擊刀背,連連作響,聲似雁鳴。《玉海》:「乾道元道十一月二日,命軍器所造雁翎刀,以三千柄為一料。」
腰刀:刀長約三飛,刀身狹,柄短。明·茅元儀《武備志·軍資乘·器械》:「腰刀造法,鐵要多練,用純鋼自背起用平鏟平削至刃,刃芒平磨無肩,乃利秒尤在尖。」腰刀多與藤片並用,故共稱「腰也藤牌。」
二人奪:刀鞘形似手枚,中藏利刀,合之為杖,二人分奪時,則刀離鞘可作防身之用。
少林龍鱗寶刀:全長三尺五寸,為歷代武林名士防身之刀。普凈僧尼備此刀,明四海雲游除反徒用此刀。
少林滾珠寶刀:全長三尺三寸峭右代名士防身之用。明代廣會高僧備此刀,精此術也。
白楊刀:短刀的一種。左延年《秦女休行》:「休年十四五,為宋行報仇,左執白楊刀,右據宛魯矛。」
大食刀:古代阿拉伯所造之刀。杜甫《荊南兵馬使太常卿趙公大食刀歌》曰:「吁嗟光祿英雄弭,大食寶刀聊可比。」
大理刀:少數民族兵器。有謂:「蠻刀以大理所出理佳……今世所謂吹毛透風乃大理刀之類。」大理刀有鐸銷,柄部飾金,極名貴。
雲貴刀:少數民族兵器。短刀的一種。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雲南刀,即大理所作,鐵青黑沉沉不錎,南大最貴之,以象皮為鞘,朱之上,亦書犀毗花紋,一鞘兩室,各函一刀,靶以皮條纏束,貴人以金銀絲。」
壯族尖刀:少數民族兵器。短刀的一種。刀身長一尺二寸,刃向外曲凸,刀身最寬處為一寸二分。刀背一面有鋒,鋒與刃尖之間有三個凹形齒口,刃較為鋒利,鐵護手呈「S」形。柄以木製,長四寸半。銅制柄首呈棱形狀。
阿昌刀:少數民族兵器。平時可彎曲而系於腰間。取用時則自然挺直。質地精良,尤以刀鞘與刀把製作考究,有木製、皮製、銅制、銀制之不同,飾以精美的傳統民族圖案。
苗刀:又稱「長刀」,我國傳統兵器(註:「苗刀」並非「苗族尖刀」,更不是太刀一類)。長五尺,刃長三尺八寸、刀柄一尺二寸,因其刀身修長形似苗而得名,兼有刀槍兩種兵器的特點。在戚繼光抗倭的時候曾被廣泛應用。
苗族尖刀:少數民族兵器。短刀的一種。刀長一尺二,向外曲凸。刀背隨刃而曲,兩側有兩條血槽及兩條紋波形指甲印花紋,刃異常犀利,柄長三寸至四寸,用兩片木料,牛角或獸骨夾制而成,以銷釘固定。苗家演練時常以筍笙伴奏。
環刀:元代蒙古騎戰用刀,其刀刃身略彎,柄小而稍扁,較犀利。
峒刀:少數民族兵器。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峒刀,西刀州峒及諸外蠻,無不帶刀者,一鞘二刀,與雲南刀同,但以黑漆雜皮為鞘。」
銛刀:古代婆羅門國用的短刀。《唐書·禮樂志》:「睿宋時,婆羅門國獻人倒行以足舞,仰植銛刀,府身就鋒。」
傣族刀:少數民族兵器。在生產工具短砍刀的基礎上,逐步發展成為長刀。這種刀極為鋒利,既是勞動工具,也是練功和自衛的武器。
景頗尖刀:少數民族兵器。景頗刀歷來精細別致,種類亦多,長短不一。刀形有直、曲兩種,均有血槽。刃尖呈斜形,斜度各異。柄有木製、骨制、角制幾種。刀鞘為木質,工藝精美,有龍及其他花紋凹雕,鞘上系有三道銅或銀箍。也有細竹篾編制的箍,鞘上系有皮帶作背挎之用。
僳僳族彎尖刀:少數民族兵器。短刀的一種。這種刀大小不等,也刃近似直形,刃尖向背曲凹,刀鋒銳利。刀柄稍向背曲凸,以木製或角制而成。
黎刀:少數民族兵器,短刀的一種。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黎刀,海南黎山所制,刀長不過一二尺,靶長乃三四寸。織細藤纏束之。靶端插白角片尺許,如鴟鶚尾,以為飾。」
藏刀:少數民族兵器。又稱「西番刀」。短刀的一種。是我國藏族人民隨身攜帶且須臾不離的防身器械。藏刀刀身短,刀尖銳利。刀鞘及刀把上多裝飾精美。技法上常利用寬大藏袍作掩護,或突擊闖刺,轉腕變鋒,或逼身擒舉,使人防不勝防。常用招式有「氂牛闖陣」「雄鷹啄蹄」「騙馬蓋頂」「喇嘛祭刀」「舉羊勢」等,演練時,刀風嗖嗖,喊嚎慘人。
彝族短體插刀:少數民族兵器。短刀的一種。多為彝族男性所用,平時將刀將於腰帶中。刀為曲刃短刀,有刀柄及鉛花銀制刀鞘。刃背向外曲凸,刃鋒居於內面,而刃尖稍向外再度曲凸,柄與刃均同一曲度。刀形精美優質,極為犀利尖銳。
斬馬刀:宋代有名的步戰用刀。從唐代陌刀演變而來。《玉梅》:「熙寧五年,作坊造斬馬刀,長三尺余,鐔長尺余,首為大環,上出以示蔡挺、挺奏,便於操擊,戰陣之利器也。五月庚辰,朔命置局造數萬口分賜邊臣。」
蜀刀:漢代軍的一種。刀首有環。《漢書·文翁傳注》:「刀凡蜀刀,有環者也」。
魚刀:《水經·溫水注》晉範文「日南西卷縣夷師范椎奴也。文為奴時,山澗牧羊,於澗水中得兩鯉魚,隱藏挾歸,規欲私食,郎知檢求。文大慚懼,起托曰「將礪石」。還,非為魚也。郎至魚所,見有兩石,信之而去。文始異之。石有鐵,文入山中,就石冶鐵,鍛成兩刀,舉刀向鄣,祝曰:「鯉魚變化,冶石成刀,斫石鄣破者,是有神靈。文當得此,為國君王,斫不入者,是刀無神靈。」進斫石鄣如龍淵干將之斬蘆蒿,由是人情漸附。」
4. 勾刀鉤刀的作用是什麼
勾刀是一種可以用來切割板材的刀,通常用來切割亞克力板。
勾刀的使用方法如下:
(1)把尺子按在板上,用刀在板上刮出一道直線缺口;
(2)把尺子勾刀移開;
(3)把劃上缺口的亞克力板,放在直邊直角的工作台上;
(4)把亞克力板的直線缺口,對准台邊的直線;
(5)用手住下一按,膠板立即齊口斷開。
5. 什麼是鉤刀
鉤刀:又稱割草刀、鉤草廉。鐮刀的一種, 用以砍柴等用途。
6. 數控車床用鉤刀鉤鋁材料內孔怎麼不斷屑呢
第一,那叫內孔車刀,或者叫內孔鏜刀,國標中肯定沒有「鉤刀」這種說法。
第二,任何刀具的斷屑性能,都有一定范圍。即,針對某一種材料,在某一個切削深度(ap值)范圍,對應一定的進給率(F值——以毫米/轉計算)范圍之內,可以實現斷屑。而超出這個范圍,就無法斷屑。要想獲得好的斷屑效果,就要讓加工中ap和F配合好,剛好處於刀具的斷屑范圍內。
比如,某刀具在切深0.5mm時,斷屑范圍是F=0.05~0.15,而你在切深0.5mm時選擇的進給率是F0.03,結果就無法斷屑,切屑變成細長的一團亂麻。而加大進給率到F0.08,切屑就自然斷成一截一截了。
7. 中國古代遠程兵器的演變過程
刀最早出現是在青銅時期,但只是護身之用,後來鐵器的出現使刀逐漸取代劍成為了軍隊的主要武器.
