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海南周刊|抗戰時期,中共瓊崖組織想盡辦法解決伙食難題
文本刊特約撰稿 陳立超
瓊崖抗戰時期,殘酷的戰爭斗族環境極大影響了人民的生活。日軍在佔領區經常進行大規模武裝搶劫,對貨幣、金銀、林木、食鹽、文物、牲畜、糧食等大肆搜刮,造成物資普遍匱乏。中共瓊崖特委建立的抗日根據地大多身處敵後,直接面對日偽軍事力量的摧殘,影響尤為巨大。民以食為天,抗日戰士吃隱銷汪不飽,自然無法拿槍抗日,日軍不斷加強對抗日根據地的摧殘和封鎖,企圖把抗日戰士困死、餓死。為了解決吃飯問題,堅持長期抗戰,中共瓊崖組織想盡各種辦法解決伙食難題。
獨立總隊戰士用過的鍋。
獨立總隊戰士用過的椰殼碗和竹筷子。
獨立總隊戰士自製的竹口杯。
馮白駒「請客」吃豬肉
官兵生活標准一致
1940年,「符韋血案」發生後,瓊崖華僑回鄉服務總團處境異常困難,服務團總團長符思之派張奮到美合根據地會見瓊崖抗日獨立總隊隊長兼政委馮白駒,商量下一步的工作。張奮日夜兼程,經過三天三夜的艱苦跋涉,終於到了瓊山、澄邁、白沙交界的美合山區。
會談結束後,馮白駒請張奮吃飯。這頓「宴請」只有4個飯團、3塊豬肉、一盤番薯葉和一碗竹筍湯。當時獨立總隊生活標准官兵一致,上至總隊長,下至炊事員,每人每日兩角生活費。為了招待張奮,馮白駒特地加了菜,增加了當時很難吃到的豬肉。馮白駒把兩個飯團遞給張奮,還向張奮椰殼碗中夾了兩塊豬肉,他自己只吃一塊。這次簡陋的晚飯,展現了馮白駒平易近人的作風和艱苦樸素的生活習慣,給張奮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抗戰學校學員們的伙食
艱難時一天只吃半碗稀飯
抗戰時灶仔期,各級抗戰學校的學員,由於不在一線戰斗,享受的待遇稍微好一些。1940年7月,瓊崖特委在澄邁縣的美合創辦瓊崖抗日公學,特委通知各縣縣委和獨立總隊,保送縣、區、鄉中思想進步的青年幹部和部隊中的優秀戰士入學。學員們抱著抗日救亡、保家衛國的共同志願,翻山越嶺,從四面八方匯集到瓊崖抗日公學這所革命大熔爐里,接受鍛煉,爭取做救國救民的先鋒。學員先後入學,總計有300多人。
由於日本侵略者的瘋狂掠奪與封鎖,根據地又處於初建階段,物資的供應十分困難,學校紙張和油墨都很缺乏,但最缺乏的還是糧食。大批學員集中在一起,後勤保障成了大問題。師生們的生活十分艱苦,主副食品的來源一靠向群眾徵集,二靠自己勞動生產。環境差的時候每人每餐只吃一二勺鹽水稀飯,有時還要摻進一半「革命菜」(一種野菜),雖然大家吃不飽,但從來沒有人吐露過半句怨言。
1941年秋,瓊崖東北區抗日民主政府在瓊山縣咸來鄉舉辦民眾武裝幹部訓練班,訓練班全體學員60多人,也經常遭受餓肚子的艱難境況。前線隊伍打勝仗時,學校環境稍好,早餐有時吃鹽粥,有時吃番薯,中餐、晚餐都吃米飯,有時還有一小塊肥豬肉和一些菜湯。環境惡劣的時候,訓練班就撤到山裡。學員有時只能吃一兩個由米和番薯混捏成的飯團,有時一天只吃一碗或半碗稀粥,有時甚至整天都沒有吃的。在這樣危險、艱苦、困難的環境下,學員們還是咬緊牙,堅持發奮學習。
堅持斗爭在「無人區」
部隊夜間籌糧和開伙
後方的吃飯問題尚且如此困難,在前線堅持對日武裝斗爭的戰士更是直接面臨飢餓的威脅。1942年,日軍為了強化治安,維持其血腥統治,在瓊文抗日根據地大肆修建據點,對抗日民主地區反復掃盪,對群眾實行「三光」(燒光、搶光、殺光)政策,企圖斷絕群眾與我軍的聯系,使我軍失去糧食供給,從而消滅我軍。
1943年2月後,瓊文邊界樹德、南陽的全部和大昌、中稅的部分村莊,這塊縱橫四五十里的地方,變成了「無人區」,不僅沒有群眾,連禽畜也盪然無存。一時間,村無炊煙、路斷行人,田園荒蕪、雜草叢生,焦梁殘牆、滿目瘡痍,慘不忍睹。面對日益惡化的形勢,中共瓊崖特委吸取了血的教訓,提出「堅持內線,挺出外線」的正確方針,採取避實擊虛的對策,以適應殘酷的斗爭。
瓊崖抗日獨立總隊二支隊第二大隊的200多名戰士就在「無人區」這樣殘酷的環境里堅持反「蠶食」的斗爭。「無人區」里沒有群眾,部隊沒有群眾,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部隊要在此生存下來,首先要解決吃飯問題。部隊白天不能公開行動,就晝伏夜行,夜間出發去籌糧。每個中隊派出四五十人,分頭警戒,去淪陷區和國統區收集糧食,每夜都得往返三四十里甚至五六十里,而且必須在天亮前返回營地,否則就會遇到危險。在兵荒馬亂的日子裡,生產停滯,群眾糧食不多,一個中等村莊只能供給一個中隊兩三天的糧食,多了群眾支持不了。群眾自己要吃飯,又受敵人剝奪、控制,大多數群眾支持抗日部隊,把糧食留給部隊。部隊沒有錢,便寫下公購糧的收據,買豬同樣也打欠賬白條作為日後歸還的憑據。
為了避免日軍偷襲,部隊都是夜間開伙,上半夜一頓,下半夜一頓,兩頭見黑,白天不能生火冒煙,要堅持靜默,防止暴露。戰士不能吃飽,只能大家勻著糧食吃,每人一頓兩個小飯團,一小塊鹹菜,不用碗筷,拿在手裡就吃。偶爾分得一塊一二指大小的豬肉,戰士們都非常高興,有的饞極了,一口吞了下去;有的一點一點地咬,像品嘗山珍海味。菠蘿密、荔枝、龍眼、芭蕉等成熟後,部隊也採集來補充糧食的不足。有時情況嚴重,不能出發籌糧,果子也沒有了,就只好採集一些野菜煮熟來吃。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全隊非戰斗減員大大超過了戰斗減員,但為了牽制日軍主力,第二大隊的戰士在「無人區」堅持了8個多月的斗爭,一直到1943年11月勝利完成任務。
自力更生解決溫飽
外運貿易換取物資
1942年後,為解決根據地軍民吃飯穿衣問題,瓊崖特委和抗日民主政府響應毛澤東關於「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號召,開展生產自救。在根據地里,馮白駒等領導同志親自帶領幹部戰士開荒種稻、種菜、養豬,組織農民發展農副業生產,幫助群眾調劑種子,解決耕牛和農具不足的困難。農忙季節,部隊和機關人員,一面保衛生產,一面幫助農民搶收、搶種,各級抗日民主政府組織農民互耕協作,進行生產互助。瓊山縣的大坡、樹德、咸來、道崇、蘇尋三、雲龍等鄉普遍開展了互耕協作和代耕,村裡的田地統一犁耙、插秧、收割,分戶收藏,勞力交換,勞力少者則付報酬。對軍烈屬家庭的田地則由村裡包種包收給予優待。當日軍蓄意破壞生產時,地方黨組織與瓊總(縱)部隊組織武裝幫耕幫收,使敵人的陰謀無法得逞。這樣基本保證抗日軍民的吃飯問題,使根據地得以鞏固和有力地支持部隊的抗日斗爭。
由於堅持自力更生的正確道路,瓊崖抗日根據地的物資供給逐漸好轉,甚至能夠外運出一些換取緊急物資。1944年,瓊崖特委還專門成立了貿易科,組織人員經常往返湛江、澳門等地,購買急需物資。貿易科成員先是在文昌各地收購椰子、椰油、豬油等貨物,而後用船運到湛江、澳門出售,再從湛江、澳門購回葯品、布匹、紙張等供應我黨政軍機關使用,進一步緩解了抗日根據地的物資供給困難。
(本版照片均為資料圖片)
原標題:抗戰時期,中共瓊崖組織想盡辦法解決伙食難題 吃飽肚子打日寇
⑵ 東北大蠶蛹的前世今生
很多外地人對東北蠶蛹都敬而遠之,視為黑暗食品。
但多數東北人卻把它看做天賜美味,煮、炸、烤那都太平常,吃過蠶蛹糖葫蘆嗎?