劍在青銅是時期是主要武器,但由於劍在砍劈方面的弱點逐漸退出了戰爭舞台從而成為一種身份的象徵.
古代較有名的刀有:二刀:指雌雄兩把古代名刀。《古今刀劍錄》:「後燕慕容垂以建興元年,造二刀長七尺,一雄一雌,若別處之則鳴。」
五色: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載:「少帝義符以景平元年造一刀,銘曰五色。」
中山: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載:「後秦姚萇以建初元年造一刀,銘曰中山。」
永安: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載:「北京以永安三年,造刀一百口,銘曰永安」。
白鹿: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後魏宣武帝恪,以景明元年於白鹿山造一刀,文曰白鹿。」
幼平: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周幼平擊曹公勝,拜平虜將軍。因造一刀,銘背曰幼平。」
司馬: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晉武帝司馬炎咸寧元年造八千口刀,銘曰:司馬。」
興國: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晉武帝衍以咸和元年,造十三口刀,銘曰興國」。
百勝刀: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李以永建元年造珠碧刀一口,名曰百勝。」
安國: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黃武中累功作安國將軍,作一佩刀,文曰安國。」
赤冶刀: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後魏昭成帝,以建國元年,於赤冶城鑄刺刀十口,全鏤赤冶宋。」
定業: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齊高帝肖道成,以建元二年造一刀,銘曰定業。」
定國: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宋武帝劉裕,以永初元年鑄一刀,銘其背曰定國。」
神術: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前秦符堅,以甘露四年造一刀,用五千二,銘曰神術。」
建義: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西奈乞伏國仁,以建義三年造一刀,銘名建義。」
建平: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後趙石勒以建平元年造一刀,用五百金,工用萬人,頭尖,長三尺六寸,銘曰建平,隸書。」
善勝:古代名刀。《梁書·陶弘景傳》載:「大通初,令獻二刀於高祖,其一名善勝,一名威勝,並為傳寶。」
威勝:古代名刀,見「善勝」條。
朝之: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雲:「明帝鸞以建武二年造一刀,銘曰朝之。」
騰馬: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後蜀李雄,以晏平元年造刀五百口,文曰騰馬。」
麟嘉: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後涼呂光,以麟嘉元年造一刀,銘曰麟嘉。」
七聖刀:古代名刀。
大夏龍雀:古代名刀。《晉書·赫連勃勃載記》:「又造百煉鋼刀,為龍雀大環,號曰大夏龍雀,銘其背曰:古之利器,吳楚湛盧,大夏龍雀,名冠神都。可以懷遠,可以柔逋;如風靡草,威服九區。世世珍之。」
文刀:古代名刀。《唐書·地理表》:「忠州貢文刀。」
巨刀:刀的一種。《湘煙錄》:「魏文帝造寶刀曰露陌……查原文恐有誤,名曰巨刀」。
半垂:古代名刀。《與弟超書》:「竇侍中遺促舟全錯,半垂刀一枚。」
龍刀:古代名刀。《梁·簡文帝》:「龍刀橫脖上,畫尺墮眾前。」
龍泉太阿:古代名刀。《南史·王蘊傳》:「為廣德令,欲以將領自奮。每撫刀曰:龍泉太阿,汝知我者」。
龍鱗:①古代名刀。魏文帝《典論》:「丕作陌露刀,一名龍鱗。」《續漢書》載:「龍鱗,御刀也。」②古代名匕首。《典論》:「魏太子邳造百辟匕首三。……其三狀似龍文,名曰龍鱗。」
玉環刀:古代名刀。《南史·劉懷慰傳》:「齊高帝以懷慰為齊郡。太守手敕曰:有文事必有武備,今賜卿玉環刀一口。」