東北蠶蛹原本的使命也是生產蠶絲,只是到了近幾十年才主要作為食材。
東北蠶學名叫柞蠶,它產的蠶絲叫柞蠶絲,上世紀20至40年代,是東北柞蠶業的第一個高峰期,東北柞蠶絲佔全國總產量的80%以上,主要用於出口,出口額超過煤炭,成為東北僅次於大豆的第二大出口產品。
在沒有化纖的時代,蠶絲強度在天然纖維中屬於上乘,相同纖度的蠶絲抗拉強度不比鋼絲低,特別是柞蠶絲在遇水後強度反而上升,南方的桑蠶絲遇水後強度則下降。柞蠶絲獨有的特性使它除了作為一般紡織品使用外,其中的優質品還作為特種材料用於軍工,製作降落傘、特種索具和飛機機翼蒙皮,因此在東北日據時期,柞蠶絲屬於統制產雀源品。
本文簡單講講"東北大蠶蛹"的前世今生。
東北有柞蠶應該很早,但形成規模大約開始於清代中期。"奉省昔無所謂蠶利,前清嘉、道間,由魯人流落於奉,窺見林中有柞,遂仿照齊魯之法,放蠶多種,生息之繁,不減齊魯。由此轉相效法,漸次推廣,竟開一亘古未有之絕大利源。"
東北柞蠶業最初的產業化客觀上得益檔畢於晚清的開放政策,1858年牛庄(營口)開埠,從此閉塞的東北和世界發生了聯系。1877年起法國人開始投資遼南的柞蠶市場,大規模教授推廣飼育法和手挽法,並收購蠶絲出口。
新技術使遼南的柞蠶生產得到快速發展,1884年後遼寧超過山東,成為中國最大的柞蠶絲產地,法國資本和法國洋行成了東北柞蠶絲出口最早的受益者和壟斷者。
絲業的快速發展,也促使產區日益擴大,由最初的蓋縣,延伸到寬甸、海城、遼陽、復縣、鳳凰,丹東。
這一時期,東北的柞蠶絲主要出口到歐洲和東南亞,用來製造高檔夏服、窗簾和地毯。
日俄戰爭後,日本據有南滿地區,法國資本陸續退出了東北。
清末民初,是東北柞蠶業又一個快速發展階段,柞蠶山場數和柞蠶養殖戶都高速增加。
柞蠶又名山蠶,當年採用的是放養方式,東北"山巒重復,樹多柞櫟,實為天然最好之蠶場,與家蠶(桑蠶)相比,工省利厚",養蠶收益高,是遼南農民最大的副業,也是地方政府的重要稅源。
柞蠶的成功,吸引了吉林和黑龍江也開始引種,1907年,吉林商人許鵬翊投資1萬兩白銀,在吉林城附近買下大片山場,從海城引種,聘請技師放養柞蠶,開吉林養蠶之先。同年吉林省成立山蠶局。1909年吉林已有山蠶場16處,其後逐年增加。
1908年,黑龍江省也在綏化設蠶業公所,辟山場飼養山蠶,並撥公款以資提倡,後陸續擴大到甘南、呼蘭、海倫、木蘭試養。
但是由於氣候寒冷等多種因素的制約, 吉林、黑龍江兩省的柞蠶放養進展緩慢,東北的柞蠶業還是以遼寧為主,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調查,奉天有十二縣放養柞蠶, 到民國六年(1917年)已增加至十七縣。據地方誌統計,遼寧省 1905年,柞蠶繭產量平年可達 10億粒,豐年 15億粒。
日本人編纂的《滿蒙經濟大觀》中記錄:上 世紀 20 年代, 遼寧柞蠶繭年產量穩定在約1億斤,佔中國總產量的八成以上,成為當時中國也是世界最大的柞蠶繭產地。
小小柞蠶是當年遼南地方收入的重要來源,尤其是治安和教育經費,全部出自山蠶。
柞蠶業也推動了以繅絲、織綢為業的城鎮走向近代化。安東(丹東)原本是一個邊境小鎮, 1914年出現最早的柞蠶絲廠,至 20年代年達到 37 家。
"安東所產柞蠶絲,銷售本地者少,絕大部分輸出於日本。 ",至1926 年,"自安東向我國(日本)輸出柞蠶絲, 為一萬六千五百二十一擔…… 計有六百九十五萬九千五十八海關兩之多。"
安東僅蠶絲一項出口額就超過同年度煙台海關出口總數,安東在柞蠶和木材兩大產業的支撐下,躍升為和沈陽、大連、營口齊名的繁榮城市,上世紀3,40年代成為省會城市。