玉把刀:古代名刀。《宋史·於闐國傳》:「開寶二年,國王男總貢玉把刀」。
百煉:古代寶刀。晉·崔豹《古今注·上·輿服》:「吳大皇帝有寶刀三……一曰百煉,……」。
百辟刀:古代兵器。魏武帝曹操令制。《藝文類聚·六十·魏》:「往歲作百辟刀五枚,煉成,先以一與五官將(曹丕),其餘四,吾諸子中有不好武而好文學,將與次與之。」曹植《寶刀賦》:「
建發中,家父魏王命有司造寶刀五枚,以龍、虎、熊、鳥、雀為識。太子得一,余及余弟饒陽修各得一焉,其餘二枚,家父自仗之。」
安陵:古人名刀。高啟《游俠篇》:「新削安陵刀,光奪眾目眠。」
犵黨:古代名刀。宋·輔《溪蠻叢笑》:「出入坐卧,必以刀自隨,小者尤銛利,名犵黨。」
阮師刀:古代名刀。晉·楊泉《物理論》:「古有阮師之刀,天下之所寶貴也。……其刀平背狹刀,方口洪首,截輕微之絕然發之系,斫堅鋼無變動之異,世不百金精求不可得也。」
赤刀:古代名刀。《尚書》:「陳寶赤刀大訓弘壁琬琰在西序。」鄭玄註:「赤刀者武王誅紂時刀,赤為飾,周之正色。」《博物志》:「赤刀,周之寶器。」
含章:古代名刀。《典論》:「丕造百辟寶刀,……其二彩似丹霞,名曰含章。」
靈寶:古代名刀。《典論》:「丕造百辟寶刀,其一文似靈龜,名曰靈寶。」
張飛刀:名刀的一種。三國時期張飛所佩的腰刀。又稱「新亭侯」。《刀劍錄》:「張刀初拜新亭侯,自命匠煉赤珠山鐵為一刀。銘曰:新亭侯。」
寶鈿刀:古代名刀。《唐史·阿史那社爾傳》:「太宗美其廉,賜高昌寶鈿刀。」
鄭刀:古代名刀。《周禮·考工記》:「鄭之刀,宋之斤,魯之削,吳越之劍,遷乎其地而弗能為良也。」
青犢:古代名刀。《古今注·上·輿服》:「吳大皇帝有寶刀三,……二曰青犢……」。
鳴鴻刀:古代名刀。《洞宴記》:「武帝解鳴鴻之刀,以賜東方朔,刀長三尺,朔曰:此刀黃帝采首山之銅,鑄之雄已飛去,雌者猶存,帝恐人得此刀,欲銷之,刀自手中化為鵲,赤色飛去雲中。」
昆吾刀:古代名刀。《宋史·李公麟傳》:「朝廷得玉璽,下禮官諸儒議言人人殊。公麟曰:秦璽用藍田玉,今玉色正青,以龍蚓鳥魚為文,著帝王受命之符,玉質堅甚,非昆吾刀,蟾肪不可治,法中絕真,秦李斯所為不疑,議由是定。」
孟勞:古代名刀。《谷粱傳·魯僖公元年》:「公子友謂莒不回:吾二人不相悅,士卒何罪?屏左右相搏。公子友處下,左右回:孟勞?孟勞者,魯之寶刀也。公子友以殺之。」
神刀:刀的一種。相傳為諸葛亮指揮下百煉而成。《蒲元傳》:「元性多奇思,於斜谷,為諸葛亮鑄刀三千口。刀成,自方漢水鈍弱,不在淬。用蜀江爽烈,足渭大金之元精,天分其野。乃命人於成都取江水,元以淬刀,言雜涪水不可用。取水者捍言不雜。元以刀畫水,言雜八升。取水者叩頭雲:於涪津覆水,遂以涪水八升益之。以竹筒內鐵珠滿,申舉刀斷之,應手虛落,因曰神力。今屈目環者,乃是其遺范。」
項羽刀:相傳為項羽所佩之刀。《王侯鯖》:「董卓少耕野得一刀,無文,四面隱起山雲文,斫王如木。及貴,以視蔡邕,邕曰:此項羽刀。」
泰山寶環刀:古代名刀。《列異傳》:「仙人王方平,降陳節之有,以刀一口,長五尺三寸,名泰山寶環,……曰:此刀不能為餘益,獨卧卦可使無鬼,入軍不傷,勿以入廁,溷且不宜,久服三年後有從汝求者,可爭與之。後果有與載錢百萬清刀者。」
素質:古代名刀。《北堂書鈔》魏文帝曹丕《典論》:「余造百辟寶刀三,……其三,鋒似嚴霜,刀身劍俠,名曰素質。」《太平御覽·兵部·刀》:「(素質)長四尺三寸,重二斤九兩。」
桂溪刀:古代名刀。黃庭堅:「我有桂溪刀,聊憑東風去。」
宿鐵刀:古代名刀。《北名·綦母懷文傳》:「懷文造宿鐵刀,其法燒出鐵精,以重柔鋌,數宿則成。」
鸞刀:古代名刀。《禮記》:「割刀之用,鸞刀之貴,反本修古,不忘其初也。」《詩經》:「執其鸞刀,以啟其毛,取其血筋。」
銅口刀:古代名刀。《傅成奏事》:「尚書舊給介士二百人,人給大銅口刀一枚。」
銀裝刀:古代名刀。《南史·席闡文傳》:「梁武帝起兵,闡文勸。仍遣客私報帝,並獻銀裝刀,帝報以金如意。」
脫光:古代名刀。《太公兵法》:「刀之神,名曰脫光。」
朝儀刀:《刀劍錄》:「明帝鸞建武二年造一刀,銘曰朝儀刀。小篆書,長四尺。」
新亭侯:古代名刀。見「張飛刀」條。
漏景:古代名刀。《古今注·上·輿服》:「吳大皇帝有寶刀三:……三曰漏景。」
警惡刀:古代名刀。《山堂肆考》:「楊貴妃文玄琰,小時嘗有一刀,每出入道途間佩之,或前有惡獸盜賊,則所佩之刀鏗然有聲,似警於人也,故名曰警惡刀。」
短刀:刀的一種。短刀的刀身相對長於刀柄(刀把),刀柄只可一手或兩手執之。單刃有單刀和雙刀之分。單刀有斬馬刀、柳葉刀、朴刀、雁翎刀、大環刀、虎牙刀等。單刀一般為單使,也有與其他兵器一起使用的。如單刀夾拐、單刀夾鞭、單刀碟、刀牌等。單刀一般式樣較大,重量也大。雙刀為二刀並用,其式樣和重量都較刀單刀為小。雙刀有鴛鴦刀、蝴蝶刀等。
九環刀:大環刀的一種。為步戰所用。形狀與一般刀相同,惟其刀身厚,刀背上穿有九個鐵環,刀尖部平,不朝前突,刀柄略細彎度較大,柄後有刀環。
大砍刀:為步戰所用。與一般手刀相同,惟其刀背厚,刀刃鋒利,刀尖部平,不朝前突,刀柄直,柄後有刀環。
大橫刀:唐代短刀的一種。多為帝王所賜,佩者以此為榮。《新唐書·五及善傳》:「爾佩大橫刀在朕側,亦知此官貴呼。」
千牛刀:利刀的別稱。《莊子·養生主》中記載,庖丁宰牛數千頭,所用刀仍鋒利無比。故後世稱鋒利的刀為千牛刀。南朝梁元帝《金樓子·一·箴戒》:「時楊玉夫見昱醉無所知,乃與楊萬年同入幄中,以千牛刀斬之。」
馬刀:為騎戰所用之短兵器。馬刀身狹,略帶彎曲,刀把也長。可兩手同時握把。馬刀一般較輕,鋒利無比,威力較大。
子母刀:刀身很短,刀柄處有一護手刀,稱為子刀;母刀刀背筆直,刀身寬。子刀細小繞柄半圈,且有一刀尖。
雲頭刀:刀身近柄持處小,刀刃彎曲向前至頂端,繼續彎向刀背,刀頭呈圓形,形似雲頭,故得此名。
手刀:古刀名。宋·曾公亮《武經總要前集·卷十三·器圖》有「刀八色」。手刀即其中一種。《三才圖會》:「手刀一旁刃,柄短如劍。」後演變成現今短刀。
雙手單刀:刀身細長,刀尖鋒利,與苗刀相似,刀柄直面長,可雙手執柄。
片刀:古刀名。《大清會典圖·六十五·武備圖》載:「片刀,通長七尺一寸二分,刃長二尺,闊一寸三分。上銳而仰,銎厚二分,柄長四尺七寸,圍四寸。木質銅朱,末鐵鐏長四寸。」
儀刀:唐代軍刀。《唐六典》:「武庫令刀之制有四:儀刀、鄣刀、橫刀、陌刀。」始為禁衛軍使用,晉時稱為御刀,隋代定名為儀刀,以木或金銀製成,僅供帝王儀仗隊使用,故名。《制兵·刀》:「儀刀,古班劍之類。晉、宋以來謂之御刀;後魏曰長刀,皆施龍鳳環。隋為之儀刀,裝以金銀,羽儀所執。」
少林魚頭刀:全長三尺,形似魚頭樣,是歷代武士和僧徒煉武防身之器。
連環刀:刀身寬大,刀背帶環,環的數量不一,刀尖突出,鋒利異常。護手圓盤形,緊裹刀身,刀柄稍彎,並系刀彩。其刀可砍可劈,可撩可扎,使用起來虎虎生風,鈴鈴有聲。
護手狼牙刀:其刀背形如狼牙且刀背直而不曲。刀柄處有一月牙彎刀護手。其主要用法有劈、扎、撩、絞、格、攔、推、架等。
戒刀:僧人佩刀。只供中國古代僧人出行時割切三衣(袈裟)用,不得用以殺生,故稱戒刀。
拍髀:因佩帶時拍髀旁,故名。《釋名·釋兵》:「短刀曰拍髀,帶時拍髀旁也。」
直背刀:其刀背筆直,刀刃彎向刀背,刀尖突出,刀刃鋒利,刀柄略彎。其用法與一般短刀相似。
服刀:多隨身佩帶。《漢書·九六上·西域傳·婼羌》:「山有鐵,自作兵,兵有弓、矛、服刀、劍、甲。」
佩刀:多佩帶於腰間。《釋名·釋兵》:「佩刀,在佩旁之刀也。」
柳葉刀:其刀身形似柳葉,故名。
削:屬於書刀,指一種長刃有柄的小刀,為青銅或鐵製成,用來修削木簡或竹簡上的文字。漢行於東周和秦漢時。《考工記·築氏》:「築氏為刂,長尺,博寸。」
鬼頭刀:刀身寬,刀背略彎,刀尖突出,刀柄彎曲。
鉤刀:其式樣與一般刀同。惟其尖上而成倒鉤狀。《齊東野語》:「令二壯士執鉤刀,夜伏田中。」
破風刀:刀身小,刀尖突出,刀刃鋒利,刀背薄,刀柄彎曲。
麻札刀:《宋史·岳飛傳》:「飛戒步卒,以麻札刀入陳,斫馬足,遂大敗之。」
掇刀:《唐書·南蠻傳》:「以千人為軍,十軍為部,強弩二首,槍斧鋪之,勁馬二百,越糧刀鋪之。長戈二百,掇刀鋪之。」
割刀:《禮記》:「割刀之用,鸞也之貴,貴其義也。」《正義》曰:「割刀今之刀,鸞刀,古之刀也。今刀便利,可以為割物之用。古刀遲緩,用之為難,宗廟不用今之刀,而用古刀修古也。」
溫銅刀:古代名刀。清代梁紹王《兩般秋雨追隨筆》載:「傳為明戎政尚書陸公完字遺物,恩陵賜也。」
猨刀:古代刀的一種。「猨」通「猿」。《隋書·禮儀志》:「行各二人,執金花師於楯,猨刀。」
雁翅刀:古代兵器。步戰用刀。又名金背大環刀。其刀背厚,刀頭寬大,刀體重。刀背上有五至九個小孔,孔內有空穿銅環一枚。揮動時,環擊刀背,連連作響,聲似雁鳴。《玉海》:「乾道元道十一月二日,命軍器所造雁翎刀,以三千柄為一料。」
腰刀:刀長約三飛,刀身狹,柄短。明·茅元儀《武備志·軍資乘·器械》:「腰刀造法,鐵要多練,用純鋼自背起用平鏟平削至刃,刃芒平磨無肩,乃利秒尤在尖。」腰刀多與藤片並用,故共稱「腰也藤牌。」
二人奪:刀鞘形似手枚,中藏利刀,合之為杖,二人分奪時,則刀離鞘可作防身之用。
少林龍鱗寶刀:全長三尺五寸,為歷代武林名士防身之刀。普凈僧尼備此刀,明四海雲游除反徒用此刀。
少林滾珠寶刀:全長三尺三寸峭右代名士防身之用。明代廣會高僧備此刀,精此術也。
白楊刀:短刀的一種。左延年《秦女休行》:「休年十四五,為宋行報仇,左執白楊刀,右據宛魯矛。」
大食刀:古代阿拉伯所造之刀。杜甫《荊南兵馬使太常卿趙公大食刀歌》曰:「吁嗟光祿英雄弭,大食寶刀聊可比。」