日資很早就進入了東北柞蠶業,在日俄戰爭後對柞蠶業的投資更是快速增加。
在南滿日本柞蠶移民設立了社團法人滿洲養蠶會(旅順)和養蠶會(下設大連、金州、普蘭店、貔子窩等支部),除此普蘭店、鞍山、公主嶺等地也成立了養蠶組合等合作機構,這些日人合作社統一包租購買山場,統一放養和收購,蠶繭大部由日資繅絲廠加頃蠢態工。在9.18事變前,日資在東北柞蠶總產量中大約佔10%,但作為一個有組織有協調的產業團體,它的力量不可小視。
偽滿洲國成立後,日本內閣確立了"日滿經濟一體化 ,日本工業、滿洲原料"的產業政策,日偽政權相繼頒布了《滿洲國經濟建設綱要》、《日滿經濟統制方策要綱》,最終目的是對經濟全面統制。
柞蠶業作為滿洲纖維工業的重要組成,日偽對其管制分為幾個階段,隨著形勢惡化逐步嚴厲,直至殺雞取卵。
最初柞蠶業的指導方針為,"滿洲國傾主力改良品種而增產,任其自然發展的農產品"。
絲織業是當年日本的重要創匯產業,日本依靠出口絲織品,換回急需的工業原料,因此日本希望滿洲擴大柞蠶產能,成為日本絲織業穩定的原料基地。
早在1927年,滿鐵在熊岳的萬家嶺試驗地就開始了柞蠶的試驗研究,偽滿後又在大學專設蠶科,重點在4個方向:
1、柞蠶病害的預防。
2、選育優良蠶種,曾委託九州大學教授田中義,培育了出絲率更高的優良品種'萬家'。
3、柞蠶北限地區的飼養試驗,延伸了柞蠶飼養范圍。
4、柞蠶加工,為解決柞蠶絲舒展困難,委託日本蠶業專家井上教授,設計出柞蠶繭專用的織紡法。
同時,偽滿政府為了保障柞蠶絲的品質和柞蠶交易的順利進行,還制定了《柞蠶纖維檢查法》、《柞蠶纖維檢查法施行規則》, 並在柞蠶主產區安東等地設有柞蠶絲檢查所。
這一系列措施,客觀上促進了東北柞蠶業的發展, 至 1936 年,柞蠶產額已穩定在 100 億
粒左右,39年達到130億粒,大部分出口日本,少量出口至北美和東南亞。
而內地柞蠶傳統產地山東河南,在抗戰全面爆發後,受戰火摧殘,絲業凋敝。這一增一減,使東北的柞蠶業在39年至42年,一度佔全國總產量的98%以上。
1941年, 偽滿政府頒布《纖維及纖維製品統製法》和《纖維及纖維製品統製法施行規則》 ,規定買賣纖維(毛麻絲棉)要先向政府申請。
1942年,柞蠶收購由商業交易形式,變為"柞蠶出荷"強制措施,強迫農民交蠶,以保證軍需供應。"滿洲纖維公社" 為纖維政策的執行機關。負責纖維及纖維製品(含柞蠶)的收買、 出售、生產、委託加工、進出口。
1944年更是實施了纖維製品配給制,掠奪式的管理政策,使包括柞蠶在內的東北紡織業進入了大蕭條。
解放後,東北(主要是遼寧)的柞蠶業作為傳統特色產業, 一直受到國家重視。在上世紀7,80年代的鼎盛期,每年創匯幾千萬美元,在中國加入WTO之前,這是一個很輝煌的成績。
進入90年代後,東北蠶絲業逐漸走入低迷,這裡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柞蠶絲本身固有的一些缺點局限,在現代消費者有了眾多選擇後,失去了原有的魅力;另一方面遼寧絲綢企業自身不適應市場變化也應該是重要的因素。
但柞蠶絲的失落,卻讓樂觀的東北人把柞蠶的食用價值發揚到了極致,大蠶蛹漸漸成了名揚全國的東北特色 美食 。
2015年,遼寧產5.5萬噸蠶蛹,只有10%用於絲織,其餘都成了各式美味,據說還供不應求。
蠶蛹的營養價值非常高,近年來用柞蠶蛹開發的北冬蟲夏草、蛋白酶、核苷酸酶等高級保健品,使柞蠶蛹的附加價值大為提高,柞蠶開發依然還是非常前途的。
柞蠶,3000年前最早由中國人馴化的昆蟲,多數人只是在餐桌上見過它,卻不知道它曾給東北帶來"亘古未有之絕大利源",也記錄了東北一段 歷史 風雲。
它曾創造了輝煌的過去,也一定會有光明的未來。