大理刀:少數民族兵器。有謂:「蠻刀以大理所出理佳……今世所謂吹毛透風乃大理刀之類。」大理刀有鐸銷,柄部飾金,極名貴。
雲貴刀:少數民族兵器。短刀的一種。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雲南刀,即大理所作,鐵青黑沉沉不錎,南大最貴之,以象皮為鞘,朱之上,亦書犀毗花紋,一鞘兩室,各函一刀,靶以皮條纏束,貴人以金銀絲。」
壯族尖刀:少數民族兵器。短刀的一種。刀身長一尺二寸,刃向外曲凸,刀身最寬處為一寸二分。刀背一面有鋒,鋒與刃尖之間有三個凹形齒口,刃較為鋒利,鐵護手呈「S」形。柄以木製,長四寸半。銅制柄首呈棱形狀。
阿昌刀:少數民族兵器。平時可彎曲而系於腰間。取用時則自然挺直。質地精良,尤以刀鞘與刀把製作考究,有木製、皮製、銅制、銀制之不同,飾以精美的傳統民族圖案。
苗刀:古代日本所制的佩刀。短刀的一種。後又稱之為倭刀。其大者又名太刀,小者名脅差。魚皮貼香木為鞘。刀身長而窄,兩面開刃,刀刃犀利,裝飾精美。故宋歐陽修有《日本刀歌》贊之。苗刀刀柄較長,為雙手執用,杖其鋒利,故刀法較為簡單,明代武術家程宋猷將其用法化入我國傳統刀術,著有《單刀法選》,使之廣為流行。
苗族尖刀:少數民族兵器。短刀的一種。刀長一尺二,向外曲凸。刀背隨刃而曲,兩側有兩條血槽及兩條紋波形指甲印花紋,刃異常犀利,柄長三寸至四寸,用兩片木料,牛角或獸骨夾制而成,以銷釘固定。苗家演練時常以筍笙伴奏。
環刀:元代蒙古騎戰用刀,其刀刃身略彎,柄小而稍扁,較犀利。
峒刀:少數民族兵器。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峒刀,西刀州峒及諸外蠻,無不帶刀者,一鞘二刀,與雲南刀同,但以黑漆雜皮為鞘。」
銛刀:古代婆羅門國用的短刀。《唐書·禮樂志》:「睿宋時,婆羅門國獻人倒行以足舞,仰植銛刀,府身就鋒。」
傣族刀:少數民族兵器。在生產工具短砍刀的基礎上,逐步發展成為長刀。這種刀極為鋒利,既是勞動工具,也是練功和自衛的武器。
景頗尖刀:少數民族兵器。景頗刀歷來精細別致,種類亦多,長短不一。刀形有直、曲兩種,均有血槽。刃尖呈斜形,斜度各異。柄有木製、骨制、角制幾種。刀鞘為木質,工藝精美,有龍及其他花紋凹雕,鞘上系有三道銅或銀箍。也有細竹蔑編制的箍,鞘上系有皮帶作背挎之用。
僳僳族彎尖刀:少數民族兵器。短刀的一種。這種刀大小不等,也刃近似直形,刃尖向背曲凹,刀鋒銳利。刀柄稍向背曲凸,以木製或角制而成。
黎刀:少數民族兵器,短刀的一種。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黎刀,海南黎山所制,刀長不過一二尺,靶長乃三四寸。織細藤纏束之。靶端插白角片尺許,如鴟鶚尾,以為飾。」
藏刀:少數民族兵器。又稱「西番刀」。短刀的一種。是我國藏族人民隨身攜帶且須臾不離的防身器械。藏刀刀身短,刀尖銳利。刀鞘及刀把上多裝飾精美。技法上常利用寬大藏袍作掩護,或突擊闖刺,轉腕變鋒,或逼身擒舉,使人防不勝防。常用招式有「氂牛闖陣」「雄鷹啄蹄」「騙馬蓋頂」「喇嘛祭刀」「舉羊勢」等,演練時,刀風嗖嗖,喊嚎慘人。
彝族短體插刀:少數民族兵器。短刀的一種。多為彝族男性所用,平時將刀將於腰帶中。刀為曲刃短刀,有刀柄及鉛花銀制刀鞘。刃背向外曲凸,刃鋒居於內面,而刃尖稍向外再度曲凸,柄與刃均同一曲度。刀形精美優質,極為犀利尖銳。
寶刀:鋒利鋼刀的泛稱。《南史·陳世祖傳》:「為臨川王,夢梁武帝以寶刀授已。」魏文帝《典論》:「丕造百辟寶刀,其一文似靈龜,名曰靈寶;其二彩丹霞,名曰含章;其三鋒似崩霜,刀身劍俠,名曰素質。」
回回刀:古代名刀。《雲煙過眼錄》:「劉漢卿所藏回回刀,小品,背上皆全紫全錯。回回刀內全錯出,一人面獸,精甚。聞回回國王所佩者。」
吳刀:古代名刀。古時以吳地作刀最為鋒利,故張華詩贊曰:「吳刀鳴手中,利劍嚴秋霜。」
斬馬刀:宋代有名的步戰用刀。從唐代陌刀演變而來。《玉梅》:「熙寧五年,作坊造斬馬刀,長三尺余,鐔長尺余,首為大環,上出以示蔡挺、挺奏,便於操擊,戰陣之利器也。五月庚辰,朔命置局造數萬口分賜邊臣。」
葛黨刀:古代名刀。《夢溪筆談》:「吳鉤,刀名也。彎,今南蠻用之,謂之葛黨刀。」
蜀刀:漢代軍的一種。刀首有環。《漢書·文翁傳注》:「刀凡蜀刀,有環者也」。
魚刀:《水經·溫水注》晉範文「日南西卷縣夷師范椎奴也。文為奴時,山澗牧羊,於澗水中得兩鯉魚,隱藏挾歸,規欲私食,郎知檢求。文大慚懼,起托曰「將礪石」。還,非為魚也。郎至魚所,見有兩石,信之而去。文始異之。石有鐵,文入山中,就石冶鐵,鍛成兩刀,舉刀向鄣,祝曰:「鯉魚變化,冶石成刀,斫石鄣破者,是有神靈。文當得此,為國君王,斫不入者,是刀無神靈。」進斫石鄣如龍淵干將之斬蘆蒿,由是人情漸附。」
至於劍我就懶得說了,太多了,什麼魚腸,太阿,干將,莫邪.
8. 古代近戰肉搏用的冷兵器有哪些
[編輯本段]常見的冷兵器
肉搏兵器
[戈]
十八般兵器 中國古代擊刺勾啄長兵器。其特點一般為在端首帶有橫向伸出的短刃,刃鋒向內,安有長柄,用以勾割或啄刺敵人。最早的戈由石刀、石斧、石鐮等原始工具發展為石戈、青銅戈等。戈的形制尺寸多樣,據《考工記》記載,戈的規格是:戈廣2寸,內長七寸,胡長6寸,援長8寸,重1斤14兩。柄長6尺6寸。但實際上戈的尺寸並不一律。標準的戈,由戈頭、柄、銅尊三部分組成。
[矛]
一種帶有尖銳刃器的長直形刺殺兵器。世界上多數民族過去在野獵和戰爭中曾使用的刺殺武器或投擲武器。出現於舊石器時代。最初的矛是削尖了的棍棒,後來的矛是在矛桿上裝上矛頭。全長1.5一5米。在石器時代使用石矛頭和骨矛頭,從青銅時代開始使用金屬矛頭。矛使用最廣泛的時間是在鐵器時代。羅馬步兵裝備矛頭重而長的投擲矛和長矛。中世紀時,騎兵和步兵使用矛。在古羅馬,矛是徒步軍人和乘騎軍人的一種通用武器,軍人通常將投擲矛放在鑄制的矛簡肉攜帶。15一16世紀,俄國的矛主要使用鐵或上等鑄劍銅製作的帶棱矛頭。矛頭的頭部稱為矛尖,套在矛桿上的矛頭的管部,稱作矛盔。矛桿末端有金撬套箍。矛頭和矛盔相連的粳大部分製成球形。一種長桿輕便矛在步兵中一直使用到槍刺的出現,而在騎兵中一直使用到20世紀30年代。在中國。矛又名銷、鍍,後進化為槍。矛由矛劈、骸、柄、韋尊四部分組成。矛劈,就是矛頭帶刃的部分,中線起脊,有的兩旁留有血槽。刃身下口是骸[釜],路呈圓錐形。用來安插矛柄。柄為竹製或木製,長為2丈或2丈4尺。為了防止矛頭脫落,兩旁常有兩個環紐或留出兩個小孔,以便用繩索將矛頭綁牢在矛柄上,或用釘子釘牢。柄端有(原文缺字),用來插地。最初用尖形約石塊或骨角做矛頭,綁在竹木桿上,商周時期,矛頭改用青銅製造,分酋矛和夷矛兩種。戰國以後,改為鐵制。由於槍的出現和興起,矛的作用減弱,晉以後矛逐漸演變為槍。
[槍]
抗日大刀 古代一種刺擊長兵器。根據李簽《太白陰經》記載:兩軍對陣時,持槍刺敵;宿營結寨時,樹槍為營;涉渡河川時,縛槍為筏。槍的形制和矛相似,起初將竹竿、木削制尖頭,後又加銅或鐵判槍頭。晉代,槍頭改為短而尖的形式。唐和五代以至更後各時期,槍都成為軍隊的主要武器。唐代槍分漆槍、木槍、自桿槍、棒撲槍四種,漆槍短,是騎兵用的;木槍長,是步兵用的,其餘兩種為皇朝禁衛軍所用。宋朝的槍種類繁多,《武經總要》申記有搗馬突槍。雙鉤槍、單鉤槍、環子槍、素木槍、鴉項槍、鍵槍、梭槍、褪槍、太寧筆槍、短刃槍、抓槍(兩種),藻黎槍、拐槍、拐突槍、拐刃槍等。明朝軍隊申,槍仍屜「白刃之首」,主要有舀角槍、箭形槍、龍刀槍等,還有手頭標槍。清代的長槍有嫉形槍、筆形槍、鉤形槍、矛形槍等。到清末,經戰爭的淘汰,種類繁多的長槍趨向於單一化,槍頭一般為扁形,圓底,筒外加數個銅箍,其外形接近矛頭。這種槍一直沿用到中國工農民主大革命時期。北方革命根據地叫做紅纓槍,南方革命人民則叫做梭鏢。
[戟]
古代一種戈、矛合一或矛、斧合一的長柄兵器。中國戳又稱饅、棘等,是戈與矛的合一體,這種形制是世界獨有的。中國柄前安置直刃,一側枝生橫刃,具有鉤、啄、刺、割四種功能,殺傷力強於戈和矛。基本形制是戈、矛聯裝在木柄上。據《考工記》記載,西周時期的規格是:戳廣寸半,內長4寸半。胡長6寸,援長7寸半,刺長6寸,重1斤4兩,柄長1丈6寸。中國目前已發現最早的是河北棠城台西商代遺址出土的一艾矛、戈合體銅戳。普遍使用於商、周以至漢、晉各代。南北朝後逐漸被槍代替,變為儀仗兵器,唐代以後被淘汰。
[長刀]
古代安有長柄的大刀。一種砍殺兵器。創自後漢時期,有單面刃、雙面刃之分,各代形制、名稱各不相同。三國時稱偃月刀,晉代稱大刀,刃長3尺,柄長4尺,下有鐵糟。唐代稱陌刀,全長1丈,重15斤。它是從佩刀和短柄長刀發展起來的,是漢後各代的常備武器之一。
[朴刀]
中國古代刀名。其柄比大刀的短,雙手使用。《水游傳》第二回:"少華山上朱武、陳達、楊春……將了朴刀"。
[陌刀]
中國唐代一種長柄大刀。唐開元之間,"軍隊中初用陌刀"。據
《唐璃_李嗣業傳》載,唐代軍中有陌刀隊,並設有陌刀將。陌刀兩面有刃,通長l丈,重15斤。
[拍刀]
中國唐代一種長柄大刀。長約1丈。
[鉤]
鉤殺、捕獲敵人的白刃兵器。鉤有一刃或數刃,刃向內彎曲似鷹瓜。鉤的種類很多,性能和用途也各不相同。根據歷代兵書記載,大致可分為三類:飛鉤、短柄鉤,長柄鉤。
[長柄鉤]
一種安有長柄的鉤。從戈、鐮演變而來。柄很長。可達1丈5尺,主要用於攻守戰中。公元前11世紀的文王伐祟戰爭申,曾經使用長桿鉤來攻擊崇城。《詩經_大雅_皇點》朱熹注:"鉤援、鉤梯,所以鉤行上城"。鉤援鄭後世的長柄鉤。水戰中,使用長柄鉤或和多頭的撩鉤來割斷敵軍的船纜,蓬蓬。或搭鉤敵船,也可以用來撈取落水的敵人首級。步騎兵交戰時,步兵期長橇鉤鉤敵騎的下肢。
[鉤刀]
古代海戰中用於破壞敵艦設備的鉤割工具。其基本形制是一根很長的桿子上綴縛圈寵一把銳利的鉤形刀,接近敵艦時伸出鉤刀,鉤割敵艦桅惋的繩索,使其帆布落下從而失去風動力,戮便於接船作戰。凱撒在《高盧戰記》中曾記載,羅馬艦隊在海上與艦只比已方高大的高盧艦隊作戰時即使用鉤刀,割鉤高盧艦隊桅溯的繩索,使其處於被動處境。
[斧]
古代劈砍兵器。石斧在原始人類遺存中常有發現。以後發展為銅、鐵及鋼制斧。主要有長斧短斧兩類。是古代出現最早和最有效的兵器之一。有一種又被演變為禮器,象徵權力。
[長柄斧]
古代一種劈砍兵器。斧頭安柄。刃部加室,柄安其中。安裝方便,使用靈活,為唐代常備兵器之一。
投射兵器
[投矛器]
提高矛的投擲距離、打擊力量和准確性的拋射裝置。投矛器是一塊扁平的骨頭或木頭製成的小板(長30一150厘米),板上裝有矛桿托架和握把,握把上有指槽。投矛器出現在太古時期,在考古發掘時曾在上舊石器時代地層發現了投矛器(公元前1一1.2萬年)。澳洲土著民族下巴西的印第安人和其他一些民族都曾使用過投矛器。
[彈弓]
發射彈丸的弓。彈弓早於射箭的弓弩出現,原為打獵工具,後也用於作戰格鬥。明清兩代軍中,也有身懷彈弓做為暗器的。彈弓彈力較小,弓脂多用竹製,外裹牛筋,內襯牛角,強弓內襯鋼片,以增加彈力。弓弦絲制,也有用牛筋劈絲,混合人發、雜絲編成。強弓需四個力才能晚開。普通弓為兩個半力。強弓射出彈丸,著人即斃命。弓長約十八拳,如拳寬2寸,則弓長3.6尺。一般彈丸用粘土和膠團製成,曬至極干,即可使用,也有鋼鐵彈丸。
[飛去來器]
投擲兵器。它原是原始人的行獵工具。古代埃及人和其它一些國家中也把它作為兵器。它是有一定長度、角度和形狀(十字形,折角形等)的薄片或曲棒,拋出後飛速旋轉,利用空氣動力原理呈曲線擊向敵人,如擊不中目標可藉助自身的迴旋力飛回來。
[弓]
射箭用的器械。起源於原始社會,初將樹枝弩曲用繩索綳緊即成,以後在製作技術上不斷發展,選材、配料、製作程序和規格逐步充實,精良。但弓的基本動力原理和形制沒有改變,即由弓背,弓弦兩部分組成,射箭時拉引弓弦使弓背弩曲度加大,利用弓背曲伸的彈力將箭彈射出去。使用方法有雙臂拉引,也有腳手並用拉引的(如古代印度弓)。弓是古人戰爭中遠距離打擊的有利武器,自人類出現戰爭到近代槍炮大量使用為止,弓的作用是任何武器無法替代的。
[中國弓]
古代射箭用的器械。起源於原始社會,初將樹枝弩曲用繩索綳緊即成,以後各代在製作技術上都有發展,選材、配料、製作程序都有嚴格的規定。原始的制弓材料為單一材料,由竹木製成,後發展為復合材料,一般由獸角、筋、竹木材、絲、漆、膠等復合而成。弓的種類繁多,如春秋戰國時分王弓、弧弓、夾弓、庚弓、唐弓和大弓六種。王弓,弧弓用於守城和車戰;夾弓、廢弓用於打獵和飛射飛鳥。漢代分虎賈弓、雕弓、角端弓、路弓、疆弓。唐代分長弓、角弓、稍弓和格弓四種,長弓步兵用,角弓騎兵用,稍弓、格弓皇朝禁衛軍用。
[亞述弓箭]
亞述人的弓弦長度一般短於埃及弓,最長約4英尺。弓用木料製成,亞述人的弓分角形弓和曲形弓。角形弓整個弓男一樣粗細,曲形弓則從中問到兩端由棍變細,角形弓較小。使用也少。二種弓的兩端均有芍紐。
[弩]
利用機械力量的彈射器。弩是由弓發展而來,是把強勁的弓固定茬帶有箭槽和發射裝置的木(或金屬)杠上,弓弦張開後,由發射裝置磁定住,箭放槽中,弓弦接箭尾。發身時開動發射裝置,箭沿著箭槽射出。有的弩還可以發射石彈、鑲彈等,因此弩又可以分為箭鋒和彈弩。弩與弓的根本區別在於弩具有延時緒構,不須引弓和同時瞄準。可利用臂、足、腰、機械等多種方式引弓,從容瞄準,伺機發射。弩覽弓發射的箭射程遠,准確性高,穿透性強。但發射速度遜於弓,且比弓笨重。早在古希臘和中國戰國時期已出現了最早的弩。以後傳及幾乎所有主要軍事國家,並一直沿用到近代火器大量使用時期為止。弩的質量和種類也不斷發展,出現了連射弩、自射弩、火箭弩等種類。近現代射擊火器出現後,弩漸被淘汰。
[中國弩]諸葛連弩
中國已發現最早的弩是河南洛陽出土的戰國中期弩,木製弩臂,銅制簿釩。漢代幽瑰腰形弩。連弩、床弩。弩的基本結構由弩弓、弦、弩臂、弩機四大部分組成,弩弓弦與普通弓相似。但更加強勁。弩臂由堅硬木料製成,刻有槽、孔,前端固定弩弓,中間有縱糟,放置箭矢,後部裝置弩機。弩飢是發射的控制機構,一殿由殲、懸刀、牛三部分構成。牙,又稱機鉤,據《釋名·釋兵》:「鉤弦者日牙」,用來鉤張弩弦。懸刀又稱機撥,是拍發用的板機。牛,又稱墊機。在張弩時,用它把牙和懸刀鉤合茬一起。發弩時,拍扳懸刀,牛即松升,牙面下落,被鉤緊的弩弦突然馳開,把弩箭發射出去。芽的上面直立部有照門——「望山」。用來瞄準,弩機組合後,裝在一個匣里,稱為簿郭。在中國,弩最早用於打獵,約在春秋時代始用於戰爭,盛行於漢、晉至唐。各代弩的種類較多。性能也不盡一致。如戰國時期分夾弩、痰弩、唐弩和大弩;唐代分臂張弩、角弓弩,木車弩、大本車弩、竹竿弩、竹竿警。大竹竿弩、伏遠弩等。
[弩機]
古羅馬發射標槍的大型弩。這種弩帶有支架,可固定在地上,弦索很粗,可發射2米長的標槍,威力很大。
[霹靂車]
中國最早見於實戰的拋石車。《三國志·魏書》記載,公元200年曹操與袁紹官渡之戰,曹軍制發石車,攻擊衰紹軍壁樓。因發石時聲如霹靂,故名霹靂車。
[彈射器]
由扭絞的纖維繩的彈力帶動的投擲器,也稱弩炮包。此種投擲器於伯羅奔尼撒戰爭(公元前431一404年)期間第一次出現於錫臘庫扎,在古希臘和羅馬的戰爭中圍攻要塞時使用過。輕便型彈射器也用於野戰,並安裝在艦船上進行海戰。彈射器的構造是:在堅固的木架上固定一束扭絞的繩索
(皮帶、鬃繩)等。投擲杠桿的下端插入繩內,上端有裝彈碗。裝彈時,把繩絞緊,杠桿被絞車幾乎拉成水平位置。投射時,杠桿有力地磕打在橫框的橫樑上,把所裝彈丸沿弩曲彈道拋出。彈射器可投擲石頭、石彈、金屬彈、圓木、箭、裝有燃燒著油脂的瓶罐、動物屍體等,在中世紀還投擲過球型彈、燃燒彈和爆炸彈。彈射器可將150一480公斤重的石頭投擲250一400米,可將箭相30公斤重的石頭投擲850米遠。據波利比阿的《歷史》記載,阿基米德設計的巨型投石器,曾把許多羅馬海軍的艦船打壞,打沉。花歐洲,到14一15世紀,彈射器曾相火炮同時使用。羅斯,有一種類似彈射器的裝置,叫投射機。
[拋石機]
依靠物體張力(如弓·木板弩曲時產它的力)拋射彈丸的大型投擲器。典型的靠鈕力發射的拋石機由地上的堅固沉重的長方形框架,--根直立的彈射桿,頂上裝有橫梁的兩根結實的柱子構成。彈射桿的下端插在一根攤絞得很緊的水平繩索里,繩索綁在長方形框架的兩端,正好位於支撐架下面的位置。平時繩索使彈射桿緊緊頂牢支撐架上的橫梁。彈射桿的頂部通常做成勺子的形狀,有時在彈射桿的頂端裝一度彈袋。彈射時,先用絞盤將彈射桿拉至接近水平的位置,再在"勺-子"或皮彈袋裡放進岩石或其他種類的彈體。當用扳機裝置松開絞盤繩索時,彈射桿便以很大的力量恢復到垂直位置,並與橫梁撞擊,產生的慣性力便將彈體以弧形軌道彈向目標。據考證,亞述軍事帝國時期,已開始用機械投擲石塊,據說可把大約10公斤的石塊投射500一700米。後來猶太人、波斯人、希臘人、羅馬人也陸續開始使用。
[鏢]
刀鞘末端的鋼飾物。又是一種暗器。形如矛頭,用以投擲傷人。
[標槍]
一種帶鏃的短投擲梭標,又稱「投槍」、「投矛」、「短矛」、「鑲槍」等。巧嫉和骨嫉標槍、在上舊石器時代(石器時代晚期)為狩獵武器。鐵鏃標槍在古希臘和古羅馬軍隊中郡曾裝備過。希臘斯巴達人的輕裝步兵可將標槍投擲20一60米遠。古羅馬重裝步兵的投矛長約1.5一2米,重4一5公斤,其投矛有很長的鐵尖安在木柄上,投擲30米。為使標槍投擲得更遠,達70一80米,有的標槍上裝有皮帶環,以使投擲力顯著增加,在尚不懂使用弓箭的部落(澳大利亞人)和不使用弓箭的部落(阿留申群島人),標槍是一種基本的投擲武器。在西歐,標槍一直流傳至中世紀。在俄羅斯,標槍即為短投槍。在《梆戈爾遠征記》一書(公元12世紀)中首次提到標槍。在中國原始社會已有標槍,但到宋代才成為軍隊常規武器,又稱「梭槍」。元朝蒙古軍善用標槍,桿短另尖,槍有四角形、三角形、圓形數種,多數兩端有刃,既可以馬上刺敵,又可拋擲殺敵。明代軍隊中有一種兩頭帶刃的標槍,長68厘米,槍刃長23厘米,尖尾長7厘米,兩頭尖,中間粗,有姻長箭,兩端都可以刺入,便於投擲。清代的標槍多用木竹為柄上加鐵鏃,略如明制。還有一種衛體用的標槍,槍桿較短,鏃長6寸,木柄桿長1.8——1.9尺,重不到2斤。純鐵打造的標槍更短,全長不到2尺,重不過4斤,技藝精熟者可干50步內投中敵人。
[傑里德矛]
形似標槍的細短投矛,裝於一不大的矛袋中、佩於年人腰帶私側。近東各國阿拉伯人稱騎兵持矛操練為傑里德。15一17-世紀時,俄國也使用這種矛作戰,後一段時期,"也叫傑里德矛。"Cy刀M口A"這一名詞源自與"COBATb"一詞有聯系的古斯拉夫語"CyAM叢A》,COBATb"在古俄語中有"擲矛"的意思。這種短投槍長約一米,槍頭很重,分為刃,褲,小管內插入一根輪而堅固的桿子-------槍桿。16一17世紀常在仟子尾部裝上一個博簿的金屬筒,以便較歷從槍筒中抽出。
[投石帶]
一種投擲武器,又稱投石器。根據記載,古埃及的中王國時代
(約公元前川33一前1786年)它曾經出現在埃及軍隊中的努比亞僱傭軍中。後來,手拋投石帶廣泛運用於古代世界(埃及、希臘、羅馬·波斯、印度、亞述、馬其頓等國)和中世紀各國的軍隊。它是一條由獸皮或桿扔纖維做成的帶開,中間部分寬,一端帶有環扣,套世投石手手「或木柄止
(長鞭擲彈帶),彈丸(鵝卵荷、金屬球。16-17世紀時為榴彈)放干投石帶寬部。撥右手在握住套球扣的同時,也握住投巧帶的無環一端。投擲時,把"裝上彈。的投召帶,伯;頭頂上萬旋轉,逐漸加力,揮力最大時松開無環:的一端。快速飛出的彈丸可殺傷距離l50米內的目標。投巧手帶有10發以上的彈丸。投石帶有多種,澳洲、非洲、大洋洲諸部落一直使用到20批紀初。投石帶也可化投射機械
(木炮)中使用,以增加投彈距離。投巧器曾是一些國家野戰、攻城、海戰的主要武器。古羅馬、波斯等國均曾在軍隊中組建專門的投巧手部隊希臘的海軍艦船上也曾有專門的投石手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